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化治理
Ⅰ 如何推進生態治理現代化
生態文明是人們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過程中,以高度發展的生產力作物質基礎,以遵循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規律為核心理念,以積極改善和優化人與自然關系為根本途徑,以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為根本目標。
Ⅱ 怎樣用生態工程的方法治理湖泊富營養化
你的問題問的太泛泛了
而且現在生態治理發展的很快,總的來說就是源頭治理,中途治理以及末端治理
湖泊富營養化的症結就在於大量營養物質(特別是N和P)的過量攝入,最好的辦法就是在源頭上控制N和P的流入。1就是切斷排污口,使其停止像湖泊排入
2就是從源頭控制流入,採用綠色屋頂,透水鋪裝,加大對地表徑流的凈化力度
中途控制就是利用植被淺溝,滲透井(對地下水位水質要求很高),滲透溝,滲透渠等等一些列措施減少污染物質的流入,另外特別重要的就是湖邊必須有植被緩沖帶(要注意植被緩沖帶的坡度不能太大)
3就是末端治理,也就是在污染物質排入湖水中不得已採用的方法,要求4種植物相結合(挺水,浮葉,飄浮,沉水植物),必要時候可以考慮人工浮島,利用浮島上的植物進行凈化,還可以考慮生態堤岸(簡單地說就是用卵石等親近自然的材料搭建堤岸)等措施,另外對植物要定期收割,防止吸收的營養物質隨著植物的腐爛再次排入水體。
最後還可以利用相應的魚類放養,形成較完整的食物鏈,抑制藻類的生長
Ⅲ 生態環境治理中政府應怎樣履行職責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關於「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對本行政區域的環境質量負責」責任規定,在生態環境治理中各級政府應當做到:
(一)樹立生態政績觀念
這是政府職能向生態文明建設回歸的關鍵。生態政績觀要求地方政府把資源、環境的成本效益納入考核目標,對生產過程中的資源消耗、環境污染、污染治理等全部指標進行核算,增強政績成本意識,提高科學決策水平,最大限度地避免決策失誤、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形成科學合理的生態建設模式。中央政府需要制定更加嚴格而明確的環保政績標准,提高生態建設權重,把生態文明建設考核結果作為官員任免獎懲的重要依據,實行重大生態破壞、重大環境事故等一票否決制,有效激勵地方政府積極履行環保職能。
(二)落實生態問責制度
強化政府生態職能的一個重要措施就是建立生態問責制。
第一,明確生態考核指標體系,量化和細化考核條款。將嚴格的節能減排考核指標、生態評價指標和環境測評指標納入政績考核范圍。
第二,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堅持遵循權責統一、有錯必究、過錯與責任一致、教育和懲戒結合的原則。
第三,加強制度建設,使生態問責有章可依、有法可依,改變環境責任集體負責而實際無人負責的狀況,建立離任官員生態環境責任跟蹤制度。
第四,以事前督責為主。實行生態問責制的目的不僅僅是追究官員的事後責任,更是事前督促地方政府依法行政、履行職能,做到事前督責和事後問責相結合。
(三)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法治化水平
第一,完善生態環境立法的指導原則。生態環境立法實行可持續發展原則,通過制定科學的環境立法規劃,用生態系統方法促進環境法向生態法轉變,實現我國環境法的生態化,實現人類、社會和自然的協調發展。
第二,完善生態文明建設的法規體系。合理有效的法律體系以及運作制度是提高生態文明建設法治化的前提和基礎。因此生態立法工作中必須明確生態權利,保護公民在生態環境領域的權益。另外,在立法實踐中研究通過多方參與平衡相關方的利益,規范生態補償機制等,結合現行生態公益林地補償金政策出台生態補償規范,現行試點取得成熟經驗後,在更大范圍內逐步推廣。
第三,加大行政執法力度,建立科學有效的監督機制。在已頒布的《信息公開條例》和《環境信息公開辦法》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環境信息公開制度及其相關環境,保障公眾的知情權、表達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加大生態文明建設宣傳力度,引導社會力量理性參與生態文明建設,暢通社會組織和公民對生態環境事件的監督渠道。規范公眾參與環境決策的制度,涉及公眾環境權益的政策和立法條款、規劃建設項目必須充分聽取公眾意見。落實「環保監督員制度,研究和探索企業環境行為審核審計制度」。協調執法機制和監督機制,強化各級執法部門監督責任,落實生態環境監管機制,提高生態文明建設的法治化水平。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第六條 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環境的義務。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對本行政區域的環境質量負責。
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應當防止、減少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對所造成的損害依法承擔責任。
公民應當增強環境保護意識,採取低碳、節儉的生活方式,自覺履行環境保護義務。
第七條 國家支持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研究、開發和應用,鼓勵環境保護產業發展,促進環境保護信息化建設,提高環境保護科學技術水平。
第八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大保護和改善環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財政投入,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
第九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環境保護宣傳和普及工作,鼓勵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社會組織、環境保護志願者開展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環境保護知識的宣傳,營造保護環境的良好風氣。
教育行政部門、學校應當將環境保護知識納入學校教育內容,培養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
新聞媒體應當開展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環境保護知識的宣傳,對環境違法行為進行輿論監督。
第十條 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對全國環境保護工作實施統一監督管理;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對本行政區域環境保護工作實施統一監督管理。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和軍隊環境保護部門,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對資源保護和污染防治等環境保護工作實施監督管理。
第十一條 對保護和改善環境有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由人民政府給予獎勵。
Ⅳ 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兩大重點是什麼
即創新和責任.
創新型政府可以說是本屆政府在"十三五"期間重點推動的政府治理目標.創新型政府的要義就是通過政府創新來推動企業、社會和科技等領域的全面創新.政府創新的要點主要是通過放權來給予企業和社會組織更多的空間,同時,政府也要進一步發揮引領和監督的功能.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的全面實行清單管理制度,制定國務院部門權力和責任清單,擴大市場准入負面清單試點等,都是對政府的簡政放權,即通過減少政府的干預來增加企業和社會的活力.
在政府創新的基礎上,通過減少政府的自由裁量權,進一步激發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積極性.以創新引領實體經濟的轉型升級,並推動中國經濟進入質量時代,這就是李總理講的"成就創新大業"的要義.這里需要強調的是,簡政放權是政府創新的一個核心要義.需要指出的是,簡政放權並不意味著政府全面退出所有的領域,而是說政府在一些關鍵的領域要發揮引領和監管的功能.因此,這就引入了第二個關鍵詞--責任.
責任是本屆政府在"十三五"期間的一個內在重要目標.生態建設、保障民生和主動作為應該是李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的責任政府的三個重點.
第一個內容是美麗中國,也就是環境保護的問題.由於近年來關於環境污染,特別是霧霾的問題,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所以李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對這一問題多次強調.李總理在這個問題上坦言政府工作還遠遠不夠,強調要"堅決打好藍天保衛戰",並制定了比較明確的年度計劃,例如年內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分別下降3%,重點地區細顆粒物(PM2.5)濃度明顯下降等.在這一部分的報告中,李總理用了"鐵腕治理"的表述,這也反映政府在責任問題上的擔當.最後李總理特別強調,治理霧霾人人有責,貴在行動、成在堅持,打好藍天保衛戰,更需要全社會的不懈努力.
保障民生則體現在一些重要的領域,如食品葯品的監管.李總理強調要嚴而又嚴,把好每一道關口,因為食品安全直接涉及到人民群眾的生命.保障民生的另一個重點領域是安全生產,李總理使用的詞是"人命關天,安全至上".報告還提出了多項關於保障民生的具體建議,例如當李總理提到一個具體建議,即在年底取消手機國內長途和漫遊費的時候,引起了代表們雷動的掌聲.具體的民生保障措施對政府的信譽有非常重要的支撐作用.李總理在報告中的另一個表述是"民生是為政之要",這也反映了政府的一種負責任的態度.
伴隨著反腐敗工作的進一步深入,一些官員開始採取不作為的方式來消極看待自己的工作職責,因此報告中特別強調了"干字當頭","主動作為".
因而,創新和責任分別是政府治理這個硬幣的兩個方面.創新是政府的積極行為,通過創新激發企業和社會的活力,來推動整個國家治理向更為現代化的方向發展.而責任則幫助政府守住底線,使得人們更加信任政府.李總理還特別強調政府要帶頭講誠信,通過解決影響國計民生的問題,從而讓人民群眾更有獲得感.在創新和責任的合力之下,國家治理現代化一定會邁上一個
Ⅳ 從生態對策角度談談如何制定水土流失、荒漠化治理對策(農業生態)
生態對策分為r對策和K對策兩種。r對策的種群通常是短命的,其生殖率很高,產生大量的後代,但後代存活率低,發育快(早熟),成年個體小及壽命短且單次生殖多而小的後代,一旦環境條件轉好就會以其高增長率r迅速恢復種群,使物種得以擴展。而K對策的種群通常是壽命長,種群數量穩定,競爭能力強;生物個體大,但生殖力弱,只能產生很少的種;親代對子代提供良好的庇護;該對策適應於可預測的穩定環境,一旦受損很難恢復甚至可能滅絕。
K-對策者(K-strategists)的r值較小,而相應K值較大,種群數量比較穩定。屬於此種類型的物種,一般個體較大,壽命較長,繁殖力較小,死亡率較低,食性較為專一,活動能力較弱,其種群水平一般變幅不大,當種群數量一旦下降至平衡水平以下時,在短期內不易迅速恢復。
r-對策者(r-strategists)是典型的機會主義者,類型的r值較大,K值相應較小,種群數量經常處於不穩定狀態,變幅較大,易於突然上升和突然下降。一般種群數量下降後,在短期內易於迅速恢復。屬於此種類型的物種,一般個體較小,壽命較短,繁殖力較大,死亡率較高,食性較廣。
Ⅵ 如何理性化治理黑臭水體
湖泊水體污染實則是水體生態系統平衡遭到破壞,污染負荷超出水體的自凈能力,僅靠水體原有的生態系統難以完成凈化過程。目前常見的水體污染治理技術大致可分為物理法、化學法及生物法。其中物理法主要包括截污、清淤、引水等水利工程,以及氣浮、增氧、人工造流等措施;化學處理法涉及絮凝沉降、葯物滅藻等措施;而生物法是利用特定的水生生物包括植物、動物、微生物及原生動物、後生動物等,通過其新陳代謝過程對水體污染物進行吸收、轉化或降解,達到減少或消除水體污染,去除水體營養物質及有機污染物,主要包括微生物處理、水生動植物操縱調控等方法。但因湖泊水體污染治理是一個很復雜的事情,污染物的來源和影響因素比較多,存在周期性反復的問題,而水處理中常用的物理過濾、化學處理及生物降解均存在各自的優勢、不足和適用條件,很難徹底解決湖泊水體富營養化與發黑發臭的問題,使得湖泊水體污染治理成為一個極為困難的過程。
「三分治理、七分養護」,這是水體生態修復處理的經驗總結,也充分說明了水體污染重在預防,包括採取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生態護坡等工程措施,盡可能削弱甚至避免水體受污染。而一旦湖泊水體出現了污染,水生態系統平衡遭到破壞,則其治理將是相對較難的一個過程,唯有在去除水體污染物的基礎上構建完善的水體生態平衡系統,增強水體的生態恢復與自凈能力,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湖泊水體的富營養化及水質黑臭的問題。
武漢珅德環保技術有限公司從水環境生態平衡原理出發,模擬自然生態系統的自凈功能,開發出了生態過濾技術(Ecological Filtration Technology,簡稱EFT)。它是採用工程技術措施將微生物、原生動物、濕生植物等生物體與生物填料、過濾介質等載體有機結合,互為共生,形成具有高度生物活性的微生態平衡系統—仿自然生態處理系統,對污染水體進行凈化的新型生物治污技術。
生態過濾技術(EFT)創造性地將人工濕地工藝與生物接觸氧化法有機結合,依靠互生作用及協同效應,持續凈化水體污染,改善水動力,提升水體復氧效率,優化生物種群結構,增強水體自凈與修復功能,從根本上解決湖泊河流水體水質惡化與水體修復問題。並且生態過濾技術(EFT)引入生態景觀設計理念,在增強水體抗污染與自凈能力同時,具有較高的景觀綠化效果和觀賞價值,而且無二次污染,能耗低,佔地面積少,特別適合用於中小型湖泊、河流水體污染治理與生物修復,並且在湖泊、河流生態引水領域以及雨水回收利用、海綿城市建設、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等方面也表現出了廣闊的應用前景。
需要注意的是,生態過濾技術(EFT)宜與外源截污、內源清淤工程措施結合起來,否則會由於外源污染物的不斷注入、內源污染物的不斷釋放而影響湖泊水體凈化效果。當然對於不具備截污條件、不適合內源清淤處理的水體也可直接採用該生態過濾技術(EFT)原位將污染的湖泊水凈化處理後再進入水體,全面提升水體水質指標。
Ⅶ 荒漠化的治理對策
(一)生態重建的理論基礎
1.區域可持續發展理論
基本思想是滿足當代和後代的需要;不超過資源與環境承載極限;協調人類社會與自然環境的關系,謀求和諧共處。應以生態規律發展經濟,以經濟手段保護生態。以生態重建成本教育廣大幹部群眾,要讓大家知道:如果不能有效保護生態,將為此付出的代價或重新恢復良好生態環境的成本要比現在得到的經濟利益大得多。
2.恢復生態學理論
根據生態學基本原理,通過一定的生物、生態及工程的技術與方法,人為改變或切斷生態系統退化的主導因子或過程,調整、配置和優化系統內部及其與外部的物質、能量和信息的流動過程的時空秩序,使生態系統的結構、功能和生態潛力盡快恢復到原態。
3.社會生態學與地生態學理論基礎
前者是從生態法則的客觀需要出發研究人類活動組織原則,防止社會生態危機,制定生態化社會的方案及具體地區的生態禁令,預測生態危機的發生與發展,分析經濟決策者的生態錯誤並找出相應糾正對策等。後者強調是地理學生態化的結果,是從地理學角度研究社會與自然相互關系的協調化問題,區域生態系統的變化有一個最大允許負荷,要根據不同類型的生態系統,確定不同人為活動的最大允許負荷,以及各類地生態系統的負荷程度。
(二)建設防護林帶
從國家安全的高度認識防治荒漠化的緊迫性,抓住重點構建綠色屏障三北(東北、華北與西北)防護林帶。如2003年我國全年共完成造林面積1.605億畝。又如,經過20多年的建設,新疆初步建成一個以農田防護林、大型防風固沙林帶和天然荒漠林為主體、多林種、多帶式、喬灌草、網片帶相結合的綠洲綜合防護林體系。
(三)荒漠化治理爭議
在治理荒漠化過程中,有不少措施引起了各界的爭論,通過爭論逐步理順荒漠化治理的認識。如關於引水恢復甘肅省居延海的爭論,不少學者認為居延海地區蒸發量很大,浪費寶貴的水資源去恢復沒有經濟和生態價值的居延海沒有多大意義。過分強調種樹治沙也值得商榷,一些沙漠地區或邊緣區蒸發量很大,種樹難活,樹木還會把地下水大量蒸發掉,造成地下水位下降,乾旱加劇。
Ⅷ 生態化的定義是什麼
生態化是指按照生態規律進行「末端治理」。這包括幾層含義:一是更好地運用「回相生相剋」的生態規律,答進行湖泊富營養化治理。隨著生活和農業面源污染問題的日益突出,我國水體富營養化問題的治理顯得十分迫切。按照熱力學第二定律,農葯、化肥等物質稀釋到湖水中是熵增過程,而富集起來則是逆熵,因而需要能量投入。另一方面,水葫蘆等水生植物具有富集水中營養元素的能力。因此,可以通過發展「水葫蘆」產業,解決湖泊水體的富營養化問題。將水葫蘆收集起來生產有機肥,上海已有成功的實踐,可以推廣。二是用生態方法,包括氧化塘、土壤滲透等,進行一般污水的處理。三是垃圾處理、水處理產業的生態化。垃圾和水處理還會帶來二次污染問題,如水處理後的大量污泥問題必須進行綜合治理。總之,通過採取綜合性措施治理污染,以最小的經濟投入收到盡可能好的環境保護績效。
Ⅸ 我國治理沙漠化嚴重地區的生態工程
流行前線有一間是魔術大師翁達智的店,他會收徒弟的。亞洲電視曾經全程報道過
Ⅹ 生態災害與防治
生態災害,是指自然生態系統在自然與人為因素的影響下,發生惡化或承受破壞後的各種繼發災害。
1.生態災害按生態要素分為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入侵等
1)水土流失:也稱土壤侵蝕,是指陸地表層土壤被水力、風力、重力等外營力侵蝕、剝蝕、沖蝕和搬運的現象及過程。水土流失主要發生在缺乏植被保護的斜坡土地表層,土壤被雨水沖蝕後引起跑土、跑肥、跑水,使土層逐漸變薄、變貧瘠。土地資源失去原有的數量或功能。
圖6-17 岩漠(http://www.tutwo.com)
2)土地荒漠化:荒漠化,是指包括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在內的種種因素造成的乾旱、半乾旱和亞濕潤乾旱地區的土地退化。有人將城市也稱為荒漠化。
根據荒漠地貌特徵和組成物質的不同,荒漠化可分為:岩漠、礫漠、沙漠、泥漠4種類型(圖6-17)。其中沙漠分布最廣,危害最大。
土地沙漠化,是沙漠的形成和擴張的過程,即非沙漠化土地變化成沙漠或沙地的自然過程。其結果是土地退化、生產力降低,可利用土地資源喪失及生態環境惡化。
我國現有沙漠及沙化土地主要分布在北緯30°~50°之間的內陸盆地、高原。岩漠、礫漠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區,因水土流失而引發,如在石灰岩斜坡地帶過度開墾耕種,造成土壤沿斜坡面狀流失,坡面大量灰岩出露。
3)生物入侵:是指某種生物從原來的分布地區擴展到比較遙遠的新的地區,後代不僅可以生存、繁殖,而且能夠擴展區域,比鄉土物種更能適應環境。環境污染和生境破壞為外來入侵物種的傳播提供了有利條件,而全球氣候變暖則使許多攜帶病蟲害的物種大大擴大了生態范圍。在21世紀經濟全球化、國際貿易自由化的新形勢下,外來有害生物入侵引發的生物災害和生物安全已成為一種全球性現象,成為威脅地方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2.生態退化按生態系統分為森林生態系統退化、草地生態系統退化、濕地生態系統退化
(1)森林生態系統退化
森林生態系統退化主要表現在幼林增加、成林縮減、天然林遭到破壞、林業用地減少、林地生產力下降、森林結構劣化、森林生態功能削弱等方面。火災是森林的大敵,人為因素和氣候變暖變干使森林火災發生的次數增多,成災面積劇增,另外人類大量的砍伐,也使林地面積減少、蓄積量下降,林地退化加劇。
(2)草地生態系統退化
草地生態系統退化主要表現為植被稀少,產草量下降,毒、害、雜草滋生,鼠害加劇,水土流失,土壤鹽鹼化,土地沙漠化等方面。在引起草地退化的各種因素中,乾旱的影響最大。
(3)濕地生態系統退化
濕地是水陸相互作用形成的特殊自然綜合體,是地球上是最富生物多樣性的生態系統之一。水是維持濕地生態功能的決定性因素,沒有水就沒有濕地。造成濕地退化的主要自然條件是氣候趨干、降水量減少。氣溫增高,蒸發加速、蒸發量增大,是濕地水分減少而退化的間接原因。此外,全球氣候變暖引起海平面上升也將對沿海濕地產生重要影響。
3.生態災害防治
生態災害的防治包括監測預警和工程防治。
(1)生態災害監測
生態災害的發生發展是一個連續、漸變的過程。對生態災害進行定量、長期、系統的監測,可及時掌握生態災害的現狀、變化動態及治理成效的信息,預測可能演變的趨勢,為防治生態災害和改善生態環境,以及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基礎資料。
我國在生態環境監測方面已經開展了很好的工作。最有代表性的是中國科學院於1988年建立了中國生態系統研究網路,建立了農田、森林、草地、沙漠、沼澤、湖泊、海洋生態系統共36個野外定位觀測站,以及水分、土壤、大氣、生物、水域生態系統5個分中心和1個綜合研究中心。
(2)預警
預警是對未來生態系統的變化進行比較准確的預估和評價,對具體生態災害進行短期的、暫時的應對與對現在及未來將要發生的生態災害進行主動的防禦,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危害。如快速預警,是在災害預期發生前幾個小時發生,向公眾和緊急營救部門提供災害發生地點、發生時段、發生強度等,便於及時採取防禦措施,避免人員傷亡,減少災害損失。
(3)防治措施
根據生態災害引發因素和成因機理,工程防治措施包括退耕還林(草)工程、天然林保護工程、退牧還草工程、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等。
技術防治措施有優化資源配置,調整農業種植結構,發展生態農業;因地制宜,大力發展林草植被;改進農業耕作生產技術,提高抗水蝕、風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