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堅守職責 » 納稅評估的職責

納稅評估的職責

發布時間: 2020-12-19 21:15:30

Ⅰ 如何有效地開展納稅評估

一、自行申報是納稅評估的前提
納稅評估是建立在納稅人自行申報基礎上的一項征管制度,納稅人自行納稅申報,構成納稅評估工作的前提和首要環節。因為,納稅申報既是納稅人履行納稅義務、界定納稅人法律責任的主要依據,又是稅務機關開展納稅評估的主要信息來源。《稅收征管法》明確了納稅人在納稅申報中的責任:一是按期申報;二是如實申報。納稅評估據此對納稅人申報資料的真實性和合法性進行審核。
二、全面掌握涉稅信息是納稅評估的關鍵
納稅評估的事實依據是稅務機關通過一定的途徑、方法和手段,獲取的有關納稅人各種涉稅信息。根據信息來源的渠道不同,涉稅信息分為兩類:一是稅務機關內部信息,例如征管信息、涉稅舉報、《稅務稽查綜合情況反饋單》、《稅收情報交換單》等;二是稅務機關外部的涉稅信息,例如來源於國家行政管理機構、司法機關及有關行業管理部門公布的有關納稅人的設立、行業經營、經濟統計等有關涉稅信息資料;來源於報紙、廣播、電視等信息載體的有關納稅人的商情、廣告、重大投資和房地產營銷等方面的涉稅信息資料;來源於國內、國際互聯網上有關納稅人的涉稅信息資料。充分利用稅務機關的內部信息和外部信息是有效進行納稅評估的關鍵環節。
三、申報稽核是納稅評估的核心
納稅評估的工作內容是以申報稽核為核心,是由申報稽核的特定工作內涵決定的。稅務機關通過對納稅人各種納稅、財務資料及納稅人依法納稅履行程度進行審核、分析和評估,分析、判斷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履行法定義務程度,是申報稽核的基本手段和方法。申報稽核是一種邏輯性的分析判斷過程,基點是納稅人的經營行為與應稅行為存在客觀的內在聯系,具有特定的概念、特點、作用、方法、內容以及獨立的工作程序和操作方法,是一項復雜的系統性工作。因此,申報稽核在納稅評估的工作內容中佔有重要的位置。納稅評估的實質是以申報稽核為核心,以審核、分析和判斷的方法為主要特徵,是全面體現稅務機關對納稅人進行有效管理和監控能力的一項稅收管理制度。
四、約談舉證是納稅評估的服務方式
納稅評估對外是一個納稅服務過程。納稅評估可以通過約談、舉證等方式,幫助納稅人掌握稅法,提高納稅申報質量,並可以在納稅評估環節,有效解決納稅人因主觀疏忽或對稅法理解產生偏差而產生的涉稅問題,為稅務稽查確認違法事實,准確定案,提供事實依據。
五、專業化組織機構設置是納稅評估的保證
專業化的組織機構是納稅評估職能的承擔者,納稅評估工作的推行與開展,要以專業化組織機構設置為保證。目前一些省市稅務機關率先成立了稅收評估管理局,具體負責納稅評估的組織和實施。實踐證明,納稅評估是強化稅源監控,解決稅務機關疏於管理的有效途徑。鑒於納稅評估內容廣泛、專業性強、對人員素質要求高的工作特點,根據工作需要,稅務機關應設置專業化的組織機構,明確工作職責,保證納稅評估工作的有效發展。
六、智能化分析是納稅評估的手段
納稅評估工作的性質決定了其必須藉助於科學的技術手段和方法。因為,納稅評估不僅要佔有大量的征管基礎資料和涉稅信息,還要針對評估對象的納稅行為進行大量的數據化測算與分析。因此,對涉稅信息的採集、加工、分析和處理,要以計算機現代化手段為依託,智能化分析為手段,才能有效發揮納稅評估的特有功能。
七、信息反饋是納稅評估的樞紐
納稅評估是通過信息反饋,把稅收征管的各個環節有機地聯系在一起,並通過綜合反饋、個案反饋和執行反饋等形式加以實現。
八、確定稽查對象是納稅評估的目的
納稅評估可作為稅務稽查的選案環節,並直接為稅務稽查提供案源。其工作過程表現為:確定被查對象、提供涉稅信息、確定檢查重點、強化案件審理、加強內部制約。
九、納稅信用評價是納稅評估的結果
納稅評估為納稅信譽等級管理制度實施提供全面的信息來源。納稅信譽等級管理首要的工作,是根據納稅人的涉稅信息進行納稅信用評價,而納稅信用評價是納稅評估工作的最終環節。因此,納稅信譽等級管理制度的實施基礎是納稅評估工作,而納稅評估的目的是以納稅信用評價為最終結果。
相關熱詞:有效開展納稅評估

Ⅱ 如何進一步加強納稅評估工作的對策及建議

一、納稅評估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稅收管理員對納稅評估的重視程度不夠,不能從稅源管理角度認識納稅評估的重要性

納稅評估的根本目的是強化對稅源的管理。隨著管理力度的不斷加強,「疏於管理、淡化責任」的問題逐步得到了改觀,在納稅人戶籍的管理上也取得了不少成績,形成了一套有效的管理辦法和措施。但是,稅源管理的深度還遠遠不夠,有的管理僅僅停留在表象上,對納稅人生產經營情況,甚至對其產銷利情況知之甚少,申報納稅情況也只憑納稅人自我申報,就表論表,就賬看賬。由於不能很好地監控稅源結構、規模,特別是對某一具體納稅人應該實現的稅收真實性掌握不夠充分,從而對收入的預見性不足,使強化稅源管理流於形式。

(二)納稅評估職責和要求不夠明確,納稅評估工作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

從目前情況來看,納稅評估工作涉及的面非常廣泛,包括征管部門、稅政部門、稅源管理部門、稽查部門等相關業務部門,各部門都有自己的工作重點,但是都沒有詳細的工作要求,缺乏具體的規定,沒有統一的操作規程,從而沒有建立有效的工作機制,各方面的協作配合不夠。

(三)納稅評估工作流於形式,評估效果不明顯

基層稅源管理部門負責納稅評估的具體實施,從工作形式和程序上看,很多稅收管理員將納稅評估當做了一項全新的額外的工作,沒有將其融於日常稅收管理中,還不能把納稅評估當作加強稅務管理的一個重要手段,認為評估工作就是整理一些形式上的資料,完成評估面,不講質量和效果,工作被動應付,沒有發揮對稅源的監控作用。


(四)部分地稅幹部業務素質有待提高,不能適應納稅評估工作技術要求

納稅評估是—個納稅服務過程,是稅務機關通過人工和信息化手段,設置能夠了解和掌握納稅人財務核算和相關經營情況的納稅申報表,並結合審查賬簿報表,可以及時發現並糾正納稅人納稅申報中的錯誤與偏差,幫助納稅人提高納稅申報質量;並通過約談、舉證等方式,有效解決納稅人因主觀疏忽或對稅法理解錯誤而產生的涉稅問題。納稅評估是一種現代化的稅收征管手段,對評估人員的財會知識、稅收政策、稅收工作經驗、分析判斷能力以及計算機操作水平等綜合素質的要求較高,對目前稅收管理員的業務素質提出了嚴峻的考驗和深層次的要求,業務知識不全面或者工作停留在表面就不能很好地開展評估工作。因此,納稅評估工作是否能夠取得預期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幹部素質的高低。

二、有效開展納稅評估的幾點建議

(一)加大培訓力度,造就一支既懂財務知識,又熟悉稅收政策的稅收管理員隊伍

稅收管理員是納稅評估的主要力量,造就一大批優秀的稅收管理員隊伍是作好納稅評估、強化稅源管理的根本所在。納稅評估工作的開展對稅收管理員的綜合業務素質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為此,要大力開展培訓,提高業務水平和工作能力。一是要系統地學習稅收業務知識,組織好稅收程序法、實體法、部門規章(規范性文件)、稅收政策、涉稅法律法規的學習,精通本部門的業務知識;二是要培訓財務會計知識,掌握記賬原理和方法,拓寬知識面,熟悉稅收與會計處理的差異,弄通弄懂會計指標之間、會計指標與稅收之間的內在聯系;三是要培訓納稅評估知識,掌握納稅評估分析指標的計算原理和主要功能,稅政等專業管理部門要及時發布評估指標預警值,並將各指標的配比分析原理傳授給基層稅收管理員,使稅收管理員從深層次上掌握納稅評估的相關知識;四是要培訓企業生產工藝流程和企業管理知識,針對我轄區納稅人的行業特點,邀請企業管理人員及其行業主管部門專門人員講解各行業特點、生產工藝流程和經營規律,使稅收管理員更多地掌握企業的生產和管理方面的知識,從而把握不同行業、不同納稅人稅收管理中的關鍵環節。

(二)堅持信息化手段與人工分析相結合的辦法,確定好評估對象,增強評估工作的針對性

納稅評估對象的確定是做好評估工作的重要一環,在市場經濟不斷發展,市場日益繁榮,納稅對象增多,各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的形式下,稅源管理的任務日趨繁重,納稅評估不可能做到戶戶到位。選取對象必須有的放矢,確保評估工作實效,這就要求我們對納稅人的各類信息資料進行收集、整理、篩選、甄別,抓住重點。在評估對象的確定上應堅持依靠信息化技術手段和人工分析選取相結合的辦法。要充分利用計算機管理系統中存儲納稅人的登記、申報、納稅、財務報表、發票使用、稅務認定等信息,分析信息間的關聯關系,鑒定其申報的真實性,對長期零申報、負申報、申報異常、稅負偏低的納稅戶作為評估重點;要開發推廣應用納稅評估軟體,利用計算機選取相關信息,自動分析提取數據,進行批量處理,解決人工篩選工作量和技術難度大的問題。同時要結合本區經濟稅源結構狀況的實際,先針對某一行業選取有代表性的納稅人進行評估,然後再倚重稅收管理員在實踐中積累的工作經驗,充分發揮人工篩選對象,分析疑點的主觀能動作用,針對自己的管理對象,把握重點,有效地展開納稅評估。

(三)規范評估流程,統一文書資料,簡化手續,講求評估實效

納稅評估是一項稅收管理活動,側重於對納稅人履行納稅義務的事前、事中的監督,對納稅人補稅一般不作處罰,但應確定所屬期限加收滯納金,這是體現稅收的嚴肅性。納稅評估的目的是讓納稅人及時主動,改正錯誤,不夠成犯罪。我們在工作中首先要規范和簡化流程,結合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評估操作辦法,方便稅收管理員操作;其次要統一文書資料,對必經程序,使用規定格式的文書。在目前沒有使用評估軟體的手工評估方法下,對經審核分析判斷納稅人申報正常的,納稅評估工作中止的可使用《納稅評估數據採集表》、《納稅評估指標測算表》、《納稅評估工作底稿》、《納稅評估分析結論》等文書;對開展了約談、調查核實的,再按程序使用《稅務約談通知書》、《稅務約談記錄》、《納稅評估工作底稿》、《納稅評估工作報告》等文書,對需要移送稽查的使用《納稅評估移送稽查傳遞單》,辦理交接手續。納稅評估工作要盡可能遵循簡便易行的原則,方便征納雙方,減少工作量,突出實效。


(四)加強對稅源實施行業分析,建立行業信息庫和數學評估模型,打牢納稅評估的基礎

要提高納稅評估的質量和效率,必須加強對納稅人實行分行業分析。便於對比不同行業經營、利潤和稅收負等擔情況,通過比較能夠較為准確地判別其納稅疑點。因此,對各類納稅人,可以按照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標准,組織人力開展行業調查,在每個行業大類別的范圍內,細分為若干個小行業,對每一個行業都建立信息庫,把所有企業和經營規模較大、行業特點明顯的個體工商業戶劃歸為不同的行業,結合其信譽等級逐戶登記造冊,詳細地儲存本地各行業的基本情況、行業特點、工藝流程、評估思路、評估中注意的問題、典型案例等信息,從而建立一整套行業評估數學模型,為正常有效開展納稅評估打下堅實的基礎。

(五)完善納稅評估督辦考核機制,以經常性的全面考核檢驗納稅評估效果,促進鞏固提高

納稅評估工作尚處於起步階段,部分稅收管理員還不能在工作中正確地履行評估職責,納稅評估的深度還不夠,少數稅收管理員因為責任心和業務技能的原因對所管轄納稅人的深入程度不夠,因此,要加大工作的督辦力度,按要求檢查工作完成進度和質量,在實踐中鍛煉隊伍,摸索經驗。同時要制定對納稅評估的考核辦法,一是要通過設定合理的檢測指標,量化分析,檢查評定納稅評估在稅收管理中的總體工作實效。要從納稅評估面、程序規范性、文書使用正確率、工作按期完成率、納稅評估對象確定準確率等方面對納稅評估的開展情況進行綜合考評。二是在稅收管理員崗位責任制考核和績效考核中要強化納稅評估工作落實情況的考核,促使稅收管理員自覺地搞好評估工作。三是建立定期通報制度,定期通報納稅評估的基本情況,納稅評估中發現的問題、指標分析的一般規律、與徵收稽查部門的工作銜接等問題,總結好的經驗做法,提出改進意見和處理辦法,提高評估質量。

Ⅲ 如何做好納稅評估

納稅評估是目前國際上通行的稅收管理方式,也是稅務機關對納稅人履行納稅義務情況進行事中監控的一種手段,可以彌補征管改革過程中管理弱化等不足,強化管理監控功能,體現服務型政府的文明理念,寓服務於管理之中。如何有效地開展納稅評估工作,已成為各級稅務部門關注和研究的重要課題。筆者認為,開展納稅評估工作需要抓好以下幾個環節的工作:
一、自行申報是納稅評估的前提
納稅評估是建立在納稅人自行申報基礎上的一項征管制度,納稅人自行納稅申報,構成納稅評估工作的前提和首要環節。因為,納稅申報既是納稅人履行納稅義務、界定納稅人法律責任的主要依據,又是稅務機關開展納稅評估的主要信息來源。
二、全面掌握涉稅信息是納稅評估的關鍵
納稅評估的事實依據是稅務機關通過一定的途徑、方法和手段,獲取的有關納稅人各種涉稅信息。根據信息來源的渠道不同,涉稅信息分為兩類:一是稅務機關內部信息,例如征管信息、涉稅舉報、《稅務稽查綜合情況反饋單》、《稅收情報交換單》等。二是稅務機關外部的涉稅信息,例如來源於國家行政管理機構、司法機關及有關行業管理部門公布的有關納稅人的設立、行業經營、經濟統計等有關涉稅信息資料;來源於報紙、廣播、電視等信息載體的有關納稅人的商情、廣告、重大投資和房地產營銷等方面的涉稅信息資料;來源於國內、國際互聯網上有關納稅人的涉稅信息資料。充分利用稅務機關的內部信息和外部信息是有效進行納稅評估的關鍵環節。
三、申報稽核是納稅評估的核心
稅務機關通過對納稅人各種納稅、財務資料及納稅人依法納稅履行程度進行審核、分析和評估,分析、判斷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履行法定義務程度,是申報稽核的基本手段和方法。這是一個邏輯分析判斷過程具有特定的概念、特點、作用、方法、內容以及獨立的工作程序和操作方法,是一項復雜的系統性工作。因此,申報稽核在納稅評估的工作內容中佔有重要的位置。
四、約談舉證是納稅評估的服務方式
納稅評估對外是一個納稅服務過程。納稅評估可以通過約談、舉證等方式,幫助納稅人掌握稅法,提高納稅申報質量,並可以在納稅評估環節,有效解決納稅人因主觀疏忽或對稅法理解產生偏差而產生的涉稅問題,為稅務稽查確認違法事實、准確定案,提供事實依據。
五、專業化組織機構設置是納稅評估的保證
納稅評估工作的推行與開展,要以專業化組織機構設置為保證。目前,一些省市稅務機關率先成立了稅收評估管理局,具體負責納稅評估的組織和實施。實踐證明,納稅評估是強化稅源監控,解決稅務機關疏於管理的有效途徑。鑒於納稅評估內容廣泛、專業性強、對人員素質要求高的工作特點,根據工作需要,稅務機關應設置專業化的組織機構,明確工作職責,保證納稅評估工作的有效開展。
六、智能化分析是納稅評估的手段
納稅評估工作的性質決定了其必須藉助於科學的技術手段和方法。因為,納稅評估不僅要佔有大量的征管基礎資料和涉稅信息,還要針對評估對象的納稅行為進行大量的數據化測算與分析。因此,對涉稅信息的採集、加工、分析和處理,要以現代化手段為依託,智能化分析為手段,才能有效發揮納稅評估的特有功能。
七、信息反饋是納稅評估的樞紐
納稅評估是通過信息反饋,把稅收征管的各個環節有機地聯系在一起,並通過綜合反饋、個案反饋和執行反饋等形式加以實現。
八、確定稽查對象是納稅評估的目的
納稅評估可作為稅務稽查的選案環節,並直接為稅務稽查提供案源。通過納稅評估可以確定被查對象、提供涉稅信息、確定檢查重點、強化案件審理、加強內部制約。
九、納稅信用評價是納稅評估的結果
納稅評估為納稅信譽等級管理制度的實施提供全面的信息來源。納稅信譽等級管理首要的工作,是根據納稅人的涉稅信息進行納稅信用評價,而納稅信用評價是納稅評估工作的最終環節。因此,納稅信譽等級管理制度的實施基礎是納稅評估工作,而納稅評估的目的是以納稅信用評價為最終結果。

Ⅳ 稅務稽查與納稅評估有哪些不同,區別在哪裡

目的不同
納稅評估主要是通過對納稅人當期稅源真實性的評估,提高納稅人依法履行納稅義務的能力,同時提高稽查選案的准確性。
稅務稽查的目的則主要是查處偷稅、騙稅等稅收違法行為,保障稅收,促進依法納稅和稅收秩序的好轉。
主體和客體不同
納稅評估主要是由基層稅務機關的稅源管理部門和稅收管理員負責;客體主要是指當期管理范圍內的所有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的納稅活動。
稅務稽查由稅務稽查局負責,主體簡單明確;客體針對性較強,主要指有偷稅、逃避追繳欠稅、騙稅和抗稅等稅收違法嫌疑的納稅人或扣繳義務人的各項活動。
工作程序和工作地點不同
納稅評估的程序是「確定對象—實施分析—詢問核實—評估處理—反饋建議和維護更新稅源管理數據」,這決定了納稅評估一般在稅務機關辦公場所開展。
稅務稽查的程序則要相對復雜,從大的方面看一般分為「選案—檢查—審理—執行」四個步驟,一般在稅務機關辦公場所和稽查對象現場開展。
具體作用不同
服務是納稅評估的職能,懲處、威懾和教育是稅務稽查的職能,稅務稽查主要通過懲處等打擊性措施起到執法作用。納稅評估是稅收管理的第一道關口,稅務稽查則是最後一道防線。
手段方式不同
納稅評估:根據宏觀稅收分析和行業稅負監控結果以及相關數據設立評估指標及其預警值,綜合運用各類對比分析方法篩選評估對象,對所篩選出的異常情況進行深入分析並作出定性和定量判斷,通過稅務約談、調查核實等方式實施。
稅務稽查:依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序,採取實地檢查、調取賬簿資料、詢問、查詢存款賬戶或者儲蓄存款、異地協查等方法。
處理結果不同
納稅評估:對納稅評估中發現的一般性問題或程序認定事實清楚,不具有偷稅等違法嫌疑,無需立案查處的,可由稅務機關督促納稅人自行改正;對評估分析中發現存在稅收違法行為嫌疑的,需要移交稽查部門處理並定期向稅源管理部門反饋;發現外商投資和外國企業與其關聯企業之間的業務往來不符合規定的,應移交上級稅務機關國際稅收管理部門處理。
稅務稽查:追繳稅款及滯納金、處以罰款、移送公安機關、提出管理建議。

Ⅳ 納稅評估的內部管理方法包括哪些

納稅評估的內部管理方法包括:
(一)重視納稅人信息的報送,信息報送的質量 。
納稅評估是運用數據信息比對分析的方法,對納稅人和扣繳義務人納稅申報情況真實性和准確性進行判斷,並有針對性採取管理措施的稅收管理活動。可見,納稅人提供的數據資料真實性、完整性對評估結論准確與否、質量高低至關重要。
(二)重視納稅評估指標的建立,對產生這些指標的基礎性工作的關注。
目前納稅評估涉及的評估指標體系基本上是圍繞企業經營和財務信息兩個方面,如收入變動率、原材料耗用率、存貨周轉率、利潤率等等,缺少保證企業經營和財務信息質量的企業內控制度方面的一些參數和指標體系。其實,一個企業的內部控制信息也是極其重要的,企業要保證經營成果不致於流失以及經營資產的安全和完整,就必須要建立健全存貨采購、入庫、保管、出庫制度和財務預算審批、資金支取保管制度,明確會計工作機構和人員職責分工等內部控制。
(三)重視對納稅人賬證資料的審核,對納稅人內控制度的運用 。
所謂內部控制,是指企業為了保證業務活動的有效進行,保護資產的安全和完整,防止、發現、修正錯誤與舞弊,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合法、完整而制定的政策與程序。廣義地講,一個企業的內部控制是指企業的內部控制系統,通常由控制環境、會計系統和控製程序組成,其中控製程序是納稅評估工作中最應關注的,它包括交易授權、職責劃分、憑證與記錄控制、資產接觸與記錄使用、獨立稽核。目前,納稅評估採用的方法主要有指標分析法、同行業對比法、重點測演算法、基期比較法、經驗判定法,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主要採取內外結合、賬實結合、縱橫結合、談檢結合和評查結合。

Ⅵ 納稅評估與稅務稽查有什麼區別

同學你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在工作實踐中,由於制度尚不完備等多種原因,始終存在著對納稅評估與稅務稽查的定位、稅務調查中的舉證責任分配、納稅評估中是否進行行政處罰等方面存在一些模糊認識,需要釐清。


一、納稅評估與稅務稽查的職能定位不同

稅務稽查以違法調查為其工作目標,稅收征管法對其職能定位是「專司偷稅、逃避追繳欠稅、騙稅、抗稅案件的查處」。納稅評估與其的區別是,納稅評估通過對課稅要件事實的分析、甄別,確認或調整應納稅額,目的是幫助納稅人准確計算納稅義務以實現稅收公平;稅務稽查以查處稅收違法行為為目的,通過對少數稅收違法行為的懲處以提高稅法的遵從度。因此,納稅評估主要關注納稅人申報資料,以及稅務機關掌握的涉稅信息所形成的涉稅事實應該繳納多少稅款;而稅務稽查關注的焦點是違法行為的構成要件,除了追繳稅款,還要讓違法納稅人付出更大的違法成本。


二、納稅評估的法律形式和違法行為的構成要件

納稅評估以確認或調整納稅義務為目標,其法律形式是稅務機關作出確認或調整稅額的具體行政行為,是稅務機關行使稅收征管權的具體形式。這也是納稅評估制度改革最大的地方,原來的納稅評估制度定位在稅務行政指導,稅務機關毋需作出確認或調整稅額的具體行政行為,涉及納稅人需要補繳稅款或調整申報的,稅務機關只需製作評估建議書提請納稅人補繳稅款,如發現惡意逃稅的,則移交稽查處理。由於稅務稽查與納稅評估的不同定位,在稅務稽查程序中,調查人員必須收集證據以證明納稅人的違法行為是否存在主觀過錯,而在納稅評估過程中,一般不要求主動採集證據來證明納稅人的主觀過錯,除非違法行為表現出顯而易見的主觀故意。


三、風險應對中納稅評估的實際運用

一方面,稅務調查的內容和側重點不同。納稅評估的目的是確認應納稅額,其調查的內容在於應稅事實要件;而稅務稽查的目的是查處稅務違法行為,除了應稅事實外,還要調查納稅人是否具有主觀過錯。在應稅事實的調查上,稅務稽查側重於納稅事實的真實性、合法性調查,也即注重實質審查;而納稅評估則側重於形式審查,注重涉稅數據的邏輯關系和分析比對,尤其要關注申報資料的完整性。另一方面,兩者在證據採集的強度要求上不一樣。稅務稽查的調查必須貫徹主動全面調查原則,對稅務機關指控的稅收違法行為,既要採集納稅人涉嫌違法的證據以及從重的情節,又要採集納稅人有減輕從輕以及免責證據,以確保行政處罰公平公正。而納稅評估的調查是補充性的,主要採集與納稅申報資料有關的證據,目的是對納稅人申報行為進行確認、調整或完善。因此,評估調查受經濟效率原則拘束,而稽查調查受行政羈束原則限制。


四、風險應對過程中控制手段的適用問題

在風險應對過程中發生的納稅評估是否需要進行行政處罰,不在於什麼環節,關鍵看違法行為的構成要件是否滿足。稅務稽查是以懲治稅收違法行為為目標,稅務機關在追繳稅款的同時必須讓違法行為付出更大的代價。因此,行政處罰是必要的法律手段。


詳情可見高頓網校《從風險管理角度看納稅評估與稅務稽查的差異》,原文為江蘇省常州市地稅局局長所作。


高頓祝您生活愉快!如仍有疑問,歡迎向高頓企業知道平台提問!

Ⅶ 納稅評估的改革

確立納稅評估核心地位的改革
從稅收征管的現實目的,及管理、稽查、評估的特點來分析,確立納稅評估在稅收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對於提高我國稅收征管水平十分必要。這樣就可以充分發揮納稅評估工作效率高、准確性高、成本低的優勢,大幅度提高稅收徵收率。
確立納稅評估在我國稅收征管中的核心地位,必須從稅收法律、征管機構、計算機網路方面進行相應改革。
(一)明確納稅評估在稅收征管中的法律地位。將納稅評估作為稅收管理的一個階段,與稅務管理、稅款徵收、稅務檢查並列,作為稅款徵收與稅務檢查之間的一個聯結過程。這樣將改變納稅評估作為稅務機關內部管理手段的狀況,使納稅評估工作具有充分的法律效力。這是確立納稅評估核心地位的充分條件。納稅評估在征管中的核心地位,必將導致我國稅收征管模式的改變,那就是:「以納稅人主動申報納稅為基礎,以計算機網路為依託,以納稅評估為核心,集中徵收,重點稽查,強化管理」。
(二)設置專門的納稅評估機構。我國除了青島、大連等少數地區建立了專門的納稅評估機構,大部分地區納稅評估職能還是由業務部門分頭承擔。確立納稅評估的核心地位必須建立專門的納稅評估機構。評估機構的主要職責是:1、根據宏觀稅收分析和行業稅負監控結果以及相關數據設立評估指標及其預警值;2、綜合運用各類對比分析方法篩選評估對象;3、對所篩選出的異常情況進行深入分析並作出定性和定量的判斷;4、對評估分析中發現的問題分別採取稅務約談、調查核實、處理處罰、提出管理建議、移交稽查部門查處等方法進行處理;5、維護更新稅源管理數據,為稅收宏觀分析和行業稅負監控提供基礎信息等。納稅評估部門與其他部門的關系是:通過分析查找稅源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環節,督促納稅人提高申報准確率,為稅務稽查提供有效案源。隨著納稅評估在稅收征管中的核心地位的確立,納稅評估機構從職能、人員素質及數量都要在稅務機關中處於突出地位。我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稅務機構80%的人員在從事納稅評估工作。
(三)建立稅收信息評估計算機網路。拓寬信息渠道,提高信息質量。1、從橫向縱向拓寬納稅評估的信息渠道:加強信息的橫向聯系,與地稅、銀行、海關、審計、水電供應、外貿等部門密切聯系達到數據共享,同時應象稽查一樣以法律的方式取得數據,保證分析數據來源准確性;完善信息縱向聯系,在稅務機關上下級之間以及內部的徵收、管理、稽查各部門之間加強配合,對相關資料進行收集整理與公開,建立內部信息共享的「稅務資料庫」。2、依託計算機網路,提高信息收集能力和質量。以多元化電子申報為切入點,加強評估所需信息的電子轉換能力,減少人工輸入信息量,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重視信息的管理和應用,集中人力、物力、技術,改變信息處理各自為戰的分散局面,實現信息處理的集中加工與廣泛共享,提高信息的加工能力和利用效率。3、完善納稅評估分析指標體系,建立市場調查部門,對不同行業及不同規模以及不同的營運方式分門別類地進行調查,區分不同行業、不同規模、不同生產能力、不同經營方式、不同登記注冊類型,豐富完善科學的指標分析體系,並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變化和稅收征管的發展變化,不斷地進行更新完善,做到與時俱進。做到評估結果有根有據,有說服力,能讓納稅人心服口服。4、加快研發納稅評估的專業應用軟體,充實軟體的評估分析內容,提升納稅評估的智能化程度,並與金稅工程、稅收征管軟體等稅收管理軟體緊密結合,有些地區已建立起納稅預警系統,應進一步完善預警系統,提高其准確性,提示出轄區內申報異常企業。

Ⅷ 納稅評估過程中,誰承擔主要舉證責任

理所當然由納抄稅人方舉證。

按照納稅評估管理辦法的規定,稅務機關對納稅評估中發現的計算和填寫錯誤、政策和程序理解偏差等一般性問題,或存在的疑點問題經約談、舉證、調查核實等程序認定事實清楚,不具有偷稅等違法嫌疑,無需立案查處的,可提請納稅人自行改正;對發現納稅人有偷稅、逃避追繳欠稅、騙取出口退稅、抗稅或其他需要立案查處的稅收違法行為嫌疑的,要移交稅務稽查部門處理。這種制度安排,體現了對存在不同涉稅問題的納稅人區別對待的原則。
在約談舉證環節,評估人員與納稅人交流溝通,對於弄清納稅人涉稅問題性質至關重要。它有助於判斷納稅人屬於「無知性不遵從」,或者是「故意性不遵從」,便於在後續處理中區別對待。這樣,既有利於提高納稅遵從度,也有利於稅收征納關系的和諧。

Ⅸ 如何實施稅收風險管理和納稅評估

納稅人通常希望稅收管理更加公平、透明、高效。所謂公平不是平均,除稅收制度上的公平對待外,納稅人要求的公平還包括當不同納稅人對稅法採取不同態度時,稅務機關應採取不同的應對措施,如對依法納稅的人和漠視稅法的人進行甄別,並區別對待;對不履行納稅義務的納稅人採取強硬措施。
一、稅收風險管理有利於提高納稅評估的公平性
面對納稅人不斷提出的新要求,稅務機關單靠以前的評估方式顯然不能解決問題,必須在管理中引入新的適應納稅人更多、更高要求的管理方法。稅收風險管理通過風險識別、估測、評價,可以及時發現納稅人的納稅錯誤,使其得到糾正;也可及時發現納稅人的惡性問題,採取強有力的措施予以打擊,提高管理的公平性。
二、實施稅收風險管理可以使納稅評估管理更有效率
稅收管理中存在著由於納稅人不能或不願依法准確納稅而致使稅款流失的風險。稅收風險管理是稅務機關通過科學規范的風險識別、風險估測、風險評價等手段,對納稅人不依法准確納稅造成稅款流失的風險進行確認,對確認的風險實施有效控制,並採取措施處理風險所致的後果。稅收風險管理對當前風險的確認,有利於對不同風險程度的企業實施不同的管理措施,加強管理的針對性,提高工作效率;對潛在風險的確認,可以建立稅收風險預警系統,加強稅源監控、防止稅款流失,同時稅收風險預警系統對企業也有警戒提示作用,促進企業遵守稅法。

Ⅹ 納稅評估與稅務稽查的區別

1、職責內容不同

納稅評估是指稅務機關運用數據信息對比分析的方法,對納稅人和扣繳義務人(以下簡稱納稅人)納稅申報(包括減免緩抵退稅申請)情況的真實性和准確性作出定性和定量的判斷,並採取進一步征管措施的管理行為。

納稅評估工作遵循強化管理、優化服務,分類實施、因地制宜,人機結合、簡便易行的原則。

稽查局的法定職責是專司偷稅、逃避追繳欠稅、騙稅、抗稅案件的查處。國家稅務總局應當明確劃分稅務局和稽查局的職責,避免職責交叉。

稽查局的現行職責是稽查業務管理、稅務檢查和稅收違法案件查處;凡需要對納稅人、扣繳義務人進行賬證檢查或者調查取證,並對其稅收違法行為進行稅務行政處理(處罰)的執法活動,仍由各級稽查局負責」。新的稽查規程也進一步明確了稽查局的職責。

2、二者依據不同

稅務評估是根據宏觀稅收分析和行業稅負監控結果以及相關數據設立評估指標及其預警值。綜合運用各類對比分析方法篩選評估對象,對所篩選出的異常情況進行深入分析並作出定性和定量的判斷。

對評估分析中發現的問題分別採取稅務約談、調查核實、處理處罰、提出管理建議、移交稽查部門查處等方法進行處理,維護更新稅源管理數據,為稅收宏觀分析和行業稅負監控提供基礎信息等。

稅務稽查應當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堅持公平、公開、公正、效率的原則。

評估結果的處理有下列三種情況:

(1)自查自糾補繳稅款

注意:稅務約談的對象主要是企業財務會計人員。納稅人可以委託具有執業資格的稅務代理人進行稅務約談。

(2)實施日常檢查

(3)移送稅務稽查

注意:評估情況沒有給納稅人的文書(有的省送達評估意見書)。納稅評估分析報告和納稅評估工作底稿是稅務機關內部資料,不發納稅人,不作為行政復議和訴訟依據。

3、二者實施先後順序不同

稅務評估是根據宏觀稅收情況分析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方法,對評估中發現的問題採取建議及措施,然後將其移交給稽查部門,稽查部門根據稅務評估部門提供的信息,以公平、客觀、事實依據為准繩對其中產生的問題進行糾察。

(10)納稅評估的職責擴展閱讀:

稅務稽查的執法主體是稅務局稽查局。《稅收征管法實施細則》第九條第一款規定,稽查局的法定職責是專司偷稅、逃避追繳欠稅、騙稅、抗稅案件的查處。國家稅務總局應當明確劃分稅務局和稽查局的職責,避免職責交叉。

」因此,《關於稽查局職責問題的通知》規定「在稅務局與稽查局的職責未明確之前,稽查局的現行職責是稽查業務管理、稅務檢查和稅收違法案件查處;凡需要對納稅人、扣繳義務人進行賬證檢查或者調查取證,並對其稅收違法行為進行稅務行政處理(處罰)的執法活動,仍由各級稽查局負責」。

稅務機關實施日常檢查的職責是清理漏管戶、核查發票、催報催繳、評估問詢,了解納稅人生產經營和財務狀況等不涉及立案核查與系統審計的日常管理,不能混淆了稅務局與稽查局的職責;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進一步加強稅收征管基礎工作若干問題的意見》一再強調要劃清日常檢查與稅務稽查的業務邊界,避免超越日常檢查的職責,查處稅收違法案件,導致的執法主體錯誤。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