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治理
㈠ 治理城市湖泊對區域發展的作用
水利工程老化失修,必須提高防洪能力太湖流域雖然剛剛建成了流域的防洪骨幹工程,可是由於社會、經濟、人口、城市化等因素的快速發展使得原有的防洪標准已經不能適應新的防洪形勢,相對於流域經濟的發展和經濟地位的重要性來說防洪的能力仍然偏低,這將是制約水利發展的主要因素。所以說,提高防洪能力是流域水利發展的主要任務,也是支撐區域現代化發展的重要保障。
調整產業體系,拓展水利產業的業務范圍隨著太湖流域區域現代化發展,水資源緊缺尤其是水質性缺水越來越成為流域進一步發展的桎梏。太湖流域應該適應流域社會經濟發展大環境的需要,站在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高度不斷調整原有的產業體系。太湖流域管理局(以下簡稱太湖局)過去一直以防洪為工作重點,主要圍繞水利工程建設開展工作。隨社會經濟的發展,傳統的產業已不能滿足流域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如供水、水污染治理等業務以日益突顯其的重要性。太湖局必須不斷拓展水利產業的業務范圍,才能適應地區經濟發展的要求。
迎合體制改革與流域統一管理的趨勢區域現代化帶來了水利管理體制改革和流域水務一體化。隨著我國水利體制改革不斷深化,流域水利管理一體化趨勢加快,意味著流域時代的來臨。必須通過嚴格的流域管理,使舉國上下都意識到流域是一種自然存在,只有實現流域的可持續發展才能保障某一地區的可持續發展。太湖局作為流域水利管理機構,應當把流域作為一個開放的系統進行科學管理,協調流域圈與行政圈、交通圈、經濟圈之間的矛盾,強化流域管理機構就是要把流域管理機構從目前的水系管理升華為真正的流域管理。
㈡ 瓦斯區域治理工作中群監員應如何發揮作用
為落實煤礦安全改造和瓦斯治理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進一步做好煤礦瓦斯防治工作,有效遏制煤礦瓦斯事故多發的勢頭,我們在總結淮南、陽泉、平頂山、松藻等煤礦瓦斯治理經驗的基礎上,組織編寫了《煤礦瓦斯治理經驗五十條》,現印發你們。請你們抓緊轉發有關部門、單位和各類煤炭生產企業,供在瓦斯防治工作中參考,並結合實際,運用到治理工作當中,逐步形成適合煤礦實際的一整套瓦斯治理的經驗和措施。
煤礦瓦斯治理經驗五十條
(二○○五年三月)
瓦斯綜合治理的基本思想是,貫徹「先抽後采、監測監控、以風定產」的瓦斯治理工作方針,樹立「瓦斯事故是可以預防和避免的」意識,實施「可保盡保、應抽盡抽」的瓦斯綜合治理戰略,堅持「高投入、高素質、嚴管理、強技術、重責任」,變「抽放」為「抽采」,以完善通風系統為前提,以瓦斯抽采和防突為重點,以監測監控為保障,區域治理與局部治理並重,以抽定產,以風定產,地質保障,掘進先行,技術突破,裝備升級,管理創新,落實責任,實現煤與瓦斯共采,建設安全、高效、環保礦區。
一、高投入
(一)瓦斯治理專項資金按噸煤15元提取。
(二)資金投入的重點是,礦井通風系統、瓦斯抽采系統、礦井防滅火系統、綜合防塵系統、安全監控系統等。
(三)堅持瓦斯抽采激勵政策(每立方米獎勵0.06元),開采保護層激勵政策(噸煤補貼工資基金10元),瓦斯抽采巷道和主要風道維修補貼政策(每米補貼2000元和3000元),地測系統創優爭先激勵政策和防止煤炭自燃發火激勵政策。
二、高素質
(四)健全「一通三防」機構,有條件的成立瓦斯和地質相結合的部門。
(五)配齊配強通風副總工程師、地測副總工程師和「一通三防」工程技術人員。「一通三防」人員最低達到技校畢業水平,數量要滿足瓦斯治理需求。
(六)礦井建立防突、抽采、通風、監測監控專業隊伍,石門揭煤工作由防突專業隊伍或石門揭煤專業化隊伍承擔。
(七)瓦斯檢測工與爆破工不得兼職。
(八)加強職業教育,辦好職業技術學院。
(九)建立安全培訓中心,安監局設置安全培訓處,礦井建立三級、四級安教室,區隊建立五級安教室,並配足師資力量。
(十)全員培訓教育實行「五個一」(一日一專題、一周一案例、一月一考核、一月一評比、一月一獎懲)和「三同時」(工人幹部同時參加培訓、同時考試、同時接受獎懲),做到班前培訓全員學,夜校培訓重點學,脫產培訓系統學。
(十一)「三大員」(安監員、瓦檢員、防突員)安全管理准軍事化,享受一線待遇,實行考核淘汰制。
(十二)生產及主要輔助單位職工未經「一通三防」專門培訓考試合格不得擔任班、隊長;特殊工種必須有兩年以上採掘工作經驗,並經培訓合格,持證上崗。
(十三)企業安全檢查工作做到「四個一流」(一流隊伍,一流作風,一流管理,一流素質)。
三、嚴管理
(十四)每年制定關於瓦斯綜合治理工作的決定。
(十五)堅持瓦斯治理「一礦一策」、「一面一策」制度。
(十六)堅持瓦斯濃度按0.8%斷電管理制度。
(十七)實行企業和礦井通風和瓦斯日報兩級審閱制、公司調度每日瓦斯牌板制、現場瓦斯異常情況實時監控制。
(十八)每周剖析一個礦的「一通三防」和防突工作情況。
(十九)堅持月度「一通三防」例會、防突辦公會和礦長月度「一通三防」述職制度。
(二十)實行「一通三防」重大隱患排查制度、「一通三防」督查和防突督導制度。
(二十一)嚴格調度和監控中心值班制度,發現井下瓦斯超限必須在5分鍾內向值班領導匯報,值班領導必須及時做出處理意見。
(二十二)樹立瓦斯超限就是事故的理念,堅持瓦斯超限談話制和分級追查處理制(瓦斯濃度低於3.0%由礦總工程師或安監處長負責追查處理,3.0%及其以上由礦長組織追查處理)。
(二十三)瓦斯治理,地質、掘進工作先行。
(二十四)瓦斯治理工程做到「兩同時、一超前」(瓦斯治理工程與採煤工作面同時設計、超前施工、同時投入使用)。
(二十五)嚴格幹部跟班下井制度,保證各採掘面每班有區、隊長以上幹部跟班。
(二十六)石門揭煤和所有採煤工作面投產前,須經現場驗收,「一通三防」具有一票否決權。
(二十七)實施過地質構造、瓦斯異常帶「五位一體」現場管理措施(即地質人員加強地質預測預報,及時提供預測資料;打鑽人員在鑽進過程中發現異常時立即停機,並及時匯報;掘進施工人員發現地質、礦壓、瓦斯異常時,立即停頭;監控人員保證瓦斯超限時,立即切斷掘進巷道及其回風系統內電源;瓦檢員發現瓦斯異常時,立即撤出人員)。
四、強技術
(二十八)優化通風系統,確保通風系統穩定、可靠。
(二十九)開采布局和巷道布置合理,有突出危險採掘面的回風嚴禁直接經過其它採掘面唯一的安全出口。
(三十)通風設施可靠,永久風門聯鎖,主要風門安裝開關感測器。
(三十一)採用大功率對旋局部通風機和大直徑風筒。
(三十二)優選瓦斯抽采裝備,實現抽采系統能力最大化,做到「大流量、多抽泵,大管徑、多迴路」。地面泵實際抽采流量不小於100立方米/分鍾,井下移動泵實際抽采流量達到40~60立方米/分鍾,管路直徑超過200毫米。應選擇鑽進能力大、鑽孔直徑不小於150毫米的鑽機。
(三十三)強制性開采保護層,做到可保盡保,並抽采瓦斯,降低瓦斯壓力。
(三十四)在突出煤層頂底板掘進的巷道,特別是距突出煤層法距小於20米的掘進巷道,必須採取措施嚴格控制突出煤層層位和地質構造,巷道掘進至少每隔100米要施工地質探測鑽孔控制層位,防止瓦斯異常湧出或誤穿突出煤層。
(三十五)頂、底板穿層鑽孔掩護強突出煤層掘進。
(三十六)以突出煤層瓦斯地質圖為基圖編制防突預測圖,全面反映掘進工程范圍內的煤層賦存、地質構造、瓦斯、巷道布置、防突措施、安全防護設施等有關信息。
(三十七)防止突出煤層採掘面相互之間應力集中的針對性措施定量化。開采突出煤層採掘工作面設計應避免造成應力集中。一個或相鄰的兩個采區中,在同一區段的突出煤層中進行採掘作業時,相向(背向)回採和相向(背向)採掘的兩個工作面的間距均不得小於100米。相向掘進的兩個工作面間距不得小於60米,並且在小於60米以前實施鑽孔一次打透,只允許向一個方向掘進。突出煤層雙巷同向掘進的兩個工作面間的錯茬距離必須保持50米以上,一個工作面放炮時,另一工作面必須停電、撤人。突出煤層掘進工作面不得進入本煤層或臨近煤層回採工作面的采動應力集中區,不得在應力集中區和地質構造復雜區貫通。
(三十八)提前預警非突出煤層轉化為突出煤層。非突出煤層揭煤和煤巷掘進如出現吸鑽、夾鑽、噴孔、瓦斯湧出異常等情況時,必須按《防治煤與瓦斯突出細則》第26條規定收集「四項指標」資料,若全部指標達到或超過其臨界值,應進行突出傾向性鑒定。
(三十九)掘進面採用先抽後掘、邊抽邊掘技術。有突出危險掘進工作面和瓦斯絕對湧出量大於3立方米/分鍾、炮後瓦斯經常超限、有瓦斯異常湧出現象、或預測突出指標超限的掘進工作面,以及石門揭穿突出煤層工作面,必須實施巷幫鑽場深孔連續抽采措施,並確保掘進迎頭鑽孔每平方米不得少於2個。
(四十)採煤工作面採用綜合抽采技術。凡瓦斯絕對湧出量大於5立方米/分鍾,或者用通風方法解決瓦斯問題不合理的採煤工作面,必須採用以高抽巷或頂板走向鑽孔為主、以穿層和順層孔、上隅角采空區抽采、地面鑽井等為輔的綜合治理瓦斯措施。
(四十一)採煤工作面根據瓦斯湧出量分級選擇瓦斯抽采方法。瓦斯湧出量在10立方米/分鍾以下的,採用上隅角埋管或局部頂板走向鑽孔抽采方法;瓦斯湧出量在20立方米/分鍾以下的,採用以頂板走向鑽孔為主,輔以埋管抽采技術;瓦斯湧出量在20~50立方米/分鍾的,應使用高抽巷,輔以埋管抽采技術;瓦斯湧出量在50立方米/分鍾以上的,應使用高抽巷、回風巷穿層孔、上隅角埋管(或外錯、內錯尾排)、尾抽、地面鑽井、工作面淺孔抽采等綜合抽采技術。
(四十二)在以下場所增設感測器:
1.採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感測器,其位置距巷幫和老塘側充填帶均不大於800毫米,距頂板不大於300毫米。
2.突出煤層掘進工作面、石門揭煤以及瓦斯絕對湧出量大於3立方米/分鍾的掘進面回風第一交匯點處。
3.長距離巷道掘進,每500~1000米巷道增設一個感測器。
4.采動卸壓帶、地質構造帶、採掘面過老巷、老空區、鑽場等處增設瓦斯感測器由礦總工程師根據實際情況確定。
(四十三)採用高位鑽孔注漿措施處理高溫區域。
(四十四)礦井供電設備實現無油化,並做到實時監測監控。
(四十五)保證井下局部通風的連續供電。局扇高低壓供電實現雙電源;采區變電所電源從地面變電所或井下中央變電所直供,且做到至少兩個電源;采區變電所分段運行;每一局扇都設有備用局扇,並做到主備局扇自動切換;主備局扇供電來自不同的電源。
(四十六)井下局扇供電線路、設備實行強制性停電檢修,局扇視同地面主扇進行管理。
五、重責任
(四十七)落實企業瓦斯治理的主體責任,建立健全各級幹部「一通三防」責任制,制度牌板上牆上桌。
(四十八)堅持定期對各礦黨、政、技、安監、機電負責人和通風、地質副總工程師等安全責任考評制度。
(四十九)凡瞞報「一通三防」非人身事故、虛報瓦斯抽采量、鑽孔施工弄虛作假、瞞報瓦斯超限的,給予礦分管領導行政記大過直至撤職處分。
(五十)礦井發生「一通三防」死亡事故實行安全責任追究。發生一起死亡1人事故,給予分管礦領導、分管副總工程師行政記過處分;發生一起死亡2人事故,給予礦長行政記過處分,黨委書記黨紀處分,分管礦領導、分管副總工程師免職處理;發生一起死亡3人及以上事故,給予礦長、黨委書記、安監處長免職處理,或降職、撤職處分,分管礦領導、分管副總工程師撤職處分。
㈢ 中國古代對縣以下區域治理的方式和特點
首先,你得區別到底是哪個時期哪個朝代,因為不同的時代治理專的方式可能會有區別。屬
其次,總的來說,中國古代的基層區域治理是國家權力與基層勢力相結合相妥協,比如與少數民族勢力結合,往往設置土司而不置流官;比如與大族勢力結合,政令不下鄉里,由「三老」或者宗族代治。
㈣ 區域性環境污染綜合治理包括哪些項目
1、企業污染設施治理,對一些未達標排放污染物的企業要求其整改。
2、加強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城市污水廠的建設、污水管網的鋪設和納管工作、集中供熱、集中固廢危廢處置點建設等等。
3、建立環境綜合治理工作小組,健全相關體系制度,相關綜合管理制度等
㈤ 讀右圖,回答小題。 小題1:該區域綜合治理的重點是:①保持水土,開發利用水土資源②建立有機、高效的農
小題1:A 小題2:B 小題3:D ㈥ 全球治理與區域治理的關系。為何區域治理要比全球治理更容易取得成效 區域治理范圍較小 治理起來更便捷 治理所需時間相對全球要少 所以更容易取得成效 ㈦ 內蒙古自治區生態治理的五大區域
三、「十二五」期間內蒙古生態綜合治理建設布局 ㈧ 區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如何導入新課更好 你可以拿一張黃土高原的圖片,然後可以說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哪的圖片么,這就是黃土高原,千溝萬壑,主要是由於水土流失造成的,最初當地人們沒有意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沒有開始保護環境,形成了今天的局面,但是當大家開始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他們開始採取各種植物種草措施,使漫天黃土也開始變成綠色的家園。 ㈨ 唐朝是如何對區域進行治理的
1、設安西都護府 ㈩ 為什麼要繼續實施西部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東部率先的區域發展總體戰略 1、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明確提出了優化經濟發展空間的戰略目標,旨在通過重塑經濟地理格局,完善區域發展政策,促進各地區協調發展、協同發展、共同發展, 強調要繼續實施西部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東部率先的區域發展總體戰略,重點實施「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等國家級區域發展新戰略。 2、通過重塑經濟地理格局來彰顯國家戰略,不僅是中國應對國內外復雜經濟形勢變化的重要戰略舉措,也是支撐未來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3、經濟全球化和區域一體化相容並相互促進,以便在更大的范圍內尋求資源的優化配置,拓展進一步發展的戰略空間,是重塑世界經濟地理格局的重要發展趨勢。 (10)區域治理擴展閱讀: 在新常態下重塑經濟地理格局的區域發展新戰略,還需要著重關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准確理解重塑世界經濟地理與中國區域發展戰略格局演變之間的內在聯系。 要將中國區域經濟發展戰略轉型放到重塑世界經濟地理格局和全球治理模式轉變這一全新的國際背景當中來考察,通過重塑經濟地理版圖實現主體功能區規劃與國家區域發展新戰略的完善結合。 二、准確理解全球治理模式變遷與中國第二波全球化改革紅利之間的關系。 要從全球治理模式變遷這一國際背景出發,探索新常態下中國如何通過第二波全球化獲取改革紅利。 同時,要通過理論演繹來理解美國次貸危機如何引發全球治理模式的演變和新興經濟體的快速崛起,通過第二波全球化改革紅利實現全球價值鏈(GVC)向全球創新鏈(GIC)的戰略轉變。 三、准確理解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與國家區域發展新戰略支撐未來中國經濟增長之間的內在邏輯聯系。 從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這一國內背景出發,探索中國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模式。不僅要從理論上廓清如何通過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來選擇支撐未來中國經濟增長的新戰略區域,而且要客觀評價這些區域在支撐中國未來經濟發展中的歷史地位。 四、准確理解行政中心與經濟中心職能可分離下的大都市圈協調發展的戰略問題。 在大都市圈的行政中心職能與經濟中心職能相互分離之後,基於不同的公平標准和效率標准,應當有不同的福利補償手段與之對應,並且功能定位及戰略協調措施也應當是因地制宜的。 五、准確理解戰略性區域治理模式與建設創新型國家發展戰略的內在機制。 新型城鎮化與城市群的創新發展及生態文明建設是雙輪驅動的關系,關鍵是如何做好產業化和新型城鎮化的聯動與協調,包括新型城鎮化與地區產業分布的協同與耦合。 熱點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