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整改整治 » 孔子國家治理

孔子國家治理

發布時間: 2020-11-30 09:38:37

A. 孔子如何論證自己提出的治理國家的觀點

政治思想其核心是「禮」與「仁」,在治國的方略上,他主張「為政以德」,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孔子全身畫像\x0d這種治國方略也叫「德治」或「禮治」.這種方略把德、禮施之於民,實際上已打破了傳統的禮不下庶人的信條,打破了貴族和庶民間原有的一條重要界限.孔子的仁說,體現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禮說,則體現了禮制精神,即現代意義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義這是人類永恆的主題,對於任何社會,任何時代,任何一個政府都是適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會則是建立人類文明社會的基本要求.孔子的這種人道主義和秩序精神是中國古代社會政治思想的精華.\x0d經濟思想孔子的經濟思想最主要的是重義輕利、"見利思義"的義利觀與"富民"思想.這也是儒家經濟思想的主要內容.對後世有較大的影響.孔子所謂"義",是一種社會道德規范,"利"指人們對物質利益的謀求.在"義"、"利"兩者的關繫上,孔子把"義"擺在首要地位.他說:"見利思義".①要求人們在物質利益的面前,首先應該考慮怎樣符合"義".他認為"義然後取",即只有符合"義",然後才能獲取.孔子甚至在《論語·子罕》中主張"罕言利",即要少說"利",但並非不要"利".《左傳·成公二年》記載,干不符合道義的事而獲得富貴,就如同浮雲一樣,②不屑於用不義的手段取得富貴.孔子還認為,對待"義"與"利"的態度,可以區別"君子"與"小人".有道德的"君子",容易懂得"義"的重要性,而缺乏道德修養的"小人",則只知道"利"而不知道"義".這就是孔子在《論語·里仁》中說的"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有人認為孔子既然重"義",則勢必輕視體力勞動.這種觀點是錯誤的.《論語》中記載他對想學農的弟子樊遲十分不滿,罵他是"小人".這是因為孔子認為人要有更大的理想和追求,要承擔的是更大的責任.他要讓他的學生成為價值的承擔者而不是一個農民.由於孔子保守的政治態度,因此對待經濟制度的改革也反映了保守的思想.比如魯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實行"初稅畝",從法律上承認私田的合法地位,是春秋時代的重大經濟改革;但是據《左傳》說,孔子修《春秋》時記載"初稅畝",目的是批評其"非禮也".而民眾不富足,國君沒有富足的.在《論語·堯曰》中還記載,孔子主張"因民之利而利之",即對民眾有利的事情才去做.另一方面,他又主張賦稅要輕一些,徭役的攤派不要耽誤農時.《論語·述而》記載,孔子還對當時的為政者進行說教,要求為政者不要過於奢侈,要注意節儉.他說:"奢則不遜,儉則固.與其不遜也,寧固."同時,還主張"節用而愛人".這裡麵包含了把孔子"仁"的思想運用於經濟領域.\x0d教育思想孔子在中國歷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賦素質相近,個性差異主要是因為後天教育與社會環境影響(「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應該受教育.他提倡「有教無類」,創辦私學,廣招學生,打破了奴隸主貴族對學校教育的壟斷,把受教育的范圍擴大到平民,順應了當時社會發展的趨勢.他主張「學而優則仕」,把「學而優」作為入仕的必備條件,如果不學習或學習而不優,則沒有入仕的資格.他的教育目的是要培養從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須具有較高的道德品質修養,所以孔子強調學校教育必須將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近.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內容是「禮」和「任」.其中「禮」為道德規范,「仁」為最高道德准則.「禮」是「仁」的形式,「仁」是「禮」的內容,有了「仁」的精神,「禮」才真正充實.在道德修養方面,他提出樹立志向、克己、踐履躬行、內省、勇於改過等方法.「學而知之」是孔子教學思想的主導思想.在主張不恥下問、虛心好學的同時,他強調學習與思考相結合(「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同時還必須「學以致用」,將學到的知識運用於社會實踐.他最早提出啟發式教學.他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意謂教師應該在學生認真思考,並已達到一定程度時恰到好處地進行啟發和開導,他又是在教學實踐中最早採用因材施教方法的教育家.通過談話和個別觀察等方法,他了解和熟悉學生的個性特徵,在此基礎上,根據各個學生的具體情況,採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培養出了德行、言語、政事、文學等多方面的人才.孔子熱愛教育事業,畢生從事教育活動.他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不僅言教,更重身教,以自己的模範行為感化學生.他愛護學生,學生也很尊敬他,師生關系非常融洽.他是中國古代教師的光輝典型.孔子的教育活動不但培養了眾多學生,而且他在實踐基礎上提出的教育學說,為中國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論基礎.\x0d美學思想孔子的美學思想核心為「美」和「善」的統一,也是形式與內容的統一.孔子提倡「詩教」,即把文學藝術和政治道德結合起來,把文學藝術當作改變社會和政治的手段,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並且孔子認為,一個完人,應該在詩、禮、樂修身成性.孔子的美學思想對後世的文藝理論影響巨大.

B. 關於孔子的名言(治理國家的)3句

不患寡而患不均 孔子
含義:不必擔心土地少、人民少,而應該擔心治理政策方面的不公平。
運用: 用在衡量社會利益的分配上是否公平民主、公正合理。

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孔子
含義: 推薦人才不能因為某人口頭上講得好就提拔重用他,也不可因為這人有不足的地方就不採納他正確的意見,而是要全面評估一個人的才幹、品格等各個方面。
運用: 用於說明選拔人才時的正確方法。

民無信不立 孔子
含義:百姓對統治者不信任,這樣的國家是不能存在下去的
運用: 用在誠信觀方面

C. 孔子對魯國君主治理國家的建議

有一天,魯國君主魯哀公向孔子詢問:「怎麼樣才能把國家治理好呢?」

孔子說:「周文王、周武王的政事都記載在典籍上。他們在世,這些政事就實施;他們去世,這些政事也就廢弛了。治理人的途徑是勤於政事;治理地的途徑是多種樹木。說起來,政事就像蘆葦一樣,完全取決於用什麼人。要得到適用的人在於修養自己,修養自己在於遵循大道,遵循大道要從仁義做起。仁就是愛人,親愛親族是昀大的仁。義就是事事做得適宜,尊重賢人是昀大的義。至於說親愛親族要分親疏,尊重賢人要有等級,這都是禮的要求。所以,君子不能不修養自己。要修養自己,不能不侍奉親族;要侍奉親族,不能不了解他人;要了解他人,不能不知道天理。」

D. 孔子採用哪六個字治理國家

孔子認為治理國家用六個字:

足食,足兵,民信。

見《論語 - 顏淵》:

子貢問政。

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

曰:「去兵。」

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期二者何先?」

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E. 如果讓老子、孔子和韓非子來治理國家,哪個人能把國家治理得更好

應該會韓非子吧。老子思想很消極,孔子儒家思想又迂腐。只有韓非子的法家提倡律法治國應該是最好的。

F. 孔子提出用什麼治理國家國學

提出「以德治國」的政治主張。孔子的思想以「仁」和「禮」為核心。

G. 孔子如何看待治理國家

孔子對國家體制的探討有限,只是尊堯舜獨不尊禹,因為禹傳子,家天下,也就是說他反對世襲制,主張象現在這樣子的禪讓。另外,孔子尊周禮,主張統一而不主張一統,也就是分權制衡。孟子主張民主,大事應由全民公決,荀子主張法治。孔子的機會均等思想很重要:己欲立立人,己欲達達人,這是保障社會公平的根本。大學的三綱領:明明德、親民、至善,可以理解為愛國主義、社會主義和民主憲政。儒家學說的經典在某種意義上講就是中國傳統意義上的《憲法》。

H. 孔子採用哪六個字治理國家

孔子著名的「治國三部曲」,即「庶之、富之、教之」。庶即「人口多」,富即「經濟發展」,教即「正確的價值觀」,

I. 孔子認為治理國家的關鍵是什麼

正名是孔子最重要的政治主張。
正名的目的在於維系一個秩序良好的社會,使人們有一定的規范遵循,而不致生活在一種不可預期的狀態之中。
簡言之,就是強調一種秩序,要依照倫理綱常來行事

J. 孔子採用哪六個字治理國家

在《論語顏淵》中子貢向孔子請教如何治理好國家,孔子回答說:「要治理好國家必須具備足食、足兵、民信三條」,也就是說偶有充足的糧食,要有充足的武備,要取信於民。子貢接著問,如果必須去掉一個,那麼應去掉哪一個。孔子說,去掉足兵吧。子貢又問,如果再必須去掉一個,那麼該去掉哪一個。孔子說,去掉足食。

在孔子看來,在國家治理中最重要的是民信,其次是足食,再次才是足兵。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