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整改整治 » 黃河改道治理

黃河改道治理

發布時間: 2020-12-02 14:12:48

『壹』 歷史上黃河為什麼要改道

黃河歷史比較著名的有7次改道,
第一次 公元前602年 滄州入渤海 自然版
第二次 公元11年 濱縣,利津入權渤海 自然,
第三次 公元 1048年 北流由天津入渤海,南流由無隸篤馬河入渤海 自然
第四次 公元1194年 清江口,雲梯關入海 自然,
第五次 公元1494年 淮河入海 自然,
第六次 公元1855年 利津入渤海 自然, 人為,
第七次 公元1938年 淮河入海 人為
除了第7次,其他幾次都是自然原因,決口而改道,其中很大部分的原因,還是黃河大堤年久失修,其中第6次有明確的記載,本來那一次決口並不嚴重,只要封堵及時,黃河還不至於改道,但因為當時清朝正忙於清剿太平軍,對封堵黃河決口不上心,不劃拔銀兩,導致決口長期無法得到控制,致黃河改道。

而第7次完全就是人為了,老蔣炸開花園口大堤,致黃河改道,軍民死傷慘重。

『貳』 歷史上,黃河改道過幾次

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黃河發生了有記載的第一次大改道。洪水從宿胥口(今淇河、衛河合流處)奪河而走,東行漯川,至長壽津(今河南滑縣東北)又與漯川分流,北合漳河,至章武(今河北滄縣東北)入海。這條新河在禹河之南。
漢武帝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黃河在今河南濮陽西南瓠子決口,再次向南擺動,決水東南經巨野澤,由泗水入淮河。23年後雖經堵塞,但不久復決向南分流為屯氏河,六七十年後才歸故道。
王莽始建國三年(公元11年),黃河在今河北臨漳縣西決口,東南沖進漯川故道,經今河南南樂、山東朝城、陽谷、聊城,至禹城別漯川北行,又經山東臨、惠民等地,至利津一帶入海。此後幾百年中,黃河情況不甚為頻繁。北宋初期,決口不斷,短時期、短距離的分流河道不少。直到宋仁宗慶歷八年(1048年)六月,黃河再次改道,沖決澶州商胡埽,向北直奔大名,經聊城西至今河北青縣境與衛河相合,然後入海。這條河宋人稱為「北流」,12年後,黃河在商胡埽下游今南樂西度決口,分流經今朝城、館陶、樂陵、無棣入海、宋人稱此河為「東流」。東流行水不到40年便斷流。
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為抵禦金兵南下,東京守將杜充在滑州人為決開黃河堤防,造成黃河改疲乏,向東南分由泗水和濟水入海。黃河至此由北入渤海改而南入黃海。在1855年前,黃河主要是在南面擺動,雖然時有北沖,但均被人力強行逼堵南流,南流奪淮入海期間,鄭州以下,清口以上的黃河主流也是遷徙不定。由泗水,或汴水或渦水入淮,或由潁水入淮,或同時分幾支入淮。直到明代後期潘季馴治河以後,黃河才基本被固定在開封,蘭考,商丘、碭山、徐州、宿遷、淮陰一線,即今之明清故道,行水達300年。
清咸豐五年(1855年),黃河又在河南蘭陽(今蘭考縣境)銅瓦廂決口改道,再次擺回到北面,行經今河道,北流入渤海。
最近一次是抗日戰爭時期,1938年,蔣介石命令扒開鄭州花園口黃河大堤,全河又向南流,沿賈魯河、潁河、渦河入淮河。洪水漫流,災民遍野。直到1947年堵復花園口後,黃河才回歸北道,自山東墾利縣入海。
在周定王五年以來的2600多年的時間里,黃河下遊河道經歷了從北到南,又從南再到北的大循環擺動。其中決口、改道不計其數。大體上以孟津為頂點,在北抵天津、南界淮河的這樣一個大三角洲上,都是黃河改道遷徙的范圍。
次數
時間
入海地點
改道原因
第一次
公元前602年
滄州入渤海
自然
第二次
公元11年
濱縣,利津入渤海
自然,人為
第三次
公元1048年
北流由天津入渤海,南流由無棣篤馬河入渤海
自然
第四次
公元1194年
清江口,雲梯關入海
自然,人為
第五次
公元1494年
淮河入海
自然,人為
第六次
公元1855年
利津入渤海
自然,人為
第七次
公元1938年
淮河入海
人為

『叄』 歷史上,黃河改道過幾次

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黃河發生了有記載的第一次大改道。洪水從宿胥口(今淇河、衛河合流處)奪河而走,東行漯川,至長壽津(今河南滑縣東北)又與漯川分流,北合漳河,至章武(今河北滄縣東北)入海。這條新河在禹河之南。 漢武帝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黃河在今河南濮陽西南瓠子決口,再次向南擺動,決水東南經巨野澤,由泗水入淮河。23年後雖經堵塞,但不久復決向南分流為屯氏河,六七十年後才歸故道。 王莽始建國三年(公元11年),黃河在今河北臨漳縣西決口,東南沖進漯川故道,經今河南南樂、山東朝城、陽谷、聊城,至禹城別漯川北行,又經山東臨、惠民等地,至利津一帶入海。此後幾百年中,黃河情況不甚為頻繁。北宋初期,決口不斷,短時期、短距離的分流河道不少。直到宋仁宗慶歷八年(1048年)六月,黃河再次改道,沖決澶州商胡埽,向北直奔大名,經聊城西至今河北青縣境與衛河相合,然後入海。這條河宋人稱為「北流」,12年後,黃河在商胡埽下游今南樂西度決口,分流經今朝城、館陶、樂陵、無棣入海、宋人稱此河為「東流」。東流行水不到40年便斷流。 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為抵禦金兵南下,東京守將杜充在滑州人為決開黃河堤防,造成黃河改疲乏,向東南分由泗水和濟水入海。黃河至此由北入渤海改而南入黃海。在1855年前,黃河主要是在南面擺動,雖然時有北沖,但均被人力強行逼堵南流,南流奪淮入海期間,鄭州以下,清口以上的黃河主流也是遷徙不定。由泗水,或汴水或渦水入淮,或由潁水入淮,或同時分幾支入淮。直到明代後期潘季馴治河以後,黃河才基本被固定在開封,蘭考,商丘、碭山、徐州、宿遷、淮陰一線,即今之明清故道,行水達300年。 清咸豐五年(1855年),黃河又在河南蘭陽(今蘭考縣境)銅瓦廂決口改道,再次擺回到北面,行經今河道,北流入渤海。 最近一次是抗日戰爭時期,1938年,蔣介石命令扒開鄭州花園口黃河大堤,全河又向南流,沿賈魯河、潁河、渦河入淮河。洪水漫流,災民遍野。直到1947年堵復花園口後,黃河才回歸北道,自山東墾利縣入海。 在周定王五年以來的2600多年的時間里,黃河下遊河道經歷了從北到南,又從南再到北的大循環擺動。其中決口、改道不計其數。大體上以孟津為頂點,在北抵天津、南界淮河的這樣一個大三角洲上,都是黃河改道遷徙的范圍。次數 時間 入海地點 改道原因 第一次 公元前602年 滄州入渤海 自然 第二次 公元11年 濱縣,利津入渤海 自然,人為 第三次 公元1048年 北流由天津入渤海,南流由無棣篤馬河入渤海 自然 第四次 公元1194年 清江口,雲梯關入海 自然,人為 第五次 公元1494年 淮河入海 自然,人為 第六次 公元1855年 利津入渤海 自然,人為 第七次 公元1938年 淮河入海 人為

『肆』 我國為治理黃河的泛濫與改道實施了那些重大建設工程

現代化黃河治理方法全面實施
黃河水利委員會關於「模型黃河」的工程規劃日前已獲水利部正式批准,至此,現代化治黃方略「原型黃河」、「數字黃河」、「模型黃河」規劃已全部得到批復,進入全面實施階段。
按照「三條黃河」的現代治河思路,今後黃河治理將先通過對原型黃河現狀的分析,提出黃河治理決策的基本需求及物理參數,然後藉助現代化信息手段進行數學模擬,提出方向性方案,最後通過黃河模型反復進行實驗,為實際的黃河提供技術先進、經濟合理、安全有效的治理方案。
1黃河治理方略
黃河對於中華民族的意義是包括長江在內的其它河流無法比擬的,她流經中國腹地,誕生了中華民族,炎黃子孫既得益於黃河與黃土的哺育而生息繁榮,又受害於黃河與黃土相伴造成的黃河下遊河道「善淤、善決、善徙」而治水不止。在中華民族生存發展史中,有很大的篇幅都與黃河治理有關
2 減少入黃沙量的治本之策
眾所周知,黃河難治的症結在於沙多,而沙多的原因是黃土高原地區嚴重的水土流失。特殊的邊界條件下,中游暴雨是黃土高原土壤強烈侵蝕以及水土嚴重流失的動力因素,「愈沖愈陡,愈陡愈沖」[4],使黃土高原被切割得支離破碎,溝壑縱橫,每年來自黃土丘陵溝壑區的泥沙達10億噸左右,土壤侵蝕模數可達20000t/(a·5km2),大量泥沙入黃,致使一些水庫湮廢失效,下遊河道不斷淤高,防洪壓力日趨加重。不少人認為,黃土高原歷史上曾經是植被良好的繁榮富庶之地,希望通過植樹種草,改變黃土高原的生態環境,從而達到根治黃河的目的。但是也應認識到,黃河塑造出的華北大平原是中華民族繁衍生息的中心地帶,黃河早在遠古時期就是一條多沙河流
3 與外流域調水結合的綜合治理方略
相傳我國上古之時,「湯湯洪水方割,盪盪懷山襄陵,浩浩滔天」。然而,歷經滄桑,黃河近代水資源日趨貧乏,其水量僅佔全國河川徑流量的2%,大量資料表明,水少是黃河下遊河床不斷淤積升高的主要動力因素,也是黃河難治的另一症結。模型試驗發現,洪水機遇減少是黃河下游近些年河床萎縮、過洪能力很低的主要原因[7]。從水資源角度講,黃河是惟一流經乾旱缺水的西北、華北地區的一條源遠流長的大河,流域內地域廣闊,環境多樣,土地與礦藏豐富,因水資源貧乏而制約著發展,因此黃河治理不僅要考慮防洪,而且還要考慮水資源問題。花園口以上多年平均徑流深77mm,相對於全國平均徑流深276mm的28%,黃河下游地區水資源嚴重短缺屬長期性、區域性、資源性缺水,因此,緩解黃河下游水資源供需矛盾的根本措施是開源,即從外流域調水濟黃,增補黃河有效水資源量,這是適應發展的長期戰略措施。為此可利用黃河以南所處的優越地理位置,基本上沿南水北調中線方案線路,自漢江丹江口水庫始,沿途把漢江、淮河上游可引之水經河南南陽、平頂山、許昌等地,在鄭州以西桃花峪上游(如孤柏嘴附近)自流引入黃河,並利用東平湖和擬建的桃花峪水利工程加以調節。爾後,通過現有的下游引黃工程,包括引黃濟津、引黃入冀(現有的共產主義引黃工程和位山引黃入冀工程供水能力已經很大)、引黃濟青工程,向河南、山東、河北相關地區供水,兼顧南水北調中線、東線方案的調水作用。從而減輕黃河水供需壓力,達到解決下游斷流、保證輸沙用水量、改善下遊河道淤積狀況之目的。如果調水規模有保證,不但能緩解河北有關地區用水緊張局面,還可再通過河北水系的局部調整接濟京津,滿足原中線南水北調方案對京津的供水要求。在此前提下,黃河流域來水可主要考慮本流域中上游用水,相應緩解了黃河中上游水資源短缺的不利局面。並且小浪底水庫可按照「高水高用」的原則,相機調水北上。
從丹江口水庫調水入黃,沿途乾渠應與淮河流域的河流和集水區域平交,與該流域的防洪體系相結合,形成「串聯水庫」,除發揮相應的供水作用外,特別是在淮河、漢江流域的暴雨期,還將產生其他巨大的社會經濟效益。其一,通過優化調度,將淮河、漢江流域無法承受的洪量調入黃河,把黃河下遊河道作為淮河上游各大支流的洪水入海通道,淮河、漢江的防洪壓力遂大為減輕。其二,調洪水入黃,可沖刷黃河下遊河道,擴大主槽斷面面積,提高過洪能力,減少下遊河道淤積。趙業安等專家的研究結果[8]及我們開展的模型試驗資料[7]表明,黃河下游有「大水帶大沙」及「大水出好河」的規律,水少沙多是黃河下遊河道淤積的根本原因,且水沙搭配不相適應是造成黃河下遊河道淤積抬高的又一主要原因。因此[9],只有調洪水入黃,使流量與含沙量相適應,「大水帶大沙」時,才能取得最好的輸沙減淤效果。其三,小浪底水庫的庫容,是發揮綜合利用效益的保證[10],小浪底水庫可借分洪調水之機集中排沙,利用大水排沙入海,相應增加了水庫極為寶貴的庫容。加大了水庫調節能力,極大地提高水庫的綜合利用效益。

『伍』 歷史上黃河改道是什麼時候的事為什麼改道

黃河是我國第二條大河,自遠古以來即為多泥沙河流。公元前4世紀黃河下游因河水渾濁即有「濁河」之稱。公元1世紀初,有人指出"河水重濁,號為一石而六斗泥"。唐宋以後泥沙有增無減。這些泥沙中的一部分堆積在下遊河床上,日積月累,河床淤高,全靠堤防約束,時久形成懸河。每逢伏秋大汛,防守不力,輕則漫口決溢,重則河道改徙。據粗略統計,黃河下游決口泛濫見於20世紀50年代前歷史記載的約1500餘次,較大的改道有二三十次,洪水遍及范圍北至海河,南達淮河,縱橫25萬平方公里,對中國黃淮海平原的地理環境影響巨大。
就黃河下遊河道變遷的特點而言,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① 戰國築堤以前
上限大致從新石器時代開始。當時黃河下游流經河北平原,在渤海灣西岸入海,因兩岸未築堤防,河道極不穩定。據文獻記載,黃河曾往返更迭多次流經的有《禹貢》、《山海經·北山經》和《漢書·地理志》中記載的三道。前二道在河北平原偏西,沿太行山麓北流,《山經》大河下游大致北流到永定河沖積扇的南緣,向東經過雄縣、霸縣一線,到今天天津市區附近入海;《禹貢》大河下游在今深縣與《山經》大河別流,穿過今河北平原中部,於青縣以東入海;《漢志》大河則離開了太行山東麓,經豫東北、魯西北、冀東南,東北至黃驊縣境入海。上述三河道在戰國中期以前,或互為主次,或同時存在,但以流經《漢志》大河為常見。在古代,「河」就是黃河的專稱。據《漢志》、《水經注》記載,河北平原上被稱為"河"的水道達10餘條,都可能是黃河某次決流改徙後的故道。
② 公元前 4世紀~公元初年(戰國中期至西漢末年)
戰國中期,下游大規模修築堤防後,固定下來的河道就是《漢書2地理志》里記載的大河,從此結束了長期以來多股分流、改道頻繁的局面,我們暫時作為黃河第一次重大的改道。
在戰國中期,黃河下游地區人口稀少,初築堤防時,兩岸堤距寬達50漢里 (1漢里相當現今414米),大溜(水流主泓)得在堤內游盪,河道蓄洪能力較強,不易發生決口。以後生齒日繁,在大堤內河槽兩旁淤出的大片灘地上進行了墾殖,修築民埝以自衛,遠者距水數里,近者僅數百步。遂使河床迫束,河身多曲,淤高迅速,險情迭出。西漢末年,今河南浚縣境內河道,「河水高於平地」,顯然已成「懸河」。這是秦漢以來黃河中游地區水土流失加劇的結果。公元11年王莽時黃河又東決,河、淮之間水災延續了60年之久。
③公元1~10世紀(東漢至唐末)
公元11年(王莽始建國三年),黃河在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東)以上決口,河水一直泛濫至清河郡以東數郡。當時,王莽因為河決東流,可使他在元城的祖墳不受威脅,就不主張堵口,聽認水災延續了近六十年,從而造成黃河史上第二次重大的改道。
此後,在將近千年時間里,黃河下遊河道出現過相對穩定的局面,偶而有決溢,也未造成大規模改道。其原因:
一,東漢開始大量游牧民族入居黃河中游,退耕還牧,次生草原和灌木叢代替了耕地,水土流失相對減弱。
二,公元70年,在王景領導下,對西漢末漫流的河水進行全面治理,才固定了一條新的河道,大體流經冀魯交界地區,從長壽津(今濮陽西旺賓一帶),自西漢大河別出,循古漯水河道,經今范縣南,在今陽谷縣與古漯河分流,經今黃河和馬頰河之間,至今山東利津縣境入海。
三,當時黃河下游存在不少分支,或單獨入海,或流入其他河流,沿途更有一些大小湖泊和沼澤窪地,都起著分洪、排沙與調節流量的作用。
④ 公元10世紀~1127年(唐末至北宋末)
經近千年的堆積,到唐末開始,黃河下遊河口段已逐漸淤高。公元 893年(唐景福二年)河口段,發生近百里的改道。到五代時期,決口的頻率明顯增加,平均不到三年就有一次泛決。
至11世紀初,在今山東商河、惠民、濱州市縣境內,河道又"高民屋殆逾丈"。此後決口地點又上移到澶州(今河南濮陽)、滑州(今滑縣東舊城)一帶。總的趨勢是,河道逐漸向北擺動。五代末年、北宋前期決出的赤河、橫隴河,都在唐代大河之北。
1048年商胡埽(今濮陽東昌湖集)決口,北流經今滏陽河與南運河之間,下游合御河(今南運河)、界河(今海河)至今天津入海,史稱「黃河北派」。這是黃河變遷史上的第三次重大的改道。(黃河北流大的共有三次:商胡埽、小吳埽、內黃口)
⑤ 1128年~16世紀中葉(金元至明嘉靖萬曆時)
1128年(南宋建炎二年),為阻止金兵南下,宋東京留守杜充竟然在今河南滑縣西南人為決河,使黃河東流經豫東北、魯西南地區,匯入泗水,奪泗入淮。從此黃河離開了春秋戰國以來流經今浚、滑一帶的故道,不再進入河北平原,在此後的700多年中,以東南流入淮為常。這是黃河下游變遷史上劃時代的大事,也是黃河第四次重大的改道。
浚、滑之間原是黃河下游的窄道,由於這一段河道的控制,以下河道決口後擺動的范圍,基本上限制在太行山以東、山東丘陵以北的河北平原上,離開了這段河道以後,下遊河道折向東或東南,擺動於豫東北至魯西南地區。在金代,有記載的12次決口中,決後河道擺動在該地區佔10次。
1286年(至元二十三年)10月,黃河在原武、陽武、中牟、延津、開封、祥符、杞縣、睢州、陳留、通許、太康、尉氏、洧川、鄢陵、扶溝等15處決口。大致可以分成三股;一股在中牟境內折而南流,經尉氏、洧川、扶溝、鄢陵等地,由潁水入淮;一股在開封境內,折而南流,經通許、太康等地,由渦入淮。我們將其稱為黃河歷史上第五次大改道。 從金元至明中葉,黃河變遷特點可歸納為以下三點:
第一,決口地點西移。起初決口多在今山東境內(12世紀50、60年代),以後西移至今河南汲縣、陽武(今原陽東部)、延津一帶(12世紀80、90年代)。到13世紀70年代~14世紀40年代,決口已移至新鄉、原武(今原陽西部)、滎澤(今鄭州市西古滎鎮)一帶,幾至黃河下游沖積平原的頂端。
第二,河道幹流逐漸南擺。12世紀中期以後河道經豫東北、魯西南,至今山東梁山縣境流入泗水。以後逐漸南擺進入豫東開封、商丘地區,經安徽碭山、蕭縣至江蘇徐州奪泗入灘。金元之際兩次人為決河,先後由濉奪泗或由渦入淮。13世紀後期有一段河道奪潁河入淮,達到黃河下游扇形平原的西南極限。
第三,下遊河道除幹流外,同時分出幾股岔流,迭為主次,變遷無定。自12世紀下半葉(金大定年間)開始,即出現「兩河分流」的局面。以後又分成3股,大致均流經今廢黃河一線以北匯入泗水,奪泗入淮。到13世紀下半葉(元初),下游又出現了奪濉、渦、潁入淮的幾股。嗣後,或東流入泗,或南流入淮,時而又東北決入馬頰河、徒駭河、北清河(今山東東平以下黃河)入海。經常數股並行,迭為主次,變遷極為混亂。元末(1351)賈魯治河時,曾整治一條從河南封丘東至徐州奪泗入淮的河道,史稱賈魯河。不久即告廢壞。
⑥ 16世紀中葉~1854年(清咸豐五年)
黃河下游多股分流的局面至16世紀中葉(明嘉靖中葉)基本結束,「南流故道始盡塞」,「全河盡出徐、邳,奪泗入淮。」這是河勢的一大變化。後來在萬曆初年,潘季馴推行「築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治河方針,下遊河道方始基本固定,即今圖上的廢黃河。其後雖有決溢。但旋即恢復故道。清前期經大築堤防。河南境內河道出現過一段相對安流時期,而山東、江蘇境內河段決口次數增多。江蘇徐州至淮陰河段兼作運河,是「咽喉命脈所關,最為緊要」。潘季馴治河重點即在這一河段上,如大修兩岸縷堤、格堤、月堤、遙堤,重修高家堰,抬高洪澤湖水位,蓄清刷黃等工程。到清初河患的重心下移淮陰至河口段,這是因為金元以後黃河長期奪淮入海,大量泥沙排入海口,河口不斷延伸,使坡降變化,加速河口以上河道的淤積。故18世紀以後徐州以下河患最為集中。19世紀以後,河道淤廢不堪,決口連年發生,更兼國內政治動盪,治河不力,發生新的改道已不可避免。
⑦ 1855年 (清咸豐五年)~20世紀 50年代以前
1855年6月,黃河在河南省蘭陽銅瓦廂決口,先向西北淹到封丘、祥符各縣村莊,又往東漫流至蘭儀、考城、長垣等縣後,分成3股:一股出曹州東趙王河至張秋穿運;一股經長垣縣,流到東明縣雷家莊,這里就分成了兩股,都東北流到張秋鎮;三股河匯合後,穿過張秋運河,經不鹽河流入大清河,由利津牡蠣口入海。這是黃河第六次大改道。
這次決口,使黃河下游結束了700多年由淮入海的歷史,又回到由渤海灣入海。其後的20年內,洪水在以銅瓦廂為頂點,北至北金堤,南至今曹縣、碭山一線,東至運河的三角洲沖積扇上自由漫流,水勢分散,正溜無定。直至1876年全線河堤告成,現今黃河下遊河道始基本形成。下遊河道中自銅瓦廂至陶城埠一段,決口經常發生,故有"豆腐腰"之稱。
1938年6月,國民黨政府消極抗日。人為扒開花園口大堤,企圖用洪水來阻止日本侵略軍的西進。這次決口,使黃河南泛於賈魯河、潁河和渦河之間地帶,成災嚴重,史所罕見。這也是黃河史上的第七次大改道。
據歷史記載,在1946年前的三至四千年間,黃河受到近1593次泛濫威脅,而因泛濫令河道大改道共26次,決口一千多次。
最近的一次黃河大改道是在1855年(清咸豐帝5年)。在那次黃河大改道之前,黃河下游流經路線,按照現時中國行政區域劃分,大體上經過河南的滎陽、鄭州、原陽、延津、封丘、中牟、開封、蘭考、濮陽,後經山東的曹縣、單縣,再經安徽的碭山、蕭縣、最後入江蘇的豐縣、沛縣、徐州、邳縣、睢寧、宿遷、泗陽、淮安、漣水、阜寧、濱海然後入黃海。但在改道後,於銅瓦廂缺口後,黃河沖破原有的河道,改東北走向,在山東境內借大清河入渤海。
最近因為風化問題越來越嚴重,現在專家說,如果人類再濫砍濫伐的話,黃河的源頭很可能會被淹沒在風沙之中。黃河是中華民族的起源,但是這條被譽為母親河的源頭今天卻被荒山大圍斬,風沙處處。
專家指出,人類違反自然的生活方式濫砍濫伐是破壞水源的主要原因,使這個具有數千年歷史的生態系統面臨崩潰,也很可能成為人類文明破壞下的另一個遺址。

『陸』 黃河成為懸河,讓黃河自然改道

你好!
你希望黃河下游的問題能夠得到根治,你的這個想法是值得肯定。只版是你提出的根治方權案值得商榷。
黃河在歷史上曾經有26次的大改道。黃河的每一次改道都帶來洪水泛濫,給居住在華北地區的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現在的華北平原是我國重要的政治經濟中心(北京就在華北平原北部),這里人口稠密,經濟發達,一旦黃河自然改道,後果不堪設想。
你說的讓國家考慮合適路線,我是否可以理解為開挖一條新河,讓黃河水從新河入海,廢棄現在的黃河河道?
這個方案也不可行。黃河下游泥沙沉積形成地上河,如果沒有解決黃河泥沙問題,開挖新河,很多年以後,華北平原可能又出現一條新的地上河。開挖新河還要佔用大面積土地,涉及一系列問題。

『柒』 黃河最後一次改道是什麼時候

最後一次是1938年,蔣介石為阻止日軍西侵鄭州,命令扒開鄭州花園口黃河大堤,造成洪水以專阻隔日軍。

『捌』 黃河改道的原因

黃河以「善來淤、善決、善徙」而著源稱,向有「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之說。據統計,在1946年以前的幾千年中,黃河決口泛濫達1593次,較大的改道有26次。改道最北的經海河,出大沽口;最南的經淮河,入長江。黃河搬運堆積泥沙形成的堆積地貌是決口的根本原因。1855年黃河決口之前,魏源就發現黃河兩岸地形已經是南高北低,認為黃河北決是必然的。黃河有無泥沙不完全取決於人類的不合理經濟活動。洪水期淤灘,枯水期淤積河槽,長期以往河床抬升。黃河水少沙多,水沙嚴重失調是黃河問題的症結。正因如此,目前的治理黃河方案中就有中游派和下游派,生物措施派和工程措施派(小浪底工程),獨流派和分流派等不同方案。在周定王五年以來的2600多年的時間里,黃河下遊河道經歷了從北到南,又從南再到北的大循環擺動。其中決口、改道不計其數。大體上以孟津為頂點,在北抵天津、南界淮河的這樣一個大三角洲上,都是黃河改道遷徙的范圍。

『玖』 黃河改道對徐州的影響

黃河下游地區乃黃河水災最多的地區,在明朝
275 年時間,徐州共發生黃河水災48 次,平均不到6
年發生一次,受災范圍有148 縣次.清朝1644一
1855 年,黃河在徐州流經了211年,在此期間,共發
生水災60次,平均每3 年多發生一次,受災范圍達
173 縣次.這兩個時期的受災縣數比例都在百分之
六十左右,即平均每次洪水有五分之三以上的縣區
受災
洪水在決口附近的泛濫區或洪水
尾閭滯留了大量沙石,淤積成水泊,形成高低不一的
沙石丘,致使昔日肥沃的土地沙化,鹽鹼化,肥力下
降,農業生產長期無法正常進行.洪水對當地經濟和
文化最大的短期影響莫過於對城池的淹沒和毀損.
而徐州的幾個屬縣在歷史上均有被淹沒的記錄
洪水的發生對徐州人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了巨
大影響,無數田園和屋舍被吞噬,地區農業生態系統遭受嚴重破壞,農作物大面積減產或者絕收,從而導致食品遺乏,物價上漲,飢荒橫行為了求生活命,災
區人民不得不離開家園,流徙他鄉,造成"所到之處,
餓殍盈野,村落成墟...."之慘狀

黃河在徐州地區"善決,善溢,菩淤",對徐州地
區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經濟造成了多方面的影響,成
為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相對滯後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黃河水災頻發既是生態環境變化的結果,也是生
態環境發生變化的一個顯著標---L-.加強歷史時期徐
州地區生態環境演變規律及其對人類社會系統影響
的研究和總結,可以發現該區域生態環境與人類社
會的有機聯系和互動關系,對於我們建立針對黃河
下游黃泛區的治理研究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歷史
又是那麼的巧,從185(咸豐六年)年黃河改道北遷
以後,徐州很少受到黃河水災的直接影響,也漸漸開
始沒落,這些現象值得我們深思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