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整改整治 » 曾皙政治理想

曾皙政治理想

發布時間: 2020-12-01 02:27:45

① 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反映了儒家的什麼政治主張

孔子為什麼說「吾與點也」,對這個問題,歷來是有爭議的。對曾皙說的那段話(「暮春」至「詠而歸」),有的是從積極方面理解的,認為曾皙是主張以禮治國,他說的是禮治的結果,是太平盛世的圖景,與孔子的「仁政」「禮治」「教化」的政治主張相符,因此孔子說「吾與點也」(教材採用這種理解)。
另一種是從消極方面理解的,認為曾皙是主張消極避世,符合孔子「道不行,乘桴浮於海」的主張,因此孔子說「吾與點也」。有下面一些理由。
(1)從孔子的思想看。縱觀孔子的一生,應該說積極救世是其思想的主導方面。他為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周遊列國,「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論語·述而》),他的主張在各國都行不通,他被「斥乎齊,逐乎宋衛,困於陳蔡之間」(《史記·孔子世家》),卻「知其不可而為之」(《論語·憲問》)。但由於到處碰壁,有時也流露出消極情緒,特別是他晚年回魯國後恬退避世的思想很突出。《論語·公冶長》中有孔子說的「道不行,乘桴浮於海」之類的話;《史記·孔子世家》中也說:「魯終不能用孔子,孔子亦不求仕。……」(孔子)曰:「吾道窮矣……」,這些都是孔子思想中消極的一面。
《侍坐》中所記之事當在孔子晚年,因為四弟子中公西華最年幼,比孔子小42歲(據劉寶楠《論語正義》),孔子去魯適衛時56歲,(據《史記·孔子世家》)時公西華年僅14歲,大概不可能隨孔子出國;又公西華是魯國人(據《辭海》),也不可能在孔子周遊列國時投師孔子,所以公西華成為孔子弟子當在孔子返魯後,即65歲以後。可見,孔子「與點」時不可能有積極從政的思想。
(2)從孔子對子路和曾皙的不同態度看。《侍坐》章記載,在子路言志之後,「夫子哂之」。一「哂」一「與」,態度截然不同。孔子為什麼要「哂」子路?因為「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子路講自己能治「千乘之國」,是不謙虛的。如果曾點志在把國家治理成一個「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使萬物莫不遂其性」的「太平無事」的理想之國,不是更不謙虛嗎?果真如此,孔子就不會「與點」,而只會「笑點」,甚至是「大笑」了。可見,孔子「與點」,並非因為曾點有濟世之大志。
(3)從曾點與子路等人言志的不同內容看。子路志在治「千乘之國」,冉有志在治「方六七十,如五六十」之邦,公西華志在為小相,參與「宗廟之事,如會同」。二三子之志雖有驕謙之分,卻無本質之別,都志在為政。孔子也說:「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宗廟會同,非諸侯而何?」而曾點自稱「異乎三子者之撰」。如果曾點志在為政,那麼曾點之志何以「異乎三子者之撰」?可見,曾點是「不求為政」的。
(4)從《論語》中其他篇章有關記載看。《公冶長》記載:「子使漆雕開仕,對曰:『吾斯之未能信也。』子說。」(斯,指仕進之道,說,同「悅」)漆雕開「志於學道不欲仕進,……孔子見其不汲汲於榮祿,知其志道深,故喜悅也。」(邢昺:《論語正義》)既然孔子喜歡漆雕開的「不欲仕進」,那麼贊成曾點的「不求為政」,也就並非偶然了。《公冶長》里這段記載,正是《侍坐》章里孔子「與點」原因的一個注腳。

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反映了儒家什麼主張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通過孔子與四弟子以「言志」為中心的一番對話,表現了弟子們的志趣與性格和孔子循循善誘的大教育家風范,同時反映了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以禮樂治國」的政治主張。

③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體現了孔子怎樣的政治思想

最重要的是"禮"的
思想,治國為人都要"以禮行之"
關於「吾與點也」(詳見後第三問)
孔子為什麼說「吾與點也」,對這個問題,歷來是有爭議的.對曾皙說的那段話(「暮春」至「詠而歸」),有的是從積極方面理解的,認為曾皙是主張以禮治國,他說的是禮治的結果,是太平盛世的圖景,與孔子的「仁政」「禮治」「教化」的政治主張相符,因此孔子說「吾與點也」(教材採用這種理解).(另一種是從消極方面理解的,認為曾皙是主張消極避世,符合孔子「道不行,乘桴浮於海」的主張,因此孔子說「吾與點也」.)
孔子的有關思想主張
1.孔子主張禮治,反對法治.
2.在經濟方面,他反對封建的田賦制度而極力維護西周以來的田賦制度.
3.孔子主張維護等級制度的正名思想.
4.孔子主張克己復禮.
5.在倫理思想方面,孔子主張仁.
6.在哲學上,孔子主張天命觀.
7.在教育上,孔子主張「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和「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精神.
8.在品德方面,他主張「寬、恥、信、敏、惠、溫、良、恭、儉、讓」等.
局部思想內容的理解及評價
問:子路、冉有、公西華三個學生的言志,那些不同,那些相同?孔子是怎樣表示態度的?
答:三個人的志向各有側重,子路直爽,敢作敢為,其理想側重於強國(有勇知方);冉有其理想側重於經濟生活,富民(可使足民);公西華側重於禮樂教化,以禮治邦(宗廟會同)但都願意在仕途上創一番事業.對三個學生言志的內容,孔子當場都未置可否.
問:寫曽皙答話時的動作為什麼比較詳細?曽皙的答話跟子路等三人有什麼不同?
答:寫曽皙答話時的動作比較詳細,子路等三人回答問題表述志向時,曽皙正在鼓瑟,表現他志向高潔,淡泊功名,突出他與子路等三人相異之處,為寫曽皙的特殊志向、引起孔子的感嘆和贊賞張本.子路等三人雖然講法不同,但都講為政;而曽皙認為在亂世中不能推行正道,因此要潔身自好.曽皙所說的時間、地點、同游的人物,描寫的是一幅太平盛世的和樂景象圖,人們瀟灑自得,樂趣天然,天下太平,人民生活美好,人與自然和諧.
問:曽皙言志後,「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為什麼孔子表示贊同?
答:曽皙的言志與其他人不一樣,他沒有直接用理性的語言述說自己的志向,而是以形象的語言勾勒出一幅太平盛世的和樂景象,在這充滿詩意的理想藍圖中,人們瀟灑自得,樂趣天然,家國安寧,人民生活美好,人與自然和諧.這種表述深深打動了孔子,他「喟然嘆曰:『吾與點也.』」

曽皙言的志,抒發的是春風沂水的情懷,實際上是人生的一種藝術審美境界,是人際和諧、人與自然和諧的一種美好理想的充分展示和流露.它既符合儒家的理想,又符合孔子晚年的心態.「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既贊許曽皙言的志,又表達了自己對這理想境界的嚮往.

曽皙言志後,「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表現孔子具有熱愛自然,陶醉自然的樂天態度.也反映出他對自己的理想得不到實現的悵惘.

④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體現了孔子怎樣的政治思想

最重要的是"禮"的 思想,治國為人都要"以禮行之"
關於「吾與點也」(詳見後第三問)
孔子為什麼說「吾與點也」,對這個問題,歷來是有爭議的.對曾皙說的那段話(「暮春」至「詠而歸」),有的是從積極方面理解的,認為曾皙是主張以禮治國,他說的是禮治的結果,是太平盛世的圖景,與孔子的「仁政」「禮治」「教化」的政治主張相符,因此孔子說「吾與點也」(教材採用這種理解).(另一種是從消極方面理解的,認為曾皙是主張消極避世,符合孔子「道不行,乘桴浮於海」的主張,因此孔子說「吾與點也」.)
孔子的有關思想主張
1.孔子主張禮治,反對法治.
2.在經濟方面,他反對封建的田賦制度而極力維護西周以來的田賦制度.
3.孔子主張維護等級制度的正名思想.
4.孔子主張克己復禮.
5.在倫理思想方面,孔子主張仁.
6.在哲學上,孔子主張天命觀.
7.在教育上,孔子主張「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和「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精神.
8.在品德方面,他主張「寬、恥、信、敏、惠、溫、良、恭、儉、讓」等.
局部思想內容的理解及評價
問:子路、冉有、公西華三個學生的言志,那些不同,那些相同?孔子是怎樣表示態度的?
答:三個人的志向各有側重,子路直爽,敢作敢為,其理想側重於強國(有勇知方);冉有其理想側重於經濟生活,富民(可使足民);公西華側重於禮樂教化,以禮治邦(宗廟會同)但都願意在仕途上創一番事業.對三個學生言志的內容,孔子當場都未置可否.
問:寫曽皙答話時的動作為什麼比較詳細?曽皙的答話跟子路等三人有什麼不同?
答:寫曽皙答話時的動作比較詳細,子路等三人回答問題表述志向時,曽皙正在鼓瑟,表現他志向高潔,淡泊功名,突出他與子路等三人相異之處,為寫曽皙的特殊志向、引起孔子的感嘆和贊賞張本.子路等三人雖然講法不同,但都講為政;而曽皙認為在亂世中不能推行正道,因此要潔身自好.曽皙所說的時間、地點、同游的人物,描寫的是一幅太平盛世的和樂景象圖,人們瀟灑自得,樂趣天然,天下太平,人民生活美好,人與自然和諧.
問:曽皙言志後,「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為什麼孔子表示贊同?
答:曽皙的言志與其他人不一樣,他沒有直接用理性的語言述說自己的志向,而是以形象的語言勾勒出一幅太平盛世的和樂景象,在這充滿詩意的理想藍圖中,人們瀟灑自得,樂趣天然,家國安寧,人民生活美好,人與自然和諧.這種表述深深打動了孔子,他「喟然嘆曰:『吾與點也.』」
或 曽皙言的志,抒發的是春風沂水的情懷,實際上是人生的一種藝術審美境界,是人際和諧、人與自然和諧的一種美好理想的充分展示和流露.它既符合儒家的理想,又符合孔子晚年的心態.「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既贊許曽皙言的志,又表達了自己對這理想境界的嚮往.
或 曽皙言志後,「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表現孔子具有熱愛自然,陶醉自然的樂天態度.也反映出他對自己的理想得不到實現的悵惘.

⑤ 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反映了儒家的什麼政治主張

最重要的是"禮"的 思想,治國為人都要"以禮行之"

關於「吾與點也」(詳見後第三問)
孔子為什麼說「吾與點也」,對這個問題,歷來是有爭議的。對曾皙說的那段話(「暮春」至「詠而歸」),有的是從積極方面理解的,認為曾皙是主張以禮治國,他說的是禮治的結果,是太平盛世的圖景,與孔子的「仁政」「禮治」「教化」的政治主張相符,因此孔子說「吾與點也」(教材採用這種理解)。(另一種是從消極方面理解的,認為曾皙是主張消極避世,符合孔子「道不行,乘桴浮於海」的主張,因此孔子說「吾與點也」。)

孔子的有關思想主張
1.孔子主張禮治,反對法治。
2.在經濟方面,他反對封建的田賦制度而極力維護西周以來的田賦制度。
3.孔子主張維護等級制度的正名思想。
4.孔子主張克己復禮。
5.在倫理思想方面,孔子主張仁。
6.在哲學上,孔子主張天命觀。
7.在教育上,孔子主張「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和「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精神。
8.在品德方面,他主張「寬、恥、信、敏、惠、溫、良、恭、儉、讓」等。

局部思想內容的理解及評價
問:子路、冉有、公西華三個學生的言志,那些不同,那些相同?孔子是怎樣表示態度的?
答:三個人的志向各有側重,子路直爽,敢作敢為,其理想側重於強國(有勇知方);冉有其理想側重於經濟生活,富民(可使足民);公西華側重於禮樂教化,以禮治邦(宗廟會同)但都願意在仕途上創一番事業。對三個學生言志的內容,孔子當場都未置可否。

問:寫曽皙答話時的動作為什麼比較詳細?曽皙的答話跟子路等三人有什麼不同?
答:寫曽皙答話時的動作比較詳細,子路等三人回答問題表述志向時,曽皙正在鼓瑟,表現他志向高潔,淡泊功名,突出他與子路等三人相異之處,為寫曽皙的特殊志向、引起孔子的感嘆和贊賞張本。子路等三人雖然講法不同,但都講為政;而曽皙認為在亂世中不能推行正道,因此要潔身自好。曽皙所說的時間、地點、同游的人物,描寫的是一幅太平盛世的和樂景象圖,人們瀟灑自得,樂趣天然,天下太平,人民生活美好,人與自然和諧。

問:曽皙言志後,「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為什麼孔子表示贊同?
答:曽皙的言志與其他人不一樣,他沒有直接用理性的語言述說自己的志向,而是以形象的語言勾勒出一幅太平盛世的和樂景象,在這充滿詩意的理想藍圖中,人們瀟灑自得,樂趣天然,家國安寧,人民生活美好,人與自然和諧。這種表述深深打動了孔子,他「喟然嘆曰:『吾與點也。』」
或 曽皙言的志,抒發的是春風沂水的情懷,實際上是人生的一種藝術審美境界,是人際和諧、人與自然和諧的一種美好理想的充分展示和流露。它既符合儒家的理想,又符合孔子晚年的心態。「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既贊許曽皙言的志,又表達了自己對這理想境界的嚮往。
或 曽皙言志後,「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表現孔子具有熱愛自然,陶醉自然的樂天態度。也反映出他對自己的理想得不到實現的悵惘。

⑥ 孔子為實現理想,曾十多年周遊列國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卻又贊同曾皙恬然自樂的觀點,你怎麼理解

可以借用孟子「居仁由義」4字來解釋孔子其志其行:
(1)周遊列國乃是孔子專「由義」之「行」:生屬於「天下無道」之亂世,以無下為己任,知其不可而為之,正是孔子持守之「義」,遵行之「道」。
(2)「吾與點也」是孔子「居仁」之「志」:孔子周遊列國遭隱者嘲笑時曾表白心跡說「無下有道,丘不與議也」,可見如果世道清明,人心和樂,孔子將不會參與政治,而會從心所欲,去過曾點所描述的怡然自得的生活。
(3)也就要說:孔子的內心深處是與道家的「自然」相契的,也許這正是他向老子問學深受教益之處。由此觀之,如果孔子周遊列國取得成功,他也會選擇「功成身退」,隱居山林,過著高素質的精神生活。可惜周遊列國不成功,孔子之「志」也就未能為世人所知,以致為後人所誤解、曲解了!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