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渦陽
㈠ 國內著名戰役
三大戰役是指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同國民黨軍隊進行的戰略決戰,包括遼沈、淮海、平津三個戰略性戰役。
遼沈戰役是第一個戰役。遼沈戰役從9月12日發起,東北野戰軍先後分路奔襲北寧路。到10月1日,切斷了北寧路,一部分主力進抵錦州城下。10月10日,由華北國民黨軍組成的「東進兵團」自錦西向通往錦州的要隘塔山發起猛攻。東北野戰軍預先設置在塔山的兩個縱隊頑強阻擊,鏖戰6晝夜,打垮國民黨軍的數十次沖擊,成功地阻止了它的東進。其「西進兵團」出動後,也遭到解放軍3個縱隊的阻擊,進至彰武、新立屯一帶後,未敢繼續南進。10月9日起,東北野戰軍發起對錦州的攻擊。經過激戰,於15日攻克該城,全殲守敵10萬餘人。隨後,被長期圍困在長春的國民黨第六十軍於10月17日起義,新編第七軍也放下武器投誠。21日,長春宣告和平解放。10月26日至28日,東北野戰軍主力在新立屯、黑山地區全殲廖耀湘兵團10萬人。11月2日,直下沈陽、營口。遼沈戰役至此勝利結束。東北全境宣告解放。在遼沈戰役中,人民解放軍以傷亡6.9萬人的代價殲滅國民黨精銳部隊47.2萬餘人。
淮海戰役是第二個戰役,是在以徐州為中心,東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臨城(今薛城)、南達淮河的廣大地區進行的。淮海戰役於11月6日發起,到22日為戰役第一階段。在這個階段中,華東野戰軍在碾庄圩地區殲滅黃百韜兵團10萬人。中原野戰軍也完成對徐州的戰略包圍。11月23日到12月15日,為淮海戰役第二階段。在這個階段中,中原野戰軍及華東野戰軍一部,在宿縣西南的雙堆集地區包圍並殲滅黃維兵團11萬人。華東野戰軍主力在杜聿明指揮的徐州國民黨軍3個兵團25萬人向西突圍時,將這股敵人合圍於永城東北的陳官莊地區,並殲滅其中的孫元良兵團約4萬人。12月15日到1949年1月10日,為淮海戰役第三階段。1949年1月,華東野戰軍發起對杜聿明部的總攻,全殲邱清泉、李彌兩個兵團10個軍約20萬人,淮海戰役中,人民解放軍經過66天緊張艱苦的戰斗,以傷亡11萬餘人的代價,殲滅國民黨軍55.5萬人,使長江以北的華東、中原地區基本上獲得解放。
平津戰役是最後一個戰役。平津戰役在11月29日發起。從12月22日起,人民解放軍按照中共中央軍委先打兩頭、後取中間的原則,首先攻克西線的新保安、張家口,在東線,1949年1月15日,全殲天津國民黨守軍13萬餘人,解放天津。經過解放軍和中共北平地下黨的耐心工作,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戰役勝利結束。平津戰役歷時64天,人民解放軍以3.9萬人的傷亡為代價,殲滅和改編國民黨軍隊52萬餘人,使華北地區除太原、大同、新鄉等少數據點及綏遠西部一隅之地外,全部獲得解放。
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歷時142天,共爭取起義、投誠、接受和平改編與殲滅國民黨正規軍144個師,非正規軍29個師,合計共154萬餘人。國民黨賴以維持其反動統治的主要軍事力量基本上被消滅。三大戰役的勝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勝利的鞏固基礎。
㈡ 項羽劉邦的最後一戰
垓下之戰
1、戰爭過程
開始
公元前202年(高祖五年)十月下旬,灌嬰引兵進占彭城,同時攻下楚地許多地區。被劉邦封為淮南王的英布也遣將進入九江地區,誘降了守將、楚大司馬周殷,隨後合軍北上進攻城父(今安徽渦陽東)。劉邦也由固陵東進,形勢對楚極為不利,項羽被迫向東南撤退。十一月,項羽退至垓下,築壘安營,整頓部隊,恢復軍力,此時楚軍尚有約十萬人。
韓信、彭越、英布等會合劉邦後,十二月(前202年初,當時以十月為歲首)在垓下將向江南撤退的十萬楚軍層層包圍。
漢軍以韓信親率三十萬人為主力,孔將軍為左翼,費將軍為右翼,劉邦坐鎮後方,周勃、柴武等預備軍在劉邦軍後待命。韓信親率漢軍發動攻勢,初戰進攻受挫後退,在楚軍准備追擊時漢軍左右兩翼迂迴夾擊楚軍,兩軍短兵相接陷入膠著,這時韓信帶領大軍翻身再戰,楚軍在三面夾擊中被擊敗。項羽被迫退回垓下。
地址新說
楚河是指長江武漢至九江這段,漢界是指大別山末端黃梅宿松之間。經翻閱清版湖北廣濟縣志,發現劉邦營大將樊噲曾經在廣濟縣【今武穴市】武穴鎮築牆屯兵抗楚。廣濟縣南部碼頭武穴鎮位於楚頭吳尾長江北岸,自古兵家要塞,軍事意義十分重要。垓下之戰的垓下也可能在大別山末端廣濟黃梅宿松一帶。劉邦會同九江王英布合擊項羽決戰之地就在武穴市龍坪花橋一帶,這些地方處江河沖積平原,適合屯兵作戰。史記中所記垓下之戰劉邦屯兵於廣武應該說的就是廣濟縣武穴鎮,西楚霸王項羽轄地湖北境內,鄂東南是其最後的退路,垓下之戰兵敗後延湖北黃梅至安徽安慶宿松逃脫。這個說法要比河南說安徽說要真實。
四面楚歌
漢軍夜間高唱楚歌。楚軍自項羽以下莫不以為漢已盡得楚地,乃士氣崩潰。項羽眼見大勢已去,便乘夜率領八百精銳騎兵突圍南逃。天明以後,漢軍得知項羽突圍,於是派遣五千騎兵追擊。項羽渡過淮水後,僅剩百餘騎相隨,行至陰陵(今安徽定遠西北)因迷路耽擱了時間(《史記》中交代因田父欺騙),被漢軍追及,項羽突至東城(今安徽定遠東南),手下僅剩二十八騎。
烏江決戰
項羽指揮這二十八騎,來回沖陣,再次殺開一條血路,向南疾走,至烏江(今安徽和縣東北長江邊的烏江浦)邊,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乃令從騎皆下馬,以短兵器與漢兵搏殺,項羽一人殺漢軍數百人,自己身亦被十餘創,最後自刎而死,年31歲。項羽死後,漢軍全殲八萬楚軍,楚地皆降漢,獨項羽原封地的魯人不肯投降(楚懷王曾封項羽為魯公),後劉邦將項羽首級示魯,魯人乃降。至此,歷時4年半之久的楚漢戰爭終以劉邦的勝利而告終。
公元前202年(漢高祖五年)二月甲午日,劉邦稱帝於汜水北岸,建立西漢政權。(漢初承秦制,以十月為歲首。也即漢高祖五年的第1個月為十月,接下來為十一月、十二月、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二月為當年的第5個月。)
2、歷史背景
公元前203年(高祖四年)八月,與漢軍對陟於廣武的楚軍糧盡;而劉邦也沒能調來韓信、彭越等人的軍隊,無法對楚軍進行最後的合圍。於是,雙方進行了歷史上著名的「鴻溝和議」,以戰國時魏國所修建的運河:鴻溝為界,劃分天下。九月,西楚霸王項羽率十萬楚軍繞南路、向固陵方向的迂迴線路向楚地撤軍。劉邦也欲西返。
但是,正當劉邦打算率軍西返之時,張良、陳平卻建議撕毀鴻溝和議,趁楚軍疲師東返之機自其背後發動偷襲。張、陳二人認為:「漢有天下太半,而諸侯皆附之。楚兵罷食盡,此天亡楚之時也」,建議「不如因其機而遂取之」。
劉邦於是採納二人建議,遂背約,向楚軍突然發起戰略追擊作戰。大軍追至夏南時,劉邦約集韓信、彭越南下,共同合圍楚軍。由於韓信及彭越未如約出兵合擊楚軍,結果劉邦在固陵被項羽打敗。劉邦慌忙率軍退入陳下,並築起堡壘堅守不出,而楚軍又一次合圍了劉邦。堅守壁壘的劉邦向張良詢問:「諸侯不從約,為之奈何?」張良回答:「楚兵且破,信、越未有分地,其不至固宜。君王能與共天下,今可立致也。即不能,事未可知也。君王能自陳以東傅海,盡與韓信;睢陽以北至谷城,以與彭越:使各自為戰,則楚易敗也。」
於是,劉邦採納張良的意見,將陳以東直到大海的大片領土封給齊王韓信;睢陽以北至谷城封給彭越。就這樣,劉邦以加封土地為報酬,終於搬動了韓、彭二人,使他們盡數揮軍南下,同時命令劉賈率軍聯合英布自淮地北上,五路大軍共同發動對項羽的最後合圍。垓下之戰隨之開始。
㈢ 曹操是哪裡人
曹操是今安徽亳州市人
1、那裡的牛肉饃不錯
2、比如:花戲樓,三國運兵道,三國攬勝宮
3、還出過老子、莊子、張良、華佗、許褚、夏侯家族等
4、花戲樓
㈣ 文言文在線翻譯器
傅永,字修期,是清河人。幼時跟隨叔父傅洪仲投奔北魏,不久又投奔南方。他很有氣魄和才幹,勇力過人,能夠用手抓住馬鞍,倒立在馬上馳騁。他二十多歲的時候,有個朋友給他寫信,但是他不會回信,就請教洪仲,洪仲嚴厲地責備地,不幫他回信。傅永於是發奮讀書,廣泛閱讀經書和史書,兼有文韜武略。曾在崔道固那裡擔任城局參軍,和崔道固一起降北魏,成為平齊郡百姓。
王肅做豫州使的時候,朝廷任命傅永做王肅的平南長史。南齊將領魯康祖、趙公政侵犯豫州的太倉口,王肅命令傅永抗擊他們。傅永考慮吳、楚的軍隊喜歡以劫營為能事,而且賊人如果夜襲,必然要在渡過淮水的地方用火來標記它的淺水處。傅永設下埋伏之後,仍然秘密地派人用壺盛著火油,渡到河南岸,在水深的地方安置下,囑咐他們說:「如果有火起,就把這火油點著。」這天夜裡,魯康祖、趙公政等果然親自率領部隊來劫營。東西兩邊的伏兵一起夾擊,魯康祖等人向淮水逃奔。火起後,便無法標記他們原來渡河的地方,於是他們便向傅永所放置火油的地方爭渡。河水很深,淹死很多人,斬首的有幾千人,活捉了趙公政。魯康祖連人帶馬掉進淮河裡,早晨找到了他的屍體,斬下腦袋後連同趙公政一起送到了京師。
裴叔業又圍困渦陽,當時皇帝正在豫州,派遣傅永為統軍,與高聰、劉藻、成道益、任莫問等一起解圍。傅永說:「挖很深的溝壑,築堅固的壁壘,然後圖謀解救渦陽之圍。」高聰等人不聽從他的意見,結果一交鋒就失敗了。高聰等丟盔棄甲逃到懸浮瓦壺的地方,傅永獨自收拾了散兵慢慢地返回,賊兵追來,他又設下埋伏還擊,打擊了敵軍的銳氣。後來劉藻充軍邊遠地區,傅永僅僅是被免官而已。還沒過十天,傅永被詔為汝陰鎮將,兼任汝陰太守。
中山王元英征討義陽,傅永是寧朔將軍、統軍,他擔當包圍任務來阻遏義陽的南門。齊將馬仙琕扎營相連,逐漸挺進,謀劃著解救圍困。傅永於是分出一部分軍隊給長史賈思祖,命令他堅守兵營堡壘,自己率領騎兵和步兵一千多人,向南迎擊馬仙琕。賊人從上面用箭射傅永,射穿了他的左腿,傅永拔出箭再次沖進敵陣,於是大敗敵軍,馬仙琕燒毀營寨捲起盔甲逃跑。中山王說:「您受傷了!還是回營寨吧。」傅永說:「以前漢高祖摸著腳趾頭,是不想被人知道自己受傷了。我雖然地位低微,但也是國家的一個統領,怎能給賊寇留下個射傷我朝大將的名聲呢!」於是和眾將士一起追趕敵人,深夜才回。當時他已經七十多歲了,三軍將士沒有不認為這件事情是豪壯的。
後來他擔任恆農太守,但這不是他心裡所喜歡的職務。當時,中山王元英向東征伐鍾離,上奏請求讓傅永擔任將軍,朝廷沒有接受。傅永常常說:「東漢的馬援、西漢的趙充國,究竟是什麼人?為什麼唯獨我這老將被拘束在這里!」但他在管理人方面不太擅長,所以在任時沒有特別好的名聲。後來擔任南袞州刺史。年紀已經過了八十,還能馳騁射箭,騎馬挺矛,經常避諱說老,總說自己是六十九歲。
㈤ 清代稔軍的功史,將領,地點,戰斗史。
太平天國時期北方的農民起義軍。源於捻子(一稱捻黨)。「捻」為淮北方言,意即一股一夥。捻子是民間的一個秘密組織,有說產生於清康熙年間,有說出現於明朝末年,成員主要為農民和手工業者,早期活動於皖北淝水和渦河流域。嘉慶末年,捻子集團日多,小捻子數人、數十人,大捻子一二百人不等。經常在安徽亳州、阜陽、河南三河尖、江蘇、山東間護送私鹽,並與清政府發生武裝沖突,後甚而起義攻城。1853年(咸豐三年),捻子在太平天國影響下發動大規模起義。起義後的「捻」,史學界稱捻軍。
捻軍起義從1853年至1868年,長達十六年,其歷史分為兩個階段。自1853年春至1863年3月為前期捻軍。1853年1月至3月,太平軍連克武漢、安慶、南京,安徽、河南捻眾紛紛起義響應。及至太平天國北伐軍經過時,已開始從分散斗爭趨向聯合作戰。1855年秋,各路捻軍在安徽亳州雉河集(今安徽渦陽)會盟,力量最大的當地捻軍首領張樂行(張洛行)被推為盟主。聯合後的捻軍建立五旗軍制,用黃白紅藍黑五色旗區分軍隊。總黃旗主由張樂行自兼,總白旗主龔得(龔得樹),總紅旗主侯士維,總藍旗主韓老萬(萬峰、狼子),總黑旗主蘇天福。總旗下有大旗、小旗。每一旗主左右都有一個以宗族、親戚、鄉里關系結合起來的領導集團。由於各旗間互不統屬,各種集團林立,不易離開本土,形成了它的分散性和落後性。公元1856年7月16日,乘虛襲佔了淮河流域的商業重鎮三河尖(今河南省固始縣),獲得了大量物資,補充了大批人員,士氣復振。
1857年春,張樂行率領捻軍渡淮河南征,與太平天國陳玉成、李秀成軍會師霍丘和正陽關。從此以聽分封不聽調用為條件,接受太平天國領導,配合太平軍作戰,但不接受改編。年底,內部出現分歧,以藍旗將領劉餓狼(劉永敬)為首的部分捻軍堅持要回淮北,被張樂行等殺死。捻軍於是分裂,大部分旗主返回淮北,只有張樂行、龔得等少數留在淮南,與太平天國保持著較密切的關系。還有一部分如孫葵心、張宗禹等,轉戰南北,曾深入河南、山東,推動了當地人民以各種形式起義反清。在皖北、蘇北,捻軍或協同太平軍或獨立作戰,屢破清軍。1860年,張樂行被太平天國封為沃王。1861年9月和1862年(同治元年)5月,清軍攻陷安徽太平天國重鎮安慶和廬州(今安徽合肥)後,捻軍因而失去太平軍為依託,處境困難。張宗禹等部自淮北西入河南、陝西,與遠征西北的太平天國陳得才等軍會合。1862年秋以僧格林沁為首的清軍大舉進攻皖北,次年3月攻陷捻軍根據地雉河集,張樂行被叛徒俘送至清營遇害。
自1863年4月至1868年8月為後期捻軍。前期捻軍失敗後,余部活動於河南、湖北、陝西邊區。1863年5月張宗禹等在安徽桐城境與李秀成相會後,仍回至皖北。太平天國封張宗禹為梁王、任柱(任化邦)為魯王,張琢捻軍使用的號角(張禹爵,張樂行侄)襲封幼沃王,捻軍其它將領亦各有所封。1864年4月,張宗禹、任柱等和陳得才、賴文光等部太平軍在河南內鄉會師,欲東下救援太平天國都城天京;被僧格林沁所率清軍困阻於鄂皖邊界。時天京已陷,陳得才於兵敗後服毒自殺,所部紛紛投降。張宗禹、任柱與賴文光突圍,將余部太平軍和捻軍合並為聯軍。賴文光被推為首領。
太平軍離開淮河沿岸後,勝保乘機向捻軍發動進攻,第一個目標就是三河尖。三河尖周圍河渠縱橫,捻軍跨河而陣,清軍步騎兵不易展開,難於強攻。勝保便實行圍困戰法,控制通向三河尖的水陸通道,強令居民提前割麥,並在出產硝磺的地區設卡稽查,嚴禁出境,以斷絕捻軍的糧彈接濟;同時,實行政治攻勢,瓦解捻軍士氣。捻軍堅守了六十餘日,終因糧彈不濟,於6月16日撤出三河尖,沿淮河東下正陽關。其後,由韓奇峰率部駐守正陽關,張樂行、龔得樹則率部轉移至霍丘。
聯軍以太平軍軍制重新整編,易步為騎,採用流動戰術,賓士豫、魯、蘇之間,聲勢復振。1865年5月,在山東曹州(今山東菏澤)高樓寨殲滅清精銳蒙古騎兵,擊斃僧格林沁。清政府改派曾國藩督湘軍、淮軍鎮壓捻軍。曾國藩更多使用洋槍洋炮,實行重點設防、堅壁清野,畫黃、運、淮、潁四河圈圍的戰略,尾追、迎擊聯軍。1866年9月,聯軍突破潁河上游賈魯河防線。曾國藩因圍剿不力被清廷撤免欽差大臣,李鴻章繼其任。1866年10月起,聯軍分為東西兩軍。賴文光、任柱繼續在中原地區活動,為東捻軍;張宗禹、張琢進入陜西聯絡回民起義,為西捻軍。1867年東捻軍轉戰湖北,曾敗淮軍主力劉銘傳部,但企圖入川、陜與西捻軍會合末遂。是年6月經河南進入山東,後被李鴻章淮軍圍困於黃河南岸、運河東岸、膠萊河西岸和六塘河北岸的地區內,突圍失敗,任柱被奸細殺害,余部於次年1月在江蘇揚州覆沒,賴文光被俘就義。西捻軍轉戰陝西後,經山西洪洞向南穿王屋山入河南濟源,再向東北挺進直隸(約今河北),1867年初至保定,威脅北京。旋退入河南三河尖,最後進入山東黃河以北、運河以東地區,被李鴻章、左宗棠軍包圍。1868年8月在茌平潰敗,全軍覆沒,張宗禹渡徒駭河不知所終。至此,捻軍起義失敗。
㈥ 求「傅山,字青主,陽曲人。」的翻譯,(全文見內)
翻譯:
傅山,字青主,陽曲人。六歲時,吃黃精,不吃五穀雜糧,被強迫才肯吃飯,讀書的時候過目不忘。
明朝時天下大亂,那些號稱捂紳先生的,很多都是迂腐的,是不值一提的,傅山憤怒,於是堅苦的保持氣節,不違背本心。提學袁繼咸為巡按張孫振所欺騙,孫振,是閹黨。
山約同學曹良值等到通政使,三次上書控告的,巡撫吳牲也直直,結果雪。山用這個名字聽說下一次,甲申後,山改黃帽子裝,穿紅色的衣服,在土洞,以奉養母親。隨後都從九江拿歸燕王府,因難中詩遺山,並且說:「不敢對不起朋友的!「山省書,痛哭,說:「唉!!我又怎麼敢辜負你呢!」
順治十一年,以河南案件牽連被逮捕,言詞不屈服,絕食九天,幾乎死。學生中有以妙計救他,倖免。但山深深嘆息遺憾,對不如早點死為安,而他抬頭看天,低頭看地的人,沒有一天停下來。等到天下大定,開始從與人接觸。
康熙十七年,下詔推舉鴻廣,給事中李宗孔推薦,堅決推辭。有司強迫,至於讓役夫抬著他床是用行。到京城二十里,誓死不入。
大學士馮溥首過的,公卿大臣都來,山躺在床上不具迎送禮節。魏象樞因年老有病報告,下詔免除考試,加上內閣中書表示的。馮普強他入朝謝恩,使人抬來進入,看到大清門,淚漣漣下,我在地上。魏象樞進說:「停止,停止,這就是謝了!」
第二天回來,楊溥以下都出城送他。山感嘆地說:「從今以後他擺脫不累嗎!」然後說:「讓後代的人錯誤的認為許衡、劉乘人比我,而且死也瞑目了!」聽到的人吃驚。
回到家裡,大臣們都上門請參見。山四季著一個平民,自稱為「人民」。有人說:「你不是舍人嗎?」不應該的。用紅色的衣服、黃帽子收斂。
山擅長書畫,對:「書寧拙毋巧,寧丑不討好,寧支離不要輕滑,難道真率領不要安排。」
人們說這句話並不是只說寫的。剛學韓愈詩文,崛強自喜,後來信筆抒寫,俳調俗語,都
進入下筆,不原認為這名家了。著作有霜紅龕集》十二卷。兒子眉,先去世,詩也附了。
(6)堅守渦陽擴展閱讀:
傅山(1607.8.11 -1684.8.2)明清之際道家思想家、書法家、醫學家。初名鼎臣,字青竹,改字青主,又有濁翁、觀化等別名,漢族,山西太原人。傅山自稱為老莊之徒,他自己也在很多場合與作品中反復強調、自陳:「老夫學老莊者也」、「我本徒蒙莊」、「吾師庄先生」、「吾漆園家學」。
自覺繼承道家學派的思想文化。他對老莊的「道法自然」、「無為而治」、「泰初有無」、「隱而不隱」等命題,都作了認真的研究與闡發,對道家傳統思想作了發展 ,常以老莊之徒自居。
傅山於學無所不通,經史之外,兼通先秦諸子,又長於書畫醫學。北京大學教授、引碑入草開創者的李志敏評價:「傅山的草書圈眼多,繁而不亂,於鬱勃渾脫之中,又有逸岩之態」。 著有《霜紅龕集》等。一些武俠小說里,傅山被描寫為武俠高手。
他是著名的道家學者,哲學、醫學、內丹、儒學、佛學、詩歌、書法、繪畫、金石、武術、考據等無所不通。他被認為是明末清初保持民族氣節的典範人物。傅青主與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李顒、顏元一起被梁啟超稱為「清初六大師」。著有《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等傳世之作,在當時有「醫聖」之名。《清史稿》卷五百一有傳。
參考資料:網路-傅山
㈦ 介紹一下水滸中的方臘義軍
方臘(?-1121年),又名方十三,歙州(今安徽歙縣)人,一說睦州青溪(今浙江杭州市淳安縣)人。北宋末年農民起義領袖。相傳其性情豪爽,深得人心,加上有較強的組織才能,自身又出身貧苦,所以能號召很多生活困苦的農民。他於1120年10月率眾在歙縣七賢村起義,建立了包括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的六州52縣在內的農民政權。在當時影響很大,1121年夏起義失敗,方臘被俘,被朝廷處死。方臘被處死後,歙縣和淳安的一些地方的人還是很敬重這位農民起義的領袖。為了紀念他,以他的名字命名了許多地名,至今這些地方還有還有「方臘洞」、「方臘寨」等。 有一首"水氽童家店,方喇出二遍;水浸鱉背石,方臘又造反"的民謠不僅指明了他居住的村子,還說明他的起義動機。宣和年間,農民茶葉賣不出去,賣了還不夠交稅。農民只好不採茶,采了的也忍痛倒在溪里。時值浙西大旱,七八月都不見有雨,禾苗焦黃,秋收無望,而官吏卻逼稅。方臘在宣和二年10月,方臘揭竿起義。方臘旗幟鮮明,主張實現真正的平等,"劫取大家財,散以募眾",決心徹底推翻宋朝,解脫天下所有勞苦大眾。宣和三年四月,方臘在起義根據地幫源與宋軍決戰敗北,被迫帶親信退往洞源村東北的石洞中躲藏,由於叛徒當向導,最後不幸被捕,被解往汴京。方臘起義打下了六州五十二縣,威震東南半壁,從根本上動搖了北宋王朝的統治,北宋王朝從此一蹶不振,不久就覆滅了。方臘最後堅守的石洞被稱為"方臘洞"。
他們那個是真實存在而且給宋王朝造成打擊的義軍
歷史上也確有宋江起義,《宋史》中有明確的記載。通過宋《宋史》的記載可知,宋江起義的時間在宣和元年到宣和三年。起義主要涉及的地域在太行山及山東及江蘇北部一帶,「橫行河朔,轉略十郡」。起義的首領是宋江。起義具有流寇性質,不一定有固定的根據地。起義的結局是嚴重受挫後投降。起義的規模雖然不太大,但戰鬥力特別強,「官軍數萬不敢攖其鋒」。起義的影 響不算小,起義的中心區域梁山泊,距東京汴梁僅百公里左右,嚴重威脅著京城的安全。起義所涉及的地區,在北宋江是比較發達的。梁山泊在宣和年間是廣濟河中部的個湖泊,而廣濟河上游就是從北宋的都城汴梁城中流出,廣濟河又是京東重要的漕運通道,占據廣濟河中間的梁山泊,對於北宋朝廷的政治、經濟、軍事威肋可想而知。宋江起義的故事在宋史上能夠記上一筆,在民間廣為流傳,足以說明它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