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存敬畏堅守信仰
1. 宗教與迷信的區別
1、形式不同
迷信是非理性的、沒有科學基礎的信仰。
宗教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出現的一種文化現象,屬於社會特殊意識形態。
2、活動內容的區別
宗教活動有一定的表現形式,在活動內容上有固定不變的經典、信條、場所以及信仰對象等,並世代相傳。
封建迷信活動沒有固定的經典信條和信仰對象。有些封建迷信活動中所用的所謂經書,有的是從佛教、道教中摘抄的,有的是迷信職業者根據自己的需要胡編亂造的。
(1)心存敬畏堅守信仰擴展閱讀:
自西方學術思想東傳之後,一般皆以佛教所慣用之『宗教』一詞作為英、德、法等西語religion之譯語。religion系由拉丁語religio而來,其語源有各種異說。或認為由ligare(結)之動詞而來,含有神與人結合之意;或由 legare(整理)之動詞變化而來,表示嚴肅及儀禮之意。
宗教之成立,其種類甚多,型態亦有種種不同,有現存者,亦有已衰微乃至不存者。其型態可大別為個人心理之宗教與集團社會之宗教。個人心理之宗教,指個人獨自之宗教信念與體驗,而不論其是否參與特定之宗教組織,或具有何種特定之信仰型態。
迷信破除:
1)生活中常見的偽科學形式有:把神學、玄學當科學,如神創論;把迷信當科學,如卜卦、算命、陰陽、星相、血型學、特異功能、心靈感應等;把幻想當科學,如違背物理學原理和生物學原理的驚人主張。
2)凡是神漢、巫婆、算命先生、風水先生等以封建迷信思想和行為騙人錢財者及一般有封建迷信思想的人所進行的有關活動,都是封建迷信活動,包括抽簽、卜卦、算命、看相、測字、請神、驅鬼、看風水、符水治病等。
3)在民族素質中,愚昧迷信的東西越多,就說明科學的成分越少,科學戰勝愚昧迷信的難度就越大。只有用科學的思想武裝人們的頭腦,才能使愚昧迷信、偽科學、反科學的污泥濁水沒有立足之地,才能使社會穩定、家庭美滿幸福。正如有句歌詞所唱:「從來沒有什麼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創造人類的幸福,全靠我們自己。」
4)科學態度的基本要求是嚴肅認真,一絲不苟,客觀公正,實事求是。科學態度和一切弄虛作假、假冒偽劣、欺上瞞下的作風是針鋒相對的。科學態度是當前社會所特別需要的。
5)科學方法要求唯實、求真。要做到唯實,就必須能夠做到去偽存真,這是很不容易的,因為存在有意的作偽,如製造假相、散布虛假信息等。再一個原因是不掌握唯物論的認識論,不掌握科學方法和基本的科學知識,人雲亦雲,有先入為主的偏見,輕易相信未經嚴格證明的表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