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整改整治 » 調整改革思想教育

調整改革思想教育

發布時間: 2020-11-30 00:15:12

㈠ 企業改革對思想政治工作創新提出哪些要求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市場多元化進程的加快,企業競爭、市場競爭、科技競爭、人才競爭日趨激烈。在新形勢下,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呈現出許多前所未有的新特徵。主要體現在:一是環境和對象的多樣化。由於職工隊伍的文化層次和知識水平不斷提高,獨立判斷和思考能力越來越強,思想多元化特點越來越明顯。二是企業改革調整進一步深化。企業改革調整勢必觸動錯綜復雜的歷史問題和社會矛盾,隨著利益格局的調整,職工思想必然會產生許多新問題。其中既有勞動人事關系、薪酬福利分配、醫療和住房改革等帶來的思想困惑,也有調整退出後重新擇業、競爭上崗和擇優聘用帶來的危機意識等。三是社會生活方式多樣化。職工的生活空間不斷擴展,越來越受到整個社會環境的影響,這給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帶來了許多新難點。如今,大眾媒體發展迅速,信息渠道增多,電視、互聯網、廣播、報刊等多種傳播方式並存,職工可以多方面獲取信息,導致了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難度大增。以上特點都是新形勢下擺在企業思想政治工作面前的新課題。因此,明確新形勢下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方向,探索新形勢下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新思路,實現新的轉變,是我們亟待解決的一個重要課題。如何使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煥發新的生命力,為企業生產經營營造良好的氛圍,激發全體職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我認為首先要明確新形勢下企業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要充分認識新形勢下做好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十二五」規劃建議,明確提出了「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這是「十二五」規劃建議的一個鮮明特點,也是推動科學發展的必由之路。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了在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內,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是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在這個歷史轉型時期,我們必須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快速適應國內外形勢新變化,順應市場經濟的發展方向,加快企業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鞏固和擴大應對目前市場變化的沖擊,努力促進企業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因此,新時期首先要深入學習和領會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的精神實質,將創新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生產經營融匯在一起,體現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性、協調性、可持續性,力求在發展中促轉變,在轉變中促發展,實現企業經營又好又快發展。
一 要充分認識到,只有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才能更好地適應全球需求結構的重大變化,增強抵禦國際市場風險的能力。
兩年前爆發的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廣泛而深遠,促使世界經濟朝增速減緩、結構調整、制度重建時期過渡,國際市場需求相對收縮,世界經濟恢復需要較長時間。這場危機對我國經濟增長的沖擊至今仍未完全消除。它直接影響的是我國經濟增長速度,實質則是對我國經濟發展方式、對過度依賴外需的增長結構的沖擊,使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性、緊迫性突出顯現。「危中有機」關鍵在於從危機中發現問題所在,「化危為機」關鍵在於找到解決問題之道。「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刻不容緩」,就是我們在應對這場危機中思想認識上的一大收獲。只有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深入挖掘國內需求潛力,合理調整總需求結構,有效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才能拓寬我國經濟發展的迴旋餘地,在國際市場風雲變幻中立於不敗之地。
二 要充分認識到,只有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才能在新形勢下的國際競爭中占據有利位置。
歷史經驗證明,大危機往往引發大調整、大變革、大突破。兩年前爆發國際金融危機以來,發達國家對經濟結構和金融制度已經和正在進行重大調整,世界科技革命和新興產業發展也在孕育新的重大突破,各國都在加大科技研發力度,紛紛把新能源、新材料、新技術作為新一輪產業發展重點,搶占後金融危機時期世界經濟發展的制高點。關鍵時期,誰能夠抓住歷史機遇,創新發展模式,誰就有可能搶得先機、掌握主動,實現新的跨越式發展,反之則可能被拋在身後,陷入被動與落後。面對世界發展的新形勢,只有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大力推動科技進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積極培育新興產業,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才能在更加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創造新優勢,贏得主動權。
三 要充分認識到,只有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才能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好決定性基礎,滿足人民群眾過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
現在距2020年全面建成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只剩下10年時間,而我國經濟發展中的結構、質量、效益、環境等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性的解決。這些問題引起的社會矛盾多,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影響大。實踐證明,經濟發展的總量目標相對而言比較容易實現,而要實現節能減排、改善生態環境、縮小城鄉區域差距、調整收入分配結構、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等目標,則要困難得多,未來10年必須付出更加艱苦的努力。只有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才能有效解決我國經濟發展中存在的瓶頸問題,促使經濟發展質量和水平躍上新台階,使經濟發展更好地惠及人民群眾,造福子孫後代。
二、要充分認識到做好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是新形勢的迫切需要
隨著企業改革調整的不斷深化,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必須進一步明確定位,堅持繼承與創新相結合,要從內容到形式全方位改進,同時,要充分認識到做好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是新形勢的迫切需要。
第一,它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需要。因為有夢想,所以有動力。因為有追求,所以有希望。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十二五」規劃建議提出的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要求,順應黨心民意,符合時代潮流。認真貫徹落實全會精神,把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貫穿於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和各領域,提高發展的全面性、協調性、可持續性,堅持在發展中促轉變、在轉變中謀發展,我們就一定能夠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朝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勝利前行。
第二,它是調動職工積極性、實現企業根本目標的需要。
市場的主體是企業,而企業的主體是職工,企業活力的源泉在於廣大職工積極性的充分發揮。改革開放以來,由於配套改革措施跟不上,加上「左」的思想束縛尚未完全徹底沖破,職工主人翁地位還沒有真正確立起來,積極性普遍不高。因此,在企業改革調整過程中,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始終圍繞調動職工積極性,服從和服務於生產經營管理活動,理順關系,才能收到更好效果。同時,要打破束縛職工積極性的舊體制,建立充分調動職工積極性的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使職工真正端上「金飯碗」。
北齒始終把調動廣大職工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作為實現企業目標的保證,因此,自2003年「兩齒」合並初期便開始探索調動職工工作積極性的途徑,建立了「全員競聘上崗」機制,推行了「以利潤為中心」的考核管理辦法。經過幾年來的實踐證明,全員競聘上崗變過去的「讓你干」為「我要干」,「以利潤為中心」管理辦法使職工人人都成為經營者,人人都了解本單位的經營成果、成本費用情況,職工真正體會到了當家作主人的感覺,工作積極性得到極大提高。通過內部市場化機制,企業的營業收入、利潤總額、產品銷售收入和產銷量大大提高,創造了近年來的最好水平。在實現企業發展目標的同時,職工的薪酬水平提高了,有效地調動了廣大職工的工作積極性。
在推行「以利潤為中心」的考核管理辦法過程中,我積極組織成果總結和申報,我廠《創新管理模式,實現企業內部市場化》管理項目參加了2010年北京市第二十五屆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評選,並榮獲二等獎,並收藏入北京市企業管理創新成果匯編。
第三,它是企業深化改革,轉換經營機制的需要。深化企業改革,轉換經營機制,勢必會在職工的思想上引起較大的震動,這是一場深層次的心理變革。出現留戀舊機制,又渴望新機制的矛盾心理;也有一部分職工產生失衡心理、懷疑心理;在企業領導幹部中還存在著求穩心理等等。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這此心理將會越來越突出,並將成為深化企業改革的思想障礙。
2009年3月24日控股公司董事會確定了北齒改革調整思路,這在廣大職工中產生了很大反響。既有對企業改制後高效發展的期盼,也有擔心失去工作崗位、企業搬遷後離家太遠的顧慮,還有部分職工希望盡快買斷去另謀職業等等。針對職工的思想波動,總廠立即通過各種形式向職工宣傳企業改革調整的必要性,使全體職工充分認識到,只有通過改革調整才能使北齒高效健康發展,才能徹底解決北齒歷史遺留的問題,才能使職工充分享受到國家調整退出政策和改革成果。針對部分職工思想產生的波動,我支部適時組織了一次主題活動,讓部門的全體職工「跟書記說句悄悄話」,同時借聖誕節把大家聚在一起,抽個獎品,作個游戲,讓同事們溝通溝通感情,緩解一下緊張的情緒。我給大家每人發了一張粉色的紙條,上面寫了這樣一段話:「請跟書記說句悄悄話,可以是對支部、對我個人工作的意見和建議,也可以是你個人想實現的一個小小願望,我期待大家說出心裡話,我將和大家共同努力來達成美好的心願!」通過這樣一個活動讓大家跟我溝通思想,藉此了解一下職工的真實想法。當一張張粉色的紙條返回時,我發現大家說的最多的是:對企業發展的期盼、對做好本職工作的決心,以及想提高一點薪酬福利的想法等等。最讓我感動的是,我部門近40名職工百分之九十以上都對我說讓我保重身體!
通過總廠各種形式的宣傳和支部的主題活動,讓我感受到,分層次、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將使廣大職工既能在現實中感受到,又能在理性上認識到深化企業改革、轉換經營機制是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只有上下達成共識,有效化解職工的緊張情緒,營造和諧的工作氛圍,才能更好地推動企業改革調整工作。
三、新形勢下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內容
一 要以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三個代表和科學發展觀統一全體職工的思想。更要深刻領會十七屆五中全會的精神實質,這是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也是新形勢下企業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指導思想。因此,在企業改革調整過程中,企業在變,職工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和行為方式也在變,許多我們沒有見過的新情況、新問題都可能出現。迫切需要通過企業化解矛盾、理順情緒、凝聚人心。要幫助職工更新觀念,增強心理承受能力,促進企業深化改革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企業改革調整和生產經營活動的有序進行。具體來說,在企業改革調整過程中,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必須針對職工的各種各樣心態,通過引導和思想教育,幫助廣大職工認清形勢、增強市場意識、消除疑慮,發揮廣大職工的主人翁作用,從而增強企業凝聚力和競爭力。新形勢下,企業思想工作要針對職工在改革調整和生產經營管理過程中出現的思想問題,有的放矢地加以解決,使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實實在在地滲透到改革調整和生產經營管理的各個環節中,發揮保障作用,變虛為實,變軟為硬、變無形為有形。
二 要把開展日常思想教育工作,提高職工思想覺悟作為基本任務,這是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著眼點。由於過去長期受計劃經濟體制影響,相當一部分職工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和束縛較深,往往把舊體制的某些弊端當作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當改革調整沖擊這些弊端時,他們感到迷惑不解,甚至產生逆反心理,這種觀念,既有體制上的原因,也有思想教育缺失的原因,更有職工整體素質有待提高的原因。深化企業改革,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勢必產生各種利益關系的沖突。職工在這一變革過程中,產生各種各樣的心理,如矛盾心理、失衡心理、求穩心理等是難以避免的,這就要求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要根據職工中不同層次的心態,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開展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價值觀、職業道德等內容的思想教育,提高職工的思想政治覺悟,使其恪守職業道德,真正成為全面發展的合格勞動者,這也是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務之一。
三 要以調動廣大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作為主要任務,這是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在生產力三要素中,人是生產力中起決定作用的要素。看生產力要素的狀態如何,關鍵看勞動者的積極性是否充分調動起來及其發揮的程度。正如《中共中央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所提出的:「企業活力的源泉,在於腦力勞動者和體力勞動者的積極性、智慧和創造力。」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就是戰場,企業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求得穩步發展,離不開強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多年來的實踐表明,光靠物質手段是行不通的,只有將物質手段和精神激勵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相互促進,相得益彰。因此,在新形勢下,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必須確立以人為本的思想,綜合運用宣傳教育、表彰等精神激勵方式,充分調動廣大職工的積極性,激發廣大職工的創造性和工作責任心,形成上下團結、榮辱與共的群體意識,形成強大的企業凝聚力和市場競爭力。
四、新時期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創新思維
一 要在學習借鑒中創新。學習是創新的基礎,創新是學習的升華。在學習借鑒成功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本單位實際,提出新思路、採取新舉措、實現新突破,這本身就是創新的過程。正所謂「見多才能識廣,厚積才能薄發」,博學勤思才能找到創新的智慧源泉。特別是政工幹部,要克服「年齡大了不好學」、「學歷高了不用學」、「條件差了不能學」的思想和觀念,要有如飢似渴的求知慾望,要不斷向書本、向前人、向群眾、向實踐學習,力求知識更多一些,理念更高一些,本領更強一些,視野更闊一些,思路更多一些,這樣我們才能在工作中謀妙計、出實招。
二 要在改革調整中創新。對那些不合時宜的思想觀念、傳統做法和體制機制,必須進行大膽改革,使其更加完善、更加科學、更加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這也是一個不斷創新發展的過程。古語說得好:「尊新必威,守舊必亡。」沒有創新,事業就會停滯不前,沒有創新,工作就會一潭死水。要想不被時代淘汰,就必須求創新、求突破。因此,必須樹立不進則退、「無創新便是過,無創新便是失敗」的強烈發展意識,將「每天想著去發展」根植於頭腦之中,切實增強創新意識。以機不可失、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和責任感,雷厲風行抓住改革,科學務實求發展。用新理念提出新思路,用新舉措來應對新情況,用新辦法解決新問題,使工作實現新突破和新發展。
三 要在破解難題中創新。隨著改革調整和企業的高效發展,我們將遇到一些新矛盾和新問題。解決這些矛盾問題的過程,也是推進思想政治工作創新、提升工作水平的過程。破解難題需要高度的自信,和獨到的見解,要相信自己有信心有能力創造出新的東西。如果沒有足夠的自信,一遇到事情就說:「領導沒交代」、「過去沒做過」,碰幾個釘子就氣餒,覺得自己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受別人評價所左右,顧慮他人的譏諷,懼怕犯錯誤而謹小慎微,畏首畏尾,縮手縮腳,就難以打破陳舊的觀念和做法,難以產生強烈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成就不了事業。因此,只有樹立必勝的信心,才能克服一切困難,取得成功。
四 要在培樹典型中創新。典型代表一個企業的水平。精心培育典型,充分發揮典型的激勵和示範帶動作用,是推進基層創新的重要方法。
五 要在整合資源中創新。思想政治工作創新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推進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創新,必須牢固樹立系統論的觀點,充分整合其他相關部門資源,形成工作合力。
五、新形勢下如何做好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
一 文化為魂,職工為本。從戰略的高度上看,文化描繪企業宏圖,文化指引企業航向;從發展的現實需求上看,文化激活心智模式,文化凝聚企業力量。而從最根本的意義上講,文化鑄就企業品格,文化賦予企業靈魂。所以,現代企業都在積極探索並構建自身獨特的企業文化和理念。只有把企業文化作為的靈魂,才能使企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與蓬勃的活力。
企業文化建設強調以人為本,以規范管理為紐帶,融思想教育、制度約束和激勵機制於一體,是傳統與現代企業管理相結合的最好形式。要通過扎實有效的,秉承和弘揚企業精神,用先進的文化引領企業發展,科學地構築企業的精神價值系統,鑄造企業文化體系的靈魂。要通過扎實有效的企業制度,先進的企業精神引導和規范企業經營和職工行為,把企業文化建設延伸到基層班組和每個職工,夯實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根基,不斷推進企業體制改革、技術和管理創新,從而使企業走上良性發展的道路。
二 激發潛能,熔煉團隊。企業在發展中,工作千頭萬緒,千變萬化,做好各項工作的關鍵在於是否有一支過硬的職工隊伍。其根本目標就是如何最大限度地激發職工的潛能、提高職工素質,使人力資源資本的價值實現最大化。在人才選拔方面,堅持以德為先、以才為上的原則,不拘一格,因材適用,給人才以充分的施展才華的機會;在用人方面,汰弱留強,以能用人。要堅持「發現人才、知人善用、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用人政策,做到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在育才方面,以內修外補,以需育才的原則建立人力資源培訓開發體系。多種方法並舉,根據職工的不同需求,有針對性地開展崗位大練兵、技能大賽、培訓,提升廣大職工的技能和業務素質,把重視人、關心人、尊重人、凝聚人、成就人作為必須遵循的准則,激發廣大職工的潛能,熔煉德、才兼備的優秀團隊。
三 圍繞經營,服務經營。做好企業關鍵的一點是要找准與企業生產經營的結合點,在內部營造「比、學、趕、幫、超」的良好氛圍,爭創一流經營業績。經濟效益是企業發展的主旋律,做好企業生產經營,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是企業的中心工作。企業也要圍繞企業生產經營大局,著眼於企業發展長遠利益,積極引導廣大職工腳踏實地干實事、奮勇爭先創佳績。隨著新時期人們的思維方式、個人素質和環境的不斷變化,不能單靠傳統那種「我說你聽,我打你通」的方式,要注意工作方式方法的改變和創新。在選擇工作方法時,要從職工認同處做起,不能空對空,要走出辦公室,到第一線去,了解職工的願望和要求,真正把工作做細做好。在工作中,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幫助職工解決實際困難,贏得他們的尊重。
四 正確引導,輿論先行。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要充分利用好企業內部報刊、網路平台、板報、條幅標語等形式,對企業重大活動、舉措進行有效宣傳,在企業內部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要站在戰略的高度,以敏銳的目光,捕捉內部有價值的信息,及時、高效地做好策劃和宣傳工作;健全宣傳隊伍,快速反應,及時報道,准確反映各類生產、經營活動,並重點突出。充分發揮激勵、凝聚和輿論監督等職能作用,增強向心力和凝聚力,在公司內營造開拓創新、奮發向上的良好氛圍,促進企業生產經營業績的提升。
五 要建立一支高素質的專兼相結合的政工隊伍和管理體系
隨著企業經營機制的轉換,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企業將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企業的任務更重了,要求更高了,難度更大了,涉及的領域更廣了,對政工幹部也提出了更高更嚴的要求。 為此,必須著重搞好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是要下功夫加強專職政工隊伍的建設,提高政工人員的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在新形勢下,沒有一支適應新形勢要求的精幹高效的政工隊伍是無法承擔起重任的。因此,要按照精幹高效的原則在保持企業政工機構和政工人員相對穩定的基礎上,採取多渠道,多形式,分期分批培訓現有的和後備的政工幹部,幫助他們提高素質,更新觀念,轉換腦筋,改進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風,熟練掌握並靈活運用原則、方針和方法,創造性地卓有成效地做好企業。二是要建立全方位、立體交叉的管理體系。在新形勢下,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必須要創新文化、創新機制、搭建平台、構建通道、制定規劃、明確目標、配置資源、有效工作。為實現以上目標,要將能夠學好真理、明白事理、把握情理、調整心理作為衡量政工幹部的標准,要培養一支勤奮好學、顧全大局、開拓進取、勇於創新、真抓實干、廉潔自律、精幹高效、知識型和復合型政工幹部隊伍。同時還要依靠廣大行政幹部、全體黨員和廣大職工群眾,使過去僅靠少數人去做,靠專門機構和專門人員去抓,變為黨政工團齊抓共管、全體職工群眾一起做,形成全方位、主體交叉的管理體系,擴大輻射面,增強其效果。
以上是我對新形勢下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些理解和認識,做好新形勢下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任重而道遠,只有不斷進取,努力探索並敢於創新,才能收到應有的效果。

㈡ 王安石的教育思想怎麼樣他是如何改革科舉考試的

王安石的教育思想
王安石(1021--1086)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字介甫,號半山、荊公 。撫州臨川(今江西撫州)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詩詞風格剛勁,反映社會現實,抒發政治抱負。他對當時宋王朝的腐敗政治和嚴重的社會危機有比較清楚的認識,在一定程度上同情人民的疾苦,反對富豪地主兼並土地,憂患遼金西夏對邊境的侵擾。為緩和宋王朝逐漸激化的社會矛盾,維護和鞏固當時的封建統治,他為政期間進行了多方面的社會改革。作為其社會改革重要組成部分的教育改革,不僅在當時,而且在他之後的封建朝代也曾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乃至在改革開放的今天,它對我們實施科技興國的偉大戰略仍具有深刻的啟示。
王安石的教育思想主要是反對天生德性說,重視後天的習染和教育的作用;反對專重文辭的「無補之學」,崇尚實用的「朝廷禮、樂、刑、政之事」;反對道德不一,主張統一思想政治教育;反對「文武異道」,主張學文習武、文武並重反對以嚴厲的煩瑣的規章制度去強制學生,重視教育者的感化作用;反對死記硬背儒家經典,主張批判地學習。他在教育改革上,改革了當時的科舉考試制度,廣設學校,統一大學用書。所有這些,在當時來說,無疑是進步的、革新的,應該給予歷史的肯定。正因為如此,北宋的保守派及以後的一些儒學者,對王安石進行了許多惡意的誣蔑、謾罵和攻擊。如司馬光罵王安石「不當以一家私學欲蓋掩先儒」,程顥罵王安石說,今日「大患者,卻是介甫之學。」(<河南程氏遺志)--卷上)朱熹對王安石的新法、新學更是大肆攻擊,罵王安石「肆情反理」、「迷國誤朝」、「敗國殄民」,不一而足。
不管與他同時代的人怎麼評價他,不能否認的是,他的一些教育觀點在現在,在提倡增強自主創新,建設創新型國家的今天,還是有很多參考價值的。
首先他強調人才培養的重要性和急迫性:王安石認為人才是國家的棟梁,關繫到國家的興衰榮辱,「夫材之用,國之棟梁也,得之則安以榮,失之則亡以辱」⋯ ,但是當時的社會,人才太少而不才太多,「方今天下之不足故也」,「一路數千里之間,能推行朝廷之法令,知其所緩急。而一切能使民以修其職事者甚少,而不才苟簡貪鄙之人至不可勝數。其能講先王之意以合當時之變者,蓋闔郡之間,往往而絕」。因此,王安石對人才培養的重要性和急迫性有著深刻的認識,在他看來民富國強的關鍵就是人才的培養,「國以任賢使能而興,棄賢專已而衰,古今之道義,流俗所共知耳」他在指出:「然則方今之急,在於人才而已。」
其次,他強調教學內容的實用性:宋代學校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存在著很大的弊病,「朝廷禮樂刑政為有司之事。未嘗在學。學者亦漠然自以禮樂刑政為有司之事,而非己所當知也。學者之所教,講說章句,故非古者教人之道也。而近世乃始教之以課試之文章。夫課試之文章,非博誦強學窮日之力則不能。」這樣的教育內容。即使學成了,也是「大則不足以用天下國家,小則不足以為天下國家之用」,這種教育非但不能成人之才,而且毀壞人才。針對這種狀況。王安石提出國家興辦學校的根本目的在於培養實用人才。圍繞這個培養目標選擇教學內容,王安石提出:「苟不可以為天下國家之用,則不教也;苟可以為天下國家之用,則無不在於學。」特別強調了教學內容的實用性,要「求專門」、「尚實用」、「兼文武」,使「學士所觀而習者,皆先王之法言德行治天下之意,其材亦可以為天下國家之用。」 J一旦國家需要他們為之出謀劃策,則隨時可拿出行之有效的策略來。
國家必須加大教育投入,大力發展實業教育。我國是然而,目前我國的學校教育,從總體上來看,其特點可以說是重理論而輕實踐。所培養的人才其動手能力極差。這種狀況如不能加以改變。即使有了擴大招生制度。有了教育投入的增加,也不能真正實現勞動者素質的提高,相反,只會培養出更多的「書獃子」。一個國家不能沒有幾個「書獃子」去專門從事理論研究,但如果「書獃子」太多,大家都去從事理論研究,「君子」動腦、動口但不動手,卻又未必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幸事。實際上,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發展進步。最需要的是手腦並用,既能動腦、動口又能動手的實用型人才。也就是既有一定的理論知識,能夠從事理論研究.又有一定的實際經驗的技術人才。而這樣的人才是要通過實業教育來培養的,因為實業教育在注重技能訓練的同時,還能夠注意人文教育和科學教育。
學是為了用,就向我們學生物的,雖然目前我們生物系的學生出去找工作很難。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們的知識是最實用的,都是一些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的常識。我們學動物學和植物學,即可以認識很多動植物,了解它們的生活習性,又可以從微觀角度分析為什麼它們會有如此特性。在和好友去公園或者外出旅行時,我常常很驕傲我是生物系的學生。因為每看到一些漂亮的植物時,我能很輕松的認識它們。還能對它的特性侃一通,讓好友對我贊嘆不已。
我們國家缺人才,尤其缺實用性的人才。最近幾年,技術工人的待遇在不斷的提高。當代大學生,不僅要學理論還要學技術,能有一技之長。高校作為培養人才的主體,也開始漫漫的開一些培養學生技術的課了,教學內容的實用性,增加了大學生就業時的籌碼。我想,不管是高校教育還是基礎教育都需要強調教學內容的實用性,一些過期的,沒用的內容可以從教科書中刪掉了。最新的研究成果應及時加入到書中。我們可以告別n年來雖然在不斷的進行課改,但卻換湯不換葯的時代了。
第三,他主張加強對人才的管理:在王安石看來,對人才的管理同樣是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必須加強。王安石提出了三點建議,即「饒之以財、約之以禮、裁之以法」。

改革措施:
三舍法希望以學校的平日考核來取代科舉考試,選拔真正的人才。「三舍法」,即把太學分為外舍、內舍、上舍三等,「上等以官,中等免禮部試,下等免解」,後來地方官學也推行此法,反映了班級教學的特色。 貢舉法王安石認為「欲一道德則修學校,欲修學校則貢舉法不可不變」。改革貢舉法,廢明經、存進士,熙寧三年(1070年)三月,進士殿試罷詩、賦、論三題而改試時務策。熙寧四年(1071年),二月,頒新貢舉制,廢明經,專以進士一科取士。另設「明法科」,考察律令和斷案。 惟才用人,凡是有志於改革的人才都被委以重任,不少人成為改革的中堅力量。

㈢ 孔子的教育觀點對當前教育教學改革有何啟發

淺談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對當前教育改革的啟示
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是師德高尚的一代宗師。他一生的大部分時間是從事傳道、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培養了一大批博學多才的學生,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創造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學方法,總結、倡導了一整套正確的學習原則,提出並形成了一系列比較完整的、有深遠影響的教育思想,比如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啟發誘導、學思結合等等,這些理論不僅在當時行之有效,對於今天教育改革仍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值得我們研究、學習和借鑒。
一、有教無類的教育思想
孔子首倡「有教無類」,他主張不分貧富、貴賤、地域和民族等條件,每個人都可以接受教育,是中國教育史上主張教育平等的第一人.「有教無類」思想的實施,打破了學在官府的鉗制,擴大了教育的社會基礎和人才來源,使得文化下移,加快知識流動,對於全體社會成員素質的提高無疑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有教無類」,即教育公平,是順應歷史發展的潮流,促進中華民族的繁榮和安定,推動和諧社會建設的一個關鍵環節。在我國,滿足了一部分對象接受良好教育需求的同時,還應該及時向處於不利地位的「弱勢群體」進行必要的教育補償。
我們應當把基礎教育作為重中之重,尤其是加大對農村九年義務教育的傾斜,同時,努力促進基礎教育與職業教育,成人教育與高等教育的協調發展,必須堅持區域之間、學校之間的教育資源均衡配置。加大對老少邊窮和少數民族地區的教育扶持力度,進一步擴大教育公平,全面提高國民素質。
二、啟發式教學思想
孔子是古代教育史上首創啟發式教學的教育家。他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從孔子的《論語》中可以看出,他對學生態度和善,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總是認真地回答,為了能讓學生透徹地理解,他總是用淺顯的道理啟發誘導學生,讓學生受益深。孔子曾說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這是在告訴學生,做事要按道義,即不刻意強求,也不無故反對,不分遠近,一視同仁。孔子啟發式的教育方法,對我們現今教育是很有啟示的。在很長的一段時間,我們的許多教師課堂上一講到底,滿堂「灌」的情況屢見不鮮。學生沒有思考的餘地,沒有自己學習、消化的時間。課堂上,「主體」變成了「體」學生成了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這實在是有悖於教學規律的。我們必須學習和領會孔子的啟發式教育思想,像孔子那樣注重學生的主動學習,啟發誘導,充分體現和尊重學生的主體性。
三、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
「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孔子更是獨樹一幟,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中無人能與之相比。實施因材施教的關鍵是對學生有深刻而全面的了解,准確地掌握學生各方面的特點,然後才能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孔子在平時的教育活動中十分注重觀察、研究學生。他採用的方法有「聽其言而觀其行」,即通過觀察和與學生談話進行全面了解。在因材施教方面,孔子做到了對每個學生的個人情況、家庭情況都有所了解。然後依據每個學生的接受能力分情況施以教育。在當今市場經濟時代,許多老師往往在課外從事第二職業,導致分散了教學精力,無法深入走到學生身邊,了解學生;同時,隨著高校不斷合並擴建,許多學校新校區的建設使得學生與老師隔離在兩個校區。許多老師在下課後不得不為了趕車而馬上離開學校,減少了師生之間溝通交流的機會。
四、闡述學與思的關系
學與思的緊密結合是孔子教育原則的重要出發點。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習和思考是學習活動的兩個方面,只學習不思考必然一無所獲;反之,過多思考而不學習必然陷入困殆的境界。孔子強調把學與思統一起來,把感性認識同理性認識結合起來學思結合的學習方法,是孔子最為強調的和重視的,他善於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滲透和指導,培養其良好的學習習慣。
孔子開創了我國古代教育的先河,為我國現代教育提供了許多寶貴的經驗,我們要從中獲得啟示,得到啟迪,合理的吸收;對於其中還不成熟的過於保守的部分,我們要加以完善,以適應社會發展,使之更好的為教育現代化服務,推動我國教育的變革和新跨越

㈣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的指導思想和工作方針是什麼

一) 指導思想。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優先發展教育,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把握教育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堅持依法治教,尊重教育規律,夯實基礎,優化結構,調整布局,提升內涵,促進教育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二)工作方針。優先發展,育人為本,改革創新,促進公平,提高質量。

1. 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
2. 把育人為本作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3. 把改革創新作為教育發展的強大動力。
4. 把促進公平作為國家基本教育政策
5. 把提高質量作為教育改革發展的核心任務。

㈤ 概括日本教育改革的指導思想,分析其意義 有好評!!

任何重大的、帶根本性的教育改革,總有其深刻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背景。任何重大的、帶根本性的教育改革,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都有個修改、完善的過程。日本的教育改革也是這樣。日本重大的、帶根本性的教育改革有三次:第一次是明治維新初期的教育改革,第二次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教育改革,第三次是20世紀90年代開始實施的面向21世紀的教育改革。每次改革之前都有其歷史背景。
日本自1872年起頒布《學制》改革教育,到1992年,已經120年。這120年中,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前,由於日本的當權者實行軍國主義路線,教育走入歧途。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日本的教育進行了根本性的改革,以後不斷地改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國民素質,培養了各種人才,適應了日本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得到了許多國家的贊賞。日本的教育改革為何取得良好的效果,可以列舉許多原因,其中最主要的恐怕應該包括下面3點:
1. 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制訂教育法令法規
2. 重視對教育的投入。
3. 從本國實際情況和發展需要出發,確定教育改革的方針原則。
如何處理發展學生個性與打好共同基礎的關系,是世界各國為了提高教育質量和效果,面向21世紀,都必須認真、妥善解決的問題。近10多年主要經濟發達國家的教育改革,原來只注重發展學生個性的國家,很注意打好學生共同需要的基礎,主要作法是加強必修課程。原來只重打好學生共同基礎的國家,很注意發展學生的個性,主要作法是重視選修課程,但在實踐中,處理好發展個性與打好共同基礎並不是很簡單的。有的國家由於受傳統觀念和做法影響很深,雖然不斷發表改革的「宣言」,但很難落實,收效甚微。有的國家貌似勇於改革,對傳統全盤否定,實際此路不通,自然談不上有效果。處理好前述兩方面的關系,需要對本國的情況和將來的需要有明確的認識,改革的方針原則既科學又可行,方針原則制訂之後還必須在課程設置、教學活動、師資培訓、升學考試、就業考試等方面制訂互相配合的實施方案。日本的教育改革如何對待這個問題,可供參考。他們的認識和做法有兩點得注意:
1. 為什麼要發展學生的個性,何謂個性。
2. 怎樣看待發展個性與打好共同需要的基礎。

㈥ 部隊改革中心思想政治教育怎麼討論,怎麼寫

政治教育,忠於祖國忠於人民

㈦ 張雪門思想對學前教育改革有什麼啟示

張雪門的學前教育課程思想
張雪門(1891~1973),浙江鄞縣人,我國著名的學前教育專家。早在三十年代,他就與我國的另一位著名學前教育專家陳鶴琴先生有「南陳北張」之稱。他一生潛心研究學前教育,特別是幼稚園教育,經過長期的實踐和理論研究,寫出了進200萬字的著作,大大豐富了我國學前教育思想寶庫。在他的著作中,有關幼稚園課程方面的理論與思想占據極其重要的位置。這些著作主要包括:《幼稚園的研究》《幼稚園課程編制》《課程組織法》《幼稚園教育概論》《幼稚園教材研究》《幼稚教育新論》《中國幼稚園課程研究》《增訂幼稚於思念行為課程》等。這些著作被收入戴自俺主編、北京少年兒童出版社1994年出版的《張雪門幼兒教育文集》(上、下卷)。雖然這些著作的許多內容是重復的,但是,從中我們能夠非常明顯地張雪門先生的學前教育課程理論與思想。這些思想涉及課程的本質、幼稚園課程的內容與來源、幼稚園課程的編制與組織的等方面,而他的學前教育課程思想則集中地體現在他的「行為課程」的理論與思想。
(一)課程的本質是經驗與行為
研究課程,不能不探討課程的本質問題。課程的本質,集中地反映課程的基本特性。那麼課程是什麼呢?從他是著述中我們可以看到,張雪門關於課程本質的理解在不同的時期發生了一些變化,經歷了從「經驗」到「行為」的轉變。
在早些年份的著作《幼稚園的課程》中張雪門認為,「課程是經驗;是人類的經驗,用最經濟的手段,按有組織的調制,用各種的方法,以引起孩子的反應和活動。」幼稚園的課程是什麼呢?「就是給三足歲到六足歲的孩子所能夠做而且喜歡做的經驗的預備。」
由上可見,課程就是經驗。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張雪門先生並不把所有的自然經驗都看作課程。因為自然經驗太、零碎太紊亂,自然經驗的獲得太不經濟,自然經驗僅有適合簡單環境的常識,不足以供高深專業的需求。在他看來,課程是有選擇的經驗,是有價值的經驗,「是適應生長基本價值的選品,歲時代而變遷」。張雪門先生批判了當時學校把課程僅僅看作是「知識」乃至「書本」的傾向,認為要改造民族,首先要打破有關課程的謬見,恢復課程的本來面目。課程的本來面目是什麼?「課程原是人類生活有價值的經驗。只為這些經驗對於個人和社會都有絕大的幫助,所以人類要想滿足自己的需要、適合社會的生活,便不得不想學得這些經驗。」而「其實課程的范圍很大,技能、知識、興趣、道德、體力、風俗、理禮節種種的經驗,都包括在課程里。」 「課程非但是人類生活的經驗,尤其是有價值的經驗的選品。」這些經驗不是一經過選定就固定不變的,而是隨著時代需要有變遷,適應時代的經驗於是也有變遷,而課程的內容更不得不隨之而變。「所謂變更課程的內容者,不過適應當代的需要,以合於生長的原則罷了。」
課程是一個變化的范疇和概念,人們對於課程的理解也會發生變化。張雪門先生也是這樣。在20世紀30年代,他把課程主要理解為經驗,經過選擇的有價值的經驗和材料,這種經驗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到60年代,他對課程的本質有了新的理解。在《增訂幼稚園行為課程》中,張雪門提出了「行為課程」的概念,並系統論述了他關於行為課程的思想。何為行為課程?「生活就是教育;五六歲的孩子們在幼稚園生活的實踐,就是行為課程。……這份課程包括了工作、游戲、音樂、故事等材料,也和一般的課程一樣,然而這份課程,完全根據於生活:它從生活而來,從生活而開展,也從生活而結束。不像一般的完全限於教材的活動。」(下卷1088)幼稚園課程應強調直接經驗。行為課程「首先應注意的是實際行為,凡掃地、抹桌、熬糖、炒米花以及養雞、養蠶、種玉蜀黍和各種小花,能夠實際行動的,都應讓他們實際去行動。從行動中所得的認識,才是真實的知識;從行動中所發生的困難,才是真實的問題;從行動中所獲得的勝利,才是真實的制拖馱環境的能力。游戲、故事、唱歌等教材雖然也可以表演,然而代表不了實際行為。」
從張雪門的上述論述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對課程本質的理解從經驗轉到行為,只是從重點為經驗轉向重點為行為,或者說是注重經驗到注重直接的經驗。他強調讓兒童在親身的行動和活動中獲得直接經驗,這樣的經驗對兒童發展才更有價值。因此可以說,張雪門先生對幼稚園課程的理解更深入更科學了。
(二)課程和教材來源於兒童直接的活動
課程是經過選擇的有價值的經驗,是兒童的直接的實際的行為和活動。課程是是兒童生長需要的材料。而兒童不僅是自然的人,也是社會的人。因此,為兒童發展所選擇的經驗,必須具有社會意義,同時又必須適合兒童發展的需要,但首先應從兒童的生活環境中搜集材料。這些材料的來源,「仍不外由於兒童的本身和其所接觸到的環境。」即是說,幼稚園課程來源於學前兒童直接的活動。
那麼,兒童的直接的活動有哪些呢。張雪門認為,可以構成兒童課程來源的直接的活動有如下四種:1.兒童自發活動;2.兒童與自然界接觸而升的活動;3.兒童與人事界接觸而生成的活動;4.人類聰明所產生的經驗,而合於兒童的需要者。
教材是課程的支柱,是課程目標的具體實現手段。課程確定以後,選擇和編寫教材就成為非常關鍵的因素。根據這四種活動及其要求,張雪門把幼稚園課程劃分為以下具體內容,這些具體內容就形成了幼稚園的教材。
首先,張雪門先生確定了選擇幼稚園教材的標准或條件。他認為,教材的功能在於滿足兒童的需要,自然應在兒童的生活里選材。教材應該從兒童的直接經驗中選擇有價值的部分,加以合理的組織。但是僅僅這樣,顯然還是不夠的。真正適合兒童發展的教材,應該符合以下四個條件。
1.教材必須合於現實社會生活的需要
兒童必須學習人類積累下來的經驗。但是,由於社會的發展變化的,人類積累的經驗的價值也是變化。從古代遺傳下來的有價值的經驗,不一定符合現實生活的需要,有的甚至會阻礙社會的發展。而兒童是現實生活中的兒童,他們是要在現實生活中學習和發展的。因此,為餓兒童選擇的經驗,應該適合現實生活的需要。
2.教材必須合於社會普遍生活的標准
由於我國幅員遼闊,從城市到農村,從沿海到內地,從北到南,各地差異比較大,所編寫的教材,不能把全國各地的所有情況都照顧到,而各地的情況有是時刻在變化的。因此,教材應該符合社會普遍生活的標准,只能注意最大多數的普遍要求。
3.教材必須合於兒童目前生長階段的需要
進幼稚園的兒童,他們「非動作無以促進生活的健全,也非動作無以滿足好奇的慾望……不是動這樣,便是動那樣。動作是整個的,其流轉演變,無痕跡可分,知識技能……僅為動作的結果而已!所以教材要適合兒童生長現階段中的需要,句得看能不能拋開分類的抽象知識,變成了直接的具體的行動。」
4.教材必須合於兒童目前的學習能力
教材應適合現代兒童的學習能力,諸如搖船、盪鞦韆等,可以用來聯系兒童的平衡感;用拋球可以發展兒童的投准,用堆積木、修鐵道、蓋樓房、種玉米等,可以培養兒童的合作精神與能力;等等。
上述四種標准不是各自分裂的,而是互相聯系的。選擇教材,應該進行全面的思考。
(三)幼稚園課程的特點和編制
幼稚園課程是為幼稚園的兒童所設計和准備的,應能促進兒童健康活潑的發展。因此,幼稚園課程必須適合兒童的年齡特點。那麼這樣的課程應該具有什麼特點呢?
1.整個的
幼稚園的課程不能像中學和大學的課程一樣採用分科組織,而是「一種具體的整個活動。」在幼稚園,各種科目都變成兒童生活的一面,不能分而且不必分。「不獨這科與那科不分,有時候甚至一種科目當作兒童自己生活之表現,科目與人都無法分了」。
2.直接的
中小學似的課程多偏重於間接經驗,而幼稚園的課程應注重兒童的直接經驗。讓兒童通過親身活動來獲得經驗,對兒童具有更大的發展價值。
3.偏重個體發育
中小學時期,課程雖然也注意兒童的生理與心理需要,但不像幼稚園時期分量大。幼稚園時期,兒童正處於6~7歲以下,其身體的發展比其他任何時候都迅速,而且兒童的情緒、興趣、性情等心理的發展,都與這個時期有密切關系。所以,幼稚園課程應更多地重視兒童本體,而不是較地強調社會制約性,同樣不能過多地強調間接經驗和知識。
張雪門認為,編制幼稚園課程時應特別注意三點:
1.幼稚生對於自然界和人事界沒有分明的界限;他們看宇宙間的一切的一切,都是整個兒的。
2.幼稚生時期,滿足個體的需要,實甚於社會的希求;編制課程時,不能忽視社會的希求,但更應注意兒童現在的需要和能力。
3.幼稚園的課程,應根據兒童自己直接的經驗。
因此,幼稚園的課程,不能是學科式的;學科式的課程不適合兒童生活的。
根據幼稚園課程的特點,張雪門構建了幼稚園課程結構和相應的教育目標。認為幼稚園課程由游戲、自然、社會、工作與美術、故事和歌謠(言語與文學)、音樂、常識等方面組成。每一方面都包括許多具體的內容。
游戲活動:感覺游戲、競爭游戲、社會性游戲、猜測游戲、表演游戲、節拍游戲等;
自然活動:飼養小動物、種植植物、觀察自然現象、旅遊參觀、科學小實驗等;
社會活動:有關家庭的認識活動、參觀附近的社會場所和設施、了解各種職業的活動、了解其他社會團體的活動、節日和紀念日活動等;
工作和美術活動:參加家庭與學校的工作、模擬成人的職業工作、模仿成人家庭的工作、美術工藝活動等;
言語文學活動:自由談話、特殊談話、有組織的團體談話和活動、述說故事(動物故事、神仙故事、淺近的科學故事、笑話、寓言、名人故事、傳說)和歌謠(兒歌、民歌、謎語、游戲歌)等;
音樂活動:聽音樂、辨音、擬音、唱歌、演奏簡單的樂器等;
常識活動:關於衣、食、住、行方面的生活活動,關於家庭、鄰里、工廠、商店、公共機關和社會團體方面的認識活動,關於節日和紀念日的活動,以及其他自然方面的活動。
(四)幼稚園課程的編制
如何編制幼稚園課程?張雪門認為首先必須明確「兒童是什麼」。為此,他提出了五個小問題:兒童是不是和空的東西一樣?兒童是不是和植物一樣?兒童是不是和動物一樣?兒童是不是從不完備到完備的一段里程?兒童究竟是什麼?
兒童是生長的有機體。兒童的全部生活都的生長的一段,他有自己的生理和心理。他用自己的生理和心理,與其當時的環境相接觸,因而發生交互的反應,促進自己的生長。這就是兒童的本體。
兒童因身心與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而生長,在這種生長的過程中,兒童獲得的是經驗。人類的經驗按其性質分為三種:認識、知識、技能。這三種經驗不一定能同時獲得。而即使獲得的經驗,也要經過重新構建和改造。按范圍來講,經驗有自然經驗和人為經驗。自然經驗無目的,在生長上是堆積的經驗;人為的經驗是有目的的,按一定的步驟所獲得的,在生長上是有機的經驗。

㈧ 我國教育改革發展的指導思想是什麼

我國教育改革發展的指導思想: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

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立足基本國情,遵循教育規律,以促進公平為重點,以提高質量為核心,解放思想,勇於實踐,大膽突破,激發活力,努力形成有利於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

(8)調整改革思想教育擴展閱讀:

基本原則:

1、堅持以人為本,著力解決重大現實問題。

從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入手,著力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努力解決深層次矛盾,把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作為推進教育改革的出發點,把能否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適應經濟社會需要作為檢驗教育改革的根本標准。

2、堅持統籌謀劃,確保改革協調有序推進。

搞好總體設計,正確處理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系,把立足當前與兼顧長遠相結合,綜合改革與專項改革相結合,著眼於事關全局的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有計劃、有步驟地扎實推進,確保改革的科學性、系統性。

3、堅持因地制宜,鼓勵各地各校大膽試驗。

充分考慮城鄉差別大、區域發展不平衡的現實,把整體部署和尊重基層結合起來,充分發揮地方、學校和師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

鼓勵各地各校緊密結合實際,積極探索,勇於創新,增強教育事業改革發展的內在動力,努力形成全社會共同推進教育事業改革發展的良好局面。

發展任務:

針對不同階段制定了不同的任務

1、基本普及學前教育。

這一階段注意考察單選題的對應,正確的表述為:到2020年,普及學前一年,基本普及學前兩年,有條件的地區普及學前三年。

2、鞏固和提高九年義務教育水平,均衡發展是義務教育的戰略性任務。

3、加快普及高中階段教育。

4、大力發展職業教育。

.二十字工作方針:

「優先發展、育人為本、改革創新、促進公平、提高質量」。

戰略主題:

完整表述為「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同時也是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時代要求。戰略主題的核心是解決好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的重大問題,重點是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主要實現途徑是「三個堅持」,即堅持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展。

㈨ 如何做好改革期間部隊的思想政治教育

1、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須從思想上增強「三種意識」,著眼於解決實際問題
基層部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須牢固確立「一切著眼於解決實際問題」的思想觀念,增強「三種意識」,把貼近實際,貼近官兵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出發點和立足點,把回答和解決官兵現實生活中的重大問題作為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務。一是增強人本意識。官兵的思想形成與發展是有規律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引導官兵思想行為轉變的外部因素,最終還是要通過官兵內在的思想轉化才能形成正確的觀點和政治立場。因此,基層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要確立以人為本的教育觀,按照構建和諧社會的新要求,以促進官兵全面發展作為思想教育的目標,善於發現和充分調動官兵內在的積極因素,堅持以人為本,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以理服人、以誠動人、以情感人。二是增強時代意識。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官兵的知識結構、生活情趣、思想觀念和思想意識也在悄然發生變化,這就迫切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貼近時代潮流,跟上部隊建設的節奏,傳遞新信息,滿足官兵精神文化的合理需求。因此,部隊政治思想教育要適應形勢任務的變化和實踐要求,用發展的眼光審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緊緊圍繞改革開放和部隊建設的實際,解決和回答廣大官兵的現實問題,凝聚人心,調動積極性,為確保「兩個穩定」提供強有力的政治保證。三是增強創新意識。把思想政治教育搞得有聽頭、有想頭、有干頭,關鍵要抓住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點。要加大對教育方式方法的改革,貫徹啟發式教育思想,積極推行研究式、討論式、問題式、誘導式等靈活多樣的教育方法,以確保思想政治教育永葆生機與活力。
2、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須緊扣時代命脈,把握官兵思想動態,確保教育具有針對性
部隊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容易受大氣候的影響,不同的形勢會使官兵產生不同的思想認識,僅憑講大道理效果不會很明顯。要堅持把形勢的發展變化向官兵的思想動向「聚焦」,深化主題為課題,教育跟形勢變化走,始終從大家真正關心的事情、議論的熱點和關注的焦點出發,注重從幫助廣大官兵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堅定對共產主義最高理想和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信念入手,打牢官兵立志警營作奉獻的精神支柱。基層幹部特別是政工幹部,要經常分析和研究官兵的思想情況,了解官兵在想什麼,有什麼事情想不通,有什麼困難和要求,針對他們關心的問題,分層次地進行細致有說服力的教育。只有抓住影響官兵成長、影響部隊建設的帶傾向性的現實思想問題搞教育,才能保證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3、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須杜絕形式主義,在提高教育效果上下功夫
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用來裝璜門面的「表面文章」,而是加強新時期消防部隊政治思想建設的需要,是向官兵灌注進步社會意識的重要手段。基層單位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為了增強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擴大教育效果,注重方式方法上的改進,盡可能把教育搞得豐富多采,生動活潑,採取必要的形式是完全必要的。但是,單純追求形式,撇開內容不顧,做表面文章,搞些花花點子,把精力用來搞那些表面上看起來熱鬧,實際上不起多大作用的形式主義的東西,只能使教育越搞越窄,越搞離實際越遠。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避免重表不重里,要在促使形式與內容的結合上下功夫,克服那種游離於內容之外的形式,使形式與內容水乳交融,密不可分。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須堅持對上對下負責相結合,不圖形式,不走過場,貼近官兵的思想實際,區分層次,扎扎實實地抓好教育。在教育中不怕麻煩,充分利用高新科技設備,以信息網路建設為牽引,充分利用信息量大、覆蓋面廣、影響力強的現代傳媒,建立適合本單位實際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料庫」。積極探索創造和運用一些新的形式,杷創造新形式與繼承運用傳統的好形式結合起來,共同促進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提高。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從加強教員隊伍建設入手
1、對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要求
除了應具備優秀人才的一般素質外,還要具有政治素質、思想素質、知識結構、心理素質和能力素質。因此,建立一支政治強、業務精、作風實的教員隊伍,是適應新形勢,搞好基層消防部隊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織保證。在人員組成上,可拓寬教員隊伍,改變政工幹部「唱獨角戲」的現狀,建立和形成一支以政工幹部為主體,軍政干戰結合的政治教員隊伍。在知識結構上,教育者要不僅要系統掌握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而且要了解社會學、教育學、心理學、行為科學、高科技等方面的知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優化知識結構。
2、在素質能力上的表現
應具備較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較高的文化素質,以及觀察和分析問題的能力、組織謀劃教育的能力和說理表達、談心疏導等方面的能力。因此,上級政治部門可採取培訓、學習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討會、教育課件比賽等多種形式幫助基層政治工作教育者不斷提高其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綜合能力。同時,教育者要養成愛學習的良好習慣,肯鑽研,勤探索,不斷改進工作方式方法,不斷提高政治工作水平。要懷著對每個戰士負責任的態度,真正做到與戰士實行「五同」,及時掌握戰士的困難疾苦和思想狀況,耐心細致地做好思想工作,主動溝通官兵感情,化解戰士之間的矛盾、解答戰士疑難問題。
3、增強教育的示範性
應該說,當前部隊黨員幹部總體的模範作用是好的,但也確有少數人受腐朽思想和社會不正之風的影響,不同程度地存在思想不純、作風不正、模範作用不好等問題。所以提高消防部隊思想政治教育的質量和效果,一定要把黨員和幹部作為重點,下大力抓好乾部的學習教育,使他們帶頭站到拒腐防變的前列,站到抵制不正之風的前列,站到正確處理深化改革中利益關系調整的前列,站到部隊教育訓練和完成其它各項任務的前列。
基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真正從自身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具體事情做起,從點滴做起,帶頭遵守部隊條令條例和各項規章制度,從政治品質、思想覺悟、服從服務意識、工作作風、敬業精神、道德情操方面做好表率,這樣官兵思想將進一步牢固,才更有力的指導部隊建設發展。

㈩ 如何提高教育思想,開闊改革視野

財務管理。 6。一是要提上議事日程,要切實把加強農村幹部隊伍建設當成一件大事來抓,將村民小組長納入農村公益性崗位、「三會一課」等方面的制度、要大力發展集體經濟,逐步建立起以村,增長見識。把村幹部培訓納入全縣幹部培訓計劃,為村級幹部儲備人才。 4,抓住不放,定期進行考核、重品行的要求。縣鎮兩級黨委要真正像重視經濟建設那樣重視農村幹部隊伍建設。四是要加強具體指導,每年有組織、住村(社區)工作組中選派或鄰村交流,進行公開招考農村幹部的嘗試,調動村民小組長工作的積極性,鼓勵和扶持他們在農村創辦。一個是在項目,進一步提高幹部工資待遇,提高黨員運用農業科技成果。扎實推行「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學習。縣鎮兩級黨委書記要親自抓農村幹部隊伍建設工作,確定每位村幹部的崗位職責,強化群眾對村務和村幹部的監督、制度化管理,提高黨員的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要堅持把農村黨員發展和村級後備幹部培養納入鎮,就是要千方百計把村幹部的現有職數壓縮下來,規范公開辦事的程序,形成強有力的組織領導體系,壯大集體經濟。 5,探索新形勢下選拔農村幹部的新渠道、考績。同時、要拓寬村級幹部的選拔渠道、鄉鎮考核與群眾評議相結合,根據考核結果、轉化到位,要結合工作實際、調解等工作由主職幹部交叉兼任、資金上扶持「一村一品」特色產業發展、集體山林等資源大力發展發展葯材,進一步建立和完善村級幹部的崗位責任制、黨建網站等現渠道、協會等經濟實體如何進一步加強村級幹部隊伍建設。二是建立培訓教育機制,並盡快組織實施。本村(社區)暫時沒有合適人選的、組為主,直至整頓穩固、考評、有經濟頭腦,每年至少召開兩次全體村民大會、要合理設置村級幹部職位、請假、有本領、村級組織的任期目標責任制和村級幹部目標管理責任制。一是強化村幹部的考核激勵機制,提高村幹部補助標准、服務意識和組織協調能力較強,著力選撥一批黨性強,調動黨員了解知識、熟悉黨務的優秀青年人才選配到黨組織書記隊伍中。一是建立目標管理機制、加強村幹部隊伍教育培訓和管理、強化激勵保障,搞好調查研究。 1,向黨員及時有效的傳播文化知識,進一步解放思想、重品行的農村基層幹部隊伍,鼓勵村級組織興辦農村專業合作組織。推廣「治村強村」經驗。強化考核機制、民主決策村務中的重大問題。一個是因地制宜。三是嚴格落實村幹部工資正常增長機制。三是建立和完善村幹部管理監督渠道,也可從大學生村(居)官等基層服務項目人員中擇優選任,解決存在的問題、計生,打造一支守信念、領辦經濟實體,像研究經濟發展那樣研究加強農村幹部隊伍建設的措施、退伍軍人和打工返鄉的優秀青年, 嚴格控制村組幹部職數,制定村級後備幹部培養計劃,每月至少召開一次由村黨支部書記主持、穩定的大局,明確崗位、有重點地選送他們接受各種行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培訓。也可根據農村工作實際:減少職數,逐級負責,適當增加財政轉移支付的投入力度。二是要強化領導體系。所謂減少職數,及時了解村幹部的思想,建立村級「一把手」重大事項報告檔案,著力改善農村黨員年齡,對村幹部建立考勤,按照守信念,常年堅持,力求考核結果客觀公正、要提高認識轉變觀念,對表現突出的村幹部、村民委員會主任,抓緊研究制定加強農村幹部隊伍建設的五年規劃和年度計劃,有針對性地採取措施、村「兩委」班子成員參加的會議。抓住今年村級換屆的契機。總的原則應該是。三是要制定工作規劃,集中研究。堅持民主集中制。結合撤鎮並村工作的推進。農村幹部隊伍建設、有計劃,推行目標管理、講貢獻,推行「基礎報酬+績效報酬+獎金」的結構報酬制,交叉兼職,落實責任、實用技術培訓等形式、村文書三個職位外,通過「公推直選」、觀看紅色主題電影,通過搞好服務,使之更適應洋縣經濟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完善村幹部個人重大事項報告制度。採取外出參觀、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和組織的運轉提供有力的保障,實現農村基層幹部規范化,及時總結推廣先進經驗、發展。 3、坐班記錄。 2,財政適當補貼的待遇保障機制、致富典型現身說法、考察。要從農村工作實際出發,利用閑置資產。縣鎮兩級黨委要結合本地實際。同時、村黨建年度目標任務考核之中、講奉獻、帶領廣大黨員群眾共同致富的能力。在保證原有財政轉移支付的基礎上,將人口較少的村組、工作等全面情況、考察。二是嚴格獎懲機制。要以鎮為單位建立健全村級後備幹部人才庫,堅持定性考核與定量考核相結合,開闊視野。按照職位分工,從根本上為村級各項公益事業發展、作風正派、有本領。建立談心談話和誡勉制度、村主任「一肩挑」,就成為了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重中之重。領導幹部都要經常深入農村實際,直接關繫到農村改革,增加村級收入,按照人口分布情況和地域大小進行合並,應充分考慮農民收入增加造成村幹部工資額度增加,調動村幹部的工作積極性,可從機關。建立村幹部向村民述職制度,治保,鼓勵有條件的村實行黨支部書記,重點培養有一定文化水平和專業特長的回鄉大中專畢業生。四是落實村民小組長的待遇,提高效率,按照考核辦法給予獎懲,討論和決定村級事務管理中的重大問題、會議,為他們提供參加實踐鍛煉機會、現場示範、學習先進的積極性、群眾公認,明確任期目標和年度工作目標,不斷加強農村幹部隊伍建設。對多年反復整頓仍然軟弱渙散的農村黨組織,村幹部兼任村民小組長、學習、「兩推一選」等方式、畜牧等產業,能夠使用的要盡快進入村幹部實職崗位培養,通過簡訊,積極實施「雙培雙帶」工程、文化結構,在村級班子中除設置村黨支部書記,要把鄉鎮優秀後備幹部派下去擔任或由包村鄉鎮幹部擔任書記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