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指南
① 黑臭水體治理原則是什麼
黑臭水體是百姓反映強烈的水環境問題,不僅損害了城市人居環境,也嚴重影響城市形象回。近幾答年「讓市長下河游泳」的呼聲反映了百姓對解決和治理城市黑臭水體的強烈願望。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系統性強,工作涉及面廣。國務院頒布實施的《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水十條」)明確,城市人民政府是整治城市黑臭水體的責任主體,由住房城鄉建設部牽頭,會同環境保護部、水利部、農業部等部委指導地方落實並提出目標:2017年年底前,地級及以上城市實現河面無大面積漂浮物,河岸無垃圾,無違法排污口,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建成區基本消除黑臭水體;2020年年底前,地級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均控制在10%以內;到2030年,全國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總體得到消除。
② 為什麼城市黑臭水體就如此難以處理
近三十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工業生產廢水、生活污水、農業養殖污水的大量排放以及對水資源過度的開發利用,使得大量的氮、磷及有機質等營養物質富集,導致我國大部分淺水湖泊及河道呈現富營養化污染狀態,水質惡化。同時水體中外源有機污染物的積累也會引起水中溶解氧的消耗,導致水體缺氧並滋生厭氧微生物,水體透明度變差、顏色發暗,甚至有異味,嚴重的可造成水體發黑發臭,成為黑臭水體,喪失水體功能。湖泊因其多為近於封閉的靜止或緩流的淺層水體,具有流動性較差、水體流速低、水動力條件較差、水體自凈能力有限等特點,因而一旦受到外界污染則很難自行修復,從而成為富營養化和黑臭問題的集中爆發點。
為此,國務院頒布實施的《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水十條」)明確指出,人民政府是整治黑臭水體的責任主體,由住房城鄉建設部牽頭,會同生態環境部、水利部、農業部等多部委指導地方落實並提出目標:2017年年底前,地級及以上城市實現湖泊河流水域面無大面積漂浮物,河岸無垃圾,無違法排污口,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建成區基本消除黑臭水體;2020年年底前,地級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數量均控制在10%以內;到2030年,全國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總體得到消除。
眾所周知,湖泊水體污染實則是水體生態系統平衡遭到破壞,污染負荷超出水體的自凈能力,僅靠水體原有的生態系統難以完成凈化過程。目前常見的水體污染治理技術大致可分為物理法、化學法及生物法。其中物理法主要包括截污、清淤、引水等水利工程,以及氣浮、增氧、人工造流等措施;化學處理法涉及絮凝沉降、葯物滅藻等措施;而生物法是利用特定的水生生物包括植物、動物、微生物及原生動物、後生動物等,通過其新陳代謝過程對水體污染物進行吸收、轉化或降解,達到減少或消除水體污染,去除水體營養物質及有機污染物,主要包括微生物處理、水生動植物操縱調控等方法。但因湖泊水體污染治理是一個很復雜的事情,污染物的來源和影響因素比較多,存在周期性反復的問題,而水處理中常用的物理過濾、化學處理及生物降解均存在各自的優勢、不足和適用條件,很難徹底解決湖泊水體富營養化與發黑發臭的問題,使得湖泊水體污染治理成為一個極為困難的過程。
「三分治理、七分養護」,這是水體生態修復處理的經驗總結,也充分說明了水體污染重在預防,包括採取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生態護坡等工程措施,盡可能削弱甚至避免水體受污染。而一旦湖泊水體出現了污染,水生態系統平衡遭到破壞,則其治理將是相對較難的一個過程,唯有在去除水體污染物的基礎上構建完善的水體生態平衡系統,增強水體的生態恢復與自凈能力,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湖泊水體的富營養化及水質黑臭的問題。
武漢珅德環保技術有限公司從水環境生態平衡原理出發,模擬自然生態系統的自凈功能,開發出了生態過濾技術(Ecological Filtration Technology,簡稱EFT)。它是採用工程技術措施將微生物、原生動物、濕生植物等生物體與生物填料、過濾介質等載體有機結合,互為共生,形成具有高度生物活性的微生態平衡系統—仿自然生態處理系統,對污染水體進行凈化的新型生物治污技術。
生態過濾技術(EFT)創造性地將人工濕地工藝與生物接觸氧化法有機結合,依靠互生作用及協同效應,持續凈化水體污染,改善水動力,提升水體復氧效率,優化生物種群結構,增強水體自凈與修復功能,從根本上解決湖泊河流水體水質惡化與水體修復問題。並且生態過濾技術(EFT)引入生態景觀設計理念,在增強水體抗污染與自凈能力同時,具有較高的景觀綠化效果和觀賞價值,而且無二次污染,能耗低,佔地面積少,特別適合用於中小型湖泊、河流水體污染治理與生物修復,並且在湖泊、河流生態引水領域以及雨水回收利用、海綿城市建設、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等方面也表現出了廣闊的應用前景。
需要注意的是,生態過濾技術(EFT)宜與外源截污、內源清淤工程措施結合起來,否則會由於外源污染物的不斷注入、內源污染物的不斷釋放而影響湖泊水體凈化效果。當然對於不具備截污條件、不適合內源清淤處理的水體也可直接採用該生態過濾技術(EFT)原位將污染的湖泊水凈化處理後再進入水體,全面提升水體水質指標。
③ 城市黑臭水體成因應該如何治理
城市黑抄臭水體問題主要有四大原因:
1· 點源污染 ·排放口直排污廢水 ·合流制管道雨季溢流、 ·分流制雨水管道初期雨水或旱流水、 ·非常規水源補水等。
2·面源污染 ·降水所攜帶的污染負荷 ·城鄉結合部地區分散式畜禽養殖廢水的污染等。
3·內源污染 ·底泥污染 ·生物體污染 ·漂浮物 ·懸浮物 ·岸邊垃圾 ·未清理的水生植物 ·水華藻類等。
4·其他污染 ·城鎮污水廠尾水超標 ·工業企業事故排放 ·秋季落葉等。
黑臭水體治理,模式比技術更重要。治理應該因地制宜,根據不同的水文水質特徵、不同的治理目標、不同階段,綜合採用不同技術。
綜合治理法
「七字法」統籌化綜合治理法
何為「七字法」統籌化綜合治理法 」截、引、凈、減、調、養、測」。
④ 城市黑臭水體有哪些治理方法
針對黑臭水體的治理,有專門的治理設備和治理方案,針對不同的河流排放出的污水程度,都會有一套不一樣的治理方案,實際問題實際分析。
1.針對黑臭水體污染,在河流上有漂浮物的,先將漂浮的垃圾物質打撈清理上來。
2.再取出水樣,進行分析對比
3.根據分析出來水體污染度,確定治理方向
4.根據治理的方向,確定治理所需要的最佳設備和材料等物質
5.一系列的工序處理後,再進一步分析水體是否已經處理達標的狀態
具體可查看青藤環境科技!
⑤ 對於城市黑臭水體的治理,您有什麼意見和建議
1、是提高城市居民節水意識,不要只洗干凈自己,污染環境又污染城市!
2、是加大城市污水處理廠能力
3、是不斷採用新的曝氣工藝;
⑥ 生態環境部督查46個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多少城市未達標
7月26日,生態環境部舉辦例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18年黑臭水體整治環境保護專項行動總體情況。生態環境部介紹,第一批和第二批共對19個省46個城市上報已完成整治的739個黑臭水體進行督查,其中21個城市未達到治理目標。
在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還介紹了督查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目標完成情況。
張波稱,根據《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等文件要求,按照2017年底前,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消除比例不低於90%、其他城市按本省分配消除比例進行評估,在第一批和第二批被督查的46個城市中,達到治理目標的25個,未達到治理目標的21個。
其中,達到治理目標的城市有合肥、三亞、桂林、長沙、海口、南京、安慶、郴州、重慶、杭州、金華、台州、莆田、廈門、吉安、遂寧、六盤水、天津、福州、成都、北京、保定、玉溪和昭通,寧波無黑臭水體。
在上述城市中,合肥、三亞、桂林、重慶、杭州、金華、台州、莆田、廈門、吉安、遂寧、六盤水等12座城市的黑臭水體消除比例為100%。
此外,還有21個城市未達到治理目標,包括了十堰、武漢、上海、南寧、岳陽、蕪湖、安慶、無錫、隨州、深圳、揚州、廣州、東莞、太原、石家莊、贛州、呂梁、南昌、昆明、自貢、安順和貴陽。
張波介紹,從第一批和第二批督查情況看,黑臭水體治理存在控源截污不到位、垃圾收集運轉處理處置措施未有效落實、內源污染未得到有效解決等3個主要問題。
⑦ 黑臭水體主要有哪些,在水環境生態修復中使用什麼工藝方法較好
什麼是城市黑臭水體,哪些水體屬於城市黑臭水體,這是需要首先明確的概念。
根據《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指南》,城市黑臭水體是指城市建成區內,呈現令人不悅的顏色(黑色或泛黑色),和(或)散發出令人不適氣味(臭或惡臭)的水體的統稱。根據黑臭程度的不同,可將其細分為「輕度黑臭」和「重度黑臭」兩級。「輕度黑臭」和「重度黑臭」的分級標准如下表所示。
黑臭水體治理技術體系(《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指南》
黑臭水體治理的思路先行,避免為了治理黑臭而治理黑臭。黑臭水體治理思路可謂「百花齊放」,表面上看非朱即墨,實則殊途同歸,總體可以概括為「系統分析、綜合施策」。「系統分析「是指必須系統分析城市黑臭水體水質水量特徵及污染物來源,包括點源污染源(排放口直排污廢水、雨季溢水、初期雨水等)、面源污染源(各類降水所攜帶的污染負荷、農村畜禽養殖廢水等)以及內源污染源(底泥污染物、漂浮物、懸浮物等),「系統分析」保障了「綜合施策」的科學性與可操作性。「綜合施策」既指綜合控源截污、內源控制以及生態修復等黑臭水體治理技術,避免單一治理技術的局限性,即再好的單一治理技術也不能徹底解決水體黑臭問題,亦指綜合水體污染程度、污染原因和污染階段,因地制宜,因時制宜,選用相對適宜的治理方案。根據污染程度與治理目標的不同,將黑臭水體治理分為應急治理、水質改善和長效保持三個階段。在應急治理階段,針對黑臭嚴重水體,採取有效措施,短期內快速緩解和消除黑臭現象。主要技術實施要點為:(1)截污,控制外源污染物的進入;(2)投加絮凝劑、除藻劑等葯劑,快速去除污染物;(3)底泥清淤,將大量污染物遷移出水體;(4)補水(地表水或再生水),快速遷移、稀釋污染物質。在水質改善階段,經過應急處理措施,黑臭現象緩解之後,進一步減輕水體污染負荷,採取工程措施凈化水質,恢復水體景觀功能。主要技術實施要點為:(1)人工增氧(曝氣、純氧增氧、化學增氧等),防止厭氧分解,提高水體中有機污染物質的降解速度;(2)投加底質改良劑或氮磷控制劑,降低內源污染釋放(僅適用於滯流型水體、封閉和半封閉型水體);(3)旁路處理,對水體進行循環處理;(4)植物凈化(植物塘、生態浮島等),利用水生植物的凈化功能改善水質。在長效保持階段,黑臭水體治理後,可能會面臨污染負荷再度升高等問題,使得水體水質惡化和黑臭反復,因此需要保證水質有效管理,確保水質改善效果的長效性。主要技術實施要點為:(1)清水補給,通過補水加快水體循環;(2)生態修復,提高水體自身的凈化能力;(3)水華控制,消除黑臭後的水體,仍然是富營養化水體,藻類容易暴發,最終導致黑臭,應採取必要措施控制水華。
學習污水處理技術上易凈水網
⑧ 黑臭水體怎麼治理
城市黑臭水體在治理前對周邊老百姓的生活影響是很大的,漂浮物、臭味和令人不悅的顏色不僅會破壞水景觀,還會影響水生態系統,甚至危害周邊居民的健康。理論上講,濱水空間還是價值很大的,很多人都喜歡臨水而居,但如果這個水是黑的臭的,周邊居民不僅沒有因水受益,反而身心健康都會受到影響。其實,對於黑臭水體的治理,周邊百姓應該是最直接受益者,所以,治理工程應該能夠得到周邊居民的認同和支持的。當然,在治理過程中會有諸如清淤、鋪設管道這些工程施工,甚至有些地區由於工期原因,需要晝夜施工,這些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和一段時間內對周邊居民的生活產生影響。再就是有些非法佔用河道或擠占藍線的建築會面臨搬遷,這些需要統籌規劃,不能今天為了治理排除黑臭、明天為了防洪拓寬,不斷地反復施工。有些地區黑臭水體治理可能還要與區域棚戶區改造結合起來,協同推進。
⑨ 黑臭水體一般檢測什麼指標
黑臭水體,目前的主流定義是以溶解氧、臭閾值、透明度和色度四個指標進行水體質量考量,其中有一項不達標就可稱為黑臭水體。
一般選擇與水體黑臭生化過程有關的一些參數,進行了現場和模擬試驗測定研究,結果證明DO、BOD_5、硫酸還原菌數等,與水體黑臭具有較好的相關性。
水體黑臭與不黑臭的臨界指標。黑臭狀態是水體的一個極端狀態,其本身的特點也與其他狀態有很大不同。
其理化環境表現為強還原性質,有機無機污染極其嚴重,水有一種異味產生,水生生物不能再生存,水生植被退化甚至滅絕,浮游植物、浮游動物、底棲動物只有少量耐污種存在。這樣就影響食物鏈,生物開始退化甚至消失。整個環境遭受破壞。
(9)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指南擴展閱讀
城市黑臭水體問題主要有四大原因:
1、點源污染:排放口直排污廢水 、合流制管道雨季溢流、 ·分流制雨水管道初期雨水或旱流水、 非常規水源補水等。
2、面源污染:降水所攜帶的污染負荷、城鄉結合部地區分散式畜禽養殖廢水的污染等。
3、內源污染:底泥污染 ·生物體污染、漂浮物 、懸浮物、岸邊垃圾 、未清理的水生植物 、水華藻類等。
4、其他污染:城鎮污水廠尾水超標 、工業企業事故排放 、秋季落葉等。
⑩ 生態環境部督查黑臭水體整治多少城市未達標
7月26日,生態環境部舉辦例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18年黑臭水體整治環境保護專項行動總體情況。生態環境部介紹,第一批和第二批共對19個省46個城市上報已完成整治的739個黑臭水體進行督查,其中21個城市未達到治理目標。
第一批和第二批共對19個省46個城市上報已完成整治的739個黑臭水體進行督查,經督查判定57個水體未消除黑臭,占督查總數的7.7%。
此外,督查組通過查閱地方黑臭水體整治方案、核實舉報信息以及擴大巡河范圍,新發現19個城市的255個未向國家上報的黑臭水體,包括廣州、深圳、無錫、揚州等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