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堅守職責 » 鄉鎮衛生院崗位職責

鄉鎮衛生院崗位職責

發布時間: 2020-12-15 20:25:34

㈠ 鄉鎮衛生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第一部分 總 則
一、目的
為及時、高效、妥善處置發生在我鎮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有效應對並及時控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造成的人民健康危害,做好醫療救護工作,避免和減少人員傷亡,防止事態進一步擴散,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與健康,維護社會安全和社會穩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及其實施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規、規章,特製定本預案。
二、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於我鎮范圍內發生的所有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預防和控制工作。
三、基本原則
(一)預防為主
加強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監測和防範,及時發現並排除隱患,採取有效措施,預防和減少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生。
(二)快速反應
及時發現並上報可能存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隱患,建立信息通報快速通道,盡可能在最短時間內啟動預警機制。
(三)分類指導
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類型,對重大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職業中毒以及其它嚴重影響公眾健康的事件區別處理,以求達到最佳效果。
(四)及時處理
在發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對受害者及時採取救治措施,做到快速、高效、及時,最大限度減輕危害造成的不利後果。
(五)屬地管理
我鎮發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領導機構有權對轄鎮內的各種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資源進行統一調配。
第二部分 應急體制建設
一、行政機構、指揮機構及相關部門的職責
(一)政府機構職責
1、鎮政府:組織領導鎮轄區內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控制工作;組織領導鎮轄區內各部門、各單位和廣大群眾落實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處置措施。
2、各村、社區:組織落實村、社區轄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有關預防控制措施;開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預防控制知識的宣傳
(二)指揮機構組成
1、成立東鞏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指揮部,由政府主要領導任總指揮,分管領導任副總指揮,宣傳、紀委、衛生院、派出所、財政所、廣播站、學校、安監辦、愛衛會和各村(社區)等相關部門負責人任成員;
2、衛生院設立指揮中心,負責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專家委員會提出的建議進行分析、判斷,決定是否啟動預警機制,並由鎮政府批准。
3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指揮中心日常工作由衛生院公共衛生科具體負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啟動後,各有關部門及人員必須按照應急預案規定的職責分工進入應急狀態。
(三)指揮機構職責
1)、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市、區關於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預防和應急處置工作的決策和部署;統一指揮和協調全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預防和應急處置工作。
2)、核實各項工作預案,分析、研究、判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危害程度,提出緊急應對措施;組織、協調成員部門(單位),配合各村、社區開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預防和控制工作。
3)、對各村、社區、各有關部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預防和應急處置工作進行指導、檢查和督促。
4)、研究、處理其他有關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預防和應急處置工作的重大事項。
(三)相關部門職責
1)衛生院:負責制定預防和控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各項技術方案,及時掌握事件動態;負責組建由衛生管理、流行病學、臨床醫學、檢驗檢測等專業的專家組成的專家咨詢組;組建、培訓由流行病學、臨床醫學、實驗室檢驗、衛生監督、環境消毒等專業技術人員組成的應急機動隊伍和醫療急救隊伍,落實對受害者的救治措施,做好傳染病病人的流行病學調查、密切接觸者的醫學觀察及實驗室檢測工作;對事件現場進行衛生處置,提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控制措施以及監督措施的落實;開展健康教育,保護易感人群,防止疫情擴散;協調政府各相關部門、各村、社區協同開展應急處置,確保在鎮政府的統一指揮下,使衛生防病和醫學救護工作高效、有序進行。必要時,提請區政府對疫區採取疫情緊急控制措施。
2)派出所:協助衛生及有關部門及時封鎖可疑區域,負責做好疫點、疫區現場封鎖的治安管理工作;搞好交通疏導,保障疫情處理車輛、人員迅速抵達疫區;對病人隔離治療、密切接觸者醫學觀察不予配合的,負責採取強制隔離措施。
3)財政所:確保全鎮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工作所需資金,落實各項應急物資專款,撥付突發事件受害人的應急診療費用並能夠及時足額到位。
4)宣傳組:准確、及時發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和本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預防控制的措施,為媒體采訪提供方便,保證社會透明度;負責做好群眾防病知識宣傳,提高群眾自我防範能力。
5)紀委:負責對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工作中不履行職責、出現失職、瀆職、違紀的黨員領導幹部、國家公務員和國家行政機關任命的其他人員進行查處。
6)後勤組:負責各相關部門、各村、社區協調、溝通工作;協助宣傳等部門做好對外的新聞報道和宣傳工作;保證全鎮突發事件應急物資的儲備和供應;配合有關部門抓好市場秩序的整頓;督導鎮屬部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工作的落實;保證居民日常生活必需品的正常供應。
7)教育:負責全鎮教育系統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工作,做好學校、托幼機構的健康教育工作;負責做好並落實學校內的有關突發事件的預防控制措施。
8)工商:貫徹執行中央、省、市、區下發的有關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各項價格干預措施和緊急干預措施;負責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期市場價格的監督管理和市場葯品及相關商品的價格監測,嚴格控制物價上漲,並對市場價格政策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嚴厲查處各種價格違法行為。
9)城建:負責全鎮垃圾、糞便的污染治理,配合愛國衛生運動,提高環境衛生水平;指導組織全鎮環衛系統強化環衛設施及裝備的消毒預防工作。
10)民政:協助做好對社區居民的安撫工作;負責困難地區、困難群眾的生活和醫療救助工作。
13)安監辦:依法對生產經營單位執行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和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準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事故隱患,及時責令排除。
二、衛生專業應急處置工作網路
鎮衛生院組建東鞏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工作網路,具體職責如下:
(一)各村
在鎮政府的領導下,根據衛生院安排,協調本轄區內各有關部門、醫療機構,落實各項防病措施並開展督查,掌握本轄區的疫情動態,向鎮政府、衛生院報告;做好防病必需的技術和物資准備;指導開展環境消毒和個人防護;協助上級單位落實預防和控制措施,做好現場處理工作;依託社區開展居民健康教育。
(二)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確定監測點,建立監測網路,及時掌握、分析、報告疫情動態,提出防治對策;指導開展流行病學調查,承擔實驗室檢測任務;負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現場處理,指導各村(社區)做好疫點處理工作;對各村(社區)和各村衛生所、個體診所人員開展業務培訓、指導和督查工作。
督促落實轄區內監測點和各有關單位做好突發衛生公共事件監測工作,及時上報監測信息;做好病人流行病學個案調查、樣品採集工作,及時報告事件動態情況;承擔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現場處理工作。
(三)各級各類醫療機構
建立由主要領導直接負責的突發衛生公共事件工作小組,建立院內工作流程,將各項工作落實到人。加強醫療機構內的消毒等預防工作,重視醫務人員的自身防護,防止醫源性感染。做好病例監測、篩選、報告,對有可疑症狀的病人在尚未明確診斷前要採取相應的臨時隔離措施,預防疾病傳播。
(四)急救中心
准備專用救護車和急救人員,負責轉運病人到指定醫療機構。
(五)衛生監督
重點開展對醫療機構、公共場所等單位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預防控制措施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
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專家庫
鎮衛生院組建由衛生管理、流行病學、臨床醫學、自然疫源病學、微生物學、衛生監督、檢驗檢測、衛生經濟等方面的專家組成的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專家庫。專家庫下設傳染病及群體性原因不明疾病專業委員會、食物中毒專業委員會、職業中毒專業委員會,各專業委員會成員名單由衛生院決定,專家庫日常管理工作由衛生院負責。
突發事件發生後,衛生院組織相應專業委員會對突發事件進行綜合評估,初步判斷突發事件的類型及危害程度分級,向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領導機構指揮中心提出是否啟動預警機制,或啟動何級預警機制的建議。
四、應急機動隊
衛生部門要組建規模適度、人才配比合理、專業素質高、精幹高效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動隊,人員由流行病學、臨床救護、急診醫學、衛生監督、實驗室檢測、消殺滅、後勤保障等方面專家和工作人員組成。根據工作需要可分為疾病控制應急分隊、後勤保障分隊、檢驗檢測分隊、醫療救護分隊等。上述隊伍分別由疾病控制和衛生監督及衛生院組建。突發事件發生時,由衛生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指揮中心統一調度。
第三部分 經費和物資保障
一、經費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預防和控制工作所需經費由各級財政給予充分保障,並合理安排使用。經費包括處理突發事件所需的儀器設備、交通通訊工具、葯品、醫療用品、防護用品、事件受害人的緊急救治費用、急救人員防護費以及醫療廢水廢物處理處置費用等。
二、物資保障
(一)建立鎮政府常規儲備及臨時應急儲備庫。鎮政府常規儲備庫由財政等相關部門和單位建立,儲備物資數量應滿足我鎮較大規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疫情暴發流行時的需要,由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指揮部統一調撥使用;臨時應急儲備庫應能滿足疫情發生時三天內我鎮疫點處理應急物資需求,由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管理,以供緊急調撥使用。具體物資儲備數量由鎮衛生院、財政所共同確定。
(二)各村(社區)要根據鎮應急預案,科學合理地制定各自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物資儲備計劃,參照鎮級儲備情況並結合各自實際,做好本轄村、社區物資儲備工作。
(三)儲備物資
1、消毒器械:過氧乙酸、含氯消毒劑、碘伏、殺蟲葯品、噴霧器和流行病調查人員、消毒專業人員現場防護設備(猴服、隔離帽、防護眼鏡、16層口罩、雨靴、一次性隔離衣、褲、帽、鞋套及口罩、一次性醫用橡膠手套、手電筒、一次性污物袋;化學性污染和放射性泄漏防護用品、防化服、氧氣桶、防護面具等);
2、中毒現場調查常備用品:注射器、消毒棉簽、消毒紗布、勺子、夾子、鑷子、酒精燈、酒精、滅菌塑料袋、廣口瓶、滅菌試管、樣品冷藏設備、溫度計、毒物快速分析設備、照相機、錄音機、攝像機、中毒診斷試劑(包括各類化學及生物標准品、診斷試劑盒)、特效治療葯物(抗毒素以及特效解毒葯等)
(四)物資供應
指定具備法定資質的若干骨幹企業作為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所需物資生產基地,優先保證各種生產要素供應和供水供電等外部條件。
第四部分 預警體系建設
一、 監測網路建設
(一)建立健全並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網路,以現有信息網為基礎,充分利用農村財務管理網、計劃生育信息網等,完善區、鄉鎮、村三級報告網路。
(二)以鎮為單位,建立村監測點。依據人口分布合理布局,鎮級政府所在地醫院、車站、企業、學校設4個,村和社區設17個,每個監測點指定信息網路通訊員,具體承擔監測點的監測報告工作任務,並實行定期零病例報告制度。
(三)在現有監測系統的基礎上擴展監測范圍,擴展疾病監測種類。對未納入監測系統的相關疾病,如天花、沙門氏菌病等納入監測系統管理。對鼠疫、炭疽、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質炎、霍亂、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熱等實行重點管理。
(四)職業危害因素監測網路和食物中毒監測網路,要加強生物毒素和化學毒素的監測。對有化學毒品儲存和運輸的廠礦、企業,易造成環境污染及人體危害和社會恐慌的重要場所進行衛生學評價,對可能出現的情況進行預測,做好相應的應急准備。
(五)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要建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報告信息網路的基礎平台,形成微機網路化管理;加強疫情監測、相關資料分析交流,盡早發現和識別異常現象。
(六)參與全國聯網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資料庫,加強常規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系統、重點傳染病報告系統、疾病監測、職業危害因素和食物中毒報告系統的管理,保證監測系統的完整性、及時性、靈敏性、特異性。
二、預警系統
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建立全鎮突發事件預警系統,建立健全預警報告制度,根據預警情況,制定監測計劃。在日常工作中,定期召開鎮、村兩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業務專家聯席會議,對可能發生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進行監測分析,並及時發出預警;在各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易發季節到來之前,收集監測和報告資料,全面分析預測,作出預警報告,提出防範性措施;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進行跟蹤監測,掌握其變化情況,對可能出現的趨勢和問題及時進行預警。
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
(一)報告內容
1、初次報告。第一、必須報告信息:事件名稱、發生地點、發生時間、波及人群或潛在的威脅和影響、報告聯系單位人員及通訊方式。第二、盡可能報告的信息:事件的性質、范圍、嚴重程度、可能原因、已採取的措施,病例發生和死亡的分布及可能發展趨勢。
2、階段報告。報告事件的發展與變化、處置進程、事件的診斷和原因可能因素;在階段報告中既要報告新發生的情況,同時對初次報告的情況進行補充和修正。
3、總結報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結束後,對事件的發生和處理情況進行總結,分析其原因和影響因素,並提出今後對類似事件的防範和處置建議。
(二)報告原則
初次報告要快,階段報告要新、准,總結報告要全。
(三)報告時限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各衛生所、個體診所和有關單位應當在2小時內向衛生院、縣衛生局報告;1、發生或可能發生傳染病暴發、流行的;
2、發生或發現不明原因的群體性疾病的;
3、發生傳染病菌種、毒種丟失的。
4、發生或者可能發生重大食物和職業中毒事件的。
(四)報告方式
凡執行職務的醫療保健人員、疾病預防控制人員、衛生監督人員、個體開業醫生和基層監測點的報告人均為責任報告人,除按常規疫情報告、疾病監測及其它常規監測系統規定要求進行報告外,對發現的各種公共衛生異常現象要以最快方式向縣疾病控制機構報告。
第五部分 應急處理方案
一、應急處理要求
由鎮政府突發事件指揮部指揮協調全鎮各有關部門共同實施,並報告上級人民政府。由區衛生局應急指揮中心負責組建紅色應急機動隊,人員由流行病學、臨床救護、急診醫學、衛生監督、實驗室檢測、消殺滅菌、後勤保障等專業技術人員組成。分為疾病控制應急分隊、醫療救護分隊、檢驗檢測分隊、後勤保障分隊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動隊應在臨時現場指揮部領導下承擔現場處理工作任務。包括現場流行病學調查、現場污染物處理、標本採集、環境消毒、消殺滅菌、預防性服葯、預防接種、醫療救治等。
二、控制措施
(一)一般性控制措施
1.現場處置工作程序
(1)通過流行病學調查快速確定事件發生的可能原因,對可能的生物、毒素因子進行分類,確定疫區和目標人群;
(2)根據自然環境因素確定可能的污染范圍,對事件的危害程度和潛在危害進行判定;開展健康教育和社會動員,群防群治盡可能減少危害;
(3)對救護人員、疾病預防控制人員和物資的需求做出評估和調用;
(4)經過事件緊急處理,疫情消除後,進行後續監測,直至消除危害;參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情況核實;現場流行病學調查、分析原因,實驗室檢驗;提出採取控制措施的建議,包括疫區封鎖、人員疏散、消殺滅菌、隔離觀察、預防服葯、預防接種、健康教育和干預等;處理結果的總結、評估與上報。
2.醫療救護工作程序
第一、視傷亡情況設置傷病員分檢處。
第二、對現場傷亡情況的事態發展作出快速准確評價,包括突發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傷亡人數及種類;傷員主要的傷情、採取的措施及投入的醫療資源;急需解決的醫療救護問題。
第三、指揮、調遣現場及轄區內各醫療救護力量。
第四、向臨時現場指揮部匯報有關情況,並接受指令。
第五、在現場醫療救護中,依據受害者的傷病情況按輕、中、重、死亡分類,分別以「紅、黃、藍、黑」的傷病卡作出標志(傷病卡以5×3cm的不幹膠材料做成),置於傷病員的左胸部或其他明顯部位,便於醫療救護人員辨認並採取相應的急救措施。
第六、現場醫療救護過程中,本著先救命後治傷、先治重傷後治輕傷的原則,將經治傷員的血型、傷情、急救處置、注意事項等逐一填寫傷員情況單,並置於傷員衣袋內。
3.傷病員運送工作程序
傷病員經現場檢傷分類、處置後,要根據病情向就近的醫療機構分流。傷病員分流原則如下:
(1)接受傷病員的醫療機構,由臨時現場指揮部按照就近、有效的原則指定。
(2)傷病員現場經治的醫療文書要一式二份,及時向臨時現場指揮部報告匯總,並向接納傷病員的醫療機構提交。
(3)臨時現場指揮部指定的醫療機構必須無條件收治分流傷病員。
(4)運送傷病員途中需要監護的,由現場醫療救護指揮部派醫療人員護送。
(5)傷病員運送至醫療機構後,由收治醫療機構按急診急救工作程序處置。收治傷病員的醫療機構要成立專門的搶救小組,負責傷病員救治工作。
4.消毒處置
(1)根據現場情況,選擇消、殺、滅的器材、葯物劑型、濃度、施葯方法。
(2)保護食品、電器設施和其他有關物品,防止沾染葯物。
(3)實施消毒應先室內後室外、先地面後牆壁、先重點後一般、先飲水後污水的順序進行。
5.現場情況報告程序
由現場最高指揮者負責向上級報告現場情況。
6.新聞宣傳與信息發布
按上級有關指示,統一口徑,指定專人向媒體發布信息,其它任何人員未經授權不得對外公布相關信息。
(二)特殊性控制措施
根據突發事件的社會危害程度,可分別採取以下特殊控制措施:
1.緊急調集人員、儲備的物資,徵用交通工具以及相關設施設備。
2.必要時,對人員進行疏散或者隔離,並可依法對傳染病疫區實行封鎖。
3.根據突發事件應急處理需要,對食物和水源採取控制措施。
4.限制大型公眾聚會活動,停止公共娛樂活動。
5.局部區域或全鎮范圍內停工、停課、停業。
第六部分 正常時期准備工作
一、常規培訓
(一)培訓對象:
各級醫療機構全體醫護人員、社區及農村基層衛生人員、疾病預防控制及臨床的實驗研究人員、基層監測點責任報告人、各級應急機動隊成員等。
(二)培訓方式:
1、按時間分為應急培訓和長期培訓。
2、按類別分為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繼續醫學教育、崗位培訓、農村衛生人員在崗培訓、執業醫師資格和中級專業技術職務考核培訓等。
3、培訓可採取靈活多樣的形式,充分利用現有的教育資源,注重發揮學術團體和高校的作用,確保培訓質量,定期組織現場模擬演練。
4、每年各級各類人員培訓時間不少於40學時,應急機動隊人員不少於80學時。
(三)培訓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傳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辦法》、《臨床醫護人員傳染性疾病防治培訓教材》、《疾病預防控制人員傳染性疾病防治培訓教材》、《住院醫師傳染性疾病防治培訓教材》、《社區及農村基層衛生人員傳染性疾病防治培訓教材》等。
二、演練
各單位及相關人員應積極參與政府組織的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演練,以檢驗、改善和強化攝取應急准備、協調和應對能力,並對演練結果進行總結和評估,進一步完善應急預案。
三、建立志願者隊伍
發揮社區群眾性組織的優勢,組成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志願者隊伍,按照平戰結合、分類管理原則,形成不同功能應急小隊,明確管理機構、管理制度及職責,建立人員資料庫,加強志願者隊伍的培訓與演練。

㈡ 鄉鎮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科的工作制度和工作職責有誰知道呀急急急

十七、婦幼保健人員工作職責

1、在院長領導下,在縣級婦幼保健機構的指導下,結合本鄉鎮實際,制定年度工作計劃和工作目標,並定期匯報工作。

2.負責本鄉鎮孕產婦系統管理和兒童系統管理工作,對高危孕產婦實行專案管理。

3.定期督促檢查和了解村級婦幼保健工作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指導和幫助村婦幼保健員開展孕產婦系統管理和兒童系統管理,動員孕產婦住院分娩和高危孕產婦篩查。

4.掌握本鄉鎮婦女、兒童健康狀況和婦幼保健工作的基數和危害婦女、兒童健康的主要因素。

5.定期組織鄉村醫生和婦幼保健員召開例會,做好婦幼保健培訓,不斷提高村婦幼保健員的技術業務水平。

6.負責做好本鄉鎮村婦幼保健人員的思想工作。實行目標責任制,責、權、利結合,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7.完成上級交辦的其他工作任務。

十八、疾病預防控制人員工作職責

1.在院長的領導下,在縣疾控中心的指導下,結合本鄉鎮實際,制定年度工作計劃和工作目標,並定期匯報工作。

2.負責本鄉鎮疾病預防控制工作和地方病防治工作。

3.負責疫情統計、分析和上報工作。做好傳染病管理、隔離、消毒工作。

4、負責本鄉鎮兒童計劃免疫和免疫生物製品以及冷鏈設備的管理工作,組織和指導鄉村醫生做好免疫接種,掌握全鄉人群免疫水平。

5.負責收集、整理、分析全鄉地方病(寄生蟲病)的發病情況,進行病源學和流行病學調查,分析流行規律,提出防治措施。

4.了解和掌握全鄉食品衛生管理狀況和人群營養狀況,做好監督工作。

5.開展農葯中毒的防治和其它農業勞動衛生,對中毒者組織搶救,並調查中毒原因。

6.負責本鄉學校的教學衛生、體育衛生。積極開展對學生的健康教育。

7.在全鄉積極開展初級保健衛生工作,提高全鄉居民的健康素質。
婦幼專干職責

1、在公衛院長的領導下和縣婦幼保健站的指導下,全面負責本轄區婦幼保健工作,制定婦幼保健年度工作計劃並組織實施,及時進行半年小結、年終總結。
2、經常下村入戶,督促、指導村保健員落實婦幼保健服務措施和解決村級疑難問題。
3、定期召開村婦幼保健員例會,有計劃地開展村婦幼保健員和村醫的婦幼保健業務培訓。
4、按婦幼衛生信息管理規范,做好婦幼資料收集、整理、統計與分析,並及時准確做好婦幼衛生報表。
5、組織推廣婦幼保健新技術。
6、配合上級開展婦幼衛生專題調查和婦幼衛生科研工作。
7、開展婦幼衛生健康教育,建立和定期更換婦幼衛生宣傳窗,發放宣傳冊、開展健康咨詢等健教活動。
8、做好孕產婦系統管理工作,督促和落實早孕檢查、產前檢查、產後健康檢查等孕產期保健服務,動員孕產婦住院分娩,負責《孕產婦保健手冊》的發放和回收。
9、承擔高危妊娠管理,負責高危妊娠建卡、報告、追蹤和指導分娩地點。
10、組織開展兒童系統管理、兒童體檢和體弱兒管理工作。
11、定期組織開展已婚婦女的婦科防癌普查。
12、按時參加各類婦幼保健會議和培訓班,並及時向單位領導和相關人員匯報或傳達上級精神,提出實施計劃、接受有關檢查、督導和考核。

衛生監督員職責
1、在公衛院長的領導下和縣衛生監督所的指導下,全面負責本轄區衛生監督工作,承擔食品生產經營單位,餐飲業及集體食堂衛生條件衛生行政許可前現場審查。
2、承擔公共場所衛生條件的衛生行政許可前現場審查。
3、督促食品及公共場所從業人員到有體檢資質的縣疾控中心每年進行一次健康體檢。
4、協助縣衛生監督所對轄區從業人員進行衛生知識培訓。
5、對食品生產經營單位、餐飲業及集體食堂的衛生條件、衛生防護設施、生產經營活動及直接從事食品生產經營活動人員健康管理進行衛生監督檢查,查處違法行為。
6、對化妝品、消毒產品、生活飲用水涉及飲用水衛生安全產品及其他健康相關產品的衛生及其生產經營活動進行衛生監督檢查,查處違法行為。
7、對公共場所的衛生條件及其從業人員的健康管理進行衛生監督檢查,查處違法行為。
8、對醫療單位的執業資格,執業范圍及其醫務人員的執業資格,執業注冊進行監督檢查,規范醫療服務行為,打擊非法行醫;
9、對轄區的傳染病疫情報告,疫情控制措施,消毒隔離制度執行情況和醫療廢物處置情況進行監督檢查,查處違法行為。
10、打擊非法采供血行為。
防疫專干職責

1、在公衛院長的領導下和縣疾控中心的指導下,全面負責本轄區疾控工作,收集掌握本地與計劃免疫有關的基本資料;
2、及時准確地掌握本地常住、暫住和流動人口中的接種對象;
3、負責組織實施本轄區疾病預防和控制、計劃免疫工作;
4、負責鄉村計劃免疫冷鏈設備管理,正確使用、保養冷鏈設備和接種器材;
5、做好疫苗的計劃、接收、貯存、分發工作;
6、負責收集、整理、上報接種和疫苗使用情況;
7、定期召開村衛生室工作例會,培訓鄉村醫生;
8、監督、管理、指導村級鄉村醫生各項工作;
9、結合本地實際,開展各項愛國衛生運動,改善環境,提高健康意識;
10、及時准確收集、整理、上報轄區疾病控制工作信息;
11、負責傳染病疫情報告及管理工作;
12、及時報告、處理或協助上報、處理異常接種反應、疫情及突發衛生事件;
13、完成縣級衛生行政部門和上級業務單位交辦的工作任務。

㈢ 管理整治好鄉鎮街道的衛生從何入手

2006年度鄉鎮(街道)公共衛生工作

指導意見

為認真貫徹落實建設衛生強市會議精神,切實做好今年我市農村公共衛生工作。根據省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衛生工作的意見》(浙政發〔2005〕50號)、餘姚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衛生事業發展的實施意見》(余政發〔2006〕35號)、餘姚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2006年度餘姚市鄉鎮(街道)公共衛生工作目標管理考核試行辦法》(余政辦發〔2006〕47號),現就2006年度鄉鎮(街道)公共衛生工作提出以下指導意見:

一、2006年農村公共衛生工作的目標和主要任務

到2006年底,建立基本適應本地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鄉鎮(街道)、村(社區)二級公共衛生管理體制;建立健全鄉鎮(街道)、村(社區)二級公共衛生服務網路;基本建立本地公共衛生的保障和考核機制。2006年農村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的主要任務有3大類12項(詳見附件):一是保證農民享有基本衛生服務;二是保證農村重點人群享有重點服務;三是保證農民享有基本衛生安全保障。

二、建立鄉鎮(街道)、村(社區)二級公共衛生管理體制

(一)建立鄉鎮(街道)、村(社區)二級公共衛生管理組織和公共衛生聯絡員隊伍。

各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應成立公共衛生管理委員會,由鄉鎮長(辦事處主任)任主任,分管教文衛工作的副鄉鎮長(辦事處副主任)擔任副主任,教文衛、財政、工業、農業、民政、社保、綜治、婦聯、團委等各辦線負責人及轄區內衛生院(醫院)院長為組成成員。下設辦公室,教文衛辦負責人兼任辦公室主任,並配備一名專職公共衛生管理員。各行政村應成立公共衛生管理小組,由村民委員會主要負責人任組長,指定一名村幹部為兼職公共衛生管理員,並在每個村民小組落實一名公共衛生聯絡員。

(二)明確鄉鎮(街道)、村(社區)二級公共衛生管理組織和公共衛生聯絡員的工作職責。

鄉鎮(街道)公共衛生管理委員會負責落實市政府下達的公共衛生目標任務,制定具體工作方案並組織實施,落實經費保障,定期開展轄區內公共衛生工作的檢查和考核,協調重大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處理。

村公共衛生管理小組負責組織實施本村(社區)的環境衛生、改水改廁、健康教育、集體聚餐、食品葯品等相關產品的巡查、信息報告和流動人口的衛生管理;負責組織實施本村(社區)的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工作;辦好村衛生室,督促村衛生室履行公共衛生的有關職責。根據村(社區)地域和人口基本情況組建村級公共衛生聯絡員隊伍,做好公共衛生聯絡員的管理工作。

村(社區)公共衛生聯絡員並熟悉公共衛生相關法律法規和專業知識,貫徹執行上級部門的有關規定,宣傳公共衛生知識。在村公共衛生管理小組的領導及衛生院(醫院)的工作指導下,與村衛生室密切配合,具體承擔以下工作任務:

1、了解村民的衛生需求,積極做好村公共衛生管理小組的參謀,做好相關公共衛生信息收集與報告。

2、配合做好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和改水改廁工作,協助開展飲用水質監測和除「四害」工作。

3、切實做好外來流動兒童及外來孕產婦的調查摸底和上報工作,通知並督促其到衛生院(醫院)接受常規計劃免疫管理及孕產婦系統管理。

4、協助做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政策宣傳,及時了解和掌握本區域參加合作醫療人員的就醫和報銷情況。

5、其他相關工作或指令性任務。

三、構建鄉鎮(街道)、村(社區)二級公共衛生服務網路

(一)建立健全鄉鎮(街道)、村(社區)的公共衛生服務網路。

鄉鎮(街道)、村(社區)的公共衛生服務網路由本轄區衛生院(醫院)、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為主組成,村公共衛生聯絡員輔助配合。加強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的標准化建設,按照農村社區衛生服務要求,逐步把村衛生室建設成集預防、保健、醫療服務等六位一體的社區衛生服務站。通過聯村醫生、鄉村(社區)醫生及村公共衛生聯絡員三支隊伍,建立「條塊結合、分片包干、團結合作、責任到人」的工作機制。有多名鄉村醫生的行政村可分片確定一名鄉村醫生為村片區的責任醫生,具體負責該村片的公共衛生服務工作。鄉村醫生較少的村,可由衛生院聯村醫生分擔負責村片的公共衛生服務工作。

山區鄉鎮要力爭做到每個行政村都有村衛生室,承擔全村的公共衛生服務工作。暫無法建立村衛生室的行政村,鄉鎮政府可在行政村設立公共衛生服務點,由衛生院派醫務人員定期到服務點開展公共衛生服務工作;同時,可聘任無執業資格的原鄉村醫生或聘任一名文化程度高中以上、品德良好、熱愛該項工作的人員為該村的衛生員,經過一定的衛生專業知識培訓,協助履行部分公共衛生服務工作。

(二)明確鄉鎮(街道)、村(社區)二級公共衛生服務網路的職責。

1、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公共衛生服務職責。鄉鎮(街道)衛生院主要承擔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等六位一體的社區衛生服務職能,承擔市衛生局和鄉鎮(街道)政府委託的轄區內公共衛生服務的管理職能,開展對村衛生室的業務指導、考核和對公共聯絡員的工作指導。主要包括基本醫療服務、健康教育、衛生監督的協助和疾病預防控制、婦幼保健、康復保健服務、計生技術指導、衛生信息的收集和管理等7項工作。

2、村衛生室(社區服務站)工作職責。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主要承擔常見病的初次診治和轉診、健康教育、責任區域的公共衛生信息收集與報告、建立健康檔案、疾病防治控制和婦幼保健等工作。具體職責為:

(1)做好村委會參謀,組織實施村(社區)健康教育。設置健康教育欄,定期更新內容,發放健康教育資料,及時上門宣教,使健康教育進村入戶。

(2)提供基本醫療惠民服務。開展常見病、多發病的基本診治、上門出診、設立家庭病床等服務,嚴格執行國家規定的收費標准,做到合理檢查、合理用葯。

(3)搞好健康管理。充分利用健康檢查、臨床診療、無償獻血、婚前檢查、重點人群服務等體檢資料,結合上門服務,協助做好農民健康檔案的建立和管理工作,並開展有針對性的健康干預活動。

(4)定期開展重點人群服務。為60歲以上老年人和特困殘疾人、低保家庭、五保戶等困難群體進行定期隨訪、跟蹤服務和動態管理。

(5)公共衛生信息收集和報告。按規定要求收集和報告傳染病疫情、集體中毒、職業危害及農村集體聚餐、飲用水污染、出生死亡、出生缺陷和外來人口等信息。

(6)協助落實疾病防治措施。協助衛生院做好傳染病人的消毒隔離、治療和其他防治工作,協助開展疾病監測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工作,對區域內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病人進行管理和跟蹤服務。協助衛生監督所做好農村集體聚餐的衛生指導工作。

3、村公共衛生服務點衛生員職責。村公共衛生服務點衛生員作為解決山區有些行政村沒有村衛生室的盲點問題,主要承擔責任區域的公共衛生信息收集與報告、健康教育、為村民提供非處方葯品等工作:

(1)做好村委會參謀,組織實施村健康教育。設置健康教育欄,定期更新內容,發放健康教育資料,及時上門宣教,使健康教育進村入戶。

(2)為村民提供非處方葯品。可以備有非處方葯品,通過電話等形式向衛生院的醫生提供病人的有關病情,詢問有關用葯情況,並向村民提供非處方葯品。

(3)公共衛生信息收集和報告。收集並向衛生院報告有關疾病、集體中毒、職業危害及農村集體聚餐、外來人口等信息。

(三)關於落實直接面向農民的3大類12項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分工原則。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落實,在鄉鎮(街道)、村(社區)二級公共衛生管理組織的領導下,主要由鄉鎮(街道)衛生院、村衛生室(村社區衛生服務站)承擔。由於服務項目直接面向農民,量大面廣,要做好3大類12項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鄉鎮(街道)衛生院、村衛生室(村社區衛生服務站)的分工必須堅持以下三項原則:

1、「衛生院為主,村衛生室為輔」原則。在今年工作的分工上,鄉鎮(街道)衛生院要多承擔服務項目的內容,村衛生室(村社區衛生服務站)安排少些,以便鄉村醫生有培訓學習的過程,工作任務可逐年增加。

2、「明確分工,責任到人」原則。對項目的具體內容要結合本地實際,明確衛生院與村衛生室的分工,並把責任落實到人。

3、「既分工,又合作」原則。鄉鎮(街道)、村二級既要明確分工,又要密切配合,做到衛生院醫務人員、鄉村醫生上下聯動,公共衛生聯絡員積極參與,確保公共衛生服務工作到位。

四、推進農村公共衛生工作的保障措施

(一)制度保障。要建立定期會議制度,召開鄉鎮(街道)公共衛生管理委員會會議,研究商量公共衛生工作;組織召開村公共衛生領導小組組長會議,聽取和部署公共衛生管理工作。要建立培訓制度,組織村級公共衛生聯絡員、鄉村醫生和衛生員開展業務培訓。要建立考核制度,鄉鎮(街道)公共衛生管理委員會要制訂對衛生院、行政村、村衛生室的考核辦法,並定期組織考核,考核業績要與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補助相掛鉤。

(二)資金保障。各鄉鎮(街道)的公共衛生服務專項資金由市財政落實,並按余政辦發〔2006〕47號的文件精神根據工作考核情況下撥。各鄉鎮(街道)財政應根據實際情況安排適當經費,用於補充本地公共衛生工作經費。

各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要根據市財政局、市衛生局出台的《關於落實衛生事業補助政策的辦法》,落實醫療機構補助經費。鄉鎮(街道)衛生院從事預防保健的人員經費由鄉鎮(街道)財政按實給予補助,今年補助標准為6萬元/人;鄉鎮(街道)衛生院編制內在職人員的養老、失業和醫療等保障費用由鄉鎮(街道)財政給予全額補助。

(三)村衛生室建設保障。各行政村要加強對村衛生室建設的領導,要為村衛生室建設提供工作用房等硬體支持。

附件

直接面向農民的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和基本內容

一、保證農民享有基本衛生服務

序號
項目名稱
服務內容及要求

1
健康教育
村村設置健康宣傳欄,定期更新內容;戶戶獲得健康教育資料,及時上門宣教;開展育齡婦女和學生的身心健康咨詢與教育。

2
健康管理
充分利用健康體檢、臨床診療、無償獻血、婚前檢查、職業體檢、重點人群服務等體檢資料,結合主動上門服務,為農民逐步建立健康檔案,並開展有針對性的健康干預。

3
基本醫療

服務
方便農民常見病、多發病的基本診治;建立雙向轉診制度;結合農忙和疾病防控等情況,及時組織開展社區巡診,處理常見病患,訪視重點對象,落實防控措施,做到小病不出村鎮、大病及時救治;合理檢查、合理用葯,嚴格執行國家規定的醫葯收費政策,對困難群眾適當減免診療費用。

4
合作醫療

便民服務
負責合作醫療相關問題的解答,協助做好政策宣傳。及時了解本區域參加合作醫療人員就醫情況。通知並協助參加合作醫療人員及時報銷等。保證農村重點人群享有重點服務序號項目名稱服務內容及要求

二、保證農村重點人群享有重點服務

序號
項目名稱
服務內容及要求

5
兒童保健
向0-7歲的兒童提供省免疫規劃確定的7種一類疫苗的接種服務,確保接種率達到95%以上;0-3歲兒童在首次體格檢查時建立系統管理檔案,定期接受8次健康體檢,系統管理率達到90%以上。

6
婦女保健
向孕產婦提供5次產前檢查、3次產後上門訪視和1次產後常規檢查;向育齡已婚婦女每3年提供1次常見婦女病檢查。

7
老人和困難

群體保健
為60歲以上老人和特困殘疾人、低保家庭、五保戶等困難群體配備社區責任醫生,定期隨訪,跟蹤服務,動態管理。

8
重點疾病

社區管理
(1)結核病:發現病人及時登記報告並督導服葯、復查;

(2)血吸蟲病:開展查滅螺、病人檢查和葯物治療;

(3)艾滋病:開展艾滋病咨詢,協助做好艾滋病自願檢測和抗病毒葯物治療;

(4)精神病:對農村精神病人進行監護指導和治療指導;

(5)主要慢性病:對高血壓、腫瘤、糖尿病、肝炎等疾病開展咨詢服務和用葯指導。

三、保證農民享有基本衛生安全保障

序號
項目名稱
服務內容及要求

9
公共衛生信息收集與報告
按規定要求收集和報告傳染病疫情、集體中毒、職業危害及農村集體聚餐、飲用水污染、出生死亡、出生缺陷和外來人員等信息。

10
環境衛生協管
配合做好村居環境綜合整治和改水改廁工作,協助開展飲用水水質監測和除「四害」工作。

11
衛生監督協查
配合縣級衛生監督派出機構對農村學校、醫療機構、相關企業和經營單位開展衛生檢查。

12
協助落實疾病防控措施
承擔或協助做好傳染病病人的消毒隔離、治療和其他防控工作,協助開展疾病監測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工作。

說明:1、上述項目的勞務性服務開支,從公共衛生服務專項資金支出,對農民

實行免費服務。

2、國家規定向農民免費提供的項目,如向適齡兒童提供一類疫苗的免疫

接種、艾滋病自願檢測和抗病毒治療等,所需經費由各財政另行安排

落實。

㈣ 鄉鎮衛生院人員工作職責

你把你這句話,直接打到網路里,能看到發了多,我就不給你復制了。你自己找,結合多個,做出自己的!

㈤ 公共衛生科得主要職責是什麼

1、在院長的領導下,承擔醫院公共衛生行政管理與業務指導工作,負責對內、對外涉及公共衛生的協調聯絡和信息收發工作;

參與涉及公共衛生工作隊伍建設、醫院院區規劃、房屋建設、公共場所及設施配置、飲食飲水等工作的開展。

2、承擔醫院公共衛生規劃、計劃、工作方案和制度起草工作,負責醫院公共衛生管理制度、規劃、計劃、方案和上級檢查及活動的組織、落實、督查、考核與總結匯報工作,

3、承擔各種涉及公共衛生的法律法規和各種規范要求、制度、技能的組織、培訓指導和考核工作。

4、承擔醫院傳染病管理、傳染病上報流程指導和傳染病信息規范收集、上報工作;承擔發熱門診、腸道門診建設指導與督查工作;

承擔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風險排查、收集和信息上報工作,參與醫院應急預案制(修)訂和風險評估,負責醫院突發事件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涉及公共衛生處理工作,參與協調與聯絡。

5、承擔醫院放射衛生、職業防護及職業暴露管理與指導工作。

承擔醫院職工健康檔案建設與管理工作,承擔院區居民兒童健康管理服務、孕產婦健康管理服務、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務、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服務、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務、重發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務。

與相關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聯絡、對接健康管理信息,參與義診、轉診事務。

6、承擔醫院新生兒預防接種組織、指導和管理與考核工作,負責相關疫苗的規范領取工作。規劃醫院接種門診的建設(可納入工作計劃或規劃)。

7、承擔醫院健康教育計劃起草、組織和實施工作,負責與衛生管理部門和相關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健康教育方案的對接工作。規劃醫院健康教育學校建設(可納入工作計劃或規劃)。

8、承擔《醫學出生證明》與《死亡證明》管理、審核蓋章工作。承擔醫院公共衛生監測信息(死亡、慢性病、腫瘤病例報告,圍產兒、出生缺陷及各種婦幼信息)匯總和網路直報工作。

9、承擔衛生管理部門要求的衛生監督協管工作,完成各種涉及公共衛生指令性工作。

(5)鄉鎮衛生院崗位職責擴展閱讀:

公共衛生科相關人員職責:

A、公衛科科長職責

1、負責醫院公共衛生工作方案的制定與落實;

2、負責醫院疫情報告、傳染病監測報告工作;

3、負責醫院門診、住院患者傳染疾病的監測上報工作;

4、負責職工的預防保健工作,建立職工健康檔案,開展職業危害的防護工作;

5、協助衛生疾控部門開展相關流行病學調查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工作;

6、開展健康教育、健康咨詢、婦幼保健、免疫預防工作;

7、督導進行消毒質量監測、病區空氣細菌監測、抗菌素使用監測,做好醫院感染管理工作;

8、負責醫護人員相關知識的培訓工作。

B、公衛科副科長職責

1、在醫院分管院長和科長的領導下,協助科長完成科室的各項工作。科長不在時負責全科工作。

2、協助科長完成科室的年度工作計劃,做好各項工作任務的規劃安排,並組織實施。

3、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和衛生行政部門、疾控中心、婦保院溝通協調,做好傳染病報告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工作。

4、做好院內感染管理、傳染病培訓工作及相關的健康教育。

5、做好院內職工職業暴露監管工作。

6、完成領導交付的其他工作。

C、公衛科科員職責

1、在公共衛生科科長領導下開展日常工作。

2、負責傳染病報卡、死亡醫學證明的網路直報並做好登記工作。

3、督導新生兒乙肝疫苗工作的完成,疫苗領用記錄完整。

4、參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處置,做好信息上報工作。

5、完成日常傳染病專病報表的統計及上報工作。

6、定期參加傳染病知識培訓,提高業務能力。

7、參與院內健康教育工作的實施。

8、完成領導交付的其他工作。

㈥ 鄉鎮衛生院書記是管理什麼工作職責

鄉鎮衛生院書記是鄉鎮衛生院的政治幹部,主要是負責醫院的黨務工作、政務工作、醫院黨員幹部紀律的監督和負責監督醫院的工作制度的實施等。

㈦ 鄉鎮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科的工作制度和工作職責有誰知道

茶元頭衛生院公共衛生科崗位職責

一、婦女保健、計劃生育技術崗位職責

1、認真做好轄區內孕產期保健、更年期保健、生殖健康、女職工保健等婦女保健工作,負責早孕登記、建冊、高危孕產婦篩查、登記、隨訪以及管理范圍內孕婦產前產後的訪視。

2、嚴格遵守婦女保健、計劃生育技術工作規范,提供避孕、節育知情選擇的咨詢服務,發放避孕葯具。

3、開展婦女保健健康教育工作,普及優生優育、婦女常見病及多發病的防治等衛生科普知識。

4、做好轄區內婦女保健信息資料的收集、匯總、統計、分析、上報工作,及時反饋基層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定期進行質量控制。

5、定期深入基層,檢查、指導基層單位做好婦女保健工作。

6、負責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有關表冊的登記,做好報表的統計、分析工作,按期上報所在區婦幼保健院(站)。

7、認真參加相關工作例會和培訓,深入居民區,加強檢查與指導。

8、承擔上級布置的各項婦女保健、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工作。

9、完成上級交辦的其他工作。

二、兒童保健崗位職責

1、按照兒童保健工作制度要求,做好兒童保健門診各項常規工作。

2、建立轄區內新生兒訪視工作制度。

3、建立本轄區0—7歲兒童健康檔案,掌握本轄區兒童健康狀況、5歲以下兒童死亡的情況,進行動態管理。

4、在農村社區開展兒童保健健康教育活動,宣傳母乳喂養及兒童常見病、多發病的防治等衛生科普知識。

5、做好轄區內兒童保健資料的收集、匯總、統計、分析、上報工作,及時反饋基層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定期進行質量控制。

6、參加繼續醫學教育,不斷更新知識,提高自身業務素質,提高兒童保健專業技術水平。

7、承擔上級下達的各項兒童保健工作任務。

8、完成上級交辦的其他工作。

三、健康教育、老年人健康、健康檔案管理工作人員崗位職責

1、負責本轄區健康教育工作的計劃制定、組織與實施、檢查與評價、記錄與總結等工作,並接受上級健康教育機構的業務指導、檢查與考評等。

2、負責組織與開展本轄區居民的主要衛生問題及行為危險因素的調查研究,針對農村社區內高危人群的危險因素開展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做好控煙限酒、合理營養、心理平衡、適量運動的指導與行為干預等工作。

3、負責組織定期開展社區居民的健康教育講座,普及疾病預防控制、健康與保健知識;開展居民健康知識與健康行為的檢查與評估,提高社區居民健康知識知曉率和健康行為形成率。

4、負責開展社會人群的精神衛生健康、殘疾預防與康復的健康教育;及特殊人群如兒童、婦女、青少年、老年等人群的健康教育工作。

5、負責轄區內健康教育宣傳資料的編印與發放工作,提高健康教育資料的入戶率和健康教育處方的利用率與針對性。

6、負責轄區內健康教育宣傳欄或板報的定期更換與資料的留存工作。

7、負責組織與參與各種衛生宣傳日的社會人群健康教育宣傳與咨詢活動。

8、負責農村社區居民健康檔案保管,應保證居民信息資料的完整性與可利用性,並做到同步更新及動態變更,管理有序。

9、做好健康檔案文本借閱工作,按規定手續辦理借閱、歸還工作。

10、負責轄區健康工作資料的收集與留存工作,建立規范的農村社區衛生服務健康教育工作檔案。

11、完成上級交辦的其他工作。

四、計劃免疫崗位職責

1、及時掌握本轄區兒童(包括外來兒童)情況,建立新生兒預防接種卡、證,按免疫程序的規定和預防接種工作規范要求,組織開展預防接種工作,實施預防接種的安全注射。

2、提出疫苗需求計劃,建立健全疫苗領發登記,做好疫苗管理。配合上級部門做好疫苗效果的監測工作。

3、做好冷鏈設備的使用、保養工作,建立冷鏈運轉記錄。

4、進行常規接種率報告,針對傳染病和預防接種後不良反應或事故進行報告。

5、開展預防接種工作的健康教育,對外來兒童家長進行計劃免疫知識宣教。

6、收集與預防接種有關的基礎資料。

7、准確掌握轄區常住、暫住和流動人口中接種對象的變動情況,定期對轄區內流動兒童進行調查摸底,建立流動兒童預防接種登記簿。對集貿市場和外來人口較密集的地方進行上門串戶接種,消除免疫空白點。

8、掌握轄區內托幼機構、小學學生預防接種情況,定期查漏補種,杜絕發生因漏種而引發相關傳染病的爆發。

9、承擔上級布置的各項計劃免疫工作任務。

10、完成上級交辦的其他工作。

五、傳染病管理崗位職責

1、負責傳染病上報工作,對法定傳染病,按規定時限上報,並按規定做好傳染病登記卡的保密工作。

2、每天按時檢查門診日誌,做好登記、認真核實傳染病登記卡項目,避免缺項,杜絕錯卡及死卡現象。及時與疾控機構交換疫情,使傳染病報告達到及時、正確。

3、督促衛生院有關科室做好傳染病登記報告工作,每周各科核對一次,每月底對各科室傳染病報告工作進行自查。

4、對傳染病登記卡進行分類,認真逐項填寫訪視單,交訪視人員,並督促其認真.及時進行訪視,把好訪視質量關。

5、按時參加區疾病控制中心傳染病防治工作月會,並做好疫情的核對和分析工作。

6、及時、准確上報月報表及其他報表。

7、做好各種資料保存工作,並將各種資料裝訂成冊。

8、開展健康教育、咨詢,普及傳染病的防治知識。

9、完成上級交辦的其他工作。

六、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重型精神病患者、康復工作管理崗位職責

1、熟悉並掌握責任轄區內各類慢性疾病的患者、重型精神病人、村民因急、慢性疾病、創傷、老年病及殘疾等基本情況,患者的個人信息、資料以及變動情況,轄區內主要慢性疾病的患、發病趨勢,做到底數清,情況明。

2、嚴格遵守慢性疾病相關的管理規定,負責制定並落實慢性疾病病人的隨訪、體檢、康復治療指導和健康教育的工作計劃。

3、搞好本轄區精神衛生宣傳教育工作,有計劃做好本轄區各級人員培訓及宣傳教育工作。

4、配合精神科專業醫生開展社區精神衛生服務。按時完成各項統計報表和上報工作。

5、按照上級業務部門的規定,做好社區居民慢性疾病相關的生活行為因素的監測工作。

6、負責組織和指導有關康復三級預防的宣傳教育工作,降低病、傷、殘的發生或減輕傷殘後其功能障礙的程度。

7、負責康復醫療的咨詢、轉診和支持工作,保存和整理康復醫療記錄和病歷檔案。對病、傷、殘者功能障礙的性質、部位、范圍、程度、發展趨勢、預後和轉歸進行客觀、准確的評定。制定不同階段與時期的康復目標。

8、負責制定康復目標的實施計劃、組織和指導病、傷、殘者的康復治療,採取各種措施治療病、傷、殘者,以改善其功能。

9、對康復病人做好自我康復器械訓練的宣傳指導工作。

10、完成上級交辦的其他工作。

茶元頭衛生院
2016.01.02

㈧ 鄉鎮中心衛生院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怎麼來寫

2011-5-8 10:56 黃代富5 | 一級
第一部分 總 則
一、目的
為及時、高效、妥善處置發生在我鎮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有效應對並及時控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造成的人民健康危害,做好醫療救護工作,避免和減少人員傷亡,防止事態進一步擴散,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與健康,維護社會安全和社會穩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及其實施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規、規章,特製定本預案。
二、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於我鎮范圍內發生的所有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預防和控制工作。
三、基本原則
(一)預防為主
加強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監測和防範,及時發現並排除隱患,採取有效措施,預防和減少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生。
(二)快速反應
及時發現並上報可能存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隱患,建立信息通報快速通道,盡可能在最短時間內啟動預警機制。
(三)分類指導
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類型,對重大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職業中毒以及其它嚴重影響公眾健康的事件區別處理,以求達到最佳效果。
(四)及時處理
在發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對受害者及時採取救治措施,做到快速、高效、及時,最大限度減輕危害造成的不利後果。
(五)屬地管理
我鎮發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領導機構有權對轄鎮內的各種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資源進行統一調配。
第二部分 應急體制建設
一、行政機構、指揮機構及相關部門的職責
(一)政府機構職責
1、鎮政府:組織領導鎮轄區內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控制工作;組織領導鎮轄區內各部門、各單位和廣大群眾落實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處置措施。
2、各村、社區:組織落實村、社區轄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有關預防控制措施;開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預防控制知識的宣傳。
(二)指揮機構組成
1、成立東鞏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指揮部,由政府主要領導任總指揮,分管領導任副總指揮,宣傳、紀委、衛生院、派出所、財政所、廣播站、學校、安監辦、愛衛會和各村(社區)等相關部門負責人任成員;
2、衛生院設立指揮中心,負責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專家委員會提出的建議進行分析、判斷,決定是否啟動預警機制,並由鎮政府批准。
3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指揮中心日常工作由衛生院公共衛生科具體負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啟動後,各有關部門及人員必須按照應急預案規定的職責分工進入應急狀態。
(三)指揮機構職責
1)、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市、區關於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預防和應急處置工作的決策和部署;統一指揮和協調全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預防和應急處置工作。
2)、核實各項工作預案,分析、研究、判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危害程度,提出緊急應對措施;組織、協調成員部門(單位),配合各村、社區開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預防和控制工作。
3)、對各村、社區、各有關部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預防和應急處置工作進行指導、檢查和督促。
4)、研究、處理其他有關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預防和應急處置工作的重大事項。
(三)相關部門職責
1)衛生院:負責制定預防和控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各項技術方案,及時掌握事件動態;負責組建由衛生管理、流行病學、臨床醫學、檢驗檢測等專業的專家組成的專家咨詢組;組建、培訓由流行病學、臨床醫學、實驗室檢驗、衛生監督、環境消毒等專業技術人員組成的應急機動隊伍和醫療急救隊伍,落實對受害者的救治措施,做好傳染病病人的流行病學調查、密切接觸者的醫學觀察及實驗室檢測工作;對事件現場進行衛生處置,提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控制措施以及監督措施的落實;開展健康教育,保護易感人群,防止疫情擴散;協調政府各相關部門、各村、社區協同開展應急處置,確保在鎮政府的統一指揮下,使衛生防病和醫學救護工作高效、有序進行。必要時,提請區政府對疫區採取疫情緊急控制措施。
2)派出所:協助衛生及有關部門及時封鎖可疑區域,負責做好疫點、疫區現場封鎖的治安管理工作;搞好交通疏導,保障疫情處理車輛、人員迅速抵達疫區;對病人隔離治療、密切接觸者醫學觀察不予配合的,負責採取強制隔離措施。
3)財政所:確保全鎮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工作所需資金,落實各項應急物資專款,撥付突發事件受害人的應急診療費用並能夠及時足額到位。
4)宣傳組:准確、及時發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和本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預防控制的措施,為媒體采訪提供方便,保證社會透明度;負責做好群眾防病知識宣傳,提高群眾自我防範能力。
5)紀委:負責對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工作中不履行職責、出現失職、瀆職、違紀的黨員領導幹部、國家公務員和國家行政機關任命的其他人員進行查處。
6)後勤組:負責各相關部門、各村、社區協調、溝通工作;協助宣傳等部門做好對外的新聞報道和宣傳工作;保證全鎮突發事件應急物資的儲備和供應;配合有關部門抓好市場秩序的整頓;督導鎮屬部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工作的落實;保證居民日常生活必需品的正常供應。
7)教育:負責全鎮教育系統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工作,做好學校、托幼機構的健康教育工作;負責做好並落實學校內的有關突發事件的預防控制措施。
8)工商:貫徹執行中央、省、市、區下發的有關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各項價格干預措施和緊急干預措施;負責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期市場價格的監督管理和市場葯品及相關商品的價格監測,嚴格控制物價上漲,並對市場價格政策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嚴厲查處各種價格違法行為。
9)城建:負責全鎮垃圾、糞便的污染治理,配合愛國衛生運動,提高環境衛生水平;指導組織全鎮環衛系統強化環衛設施及裝備的消毒預防工作。
10)民政:協助做好對社區居民的安撫工作;負責困難地區、困難群眾的生活和醫療救助工作。
13)安監辦:依法對生產經營單位執行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和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準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事故隱患,及時責令排除。
二、衛生專業應急處置工作網路
鎮衛生院組建東鞏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工作網路,具體職責如下:
(一)各村
在鎮政府的領導下,根據衛生院安排,協調本轄區內各有關部門、醫療機構,落實各項防病措施並開展督查,掌握本轄區的疫情動態,向鎮政府、衛生院報告;做好防病必需的技術和物資准備;指導開展環境消毒和個人防護;協助上級單位落實預防和控制措施,做好現場處理工作;依託社區開展居民健康教育。
(二)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確定監測點,建立監測網路,及時掌握、分析、報告疫情動態,提出防治對策;指導開展流行病學調查,承擔實驗室檢測任務;負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現場處理,指導各村(社區)做好疫點處理工作;對各村(社區)和各村衛生所、個體診所人員開展業務培訓、指導和督查工作。
督促落實轄區內監測點和各有關單位做好突發衛生公共事件監測工作,及時上報監測信息;做好病人流行病學個案調查、樣品採集工作,及時報告事件動態情況;承擔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現場處理工作。
(三)各級各類醫療機構
建立由主要領導直接負責的突發衛生公共事件工作小組,建立院內工作流程,將各項工作落實到人。加強醫療機構內的消毒等預防工作,重視醫務人員的自身防護,防止醫源性感染。做好病例監測、篩選、報告,對有可疑症狀的病人在尚未明確診斷前要採取相應的臨時隔離措施,預防疾病傳播。
(四)急救中心
准備專用救護車和急救人員,負責轉運病人到指定醫療機構。
(五)衛生監督
重點開展對醫療機構、公共場所等單位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預防控制措施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
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專家庫
鎮衛生院組建由衛生管理、流行病學、臨床醫學、自然疫源病學、微生物學、衛生監督、檢驗檢測、衛生經濟等方面的專家組成的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專家庫。專家庫下設傳染病及群體性原因不明疾病專業委員會、食物中毒專業委員會、職業中毒專業委員會,各專業委員會成員名單由衛生院決定,專家庫日常管理工作由衛生院負責。
突發事件發生後,衛生院組織相應專業委員會對突發事件進行綜合評估,初步判斷突發事件的類型及危害程度分級,向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領導機構指揮中心提出是否啟動預警機制,或啟動何級預警機制的建議。
四、應急機動隊
衛生部門要組建規模適度、人才配比合理、專業素質高、精幹高效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動隊,人員由流行病學、臨床救護、急診醫學、衛生監督、實驗室檢測、消殺滅、後勤保障等方面專家和工作人員組成。根據工作需要可分為疾病控制應急分隊、後勤保障分隊、檢驗檢測分隊、醫療救護分隊等。上述隊伍分別由疾病控制和衛生監督及衛生院組建。突發事件發生時,由衛生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指揮中心統一調度。
第三部分 經費和物資保障
一、經費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預防和控制工作所需經費由各級財政給予充分保障,並合理安排使用。經費包括處理突發事件所需的儀器設備、交通通訊工具、葯品、醫療用品、防護用品、事件受害人的緊急救治費用、急救人員防護費以及醫療廢水廢物處理處置費用等。
二、物資保障
(一)建立鎮政府常規儲備及臨時應急儲備庫。鎮政府常規儲備庫由財政等相關部門和單位建立,儲備物資數量應滿足我鎮較大規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疫情暴發流行時的需要,由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指揮部統一調撥使用;臨時應急儲備庫應能滿足疫情發生時三天內我鎮疫點處理應急物資需求,由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管理,以供緊急調撥使用。具體物資儲備數量由鎮衛生院、財政所共同確定。
(二)各村(社區)要根據鎮應急預案,科學合理地制定各自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物資儲備計劃,參照鎮級儲備情況並結合各自實際,做好本轄村、社區物資儲備工作。
(三)儲備物資
1、消毒器械:過氧乙酸、含氯消毒劑、碘伏、殺蟲葯品、噴霧器和流行病調查人員、消毒專業人員現場防護設備(猴服、隔離帽、防護眼鏡、16層口罩、雨靴、一次性隔離衣、褲、帽、鞋套及口罩、一次性醫用橡膠手套、手電筒、一次性污物袋;化學性污染和放射性泄漏防護用品、防化服、氧氣桶、防護面具等);
2、中毒現場調查常備用品:注射器、消毒棉簽、消毒紗布、勺子、夾子、鑷子、酒精燈、酒精、滅菌塑料袋、廣口瓶、滅菌試管、樣品冷藏設備、溫度計、毒物快速分析設備、照相機、錄音機、攝像機、中毒診斷試劑(包括各類化學及生物標准品、診斷試劑盒)、特效治療葯物(抗毒素以及特效解毒葯等)
(四)物資供應
指定具備法定資質的若干骨幹企業作為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所需物資生產基地,優先保證各種生產要素供應和供水供電等外部條件。
第四部分 預警體系建設
一、 監測網路建設
(一)建立健全並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網路,以現有信息網為基礎,充分利用農村財務管理網、計劃生育信息網等,完善區、鄉鎮、村三級報告網路。
(二)以鎮為單位,建立村監測點。依據人口分布合理布局,鎮級政府所在地醫院、車站、企業、學校設4個,村和社區設17個,每個監測點指定信息網路通訊員,具體承擔監測點的監測報告工作任務,並實行定期零病例報告制度。
(三)在現有監測系統的基礎上擴展監測范圍,擴展疾病監測種類。對未納入監測系統的相關疾病,如天花、沙門氏菌病等納入監測系統管理。對鼠疫、炭疽、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質炎、霍亂、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熱等實行重點管理。
(四)職業危害因素監測網路和食物中毒監測網路,要加強生物毒素和化學毒素的監測。對有化學毒品儲存和運輸的廠礦、企業,易造成環境污染及人體危害和社會恐慌的重要場所進行衛生學評價,對可能出現的情況進行預測,做好相應的應急准備。
(五)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要建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報告信息網路的基礎平台,形成微機網路化管理;加強疫情監測、相關資料分析交流,盡早發現和識別異常現象。
(六)參與全國聯網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資料庫,加強常規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系統、重點傳染病報告系統、疾病監測、職業危害因素和食物中毒報告系統的管理,保證監測系統的完整性、及時性、靈敏性、特異性。
二、預警系統
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建立全鎮突發事件預警系統,建立健全預警報告制度,根據預警情況,制定監測計劃。在日常工作中,定期召開鎮、村兩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業務專家聯席會議,對可能發生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進行監測分析,並及時發出預警;在各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易發季節到來之前,收集監測和報告資料,全面分析預測,作出預警報告,提出防範性措施;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進行跟蹤監測,掌握其變化情況,對可能出現的趨勢和問題及時進行預警。
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
(一)報告內容
1、初次報告。第一、必須報告信息:事件名稱、發生地點、發生時間、波及人群或潛在的威脅和影響、報告聯系單位人員及通訊方式。第二、盡可能報告的信息:事件的性質、范圍、嚴重程度、可能原因、已採取的措施,病例發生和死亡的分布及可能發展趨勢。
2、階段報告。報告事件的發展與變化、處置進程、事件的診斷和原因可能因素;在階段報告中既要報告新發生的情況,同時對初次報告的情況進行補充和修正。
3、總結報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結束後,對事件的發生和處理情況進行總結,分析其原因和影響因素,並提出今後對類似事件的防範和處置建議。
(二)報告原則
初次報告要快,階段報告要新、准,總結報告要全。
(三)報告時限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各衛生所、個體診所和有關單位應當在2小時內向衛生院、縣衛生局報告;1、發生或可能發生傳染病暴發、流行的;
2、發生或發現不明原因的群體性疾病的;
3、發生傳染病菌種、毒種丟失的。
4、發生或者可能發生重大食物和職業中毒事件的。
(四)報告方式
凡執行職務的醫療保健人員、疾病預防控制人員、衛生監督人員、個體開業醫生和基層監測點的報告人均為責任報告人,除按常規疫情報告、疾病監測及其它常規監測系統規定要求進行報告外,對發現的各種公共衛生異常現象要以最快方式向縣疾病控制機構報告。
第五部分 應急處理方案
一、應急處理要求
由鎮政府突發事件指揮部指揮協調全鎮各有關部門共同實施,並報告上級人民政府。由區衛生局應急指揮中心負責組建紅色應急機動隊,人員由流行病學、臨床救護、急診醫學、衛生監督、實驗室檢測、消殺滅菌、後勤保障等專業技術人員組成。分為疾病控制應急分隊、醫療救護分隊、檢驗檢測分隊、後勤保障分隊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動隊應在臨時現場指揮部領導下承擔現場處理工作任務。包括現場流行病學調查、現場污染物處理、標本採集、環境消毒、消殺滅菌、預防性服葯、預防接種、醫療救治等。
二、控制措施
(一)一般性控制措施
1.現場處置工作程序
(1)通過流行病學調查快速確定事件發生的可能原因,對可能的生物、毒素因子進行分類,確定疫區和目標人群;
(2)根據自然環境因素確定可能的污染范圍,對事件的危害程度和潛在危害進行判定;開展健康教育和社會動員,群防群治盡可能減少危害;
(3)對救護人員、疾病預防控制人員和物資的需求做出評估和調用;
(4)經過事件緊急處理,疫情消除後,進行後續監測,直至消除危害;參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情況核實;現場流行病學調查、分析原因,實驗室檢驗;提出採取控制措施的建議,包括疫區封鎖、人員疏散、消殺滅菌、隔離觀察、預防服葯、預防接種、健康教育和干預等;處理結果的總結、評估與上報。
2.醫療救護工作程序
第一、視傷亡情況設置傷病員分檢處。
第二、對現場傷亡情況的事態發展作出快速准確評價,包括突發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傷亡人數及種類;傷員主要的傷情、採取的措施及投入的醫療資源;急需解決的醫療救護問題。
第三、指揮、調遣現場及轄區內各醫療救護力量。
第四、向臨時現場指揮部匯報有關情況,並接受指令。
第五、在現場醫療救護中,依據受害者的傷病情況按輕、中、重、死亡分類,分別以「紅、黃、藍、黑」的傷病卡作出標志(傷病卡以5×3cm的不幹膠材料做成),置於傷病員的左胸部或其他明顯部位,便於醫療救護人員辨認並採取相應的急救措施。
第六、現場醫療救護過程中,本著先救命後治傷、先治重傷後治輕傷的原則,將經治傷員的血型、傷情、急救處置、注意事項等逐一填寫傷員情況單,並置於傷員衣袋內。
3.傷病員運送工作程序
傷病員經現場檢傷分類、處置後,要根據病情向就近的醫療機構分流。傷病員分流原則如下:
(1)接受傷病員的醫療機構,由臨時現場指揮部按照就近、有效的原則指定。
(2)傷病員現場經治的醫療文書要一式二份,及時向臨時現場指揮部報告匯總,並向接納傷病員的醫療機構提交。
(3)臨時現場指揮部指定的醫療機構必須無條件收治分流傷病員。
(4)運送傷病員途中需要監護的,由現場醫療救護指揮部派醫療人員護送。
(5)傷病員運送至醫療機構後,由收治醫療機構按急診急救工作程序處置。收治傷病員的醫療機構要成立專門的搶救小組,負責傷病員救治工作。
4.消毒處置
(1)根據現場情況,選擇消、殺、滅的器材、葯物劑型、濃度、施葯方法。
(2)保護食品、電器設施和其他有關物品,防止沾染葯物。
(3)實施消毒應先室內後室外、先地面後牆壁、先重點後一般、先飲水後污水的順序進行。
5.現場情況報告程序
由現場最高指揮者負責向上級報告現場情況。
6.新聞宣傳與信息發布
按上級有關指示,統一口徑,指定專人向媒體發布信息,其它任何人員未經授權不得對外公布相關信息。
(二)特殊性控制措施
根據突發事件的社會危害程度,可分別採取以下特殊控制措施:
1.緊急調集人員、儲備的物資,徵用交通工具以及相關設施設備。
2.必要時,對人員進行疏散或者隔離,並可依法對傳染病疫區實行封鎖。
3.根據突發事件應急處理需要,對食物和水源採取控制措施。
4.限制大型公眾聚會活動,停止公共娛樂活動。
5.局部區域或全鎮范圍內停工、停課、停業。
第六部分 正常時期准備工作
一、常規培訓
(一)培訓對象:
各級醫療機構全體醫護人員、社區及農村基層衛生人員、疾病預防控制及臨床的實驗研究人員、基層監測點責任報告人、各級應急機動隊成員等。
(二)培訓方式:
1、按時間分為應急培訓和長期培訓。
2、按類別分為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繼續醫學教育、崗位培訓、農村衛生人員在崗培訓、執業醫師資格和中級專業技術職務考核培訓等。
3、培訓可採取靈活多樣的形式,充分利用現有的教育資源,注重發揮學術團體和高校的作用,確保培訓質量,定期組織現場模擬演練。
4、每年各級各類人員培訓時間不少於40學時,應急機動隊人員不少於80學時。
(三)培訓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傳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辦法》、《臨床醫護人員傳染性疾病防治培訓教材》、《疾病預防控制人員傳染性疾病防治培訓教材》、《住院醫師傳染性疾病防治培訓教材》、《社區及農村基層衛生人員傳染性疾病防治培訓教材》等。
二、演練
各單位及相關人員應積極參與政府組織的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演練,以檢驗、改善和強化攝取應急准備、協調和應對能力,並對演練結果進行總結和評估,進一步完善應急預案。
三、建立志願者隊伍
發揮社區群眾性組織的優勢,組成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志願者隊伍,按照平戰結合、分類管理原則,形成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