當前位置:首頁 » 堅守職責 » 文化堅守事例

文化堅守事例

發布時間: 2020-12-26 12:50:00

⑴ 中華文化的傳統有哪些是值得我們去堅守

堅守做人的准則。否則,虛有其表。什麼文化什麼都不是。

⑵ 如何堅守傳統文化精髓

中國傳統文化注重現實、注重人生的實踐理性精神,孕育了中國人深諳智謀三昧的傳統,幾千年來,有關謀略的論著和警語無以數計,有關「智囊」、智慧人物的故事播揚久遠,由此映現出中國人對智術的推崇心態。這一特點反映於中國人的處世風格上,便是:處世待人,慣於深思熟慮,冷靜慎重,周詳細密地計算估量,運用心智。

中國處世之道運用智性,首先表現於中國人把處世作為一門學問加以研究。清人魏禧言:「涉世處即是自己作學問處」,「涉世便是學問」。「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把處世作為一門學問來研究、操習,自然會有心得,會有總結,進而會有智術的運用,亦即運用心智控制事物的進程,達成有利於自身的預期目標。

中國處世之道中智謀的具體運作,可謂千形萬態。如下略舉數例,可見一斑:

1.以退為進中國人處世,十分強調忍、讓、退一步、吃虧,但這樣做的目標不是使自己利益受損,而是獲得更大利益。洪應明的《菜根譚》指示其中精義說:「處世讓一步為高,退步即進步的張本。」正因為如此,退讓、吃虧的結果是不吃虧,甚至受大益,誠所謂「必有忍,其乃有濟」,「吃小虧佔大便宜」,「忍辱至三公」。

2.以柔勝強以柔勝強的命意前文已有論述,其意義在於通過「守雌」、「貴柔」保存自己,積蓄力量,最終戰勝對方而不會被轉化掉。這無疑也是一種運用心智的處世手段。

3.藏巧示拙《說文》雲:「拙,不巧也」,把自己的巧掩藏起來,對外示以不巧,是中國人心領神會的處世謀略。中國古代思想家對於這一智術論述甚多。老子說:「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孫子兵法》曰:「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蘇軾的《賀歐陽修致仕啟》言:「大勇若怯,大智如愚。」若用民間大眾的語言來表達,便是「裝蒜」。裝蒜亦即藏巧示拙,其目的是以愚拙的外觀使對方輕視自己,懈怠疏忽,從而保護自己或擊敗對方。這既是一種高明的處世手段,也是一種「出手不凡」的兵法。

4.以誠取信誠屬於道德范疇,其內涵是內心誠懇,品性誠實。「以誠取信」則不僅僅是一種品德,更是一種富於智慧的處世方法,一種通過道德表現使對方信服的手段。中國古代,多有智者以實話實說的誠實謀略達到比巧詐更成功的效果,其中包括的智慧與道德並重的二重性是不言而喻的。

5.因人制宜人情世故的復雜性、變異性,使中國人十分注重在人際交往中運用心智因人制宜。所謂因人制宜,實際上包括三方面:一是對什麼人說什麼話。韓非深刻揭示知人達意的重要性說:「凡說之難,非吾知之有以說之之難也。……在知所說之心,可以吾說當之。所說出於為名高者也,而說之以厚利,則見下節而遇卑賤,必棄遠矣。所說出於厚利者也,而說之以名高,則見無心而遠事情,必不收矣。所說陰為厚利而顯為名高者也,而說之以名高;說之以厚利,則陰用其言而顯棄其身矣。」因此,與人交際,必須掌握對方的心理傾向,對自身語言進行調節,以達到良好效果;二是對不同的人採取不同的交往方式。三是對不同的情景下的人採取不同的交往態度。如:「對憂人勿樂,對哭人勿笑,對失意人勿矜」,「當著矮子,別說矮話」,這些議論顯然深得交際心理學的要諦。

6.知己知彼「知己知彼」作為一項兵法,千古著名,然而,在中國人的心目中,它並不僅僅用於用兵打仗。呂坤的《呻吟語》說:「知己知彼,不獨是兵法,處人處事,一些少不得底」。金蘭生的《格言聯璧》所說:「處人不可任己意,要悉人之情;處事不可任己見,要悉事之理。」說的是相似的意思。因此,中國人將知人當做處人的首要法則。如此等等,不勝枚舉,充分表現出處世的大智慧。

7.「定、靜、安、慮、得」所謂定、靜、安、慮、得,即鎮定、沉靜、安然、思慮、適當。《呻吟語》說:「定靜安慮得,此五字時時有,事事有。」此五個方面的養成,不僅能使人從容應付天下事,而且自然生成一種溫雅和平的大家氣派。其所蘊藏的心智無疑是高水平的,第一流的。

中國傳統處世之道的用智性,事實上是一個難以窮盡的題目,如上所列,僅是千絲一縷,已足可表現中國人在處世之道中運用心智是何等嫻熟,何等精微。

中國傳統處世之道的文化性格,是中國傳統社會和傳統文化的生成物,幾千年來,它潛移默化於中國人的民族精神中,影響著中國人的行為方式、處事態度。今天,中國人在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大工程中重建民族文化精神,有理由去改造傳統處世之道的文化性格,使它富於開放性和現代性,然而,這種改造只能是一種傳統的轉型,而不是推倒重來,因為民族文化傳統永遠是該民族生存發達的根。

是什麼道?處世養生之道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梁漱溟被譽為「超標準的健康老人」。他博學多識,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特別是在儒佛文化的研究上可謂「泰斗」級的人物,有外國學者稱之為「中國最後的儒家」。

在他95年的人生歷程中,在一些小事和故事裡,無處不發現在他博學的背後蘊含著養生「處方」。

說起來,梁漱溟從小就羸弱多病。五六歲時,患上了頭暈目眩症,發作起來,天旋地轉,坐立不穩,苦不堪言,只有卧床不動才能得到安寧。

梁漱溟發育也很緩慢,十幾歲時看上去也就五六歲的樣子。七八歲時,他看見別的小朋友玩雙杠得心應手非常開心,他十分羨慕,一時興起,也攀上雙杠玩,誰知兩臂酸軟,力不從心,竟從雙杠上摔下來,摔得不省人事。從此,他再也不敢參加小朋友的蹦跳踢球等強運動量活動了。有時同班同學們一起玩,往往他只能在一旁觀看。由於他不愛活動,卻愛動腦筋,一副老氣橫秋的樣子,儼然一個「小老哥」,所以連他的長輩們都擔心他命不長,活不久。

在十四五歲時,他突然對佛經大感興趣起來,到處搜尋佛教經典,苦思苦讀。20歲時,竟想入佛門,由於家人再三勸阻,雖未能出家,但卻開始遵守佛家戒條吃起素來。

當然,他堅持吃素,並不刻板,有一次,他的兒子見他在吃一小碟羊肝,大為吃驚,問起來,才知道這羊肝原來是醫生開的治病良葯。有時在外就餐,無素菜時,他就只吃葷菜中的蔬菜,以免麻煩人家,但自己絕不動葷腥。這一點也能體現他的為人。即使與毛澤東在一起吃飯,也是如此。

一次毛主席在家裡宴請梁漱溟等人。梁先生說:「我是素食者,有一兩樣素菜就成,但你們吃什麼請自便,不礙我的事。」

他吃飯,絕不吃飽,也絕不因食物品種多少和味道好壞而有所增減。他一生未從事體力勞動,食量一生很少,一日三餐飲食總量在230克左右。對於酒是絕少上口的,只因晚年受失眠困擾,時而在臨睡前飲一小杯葡萄酒。平時很少飲茶,更不飲濃茶,而且飲茶量少,一天兩杯就算多的了。在他50歲生日時,一位朋友一再向他敬酒,他皆勉強應付。有人問他:「先生能飲?」他答道:「平日絕不飲,但亦可應酬,多飲似不醉。吾嘗謂:「吃飯是應酬自己,飲酒是應酬人家。」

少吃多動,並持之以恆,這是梁先生的生活規律。他的活動主要有:

靜坐

他從小由於「瘠瘦多病」,又愛動腦,因此從年輕時代,就有失眠之苦。1919年,他受蔡元培先生之聘,到北京大學講授印度哲學。不久,他的失眠症越來越嚴重,不得已只好向蔡先生請假。他來到西直門外的「極樂寺」休養,找到省元老和尚。經他指點以靜坐來治療失眠,效果頗佳,所以就一直堅持下來。1956年他到北戴河療養,在劉貴珍氣功師指導下再習靜坐。靜坐可無思無慮,全身放鬆,使身心得到休息。

打太極拳

梁先生從上世紀60年代初開始練太極拳後,興致一直很高,一招一式,都認真習練揣摩,從不間斷。而練太極拳的地方,也不拘泥,庭院、公園、過道他都能靜心習練。

散步

他常說:「俗話講『人老腿先老』,我現在對此深有體會。腿的衰老比其他器官要早,因此老年人越是懶得動,越是要活動。」他信奉百練不如一散之說,認為人進行各種有套路與規范的鍛煉,都必然使大腦處於回憶與思維之中,使人落於被動,惟散步是人與生俱來的一種活動,聽之自然,無所思索,處於主動。去公園暢游,是梁先生多年的喜好。北京各大公園都有他的足跡。就是在90高齡之後,除外出郊遊需要攙扶外,仍堅持在樓前樓後散步。

自我按摩

這是他數十年來持之以恆的鍛煉項目。每天早上5點左右醒來,就在床上進行。他的按摩步驟是:

1.雙手搓熱兩眼,再搓臉,然後坐起,背靠軟墊。此法可明目、防感冒、防皺。2.以雙手掩雙耳,以食、中指彈擊後枕部,稱之「鳴天鼓」,可防耳聾。3.雙腿放平,低首彎腰以雙手攀足趾,可以伸腰活動筋骨。4.雙手在背後腎腧穴,也稱腰眼,上下搓摩,到熱方止。此舉可生精固陽並防腰痛。5.雙手撫兩膝,球行揉搓,有利於關節活動。6.以雙手拇指按壓足三里穴,可以調脾強身體。7.以雙手分別摩擦兩足底湧泉穴至熱方止,可以通腎氣固真氣。

梁先生到耄耋之年,仍堅持多讀多思,筆耕不輟。1987年,他對友人說:「李商隱詩雲:『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對於一個九五老人,所剩的日子屈指可數了,但我絲毫沒有頹唐、悲涼之感。語雲:『活到老,學到老。』『生命不止,思考不息』。只要我腦子還能用,我將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上繼續走下去,愉快而充實地送走這最後一段歲月。」

梁先生的養生處世之道更得益於他精神上的恬淡無我的境界。他一生光明磊落,寧折不彎,生性淡泊而不趨炎附勢,隨波逐流。他對名利看得很淡。1986年,他的一些學生表示要給他塑像時,他堅決不允:「吾要明白表示,塑像一舉,切不可行,我斷然拒絕,吾人在世,只當『謙虛謹慎為人民服務』,我與同學諸弟共勉之。有違此旨者,非吾門徒。」他常說:「一個人遇事動不動就氣盛,發怒,勢必肝火攻心;如氣盛不得平和不外露,則又積郁於內腑,兩者都傷肝勞神,有損健康。所以說氣平情淡,自長自消,算得上是人生身心鍛煉的一項功夫。」

「文革」時他也未能倖免。紅衛兵沖進他的家,不容分說,就翻箱倒櫃,撕字畫,砸古玩,燒圖書。梁家三代珍藏的古書、明清名家書法繪畫以及從戊戌維新到東西文化論戰的各家手札等文物古籍都被付之一炬。還勒令梁先生每日打掃院里院外和廁所,還要他隨時檢查交待自己的「罪行」,不許亂說亂動。然而就是在這一片「勒令」、「打倒」、「油炸」的喧囂聲中,梁先生竟然萌發了繼續研究東方文化的念頭,立即著手撰寫起《儒佛異同論》來。他原先已寫就的一萬余字的手稿及有關資料此時早已化為灰燼,他憑著驚人的記憶力和豐厚的學識,白天被批鬥,夜晚伏案,奮筆疾書,前後只用了20多天時間就完成了達5萬余字的論文。然而天天清晨,他仍堅持散步、打太極拳。「文革」雖然轟轟烈烈,口誅筆伐雖然氣勢洶洶,但並不在他心中。

1974年,在所謂批林批孔運動中,梁先生在全國政協的學習會上拍案而起,公開表明自己「不批孔,但批林」的態度,還為孔子辯誣,秉筆直書,寫了一萬字的《我們今天應該如何評價孔子》的文章,並作了長達8小時的發言,呼籲對孔子要一分為二,不能全盤否定,結果又招來對他的批判斗爭。但他心情平靜,冷眼相對。1976年3月28日他給友人信中說:「我以拒不批孔,受到孤立。但我的態度是獨立思考和表裡如一,無所畏懼,一切聽其自然,我身體精神並佳,雖年紀八十有三,仍然像六十許人,可以告慰遠方朋友。」在對他長達7個多月、大大小小100餘次批判會中,他每會必到,洗耳恭聽,但卻堅持己見,聲言「三軍可奪其帥也,匹夫不可奪志」。真是鐵骨錚錚,大義凜然。

這是一種無我為大,超然物外的胸懷。

他給兒子寫信時談到自己身處險境時的心理:「《人心與人生》等三本書寫成,我乃可以死得;現在則不能死。又今後的中國大局以致建國工作,亦正需要我,我不能死。」他把生與死,與國家命運聯系在一起,正如他的孫子梁欽東所說:「祖父一向把『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看作自己的使命,未完成當努力奮斗時絕不輕生;在他認為自己已經衰老,不能再為世人多做貢獻時也絕不貪生。」

梁先生的一生,可以用「無我」概括。他的兒子對此有很深的感受:「人的心思和活動往往為達到一己的某些目的所驅動,而從先父那裡是無所圖,即無我。我以為他一生為之忙碌的許多事,都只有用『無我』二字才能理解。」他應人之請題字時,常常寫的是「無我為大,有本不窮」八個字。正因為他有恬淡無我的心境,因此面對名利榮辱,都能有一個平衡的心態。梁先生常說:「情貴淡,氣貴和。惟淡惟和,乃得其養;苟得其養,無物不長。」

⑶ 堅守企業文化信念、持之以恆的企業例子

華為,華為是一個家比較崇尚狼文化的企業,但是他的企業文化隨著面臨不同的問題會有些許的調整和平衡,持之以恆不一定好哦!

⑷ 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名人事例

1、李謐青出於藍:南北朝時,李謐18歲就拜當時的大學問家孔璠為師。孔璠知識淵博,為人謙虛,學生們都很敬仰他。李謐拜他為師後,學習非常刻苦。

沒過幾年,甚至連孔璠都有不如李謐的地方了。一次,孔璠讀書時不太理解書中的一段話,就請教李謐:「你看這段話是什麼意思?」李謐認真地分析了那段話,然後詳細地回答了老師的問題。

有人問孔璠:「你做老師的倒要請教學生,就不怕在學生面前失去威信嗎?」孔璠不在乎地說:「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老師也不是固定的,誰懂得多,誰就可以做老師。」問他的人聽了,信服地點點頭。

2、孔融讓梨:孔融,字文舉,東漢時期山東曲阜人,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孫,高祖父孔尚當過鉅鹿太守,父親是泰山都尉孔宙 。孔融別傳記載:孔融四歲的時候,和哥哥吃梨,總是拿小的吃。有人問他為什麼這么做。他回答說:"小孩子食量小,按道理應該拿小的。「

3、卧冰求鯉:晉朝的王祥,早年喪母,繼母朱氏並不養他,常在其父面前數說王祥的是非。他因而失去父親之疼愛,總是讓他打掃牛棚。父母生病,他忙著照顧父母,連衣帶都來不及解。

一年冬天,繼母朱氏生病想吃鯉魚,但因天寒河水冰凍,無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於冰上,忽然間冰化開,從裂縫處躍出兩條鯉魚,王祥喜極,持歸供奉繼母。

繼母又想吃烤黃雀,但是黃雀很難抓,在王祥擔心之時,忽然有數十隻黃雀飛進他捕鳥的網中,他大喜,旋即又用來供奉繼母。他的舉動,在十里鄉村傳為佳話。人們都稱贊王祥是人間少有的孝子。有詩頌曰:繼母人間有,王祥天下無;至今河水上,留得卧冰模。

4、鑿壁偷光:匡衡勤奮好學,但家中沒有蠟燭。鄰家有蠟燭,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牆壁上鑿了洞引來鄰家的光亮,讓光亮照在書上讀書。縣里有個大戶人家不怎麼識字,但家中富有,有很多書。

匡衡就到他家去做僱工,但不要報酬。主人感到很奇怪,問他為什麼這樣,他說:「我希望讀遍主人家的書。」主人聽了,深為感嘆,就借給匡衡書(用書資助匡衡)。於是匡衡成了一代的大學問家。

5、迷途知返:三國時,有一位著名的文學家、中醫學家叫皇甫謐,他從小就被過繼給叔父,深受寵愛,養成了貪玩厭學的壞習慣。到了17歲,他仍「未通書史」,被人們嘲笑為傻子,叔父和嬸母都很傷心。

一天,嬸母把貪玩的皇甫謐趕出家門,想以此教訓他。誰知皇甫謐到街上買了一些瓜果獻給嬸母,以為如此「孝順」一番,便可平息嬸母的盛怒。嬸母卻將瓜果狠狠地摔在地上,流著淚說:「你要是真心孝順,就應該好好兒讀書。」

皇甫謐很慚愧,流著淚表示要改過自新。從此他刻苦攻讀,虛心求教,終於掌握了豐富的知識。後來,皇帝聽說他很有學識,想請他去做官,他卻回絕了,並向皇帝借了一車的書回來讀。此後,他一直學以致用,筆耕不輟,在醫學史和文學史上都負有盛名。

(4)文化堅守事例擴展閱讀:

中華傳統美德的內容可謂博大精深,涉及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歸納起來,為「修身」、「齊家」、「治國」三個方面,包含了個體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的期待和要求。

儒家經典《大學*聖經》中說:「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修身的目的是為了齊家、治國,修身的標準是個人達到較高的美德素養。個人美德主要包括:志向高遠,誠實守信,剛正不阿,自強不息,重德貴義,律己修身等。

「齊家」,是指家庭應具備的美德。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家和萬事興」。家庭美德主要包括: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兄友弟恭,勤儉持家,鄰里團結等。「治國」,是指處世應具備的美德。治國,用今天的話說,就是為人處世之道。

處世美德包括職業美德、公共美德等,主要內容有:精忠報國,勤政愛民,秉公執法,見義勇為,助人為樂,講求公正,禮貌謙讓,公平交易,尊師重教,勤勞敬業,救死扶傷等。


參考資料:網路-中華傳統文化

⑸ 全球一體化過程中中國文化的堅守,沖突與融合

當前,我國和西方各國日益頻繁的經濟交往使得文化沖突問題越來越突出,而此沖突已經逐漸進入到了社會和諧的「領地」中,如果我們不能採取有效的對策和措施,影響勢必將越來越大,最終必將破壞我們的社會和諧,故此事象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一些迫切需要認識和解決的問題從而擺在了我們的面前:中西方文化沖突的實質是什麼?這一沖突如何對我國的社會和諧產生影響?怎樣才能減弱這一沖突的能量傳遞以降低其影響力,從而保證社會和諧?對於這些問題,本文將從文化人類學的角度進行探討,並嘗試提出解決的辦法。

一、當代中西方文化沖突的實質

要探討如何減緩文化沖突以保證社會和諧,就必須要探究當代中西方文化沖突的實質;而要探究這一沖突的實質,就必須了解什麼是文化?什麼是文化的實質?對於這一重要問題,前代學者從各個方面各個角度作了大量、長期而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

被稱為人類學之父的英國人類學家泰勒,是目前學術界公認的最早對文化概念的研究產生深遠影響的人。1871年泰勒在《原始文化》一書中指出,「文化,或文明,就其廣泛的民族志意義來說,是包括全部的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俗以及作為社會成員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習慣的復合體。」①泰勒第一次給了文化一個整體性的概念,將文化視作一個復雜的整體,強調的是作為一個集合概念的文化。他認為文化可以繼承和學習而得,揭示了文化的傳承性特點。文化功能學派的創始人、英國文化人類學家馬林諾夫斯基則從功能的角度認識和闡釋文化,認為文化以滿足人類生活的需要而存在,「文化是包括一套工具及一套風俗——人體的或心靈的習慣,它們都是直接的或間接的滿足人類的需要。一切文化要素,若是我們的看法是對的,一定都是在活動著發生作用,而且是有效的」②。在馬氏的理解中,文化是為人類生活服務的體系,這個體系中的一切構成要素都具有各種有效的功能,並處於變化和運動中。美國著名人類學家克拉克洪在總結了160多種具有影響的文化定義之後,對文化作出如下解釋:「文化是歷史上所創造的生存式樣的系統,既包含顯型式樣又包含隱型式樣;它具有為整個群體共享的傾向,或是在一定時期中為群體的特定部分所共享。」③ 他認為文化體系是人類活動的產物,是有顯型和隱型之分的行為模式,由某個人類群體的成員共同享有,反映了群體的意識和行為狀況。另一位美國人類學家格爾茨則對文化有著這樣的解釋:「總之,我所堅持的文化概念既不是多重所指的,也不是含糊不清的:它表示的是從歷史上留下來的存在於符號中的意義模式,是以符號形式表達的前後相襲的概念系統,藉此人們交流、保存和發展對生命的知識和態度。」④ 格爾茨認為文化是由人類創造的具有象徵意義的系統,人類學家的任務就是對每一種文化的各種意義進行解釋以達到能被理解的目的。

從以上幾個對文化的「經典性」解讀中,我們可以看出幾點相似之處:第一,文化是人類社會活動的產物,可以繼承和學習而得,並對人們繼續發生著影響。第二,文化是一個統一的整體,這個完整的人工體系具有嚴密的組織結構,各構成要素處於不斷的變化和運動中。第三,某一文化為某個人類群體的成員共同享有,反映的是一定時期特定人類群體的意識狀況和行為模式,各種文化具有各自特定的意義。由此,根據以上對文化內涵的一些共同理解,並進而由這共同理解來看文化沖突,我們可以認為,文化沖突實際上就是不同文化體系及其構成要素之間產生矛盾、碰撞,進而相互排斥、相互對立,乃至相互對抗的現象。由於不同的文化代表了不同人類群體所特有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和價值觀念,激烈的文化沖突必然導致不同人類群體之間的對抗和斗爭。

現今全球一體化的格局使得中西方文化頻繁接觸,然而雙方在接觸之前就有著各自長期獨立發展的文化史,都已經形成了自己一套獨特的文化體系,其構成有著很大的差異。中國文化建立在包容著工商業等多種經濟成分的農耕經濟的基礎之上,良好的自然及地理環境為農業發展提供了適宜的條件,不用依靠對外擴張就能夠自給自足,所以文化體系幾千年來一直有著較大的內涵量和較強的內生力。西方文化則誕生於自然資源及物質條件都十分有限的地中海,人們臨海而居,糧食不能自給,陸地交通和交往又極其困難,為了生存和發展必須努力開拓海洋事業以獲取更多的資源,因此商業航海貿易十分發達。與中國農耕文明相比,地中海文明的對外擴展力較強。由於文化體系的構成要素存在著很大差異,當二者頻繁接觸時就會不可避免地產生沖突,構成要素差異小的文化體系沖突就小,構成要素差異大的則沖突大。因此,我們可以認為,當代中西方文化沖突就是在全球化的外力推動下,兩種構成要素差異較大的文化體系之間激烈的對抗與斗爭。

二、循環作用與能量傳遞

文化是由人創造的,而人又是社會的主體,要探討文化沖突如何影響社會和諧,就必須要以人為出發點來理解文化與社會之間存在的密切關系。社會是由社會成員共同建立的有組織的群體,某一社會的所有社會成員都共同享有一種文化體系,並處於一個共同的價值體系的持續影響下,因此每一種文化都是與某一特定社會相聯系的。實際上,人、文化與社會之間是相互循環作用的:人創造了文化,同時文化又對人產生著持續的影響;文化決定了社會存在的模式,而社會又是文化的承載者與維系者;社會是我們人類生存斗爭的單位,同時人的行為必須置於社會中才能被理解。

文化沖突對社會和諧的影響正是建立在這種相互作用的基礎之上。由於文化沖突是不同文化體系及其構成要素之間產生矛盾、碰撞,進而相互排斥、相互對立,乃至相互對抗的現象,因而也可以被看作為一種文化運動。社會和諧則指的是構成社會系統中的各個部分、各種要素處於一種相互協調、均衡穩定的狀態,也就是說,社會的各個組成部分之間有一個比較均衡、比較穩定的關系,社會呈現出穩定有序、協調發展的態勢。正如我們所知,一切事物的活動都伴隨著能量的產生和傳遞,能量傳遞的規律則是單向趨於平衡狀態,即能量由高到低傳遞並最終達到相同為止。激烈的文化沖突使得構成文化系統的各種要素在摩擦、碰撞中處於劇烈的運動狀態,加上文化與社會之間的相互循環作用,沖突產生的能量必定會傳遞給整個社會系統,從而導致社會系統穩定狀態的失衡。當代中西方文化沖突正是這種劇烈的文化運動,它不斷地沖擊著我國社會的底線和所能承受的最大應力,有可能使社會陷入或至少局部地陷入混亂狀態。激烈且長期持續的文化沖突具有極大的殺傷力,最終將導致社會陷入整體的危機。我國近年來不斷攀升的離婚率、青少年犯罪率以及不斷擴大的吸毒人數、艾滋病感染人數等就已經敲響了警鍾。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與高新技術相結合的文化產業對經濟產生了巨大的內驅作用,給西方各國帶來了巨額的利潤,而經濟力量又是當今衡量一個國家競爭實力的重要標志,因此西方各國將會更為努力地開發更大的文化市場以獲取更多的經濟利益。因此,我國文化與西方文化的沖突還會持續相當長的一段時期,而且將很可能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繼續加強。由於我國文化與西方文化體系的構成要素差異較大,決定了兩者的相互融合就只能是部分性的,如果僅僅依靠文化融合來減少文化沖突,實際上大多是在作無用之功。因而減少中西方的文化沖突以保障社會和諧,更需要的是盡可能地降低由文化沖突產生的能量,使之盡可能少地傳遞到社會系統中。由於無法控制西方文化對我國文化的外部沖擊,如果要降低文化沖突的能量,就必須將我國文化系統的運動控制在一定的范圍之內,即保持我國文化系統自身的相對穩定性。

三、文化有限流動

如前所述,文化是組織結構嚴密的整體,那麼構成文化體系的諸要素間就有著一定的組合秩序和架構關系,各要素之間按照相對穩定的方式組織和聯結起來,彼此相互聯系、相互作用。法國結構主義人類學家列維·斯特勞斯認為文化結構有表層結構和深層結構之分:表層結構可以直接觀察到,如器物和技術;深層結構無法直接觀察到,深植於人們的頭腦之中,指揮著人們的行為,在一切文化現象的背後起著決定性作用。也就是說,文化系統的真正決定者是深層結構即核心結構的構成要素。這些構成要素決定了文化系統之間的異同,同時它們的穩定與否也決定了整個文化系統能否穩定。因而,要保持我國文化系統自身的穩定性,就必須要使文化核心的各構成要素處於比較穩定的狀態。

對於文化深層結構的認識,國內外文化人類學界有著大致相同的看法。例如馬林諾夫斯基的文化三分法:物質的文化、社會制度的文化和精神的文化。精神文化針對物質文化和社會制度文化而言,是二者的上層結構,所以也是文化的核心⑤。克羅伯等人認為每一文化體系都由顯型部分和隱型部分組成,物態的、制度的及行為的文化是顯型文化;精神的和心態的文化則是隱型文化。隱型文化即文化的基本核心由兩部分組成,一是傳統的思想,一是與他們有關的價值⑥。懷特則將文化系統分為三個亞系統,即技術的系統、社會學的系統以及意識形態的系統。他認為技術系統由物質的、機械的、物理的和化學的儀器,以及使用這些儀器的技術組成;社會學的系統由人際關系組成,這種人際關系以個人和集體的行為方式來表現;意識形態系統由思想、信仰和知識組成,它們是以清晰的言語或其他符號形式表現的。意識形態系統是文化系統的核心,整個文化系統受到意識形態系統的控制⑦。

可以看出,他們都認為文化結構的核心就是文化精神或文化心理,它們決定著人們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可以說,文化精神或文化心理的不同就是中西方文化存在較大差異的根本原因。例如,中國人認為「天人合一」是最高境界,西方人則認為人必須戰勝自然進而控制自然;中國人強調群體認同,西方人注重個體自由;中國人推崇依事物發展的自然規律循序漸進,西方人則崇尚冒險進取;中國人注重內心的修煉,西方人則強調上帝的意志。

那麼,如果要保持文化核心構成要素的穩定性,就是要保持文化精神或文化心理的穩定性,如此則會表現出人們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不受到其他文化的影響而輕易改變。同時,由於文化流動是文化系統生命力的保證,各構成要素必須處於不斷的變化和運動中。在文化核心構成要素保持穩定的情況下,表層結構的文化要素必須適當地流動,以保證文化系統的活力。這種系統內核不變,表層要素適當流動的文化流動實際上可稱為文化有限流動。

文化有限流動不同於文化一般流動,文化一般流動是全面的流動,文化有限流動是部分的流動;文化一般流動是由文化系統自然調節,文化有限流動則是文化系統在一定控制下調節。相比較而言,在激烈的文化沖突中,文化有限流動能夠更加有效地保持自身文化系統的穩定。

四、加強傳統文化認同

文化認同與文化有限流動密切相關,文化認同是文化有限流動的基礎,文化有限流動是文化認同的結果。要真正實現文化有限流動,必須加強人們的文化認同。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人類社會的現代性更多地表現為超過以往任何時代的流動性,而人與自然之間的聯系又顯得比以往任何時代更加阻隔,因此與以往相比,人們更加需要加強文化認同以提供安全基礎。

如前面所示,文化與人的存在緊密相聯,人們的生活方式、行為模式、價值觀念、思維方式、情感表達方式,都是文化的產物。因而文化認同與自我認同緊密相關、不可分割。當人們處於一種不同文化接觸、碰撞、對抗的環境中時,面對著各種不同的事實存在,會產生一種自我認同以保持自身統一的反應,如果缺乏文化認同,個體就會沒有歸屬感。一個中國人可以和一個美國人友好相處,互相談論對方的文化,這個時候雙方都有自己的文化認同;而如果這個中國人缺乏自己的文化認同,就會感覺到在精神上不能和那個美國人對等,則無論如何內心都會有焦慮,很有可能在行為選擇上出現問題,而且如果一旦形成一種群體性反應,對社會將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

現今,我國社會正處於轉型期,社會結構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傳統文化體系的深層結構被部分破壞,新的文化體系又正在建立之中,不可否認,社會上出現的所謂「文化虛無」、「文化荒漠」、「文化無根」等等說法,正反映了我們文化體系核心層面的某種缺失。再者,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推動下,人們大多不是立足於自己的文化來認識經濟和科技,反而是被動地依據經濟和科技力量來認識自己的文化,這種認識並不是建立在對文化本體的正確認識上,而此時西方文化挾經濟實力和先進科技之強勢與我國文化發生沖突時,再加以我國文化核心層面出現某種缺失,人們便很容易鄙棄自己的優秀文化而盲目崇拜西方文化。

美國著名文化人類學家、文化模式論的創始人本尼迪克特指出,人類文化的形成是因為受到文化模式力量的支配和控制,正是這樣一些模式,區別著不同的文化,同時也塑造著各自所轄的那些個體,控制著個體的思維和行為。我國的傳統文化有著幾千年的歷史,由先民的原始思維發展而來的,以儒、道兩家思想互為補充、相輔相成為主流的長期形成的文化模式,兩千多年來發揮著強大的作用,規范著中國人的生活行為、道德情操與價值觀念。所以,即使人們在崇拜各種西方文化的同時,也不可能完全忘懷傳統文化。而今,中國經濟力量的逐漸強大,已動搖了人們認識西方文化的基礎,對西方文化的普遍認同已經逐漸受到質疑。如,美國兩大快餐業巨頭麥當勞和肯德基進入中國市場之初,曾傾盡全力宣傳本土飲食文化,使得國人趨之若鶩。而近幾年,人們開始提倡多吃中國傳統食物,少吃西方「垃圾食品」,麥當勞和肯德基的顧客比以往明顯減少,這兩位西方快餐巨頭就都只有「入鄉隨俗」,烹制各種中國傳統食品以吸引顧客。這種現象不僅發生在餐飲業,在其他各行業也已經有了相似的情況。由此簡單事例即可看出,國人的文化觀念已在回歸,所以加強對傳統文化的認同實際上只是在「順水推舟」而已。

五、余論:探尋共同的文化核心要素

如前面所述,文化的樣貌由核心結構決定,那麼與系統內核接近的文化要素進入,系統的排異反應會較小,則有可能被接受;反之,系統的排異反應會較大,就很難被系統接受。中西方文化之間的差距甚大,有時表現出完全對立的價值觀念和思維方式。這種差異較大的文化體系之間可以部分相互適應、補充,但要做到完全融合、涵化,則有著很大的難度。

人創造了文化,文化是人類活動的產物,如同人類的身體有著共同的某些特徵一樣,人類的文化也有著某些相同之處,只是它們隱藏在各種文化現象的背後,處於文化的深層結構中,經常是人們下意識的反應,不易察覺。換而言之,人類文化應該有著某些共同的文化核心要素,這正是中西方文化之間實現平等對話與交流的基礎。我們應該把握文化的整體結構,探究人類不同行為和思考方式的內在聯系,尋找到這些隱藏於文化深層結構中的共同核心要素。

文化人類學界中有相當一批學者主張文化相對主義,他們認為:任何一種人類文化,無論多麼原始或多麼復雜,都有其存在的理由;研究某一種文化,不能由主觀好惡而決定取捨,而應根據它自身的來龍去脈以研究其現象本身。這種觀點無疑是正確的。現今,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研究文化沖突問題,更需要深入了解我們自己世代相傳的文化,也更需要站在尊重對方文化體系的立場上,通過對不同文化的積極理解、比較研究,從而真正地實現中西文化之間的平等對話與交流。

⑹ 中考堅守傳統文化作文

如今相對開放的國際環境,使得各種地域文化交匯融合,過各種洋節日的中國人也越來越多,這使得中國的傳統節日漸漸地不被重視。現今保護中國傳統文化是我們每個人肩負著的使命。
中國的傳統和文明需要傳承。這些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生存和發展的產物。現在的中國人,未來的中國人,若是無法了解自己的祖先和民族的發展,輕視這些傳統和文明,那麼這樣的中國人也就失去了屬於自己的特色。
中國的傳統節日和中華民族數千年來形成的品性的緊密聯系,也使得中國的傳統節日不容被西化。中秋節寄託了遊子對家的思念;端午節展現了耕作的勞動人民對豐收的喜悅;清明節表達了親人對逝去者的哀思;新年則體現了人民嚮往和平快樂生活的樸素願望。這些節日背後所存在的意義,是任何一個洋節日無法替代的。
因此,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提倡保護重視中國的傳統節日。清明,端午從原來沒有節假日變成了休假一天,電視媒體也日益加大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宣傳,提高人們的了解和重視程度。
在這個受到外來文化強烈沖擊的21世紀,我們太多地關注於西方萬聖節的南瓜;情人節的玫瑰;聖誕節的白鬍子老人。從而忽略了新年的「福」字,端午的艾草,中秋的月餅,對於我們每一個中國人來說這都是一種本土文化的丟失,沒有了這些文化和傳統,我們也將丟失自己的信仰,失去自己的特色。
身處於現今社會的我們依然要懂得不崇洋的道理。外國的傳統和特色往往不適合擁有古老歷史的中國。就像君主立憲制不適用於中國;刀叉無法成為中國人吃飯的主要工具;直接的說話方式無法改變中國人的婉轉一樣,洋節日也不應該成為中國人的節日。
一個民族的傳統節日,是歷史文化在千百年裡長期積淀和凝聚之後又經後人總結和實踐而成的,從種種節日風俗里,後世的人們可以清晰地體驗到先民生活的歷史文化圖景。當承載著民族傳統文化的節日不再受重視,節日的文化內涵漸漸被遺忘,中國「文明古國」的盛譽也將不復存在。
我們需要加強對傳統節日的宣傳與弘揚,從自身做起,堅守中國傳統文化。

⑺ 列舉文化自信的例子有哪些

我們有鮮明獨特、奮發向上的革命文化。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到雷鋒精神、大慶精神、兩彈一星精神,再到航天精神、北京奧運精神、抗震救災精神。

這些富有時代特徵、民族特色的寶貴財富,脫胎於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同時又在新形勢下不斷進行著再生再造、凝聚升華,從而為我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推進文化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我們還有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它是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和紅色革命文化的繼承和發展,是運用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所進行的文化創造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明顯特徵。

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以及社會主義榮辱觀。

在短短幾十年的社會主義實踐中,我們創造了中國道路、中國模式、中國奇跡,這已充分說明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一種有生命力的文化,是一種體現人類文明發展進步方向的文化。

(7)文化堅守事例擴展閱讀

堅定文化自信,才能培固民族精神之「根」。一個沒有獨立民族精神的國家,在世界上是立不住、行不遠的。中華民族之所以生生不息、歷經磨難而不衰,靠的就是中華文化的凝聚、感召和支撐。抗日戰爭時期,中國面臨深重的民族災難和文化危機,日本法西斯妄圖毀掉中國的文化根基。

中國共產黨人在危難之際挺起了民族精神的脊樑,與「殖民文化」「奴化文化」進行了針鋒相對的斗爭。在山東根據地,《沂蒙山小調》《跟著共產黨走》廣為傳唱,就是黨領導抗日文化運動的生動例證。古人說,「欲亡其國,必先滅其史」。

蘇東劇變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蘇共歷史被顛覆、意識形態陣地失守。事實證明,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歷史進程,就是文化走向自信的偉大歷程。

今天,我們強調文化自信,就是守護好民族精神之「根」,在世界文明激盪碰撞中站穩腳跟,讓中華文化不斷煥發新的生命活力,放射出更加璀璨的時代光芒。

⑻ 堅守文化自信,提升人文素養方面還存在哪些差距

隨著社會物質生活的豐富,現代人落入商品崇拜的泥潭中,人品人格也在逐漸失落,精神境界也在逐漸降低。加強人文素質教育,目前已成為教育中的一個熱門話題,針對教育改革和思政教育中的薄弱環節,通過充分發掘中華傳統文化的內涵,為人文素質的培養提供新的視角。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進一步強調了加強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教育對加強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的重要性。中國科學院院士、教育家楊叔子先生曾說:「沒有先進的科學技術,我們會一打就垮;沒有人文精神、民族傳統,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會不打自垮。」
一、人文素質的內涵
人文科學,最早出自於拉丁文,即Humanita,系指人性、教養。在我國「人文」一詞最早見於《易經》、《周易.賁卦》中稱:「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上,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明確提出「人文」概念,「天文」指自然之理,「人文」指人事之理,也就是人性教化。關於人文素質的內涵問題,從不同的角度和層次進行討論。人文素質是以文化為底蘊,以人為主體的、內在的、本質的社會文化綜合能力。人文素質是一個人外在精神風貌和內在精神氣質的綜合表現,也是一個現代人文明程度的綜合體現。因此,人文素質的教育在當代具有現實意義和戰略意義。
二、高職院校加強人文素養的必要性
(一)思想教育不深刻
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下,大學生的價值體系、理想信念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沖擊,高職院校大學生的思想認識較感性,深度不夠,思考問題較簡單,學生文化底蘊不足,缺乏做人做學問的根基,抵禦各種錯誤思想文化的能力也較差。此外,高職院校的大學生不注重個人儀表,溝通不講技巧,舉止隨便。
(二)缺少對多元價值的挖掘
在高職學生的培養中過度重視技術的學習和掌握,缺少對多元價值的挖掘,忽視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導致學生人文精神的薄弱。所以我們就必須清楚地認識到學生在大學教育期間就是建構仁義濟世、敬業樂群、追求自我完善的人文精神,為其未來走向社會,擔負社會責任打下良好的精神文化基礎。
(三)思想教育中
偏重專業知識與技術,忽視人文知識學習,過於注重知識、技術、技能的傳授,忽視學生生活態度、情感、思想品德、價值觀等人文精神的培養。專業設置范圍相對狹窄,忽視學生綜合能力和素質的培養,使學生的知識結構基礎單一,難以滿足社會所需的復合型、綜合型和創新型人才的需要。過於注重社會價值,忽視個體價值,難以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四)教學改革發展的要求
由國家教育部制定,國務院批準的《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指出實施素質教育,是面向21世紀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整體目標。
教育部在《關於加強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的若干意見》中闡明了加強文化素質教育的重要意義,明確了文化素質教育的定位和內涵,指出當前加強文化素質教育工作,「重點在人文素質教育」和「提高全體在學生的文化品位、審美情趣、人文素養和科學素質。」
因此,當前我們所強調的文化素質教育重點是加強人文素質教育。其核心始終是如何做人,包括對生命價值、生命意義的追尋,對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和諧關系的探尋等。
三、發揮傳統文化功能,促進高職院校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
(一)課內外結合,豐富課程教育體系
高職院校若要實施素質教育,通過通識教育,拓寬基礎課程,精煉專業課程,擴大選修范圍。通過教學內容的更新,課程體系的調整,實現課程的綜合化,利用地方傳統文化提升高職院校學生人文素質。
傳統文化不僅廣泛地存在於社會生活中,歷史文化古跡也是傳統文化的載體,生動記載了中華文明演進的軌跡。學生通過班級活動、社團活動、探訪文化古跡、關注非物質文化遺產等來學習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發揮地方文化的教育功能,通過觀摩 學習,不斷提高人文素養。
(二)提高教師的素質,發揮榜樣和示範作用
具有愛崗敬業、樂於奉獻的精神和高尚品格大學教師,其文化素養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學生行為方式,對其未來的人生發展成長成才具有深遠的影響。因此,提高高職院校教師自身人文素質,是在專業教學中滲透人文教育的必要前提,是提高大學生人文素質的根本基礎,提高整個學校文化品位。
(三)嚴格考核,廣泛開展傳統經典閱讀
高職院校學生人文素質薄弱原因在於讀書少,學習習慣差,課余時間用於讀書的時間很少,閱讀的主要書籍類型是言情小說等,傳統經典著作涉及很少。高職院校可以通過嚴格的考核要求,倡導經典閱讀,傳播文化精髓,或者是通過探討熱點問題,提高學生們的人文素質。
(四)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營造濃郁的校園人文氛圍
加強校園文化建設,使學生在向上、文明、充滿人文精神的校園文化生活中,發自內心熱愛祖國文化,樹立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自尊和自信。通過組織書法、辯論、演講、歌唱、戲劇等多種形式,調動學生對人文學科的興趣;通過舉辦人文社會科學方面的系列講座,營造學術氛圍,加強文化環境建設。
(五)通過傳統文化,加強學生禮儀的塑造
禮儀是一種日常生活的行為,是一種待人處世的態度,是一種素質涵養的體現。通過學習,使學生懂得在不同場合的禮節,學習關於日常衣食住行、待人接物等方面的禮儀規范,在言行舉止上表現出較高的人文素質,達到內在文化修養與外在禮儀的完美結合。
中國傳統文化中蘊涵著豐富的人文教育資源,用中華傳統文化中去引導,培養成為講文明有禮貌遵紀守法的好公民,塑造學生文明禮儀習慣,培養人際交往能力和對審美情趣追求,在潛移默化和不斷強化中培養個體綜合能力,實現社會價值和個體價值的完美統一,從而更進一步提升高職院校學生人文素質和人文精神。

⑼ 基於傳統優秀文化。談談大學生應該堅守什麼樣的信念

堅持文化自信。中華文化,是經受住歷史的考驗的,在歷史的長河中,一直延續到內現在,可以說,沒有容哪一個文化能像中華文化這樣,具有時代精神,昌盛而不衰。因此,堅持中華文化,特別是優秀的傳統文化,它是經過時代的見證的,不僅是在過去,對於現在,將來仍是可以的。大學生應該認真學習傳統文化知識,掌握文化的發展歷程,會去糟取精,發揚文化精神。

⑽ 堅守傳統文化的作文帶有題記的怎麼寫

手微微抄地顫抖著,恨憤憤地燃襲燒著,心默默地疼痛著。
拿著報紙,一字又一字地讀了一遍又一遍,我不相信這竟然是真的: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已被韓國申報為韓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我驚訝,我憤怒,我感到莫大 的恥辱。怎麼可能?怎麼可能?這怎麼可能?兩千多年的攜手相伴,兩千多年的榮辱與共,兩千多年的悲喜交織,難道一瞬間,就這樣被強行撕裂、一筆抹殺了嗎? 難道華夏神州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兩千多年的歲月積淀所形成的文化大廈,就這樣不堪一擊、一觸即潰嗎?
誰能告訴我?誰能告訴我,這不是真的,不是,絕對不是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