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整改整治 » 社會治理方式

社會治理方式

發布時間: 2020-11-21 10:00:41

Ⅰ 提高社會治理什麼水平

提高社會治理的(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和(專業化)水平

2013年4月,中央政治局經過思考和研究、聽取黨內外各方面意見,決定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研究全面深化改革問題並作出決定;20日,中央發出《關於對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研究全面深化改革問題徵求意見的通知》,各地區各部門普遍表示贊成。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就創新社會治理體制的問題,提出了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和源頭治理四種社會治理方式。我們要有效提升社會治理水平,就必須牢牢掌握、靈活運用好這四種社會治理方式。

(1)社會治理方式擴展閱讀:

《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下稱《決定》)是為了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關於全面深化改革的戰略部署而在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上對全面深化改革的若乾重大問題作出的研究決定,於2013年11月15日正式公布。

《決定》闡述了中國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義,總結了中國改革開放35年來的歷史性成就和寶貴經驗,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導思想、總體思路、主要任務、重大舉措。這份文件集中了中共全黨和各方面的智慧,成為新形勢下全面深化改革的綱領性文件,標志著從1978年開始中國改革開放進入到新階段。

Ⅱ 【多選題】 改進社會治理方式必須

選擇ABCD。

改進社會治理方式必須做到以下四點:

1,堅持綜合治理,強化道德約束,規范社會行為,調節利益關系,協調社會關系,解決社會問題;

2,堅持依法治理,加強法治保障,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化解社會矛盾;

3,堅持系統治理,加強黨委領導,發揮政府主導作用,鼓勵和支持社會各方面參與,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自我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

4,加強源頭治理,標本兼治、重在治本,以網路化管理、社會化服務為方向,健全基層綜合服務管理平台,及時反映和協調人民群眾各方面各層次利益訴求

(2)社會治理方式擴展閱讀:

從運行意義上,「社會治理」實際是指「治理社會」。或者換言之,所謂「社會治理」,就是特定的治理主體對於社會實施的管理。由「社會管理」到「社會治理」不僅僅是概念上的變化,而且蘊含著理念、方法、手段和制度等多個層面的深刻變革。

社會治理是一種導致公共理想的社會和經濟效果的治理模式。社會治理理論是西方治理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社會治理是一系列的價值、政策和制度,通過這些,一個社會可以來管理它的經濟、政治和社會進程。

社會治理是一個國家開發經濟和社會資源過程中實施管理的方式,它同時也是制定和實施決策的過程。社會治理還被界定為限制和激勵個人和組織的規則、制度和實踐的框架。所以,治理不僅僅局限於政府,也包括多元角色的互動。

由於西方國家治理理論奉行社會中心主義和公民個人本位,因此,理性經濟人的社會自我治理,在理論邏輯上構成了西方國家治理理論的核心內容。

Ⅲ 創新社會治理的理念有哪些

創新社會治理體制,是為了進一步調整政府與社會的關系,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自我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增強社會發展活力,提高社會治理水平。這是十八屆三中全會的一個重大的理論創新。
一是傳統治理主體單一化到多樣化。傳統的社會治理主體比較單一化,強調國家或政府從上至下的靜態的行政管理,亟需過渡到綜合運用法律、道德和社會信用體系為基礎的綜合治理方式。要堅持依法治理,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維護群眾的合法權益,保護群眾的根本利益,積極化解社會矛盾;強化道德約束,規范社會行為,調節利益關系,協調社會關系,解決社會問題。同時,我們還要加強社會誠信體制建設、信息化管理、輿論引導、心理疏導、人民調解、基層社會自治等多種方式進行有效的社會治理。
二是轉變政府職能,注重從源頭上治理。社會管理不等於「維穩」。「維穩」只是社會運行出現失序狀態之後的應急管理。創新社會治理強調常規性的、基礎性的服務和管理。這就需要政府要盡快轉變職能,強化政府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需要我們樹立「寓管理於服務之中,在管理中體現服務,在服務中實施管理」的理念。切實轉變政府的工作作風,徹底改變過去政府部門存在的「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現象。
三是激發社會組織活力,發揮其協同作用。我國改革開放的過程就是不斷調整政府與市場、政府與社會關系的過程。社會組織在社會治理中發揮著重要的協同作用,積極培育和發展社會組織,激發社會組織活力意義重大。政府在轉變職能和簡政放權過程中,將一些民生服務項目打包向社會組織招標,購買社會組織的公共服務,改革有關社會組織的管理制度,有力地激發了社會組織活力。同時,社會組織也要加強自身服務能力建設和自律誠信機制的建設,積極主動地參與社會公共事務的治理。
四是強化城鄉社區自治和服務功能。在計劃經濟時代,政府是通過「單位」對社會成員進行服務和管理。但是當前普遍由「單位人」變成了「社會人」,社區成為新時期社會治理的新載體。要健全社區服務體系,包括政府的服務體系建設、市場的服務體系和社區公益服務體系。在當前,特別要加強以社區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和志願者組成的社區公益服務體系建設,來滿足社區不同職業、不同年齡、不同興趣居民的多元化多層次的需求。
五是積極動員公民的廣泛參與。社會治理的理念是「善治」。「善治」強調賦予公民更多機會和權利參與政府公共政策,通過溝通、協商使公共利益最大化。因此,政府要堅持科學民主決策,提高決策水平,必須建立和完善相應的體制和機制,問政於民,問需於民,讓公眾參與社會公共政策的討論,保證民意能夠進入到公共政策中去。
六是健全治理的體制和機制。中國的社會轉型目前進入到社會矛盾多發時期,矛盾多了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建立化解矛盾的體制和機制。社會治理創新,需要我們健全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事先預防社會矛盾的發生。需要建立暢通有序的訴求表達、心理干預、矛盾調處、權益保障機制,使群眾問題能及時反映、矛盾能及時化解;同時,改革行政復議體制和改革信訪工作制度,糾正違法或不當行政行為,有效地解決群眾合理訴求,保護群眾的合法權益。

Ⅳ 如何改進社會治理方式

第一,僵持體系管理,管理主體要從當局經辦向當局主導、社會配合管理轉變。一是增強黨委率領,充實驗展各級黨委的率領焦點浸染。同時,要把下層黨組織和寬大黨員組織起來,去做直接處事群眾的事變,全力滲出到社會管理的各方面、各環節,把黨的政治、組織上風轉化為管理處事上風,進步引領社會、組織社會、管理社會、處事社會手段。二是施展各級當局的主導浸染。社會管理是當局的根基職能,但當局不能越位、錯位、缺位。三是勉勵和支持社會各方面參加。施展社會組織浸染,整合社會管理資源,起勁敦促成立當局調控機制同社會協同機制互聯、當局行政成果同社會自治成果互補、當局打點力氣與社會調整力氣互動的社會協同管理收集。要締造公家參加前提,拓寬公家參加渠道,健全公家參加機制,把寬大群眾有用帶動組織起來,形成社會管理大家參加的排場。

第二,僵持依法管理,管理方法要從管控規制向法治保障轉變。一是強化依法管理理念。擅長用法治思想和法治方法管理社會,敦促形成服務依法、遇事找法、辦理題目用法、化解抵牾靠法的法治情形。二是切實加速社會管理規模的立法事變,依賴法令來類型小我私人、組織的舉動,和諧社會相關,監視和掩護民眾權利,掩護國民正當權益,防備民眾權利對國民權力的加害。三是各級法律構造要嚴酷合理法律,全力把各項社會管理勾當納入法治軌道。四是增強法治宣傳教誨,弘揚法治精力,使每個社會成員都自覺學法尊法遵法用法。

第三,僵持綜合管理,管理本領要從單一本領向多種本領綜合運用轉變。一是強化道德束縛。要擅長運用道德的軟力氣,把法治與德治團結起來,施展道德力氣的樹模和引導浸染。二是類型社會舉動。加速成立和完美舉動類型系統,通過自律、互律、他律,把人們的舉動盡也許地納入配合舉動准則的軌道,形成既要維護社會民眾權益、又要尊重小我私人正當權益,既有同一意志、又有小我私人神色痛快的社會情形。三是調理好處相關。擅長運用教誨、對話、協商、會談等方法辦理差異好處主體之間的好處鬥嘴,成立有用的好處和諧機制,更好地調理和掩護各方面的好處。四是和諧社會相關。擅長運用群眾蹊徑的方法、民主的方法、處事的方法,盡也許通過劃一的對話、雷同、協商、和諧等步伐來辦理社會題目,化解社會抵牾。

第四,僵持源頭管理,管理環節上要從過後處理向源頭管理前移。一是標本兼治、重在治本。全力掙脫老是過後應對的被動排場,更多地把事變重心從治標轉向治本、從過後濟急轉向源頭管理,越發重視民生和制度建樹,使社會管理關隘前移,盡也許使社會抵牾和社會鬥嘴少發生、少轉化、少激化。二是以網格化管理、社會化處事為偏向,健全下層綜合處事打點平台。科學分別網格,把網格內人、地、物、事、組織所有納入網格,使網格處事打點職員包袱起相識社情民意、收羅管理信息、處事社區群眾、化解抵牾糾紛等職能,把社會管理觸角延長到社會最末梢,把處事事變做到群眾身邊。三是實時反應和和諧人民群眾各方面各條理好處訴求。社會抵牾說到底大多是好處抵牾,治本的步伐是掌握群眾好處訴求點,和諧均衡好處相關。出格要成立健全黨和當局主導的維護群眾權益機制,有用提防和化解社會抵牾。

Ⅳ 如何改進社會治理方式

第一,堅持系統治理,治理主體要從政府包攬向政府主導、社會共同治理轉變。一是加強黨委領導,充分發揮各級黨委的領導核心作用。同時,要把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組織起來,去做直接服務群眾的工作,努力滲透到社會治理的各方面、各環節,把黨的政治、組織優勢轉化為治理服務優勢,提高引領社會、組織社會、治理社會、服務社會能力。二是發揮各級政府的主導作用。社會治理是政府的基本職能,但政府不能越位、錯位、缺位。三是鼓勵和支持社會各方面參與。發揮社會組織作用,整合社會治理資源,積極推動建立政府調控機制同社會協同機制互聯、政府行政功能同社會自治功能互補、政府管理力量與社會調解力量互動的社會協同治理網路。要創造公眾參與條件,拓寬公眾參與渠道,健全公眾參與機制,把廣大群眾有效動員組織起來,形成社會治理人人參與的局面。

第二,堅持依法治理,治理方式要從管控規制向法治保障轉變。一是強化依法治理理念。善於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治理社會,推動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環境。二是切實加快社會治理領域的立法工作,依靠法律來規范個人、組織的行為,協調社會關系,監督和保護公共權力,保護公民合法權益,防止公共權力對公民權利的侵犯。三是各級執法機關要嚴格公正執法,努力把各項社會治理活動納入法治軌道。四是加強法治宣傳教育,弘揚法治精神,使每個社會成員都自覺學法尊法守法用法。

第三,堅持綜合治理,治理手段要從單一手段向多種手段綜合運用轉變。一是強化道德約束。要善於運用道德的軟力量,把法治與德治結合起來,發揮道德力量的示範和引導作用。二是規范社會行為。加快建立和完善行為規范體系,通過自律、互律、他律,把人們的行為盡可能地納入共同行為准則的軌道,形成既要維護社會公共權益、又要尊重個人合法權益,既有統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的社會環境。三是調節利益關系。善於運用教育、對話、協商、談判等方式解決不同利益主體之間的利益沖突,建立有效的利益協調機制,更好地調節和保護各方面的利益。四是協調社會關系。善於運用群眾路線的方式、民主的方式、服務的方式,盡可能通過平等的對話、溝通、協商、協調等辦法來解決社會問題,化解社會矛盾。

第四,堅持源頭治理,治理環節上要從事後處置向源頭治理前移。一是標本兼治、重在治本。努力擺脫總是事後應對的被動局面,更多地把工作重心從治標轉向治本、從事後救急轉向源頭治理,更加重視民生和制度建設,使社會治理關口前移,盡可能使社會矛盾和社會沖突少產生、少轉化、少激化。二是以網格化治理、社會化服務為方向,健全基層綜合服務管理平台。科學劃分網格,把網格內人、地、物、事、組織全部納入網格,使網格服務管理人員承擔起了解社情民意、採集治理信息、服務社區群眾、化解矛盾糾紛等職能,把社會治理觸角延伸到社會最末梢,把服務工作做到群眾身邊。三是及時反映和協調人民群眾各方面各層次利益訴求。社會矛盾說到底大多是利益矛盾,治本的辦法是把握群眾利益訴求點,協調平衡利益關系。特別要建立健全黨和政府主導的維護群眾權益機制,有效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

Ⅵ 創新社會治理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創新社會治理的主要措施共有以下4點:

(1)改進社會治理方式。堅持系統治理,加強黨委領導,發揮政府主導作用,鼓勵和支持社會各方面參與,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自我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堅持依法治理,加強法治保障,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化解社會矛盾。

(2)激發社會組織活力。正確處理政府和社會關系,加快實施政社分開,推進社會組織明確權責、依法自治、發揮作用。適合由社會組織提供的公共服務和解決的事項,交由社會組織承擔。支持和發展志願服務組織。

(3)創新有效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體制。健全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建立暢通有序的訴求表達、心理干預、矛盾調處、權益保障機制,使群眾問題能反映、矛盾能化解、權益有保障。

(4)健全公共安全體系。完善統一權威的食品葯品安全監管機構,建立最嚴格的覆蓋全過程的監管制度,建立食品原產地可追溯制度和質量標識制度,保障食品葯品安全。深化安全生產管理體制改革,建立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和安全預防控制體系,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健全防災減災救災體制。

(6)社會治理方式擴展閱讀:

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必須深入研究社會治理規律,不斷創新社會治理方式方法,增強社會治理的科學性和有效性,提高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充分把握我國社會運行條件和機制發生的變化,深刻分析影響社會穩定和社會活力的因素,尋找相應的治理對策和方式方法。

從基於計劃經濟體制的社會治理轉變為面向市場經濟體制的社會治理,從封閉的區域性社會治理轉向開放的系統性社會治理,從人口低流動性的社會治理轉向人口大規模快速不均衡流動的社會治理,從面對低風險的社會治理轉向應對高風險的社會治理,我們黨不斷深入研究社會治理面臨的新形勢新問題新挑戰,不斷創新社會治理方式方法,取得了明顯成效。

把專項治理與系統治理、綜合治理、依法治理、源頭治理緊密結合起來,這是對改革開放以來社會治理實踐的深刻總結,體現了標本兼治、遠近結合、局部與整體相統一的現代社會治理辯證思維。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與時俱進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

Ⅶ 政府管理與社會治理的區別是什麼

一是覆蓋的范圍不同。「政府管理」在實踐中往往被理解為無所不包,涵蓋的領域過於寬泛,在實踐中不容易把握、很難界定;而「社會治理」則聚焦於激發社會組織活力、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健全公共安全體系等。

二是「社會治理」相比於「政府管理」,更突出的強調「鼓勵和支持各方面的參與」,強調更好的發揮社會力量的作用,而不是政府的管控。

三是「社會治理」更加強調制度建設,特別要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化解社會矛盾,社會治理體系可以說是國家治理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要研究政府、市場、社會三者之間可能出現的沖突與合作方式。

(7)社會治理方式擴展閱讀:

社會治理方式現代化

社會治理的現代化轉型,既是思想觀念的轉變,也是方式方法的深刻變革。應堅持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充分發揮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作用,加快推進社會治理方式現代化。

發揮政治引領作用。政治建設在社會治理中具有引領性、決定性、根本性作用。要把政治建設貫穿於社會治理全過程和各方面,教育廣大黨員、幹部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引導廣大人民群眾提高政治覺悟,堅定不移跟黨走。

發揮法治保障作用。法治是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標志。應加強社會治理領域立法,完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針對生產安全、生態環境、食品葯品等領域存在的執法不嚴等問題拿出治本之策,充分發揮執法司法規范社會行為、引領社會風尚的重要作用。

發揮德治教化作用。道德具有深切、持久的引領力量。應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統領,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大力弘揚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加強社會誠信體系建設,打造具有中國特色、彰顯時代精神的德治體系。

發揮自治基礎作用。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是我國憲法規定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應健全以黨組織為領導、村(居)委會為主導、人民群眾為主體的新型基層社會治理框架,明確基層自治權界,做到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民事民管。

發揮智治支撐作用。智能化是社會治理方式現代化的重要手段。應加快推進社會治理智能化建設,打造數據驅動、人機協同、跨界融合的智能化治理新模式,助推社會治理決策科學化、防控一體化、服務便捷化。

(7)社會治理方式擴展閱讀來源:人民網_加快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

Ⅷ 社會治理的構成要素包括

現代社會治理體系由組織體系、制度體系、運行體系、評價體系和保障體系構成。

其中,組織體系是主體,制度體系是依據,運行體系是路徑,評價體系是標准,保障體系是支撐。它們既相對獨立,又互為一體,從而架構起治理社會的互為前提、互相制約與互相推動的社會網路。

我國社會正處於全面、深刻與激烈的轉型階段,舊有體制、文化、意識形態的慣性沖擊,現代西方治理潮流湧入碰撞,現實社會強烈的內在發展動力所產生的急迫沖動,使得思想理論的基礎與瞬息萬變的社會實踐存在著步伐脫節,為我國現代社會治理實踐帶來嚴峻的挑戰。

面對如此現實,構建現代社會治理體系,必須立足現實,把握方向,科學設計,穩步推進。現代社會治理體系是與國家治理體系相統一的以公共社會事務為主要內容的治理體系,按照組織行為學的基本原理,它包括組織體系、制度體系、運行體系、評價體系和保障體系五種基本構成。

(8)社會治理方式擴展閱讀:

構建組織體系是社會治理的首要問題。我國當前的社會治理主體結構與西方國家有著根本區別,與我國未來成熟的社會治理體系同樣存在著很大的差距。

因此,現代化的組織體系不能力求一步到位,必須立足當前的中國國情,圍繞政府與社會的關系,按照 「強政府—大社會」的思路,逐步推動「大政府—小社會」向 「強政府—大社會」、 「社會管理型」向 「社會治理型」轉變。

從此意義推論,當前構建社會治理組織體系最重要的任務應該是圍繞公共權力體系深化改革,大力推進社會組織發展以及完善基層社會自治。

Ⅸ 2.如何改進社會治理方式(法治還是人治)

第一,堅持系統治理,治理主體要從政府包攬向政府主導、社會共同治理轉變。一是加強黨委領導,充分發揮各級黨委的領導核心作用。同時,要把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