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整改整治 » 渭惠渠治理

渭惠渠治理

發布時間: 2020-12-02 20:02:02

㈠ 中國古代治水的名人是誰

禹(約公元前21世紀),姒姓夏後氏,中國傳說中古代部落聯盟領袖,是中國最早治理大洪水的領袖人物。他改以前邊單純用堵的辦法為疏導的辦法,取得了成功。他治水十三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精神,至今為人所傳頌。

孫叔敖(公元前770-前476年) 楚國期思(今河南淮濱期期思)人,當時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水利家。公元前605年,主持興建了我國最早的大型引水灌溉工程——期思雩婁灌區。

因該灌區的兩條引水河總長為100餘里,公元前598-前591領導修建了淮河流域著名古陂塘灌溉工程,以稱安豐塘,其周長 120許里,灌田萬頃,迄今2500多年一直發揮著灌溉效益。

西門豹河北人,戰國時期魏國人,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水利家。魏文侯時曾任鄴令,主持修築引漳十二渠灌溉工程,「西門豹即發民鑿十二渠,引河水灌民田,田皆溉。」在漳河上建無壩取水樞紐和12座低溢流堰,引出12條灌渠,既減少了河水泛濫之禍,又肥沃了土壤。

李冰,秦昭王滅周後(公元前256-前251),任蜀守,領導興修了一批水利工程,其中最主要的是都江堰工程。都江堰工程至今仍發揮著巨大的灌溉效益。為紀念李冰,早在南北朝時期就修建了二王廟,唐代就興建了李冰祠。

王景(約公元20-90年) 琅琊不其(今山東即墨縣西南)人,東漢水利家。自幼「廣窺眾書」,學識淵博,掌握多種技藝,尤其熱心於水利工程建設。永平十二年(69年)主持由幾十萬人參加的治理黃河、汴河。

使桀驁不馴的黃河安流800年,後人對王景「河、汴分流」,固定了河道,給予很高的評價。歷史上對王景充滿了贊揚之詞:「王景治河,千載無患」。

(1)渭惠渠治理擴展閱讀

治水的意義:

中國是農耕國家,水利對農業有著重大的意義。我國是河湖眾多的國家,所以治水在我們國家是至關重要的。

但是,由於受季風氣候的影響,降水的時空分布不均勻,各大江河流域洪澇、乾旱災害發生頻繁、嚴重的國家,在三千多年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上,其中發生洪澇災害的年度有兩千兩百多年。各朝各代政府也都非常重視治水(河務)。

因為水災不但會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如果救災不及時或不恰當,還會使大量的災民變流民、流民變暴民給社會經濟、人們正常生活帶來巨大損失,甚至而因此產生動亂,影響社會穩定。因此治水意義重大。

新中國以來也發生過多次大的水災,人民解放軍、武警官兵和國家領導人總是第一時間出現在災區抗洪救險,使天災變成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國家也投資興建了一大批水利設施,用於防洪減災。

㈡ 歷史上有哪些為治理洪水作出國貢獻的人


1.禹(約公元前21世紀),中國傳說中古代部落聯盟領袖,是中國最早治理大洪水的領袖人物。他改以前邊單純用堵的辦法為疏導的辦法,取得了成功。他治水十三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精神,至今為人所傳頌。他的治水思想至今仍值得借鑒。

2. 孫叔敖(公元前770-前476年) 楚國期思(今河南淮濱期期思)人,當時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水利家。公元前605年,主持興建了我國最早的大型引水灌溉工程——期思雩婁灌區。因該灌區的兩條引水河總長為100餘里,公元前598-前591領導修建了淮河流域著名古陂塘灌溉工程,以稱安豐塘,其周長 120許里,灌田萬頃,迄今2500多年一直發揮著灌溉效益。

3.西門豹 河北人,戰國時期魏國人,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水利家。魏文侯時曾任鄴令,主持修築引漳十二渠灌溉工程,在漳河上建無壩取水樞紐和12座低溢流堰,引出12條灌渠,既減少了河水泛濫之禍,又肥沃了土壤。引漳十二渠經人們的不斷整治,灌溉效益一直延續到唐代至德年間(756-758年),有1000多年。西門豹死後,鄴地百姓在他治水的地方興建了西門豹大夫廟,宋、明、清三朝還為他樹立了碑碣。直到現在,河北臨漳地區還有一條渠道叫西門子渠。

4.李冰,秦昭王滅周後(公元前256-前251),任蜀守,領導興修了一批水利工程,其中最主要的是都江堰工程。都江堰工程至今仍發揮著巨大的灌溉效益。為紀念李冰,早在唐代就興建了李冰祠。

5. 王景(約公元20-90年) 琅琊不其(今山東即墨縣西南)人,東漢水利家。自幼「廣窺眾書」,學識淵博,掌握多種技藝,尤其熱心於水利工程建設。永平十二年(69年)主持由幾十萬人參加的治理黃河、汴河。使桀驁不馴的黃河安流800年,後人對王景「河、汴分流」,固定了河道,給予很高的評價。歷史上對王景充滿了贊揚之詞:「王景治河,千載無患」。

6.范仲淹(989-1052),蘇州吳縣人,北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范仲淹出生在一個貧苦農家,兩歲喪父。他從小有志,發憤讀書。26歲中進士,開始做官。文官至參知政事(副宰相),武官至樞密副使(宋朝軍事機關樞密院的副長官),提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倡言。他在水利方面也作出了不朽業績。曾在江蘇東部海濱修築捍海大堤——范公堤,恩澤後代。在治理太湖時期,結合自已的治水實踐,提出了「浚河、修圩、置閘」三者並重的治水方針,較妥善地解決了蓄與泄、擋與排、水與田之間的矛盾,至今仍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7. 王安石(1021-1086) 江西撫州人,北宋政治家、改革家、文學家和思想家。他所主持的變法,在歷史上有較大影響。變法期間,他制訂了發展農業的各種新法,其中《農田水利約束》是我國第一部比較完整的農田水利法。《農田水利約束》的頒布和實施,大大調動了全國人民興修水利的積極性。形成了「四方爭言農田水利,古堰陂塘,悉務興復」的喜人景象。許多地方在新法的彭勵下,自動組織起來,大興農田水利,形成了一次水利建設高潮。

8.郭守敬(1231-1316) 河北邢台人,元代傑出的科學家,對天文、歷法、水利三方面貢獻很大。中統三年(1262年)提出修治燕京附近運道、開發邢台、磁州農田水利及豫北沁河、丹河水利等六項建議,這些建議得到元始祖忽必烈的稱贊,並被任命為「提舉諸路河渠」,受命負責河流與渠道的整修、管理事務。中統四年(1263年),郭守敬因興修水利有功,升任副河渠使。1264年在西夏地方行政長官張文謙的支持下,在寧夏等地修復、新建了數十條引黃灌溉渠道,並修建了許多水閘。至今仍在發揮作用的唐徠渠、漢延渠等十幾條渠道就是當時重修的。次年郭守敬升任都水少監,協助都水掌管全國的水利事務。回到大都後,郭守敬提出重開金口河,以引渾河(今永定河)之水入大都,興漕運與灌溉之利。至1266年,全面整修了金口河,使這條舊渠道起到了既能灌溉又能漕運的作用。至元八年(1271年)郭守敬升任都水監,掌管全國水利工作。元十二年(1275年)元朝庭開始修築京杭大運河,郭守敬奉命勘察了今山東西南的泗水、汶水、御河等主要河流,設計了京杭大運河山東段的河道線路,為運河全面溝通奠定了基礎。至元十三年任工部郎中,不久又調至太史局,負責制訂新歷法。至元十七年完成了我國歷史上使用時間最長、最精確的《授時歷》。郭守敬還研製成功了近二十種觀測天象儀器,組織實施了規模宏大的「四海測」計劃。提出了以海平面為地形測量的基點的科學理論及「海拔」的概念。元二十八年復任都水監,修復通惠河工程。至元三十一年任文館大學士知太史院事。郭守敬是與張衡、祖沖之等人齊名的我國古代八大科學家之一,是十三世紀末登上世界科學高峰的傑出人物。

9.潘季馴(1521-1595),烏程(今浙江湖州)人,明工治河專家。30歲中進士,嘉靖末至萬曆中,4次任總理河道大臣,主持治理黃河、運河等,在實踐上和理論上都有重要貢獻。提出著名的「束水攻沙」理論,對以後治河有很大影響。其代表作《河防一覽》,共14卷。

10. 李儀址(1882-1938),1909年畢業於京師大學堂,先後赴德國皇家工程大學和但澤工業大學學習土木工程和水利,1915年與張謇一道創辦了南京河海工程學校(現河海大學的前身),引進西水利技術。主持興建了陝西涇惠渠、渭惠渠等灌溉工程。曾任陝西省水利局局長、渭北水利工程總局總工程師范、擔任中國水利工程學會第一至第六任會長,黃河水利委員會委員長兼總工程師,導淮委員總工程師、揚子江水利委員會顧問等,為我國近代治水的先驅。

㈢ 渭河的開發治理

渭河流域的水利事業歷史悠久,在陝西境內,除了前已論述的龍首渠、鄭白渠外,較大的古代水利工程還有成國渠、漕渠等。
成國渠,修建於公元233年,從眉縣杜家村附近引渭水向東流,過漆水河至今興平縣境入蒙蘢渠,它是渭惠渠的前身。灌溉今眉縣、扶風、武功、興平、咸陽一帶70萬畝田地。該渠修於漢武帝時期,後來失修淤廢。三國時魏衛臻又重新整修,向西延長近150公里,同時自興平開渠東行,至涇渭交匯處以西注入渭水,使成國渠向東又延伸了50多公里。西魏大統十三年(547年),在成國渠築堰,建六斗門。唐代又進一步發展,咸通十三年(872年),又匯集了葦谷、莫谷、香谷、武安四水,增加了水源,灌溉武功、興平、咸陽、高陵等縣2萬余頃土地,其效益可與涇白渠相當,稱為渭白渠。唐以後成國渠始終延續,其利不斷。
漕渠,公元前129年開挖,是關中古代的人工運河。漢武帝時,為把黃河下游出產的物資,源源不斷地運往長安,供京城的需要而修築。渠道從長安城西南昆明池起,東北流經今臨潼、渭南、華縣、華陰至潼關,直通黃河,長150餘公里,沿途接納滻、灞、沋、赤水等河流,水量充足,航運便利,成為當時重要的運輸線,而且可灌溉漕渠兩岸1萬多頃農田。
到解放時,除洛惠渠、涇惠渠外,關中地區的主要灌溉工程有:
渭惠渠,1935~1937年修,自眉縣引渭河水向東灌溉武功、興平、咸陽等狹長地帶的60萬畝土地;
梅惠渠,1936~1939年修,自眉縣斜峪關引石頭河水,灌溉歧山、眉縣斜峪關引石頭河水,灌溉歧山、眉縣9萬畝田地;
黑惠渠,1938~1942年修,自周至縣黑峪口引黑河水灌溉周至縣8萬畝農田;
灃惠渠,1941~1947年修,引灃河水,灌溉灃、渭三角地帶4萬畝農田;
澇惠渠,1943~1947年修,灌溉戶縣境入灃河兩岸2萬畝農田。
據統計,到20世紀末,關中地區設施面積萬畝以上的灌區有108個,有效灌溉面積在萬畝以上的有88個,其中1萬~10萬畝的灌區有78個;10萬~30萬畝的中型灌區有羊毛灣水庫灌區、灃惠渠灌區、梅惠渠灌區、石川河灌區及黑惠渠等五個灌區。面積在50萬畝以上的大型灌區有:涇惠灌區、寶雞峽灌區、洛惠渠灌區、交口抽渭灌區及馮家山水庫灌區等五大灌區,它們均分布在渭河北岸,自西而東連成一片。涇惠渠、洛惠渠前已論述,其餘三大灌區介紹如下:
寶雞峽灌區,分塬上灌區和塬下灌區兩部分。塬下灌於區即原渭惠渠灌區,於1935年開工修建,1938年正式投入灌溉,1949年僅灌農田27萬畝。建國後整修擴展,灌溉面積為57萬畝。1958年修建了渭高抽工程,灌溉面積發展到53萬畝。塬上灌區於1956年修建,1962年停工,1968年1月復工,1971年竣工通水。塬上與塬下兩灌區於1975年4月合並,統稱寶雞峽引渭灌區。
塬上引水樞紐工程,在寶雞市西11公里處,即從林家村渭河峽谷口築坎設閘,攔河引水。總乾渠設計引水流量為50立米/秒,校核流量60立方米/秒。總乾渠長170.2公里,沿渭河北岸黃土塬坡蜿蜒東行至眉縣上塬,此段長98公里,稱為塬邊渠道。渠道從常興上塬後,跨越水、信儀溝、漆水河、大北溝、南溝至乾縣壇子坊,分東西兩乾渠,東乾渠長26.3公里,西乾渠長18.5公里,均延伸到泔河畔上,可控制191萬畝面積。
塬下引水樞紐工程,從眉縣魏家堡築坎設閘,攔河引水,總乾渠設計引水流量45立方米/秒,可加大55立方米/秒。總乾渠全長17公里,到扶風的孝母村,分南北兩乾渠,南乾渠長67公里,至咸陽市西郊入渭河,北乾渠長105.4公里,至涇陽狼溝入涇河,可挖制109萬畝面積。
寶雞峽引渭工程,是關中地區灌溉面積最大的工程,灌溉咸陽市、寶雞市和金台、寶雞、岐山、眉縣、扶風、楊陵、武功、興平、秦都、乾縣、禮泉、涇陽、高陵等十三個縣區的300萬畝土地。其中自流灌溉214萬畝,抽水灌溉86萬畝(包括群眾抽灌26萬畝,水庫周圍抽灌10萬畝)。全灌區有總乾渠二條,乾渠4條,支渠和支分渠68條,斗渠1643條,有渠庫結合工程——水庫5座,總庫容1.9億立方米;有陂塘756座,總蓄水能力3032萬立方米;機電井11000多眼,已初步形成引、蓄、提相結合的水利灌溉網,從根本上改變了千古旱原的自然面貌和農業生產的基本條件,使渭北旱原成為陝西糧棉生產的重要基地之一。
交口抽渭灌區,是1960~1970年分兩期建成的一個大型電力抽水灌區。1984年1月,把原來的東方紅灌區改為此名稱。渠首在臨潼縣油槐鄉西樓子附近,由渭河北岸抽水。全灌區共有28處抽水站,分八級抽水,平均凈揚程35.2米,最高累計凈揚程86米。乾渠5條,支渠31條。灌溉渭南、臨潼、蒲城、富平、大荔等5縣的126.08萬畝田地。排水干溝4條,支溝38條,控制面積79.8萬畝。
馮家山水庫灌區,於1970年7月開工,1975年完成第一期工程,1979年底全部竣工。它是一座以蓄水灌溉為主,兼作防洪、發電、養殖等綜合利用的大型水利工程。水庫樞紐工程在千河下游寶雞縣橋鎮馮家村下,築坎攔河蓄水,坎高73米,總庫容3.89億立方米,其中有效庫容2.86億立方米。修渠引水灌溉,設計引水能力36立方米/秒,加大引水流量為47立方米/秒。總乾渠長39.1公里。北乾渠長50.8公里,南乾渠全長27.8公里,均由混凝土襯砌。東灌區共有支渠29條,斗渠28條,西灌渠長2.25公里。渠庫結合工程6座,總庫容2133.5萬立方米。灌溉寶雞、鳳翔、岐山、扶風、眉縣、永壽、乾縣等7縣136萬畝土地。灌區以千河為界,分東、西兩灌區,東灌區有121萬畝土地,西灌區僅有15萬畝土地。自流灌溉面積65.33萬畝,約占灌渠面積的一半。 (一)歷代堤防
渭河堤防工程始於唐代咸陽柳堤。據《重修咸陽縣志·古跡》載:唐時咸陽築堤防渭水潰決,植柳逾萬,故名柳堤。清代華縣、寶雞等地築堤防水。《續修陝西通志稿》載:乾隆二十一年(1756)八月,渭水溢岸,危及田舍,華州牧席紹葆勸民於沿河低窪處築堤捍水,居然無恙。乾隆二十五年(1760)夏,淫雨多,渭河漲,水從無堤段漫出,州牧聞訊後親赴華縣侯坊、吳家橋和大荔胡村等處,與各村耆老共謀接築渭堤,數千人費工一月,增新補舊,接築赤水以東、方山以西渭河大堤50餘里,民樂安堵,齊頌席功。
清宣統年間,寶雞縣曾請准撥款在陽平鎮修築河堤。民國24年(1935)陝西省水利局會同寶雞縣在陽平鎮南修建丁壩5座,全長1145米,壩體以直徑約0.2米、長約6米的木樁排成兩行,插於河內,排距2米,樁跨0.7米,排樁之間縱橫平鋪梢料,上壓石子。5壩成後,河泓流勢已見南遷,北岸各壩間河床逐漸淤高,使陽平鎮得到保護。民國25年(1936)渭惠渠攔河大壩建成後,先後在大壩上下游兩岸建丁壩34座,並建起了護岸防護林帶,用以穩定河勢,防止塌岸,保證引水。
(二)當代堤防
963年,陝西省人民委員會成立由水利、農業、林業、畜牧、交通等部門和沿河各專區、市、縣(區)領導組成的渭河治理領導小組,1972年在領導小組下專設治渭辦公室。1973年,周至、武功、興平、咸陽、西安、高陵等縣市成立渭河管理站。至1995年,渭河共有管理機構15個,管理人員169名。
1954年渭河洪水(簡稱「54型」洪水)以後,開始對渭河進行全面規劃治理,並採取統一目標,分段設防,縣(市)包干,逐步實施,集中會戰與經常維修相結合的辦法進行治理。至1995年,中游段的堤防基本建成,下游包括南山支流的治理逐步得到加強,並初步建成了防洪搶險通訊預警系統。
1.中游段治理
1954年陝西省水利局提出整治河道、利用灘地為目的的防洪工程規劃,由國家投資,組織沿河社隊開展重點治理。到1963年,共建成砌石護岸、壩垛、丁壩等重點工程44處,總長50公里。由於工程標准和質量較低,建成不久大都被洪水沖毀。
1965年,省治渭領導小組制定《渭河中遊河道治理規劃報告》,提出以防禦5年~10年一遇洪水為主,遠期穩定中水河床,以防禦「54型」洪水為目標,布設生產堤和防護堤兩道防線。生產堤以防禦3年~5年一遇洪水為標准,堤內河床寬500米~1500米,堤外布設固灘生物帶,以保護、改良灘地;防護堤以防禦「54型」洪水為標准,堤內河寬1000米~1500米。1965年~1972年新建堤防45處,總長190公里,初步穩定了中遊河道,改變了「三十年河南,三十年河北」的局面。
1972年,省水電局制定《渭河中下游主河道治理規劃》,以穩定河槽,縮窄河寬,實現河道渠槽化為目標,歸並生產堤和防護堤,重新劃定洪水防護線。防禦標准仍按「54型」洪水分成4段,過水流量林家村—千河口—漆水河口—黑河口—咸陽鐵路橋分別為5030立方米每秒、5780立方米每秒、6200立方米每秒、7220立方米每秒;林家村一渭惠渠大壩一黑河口一咸陽鐵路橋劃分3段,各段堤距分別為600米、700米、1000米。其中眉縣種馬場以上、八一抽水站、黑河口等處因有夾心灘或支流匯入放寬至1700米左右。主要工程有砌石護岸、短壩、輕型工程等38處,長120.6公里。截至1986年,新建堤防及護岸工程180公里,連同加固利用原有堤防,渭河中游堤防累計達到256公里,約占需要治理河段的78%。其中護岸壩垛3013座,護岸林帶220公里。計完成工程投資2760萬元,土方2100多萬立方米,石方220萬立方米。從1987年起,每年投入數百萬元資金,以建立河堤化為目標,對渭河中下游段連年進行集中治理會戰。經過6年艱苦奮戰,累計投資6856萬元,共移動土方1866萬立方米,石方123.4萬立方米,加高培厚原堤段152.4公里,加固壩垛1088座,新建河堤88.4公里,壩垛3300座,新修淤背埂120.8公里,大部土堤內坡作了砌石處理,新修防汛路8條,改善防汛路50條,在三門峽庫區修建避水樓6466座。至1995年,渭河中游段西起寶雞市,東至咸陽市,南岸河堤基本貫通聯成一體,北岸河堤伸至興平田阜,中游段堤防總長約300公里,防洪標准已由過去的5年左右提高到15年~20年。
2.下游段治理
渭河下游指咸陽鐵橋至潼關卡口共208公里。渭南以下過去一直是地下河,華縣站平槽過水能力約在5000立方米每秒~5500立方米每秒,自流排水暢通。新中國成立初除在槐衙渡口、華縣水文站和樹園修建共計3公里護岸工程外,其它河段均未設防。
1958年,陝西省入民委員會為減少陝西三門峽庫區移民搬遷,降低淹沒損失,決定按渭河兩岸地面335米至338米高程和三門峽水庫壩前340米水位修築防護堤。防護堤由黃委會西北黃河工程局設計,陝西省水利廳、省三門峽庫區管理局和沿渭各縣分期組織實施。到1978年,在渭河北岸建成大荔拜家至渭南姜郭60公里、臨潼三王至高陵吳村楊10公里堤防,在南岸建成方山至渭南田家90公里(其中包括支流50公里)和渭南孟家至白楊寨20公里堤防,總長180公里,堤頂寬6米,臨、背邊坡分別為1∶2.5和1∶2,初步形成庫區渭河堤防,可防禦渭河7000立方米每秒~8000立方米每秒洪水。
1960年三門峽水庫建成蓄水以後,渭河下游發生了歷史性變化,至1964年黃河淤積,潼關卡口抬高4.6米,形成攔門沙,渭河入黃口上移5公里,渭河變成地上懸河,導致12條南山支流入渭不暢,洪澇災害頻生。1964年,國務院總理周恩來主持召開陝、晉、豫、魯4省治黃會議,提出「確保西安、確保下游」治理原則。1965年、1969年,國家對三門峽水庫樞紐進行了兩次改建,並改變運用方式,但三門峽庫區泥沙淤積仍在發展,至1991年已達51.41億噸,其中渭河下游15億噸。
1967年8月、9月,黃河龍門至潼關間豐水豐沙,形成對渭河涌水倒灌,渭河尾閭倉西至西楊8.8公里河道全部淤積,水流分股,農田受淹面積達70多萬畝,威脅10多萬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同年12月,由黃委會和陝西省水電廳組織西北水科所、三管局、地質部地質5大隊、渭南地區水電局和陝西農建師等單位進行勘測規劃後,提出了開挖深1.5米、寬20米~30米、比降0.12‰的引河,堵復西楊村土堤的疏流方案。經國務院批准,工程於1968年4月開工,由渭南、臨潼、華陰、華縣、大荔、潼關6縣和省農建師組織6400人施工,至7月底完成引水歸流河道工程,總計投資30萬元,開挖土方16萬立方米。
渭河仁義灣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形成,河灣平面呈環形,曲線總長12公里,直線距離僅2.5公里,彎曲系數4.8,嚴重淤積阻水。1969年由省三管局設計裁彎工程,引河長3.05公里,底寬30米,平均深5.5米。1973年由省農建師施工,1974年8月挖成小斷面引河,經4次洪水擴沖,於1975年形成寬380米的新河道。工程總用工12萬個,機械台班5000個,開挖土方48萬立方米。裁彎後河道縮短9公里,泄洪暢通,擴大耕地6000畝。
1969年三門峽水庫樞紐完成一期改建以後,臨潼、渭南等地群眾按「54型」洪水標准於耿鎮橋上下正常水位335米以上修建生產堤130公里,其中橋以上長20公里,以下110公里,可保護耕地19.9萬畝。同年,陝西農建師和駐軍在三門峽庫區335米高程以下沿渭河北岸仁義村至果園、南岸方山村至潼關龔庄渡口分別修建20多公里生產堤,保護耕地30萬畝。1972年,在耿鎮橋至咸陽鐵路橋間又按防禦7220立方米每秒洪水修建生產堤30公里,生產堤增至160公里。
1985年5月中共中央、國務院辦公廳發出《關於陝西省三門峽庫區移民安置問題的會議紀要》,近10萬名移民返庫安家落戶,庫區防洪形勢更為嚴峻,成為陝西心腹之患。1986年國家撥專款1.2億元安置返庫移民,至1994年規劃工程基本完成,其中建有防洪設施村台67個,加固朝邑圍堤35公里,避水台63座,防汛撤退道路60.73公里。
1964年至80年代末,渭河下游干、支流上共建堤防178公里。1990年,陝西省人民政府制定了《渭洛河下游治理規劃》,1991年由水利部、黃委會審查通過並報國家計委待批。1992年至1993年加高培厚渭河圍堤工程55公里,之後,又對柳葉河、羅敷河、長澗河等南山支流堤防進行加高培厚和拓寬疏浚。
二、支流
陝境渭河幹流南北兩岸15條主要支流已建堤防工程443.24公里,其中50公里以上的有灃河103公里,灞河66公里,澇河63公里;10公里~50公里的有千河47公里,黑河44公里,漆水河40公里,滻河38公里,太平河14公里;10公里以下的有王家河8公里,涇河6公里,沮河5公里,北洛河4公里,金陵河3公里,清姜河與石頭河各1公里。以上堤防共保護45.86萬畝耕地、79.96萬人口和36座城鎮。
灞河平原段河流彎曲擺動,洪水災害頻繁,堤防工程自清末增多。清光緒二年(1876),李有成主持修建了紅岩子至楊家村馬家堰堤防,長3219米,堤頂寬1.53米,可保護農田2212畝。民國時期專門成立灞河堤防協會負責工程維修。民國6年(1917),修建了沙河滄堤8公里。民國10年~15年(1921~1926),多次堵復沖決,至16年(1927)築堰堵復決口267米,耗大洋6934元。民國26年(1937)5月,右岸香湖灣河堤決口21米,省水利局征工搶修,修成土堤105米,丁壩3座長45米。同年8月,申家村、毛家灣決口,省水利局徵集民工,開挖引河修築阻水壩埝300餘米,大堤護岸300米,以月堤連接上下堤防,長約70米,高出原河床1米。民國27年(1938)8月,灞河讀書村附近隴海鐵路橋下右岸堤防決口,省水利局派員搶修,開挖引河1100米,修築導水壩200米,築壩護岸1000米,次年5月完工。民國28年(1939),省水利局擬定了灞河上下游防洪治理甲乙兩種規劃,陝西省政府批准甲種計劃,並於民國28年、29年先後撥款2.47萬元和5萬元,對河堤作了一次較大的加固改善。
新中國成立以後,灞河堤防建設仍以中下游為重點。1949年秋,安家村、將軍廟、安邸村等河堤多處決口,灞河奪滻、滻河復決。1949年12月至1950年4月,人民政府撥小麥3000石(1石摺合300斤),修丁壩15座、土堤4公里和護岸工程90米。1951年至1954年,按防禦1949年1000立方米每秒的洪水流量,對堤防進行了全面改建與加高培厚,累計新建和加固堤防70公里,修建丁壩107座,護岸工程165米,完成土方60萬立方米,石方0.9萬立方米。至1973年累計完成土方120萬立方米,石方20萬立方米,改造灘地1.58萬畝。1975年1月省水電局擬定了灞河中下遊河道全面治理規劃,計劃對藍田固京至灞河入渭口34公里河段,按20年一遇洪水布設工程,新修加固堤防58公里,堤頂寬3米~6米,堤距300米~500米。工程由灞橋區與未央區負責建設,1988年全部完工。
1962年11月,灞河上游沿河社隊聯合修建了惠家斜段70米挑流壩,改造灘地700多畝。後張家斜、張家灣、拾旗寨等村又聯合修堤7公里,改造灘地1100餘畝。1963年至1965年,泄湖、三里鎮、普化、李後、馬樓、玉山等鄉村,採取沉捆壩、鉛絲籠壩、干砌石壩等形式,對17處河道進行了治理,完成土方40多萬立方米,砌石6萬立方米,共用工70多萬個,投資31萬元(其中群眾集資5萬元),修築堤防15公里,保護村鎮10多個,改造灘地3000多畝,保護耕地7000多畝。1977年10月,藍田縣成立灞河治理臨時指揮部,組織沿河的九間房、玉山、馬樓、普化、大寨、城關、三里鎮、泄湖、安村、孟村、華胥等12個公社,日上勞3萬多人開展治河工程。至1978年春,共建干砌石堤50多公里,漿砌石堤15公里,丁壩350座,植樹40萬株,總計投資100多萬元(其中群眾集資66萬元)。但由於強調「百里灞河一條線」,1980年大寨鄉清河改道工程即被沖毀,河水復歸故道,淹沒農田100多畝。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