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整改整治 » 社會工作社會治理

社會工作社會治理

發布時間: 2020-11-30 13:57:57

① "三社聯動"的"聯"指的是什麼

聯指的是:聯結;聯合。

一、聯的組詞:

聯合、春聯、聯結、輓聯、楹聯

頷聯、聯想、聯盟、婦聯、串聯

二、聯的筆順:

二、說文解字:

文言版《說文解字》:聯,連也。從耳,耳連於頰也;從絲,絲連不絕也。

白話版《說文解字》:聯,相連。字形採用「耳」作邊旁,表示耳朵與臉頰相連;採用「絲」作邊旁,表示像絲連一樣不中斷。

三、相關組詞:

1、春聯[chūn lián]

春節時貼在門上的對聯。

2、輓聯[wǎn lián]

哀悼死者的對聯。

3、楹聯[yíng lián]

掛或貼在楹上的對聯,泛指對聯。

4、頷聯[hàn lián]

律詩的第二聯(三、四兩句),一般要求對仗。

5、聯袂[lián mèi]

手拉著手。比喻一同(來、去或演出等)。

② 團體社會工作在社會工作專業體系中處於什麼地位

本文從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角度說明了從傳統的、維穩取向的社會管理向社會治理轉變的合理性;從社會工作的角度闡述了社會治理的邏輯結構:理念上的源頭治理一主體上的系統治理一機制上的綜合治理和原則上的依法治理,據此指出了社會工作參與社會治理的主要層面;總結了社會工作參與社會治理的基礎性、服務性特點,並將社會工作參與治理概括為基礎一服務型治理;認為社會治理創新首先是政府理念的創新,社會工作群體則應該通過有效服務和政策倡導來增強自己參與社會治理的能力,促進社會治理和善治。

關鍵詞:社會治理;社會工作;基礎一服務型治理

基金項目: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中國特色社會工作制度和模式研究」項目號:09JZD0026),北京大學一香港理工大學中國社會工作研究中心課題「中國社會工作教育研究」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王思斌,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100871)。

我國進人社會快速轉型的新時期、新階段後,經濟增長取得了較好成績,人民生活特別是基本民生得到了一定改善,但是經濟社會持續發展也遇到新的問題。中共中央十六屆六中全會在構建和諧社會的總部署中對發展社會工作強化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給予的高度重視就反映了新的期待。近年來,政府十分關注社會管理,並期望社會工作能在其中發揮協同作用,十八屆三中全會創新性地提出社會治理的治國思路,社會工作必須在新的框架下找准自己服務社會、參與創新社會治理的介入點,本文在這方面做一些初步分析。

一、從社會管理走向社會治理中的社會工作
(一)從社會管理走向社會治理是治國理念的重要發展

進人新世紀以來,我國經濟仍在快速發展,但是由於國際環境壓力和國內粗放式發展方式的約束,我國經濟高速發展遇到了結構性的不可持續問題。在尋找刺激經濟高速發展新增長點的過程中,擴大內需、加大國內投資成為「理所當然」的選擇,而在此過程中追求GDP高速增長一直是各級政府和幹部的巨大內在動力。這種在一定程度上受新自由主義影響的發展政策帶來了對社會公平正義的傷害,貧富差距持續加大,弱勢群體雖然獲得一些關照但其被邊緣化的程度在加深。隨著GDP崇拜下對城市化、土地財政思路的選擇,各種社會矛盾不斷積累,官民矛盾愈加尖銳。在這種大背景下,中共中央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的「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社會管理格局」再次以更加集中和突出的方式提上議事議程,社會管理這一政府日常用語也成為政府和學術界關注的核心話題。
在我國改革發展處在關鍵時期,社會利益關系更為復雜,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的基本判斷下,社會管理的基本任務是協調社會關系、規范社會行為、解決社會問題、化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公正、應對社會風險、保持社會穩定。這里傳遞的信息是社會管理就是處理各種社會問題、化解社會矛盾、保持社會穩定。在維穩思路的主導下,社會管理也就成了對地方官員所認定的「破壞穩定」行為的管理和控制,尤其是對上訪、群體性事件和惡性事件的強制性管控。雖然社會管理也被賦予某種服務的含義,但是在許多實踐中這種服務只是加強管理的一種手段。
實際上,對社會管理一直有不同的理解:它被理解為維穩的代名詞和社會參與管理。前一種理解是強勢政府的主張,即認為政府的主要職能是對社會的管理。在征地、拆遷、失業、下崗所導致的群體性事件和惡性事件突發多發的情況下,政府的首要職能就是對這些事件的強有力控制和平息,以保障社會穩定。但是這只是一種治標的、甚至是基於政績目標的理解。把社會管理視為社會參與管理是一種多元的、民主的、並帶有治本追求的理解。這里所說的社會既包括人民閉體、也包括社會組織甚至廣大民眾。於是,社會管理就是相關各方共同參與的管理,其管理方式既包括強制、約束,也包括通過解決有訴求、有困難群體的問題而保持穩定,這就是服務。這樣,我們所要構建的社會管理格局中的「社會協同」就既包括一般管理,也包括服務管理。事實說明,許多問題、特別是復雜的群體性問題的出現並不都是由群眾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政府行為不當也是問題產生的重要原因。在這種情況下,向有訴求、有困難的群體提供服務就是一種重要的社會管理方式。應該說,按照對社會管理的雙重理解,通過創新社會管理實現社會和諧與穩定是可能的。社會工作作為一種新生的社會力量也是在後者(即服務)的意義上參與社會管理的(王思斌,2012)。
在現實中,在維穩任務十分繁重、政績考核日趨嚴格的情況下,許多政府官員不自覺地對社會管理理解為維穩,這也被稱為傳統的社會管理(李立國,2013)。這顯然不利於社會問題的真正解決,也不利於對和諧社會建設的推進,甚至有可能進一步激化矛盾、埋下新的不穩定根源。面對社會問題有增無減、群眾權利意識提高、網路維權作用日益增強的現實,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迫切任務,必須改變強制維穩的社會管理思路。社會治理概念和思路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為解決這一問題創造了條件、開辟了道路。
社會治理是相關各方在溝通、協商的基礎上,基於共識而進行的對相關事務的管理,也是一種合作共治。社會治理是多方的共同治理,它強調協商、共識的達成,強調相關各方的平等參與而不是權力的行使或強制(鮑勃•傑索普,2000)。這里的「多方」不只包括在社會管理中有權力的政府部門和權力群體,也包括被治理的對象。於是,與一般行使權力的社會管理不同,社會治理希望通過相關多方協商達成共識,通過達成共識的過程和落實成為共識的解決問題的方案使復雜問題得以解決,而且是在深層次上得以解決。社會治理思路與強制性維穩在許多方面有不同。這包括:社會治理基本上不是對立沖突的思路,而是認為矛盾各方可以找到共同點予以解決;社會治理不固守有不同訴求的一方就是作對的看法,而是認為各方都有解決問題的願望;社會治理不以權力相威脅,而是以平等協商為考慮問題的基點;社會治理不是按照某一方(主要是擁有權力方)預先設計好的步驟解決問題,而是在相互討論和協商以至妥協中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社會治理不是追求問題的表面解決和沖突平復,而是通過互動、溝通、協商來達成共識,各方在認識上相互靠近,並對問題給予實質性解決。當然,即使如此,社會治理與社會管理也不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它們都是政府面對復雜的社會問題的反應措施,都是維護、實現社會秩序和社會穩定的措施。二者不同的是解決問題的著眼點不同,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不同,社會治理更符合現代民主國家的慣常做法。因此可以說,社會治理是社會管理的發展和「升級版」,它是與現代國家制度和現代治理方式是連在一起的。
(二)從社會管理向社會治理轉變中社會工作地位的變化
前文說明了對社會管理的兩種理解:強力管理和服務性管理。在強力管理模式下,以服務困難群體、弱勢群體為直接目標的社會丁作幾乎沒有發揮作用的空間,因為社會管理者的強力控制與社會丁作的服務觀是比較對立的。可以看到某些地方政府拉著社會工作者去維穩,政府用維穩的「成果」來考核社會丁作機構,社會工作成了政府維穩的丁具,社會工作者不可能用自己的專業方法去從事服務,社會工作被異化。據說某負責社會建設的官員向負責維穩(社會管理)的上級介紹社會工作在社會管理中的作用,後者基本不理解、不知所雲。在第二種理解下,社會管理被認為是社會參與的管理,這樣社會工作作為社會力量的組成部分,其基本角色是協同。這里的協同是指對政府社會管理的協同。在這里,管理是明確的目標,社會工作服務只是協同的手段。政府在社會管理中是主導者,社會工作只是次要的協助者、協同者,二者的地位是明顯不同的。
當向社會治理模式轉變時,由於社會治理強調多元主體、平等協商、合作共治,所以社會工作的角色和地位也會發生明顯變化,社會工作在社會治理中的作用將會增強。
二、社會工作在創新社會治理體制中的地位
(一)社會治理的基本理念和邏輯結構
十八屆三中全會對創新社會治理體製做了全面的闡述,包括改進社會治理方式、激發社會組織活力、創新有效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體制等重要方面。由於社會治理涉及到多元責任主體和眾多方面,各個主體的工作領域、內容和方法有不同,因此不同主體參與社會治理的內容、角度和方法也會有不同。社會工作參與社會治理體系的建構與它的獨特的價值觀、工作領域和方法有關,與它的具有社會合法性的職能有關。社會工作是秉持助人自助的價值觀、用科學的方法幫助有需要的、遭遇生活困境的人士,解決其基本生存問題、調適其與環境的關系、促進社會正義和社會進步的活動。從社會工作的角度看社會治理體制,對社會治理的理念、方式、目標如下述理解:社會治理的基本理念是維護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諧因素,增強社會發展活力,並由政府主導社會秩序建設。按照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提法,社會治理的方式包括在黨委領導、政府主導下,社會各方面積極參與的系統治理;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化解社會矛盾的依法治理;強化道德約束,規范社會行為,調節利益關系,協調社會關系,解決社會問題的綜合治理; 以及標本兼治、重在治本,反映和協調人民群眾各方面各層次利益訴求的源頭治理。
如果從切實改善民生、實現社會正義、促進社會和諧的社會發展目標來看,社會治理也有自己的邏輯結構:這就是理念上的源頭治理、主體上的系統治理、機制上的綜合治理和原則上的依法治理。
首先是源頭治理。過去多年以維穩為目的的社會管理(有時也稱治安綜合治理)是救火式的和基於政績壓力的,目的不是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而是要盡快平復問題,將問題壓下和不擴散,以達到維穩指標。社會治理雖然也注重治標,但更注重治本,即通過服務、「及時反映和協調人民群眾各方面各層次利益訴求」,解決問題。實際上,不樹立從源頭解決問題的基本理念,就會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就會滋生各種政績行為,就會有隻看眼前「成績」不顧長遠後果的「挖坑」行為,就會出現拆西牆補東牆的機會主義行為,最後會釀成更大、更嚴重的損害民生和社會秩序的後果。因此,從制度理念上看,堅持源頭治理是第一位的。
其次是系統治理。過去的綜合治理和社會管理是政府系統各部門之間的協同,以及在政府主導下單位組織、社區的配合。現在的系統治理強調政府的主導作用,同時鼓勵和支持社會各方面參與。很明顯,隨著社會問題和社會結構的復雜化,只靠政府系統解決問題已變得越來越不可行。在解決民生問題、解決社會沖突、社會矛盾等方面,必須依靠多元主體,其中包括各種社會組織的作用,甚至包括發揮當事人的正面的積極作用。
在機制上堅持綜合治理。社會治理的任務是解決現實的社會問題,並為形成健康的社會結構創造條件。維穩思路下的社會管理強調問題的盡快解決,在許多情況下使用強制性、懲罰性手段,眼前的問題解決了,但更深的矛盾積累了,這不符合建設和諧社會的長遠目標,更無利於現代社會建設。社會治理重視和尊重民眾的利益訴求和權益保護,強調通過強化道德約束、規范社會行為、調節利益關系、協調社會關系等社會性手段和措施解決社會問題。這里強調的不是強力維穩,而是充分運用協商、調節、道德約束等機制,盡量從和諧而不是對抗的角度去面對問題、處理問題,這是建設和諧社會的應有之義。
當然,現代社會不可能沒有法制。在社會治理問題上,依法治理是整個社會治理的基本保障和社會治理體制的原則。依法治理要求治理主體遵守法律,也要求被治理事件的當事人遵守法律。在以維穩為目標的社會管理中,常常存在不依法辦事的現象。政府官員面對來自民眾的比較強烈的權益訴求,採取超越法律的處置手段已屢見不鮮,他們常常不顧法律而「自由裁量」。問題在高壓下暫時解決了,但是不公正、甚至埋下問題根源,這也造成越維穩越不穩的現象。此外,民眾也有不依法做事的現象,我國有很多人是法盲,缺乏法律意識。也有的人「得理不讓人」,在社會學習的機制下信奉「小鬧小解決,大鬧大解決,不鬧不解決」。這些都不利於形成公平合理的處理社會問題的制度。社會治理強調依法治理,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化解社會矛盾,這是基本的社會治理原則。
最後,社會治理的目標是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創新社會治理的目的不是為了把社會控制住,不發生社會問題,而是要建構一種與現代社會相適應的有效的「自組織治理」體制機制。這里的「自組織治理」是指當社會領域甚至更寬闊領域發生問題時,政府和各種社會力量會主動啟動、協商調解、化解和解決問題。很明顯,這就是一種新型的、不同於強制維穩所形成的社會秩序,但它是更有活力和可持續的社會秩序。在這種制度形成的背景下,社會治理指向的最終目標是人民安居樂業。
按照社會制度理論,體制是較高層次的制度體系。社會治理體制是由一系列具體制度結合而成的,社會治理體制的建構還需要從一系列具體制度建設著手。另外,要建設現代社會治理體制,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要發展有能力參與治理的社會組織。它們應該是有活力,良好地發揮自己的基本職能,了解社會治理的制度規則,並具有充分自主性的組織。此外並非不重要的是民眾權利意識、責任意識和法律意識的強化。由此看來,一個支持「善治」的社會治理體制的形成還需要諸多努力。

③ 社會工作參與社區治理可以用哪些理論

A 生態系統抄理論處理問題,必須將個人放到整個社會系統中去解決問題。社會工作者應該幫助單親媽媽了解,社會支持系統對自我的成長是有幫助的。如果只是封閉在家裡,就無法利用社會中的資源。持續地參與社會服務活動,就會發現國家、社區中有很多資源是可以利用的,能夠幫助她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④ 如何用政府購買服務方式推動社會治理創新

如何讓社區與社會組織更好地完成從「談戀愛」到「結婚」的過程?如何讓社區、社會組織和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無縫對接,為居民聯動服務?日前,思明區啟動社會治理與服務創新工作坊,不僅請來了在社會工作領域理論知識、服務經歷和管理經驗都非常豐富的「智囊團」,還發動社區工作者、社會組織獻計獻策,共同探索基層社會治理的創新之路。

「智囊團」成員之一是中山大學社會工作教育與研究中心主任羅觀翠。有著豐富社會工作理論知識、服務經歷和管理經驗的羅觀翠教授,從事社工工作超過40年。在工作坊期間,「智囊團」實地走訪了思明區社區,通過講座、座談等形式與工作在一線的社區工作者、社會組織展開充分的溝通和交流。

激活社會組織。社區組織是思明區開展「美麗廈門共同締造」活動,推動城市社區社會治理「橫向到邊」的重要方式,其目的在於更好地發動各方力量參與共同締造。

在社會組織發展壯大的同時,思明區通過深化社會組織登記管理體制改革、提升區級社會組織孵化基地、建設社區社會組織服務中心、落實社會組織專項發展資金、擴大政府購買社會組織服務等措施,有效地調動了轄區內眾多社會組織參與共同締造的熱情。

據悉,思明區已經啟動十大優秀社會團體、十大優秀民非單位、十大優秀公益項目、十大優秀公益人物評選表彰活動,通過樹先進立典型,推動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思明區正在積極打造一個「便民服務綜合體」平台,建設這個平台的目的是推進政府購買服務、培育發展社會組織、深化社區減負放權。按照先行先試、逐步推廣的原則,思明區選取了蓮前街道、鷺江街道、廈港街道、嘉蓮街道四個硬體條件相對成熟、社區服務品牌較有特色的街道作為試點,建設街道級綜合服務中心。

此外,在服務基礎好、品牌特點突出的試點社區、重點社區等,圍繞社區分類發展目標及深化減負放權工作要求,探索購買特色社會組織專項服務項目。比如,前埔北社區購買霞輝社工機構的「鄰里樂齡」項目,深田社區購買專業社工機構的「幸福夕陽」項目。

⑤ 創新社區治理,社會工作者應具有多方面的能力

沒錯
社會工作者
應該各方面都知道些
那樣才能叫社會工作者

⑥ 現在提出社會治理,對工作的影響有哪些

從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角度說明了從傳統的、維穩取向的社會管理向社會治理轉變的合理性;從社會工作的角度闡述了社會治理的邏輯結構:理念上的源頭治理一主體上的系統治理一機制上的綜合治理和原則上的依法治理,據此指出了社會工作參與社會治理的主要層面;總結了社會工作參與社會治理的基礎性、服務性特點,並將社會工作參與治理概括為基礎一服務型治理;認為社會治理創新首先是政府理念的創新,社會工作群體則應該通過有效服務和政策倡導來增強自己參與社會治理的能力,促進社會治理和善治。

⑦ 如何在社會治理新常態下推進社區社會工作

一、完善機制體制,發揮城市社區的基礎平台作用
社區是政府實施社會管理的「終端」,是傳遞黨政關愛的橋梁。各社區要切實履職盡責,完善各項體制機制,大力推進城市和諧社區建設,實現「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務完善,治安良好,環境優美,文明祥和」的社區建設目標,進一步夯實社會管理基礎。要加強社區居委會體系建設,健全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群眾自治組織為主體、社會各方廣泛參與的新型城鄉社區管理機制,引導社區多元建設主體在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管理中發揮積極作用,推動政府行政管理與社區自治有效銜接、良性互動。要結合《城鄉社區服務體系建設「十二五」規劃》的實施,明確軟、硬體建設標准,積極爭取發改委和財政部門增加投入,發揮市場多元主體作用,多渠道落實資金,大力推進社區服務設施建設,增強和完善社區服務功能。要認真落實中辦、國辦《關於加強和改進城市社區居民委員會建設工作的意見》精神,健全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全面開展居務公開民主管理,充分發揮居民會議、居民委員會、居民小組在社區管理中的主體作用,切實保障基層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決策權、監督權。要深化「網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片組戶聯系」工作,探索維護群眾權益、化解社會矛盾的新途徑、新方法,整合社區工、青、婦等群團組織力量協調處理群眾利益問題,加強社區輿情掌控,強力推進網路問政,開展網路輿情監測,在城市社區建立完善利益協調機制、訴求表達機制、矛盾調處機制、權益保障機制和重大輿情報告、疏導與防控機制,促進社區和諧穩定。要著力加強社區黨風廉政建設,積極構建社區工作監督管理機制,圍繞人、財、物管理等關鍵環節,建立健全重大事項集體決策制度、資產資金資源管理制度和黨務、居務、財務公開制度等,著力形成自律與他律、要求與制度相銜接的黨風廉政建設長效機制。
二、改善民計民生,發揮社會救助的保障兜底作用
保障社會底線公平和增進國民福利是時代賦予的最緊迫任務,也是構建和諧社會、保障基本民生最首要、最基本的任務。各社區務必高度重視,緊緊圍繞提高群眾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從改善民生入手,切實構築底線公平。要全面落實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醫療救助制度和臨時救助制度,做好城市低保對象調查、認定、審核、資金發放等工作,加強對失業人員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對象的動態管理,及時掌握其就業及收入狀況,切實做到「應保盡保」,確保困難群體基本生活。要制訂社區災害應急預案,建立應急處置小組和應急小分隊,組織相關應急預案演練、人員培訓和相關應急知識普及工作,完善預測預警機制,切實增強社區災害應急處置及防災減災能力。要加強轄區內流浪乞討人員勸導和生活救助,引導其到救助管理站求助,同時加強轄區內精神病人基本情況調查,逐一建卡立檔,強化監管,確保管控萬無一失。要大力組織社區黨員、志願者「攀窮親」、「結窮對」、「幫窮戶」,對社區困難群眾進行幫扶。要大力發展社區慈善事業,加強對社區捐助接收站點、「慈善超市」的建設和管理,搭建社區居民自助互助平台,增強社區扶貧濟困作用。要重視福利彩票銷售,積極配合開展福彩銷售進社區工作,大力搞好公益宣傳,樹立「扶老、助殘、救孤、濟困、賑災」的福彩公益形象。要建立健全監督保障和工作評價體系,推行「鄉、村兩級聯查聯審制」、「城鄉低保聽證評議制」、「票決制」、監督員制度和資金發放打卡直發制度,進一步細化和規范社會救助的申請、調查、審批、公示等程序,不斷增強社會救助工作透明度,使社會救助工作真正成為陽光操作、對象准確、管理規范、社會滿意的民心工程。
三、深化服務內涵,發揮公共服務的利民惠民作用
為民服務是社區建設的本質。各社區務必把為民、利民、舒民、安民、娛民作為社區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進一步完善服務體系,拓展服務內容,深化服務內涵,努力提升社區服務水平,確保居民群眾得到更多實惠。要加大力度、加大投入,大力推進社區服務設施建設,搭建社區服務中心、社區事務受理中心、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服務網路和社區服務熱線等服務平台,為推進社區服務奠定基礎。要健全社區勞動保障服務網路,落實促進就業服務政策,完善政府扶助、社會參與的就業技能培訓機制,對城鎮失業人員提供免費基本技能培訓服務,積極開展創造「充分就業社區」活動,促進和吸納下崗職工在社區就業。要積極開展平安社區創建活動,建立健全警察和居民自治相結合的社區治安防範體系,組織開展以社區保安、聯防隊員為主體,專職和義務相結合的巡邏守望、安置幫教、守樓護院等活動,認真做好對流動人口的登記、管理、教育和服務工作,努力打造平安社區。要著力打造宜居社區,大力推進城鄉環境綜合治理進社區活動,建立健全在社區黨組織領導下的居民自治、業主管理和物業服務「三駕齊驅」的社區環境衛生治理格局,完善社區環保聽證制度和環境衛生考核評比制度,探索建立社區環境治理長效機制,為居民提供衛生環保、物業管理、日常綜合維修和綠化維護等基礎性服務,促進社區人居環境的全面改善。要切實貫徹娛民宗旨,以社區市民學校為載體,加強公民道德教育與法制教育,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群眾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通過文明小區、文明樓院、文明家庭等精神文明創建活動,進一步提升社區文明程度,努力打造文明社區。要建立社區信息網路服務平台,推行就業信息、致富信息、家政服務信息等居民需求的信息公布制度,為轄區居民提供及時的信息服務。要強化為老服務,推進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大力發展以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為基礎,社區老年醫療保健、社區老年文化體育教育、社區老年參與社會發展等為主要內容的社區老年服務體系,為社區老年人提供優質便捷的服務,推進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工作向社會化、規范化、專業化方向邁進。要切實改進服務方式,大力推行「為民服務代理制」,依託社區工作站無償為群眾提供代理服務,主動為民解難,切實為群眾提供方便。要建立健全社區衛生、文體和教育服務、社區公共安全和商業服務體系,支持各類組織、企業和個人開展社區服務,努力打造全方位、多層次、多需求的生活服務圈,實現社區服務全覆蓋。要加強社區服務規范化建設,積極推進街道社區創先爭優活動,以「築堅強堡壘,樹先鋒形象,促科學發展」為主線,圍繞「科學發展、富民強市」的目標,從社區實際出發,大力開展黨員崗位承諾、設崗認責、志願服務等活動,推進社區服務水平的提升。
四、加強培育建設,發揮社會組織的補充協同作用
社會組織具有凝聚城鄉居民有效參與社會管理的協同作用。各社區務必大力扶持發展社區服務性、公益性、互助性社會組織,逐步構建政府服務機制同民間服務機制互聯、政府服務功能同民間服務功能互補、政府服務力量同民間服務力量互動的公共服務網路,充分發揮社會組織在參與社會管理中「反映訴求、規范行為、提供服務」的積極作用。要推行城市社區社會組織社區備案制度,消除社區社會組織成立門檻,發展社區自治和服務多元主體,活躍社區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加強和改善社區社會組織管理。要協調社區社會組織參與社區的自助和互助性服務活動;幫助部分社區社會組織作為政府購買服務的對象,向社區居民提供服務。要推動社區社會組織強化章程的核心地位,實行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提高組織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和制度化,建立現代組織制度,推動社會組織自身建設,努力擴大社會組織的黨組織覆蓋面,不斷提高社會組織的核心競爭力。要著力推進社會組織創先爭優,充分利用社會組織職能和資源優勢,結合「先鋒崗」、「示範崗」創建等活動,搭建服務平台,組織開展扶貧幫困活動,積極參與「志願者服務」、「慈善捐款」等公益事業,積極做好反映公眾訴求、化解社會矛盾、幫扶弱勢群體等工作,樹立「誠信自律、服務社會、開拓創新、特色品牌」四個新形象,切實提高社會組織美譽度和公信力。
五、夯實工作基礎,發揮社區隊伍的支持支撐作用
隊伍是事業發展的基礎。各社區務必高度重視社區工作隊伍建設,努力建設一支精神面貌好、整體素質優、工作作風實、創新能力強的社區人才隊伍,為社區建設永葆生機和活力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要加強社區幹部自身素質建設,努力提升隊伍「戰略思維、科學發展、開放創新、執行落實、溝通協調」五大能力,培育「顧全大局、真抓實干、親民愛民、勤奮學習、清正廉潔」五種作風,提高社區工作效能。要健全完善社區工作者准入制度,推進專業社會工作崗位設置和開發,加快民辦社會工作服務機構發展步伐,加大社區配備和使用專業社會工作人才力度,積極開展專業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試點示範工作,不斷拓寬專業社會工作人才服務范圍。要普遍建立社區志願者組織,搭建社區志願服務信息平台,開辟社區志願服務基地,連通社區志願服務供需渠道,組織和指導社區志願者廣泛開展社區救助、助殘、優撫、居家養老、再就業服務、維護社區安全、科普和精神文明建設等群眾性志願服務活動。要推行社工人才和社區志願者注冊、培訓、時間儲蓄和「星級」評定表彰等管理制度,提高社會工作者和志願者綜合素質和服務水平。要建立社區工作隊伍檔案資料庫和社區人才儲備制度,使社區幹部隊伍建設向專業化、知識化不斷邁進。要通過專業社會工作服務和志願幫扶服務,對殘疾流浪兒童、精神病人、艾滋病病人、吸毒人員、刑滿釋放人員等特殊人群和社會功能缺失人員進行疏導和矯治,幫助他們修復功能、回歸社會。

⑧ 社會工作參與基層社會治理創新有哪些重要內容

以下是涉及社會工作參與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的重要內容:

1.要著力加強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完善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培養、評價、使用、激勵政策體系,逐步增加社區組織、社會組織吸納使用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的數量,積極推動社會工作專業理念、知識、方法在城鄉基層工作中普及應用。

2.要積極推進「三社聯動」機制建設。充分發揮社區的基礎平台作用、社區社會組織的服務載體作用、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的骨幹作用,建立居民群眾提出需求、社區組織開發設計、社會組織競爭承接、社工團隊執行實施的聯動機制,推動「三社」互聯互促互動,更好完善社區服務體系,健全基層社會治理體制。

3.積極構建鄉鎮公共服務多元供給模式,充分發揮市場、社會組織、村民自治組織、農民合作組織、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和志願者在農村公共服務供給中的協同參與作用

⑨ 貧困治理中,社會工作者採用得專業方法是什麼

精準扶貧,一般是個案工作和社區工作,也可能是小組工作,結成幫扶小組,相互支持。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