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整改整治 » 稅收治理措施

稅收治理措施

發布時間: 2020-12-01 12:40:55

A. 我國稅收流失的原因及治理措施致謝怎麼寫

稅收流失是指在既定的稅收制度條件下,國家對所有經濟活動所產生的應徵收而未徵收到的稅款。理論上說,有稅收就有稅收流失,要對所有經濟活動所產生的稅收百分之百地予以徵收事實上是不可能的,而且從效率上也可能是不經濟的。但這並不等於說稅收流失就是合理的。稅收流失作為對既定稅收制度的一種背反,損害了稅收的公平和效率,導致政府財政收入減少,因而世界各國普遍重視對稅收流失的治理。
1994年實行新稅制以來,我國稅收征管質量不斷提高,稅收收入快速增長,從1994年到23年,相繼跨越5億元、1萬億元和2萬億元大關。特別是從1997年起,稅收增幅大幅度超過GDP增幅,稅收收入佔GDP的比重22年為19.2%,23年為18.2%,初步扭轉了稅收收入佔GDP的比重偏低的情況。這從一個側面說明了這幾年通過加強征管、堵塞漏洞,稅收流失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治理。但據有的學者測算,我國稅收流失情況仍然相當嚴重,自1995年至2年,每個年度稅收流失的絕對額均在4億元左右,21年,我國稅收總體流失在32億元至43億元之間,約占應納稅款的3%以上[1](P1)。前些年一年一度的稅收財務大檢查,每年檢查上百萬戶企業,違紀面都超過了5%,違紀大戶的數量呈上升趨勢,查獲的違紀金額也越來越大。22年國家稅務總局選擇山西、山東、四川、河南4個省為重點地區,對白酒行業的增值稅和消費稅進行了專項檢查,共檢查白酒生產企業287戶,有問題企業達218戶,超過總檢查戶數的7%[2].研究稅收流失問題,找出治理對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我國稅收流失的原因分析
造成稅收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納稅人納稅意識淡薄,是造成稅收流失的直接原因。稅收是政府籌措財政收入滿足社會公共需要的主要手段,納稅是公民的法定義務。由於中國長期以來的人治傳統,公民的法制意識養成缺乏傳統的積累,以法治為核心的公民意識還未建立起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納稅人作為獨立的市場利益主體,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是其本性,而盡可能地不繳稅或少繳稅,以減輕稅收負擔正是這種本性的體現。只要偷逃稅的利益大於偷逃稅的成本, 就會有納稅人鋌而走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加強了稅法宣傳,這種情況已明顯好轉,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人們的納稅意識仍然比較淡薄。
(二)現行稅收制度不完善,客觀上為稅收流失提供了條件。我國現行稅制是1994年稅制改革時確立的,隨著經濟形勢的不斷變化,現行稅制的許多規定已不能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如增值稅實行抵扣制度,形成生產、經營各環節彼此銜接、相互制約的機制,但對建築安裝、交通運輸、郵電通信等行業,由於執行難度大而被舍掉,使增值稅抵扣的「鏈條」中斷,為納稅人偷、逃稅開了方便之門;內外有別的企業所得稅制對外資企業實行普遍的優惠,造成內外資企業實際稅負差別很大,刺激了內資企業逃避稅收;個人所得稅採用分類所得稅制,結果造成對工薪階層的稅收約束比較硬(因為有工薪發放環節的代扣代繳制度),而富人能夠通過將大量的個人高收入放到生產成本支出裡面去做賬,或分散收入進行逃稅,使個人所得稅成為當前流失率最高的稅種。稅收優惠過多過濫,地區間、不同經濟形式間納稅人稅負差異較大,也為納稅主體規避稅收負擔提供了條件。
(三)稅收法制存在缺陷,不利於依法治稅、應收盡收。我國目前的稅收法規、制度尚不健全,使依法治稅缺乏有力的根據。一是有法不依或有法難依,稅務部門執法獨立性難以有效保證。如地方政府為促進本地經濟發展而進行的各種越權和隨意減免稅,成為稅收流失的重要因素。二是執法不嚴。稅收處罰的剛性不夠,使稅收流失行為關系人自身利益預期增大,刺激稅收流失。在稅收執法的過程中,稅務機關往往只重罰款的查補,處罰力度偏輕,盡管偷逃騙稅現象屢見不鮮,但是很少有人為此付出沉重代價,客觀上使納稅主體違法行為的機會風險小於機會收益,助長了納稅主體的僥幸心理。三是司法不健全,保障不力。稅務司法保障體系沒有真正建立起來,稅務機關對涉稅犯罪等活動沒有獨立的偵查、預審、檢察等權力,稅務司法活動基本上依靠非專業的公、檢、法機關執行,這使得《稅收征管法》中規定的稅務機關所具有的種種檢查權、行政處罰權、強制執行權等缺乏必要的保障手段而難以落實,並且由於受人員短缺、專業知識不足等的限制,稅務犯罪案件立案、查處、結案的效率不高,影響了打擊涉稅犯罪的力度。
(四)稅收征管不力,使稅收流失難以有效遏制。稅收流失與稅收征管是一對矛盾的兩個方面,二者存在此消彼長的關系。我國稅收征管工作不力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一是某些征管制度過於簡約、粗放,給實際操作帶來難度。如現行稅款繳付制度,以納稅人自行申報繳納為主,但是稅務機關如何監控納稅主體的經濟行為,如何保證納稅人申報的真實性卻沒有相應的制度與之配套。二是征管人員素質不能完全適應新時期稅收工作的要求。突出反映在「單一型」人才較多,既懂稅法又懂財會和計算機技術的「復合型」人才較少。少數稅務人員為了追求自身利益,以權謀私導致稅收流失。三是征管手段和技術相對落後,使稅務管理效率低下,跟不上時代發展的要求。雖然現在稅務系統已開始推行稅收信息化管理,但尚不能充分有效地發揮稅源監控、堵塞漏洞的作用,而且還未能與工商、海關、銀行和企業進行聯網,制約了預防稅收流失功能的發揮。個體私營經濟由於證賬不全,稅收流失尤為嚴重。電子商務的出現,使得針對有形產品而制定的以屬地為基礎的現行稅法顯得力不從心,因為電子商務具有無國界性、超領土化以及數字化等特點,造成稅務部門難以追蹤稽核,而加密技術的運用又使本已無形化的產品和賬目更加隱蔽。
(五)財政收入體系本身存在的缺陷,間接地導致了稅收的流失。目前,我國的財政收入體系事實上由預算內收入、預算外收入以及體制外收入(各種攤派和非正規收費)組成。雖然各年預算外資金計算的口徑有所變動,但數額巨大的預算外收入對稅收收入的沖擊則是不爭的事實。還有一些單位和部門通過攤派、集資、收費等形式獲得的體制外收入,它同預算外收入一樣也對稅基形成侵蝕,導致稅收流失。在局部利益的驅使下,易誘發地方、部門保護主義,出現重費輕稅、「藏富於民」和越權減免稅等現象。地方政府受地方利益的驅使造成的稅收流失較之納稅人受自身利益最大化驅使造成的稅收流失危害更甚,它以政府名義,體現的是局部利益而非個人利益,使檢查、處罰的難度更大,而得利者往往心安理得,沒有違法的自責心理,而且其涉及的面往往很廣、金額很大。
(六)稅收征管過程中信息不對稱,也是造成國家稅收流失的一個突出原因。稅收流失中的信息不對稱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征稅人和納稅人之間的信息不對稱。納稅人以追求自身經濟利益的最大化為根本目標,受利益驅使,納稅人一般不會將自己真實的經營信息向稅務機關和盤托出,而稅務機關一方面由於要面對成千上萬稅源分散、收入渠道多種多樣的納稅人,另一方面受人員數量、素質、稽查手段等限制,無法掌握納稅人所有真實的經濟情況。稅務機關在徵收管理中(尤其是納稅人自主申報納稅)只能部分掌握納稅人的信息,而出現了信息不對稱。二是征稅人與其管理機關之間的信息不對稱。稅務人員作為理性人有著個人的利益追求和價值取向,如果沒有足夠的激勵和約束機制,稅務人員就可能不積極主動地去及時收集納稅信息,嚴格依率計征和稽查處罰,甚至有可能與納稅人一起作假,利用手中的權力謀取私利,導致稅收流失,而其管理機關往往難以及時發覺。三是上下級稅務機關之間也存在著信息不對稱。目前我國上下級稅務機關之間的稅收任務管理主要是上級機關下達指令性稅收收入計劃,但由於上級稅務機關不能了解地方經濟的完全信息和下級稅務機關征稅的努力程度,因而無法確定一個適當的計劃征稅額和對下級機關進行獎懲,下級稅務機關在稅收徵收時就有可能為謀取地方或部門利益而有稅不收從而導致稅收流失。
(七)地下經濟的普遍存在,導致稅收流失嚴重。地下經濟是世界各國共有的現象,在法制相當健全的發達國家,地下經濟規模也通常佔GDP的1%左右。我國是發展中國家,法制尚不健全,地下經濟活動的規模更大。梁朋先生2年運用現金比率法和收支差異法對我國1985~1998年的地下經濟和因地下經濟導致的稅收流失規模進行估測,認為地下經濟規模佔GDP比重1992年高達21.48%,因地下經濟導致的稅收流失規模從1985年的178.14億元上升到1997年的675.25億元[3](P11)。
二、治理我國稅收流失的對策建議
治理稅收流失是一項十分復雜的系統工作,應當統籌規劃,標本兼治,分步實施。當前,應採取以下治理措施:
(一)加強稅法宣傳,樹立公民正確的稅收理念。樹立公民正確的稅收理念,是治理稅收流失的基本前提。首先,應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刊、宣傳海報、網路等媒介,向社會傳播正確的稅收理念,使公民在潛移默化中逐漸接受並形成一種自然而然的觀念。除了通過媒體,各級稅務機關還可以開展各種免費稅務咨詢方式,如電話咨詢、傳真服務、網頁查詢等;也可以在辦稅大廳甚至在一些公共場所如大型商場、車站放置一些免費的稅收宣傳資料,將新出台的各種政策法規及時地傳遞到納稅人手中。其次,稅收宣傳要有針對性,注重宣傳實效。
公民的稅法宣傳要從小抓起,並貫穿於成長的全過程,應借鑒美、日等國的經驗,把稅收知識納入中小學教育,在大學稅法應成為法律課的重要部分,把納稅義務教育作為公民基本素質教育的內容,不同對象稅種宣傳上也要有針對性,如對工薪階層主要宣傳個人所得稅法,對農民宣傳「費改稅」後的農村稅收政策等。第三,稅收宣傳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具有持久性,應持續、穩定、系統地開展下去,而不能僅局限於一年一度的稅收宣傳月。稅收宣傳要達到「為稅收工作創造良好環境」的實效,而不是搞華而不實的「花架子」,只有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果,稅收宣傳才有意義。
(二)進一步完善現行稅制,穩步推進稅制改革。目前不宜一次性出台涉及面廣、影響面大的多項稅制改革措施,而應把主要精力放到對現行稅制中一些具體規定的完善、相關配套措施的落實上來。完善和規范增值稅,一要擴大其徵收范圍,將構成企業外購成本的運輸業及與增值稅「鏈條」緊密相關的建築安裝業納入增值稅的徵收范圍;二要全面監控增值稅專用發票,逐步擴大其防偽稅控系統的應用范圍。擴大消費稅的征稅范圍,一方面應將一些高檔滋補、保健葯品和一些奢侈性的高檔消費行為如高爾夫球、游藝項目等列入消費稅稅目,另一方面應調整消費稅的稅負結構,調高白酒、啤酒和含鉛汽油的稅率,適當降低非奢侈消費品如摩托車、小汽車、化妝品的稅率,提高消費稅總體收入水平,增強其調節功能,為增值稅轉型提供稅收收入方面的支持。完善個人所得稅制,調整個人所得稅稅率,對工薪所得適當降低稅率,對勞動報酬等隱蔽性較強的附加性收入提高稅率,加強對高收入行業和高收入者的控管,強化收入申報管理,消除個人收入來源隱性化的做法。
完善稅收優惠,一要按照「盡量少的優惠減免,盡量規范明確的形式」的原則,壓縮目前太多太濫的稅收優惠減免。二要改變目前根據納稅人經濟成分、性質、組織結構不同而給予不同的稅收優惠減免的做法,全面實行國民待遇原則,創造一個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三要轉換稅收優惠和減免的形式,由主要採取直接稅收減免、優惠稅率的方式向更有利於鼓勵再投資的加速折舊、投資扣除等間接稅收優惠方式轉變。同時,要加強監督機制的建立和健全,如稅收優惠的審批權、監管權等,以防止過多過濫的局面重復出現。在時機成熟時,再按照簡稅制、寬稅基、低稅率、嚴征管的原則穩步推進稅制改革。增值稅由生產型改為消費型,將設備投資納入增值稅抵扣范圍;統一內外資企業所得稅,將目前實行的內、外資兩種企業所得稅合並改革為法人所得稅或公司所得稅,統一稅率,統一稅基及計算標准,統一稅收優惠,公平稅負;改革個人所得稅,實行綜合和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適當提高扣除標准,應考慮住房、養老保險、教育和贍養人口費用的扣除,並適當照顧弱勢群體,建立個人收入應稅申報制度;改革農業稅,全面取消農業特產稅;適時開征社會保障稅、遺產與贈與稅、物業稅,適當降低流轉稅與所得稅的稅率檔次,簡化稅制結構,等等。
(三)加強稅收征管體系的建設,加大對偷逃騙稅的處罰力度。主要內容是:(1)抓好稅源的監控和管理,這是防止稅收流失的有效措施。為了加強稅源的監控,稅務部門應加強與工商部門的配合,定期或根據需要從工商部門了解登記注冊、核發營業執照的情況,以核實納稅人是否依法辦理了稅務登記。同時,逐步建立統一的納稅人登記號碼制度,可考慮將工商登記號碼、海關護照號碼、稅務登記號碼、銀行存款號碼(或信用卡號)與身份證號碼相統一,並用計算機與工商、海關、銀行、企業等進行聯網,實現信息資源共享,最大限度地減少稅收監控的死角和盲區,減少稅收流失。(2)強化稅務稽查,提高稽查水平。應把日常稅收稽查、重點稽查結合起來,注意分析稅收流失的重點環節,提高打擊稅收流失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建立和健全稅務稽查工作中選案、檢查、審理和處罰四個環節相互分離又相互制約的稽查制度,以在稽查人員之間形成權力制衡機制,防止貪污腐敗現象。培養一批專家型的稅務稽查人員,改善稽查裝備,提高稽查辦案人員的稽核能力。加大稽查頻率,增大偷漏稅被發現的概率。(3)加快計算機應用步伐,建立完備的網路監控系統,實行信息化管理。加快網路建設,盡快在稅務機關內部實現數據資源的共享,同時建立起嚴密的監控體系,破除原有的信息不對稱,強化稅務機關對納稅人的監控,增強稅務機關內部的制約和監督。加快各類稅收軟體的開發,提高稅收征管稽查的效率,降低稅收成本。盡快建立全國性的國際商情網路與信息情報中心,通過該中心搜集信息,為反避稅工作提供信息和依據。(4)加大對各類涉稅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增強稅法的威懾力。要切實落實稅法,納稅人發生偷逃騙稅等行為,一經查實,應予重罰,該追究刑事責任的要堅決追究,以維護稅法的剛性,提高不遵從稅法的成本,增大違法風險。同時,稅務機關要嚴格執法,在依法對納稅人的違法行為進行懲處的同時,也要杜絕濫用處罰權現象的發生。(5)提高稅務人員的綜合素質,完善激勵約束機制。加強稅務人員的思想道德建設和業務能力建設,不斷提高稅務隊伍整體素質。建立健全激勵約束機制,激勵稅務人員依法征稅、文明服務,嚴肅查處以稅謀私的行為,加大稅務人員違規風險和機會成本,堵塞稅收流失的內部漏洞。
(四)健全稅務司法保障體系,遏制稅收流失。應出台單獨的稅收基本法,將稅收管理的基本內容以法律形式固定下來,保證國家稅收不受侵犯。此外,可效仿國外的普遍做法,建立專門的稅務警察和稅務法庭,加大打擊稅收犯罪活動的力度,以提高對涉稅犯罪行為的查處率,從而形成強大的威懾力量,維護稅收秩序。
(五)加強部門協作,完善協稅、護稅網路。在實際工作中,應加強與工商、銀行、技術監督及公檢法等部門的配合,加強國稅、地稅之間的協作,對具體內容和要求都應有明確的規定,對作為和不作為的法律責任作出明確、硬性的要求。同時,健全稅務監督機制,充分發揮內部監督、行政監督、法律監督、群眾監督和輿論監督的作用,鼓勵廣大公民積極舉報各種偷逃騙稅行為,形成社會性協稅護稅網路,使偷逃騙稅行為無藏身之地。
(六)規范政府收入形式,加快進行清費立稅改革,增強政府收支的透明度。統一政府財政,清理和整頓預算外收入和體制外收入,將體現政府職能的部分納入預算管理;積極推進規范政府收費的改革,對於地方政府的收費,該歸並為稅收的實行費改稅,不能歸並為稅收的,嚴格按照政府的收費制度,該留的留,該取締的堅決取締,消除目前各種收費對稅基的侵蝕,切實減少稅收流失。

B. 疫情期間世界經濟最困難的兩點是

這幾天國際疫情急轉直下,美國義大利確診數據先後快速超越中國,各種壞消息頻傳,於是在社交媒體的評論區,出現了很多讓人不安的言論,其中有嘲笑、諷刺甚至是幸災樂禍,對此,我想說——

這些人並不清楚現代世界的運作規則,他們並不知道國外的疫情的水深火熱對中國到底意味著什麼,他們並不知道我們要面對的是什麼。

01

我們看到的壞消息

並非真相的全部

首先我需要說的一個點是——我們看到的壞消息並非真相的全部。

我們需要明確一個基礎的邏輯——對於傳播而言,壞消息傳播速度永遠比好消息快且廣泛。

舉個例子,在韓國、日本疫情爆發的時候,我們的公眾號文章都是極力渲染他們的愚蠢的應對策略、慌亂的民眾以及混亂的秩序。

但僅僅兩周之後,我們發現韓國和日本其實疫情已經得到了有效控制,那麼現在又有多少媒體在報道韓國日本如何井然有序穩住疫情呢?幾乎沒有,因為井然有序不是新聞,沒有傳播度,拿不到 10 萬+閱讀。

沒錯,在社交媒體上傳播的義大利、美國、英國的疫情慘狀在事實上都是真實的,但請注意,這並非真相的全部——

那些他們進展順利的方面我們的媒體往往會選擇性忽視,因為那沒有可讀性,太普通,太常見,太不算新聞。

不要以為你看到的就是真相,真相永遠比你看到的要復雜,仔細感受一下下面兩張圖:

02

世界需要我們

我們也需要世界

當我們幸災樂禍的時候,或許我們應該回想一下過去兩個月我們剛剛經歷了什麼——

沒錯,我們疫情初期非常被動,個別國家的媒體刻意嘲笑、侮辱中國的時候,一轉眼才發現中國對於這個世界的正常運轉是如此重要。

中國作為「中間產品」供應商在世界各地區的份額:

1.蘋果全球限購了,因為我們的富士康不能正常開足馬力生產了;
2.澳洲的龍蝦賣不出去了,因為中國的餐館在疫情期間紛紛關門了;
3.泰國的旅遊業按下暫停鍵,因為中國的旅客隔離在家不敢出門了;
4.韓國的現代汽車工廠停產了,因為中國山東的供應鏈工廠停滯了;
5.巴塞羅那國際電信展取消了,因為中國的電子消費品牌沒法參展了: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貿易國,中國的貿易量佔全世界的 12%;中國是全球 33 個國家的最大出口國,是 65 個國家的最大進口商品來源國;同時中國也是全球 120 個國家的最大貿易夥伴。

2004 年的聖誕節,美國記者薩拉忽然發現,收到的 39 件聖誕禮物中「中國製造」的有 25 件,薩拉突發奇想,決定從 2005 年 1 月 1 日起,帶領全家開始嘗試一年不買中國產品的日子。

於是她開啟了一段真實而艱難的歷險,在經歷了無數啼笑皆非的痛苦之後,她重新回到了中國製造的懷抱,她把這段經歷寫成了一本暢銷書——《離開中國製造的一年》。

美國直到疫情告急才發現,他們整個國家使用的青黴素中有 45% 是中國製造的,而布洛芬幾乎是 100% 為中國製造。

C. 完善現代市場體系的具體措施有哪些

健全市場體系,加強和完善宏觀調控。在更大程度上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健全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推進資本市場的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發展產權、土地、勞動力和技術等市場。創造各類市場主體平等使用生產要素的環境。深化流通體制改革,發展現代流通方式。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健全現代市場經濟的社會信用體系,打破行業壟斷和地區封鎖,促進商品和生產要素在全國市場自由流動。

完善政府的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職能,減少和規范行政審批。要把促進經濟增長,增加就業,穩定物價,保持國際收支平衡作為宏觀調控的主要目標。擴大內需是我國經濟發展長期的、基本的立足點。堅持擴大國內需求的方針,根據形勢需要實施相應的宏觀經濟政策。調整投資和消費關系,逐步提高消費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完善國家計劃和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等相互配合的宏觀調控體系,發揮經濟杠桿的調節作用。深化財政、稅收、金融和投融資體制改革。完善預算決策和管理制度,加強對財政收支的監督,強化稅收征管。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優化金融資源配置,加強金融監管,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使金融更好地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

D. 通貨膨脹是什麼意思

指在貨幣流通條件下,因貨幣供給大於貨幣實際需求,也即現實購買力大於產出供給,導致貨幣貶值,而引起的一段時間內物價持續而普遍地上漲現象。其實質是社會總需求大於社會總供給 (供遠小於求)。

在凱恩斯主義經濟學中,其產生原因為經濟體中總供給與總需求的變化導致物價水平的移動。

而在貨幣主義經濟學中,其產生原因為:當市場上貨幣發行量超過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就會出現紙幣貶值,物價上漲,導致購買力下降,這就是通貨膨脹。該理論被總結為一個非常著名的方程:MV=PT。

與貨幣貶值不同,整體通貨膨脹為特定經濟體內之貨幣價值的下降,而貨幣貶值為貨幣在經濟體間之相對價值的降低。前者影響此貨幣在國內使用的價值,而後者影響此貨幣在國際市場上的價值。兩者之相關性為經濟學上的爭議之一。通貨膨脹的貨是指「貨幣」。

(4)稅收治理措施擴展閱讀:

當一個經濟中的大多數商品和勞務的價格連續在一段時間內物價水平以不同形式(包括顯性和隱性)普遍上漲時,宏觀經濟學就稱這個經濟經歷著通貨膨脹。按照這一說明,如果僅有一種商品的價格上升,這不是通貨膨脹。只有大多數商品的價格和勞務的價格持續上升才是通貨膨脹。

經濟學界對於通貨膨脹的解釋並不完全一致,通常經濟學家認可的概念是:在信用貨幣制度下,流通中的貨幣數量超過經濟實際需要而引起的貨幣貶值和物價水平全面而持續的上漲。

通俗的講就是紙幣的發行量超過流通中所需要的數量,從而引起紙幣貶值,物價上漲,我們把這種現象稱之為通貨膨脹。

E. 政府的礦業政策

一、實現礦產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這一政策早在20世紀80年代末就已提出。80年代末以來,加拿大政府每兩年對礦產資源政策進行修訂和完善,使礦產資源可持續發展內涵更適應本國的需要。加拿大政府為實現礦產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提出了6大任務:

1)在聯邦政府就有關礦產工業的決策中完善可持續發展的概念;

2)確保加拿大礦業在開放和自由的全球貿易和投資框架下的國際競爭能力;

3)在國際級的層次上,通過與其他國家、礦權擁有者和各類機構等建立夥伴關系進一步完善礦產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4)在推動礦物和金屬及其產品的安全使用上建立加拿大的全球領導地位;

5)推動土著人參與與礦產資源有關的活動;

6)在增強工業競爭能力和環境改善方面,提供科學技術發展和應用的框架。

由於加拿大擁有礦業國際金融中心、完善的礦業交易市場、強大的礦業隊伍和出口驅動型的礦業,加拿大政府另一項重要的礦業政策就是建立立足北美面向全球的礦業開發和礦產品供應政策。

加拿大政府礦產和金屬的可持續發展政策從1996年開始實施。該政策認識到礦產開發所產生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不能全部被當代人消耗掉。由於礦山項目壽命長及在反復使用過程中礦產和金屬仍保持它們自然屬性的原因,目前在人力和有形資本方面的投資不僅使當代人受益而且也使後代人受益。

五項主要原則奠定了加拿大礦產和金屬政策的基礎:生產壽命周期管理,風險評估和風險管理,安全使用,科學和技術,回收利用。

1.生產壽命周期管理

生產壽命周期管理是環境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提供了實現該政策其他方面的中心框架,與風險評估和安全使用原則密切相關。在管理與礦產和金屬有關的健康和環境問題時,生產壽命周期管理的原則對過程和產品壽命周期兩者來說都起著必不可少的作用。

過程壽命周期管理適用於具體企業及與礦產、金屬生產有關的風險,如勘查、提取、選礦、熔煉和提純,也包括廢物管理和場地恢復。

產品壽命周期管理適用於具體元素、物質或產品以及與其相關的風險,基於對製造、使用、再使用、再回收使用和處理此種特別元素、物質或產品周期的所有階段的評估。

2.風險評估和風險管理

應用風險評估和風險管理方法是在礦產和金屬的生產壽命周期管理中固有的方法。風險評估要估計因暴露了所生產的物質而產生不利影響的程度和可能性;風險管理則是對所評估的風險決定做什麼的過程,考慮評估的結果和經濟、社會及法律因素。

3.安全使用

安全使用原則要求負責任地使用、管理及與礦產品和金屬生產、利用、再利用、再回收利用和處理等有關的環境和人類健康因素,應用生產壽命周期、風險評估和管理原則有密切聯系。

安全使用也是基於包含在加拿大毒性物質管理政策(1995)中的兩個前提:承認自然界中產出的物質——礦產和金屬實際上不能從環境中消除;某些含有礦產和金屬的產品或其使用構成了無法應付的風險,因此有待逐漸停止、禁止使用或完全從人為因素中消除。

安全使用原則指導了制定有規章或無規章的戰略,並通過對某種特殊產品在生產、使用、再使用、回收使用和返回環境的風險評估結果,來進行風險管理。通過堅持安全使用原則,政府將確保社會繼續從使用礦產和金屬的產品中受益,同時,以與可持續發展一致的方式保護人類健康和環境。

4.科學和技術

加拿大礦產和金屬政策承認科學和技術在取得可持續發展目標中的重要作用。加拿大政府致力於發展科學和技術,並通過自己的努力和鼓勵信息交流以及建立國際合作實現。它推動有關方面的合作關系和網路聯系,建立知識庫,特別是地球科學方面(地球科學對可持續土地管理的貢獻在地球科學對可持續土地和資源管理的貢獻一段中敘述)。

加拿大的礦產和金屬政策提倡采礦、選冶、廢料回收再利用以及從提取到處理所有礦產和金屬利用方面的技術創新。它也對政府承諾提高加拿大人民的健康和安全,提高加拿大國家的環境質量以及提高加拿大礦產和金屬行業的競爭力,回應日益增強的環境和社會憂慮,開發新材料和選冶方法,增加自然資源的價值,提高行業的競爭力和生產率。

這些承諾是通過加拿大礦產和能源技術中心(CANMET)聯合工業界、政府、大學和其他有關方面向外公布的。CANMET提供了一個范圍廣泛的科學技術計劃(一個技術專長的關鍵來源)和進行研究的獨特機構。

CANMET從事與礦業有關的環境、健康和安全等方面的一些工作,包括下列問題的研究:

1)車輛使用的輕型材料,其能幫助減少燃料消耗和二氧化碳的排放;

2)提高礦山空氣質量,開發自動的、節能的全礦山范圍的地下通風系統;

3)新的低水平的柴油廢氣排放標准,減少柴油廢氣污染物和油煙對地下礦山的影響;

4)在深處進行岩石性能處理,開發最大限度地優化深部礦井的安全性和生存性的手段。

CANMET也就一系列國際合作項目與加拿大國際開發署(CIDA)密切合作,轉讓加拿大技術和向外國學習。與CIDA合作項目已集中在加強技術和環境管理能力、轉讓礦山閉坑技術方面。

CANMET與加拿大礦業界合作,也開發了成本低收效大的技術,減少了礦山廢物、污水處理和廢物管理對環境的潛在負面影響。兩個有關污水與尾礦和廢棄岩石的CANMET項目是成功研究的例子。這兩個項目主要研究礦山生產和閉坑過程中采礦工業對環境挑戰的選擇和答案。

5.回收使用

由於許多礦產品和所有的金屬產品的價值、一致的性能特點、耐用性、化學特性以及多用性等,它們幾乎可以沒有限制地被再利用。回收使用是礦產和金屬可持續發展的關鍵部分,提供了環境和經濟效益。與從原始礦石中生產金屬相比,它增加了礦產和金屬的有效使用,減少了對土地的壓力,節省了能源,並為後代子孫開發利用礦物資源提供了潛力。

為了挖掘回收利用的全部潛力,審查現有的國內和國際法規,消除可能過度限制合法且必需的原材料「流動」的障礙是十分重要的,特別是在這種「流動」與進行各個可回收利用的物質所引起的風險不相稱的情況下。當打算進行回收利用的物質被規定為需要進行處理的廢物時(根據巴塞爾公約),會產生回收利用的額外障礙。必須區別對待可合法回收的可回收利用的物質和需要進行處置的廢物,並在每種情況下應用合適的風險管理控制。

鼓勵回收利用的其他步驟可能包括改進收集方法,支持進行分開回收的技術革新,鼓勵開發利用可回收利用的礦產和金屬的產品,區別可回收利用的物質和需進行最後處理的物質。

在加拿大礦產和金屬的可持續發展方面工業界應當承擔必要的義務。加拿大采礦工業界承諾提高環境績效,支持研究與合作,以提高有關礦物和金屬對健康和環境潛在影響的了解。

環境中的金屬研究網路(MITE)是公共和私人部門共同進行科學研究的一個例子。它成立於1998年,旨在提高加拿大對環境中金屬的來源、路徑、去向以及對環境和健康影響的了解。MITE得到了加拿大礦山聯合會、安大略水文水利部門和聯邦政府的支持。

加拿大礦業協會的會員和其他工業組織也積極參與多種自願活動,支持可持續發展。從1992年到1995年,協會與聯邦和省級礦業部門(懷特豪斯礦業協商委員會,簡稱WMl)共同倡議了一個廣泛的多方議事程序,制定可持續礦業發展的戰略。土地准入和使用(特別是被保護的地區),礦產開采權和制定土地使用規劃是WMI主要工作之一,強調各有關方面參與隨後的政策走向和公司決策的重要性。

加速減少/消除毒性物質(ARET)計劃是成功的自願倡議的例子。該計劃由一個以協商一致為基礎的多方集團執行,目標是應用先進科學減少50%毒性物質的排放量。到1996年,31個加拿大礦業公司提前5年達到減少68%的排放量(以1988為基準年),2000年的目標是進一步減少19%的排放量。此外,在減少50%排放ARET規定的100多種毒性物質中,大部分的原定目標也已經實現或超過。

1998年,加拿大礦業協會發表了《尾礦設施管理指南》,鼓勵發展按具體位置的管理體系,從環境角度負責任地管理尾礦設施。

其他自願倡議包括工業界支持《加拿大水影響技術評價計劃》,修訂《金屬礦山液體排放規則》,不斷參加《礦山環境酸性廢水中和計劃(MEND)》和它的後繼項目,MEND2000。

加拿大礦產和金屬業也支持通過商品協會如國際鉛管理中心進行產品管理。國際鉛管理中心的職能是與各國政府、工業以及國際社會一道工作,以控制鉛暴露的風險。

礦業開發的可持續發展與地方社區的可持續發展密切相關,只要進行負責任的管理,礦產開發活動就會對地方社區,特別是邊遠地方的社區的社會和經濟福利做出有價值的貢獻。可持續發展承認需要與各有關方面一起工作以解決與土地和資源使用有關的問題,增加他們對經濟活動的參與,確保自然資源開發的利益均等分享。

土著居民在這些問題上有特殊的利益,因為他們常常居住在開采礦產的地方。加拿大政府通過它的礦產和金屬政策,鼓勵土著社區和工業界的合作。現有的礦山和將要上馬的礦山項目,針對附近的土著社區,要幫助它們及早了解這些項目可能給這些社區帶來的潛在機會和利益。還要進行統計工作,以幫助政府、土著社區和工業界更好地了解土著居民參與礦業項目的機會和障礙以及工業界參與土著社區發展的機會和障礙。

政府的政策是要加強少數民族組織對當地礦山開發監管的參與程度。特別是在加拿大北方地區,這里是少數民族聚集的地方,在礦業開發中為確保當地人的利益,政府要求開發方要與當地土著組織和其他利益相關者簽署相關協議,以此加強少數民族組織對當地礦山開發監管的參與程度。例如目前加拿大的金剛石開采活動主要集中在北方少數民族地區,兩個正在開發中的金剛石礦山都簽署了相應的協定。加拿大Diavik金剛石礦山環境協定規定了設立一個咨詢委員會及相關的條款和條件。該咨詢委員會的任務有:①確保土著人民和受影響社區能夠參與培訓和監督方案的設計及其他研究;②讓土著人民在評估和執行環境監督計劃中發揮有益作用。同樣,對於Ekati金剛石礦山,開發商與4個當地土著組織和其他利益相關者簽署了有法律約束力的協議和執行議定書。該議定書規定了共同努力建立一個監督機構的辦法。

二、外 資 政 策

加拿大對外資持歡迎態度,加拿大政府制定《加拿大投資法》的目的是鼓勵加拿大公民以及非加拿大公民對加拿大進行投資。根據《加拿大投資法》的規定,任何一項外國投資都需要向加拿大政府備案或者通過加拿大政府的審核。政府審核的門檻比較復雜,但主要取決於投資項目及其金額。加拿大政府每年對WTO成員直接投資的審核門檻進行調整,政府必須在每年1月1日前決定並公布當年的審核門檻。以2005年為例,WTO成員國直接並購加拿大公司所涉金額在2.5億加元以上的,需要經過加拿大政府審核;所涉金額在2.5億加元以下的,不需要接受審核,只需向加拿大政府備案(敏感經濟領域除外)。2004年的審核門檻為2.37億加元。非WTO成員的直接投資在500萬加元以上的需要經過政府審核;500萬加元以下的只需向政府備案。

鈾礦業屬於敏感經濟領域,投資法有專門的規定:在核能領域,外國投資必須得到加拿大原子能委員會的批准。外商在加拿大鈾礦開采和加工企業中所佔股份不能超過49%,但如果確能證明企業在加拿大人的有效控制之下則可例外。

三、礦產勘查與開發方面的稅收優惠政策

1.稅收優惠

在加拿大從事礦業活動,可享受聯邦和省區政府的各種稅收優惠政策,包括資本成本補貼、資源補貼、勘查開發稅收減免、全部通過股票(Flow-Through Shares)等。這些政策使得礦山企業的稅率和應稅收入大為降低,從而有效降低風險,保障礦業投資權人的正常獲利。

(1)資本成本補貼

資本成本補貼實際上就是資本資產的折舊。基於礦業投資的高投資及高風險性,允許新礦山從礦山收入中快速扣除用於礦產開采經營的機器、選廠設施、基礎設施及礦山開拓等的投入,包括建築物及其他建築設施(位於礦山以外的辦公樓除外);為礦山運行提供動力的電廠和變電站;直接為礦山生產服務的交通設施等。折舊年限一般4~5年;這有效地消除了經營一個新礦山需繳的任何聯邦所得稅,直至經營收入償付了資本投資。

(2)資源補貼(Allowance)

這是基於資源的有限性的消耗補貼,是一種計算所得收入時的折扣。這項補貼幾經修改,1972年以前按經營利潤的33%扣除,後來被「投資掙得」所代替;1990年1月1日起執行以25%的資源利潤(礦產品的銷售收入-經營成本-資本成本補貼)作為抵扣額,從礦山開采經營收入中扣除。但在加拿大,對國外金屬礦石進行初始加工的收入可以納入采礦收入,以便獲得損耗折扣,但不能納入資源利潤以獲得資源補貼。這種收入不可作為製造和加工收入減稅。

(3)勘查和開發稅收減免

在計算聯邦所得稅時,所有的勘查和開採的成本可按一定比例進行扣除。可減免的風險投資稅費取決於可覺察的風險程度和政府鼓勵投資的類型。如砂、礫石、泥炭和石灰石等普通礦產工業被認為是低風險的,不予以減免稅費;對新礦床的勘查投入被認為是高風險投入,予以鼓勵,減免率通常為投入當年的100%;在礦山投產進行生產後的投入被認為是低風險的,每年的減免稅率通常為30%。

省一級計算所得稅基時同樣有鼓勵措施。安大略采礦稅收法提出:在安大略省內進行的勘探和開發費用可100%的扣除;對於新礦山和礦山擴大部分有三年的免稅期;研究開發費用可100%的扣除。

省一級的鼓勵措施還有:加工補貼,稅收免除(Tax Holiday)等。開采稅的優惠主要用以刺激企業優先選擇在本省進行深加工,各省開采稅一般在18%~20%之間。各省對加工補貼優惠水平不同,以安大略省為例,對投入於礦石選冶的投資,基於經營活動內容和經營地點,具體為:如果僅從事選礦,補貼率為8%;如果含冶煉,則為12%;含精煉,則為16%;如果在安大略省的北部並含精煉、加工,補貼率高達20%。

另外,加拿大政府還設法幫助收益低於15%的礦山企業,使其達到最低盈利水平。

由於有各種有效的稅收激勵政策,使得加拿大礦業的平均有效稅率較低,從而確保其成為世界上有競爭力的礦產開發大國。

2.近年來的稅收優惠新政策

進入21世紀以來,加拿大礦產勘查投資持續增長,政府的稅收鼓勵政策是重要原因之一。為鼓勵礦產勘查和開發,政府不斷推出吸引礦業投資的稅收和金融政策。

在2000年全球礦業勘探市場處於蕭條時期,加拿大的礦產勘探投入也降到了1992年來的歷史新低。為應對這一形勢,加拿大聯邦政府出台了新的礦產勘探稅收減免激勵政策,2000年10月19日,聯邦政府引入15%不可償還的稅收抵免(該項稅收減免是針對個人購買「全部通過股票」(FTS)的),到2004年有效,後來又規定政策延期到2005年底。這種減稅加上現有的可以從所得稅中的聯邦部分100%扣除合格的勘探費用,相當於勘探費用136.7%的扣減。這種稅收鼓勵政策是通過允許公司把未使用的所得稅扣除優惠轉移給投資者,即全部通過股票是允許向公司提供勘查資金的個人投資者(購買全部通過股票的個人)從其個人收入中100%地扣除其投資(即這部分收入不需交個人所得稅),因此,它是為高風險的礦產勘查籌資的一種重要方式。「全部通過股票」機制促進了勘探業的融資。這種優惠是多年來加拿大礦業稅制中的一個重要特徵,只是不同時期出現的形式不同,包括執行的時間、抵免的比例、資金使用的范圍(勘查對象)等。

2003年,加拿大礦業市場通過「全部通過股票」機制,籌集了3億加元資金。

對於全部通過股票,除聯邦政府給予的稅收抵免政策外,一些省政府也有相應稅收鼓勵政策。其中魁北克省為FTS進行稅收抵免的比例最大,其次是育空地區、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安大略省、薩斯喀徹溫省。該項政策對草根勘查非常有利。

2002年8月,魁北克省宣布了一項針對礦產資源開發的全部通過股票(FTS)稅收抵免政策,到2007年有效,大小公司可允許60%的勘探費用進行稅收抵免。同年育空地區也允許25%的勘探費用進行稅收抵免,該項政策到2004年3月31日有效。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可抵免20%,僅限於草根勘查的融資。薩斯喀徹溫是一項臨時政策,對合格的公司可抵免10%的勘查費用,僅限於本省的金剛石和鈾礦勘探。

2003年以來,加拿大政府在礦業稅收方面制定了一些新的鼓勵措施,包括把能源業的公司稅率從28%降至21%(2003~2007年);分階段給予能源業補貼(2003~2007年)等。

四、加強廢棄礦山的恢復治理

加拿大政府比較重視廢棄礦山的恢復治理,各省政府都制定了專門的法律,通常要求經營者必須提交礦山復墾計劃,包括礦山閉坑階段將要採取的恢復治理措施和步驟。為保證復墾方案得以落實,礦業公司從取得第一筆礦產品銷售款開始,就要提取復墾基金(或保證金)。此外,為加強廢棄礦山的恢復治理,一些省政府還採取其他積極的措施。以安大略省為例,從以下幾方面加強這項工作。

1.政府劃撥專款設立廢棄礦山的恢復治理基金

由於從企業收入中提取礦山復墾基金是後來的事,此前政府收回大量的廢棄礦山沒有專門的恢復治理費,為解決這些廢棄礦山的恢復治理問題,1999年安大略政府籌集了一項為期4年(1999~2003)總額為2700萬加元的基金,第一年為200萬加元,第二年為500萬加元,第三年和第四年均為1000萬加元。目前利用這筆基金已經成功完成了55個治理項目和3800份評價報告。

2.建立廢棄礦山信息系統

為全面掌握廢棄礦山的情況,安大略省於1991年開始建立廢棄礦山信息系統。該系統收集了省內所有已知的廢棄礦山的有關情況,通過對歷史文件的調查,整理出了6000多座礦山的18500多個礦山遺址。其中已經回歸政府的廢棄礦山佔全省總量的30%~40%。系統中的數據資料不僅包括存儲在信息系統中的數字信息,而且還有多種紙介質資料,如調查報告、各類件和備忘錄,以及已經發生治理活動的文件或偶然的治理計劃。

系統中關於每個廢棄礦山遺址的信息主要包括:①地理信息;②廢棄礦山主要組成部分的情況描述,及有何種防護措施;③推薦治理恢復方案的可能的成本;④需要治理程度的排序等。

通過對該信息系統所採集廢棄礦山信息的評述,恢復治理安大略省全部廢棄礦山大約需要3億加元。其中政府已經收回的廢棄礦山的恢復治理費大約需要1.2億加元。

為使公眾盡快便捷地獲得廢棄礦山的信息,政府正在設法藉助省自然資源部的安大略地理信息系統,使廢棄礦山信息系統能通過Internet提供直接的在線服務。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