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堅守職責 » 我對環境的職責

我對環境的職責

發布時間: 2020-12-17 10:13:18

❶ 通過對《環境學概論》的學習,作為21世紀的大學生,談談我們對於環境保護的責任,

《環境學概論》論文
[一、全球氣候變暖]
近百年來全球和中國的氣候正經歷一次以變暖為主要特徵的顯著變化,它對世界和我國的生態系統和社會經濟產生了並將繼續產生重大的影響。目前全球變暖問題已成為各國政府和科學界共同關心的重大問題,也是我國政府和科技界十分關心的重大問題。

大氣中由於存在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才使得地球的平均氣溫維持在15℃左右。但是隨著全球工業化進程的推進,溫室氣體濃度不斷增加,例如二氧化碳濃度現已達到368ppmv,是42萬年以來的最大值。溫室氣體濃度增加的直接後果就是使得全球氣溫不斷升高,20世紀是過去1000年最溫暖的100年,過去140年間全球升溫0.4-0.8℃(平均0.6℃),而且13個最暖年份均出現在1983年以後。近50多年來,長三角城市地區氣溫亦在升高,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中期起變暖幅度更明顯,90年代年平均氣溫較50年代上升了0.9℃,其中以冬季的氣溫升高最顯著,90年代冬季平均氣溫50年代上升了1.1℃。

科學家使用31個全球氣候模式,在6種代表性溫室氣體排放情景下預測未來100年的全球氣候變化。預計,全球平均地表溫度在未來100年將上升1.4 -5.8℃,這可能是近一萬年中增溫最快的。考慮二氧化碳(CO2)和氣溶膠共同作用,預測我國未來100年氣候變化,結果表明溫度將繼續上升,未來變暖的范圍和強度增加。

觀測和研究證明主要大氣溫室氣體濃度確實已經發生了全球尺度的變化,而且正在繼續增加。觀測和理論研究還證明,溫室氣體濃度變化的主要原因是人類活動,人類活動對大氣溫室氣體濃度的影響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直接向大氣排放溫室氣體,例如化石燃料燃燒和生物質燃燒直接向大氣大量排放二氧化碳(CO2)、甲烷(CH4)和一氧化二氮(N2O),工業生產過程向大氣排放二氧化碳(CO2)、甲烷(CH4)、一氧化二氮(N2O)和氟氯烴(CFCs)等;二是人類活動改變了大氣溫室氣體的源和匯。例如森林砍伐直接減少了二氧化碳的匯,農業活動改變了土地利用狀況而增加大氣甲烷和一氧化二氮的源,大氣污染排放降低了甲烷的匯等。

經典物理和輻射物理能夠准確地證明,地球表面如果沒有溫室氣體,全球平均地表溫度將比現在實際測到的全球地表平均溫度低33攝氏度。一個正確而直接的推理是大氣溫室氣體濃度增加將會使全球地表溫度升高,即通常所說的造成全球氣候變暖。為了准確計算大氣溫室氣體濃度增加引起的地表升溫量,在過支30多年裡人們已進行了大量的研究,所使用的工具是數值模擬。綜合當今主要模式的結果,可以得到如下的結論:

大氣二氧化碳加倍,平衡態氣候變化為全球地表平均溫度升高1.5-3.5度,考慮到海洋的巨大作用,如果人類不採取任何控制措施,則下世紀全球地表溫度變化速率將是0.1-0.3度/10年。用海氣耦合模式進行的溫室氣體濃度漸變實驗結果與此相同。

最近幾年來人們開始注意到,人類活動造成大氣氣溶膠(主要是硫酸氣溶膠)濃度上升,將會使地表溫度降低,部分抵銷溫室氣體增加引起的溫效應。考慮到氣溶膠的降溫作用,下世紀人為活動造成的氣候速率可能只有0.05-0.2度/10年。

如前所述,人類活動確實已經造成了全球尺度的溫室氣體濃度增加,而溫室氣體濃度增加確實會引起全球氣候變暖。問題在於在未來幾十到100年,溫室氣體濃度增加及其引起的氣候變化到底有多快,換言之,下世紀末全球地表平均溫度到底能上升多少?其它氣候變數(特別是降水)怎樣變?氣候變率會發生明顯變化嗎?極端氣候事件會增加嗎?氣候變化的區域分布任何?氣溶膠濃度增加到底在多大程度上抵銷溫室效應增強?很遺憾現代科學對上述所有問題都無力作出確切的回答。即使是對於已觀測到的過去100多年的氣候我們也還不能肯定是否是二氧化碳增加的影響,更不知道這種影響到底佔多大比重。關於「全球變暖」問題在科學上的不確定性確實非常巨大,而且是多方面的。

❷ 應對環境污染. 寫一篇以"責任"為題的作文

關鍵詞 環境污染 環境治理
1.1人類的生存發展與自然環境
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自然環境是一個復雜的動態系統,一旦系統的平衡受到擾動,甚至破壞,都會在不同程度上影響總體環境的質量。環境系統的狀態和演化,既取決於系統內部的組成成分與結構特性,又受控於系統外部各種要素的作用及人類活動的影響。
地球上的生命體無時無刻不與外部環境進行著物質的、能量的和信息的交換。一旦生命體與外界的物質和能量變換停止,那就意味著生命的結束。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與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是生態系統中最為復雜的物質變換,從某種意義上說,人的生活就是人與自然之間進行物質變換。要保護自然環境,我們必須在生產實踐活動中調節、控制人與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但這並不是指人應該對自然處於絕對支配的地位,而是指應該把人與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合理地調節,把這種物質變換置於人類的共同控制之下。正如馬克思所說:「要在最無愧於和最適合於他們的人類本性的條件下來進行這種物質變換。」(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927頁)為了能進行最適合於人類本性的人與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便要把人與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置於合理地調節、共同地控制的基礎上。這一思想可以成為我們思考當今生態環境問題的重要視角。
2.關於中國環境問題現狀的認識
人口資源環境是不可分割的整體。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在1949年之前就已經有1/3天然不可居住了。這是兩千多年來多次人口的遷徙和幾次大屯墾造成的,一次在秦漢、一次在宋元、一次在明清,尤其是明清。三次大的遷徙,1/3的土地沒了,沙漠化、荒漠化了。建國以來,土地又因水土流失減少了1/3,現在可居住的國土面積是300多萬平方公里。但人口卻反而增加了一倍,從7億增到13億。許多人口學專家認為,中國人口在兩三億比較合適,7億就是極限,實際上我們的人口已經增加到了13億多。更不幸的是,人口增長得最快的地區,往往又是全國最貧窮的地區,也是全國生態屏障最重要的地區,也是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也是生態難民最主要的產生地區。
再說說環境問題。如今中國有三大污染:一是工業污染。、高耗能的產業,如造紙、電力、化工、建材、等等。二是城市污染。隨著城市化迅速發展,城市空氣嚴重污染。中國人好面子,在城市地上的高樓大廈鱗次櫛比,「上三路」都修得不錯,而「下三路」幾乎都不通。僅因排污管網不通,很多污水流不過去,那些建起來的污水處理廠就變成了形象工程。三是農村污染。這是我們治污工作中的弱項。農村面源污染那麼重,別說治理,由於體制制約,就連統計數據都算不出來。總體而言兩句話描述:一是1.5億畝土地受到污染,其中一部分是重金屬污染,很難恢復;二是1.5億噸垃圾露天存放,農村的環保設施幾乎等於零。現在談新農村建設,生態安全應該是第一位,如果生態文明沒有達到,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物質文明都沒有享受的基礎。
未來幾年裡,水污染的危機和缺水的危機會成為中國環保的一塊心病,也成為我們工作的重點。一方面水污染,一方面嚴重缺水。一缺水我們就抽地下水。過度的抽地下水,致使華北出現了一個25萬平方公里的大漏斗,並且每年以一至二米的速度在下沉。這個大漏斗又在河北等地產生了一系列大裂縫,幾十年之內難以恢復。華北平原各級政府現在都盼星星盼月亮地盼南水北調趕緊過來。但幾乎所有當地領導想的不是讓這些水來涵養生態,而是為了上更多的火電與傳統高耗能工業。環保部門這點人管不了如何用這些水,也管不了南水北調工程對長江的生態影響。我們首先頭疼的是南水北調的水是不是污染的水,流過來的究竟是幾類水質?一百年來,全球用水增加了五倍,40年後要翻一番。由於缺水,糧食產量必然下降,水價必然飛漲,水將繼石油以後成為制約中國發展的主要因素,也是我們國家發展戰略不得不考慮的。
環境污染會給生態系統造成直接的破壞和影響,如沙漠化、森林破壞、也會給生態系統和人類社會造成間接的危害,有時這種間接的環境效應的危害比當時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難消除。例如,溫室效應、酸雨、和臭氧層破壞就是由大氣污染衍生出的環境效應。這種由環境污染衍生的環境效應具有滯後性,往往在污染發生的當時不易被察覺或預料到,然而一旦發生就表示環境污染已經發展到相當嚴重的地步。當然,環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後果是使人類環境的質量下降,影響人類的生活質量、身體健康和生產活動。例如城市的空氣污染造成空氣污濁,人們的發病率上升等等;水污染使水環境質量惡化,飲用水源的質量普遍下降,威脅人的身體健康,引起胎兒早產或畸形等等。嚴重的污染事件不僅帶來健康問題,也造成社會問題。隨著污染的加劇和人們環境意識的提高,由於污染引起的人群糾紛和沖突逐年增加。
目前在全球范圍內都不同程度地出現了環境污染問題,具有全球影響的方面有大氣環境污染、海洋污染、城市環境問題等。隨著經濟和貿易的全球化,環境污染也日益呈現國際化趨勢,近年來出現的危險廢物越境轉移問題就是這方面的突出表現。
3.環境持續惡化的原因
某種程度而言,中國環境問題的產生及其逐漸累積,是改革開放的副產品。改革是要解放和發展生產力,首先就是要解決幾億人的吃飯和貧困問題。在一個資本有限而資源相對充足的國家,要發展首先就要向自然賜予我們的資源索取。所以,在改革開放之初,我們看到,遍地開花的鄉鎮企業雖是中國農民的偉大創造,但是也造成了遍地開花的污染,而引進的外資企業,也多半是境外淘汰的污染嚴重的落後產業。
3.1人口壓力
我國人口已達13億,約佔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這使得我國土地等各項自然資源的人均佔有量在世界各國中都排在較後的位置。為求得如此龐大人口的生存,不得不擴大和加深對自然資源的索取,而難以顧及由此對生態環境產生的不利影響。而且,在今後相當長的時期內,我國人口對生態環境的壓力仍存在逐漸加重的趨勢。
3.2經濟發展壓力
我國目前還處在經濟文化比較落後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建設是社會主義建設的中心任務。然而,幾十年來的歷史表明,我國的環境問題(尤其是環境污染)與經濟發展存在著一定程度的正相關性。即經濟越發展,對環境的壓力就越大,環境問題也越嚴重。而且,今後一段時間內,這種正相關還難以改變,經濟發展對環境的壓力將繼續增大。特別是城市化和工業化的發展,將使越來越多的廢棄污染物排入環境。
3.3改善環境的經濟承受力較弱
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仍然較落後的經濟現狀,一方面對環境產生強烈的沖擊和破壞,導致嚴重的環境問題;另一方面又拿不出足夠的資金來控制和治理環境問題,改善環境質量。美國開始大規模治理環境問題時,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11000美元,日本雖較低,也超過了4000美元。中國目前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僅2000美元,人民的生活水平還很低,況且還要兼顧基礎建設、交通、通訊、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投資需求。因此,在目前的國力下,社會還無力集中更多的資金來改善環境質量,也很難指望在近期內經濟實力發展到足以跨越環境問題這一關。
3.4社會心理對環境質量的期望值不高
在不同的社會經濟背景下,或是處於不同的發展階段,人們對於環境質量的需求和選擇有著很大的不同。為環境所付出的代價隨時間、收入、價值觀念等而發生變化。我國尚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人們更多關心通過生產來滿足各項基本的消費需求,而對於更高一級的環境享受則屬於奢求之列,環境意識淡漠。這一方面導致在生產過程中對環境產生更多的本來可以避免的破壞,另一方面使對環境治理、監督的社會驅動力減小。
上述因素對環境會產生很大的壓力,但如果我們在經濟增長方式以及發展觀上合乎可持續發展理念,則可能最大程度減少這些因素對環境的不利影響。問題是,「先污染後治理」的傳統發展觀和「以GDP論英雄」的政績觀在過去的20多年裡卻大行其道。傳統發展觀以經濟增長作為衡量發展的唯一標志,把一個國家的工業化和由此產生的工業文明當作現代化實現的標志。因此,在現實經濟生活中,這一發展觀表現為對國民生產總值、對高速增長目標的熱烈追求,並成了國家經濟發展的目標和動力,也成了政府考核各級官員政績的一個最重要指標。應該說,傳統發展觀在某個歷史時期有其必要性,但是,也應看到,這種發展觀所追求的經濟增長沒有建立在生態基礎之上,沒有確保那些支持長期增長的資源和環境基礎受到保護和發展,相反,有的甚至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來求得發展,則其結果導致生態系統的失衡或崩潰,最終使得經濟發展因失去健全的生態基礎而難以持續。比如,在現行的國民生產總值指標中,既沒有反映自然資源和環境質量這兩種重要價值的喪失程度,也沒有揭示一個國家為經濟發展所付出的資源和環境代價。反而是環境越污染,資源消耗得越快,國民生產總值增長也就愈加迅速。
4.綠色化學與環境治理
目前,隨著綠色化學作為學科前沿方向的逐步形成,在很短的時間內,通向綠色化學的各種途徑已隱約可見。這說明綠色化學是有效的,也是有益的。從科學觀點認識,綠色化學是對傳統化學思維方式的更新和發展;從環境觀點認識,它是從源頭上消除污染;從經濟觀點認識,它合理利用資源和能源,降低生產成本,符合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其目的就是要把現有化學和化工生產的技術路線從「先污染、後治理」改變為「從源頭上根除污染」。然而,必須指出的是,綠色化學與環境治理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環境治理是對已被污染的環境進行治理,使之恢復到被污染前的面目;而綠色化學則是從源頭上阻止污染物的生成,即所謂污染預防。因此,只有通過綠色化學的途徑,從科學研究出發,發展環境友好化學、化工技術,才能解決環境污染與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矛盾。另一關鍵問題是培養具有環境保護意識的人,樹立可持續發展的觀念。通過宣傳,強化公眾的環境意識。作為高等學校培養的各種層次的高素質人才,應努力學習有關知識,加強對保護環境,改善環境的責任感。創造一個清潔美好的生活環境是人類的共同願望,給後代留下一個良好的環境,也是我們這一代人所必須履行的責任和義務!
相信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人們綠色意識的提高,只要我們用好綠色化學技術,搞好經濟,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環境會變得更加美好。
5.設計「綠色新工藝」
5.1設計環保工藝
開展環境分析方法和標准化的研究,建立高靈敏度、高選擇性、快速、自動化程度高的監測方法;開發新材料、新能源、用綠色化學工藝代替經典工藝;在制定污染物向環境排放量標準的同時與其他手段相結合,積極開展處理和利用廢物的技術研究,變廢為寶。三廢的處理過程不應產生新的污染,這樣才能實現減少或消除污染。更有實際意義的是綠色工藝的設計。如粉煤加壓氣化技術:該氣化技術在高溫高壓下以粉煤為原料,純氧作氧化劑生產合成氣,氣化爐採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多噴嘴對置式爐型。其工藝過程的特點是消耗低、煤種適應性廣,碳轉化率高,熱效率高,適宜大規模放大等,是一項綠色的潔凈煤利用技術。探索污染物的防治、轉化、處理及綜合利用的途徑,積極改革舊工藝,探尋無污染或低排放的「綠色」新工藝。
5.2開發和生產綠色產品
綠色產品是指產品在使用過程中和使用後不會危害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產品具有合格的使用功能及使用壽命,產品易於回收、利用和再生,報廢後易於處理,在環境條件下容易降解。如日常生活中適用的包裝材料,用後可以進行再利用,如用再生紙作購物袋,用再生塑料製造各種容積,不但可節約寶貴的資源,還可以減少固體廢棄物的排放。再如目前大量使用的聚苯乙烯發泡塑料快餐盒,使用後成為白色垃圾,在自然條件下,需數百年方能降解,對環境帶來嚴重的影響。為了加速它的自然降解,生產時可在其中加入光敏劑、化學助劑等,使其在使用後幾個月內即分解成無害物質。逐步推廣使用新配方汽油,減小由汽車尾氣中的一氧化碳以及烴類引發的臭氧和光化學煙霧等對空氣的污染。新配方汽油要求限制汽油的蒸汽壓、苯含量,還將逐步限制芳烴和烯烴含量,還要求在汽油中加入含氧化合物,比如甲基叔丁基醚、甲基叔戊基醚。這種新配方汽油的質量要求已推動了汽油的有關煉油技術的發展。
6.解決環境問題須有堅韌的耐力和綜合的治理
全國人大環資委主任曲格平曾說:「從一個號令自然的主人,到一個善待自然的朋友,是一次人類意識的深刻覺醒,也是一次人類角色的深刻轉換」。然而遺憾的是,我們還沒有實現這種真正的覺醒和轉變。
如前所述,中國環境問題的嚴峻不但在於地方保護主義和特殊利益集團,以及傳統發展觀和錯誤政績觀的影響,還在於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有著嚴重的脫貧任務,以及由於我們經濟增長方式的落後未能找出一條與「先污染後治理」不同的新的發展道路。所以,治理中國的環境問題必須要有堅韌的耐力,不能悲觀失望,也不能抱有畢其功於一役的心理,須做長期戰斗的准備,同時要採取綜合的治理舉措,任何單一的措施都是難見效的。
從今年綠色GDP報告出爐的艱難也可見一斑。在這兩年過程中,盡管在一些省份啟動了綠色GDP考核試點,並在一些地方納入了政績考核范圍,但是,綠色GDP考核試點仍然舉步維艱,兩年間,不斷有綠色GDP被「緩行」的消息傳出;至於環保政績考核,更是表面上喊得凶,實則不過是走形式、擺樣子,並無實質性進展。所有實行環保政績考核的地方,其黨政領導全部都是「合格」、「優秀」,沒有一個被亮「黃牌」、更沒有被「紅牌」罰下。
解決經濟發展中出現的環境污染問題,首先要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轉變傳統的發展觀,將以「GDP論英雄」的政績考核體制扭轉過來。2003年,新一屆中央提出了科學發展觀的理念,此後又提出發展循環經濟、構建和諧社會、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以及建設創新型國家等,使得科學發展觀的內涵不斷豐富和完善。科學發展觀是關於在社會經濟發展中如何進行經濟、環境和社會綜合決策的方法論。它對環境治理的意義在於更新人們對環境的認識觀念,並相應地採取一系列政策和行動以實現經濟績效、環境績效和社會績效的最大化。
在經濟發展中,人們之所以對水、土地和礦產資源不加珍惜,以致產生環境保護的「公地悲劇」,很大程度上與土地等資源的產權殘缺有關。在一個法治國度里,土地、礦產等所有資源要麼是屬於自然人,即個人所有,要麼是屬於法人所有(國家所有也應是以法人形式所有),根本沒有什麼虛幻的集體所有。但在我國,土地和礦產資源等卻屬於國家所有。國家是一個非人格化的虛幻的集體,它必須要落實到具體的人和部門來履行。所以,對國有的土地等自然資源要進行所有制形式改革,採用私法人所有制形式。國有資源的私法人所有制形式是指國有的財產權在法律上的表現形式必須是由具體的私法人(企業法人--社團法人之一種或財團法人)所有而不是公法人,即政府直接所有。私法人所有制也叫法人所有制。就像所有財產性資產的管理公司管理資產一樣,自然資源也應該是由國家專門組建的資源性資產管理公司對國家委託其管理的資源性資產進行法人所有制管理(視資產性質不同可以是企業法人也可以是財團法人管理)。事實上,土地歸自然人或法人所有的法律原則是世界上幾乎所有法治國家普遍採用的通行做法,也符合市場經濟的基本要求。這種資源的法人所有制(盡管這些法人是受國家等所有人委託實行信託管理國有資源的)是防止資源掠奪,保護自然環境最好的一種制度。它可以從根本上消除「公地悲劇」。
7.解決環境問題
7.1解決突出環境問題,維護社會穩定和環境安全
首先要採取最嚴格的措施保護飲用水源,加快重點流域海域的污染防治,力爭取得實質性成效;二是在城市化快速發展過程中,優化城市規劃布局,加快城市環保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高污水、垃圾處理率,積極保護城市區域天然林草、河湖水系、灘塗濕地等自然遺產;三是加快燃煤電廠脫硫和冶金、有色、化工、建材等行業的大氣污染治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力發展新能源,減輕酸雨污染和大氣塵污染;四是加強農村環保工作,以轉變農民的生產、生活方式為核心,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大力發展生態農業、有機農業,治理養殖業的面源污染和土壤污染,切實保障農產品安全;五是尊重自然規律,加強生態保護,搞好生態功能區和自然保護區的建設與管理,加強礦產資源開發和旅遊開發的環境監管,防止新的破壞;六是在核電發展中,加強環境安全監管,確保核與輻射環境安全。
7.2加強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的國際合作
我國立足於解決好國內環境與發展問題,繼續改善13億人民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環境,同時,繼續推進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領域的國際合作。一方面積極參加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保護等環境公約和有關貿易與環境的談判,維護國際利益,履行國際義務,為解決人類面臨的環境與發展問題做出貢獻。同時,積極引進先進的技術和管理方法,促進國內環境保護跨越式發展;制定突破綠色貿易壁壘、防止污染轉移、有害物種入侵等政策、法律法規和環境標准,促進貿易發展,保障國家環境安全。
保護全球環境,實現全球可持續發展,需要世界各國共同努力。發達國家應當更加積極主動地承擔環境保護的責任,增加向發展中國家提供環境資金援助,加強環境技術和管理經驗的國際傳播與合作;降低直至取消因環境標准過高而形成的貿易壁壘,促進環境保護與國際貿易共同發展;進一步開放市場,減輕發展中國家資源、環境的壓力,促進全球范圍內資源的合理利用。發展中國家也要在加快發展中積極防治污染,保護生態。
在千年峰會5周年之際,170多個國家和政府首腦將兩次聚會,千年目標能否如期實現將是他們關注的重要議題,人類為實現共同承諾所做的努力將得到檢驗。我們將繼續努力,把書面的目標化為具體的行動,承擔我們肩負的歷史責任,堅定不移地走可持續發展之路,為人類早日全面實現千年發展目標,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出貢獻。我們願意與世界各國加強合作,攜手共進,共創人類社會的美好未來。

❸ 關於環境社會責任

企業環境社會責任與環境法律

企業社會責任是相對於企業商業責任提出的概念,其含義隨著新的社會問題不斷涌現,社會文明不斷提高而逐步擴大,從商業道德到社會福祉,從勞動者權益保護再到環境保護等,可以說囊括了方方面面內容。但由於企業社會責任的權利義務內容並不明確,涉及的方面也很廣泛,很多都是道德上的要求,所以並不能概括的將之法律化。2006年1月1日,我國開始實施的新《公司法》第5條規定:「公司從事經營活動,必須……承擔社會責任。」這僅僅是在總則中進行原則性、抽象性的規定,對於法律具體操作沒有實際意義,但這並不意味著企業社會責任就失去了法律保障。

近十多年伴隨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諸多環境污染破壞問題。人們物質生活越豐富,要求舒適和良好的環境的呼聲也越高,因此環境保護成為企業社會責任中最重要的一環。所謂企業環境社會責任,從通常意義上來說就是企業為了社會公眾利益而作為一個「企業市民」自主性承擔的環境保護責任。當然從廣義上來理解的話,應該包括企業承擔的環境法律上的強制責任,這一部分可以說是企業承擔環境社會責任的根基所在,另一部分則是促進企業承擔環境社會責任的各種誘導性制度和措施,或者是使利益相關者發揮促進作用的輔助性制度和措施,這是促使企業承擔環境社會責任的重要推動力。

由於社會對於環境問題的關心度逐漸提高,化學品管制、循環利用、全球變暖以及節能等各種法律制度也不斷完善,而企業在這些制度成熟之前可能會產生重大的環境戰略上的失誤,例如暫時沒有納入管制對象范圍的物質就可能在未來被證明具有毒性。因此企業環境社會責任在發達國家應運而生,它同時也是企業事前迴避環境法律風險的一個有效措施。

比如,二惡英類原來就是被認為在安全范圍內使用是無害於環境的,但在現實中已被證明對環境和人體健康有害;在一些開發活動中遇到了珍稀動植物或生態系統導致開發活動被迫停止。還有污染物排放雖然達到污染物排放標准,但給他人造成損害的,也不能免除企業的民事賠償責任。所有這些都可能給企業帶來巨大的賠償責任和經營風險。為了迴避因環境問題而產生的事後損失和責任,企業有必要在事前主動採取綜合性的措施迴避環境法律風險,包括承擔強制規定外的企業環境責任。

企業環境責任興起的另一個原因是規避國際貿易法律管制的需要。作為進口大國的歐美發達國家,其環境法律管制通常比較嚴格,除了要求產品對環境無害外,還會要求企業的生產活動採取無害於環境的方式進行。例如,1993年歐盟導入了《工業企業自願參加環境管理和環境審核規則》(EMAS規則),讓工業企業自願承擔環境管理責任。由此可見,為了有利於同歐洲企業的貿易或者在歐洲展開商務活動,構建企業環境保護體系及其成果評價也成為必要。

發達國家企業環境社會責任實踐

推進企業環境社會責任承擔,藉助於國際標准化組織制定的標准和重要國際組織制定的制度或措施是重要方式之一,這些標准、制度或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為各國法律和公眾所認可。比如,日本有很多企業確立環境經營理念,將環境保護納入到經營行為之中作為企業承擔環境社會責任的重要形式。這些企業經營者在經營中導入ISO14000標准系列,公開環境審核,將環境成本和由此帶來的效益公之於眾,將環境成本確定為本企業經營的重大事項,並清楚地表明重視環境的經營方針。其中ISO14000標准系列是國際標准化組織於1996年公布的,要求公司建立與環境保護相關的經營體系和實施方法,作為一個尺度將有利於對企業承擔環境社會責任的狀況進行評價。環境審核制度則是在聯合國1993年修訂的《聯合國國家會計信息系統》中有所規定,主要目的是在環境成本與經濟效益之間形成對比,同時反映環境對於經濟的貢獻以及經濟活動對於環境的影響。在信息披露方面,各國法律均有一定程度的規定,但為了使政府和社會公眾有效了解企業承擔環境責任的具體情況,這就使得主要發達國家的企業都會通過年度報告的形式披露更為詳細的環境信息。

國內法在促使企業直接承擔環境社會責任方面也起著重大作用。法律中強制性規定是企業實現環境保護的基礎,而法律中某些非強制的刺激性制度則是促進企業承擔環境社會責任的助推器,如排污權交易、環境稅、環境保護協議等。從美國針對煉油廠的「鉛淘汰計劃」提前完成的實踐來看,排污權交易制度促使企業改進技術,排放比法律許可排放量更少的污染物,促進企業承擔環境社會責任的確是起到良好推動作用。環境稅則會抑制對資源的浪費和消費,對環境影響大的商品的成本會增加,也促使企業更為環保。另外,美國政府還通過和企業簽訂協議的方式,規定企業如果在一定時間內減少有毒化學物質的使用,則可以獲得政府的物質或精神獎勵,以促使企業承擔環境社會責任。

還有一些是使利益相關者發揮促進作用的輔助性法律制度。所謂利益相關者主要有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有著密切關系的消費者、環保組織、企業協會和商業銀行等,他們的行為會對企業行為產生深遠的影響。比如說「綠色消費者」,在充分考慮到購買的必要性後,會選擇購買價格稍高的環境友好型產品以達到減少污染的目的,但必須有環境標志產品認證制度作為基礎,消費者僅憑自己經驗是難以判定產品的性質的。再如美國的包括《清潔空氣法》在內的多部法律中都規定了公民訴訟條款,使得環保 NGO可以代表公眾或者大自然提起訴訟,這對於企業履行環境責任有著顯著的影響。但如果沒有規范和促進環保NGO或其它民間組織建設的這些法律,也不會達到以上效果。

促進我國企業承擔環境社會責任的法律保障

1.完善環境法律

遵守環境法律特別是強制性法律規范,是企業履行環境社會責任的基石。從企業環境社會責任的多層次性上來講,強制性法律規范所要求企業承擔的責任是最低層次的企業環境社會責任,只有當強制性法律規范得到完善並被嚴格執行,企業才有可能去承擔更高層次上的環境社會責任。換言之,如果企業連強制性負擔都不願意接受,足可說明其環境保護的意識很薄弱,是不可能去真正承擔法律強制性規定之外的環境社會責任的。從企業面臨的壓力來講,消費者和其他利益相關者的行動對企業行為雖有影響,但如果企業不履行環境社會責任的結果只是道德上的譴責,這樣的影響也將是微乎其微。只有當國家強制力介入,企業才會因為可能面臨公權力制裁而具有更大積極性去保護環境。

但我國目前環境法律的執行還存在諸多問題,導致環境法律沒有被嚴格遵守。環境立法抽象,有原則而無具體行為模式,或者有行為模式無法律後果;行政處罰設計不合理,違法成本嚴重偏低;司法救濟程序上不完善,使污染受害者難以實現其訴權等。針對以上這些情況,我國必須完善環境法律,加強執法機構的建設,強制企業環境成本內化,為企業承擔環境社會責任創造一個公平的良好法治環境,也是促進企業平等競爭的一個重要手段。

2.細化各種引導刺激性制度

在要求企業履行環境社會責任時,並不否定企業追求利潤的天性和企業趨利避害的行為。如果企業實行了有利於環境的行為,可能會增加產品或服務的成本,此時通過引導刺激性制度使企業獲得一些額外利益才算公平,如減稅或財政援助。但目前我國這類制度有些還是空白,有些雖有原則上的規定,但沒有實施細則而無法落實,所以完善細化各種引導刺激性制度的工作迫在眉睫。

如《清潔生產促進法》第二十條規定:「產品和包裝物的設計,應當考慮其在生命周期中對人類健康和環境的影響,優先選擇無毒、無害、易於降解或者便於回收利用的方案。」對於這種有行為模式而無法律後果的規定,顯然對企業行為影響甚微,如果企業面臨著一個成本較低但不太利於環境的方案和一個成本較高但有利於環境的方案,前者顯然有減輕成本壓力的因素,而後者對企業來說,除了增加成本外沒有其它影響。但如果能細化該規則,對於優先選擇無毒、無害、易於降解或者便於回收利用方案的企業給予一定的物質或榮譽上的獎勵,則會大大促進企業環境保護的工作。

3.健全各種輔助性制度

利益相關者的行為能對企業產生巨大的影響,但這種影響都是有前提條件的。首先,利益相關者要能准確掌握企業的環境信息,才能使自己做出正確的選擇;再者,利益相關者自身的建設也會制約其影響力的發揮,如果達不到一定的規模也很難有成效。這些都需要相關輔助性制度的健全和完善,特別是信息公開制度、認證制度以及環保NGO建設的相關法律制度等。

我國目前關於企業相關信息公開制度是已經開始實行的《環境信息公開辦法(試行)》,但該規定只是強制性要求超標准排放污染物或者超過污染物排放總量規定限額的污染嚴重企業公開企業環境信息,而且要求公開的環境信息也不夠細致。而作為一個消費者願意選擇環境友好型產品,想了解企業生產過程是否採用了無害於環境的生產方式,都會因不能獲得准確信息而使作為「綠色消費者」的願望落空。還比如環境標准體系認證制度,無論是採用國際標准化組織的標准還是採用政府或其它組織的標准,都必須要有規范化的制度,使該認證真實可靠,具有威信力。至於環境保護組織,促進其成立以及到組織運作等也都需要法律的支持,這些都是發揮利益相關者

[案例一] 江蘇省南京市一中學生李某從出生到1989年10月間居住在某石化煉油廠西生活區。居住地南邊是某液化氣罐裝站,該站經常漏氣;東邊是栽製造壓力容器的工程隊,該隊主要是就地進行射線探傷,對容器噴漆;北邊是煉油廠的生產裝置;西北邊是煉油廠火炬,排放出的火炬氣含有害物質。1989年11月至1997年7月,李某一家住在該煉油廠東生活區。住處的東邊是煉油廠排污未封閉地帶,北邊是焦化裝置。2004年除夕夜,李某被診斷出患了急性混合型白血病。其家人認為是周圍環境污染造成的,在雙方多次協商無果的情況下,李某將煉油廠告上了法庭。李某在起訴狀中表示:煉油廠應對其人身損害承擔賠償責任;請求法院判令該單位賠償已花費的醫療費用54萬元,後續醫療費15萬元,精神撫慰金26萬元,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5萬元,共計人民幣100萬元。

[案例二] 某外國公司擬在我國南方某市獨資建廠生產各種塑料玩具,投資一千六百萬美元,職工一千二百人,產品暢銷國際市場。但該企業開始正式生產後,澆模車間產生惡臭和有毒氣體,未經處理,即向大氣排放,嗆人喉鼻,使人呼吸困難;同時,機器發出的雜訊明顯超過國家排放標准,震耳欲聾,使人煩躁。對此,當地環保部門在多次督促該企業對污染進行治理並發出限期治理通知都遭到拒絕情況下,向當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該污染企業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一、保護環境是企業的法定義務
我國法律明確規定了企業保護環境的法律義務,這也是企業對社會承擔的重要責任。如《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規定:「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環境的義務,並有權對污染和破壞環境的單位和個人進行檢舉和控告」。還規定,「一切企業、事業單位的選址、設計、建設和生產,都必須充分注意防止對環境的污染和破壞。在進行新建、改建和擴建工程時,必須提出環境影響的報告書,經環境保護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審查批准後才能進行設計;其中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各項有害物質的排放必須遵守國家規定的標准。已經對環境造成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單位,應當按照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制定規劃,積極治理。」再如《水污染防治法》第二十二條規定:「企業應當採用原材料利用效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清潔生產工藝,並加強管理,減少污染物的產生」,其他污染防治和自然資源保護的單項立法也有類似規定,如《大氣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海洋環境保護法》、《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水法》、《土地管理法》、《礦產資源法》、《漁業法》、《森林法》、《草原法》、《野生動物保護法》、《水土保持法》、《防沙治沙法》等。在具體條文中,環境法律責任主體的術語表述為「排放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造成環境嚴重污染的企業事業單位」、「排污單位」等,顯然,我國法律規定防治污染主要是以企業為法律規制對象。此外,我國民法通則也規定,違反國家保護環境防止污染的規定,污染環境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並且這是一種加重的、無過失的法律責任,即在責任認定、舉證責任、過錯認定等方面都不同於一般民事責任而更注重對受害者的保護。

企業保護環境的義務也正在成為國際環境保護的趨勢。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在1999年1月31日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上首次提出了「全球協議」(Global Compact)新構想;2000年7月26日,全球協議正式啟動。全球協議的宗旨是,促使全球協議及其原則成為企業經營戰略和經營策略的一部分,推動主要利害關系人之間的合作,並建立有助於聯合國目標實現的夥伴關系。換言之,全球協議力圖推動有社會責任感的法人公民(responsible corporate citizenship)運動,從而使企業成為迎接經濟全球化挑戰、解決全球化問題的重要力量。安南號召公司領導者加入全球協議,從而與聯合國機構、勞動者和民間組織一道支持人權、勞動者保護和環境保護中的九項原則。其中,第7項原則要求公司對環境挑戰採取預防性策略;第8項原則要求公司積極承擔更大的環保責任;第9項原則鼓勵公司開發和推廣環保技術。可以看出,《全球協議》中後三項原則都與企業的環境保護息息相關。由於全球協議活動是一項號召性、而非強制性的公司社會責任運動項目,《全球協議》的影響力大小完全取決於企業認同和貫徹《全球協議》的意願。就中國而言,這種國際創新得到了許多中國公司的熱烈響應。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會長陳錦華曾於2002年4月12呼籲中國企業界重視、支持、參與這項活動,認為參與「全球協議」,支持世界進步事業是中國企業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的一項社會責任。

二、規范企業保護環境的重要意義
(一)維護環境安全、保障公民和全社會環境權益的需要

作為企業,應當認識到承擔環境保護義務的重要性。污染問題解決好壞,不僅僅關繫到企業行為是否具有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更關繫到人民的財產、生命安全。在這方面,已經有了太多血的教訓:1932年的「馬斯河谷煙霧事件」,一周內就使數千人中毒,有60多人喪生,這是20世紀最早記錄的公害事件;1948年10月26日至31日「多諾拉煙霧事件」,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多諾拉鎮冶煉廠排放的S02和煙塵,使5911人發病,17人死亡;發生在1952年12月5~8日的倫敦煙霧事件,4天內中毒死亡4000多人;1955年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因日本四日市石油提煉和工業燃油產生的廢氣,嚴重地污染四日市的城市空氣,哮喘病患者達817人,死亡36人;1955~1972年日本鎘中毒事件,因日本富山縣內的鋅、鉛冶煉廠等排放的含鎘廢水污染神通川水體,兩岸居民利用河水灌溉農田,由於水稻的吸收使產出的稻米含鎘,居民食用含有鎘的米和飲用含鎘水而中毒,患者超過280人,數十人死亡;1968年日本的米糠油事件,因北九州市愛知縣一帶生產米糠油時,使用多氯連苯作熱載體,由於生產管理不善,這種毒物混進米糠油中,造成13000人中毒,死亡16人;1976年7月10日義大利的塞維索化學污染事件,由於一家農葯廠發生爆炸,導致劇毒化學品二惡英的污染.使許多人中毒,附近的居民被迫遷走,幾年內當地畸形兒的出生率大為增加;1984年11月19日的墨西哥液化氣爆炸事故,由於墨西哥國家石油公司所屬的液化氣供應中心發生爆炸,死亡1000多人,有400多人受傷,3萬多人無家可歸。當代環境問題急劇惡化的最重要原因是企業污染所致,特別是大工業污染所致。從前面所舉我國的案例也可以看出,企業污染環境給受害者造成了多麼嚴重的傷害,而這些損害法院認定後做出的損害賠償判決也必然使企業承受嚴重的法律後果。企業的發展帶來了物質財富的增長,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但環境污染如果不加以嚴格的控制,人們的生命安全將受到嚴重威脅,可持續發展也無從談起。因此,環境保護企業責無旁貸。

(二)利益協調、社會和諧的需要

作為企業,應當認識到在當代社會承擔環境保護義務與企業追逐利益的動機並不矛盾。按傳統觀念,企業是以營利為宗旨,最大限度追求股東利益的社會組織,因此現代社會中的企業,基於企業內部收益計算,把最大限度地獲取收益作為自己的活動目標,企業經營者從未考慮、也無需考慮企業活動的社會影響即社會費用(social cost)的問題。企業在這種價值觀之下當然不會考慮對大氣污染、水質污染等的環境消耗支付代償的問題,因而對污染防治、清潔生產自然也無需費心。但在當代社會,企業經營的社會環境已經發生變化,相應的企業追逐利益的游戲規則也發生變化,當立法設計導致企業環境違法成本遠遠高於守法成本時,只有履行環境法律義務,才更符合企業作為「經濟人」所具有的理性行為特徵。從上面案例中也容易看到另外一個問題,就是企業履行環境義務,有利於協調企業與當地政府、社區的關系,所謂「和能生財」,一個成功的企業決不會因為少許污染治理成本的付出,而犧牲企業生存賴以維系的社會基礎。

(三)企業發展、參與國際競爭的需要

與企業承擔污染防治法律責任相比,企業承擔生產綠色產品這一立法政策,代表著當代社會日益達成的、對企業更高的環境保護要求。所謂企業的綠色產品責任,它所關注的不僅僅是使產品加工過程中的污染最小,而且要使產品在整個生命周期中對環境的沖擊最小。污染防治的立法要求旨在實現企業生產過程中有害物質的低排放、零排放,而綠色產品責任要求進一步降低原材料的耗費,要求企業對產品生產及其工序設計予以徹底變革。在經濟日益全球化的今天,綠色產品責任更容易與貿易壁壘相聯系,並因而備受世人矚目。

採取清潔技術,生產綠色產品代表著在可持續發展理念指導下未來企業發展的走向和歷史潮流。這不再是綠色環保主義者的私下倡議和詩意主張,這已經是當前國際社會日益達成的共識和國際條約、規范的明確規定;因此它也不再僅僅是企業倫理討論的范疇,而是企業基於經濟理性也必須予以正視和解決的現實問題。畢竟,這里關繫到實實在在的商業動機和經濟利益,尤其在國際貿易領域,這是一種現實的游戲規則。對我國企業而言,這方面已經經受諸多慘痛教訓。比如,2002年日本進出口檢驗檢疫部門從佛山市順德出口的白燒烤鰻中檢出磺胺類葯物殘留超標,18噸烤鰻被退回,對我國的養鰻業造成嚴重打擊,鰻魚價格從每噸6.3萬元急降至4.5萬元,僅佛山市鰻農就因此而減少收入1億多元。產自山東的大蔥又因農葯殘留不合格而被日本拒絕進口。再如2004年春,新加坡國家AVA(The Agri- food and Veterinary Authority of Singapore)對中國香菇進行抽檢化驗,結果顯示重金屬鎘的含量為1.57ppm和1.86ppm,而香菇的國際規定明確指出每公斤香菇中的金屬鎘的含量不得超過0.2ppm(但我國國內的規定事0.5ppm/kg),為此AVA通知各進口商從各零售渠道召回中國產香菇產品並集中銷毀。作為該食品的出口企業既然要出口到國際市場,就應該事先了解國際規定,依章辦事,原本可避免這次損失。據不完全估算,我國每年至少有70多億美元的出口商品受到「綠色壁壘」的影響,而且還有逐步擴大的趨勢。

三、企業必須切實保護環境不受侵害

現代社會環境問題日益嚴峻。環境問題的產生根源於產業活動與人類其他活動造成超過自然界凈化能力的污染物質與能源進入環境,以及為發展經濟而過度利用生態資源所造成生態環境惡化。因此環境問題的解決,從根本上取決於人類採取何種態度和措施來開展我們的產業活動,即環境問題在本質上實際是個經濟問題。企業是現代經濟生活的主體,因此反思傳統產業活動、傳統經濟生活,就必然涉及企業在解決環境問題方面所應扮演的角色。也正是因為如此,才有了企業環境法律責任這一議題。從理論上看,企業環境法律責任的提出既是企業承擔社會責任這種理論思潮的一個延續和發展,也是現代環境立法響應可持續發展觀的重要體現。所謂企業應承擔環境責任,即指現代社會企業在謀求投資者利益最大化的基礎上,應當考慮增進投資者利益以外的環境公益。這種觀點顯然得到現代社會的廣泛認可。僅僅四十餘年,它就從一種環保運動者的主張逐漸演變為現代國家的立法政策。企業環境保護的社會責任要落在實處,重點在於以下幾點:

首先是要提高認識。我國環境保護最早起源於企業的勞動保護,因此一些企業把環境保護局限於內部利益,而對環境保護的社會責任認識不足。堅持企業承擔法律責任,實際上就是貫徹科學發展觀,就是「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由於環境問題一旦發生,破壞巨大,極容易激發企業與社會、企業與普通公民、企業與政府之間的矛盾,解決不當,往往易於引發嚴重的社會問題,激發深層次的社會矛盾,因此主張企業承擔環境法律責任,把企業的社會效益、環境效益作為重要評價體系來考核企業的生產經營,實際上有利於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實現經濟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有利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其次是要擺正保護環境與提高經濟效益的關系。企業承擔環境法律責任,就是要要打破片面的經濟績效決定論的觀點,打破過去掠奪式的生產經營模式,而使企業發展走上可持續發展之路。企業不可因追求自身眼前的經濟利益而忽視環境保護的社會責任,違反法律污染環境必將受到法律的制裁,而在文明和法制日益進步的當代社會,違法的企業、污染環境損人利已的企業也必然受到社會的譴責與排斥,他們的經濟效益也不會持久。

再次是要自覺地保護環境。保護環境是一種法律責任,更應該成為企業的自覺行動。完全依賴於法律監督、管理、制裁的環境保護是低效率的,而自覺地守法、自覺地保護環境才是可持續發展的坦途。當今歐洲環境保護的許多法律規范正是起源於自覺保護環境的企業協議和行業規范,如著名的ISO14000環境管理認證,以及一些歐洲國家在電子廢物污染防治的規范,最早都是企業和行業的自覺行動。這些環境保護的先進企業在為社會環境保護做出積極貢獻的同時,也提高了自身的良好的社會形象,進而提高了自身的市場業績和經濟效益,這些都是值得我國企業認真學習的。

❹ 我對環境保護的感想有……

我對環境的保護感想有:保護環境就相當於在保護我們的家園,如果,環境沒保護好,空氣也會受到污染,人類的生病的幾率也會變大,所以,請同學們保護好環境

❺ 保護環境,綠化環境是每個人的責任,應該怎樣做

環保是現代生活中人類面臨的最大問題.要解決這一問題必須從基礎做起.
首先,要大量宣傳,提高人們的覺悟與認識,加強環保意識.
其次,要進行廢物回收利用,減少對森林樹木的砍伐.還要加強對白色污染的處理,少使用塑料製品
最後,要對清潔方面作改進.使市容更整潔.
為了地球的明天,我們必須從現在開始努力,要好好地保護環境.於此我們提出如下建議:
1、實行垃圾分類袋裝化.這樣不僅能減少環衛工人的工作量,還能更好地起到廢物利用,減少污染,節約資源.
2、買菜時,少用塑料袋,盡量用竹籃子.
3、用筆盡量用可換芯的,減少圓珠筆外殼的浪費與垃圾量.
4、外出吃飯盡量不用一次性飯盒.
5、播種綠色就是播種希望 垃圾過剩與環境問題 垃圾的回收及資源化綜合利用 垃圾的回收及資源化綜合利

對於保護環境,需要做的事情實在太多了。許多事情當然必須由國家和政府來做,比如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禁止使用氟利昂等等。但是,有些事情卻與我們每一個人有關。我們如何做到從我做起,保護環境呢?下面幾條是我們每個人應該做到的:
首先,必須遵守有關禁止亂扔各種廢棄物的規定,把廢棄物扔到指定的地點或者容器內,特別是不要亂扔廢電池,因為一節廢電池中所含的重金屬,如果流到清潔的水中,它造成的污染是非常厲害的。
其次,在學習中,要盡量節省文具用品,杜絕浪費,比如,鉛筆是用木材製造的,浪費了鉛筆就等於毀滅了森林。
第三,應該盡量避免使用一次性飲料杯、泡沫飯盒、塑料袋和一次性筷子,用陶瓷杯、紙飯盒、布袋和普通竹筷子來替代,這樣就可以大大減少垃圾的產生。
第四,雖然泡泡糖是小朋友們十分喜愛的糖果,是一種有益於人體健康的食品,但是,千萬不要亂扔咀嚼後的膠基,因為它會到處亂黏。在吃的時候,可以先將它的包裝紙收好,用來包裹吐出來的膠基,然後,再將它扔到廢物箱內。
第五,不要隨意捕殺野生動物,尤其不要吃人類的益友——青蛙,因為1隻青蛙1年內大約能吃掉1.5萬只昆蟲,其中主要是害蟲。
第六,要愛護花草樹木,不破壞城市綠化,並且積極參加綠化植樹活動。
第七,離開房間時,關上電燈並且拔掉電視機、音響、計算機等的電器插頭。
第八,即使在最寒冷的地方,也沒有必要使室溫超過18℃,如果你覺得冷,可以多穿一點衣服。
第九,盡可能用節能燈代替普通燈泡,盡管它的價格相對貴一些,但它的耗電量只及普通燈泡的一小部分。
第十,用密閉容器代替塑料包裝物來儲藏食物。
第十一,購買飲料盡可能選擇可回收再利用的罐裝飲料。
第十二,請攜帶自己的購物袋去購物,以避免使用不可回收利用、不可分解的塑料袋。
第十三,節約用水,在刷牙時,請關閉水龍頭。
第十四,園丁應施用有機
肥料,如混合肥和糞肥,避免
使用殺蟲劑和除草劑,因為它們會滲入泥土,危害水源。
第十五,開車時減速行駛,這樣耗油量小,還可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第十六,盡量以步代車或騎自行車。
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也無論是家庭、國家,還是世界,環境永遠是我們的朋友,善待朋友,就是善待我們自己。

❻ 你對環境綜合治理的認識(大家幫幫忙,我們要開主題班會,)

大學生寒假社會實踐總結報告
為使廣大團員青年積極投身社會實踐活動,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為家鄉建設做貢獻,過一個祥和、文明、充實而有意義的寒假,根據團中央、團省委、學校黨委、團委有關文件精神,在院黨總支、團總支的總體部署下,經濟學院積極開展寒假社會實踐活動。現總結如下:

一、 活動的主題

今年寒假經濟學院開展的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以「強化社會責任感,落實科學發展觀」為主題。共組織學生幹部、入黨積極分子兩支團隊近300人分赴全省各地進行寒假社會實踐活動。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等文件精神,圍繞我校學生的培養目標,突出國情教育和社會責任感教育,廣泛動員廣大青年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強化社會實踐經歷,積極引導廣大青年學生在豐富生動的社會實踐中學習、宣傳、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並且在實踐中提高了自身素質,落實了科學發展觀,進一步增強了青年學生建設祖國、振興中華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

今年寒假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仍然堅持「受教育、長才幹、做貢獻」的原則,充分發揮了青年學生的智力和人才優勢,深入社會各個層面開展社會調查活動,強化對國情和省情的認識,傳播科學技術和文明新風,為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二、活動的指導思想

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六大、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真情助困進萬家」為主題,充分發揮大學生知識技能優勢,以分散為主,按照就近、就地、就便的原則,進一步深化「三下鄉」活動和「四進社區」活動,為廣大人民群眾做實事、辦好事、解難事,切實把黨和政府的關心送到群眾中去。

三、活動的重點內容和形式

經濟學院今年的寒假社會實踐活動在總結以往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了經濟學院學科和專業優勢,採取點面結合、集中組隊與就近就便分散活動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活動形式重點以社會調查、志願服務為主,由各年級(部)圍繞以下主要內容組織青年學生就近就便參加。

(一)社區文化服務與社區需求調研活動。下學期,經濟學院即將啟動大學生志願服務社區行動計劃。為確保此項工作有效開展並建立長期機制,各個學院要利用學生返鄉的機會,深入所屬社區開展社區文化服務和社區需求調查活動,重點掌握城市社區的各個類型、現狀以及對志願服務活動的需求情況,總結了以往大學生開展社區服務的經驗和教訓,對下一步我院開展大規模的社區服務活動提出意見和建議。各學院不僅發動廣大同學深入調研,寫出調查報告,各年級、班級還專門組織力量開展了專題調研活動,開學後組織了學生召開座談會,匯總掌握有關情況,向院團總支提交高質量的調研報告,為我院開展好社區服務活動提供政策依據。通過各個年級的匯報情況可以看出,我們的這一次調研顯示了青年大學生的社區優勢,知識優勢以及年齡優勢,通過調研同學們知道了一些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所不為所知的東西,獲得了許許多多有價值的信息。

(二)基層落實科學發展觀學習考察訪談活動。我們組織青年學生進行基層落實科學發展觀考察訪談活動,青年學生在學習考察訪談過程中,深刻感受到科學思想的偉大精神力量轉化為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巨大物質力量的生動現實和傑出成就,加深了對科學發展觀內涵的認識,學習領會了黨的十六大的精神實質。我院青年學生進行基層落實科學發展觀學習教育考察訪談活動要充分發揮青年學生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的專業技能優勢和優良的政治素質,通過發放張貼宣傳品、開展社會調查等形式,積極為農民群眾開展支教掃盲、文藝演出、幫扶農村弱勢群體等多種服務,把先進文化、先進生產力送到農村基層,在服務中宣傳、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通過尋訪黨的革命歷史舊址、走訪老黨員、考察農村改革開放成就、與地方黨政幹部座談等形式,重點了解了基層在落實科學發展觀過程中發生的積極變化,使廣大青年學生學習、繼承了黨的優良傳統,從中學習和借鑒新鮮經驗,接受正面教育,堅定理想信念。

(三)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志願服務活動。(1)組織留校學生深入學校附近的社區,宣傳十六大精神、「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引導社區群眾積極參與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實踐中來,為社區的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做好事、做實事;(2)組織返鄉同學依照「就地就便」原則,充分利用所學知識,開展法律咨詢、支教掃盲、環境保護等科技、文化、衛生服務等活動,為城市、鄉村的發展做貢獻。

(四)「繁星計劃」基層文化建設專題調研活動。按照中共山東省委宣傳部、省委高校工委、共青團山東省委的統一部署,在去年暑期組織大學生開展專題調研活動基礎上,繼續利用了寒假的時間,深入研究分析社會各方面狀況開展文化建設調研活動,形成高質量的調研成果和對策建議。開學後各年級抓緊匯總了有關調查報告,擇優上報院團總支參加評獎。

(五)寒假社會調查和大學生就業見習活動。為進一步深化「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竭誠服務大學生成長成才,大力促進大學生就業創業,大學生利用的返鄉機會,自主的進入企事業單位進行就業見習和社會調查等活動,增加了大學生職業體驗,提高就業創業能力。同時以論文或調查報告形式進行總結與歸納。

(六)「挑戰杯」科技創新活動專題調研活動。「挑戰杯」山東大學第九屆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已全面展開。參賽學生充分利用了寒假時間,做好課外學術科研項目立項准備,並投入項目運作。經濟學院的各個系、各個年級重點准備了哲學社會科學類學術論文和社會調查報告類作品,以及一些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和科技發明製作類作品。做好了重點項目的論文撰寫、調查實施和實驗測試、實物製作等工作。下學期初,學院將選擇部分優秀項目予以立項資助,備戰第九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

四、活動的特點
1、我院的本次活動將宣傳實踐黨的十六大、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引導廣大學生在社會實踐中深入學習、宣傳、實踐,積極結合起來,利用大學生的思想優勢、知識優勢和群體優勢來推動農村學習教育活動的深入開展,服務農村的改革、發展和穩定。

2、把社會實踐與個人青春創業活動結合起來。鼓勵廣大學生積極參與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為企業建設提供智力支持,為今後學生創業打下良好基礎。

3、自發性和有組織性結合。本次社會實踐出現了許多同學通過自發組織的形式去實踐「三個代表」及科技下鄉知識宣講活動。

五、 總結

我們通過精心組織,認真發動以及同學的自發組織,各系、各年級的高度重視,充分發動,保證了大多數學生投入到活動中去,使活動搞得扎扎實實、豐富多彩。實踐活動結束後,各系、各年級寫出了活動總結,通過開展「實踐歸來話成就」主題活動,組織了參加「三下鄉」寒假社會實踐學生展開交流,選樹典型,加強宣傳,擴大教育成果。通過這次活動我們積累了經驗,獲取了各方面比較全面真實的材料,對以後的研究和教學工作提供了素材。
參考資料: http://www.damishu.com/Article/sxbg/200602/47187.asp
高等教育本身是一種實踐活動

人類實踐活動的形式是多種多樣,教育活動就是其中的一種。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教育的作用凸顯,並逐漸成為人類實踐活動中極其重要的一種。而高等教育作為教育活動的較高階段,體現為為社會培養高素質人才的實踐活動。這項實踐活動絕不僅僅是從書本到書本的過程,還包括了實踐教育。教師和學生兩方面的主體,以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自然和社會為客觀對象,不僅讓學生理解和消化教師傳授的知識和技能,而且培養起學生的動手能力、社會活動能力、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最終達到培養創新能力的目的。實踐教育包括了科學實驗(主要針對自然科學),和以認識和了解人類社會為目的的社會性實踐。通過做實驗、演示、模擬、觀摩、參觀、聽報告、考察、走訪與社會調查等方式來對書本知識進行反思。一般官方和媒體談的社會實踐就是大學生利用寒暑假的時間走向社會,以了解認識,考察體驗社會為目的的實踐活動。
在實踐教育中,學生通過社會實踐的方式,發現和認識社會,社會為大學生的進一步學習提供了無數鮮活的案例,又為大學生上了最生動的一課,社會以及社會中的各個機構組織在行使自己的專業職能的同時也行使了教育職能。這是教育實踐通過大學生社會實踐的方式對社會索取的表現。當然社會給予教育的支持絕對不僅僅是提供教案這么簡單,還有很多種表現。但是無論如何,教育活動最終是服務於社會的,高校通過學生社會實踐的重要方式與社會產生了互動。具體表現在:第一方面,青年學生到高科技地區去進行的社會實踐把先進的思想方法和科技成果以及到當地,有利於當地現代化步伐的加快,同時社會會對此作出反饋,大學生把這些反饋和問題帶回到校園中,帶回到實驗室,才有利於他們有針對地改進自己的研究方法和成果;第二方面,青年學生向比較落後的地區進行的社會實踐活動,帶去了知識和文化,有利於當地文化素質的提高,特別是有利於當地教育的發展。同時新時代的「上山下鄉」可以讓大學生通過體驗艱苦的生活景況,更加全面完整的了解國情,樹立對社會的責任感,在走出校園,走上社會以後用他們的知識和智慧為落後地區的教育和全面建設作一定的貢獻。從更長遠的角度來看,社會實踐不是一蹴而就,一勞永逸的事情,因為社會的發展變化是無止境的,校園與社會沒有絕對的界限。社會實踐可以幫助大學生了解中國的過去與傳統、現狀與國情,也可以幫助其了解世界動態,這是一個縱橫交錯,校園與社會互動相間的系統工程。所以社會實踐過程是一個永動的過程,對大學生而言是一個「觀於外、省於內、修於己」的動態演化過程。

❼ 為什麼保護環境是每個人的責任

人類,只有一個地球

我熱愛地球,熱愛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愛她的青山綠水,愛她的碧草藍天……

在四野飄香的花叢中,我和蝶兒一起嬉戲、歡笑;在鬱郁蔥蔥的森林裡,我與小鳥一起追逐、歌唱;清晨,我邁著輕盈的步履去原野上踏青,霧靄繚繞著、白紗般的柔柔地漂浮在空中。吮吸著花草的芳香, 欣享著陽光的沐浴,我被陶醉在這如痴如醉的夢幻里;夜晚,我坐在稻穀飄香的農家小院里,仰望著璀璨的星空,聆聽著蟬鳴嘹響,蛙聲如潮,彷彿置身於一個童話般的王國。春天,我坐在牛背上,在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聽那牧歌婉轉,牧笛悠揚。 夏天,我坐在小船上,任雙槳拍打著那碧綠的湖水, 看海鷗輕盈地掠過遼闊的湖面;秋天,我站在樹下,凝神矚望著那金黃的葉子一片片地落下;冬天,我站在窗前,欣賞著如絮的雪花在空中翩翩飛舞。在這如詩如畫的仙境里,我的心都醉透了!

曾幾何時,人們亂砍亂伐,使大自然的生態平衡遭到了破壞。沙丘吞噬了萬頃良田,洪水沖毀了可愛的家園,大自然的報復讓人類尷尬啞然。梅水溪曾經說過,沒有自然,便沒有人 類,這是世界一大樸素的真理。一味地掠奪自然,征服自然,只會破壞生態系統,咎由自取,使人類瀕於困境。這句話說得一點也不錯,人不給自然留面子,自然當然也不會給人留後路,98洪水、2000年的沙塵暴,其實,這就是大自然向人類發出的警示。

曾幾何時,人們亂捕亂殺,使人類的朋友慘遭塗炭。"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這就是對捕殺動物後果的最真實的寫照。從大學生的傷熊事件到愚人們的瘋狂捕獵,人類是否也將要把槍口對准自己?切記,保護動物就等於保護我們自己。

曾幾何時,戰爭的爆發,使我們賴以生存的星球滿目瘡痍。炮火對植被的破壞,核輻射對生命的摧殘,盡管廣島、長崎上空的蘑菇雲已經散去了半個多世紀,可那裡依然還是不毛之地。由此可見,和平是全人類綠色環保的重要前提。

真不敢想像,我們如果再這樣繼續下去,這個世界將會是一幅怎樣的慘景呢?地上寸草不生,天空塵沙彌漫,人類將在魔鬼般的尖叫聲中化成堆堆白骨。到那時我們只能說,人類曾經屬於過地球,但地球將永遠不會再屬於人類了。

顧炎武曾經說過,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保護環境與維護生態平衡的歷史重任要落到我們跨世紀一代的肩上。讓我們都來關愛自然,熱愛地球吧,手挽手、肩並肩、心連心地鑄起一道綠色環保的大堤,捍衛資源、捍衛環境、捍衛地球、捍衛我們美好的家園吧!

❽ 公民在環境保護中有什麼責任

摘要:公眾的參與是做好環境保護工作的非常重要的條件。作者闡述了人口、資源、經濟活動規模、科學技術以及人們享有更好物質生活條件的慾望等因素對中國環境的重要影響。提出,環境保護不僅是政府和環保專家的責任:也是我們每個公民的責任。在環境保護工作中,應該強調公民的參與和公眾的參與。

關鍵詞:環境保護 現狀 對策 公民參與

公眾的參與,是做好環境保護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條件。我本人是一個民間團體一自然之友的會長,也是它的發起人。這是一個純粹的、完全獨立的NGO,非政府組織。我們所做的主要工作是對公眾進行教育,教育公眾認識到,作為一個普通的公民在環境保護中也有自己的一份責任。

在我們的教育工作中,特別強調要讓公眾認識到我們現在面臨的環境問題是多麼嚴重。應該說,這是中國幾千歷史上環境問題最嚴重的時刻。如果我們現在做的不好,可能在幾十年以後,情況要比現在還要嚴重。

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上,我們的人口從來沒有象今天這么多。在我們的歷史上,一直到17世紀中葉,我們的人口沒有超過1億。在我們歷史上最輝煌的時代,漢代人口2000萬~5000萬之間,唐代不過8000萬。我們中國人口只是到了17世紀乾隆時期才第一次穩定地超過了1億。然後到了20世紀初葉的時候,我們的人口達到了4億。到了20世紀中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時候,5億多一點。然而在最近的50年,我們的人口從5億多一點,一下子到了將近13億。這就是我們所有環境問題的基礎。任何一個國家,如果有這么大量的人口,這么大的人口規模,她的環境問題會變得非常嚴重,是毫無疑問的。

由於人口眾多,中國的人均資源從未象現在這么少。我們現在人均的耕地只有1畝1分,比聯合國糧農組織所規定的3畝的危險線低一半還要多。至於我們的水,我們的森林,這兩天會上大家都說的很多,我就不重復。我們13億人口就靠這一點資源維持著,它所造成的困難狀況是可想而知的。

但是在這樣大量的人口和這樣少的人均資源的情況下,我們的經濟活動規模歷史上從來沒有象現在這么大。當然經濟活動規模大是我們的成就,我們的GDP每年以將近10%的速度在增長,甚至於有幾年超過了兩位數。這幾年當全世界其他國家都困難的時候,我們的GDP增長率仍然能夠達到7%~8 %,這是我們國家的重大成就。但是我想我們不應該忘記,我們GDP每一個百分點的增長,都是要靠我們資源、我們的能源和我們排放的污染物來支撐的。所以我們的經濟活動規模越大,我們在環境上的支出,我們在環境上的負擔也就越大。這么大規模的經濟活動,而且我們的經濟活動還在繼續增長,我們的人口也在繼續增長,那麼對我們的環境所造成的負擔也會越來越重。

許多專家都估計,中國的人口最多不能超過16億,如果人口超過16億,對於中國來講,將是一個不可逆轉的災難。我不是一個文學家,我不寫科學幻想小說.這個所謂不可逆轉的災難是什麼概念,我現在也想像不出來。但是我想大家聽到這個名詞叫作不可逆轉的災難,都會感覺到這是我們需要警惕的事情。

在這么大的人口,這么稀少的人均資源,這么大規模的經濟活動的情況下,我們的科學技術力量在歷史上從來沒有象現在這么強,這當然也是我們中國人民的成就,一個窮困、落後、挨打的國家,現在我們有這么強大的技術力量,例如原子彈,以及改造大自然的力量。但是,科學技術是一面雙刃刀。我們如果掌握得好,它可以幫助我們改造自然、造福人類,但是如果稍有不慎,科學技術同樣也可以傷害我們自己,比如說臭氧空洞。在我們已知的單項的、人為的環境災難中間,象蘇聯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書故,象印度的坡帕爾農葯廠的毒氣泄露,都是科學技術掌握不慎的結果。所以對於科學技術,我們不能夠盲目地認為只要科學技術發展就一定是好事,在發展科學技術的同時,我們必須慎重地使用科學技術,使它真正地造福於人類,而對人類不產生有害的影響。

除了上面講的四點,人口、資源、經濟活動規模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之外,還有一點將對中國產生很大的影響,就是人們對更好的物質生活享受的慾望從來沒有象今天這么強烈。每個人都希望改善自己的生活,都希望自己很快地富起來。鄧小平同志說:「一部分人可以先富起來。」有多少人都希望做先富起來的這一部分人,沒有人說我願意等著,我願做那後富的,只要有條件我們都願意先富起來。那麼13億人都想富起來,而且都想享有更多的物質生活條件,這樣一種壓力,對我們的環境,會造成多麼大的負擔。當然人們希望有更好的物質生活是天經地義的,我想所有在座的包括我自己都不是希望日子越來越苦,都希望日子越過越好,這是非常正常的,而且這也是我們國家經濟發展、擴大內需、擴大我們的市場所必需的一個條件。但是,我們不要忘記,所有這些,最後都是要有成本的,這成本就是我們的資源、我們的環境和我們所承受的污染排放。污染在它的生產過程中要排放,所有的工廠、造紙廠、發電廠都要排放,在我們的消費過程中仍然要排放。我常常舉這樣的例子,比如說我們買的那些商品、包裝品,我們享受了商品以後,那個包裝品就成為廢物就要扔掉,就變成了污染,就變成了垃圾。所以我說在中國這樣一個條件下,我們環境問題在歷史上從來沒有今天這么嚴峻,這一點我覺得應該讓廣大的老百姓明白。物質生活享受是有一定限度,如果超過了這個限度,大自然就不可能給我們以相應的回報,我們就會受到大自然的報復。

我今天講的這個題目叫做環境保護與公民責任,那麼後一部分就講到,做為一個普通公民,特別是象我做的這個工作,是專門面對公民的,面對普通老百姓的,那麼老百姓就會問,我們可以做什麼?

在我們國家,很多普通的老百姓一想到環境問題,總是認為這是政府的責任,這是專家的責任,如果空氣不好沙塵暴就說政府沒有把這個事情做好,環保局沒有把這個事情搞好,專家怎麼不想出辦法來,治理沙漠。他們沒有想到,在這個問題上,作為一個普通公民,作為一個消費者也是有責任的。

我只講幾個很簡單的例子,這是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間遇到的例子。比如說沙塵暴,大家知道沙塵暴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中國西北部的草原的退化,草原的沙化。草原沙化當然原因很多,也有大自然的原因。但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過度放牧。牧民們為什麼要過度放牧,因為他們要多生產羊肉、畜產品、羊毛等等,消費者是誰,消費者就是我們,當我們在大街上吃烤羊肉串吃涮羊肉的時候,對於沙塵暴,你可以說你跟沙塵暴一點關系都沒有嗎?我做大學生的時代,一年未必能有一次機會去吃涮羊肉。但現在,24小時任何一條胡同,任何一個小飯鋪,吃涮羊肉還不容易。可是大家想想,北京的羊肉供應量一年要增加多少。我去年到赤峰去種樹,我問赤峰的縣長,我說你們每年出境的羊肉解放初期是多少?現在是多少?他說解放初期我們根本沒有出境的羊肉,我們的羊肉就是牧民自己吃的,現在每年30萬頭,草原能不退化嗎?草原還那麼大。大概解放初期在內蒙古平均是將近80畝草場1頭羊,現在是不到8畝1頭羊。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草場能不退化嗎。我的意思不是說為了保護草場,為了不要沙塵暴,咱們現在抵制涮羊肉,咱們都不吃涮羊肉了。我們都抵制涮羊肉,我們的牧民怎麼辦,我們的牧民生活水平要不要提高。這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比如說,我們能不能有新的辦法來圈養牛羊,而不讓它們放養在草場上,這樣既能夠增加牛羊的頭數,又可以保護草原。能不能想出這樣的辦法,科學家們能不能試驗出這樣的辦法。

我再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大家都知道,北京的水已經缺乏到何種程度。北京兩大水庫:一個官廳、一個密雲。官廳水庫已經在1997年退出了北京的供水系統。為什麼?因為官廳水庫的上游就是桑甘河流域,由於鄉鎮企業的發展和沿途的中小城鎮的發展,使得水體嚴重污染,以至於不能作為生活用水的來源。但是現在比起30年前或40年前,30年前在座的各位家裡不大可能有洗衣機,現在洗衣機家家都有。當我剛剛從大學畢業在北京工作的時候,我是沒有條件在自己家裡洗澡的,洗澡要到公共澡堂去。現在家家都有熱水器,洗個淋浴還不容易。但是,大家想一想,由於我們這種衛生條件的提高,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每個人的人均用水量增加了多少。我在家裡做過試驗,用手洗衣服和用洗衣機洗衣服,用水量大概差3倍。凡是家庭主婦過去用手洗衣服都知道,洗衣機特別費水,自動地嘩嘩往洗衣機裡面放水。那麼我們北京本來是個缺水的城市,由於我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水量就大增。當然,我也同樣不是這個意思,我們大家都放棄,跑到大街上去上公廁,都不洗澡,都不洗衣服。但是,我們要考慮到,我們生活水平的每一種提高,都意味著我們的環境要付出一定的代價。作為一個普通的消費者,我們能不能盡可能地節約,減少我們的消費,減少我們的浪費。比如說我在家裡面,就把洗衣機用過的水全用塑料桶存起來,

沖馬桶。這應該是可以做到的。這樣我們老倆口可以在洗衣機用過一次之後,可以在兩天之內基本上不用馬桶水箱的水。我只是舉個例子,就說明,作為一個普通的消費者,我們不是說對環境保護,什麼事情都無能為力,一切事情都等著政府來決定。我們作為消費者自己是有責任的。

我們作為一個民間環保團體,總是給市民講這個道理,給大學生講這個道理。我給大學生講,你們在浴室里洗澡的時候,你們頭上噴頭噴出的清水是北京寶貴的資源,北京是個缺水的城市。你們洗完了澡,從你們腳底下流出去的就是污水,就是污染,就要處理。你們想沒想過,你們少洗1分鍾的澡,少開1分鍾的龍頭,就可以節約1分鍾的水,減少一點污染。這就是我們公民的責任。

在講到環境保護的時候,應該特別要強調公民的參與、公眾的參與。我們「自然之友」深信:如果中國

人的心靈沒有綠化,那麼中國也不可能有一個光明的綠色的未來。

(根據錄音整理,未經本人審閱)

❾ 企業為什麼要對環境負責

因為企業面向的是社會 ,企業是社會大家庭中的一個小團體,對保護環境有責任專也有義務。不只企業要對屬環境負責, 我們每個人都有保護環境的義務 ,不管是自然環境還是社會環境, 都不是一個人的 ,也不是一個企業的, 我們只有一個地球, 地球的環境需要我們共同維護 。
企業作為社會上的一個小團體, 也要起到帶頭作用 更何況, 企業, 特別是一些生產製造企業, 排除廢水廢氣污染環境的情況更多, 所以更要加嚴管理 。
地球的環境是需要每個企業 ,每個個人共同負責的 ,也要我們共同維護, 畢竟, 我們只有一個地球, 只有一個共同生活的家。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