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整改整治 » 治理人地關系

治理人地關系

發布時間: 2020-11-29 13:05:17

⑴ 怎樣才能與地球和諧相處建立和諧人地關系

生態系統的負載定額規律

任何生態環境的生產力通常都有一個大致的上限,這種上限是由生物物種的自身特徵及其可以利用的能量和其他資源決定的,每一生態系統對任何生物物種的壓力也有一定的極限,超過這一極限就會引起系統的損傷和破壞。認識這一規律,要求人們在排放污染物時要考慮環境的自凈能力,砍伐樹木、採集葯材、捕魚狩獵要注意動植物的再生能力。

生態平衡

人與自然平衡圖

生態平衡指的是生態系統中,通過生物鏈和其它自然因素來維系的一種平衡狀態,它包括兩方面的穩定:
1)生物種類的組成和數量比例相對穩定;
2)非生物環境條件(如:空氣、陽光、水、土壤等)相對穩定。

生態平衡是一種動態平衡。比如,一個生物種群中的個體會不斷死亡和新生,但從總體上看,整個種群數量沒有劇烈變化,因此系統保持相對穩定。
生態系統一旦失去平衡,會發生非常嚴重的連鎖性後果。例如,五十年代,我國曾發起把麻雀作為四害來消滅的運動。然而,在麻雀被大量捕殺之後的幾年裡,卻出現了嚴重的蟲災,使農業生產受到巨大的損失。後來科學家們發現:麻雀在大自然中要吃大量的蟲子。麻雀被消滅了,天敵沒有了,蟲子就大量繁殖起來。結果出現蟲災暴發,引起農田絕收的慘痛後果。

生態平衡是大自然經過了很長時間才建立起來的動態平衡。一旦受到破壞,有些平衡就無法重建了,帶來的惡果可能是靠人的努力而無法彌補的。因此人類要尊重生態平衡,幫助維護這個平衡,絕不要輕易去干預大自然,引起這個平衡被打破。

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和物質循環在通常情況下(沒有受到外力的劇烈干 擾)總是平穩地進行著,與此同時生態系統的結構也保持相對的穩定狀態, 這叫做生態平衡。生態平衡的最明顯表現就是系統中的物種數量和種群規模 相對平穩。當然,生態平衡是一種動態平衡,即它的各項指標,如生產量、 生物的種類和數量,都不是固定在某一水平,而是在某個范圍內來回變化。 這同時也表明生態系統具有自我調節和維持平衡狀態的能力。當生態系統的 某個要素出現功能異常時,其產生的影響就會被系統作出的調節所抵消。生 態系統的能量流和物質循環以多種渠道進行著,如果某一渠道受阻,其他渠 道就會發揮補償作用。對污染物的入侵,生態系統表現出一定的自凈能力, 也是系統調節的結果。生態系統的結構越復雜,能量流和物質循環的途徑越 多,其調節能力,或者抵抗外力影響的能力,就越強。反之,結構越簡單, 生態系統維持平衡的能力就越弱。農田和果園生態系統是脆弱生態系統的例 子。 一個生態系統的調節能力是有限度的。外力的影響超出這個限度,生態 平衡就會遭到破壞,生態系統就會在短時間內發生結構上的變化,比如一些 物種的種群規模發生劇烈變化,另一些物種則可能消失,也可能產生新的物 種。但變化總的結果往往是不利的,它削弱了生態系統的調節能力。這種超 限度的影響對生態系統造成的破壞是長遠性的,生態系統重新回到和原來相 當的狀態往往需要很長的時間,甚至造成不可逆轉的改變,這就是生態平衡 的破壞。作為生物圈一分子的人類,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力目前已經超過自然 力量,而且主要是負面影響,成為破壞生態平衡的主要因素。人類對生物圈 的破壞性影響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大規模地把自然生態系統轉變為人 工生態系統,嚴重干擾和損害了生物圈的正常運轉,農業開發和城市化是這 種影響的典型代表;二是大量取用生物圈中的各種資源,包括生物的和非生 物的,嚴重破壞了生態平衡,森林砍伐、水資源過度利用是其典型例子;三 是向生物圈中超量輸入人類活動所產生的產品和廢物,嚴重污染和毒害了生 物圈的物理環境和生物組分,包括人類自己,化肥、殺蟲劑、除草劑、工業 三廢和城市三廢是其代表。

構建和諧社會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從一個號令自然的主人,到一個善待自然的朋友,這是一次人類意識的深刻覺醒,也是一次人類角色的深刻轉換。我們必須從現在起,拜自然為師,循自然之道,從自然界中學習我們的生存和發展之道。

●人與自然的和諧 需要三種態度

胡錦濤同志關於和諧社會的權威論述中,談到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強調要加強生態環境建設和治理工作。的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是和諧社會應有之意。那麼,如何構建人與自然相和諧的社會呢?我們認為,在處理人與自然關繫上,應倡導三種態度。

倡導一種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倫理態度。我們必須意識到,自然環境不是我們慾望的函數,而是我們賴以生存的母體。人類與自然環境之間有一條永遠割不斷的臍帶,當我們從自然母體中汲取營養而創造文明時,我們不要忘記自然母親的恩德,更不能做一個以怨報德的不孝子孫。人不過是自然之子,我們無時無刻不受自然的恩惠,我們的生存無不依賴於自然生態系統。這個系統中的所有資源,如土壤、空氣、水、氣候、森林、草原和各類動植物,對我們來說都是生死攸關。我們的命運與大自然的命運緊密交織在一起,就如同心靈和軀體一樣密不可分。今天,我們不能再以一個征服者的面目對自然發號施令,而必須學會尊重自然、善待自然,自覺充當維護自然穩定與和諧的調節者。從一個號令自然的主人,到一個善待自然的朋友,這是一次人類意識的深刻覺醒,也是一次人類角色的深刻轉換。實現這一角色的轉換不僅需要外在的法律強制,更需要我們的良知和內在的道德力量。我們需要一種新的倫理學,以便為我們適應這種新的角色建立起新的道德准則和行為規范。

倡導一種拜自然為師、循自然之道的理性態度。縱觀許多古文明的興衰,我們發現,這些文明之所以從強盛走向衰落,是因為他們在文明發展過程中很少或根本沒有遵循生態規律,對自然界肆意開發和掠奪,從而導致自然生態系統的崩潰,最終釀成文明的衰敗。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如此,瑪雅文明如此,哈巴拉文明也如此。

直至今天,我們仍未從中汲取應有的教訓,甚至採用更加強大的手段破壞著更大范圍的生態系統。如果說,過去的農業文明和游牧文明破壞的只是局部的生態系統,最終導致一個區域性的文明衰敗;那麼現在的工業文明破壞的則是整個地球生態系統。難以設想,一個失衡的地球怎麼能夠支撐起一座龐大的文明大廈呢?因此,我們必須從現在起,拜自然為師,循自然之道,從自然界中學習我們的生存和發展之道。我們不要過度迷戀人類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信條,實際上,現存的環境問題往往是我們對自然無知或知之甚少的結果,它的最終解決需要我們到自然生態系統中去發現和掌握生態規律。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擺脫目前的困境。

倡導一種保護自然、拯救自然的實踐態度。幾千年來,文明人足跡所過之處常常留下一片沙漠,這是文明的悲劇。人類在不斷吞噬自然的軀體,同時也在品嘗自己所釀造的苦酒。今天,我們比任何時候都能領略到氣候變化的威脅。有數據顯示,全球氣溫自1800年以來一直緩慢上升,20世紀是過去600年間最熱的一個世紀。如果我們再不改變自己的行為,在自然界面前依然我行我素,那麼,數百年後,巨大的熱浪將會席捲地球每一個角落,海洋中漂浮的冰山將會融化得無影無蹤。到那個時候,也許泰坦尼克號的悲劇不會重演,但更為嚴重的全球性的悲劇將會不期而至。面對如此前景,我們必須以人類的良知、遠見和氣魄,採取堅實的行動,來彌補我們的前人以及我們自己對自然所犯下的過錯。保護自然,修復自然,維護自然生態系統的平衡,應當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忻晶媒體)

建立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就是保持人與自然之間的平衡與協調。我國把「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作為和諧社會的基本特徵之一,這既是對人與自然關系的正確定位,也是對社會主義社會特徵的一種新認識。

●保持平衡與協調 走持續發展之路

央視《焦點訪談》曾播過一期使人震撼的節目《難圓綠色夢》。片中,幾十年栽樹治沙的老人徐治民在內蒙古園子塔拉培育了6000畝防護林,治理了一片荒漠。然而,村民分戶承包防護林後,卻無限度地砍樹蓋房、伐林賣錢,鬱郁蔥蔥的防護林短短幾年即被砍伐一空。無知的人們使綠洲淪為沙漠,再沒有森林帶來的風調雨順。風沙漫卷,莊稼乾枯,大自然留給他們的只能是離鄉背井的苦痛教訓。這部電視片不僅呼喚那片消失掉的防護林,更感召人們淡忘了的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良知。

觀罷此片,感慨良久。難圓的又豈止是人們的綠色夢!淡水夢、糧食夢、新鮮空氣夢、好氣候夢……太多的曾在大

自然尋常見到的東西,如今只存在人們懷念的舊夢之中。「曾經有一個美好的環境擺在人類面前,人類沒有好好珍惜,等到失去了才後悔莫及。」歷史上不乏其例。總結幾千年來很多文明,常常是繁盛興起而落得個荒涼結局,究其原因,大多因為那裡的人們在發展文明時,很少或根本沒有遵循自然規律,對資源肆意開發和掠奪,從而導致生態系統崩潰,最終釀成文明衰敗。小的文明部落如此,人類整體生活亦然。如果上天再給人類一次機會的話,人們是否會與自然和諧相處呢?這是我們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建立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就是保持人與自然之間的平衡與協調,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的價值取向和思維模式,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在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方面,某些動物做得比人類要睿智得多。作家姜戎在《狼圖騰》小說中為我們描述了蒙古草原狼的生活景況,一則關於狼捕食的細節著實值得人們感念:以狍子肉為美食的狼在發現一窩狍子時,它們即使沒有吃飽也不會將狍子「趕盡殺絕」,總是留著幾只小狍子讓其存活下來。或許在狼簡單的大腦里已經意識到:如果食物鏈不再延續下去,等待它們的將是生存的危機。為了自己的明天依然過著足實的生活,狼群努力維系著與自然生物的和諧關系。狼且如此,何況人乎!

其實,與自然的關系古人早已有所認識。我國傳統哲學中有不少關於人與自然的論述,教育人們要尊重自然、保護環境。在生產力水平相對較低、人類活動對自然界影響較小的情況下,古人強調「天道」和「人道」、「自然」與「人為」的相通、相類和統一。這種樸素的「天人合一」的觀點使古人與自然形成了親近和諧的關系。

如今,我們提倡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科學發展觀,不是對遙遠過去的簡單重復和回歸,而是自然意識的全面發展和升華,是基於對自然規律的更深理解和把握,更是基於對可持續發展的追求和渴望。我國把「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作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特徵之一,這既是對人與自然關系的正確定位,也是對社會主義社會特徵的一種新認識。具體來說,「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是指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高度統一狀態。其中,生態良好是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的前提和保證,能夠從根本上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

當前,在人類對自然規律掌握仍然有限的情況下,需要慎重處理與自然的關系。人類應該尊重自然、善待自然,自覺充當維護自然穩定的調節者,從而與自然達到和諧的境界。雖然某些對人類不利的自然因素(如洪水、乾旱、風暴、地震、海嘯等)從開天闢地以來就存在,不以我們意志而改變;但對於此類自然問題,人類可以採取一些有力措施,從而減少它的消極影響和

破壞力,使自己得以更好地生存。只要人們能夠正確認識自然、合理改造自然、充分利用自然、有效保護自然,自然就能夠成為人類的摯友,為人類謀福利、創幸福,讓人類感受到自然的博大胸襟和優美環境。

「風物長宜放眼量」,保護了整個自然界,歸根到底還是保護了人類自身。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是和諧社會各種關系中非常重要的關系。只有人與自然和諧了,才能從根本上帶來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因此,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成為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和平 傳媒大學)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思想運用了矛盾的同一性與斗爭性相互聯結的原理,要求人們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同一性和斗爭性的關系。因為沒有離開同一性的純粹的斗爭性,斗爭性總是和同一性相聯結。

●人與自然和諧的理論基礎

可持續發展水利思路的核心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這是總結多年治水經驗與教訓得出的結論,反映了時代的特徵和實踐的要求,是從實踐中得出的真知。那麼,這一結論的理論基礎是什麼呢?搞清楚其理論基礎,對於加深理解這一思路的內涵和指導其他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

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的對立統一規律提示了世界上一切事物的矛盾運動規律。這一規律告訴我們,世界上一切事物、現象和過程的內部都包含著相互關聯、相互排斥的兩個方面,事物之間或事物內部各要素之間在一定條件下共處於一個統一體中,矛盾的雙方包含著相互滲透、相互轉化的趨勢,又存在著相互離異、相互排斥的性質和趨勢,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推動著事物向前發展。

人與自然共處在地球生物圈的同一體中,人類的繁衍與社會的發展離不開大自然,必須以大自然為依託,利用自然;同時又必須改造自然,讓大自然造福於人類,服務於人類。人與自然的這種對立面的同一和斗爭推動社會向前發展。

怎樣把握人與自然的同一性和斗爭性呢?馬克思主義認為,認識事物就是認識事物的矛盾,認識具體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及二者的相互關系。辯證法要求在同一中把握對立,在對立中把握同一。割裂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的聯結,就必然導致形而上學的錯誤。只承認同一,在絕對的同一中思維,或只承認對立,在絕對的對立中思維,都違背了客觀世界的矛盾性。

我們在改造自然的活動中,很多方面過多地強調了人與自然的斗爭性,片面地強調斗爭性在事物發展中的作用,「與天斗其樂無窮,與地斗其樂無窮,與人斗其樂無窮」的思想長期以來成為人們的行動指南,也導致了水利建設幾十年中「與水斗其樂無窮」,忽視了人與水的同一性。人類一味地與大自然斗下去的結果使矛盾轉化,即由自然對人類的侵害轉化為人類對自然的侵害,使人類終將受到大自然的懲罰,自食其惡果。如氣溫升高、環境惡化、生態失衡、地面沉降、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等等一系列自然系統的失衡,無一不是人們與大自然過度斗爭的惡果。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思想運用了矛盾的同一性與斗爭性相互聯結的原理,要求人們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同一性和斗爭性的關系。因為沒有離開同一性的純粹的斗爭性,斗爭性總是和同一性相聯結。因此,人與自然的斗爭是同一體內部的斗爭,是同一之中的斗爭,是在保證自然資源為人類永續利用的前提下興水利、除水害。同時我們也要注意到,和諧相處不等於沒有斗爭,因為沒有斗爭性就沒有同一性,同一是以差別和對立為前提的,沒有人與水的斗爭也就沒有

人類社會的發展。因此,只有正確處理人與水的同一性和斗爭性的關系,才能真正使水資源得到可持續利用,從而支持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李晶 水務局)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現代化,不能走國外「先發展、後治理」的道路,應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與保護環境之間的關系,營造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良好環境,使大自然更好地造福於人類。

●尊重自然規律 營造和諧環境

人類幾千年的文明發展史,是以巨大的環境和資源代價換來了經濟的增長和社會的進步。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以征服自然為目的,以科學技術為手段,以物質財富的增長為動力的傳統發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使人類改造自然的力量轉化為毀害人類自身的力量,人類在征服自然的同時卻變成了被自然征服的對象。的確,人們從世紀性洪水的咆哮和乾旱的肆虐,以及席捲華夏大地沙塵暴的喧囂中,分明感悟到大自然正向人類宣戰。盡管,每次自然災害在我們面前,都被眾志成城的我們所戰勝。但這種勝利所昭示的只是在面臨生死之交,一種同舟共濟、奮力拚搏的民族精神。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只是將災害降低到最低限度的一種自救。除此之外,我們要做的應是冷靜地反思一下人與自然的關系,思忖一下,如何去營造人與自然和諧的環境。

早在一百多年前,恩格斯就諄諄告誡人們要充分認識到人類與自然的關系,不要去做破壞自然環境的蠢事。他在不朽名著《自然辯證法》一書中寫道:「我們不要過分陶醉於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要對我們進行報復……因此我們每走一步都要記住,我們統治自然界,絕不像征服者統治異族人那樣,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kk相反地,連同我們的肉、血和頭腦都是屬於自然界和存在於自然界之中的……」

我們早已習慣以無法阻擋的霸氣統治和主宰著地球,國人何以不能勝天?可是,「今天不為長江憂,明天便為中國哭。」滔滔不絕的洪水,滿天飛揚的沙塵暴,連綿不斷的自然災害,是大自然對人類無限制索取的報復。科學研究成果告訴我們,中國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能承載的人口數極限是17億左右,國人的人口生產離這個極限不需要20年,到那時我們無論怎樣地圍海造田、開山墾田,可耕種的土地和糧食增長都將被過分增長的人口所抵消。土地、森林、江河、山陵、湖泊在人口的重壓下,就要發出難以承受的呻吟。

科學的發展觀要求把人與自然和諧發展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在經濟建設中遏止盲目投資和低水平重復建設,切實轉變經濟增長的方式,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已成為有識之士們的共識。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現代化,不能走國外「先發展、後治理」的道路,應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與保護環境之間的關系,營造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良好環境,使大自然更好地造福於人類。當無情的自然災害吞沒了國人的生命、房屋、牲畜和莊稼,我們會不會意識到這是大自然向我們人類發出的警告?能不能深刻地反思一下人類與自然的關系?每當我們利令智昏、盲目自大地奴役自然、虐待地球的時候,能不能想到我們得到的將是滅頂之災。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必須依賴全民族環境意識的培養和加強,形成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良好社會風尚,並內化為自身的文化觀念。人類啊,還是尊重自然規律,順應歷史潮流,做天人相諧的地球之子吧!那樣我們自身和我們子孫才能生活得更加美好。(吳學安 司法局)

要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就必須實現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的有機統一。和諧則發展,不和諧則變異,這是千古不變的真理。這就需要重新反思人與自然的關系,樹立「天人合一」的協調發展理念。

●珍惜生存環境 實現「天人合一」

以科學技術的發展為前提的工業文明為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福音。但科學技術又是一把雙刃劍,它既開辟了通向天堂之路,也可打開地獄之門。人類為了滿足無限增長的物質欲求,片面追求經濟增長和物質利益的最大化,濫用科學技術向大自然瘋狂掠奪和索取,造成了嚴重的生態環境破壞和自然資源的浪費。環境污染、生態惡化、資源枯竭、人口爆炸、物種快速滅絕等問題日趨嚴重,人和自然的關系有走向對抗和分裂的危險。

在永遠逝去的20世紀最後10年裡,國內發生了幾件震撼國人的事情:1999年黃河斷流13次,斷流持續時間226天,最長一次斷流河段704公里;1998年長江發生特大洪水,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長江洪水災害造成損失最大的一次;淮河全流域性污染;沙塵暴越演越烈,而且范圍更大,來勢更猛。這一切一切,無不給國人敲響了一次次警鍾。

盡管人類在過去的歲月里忽視了自己的行為,許多行為與自然規律相悖,自己將自己推向尷尬的境地。而值得慶幸的是,人們終於在大自然的警告下清醒過來,痛定思痛,開始檢點自己的行為。經過認真思考,人們才意識到人類原來也可以換一種活法:

首先,提高人口質量是人類生存的關鍵。人口的高質量增長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口和資源是實施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條件,是制約可持續發展的終極因素。所以,高素質的人口是可持續發展的先決條件。

其次,環境治理與保護並重,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環境保護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環境治理投資是執行基本國策和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必要保證。

第三,大力發展科技教育。科技進步是實施可持續發展的根本途徑,對經濟社會發展、環境污染治理和保護、資源可持續利用、社會進步有著重要作用。

第四,消除貧困。貧困和環境污染從來就是一對孿生兄弟。貧困會使人們產生一些急功近利的短期行為,貧困也是環境污染治理和環境保護的重大障礙。加快脫貧致富步伐,努力建設小康社會,把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統一起來,是消除貧困的有效途徑。

第五,公眾參與。促進公眾積極參與環境治理和保護,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公眾作為參加可持續發展戰略的主體,在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中扮有重要的角色。

第六,協調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的關系。人口、資源、環境與發展是一個極度復雜、時空尺度廣闊、開放的「自然———經濟———社會」系統工程。正確處理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的關系,對經濟社會發展至關重要。

總而言之,要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就必須實現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的有機統一。和諧則發展,不和諧則變異,這是千古不變的真理。面對諸多生存危機,人類只有回歸自然,才能走出困境。這就需要進一步開發人與自然更加自覺的和諧狀態,重新認識和理解自然規律,重新反思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系,樹立「天人合一」的協調發展理念,在更高的科技水平上取得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協調發展。

⑵ 人地關系與生態系統控制研究方法

根據研究來區土地利用的特徵自,土地資源的社會屬性和自然屬性主要通過土地利用類型的差異來表現如:天然林地、人工林地、天然草地、人工草地、耕地(耕地及園地)、水域、建設用地(交通用地及居民點用地),不同用地類型的社會屬性和自然屬性存在較大的差異,如圖2.9所示。

圖2.9 人地關系與生態系統控制理論框圖

(1)土地利用的自然性指數

南水北調河南水源區水土流失規律及治理模式與效益評價研究

式中:In——土地利用的自然性指數,0<In≤1,In值越大,土地的自然性越強;

ωi——不同用地的自然屬性強度指數;

Si——各類具有自然性土地類型的面積;

S——區域土地利用總面積。

(2)土地利用的社會性指數

南水北調河南水源區水土流失規律及治理模式與效益評價研究

式中:Is——土地利用的社會性指數,0<Is≤1,Is值越大,土地的社會性越強;

ωj——不同用地的社會屬性強度指數,不同地類的社會屬性及自然屬性強度指數見表2.7;

Sj——各類具有社會性土地類型的面積。根據區域土地利用結構的情況,可研究其土地資源的社會屬性和自然屬性,反映了一定時期人地關系的特徵。

表2.7 不同用地類型自然屬性強度指數

⑶ 宋代怎麼解決人地關系矛盾

宋代人來口增長迅速、自分布不均,土地兼並嚴重,使人口與土地矛盾突出。當時不少人就此提出解決思路:一是調整人口分布;二是實行限田;三是主張土地集約經營。從宋代解決人地矛盾的思想可以看出,對人地沖突的綜合治理不僅有助於減輕人口對土地的壓力,而且還可以緩和社會矛盾,維護生態平衡。

⑷ 人地關系的形成過程

1.人地系統(即人地關系的地域系統)理論《形成過程》

人地系統研究具有跨學科的特點,人地系統是一個動態的、開放的、復雜的巨系統,為此要從空間結構、時間過程、組織序變、整體效應、協同互補等方面去認識和尋求全球的、全國的或區域的人地關系的整體優化、協調發展及系統調控的機理,為區域可持續發展和區域決策與管理提供理論依據,其中心目標是協調人地關系,重點研究人地系統的優化,並落實到區域可持續發展上。在人地關系協調中,人口與經濟社會發展同自然資源和環境之間,存在著直接和間接的反饋作用並相互交織在一起。自然資源與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有促進與抑控作用;人類對自然系統投入可控資源、治理自然災害、改善環境質量、開發各種資源,從而實現產出並予以優化。任何區域開發、區域規劃和區域管理都必須以改善區域人地相互作用結構、開發人地相互作用潛力和加快人地相互作用在地域系統中的良性循環為目標。

吳傳鈞 廣州 認為人地關系系統主要內容包括:人地關系的形成過程、結構和發展趨向的理論;各子系統相互作用強度的分析、潛力估算、後效評價與風險分析;兩大關系間相互作用和物質傳遞與轉換的極力、功能和結構、整體調整的途徑與對策;地域的人口承載里分析;根據一定地域人地關系系統的動態仿鎮模型以及系統內各個要素間相互作用結構潛力,預測特定的地域系統演變趨勢;地域分異規律和地域類型分析;不同層次、不同尺度的各種類型地區人地關系協調發展的優化調控模型。

對人地關系提出系統理論的是拉采爾

2.區域可持續發展理論

1992年6月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上通過了全球可持續發展的總體戰略綱領《21世紀議程》。隨著《21世紀議程》在全球范圍內的貫徹實施,中國政府於1994年制定了《中國21世紀議程——中國21世紀人口、環境與發展白皮書》,可持續發展被納入全國、各省區和一些大城市的國民經濟計劃之中。隨著可持續發展實踐工作的開展,地理學者也展開了對可持續發展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研究。可持續發展是整個人類社會發展的目標,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是實現這一目標的基本手段,而人地關系的協調需要從全球、國家和地區等不同尺度和層次上進行。人口、經濟發展、資源、環境和生態等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問題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無不表現出明顯的區域差異。不同的地域,其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的內涵也不同。區域尺度的可持續發展研究是地理學更能發揮優勢的領域。地球上凡是有人類居住的地區,以人類和人類的經濟社會活動為一方,以地球表層包括岩石、大氣、水、土壤、生物為主體的,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理環境為另一方,組成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綜合體,即人地系統。人地系統包括人對地的依賴性和人的能動作用,它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而變化。歷史經驗表明,人和地之間應保持和諧、協調的關系,人類應當自覺地按照客觀規律去利用和改造「地」,妥善處理好兩者的關系,才能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3.勞動地域分工理論 古典經濟學一開始就注意到地域分工的經濟效益,並將其應用到國際貿易方面,隨後,區域經濟又將其發展和推廣,作為引導地域分工,促進區域專業化的理論基礎;亞當。斯密的絕對利益原則;+大衛。李嘉圖的比較利益學說;俄林的價格差異說。這三個是權威學說,但昂惕夫發展俄林模式並不成立,叫昂惕夫之迷。巴朗司機將地理分工分為兩種:一是自然條件根本不能生產,二是成本高;隨著技術進步,運費減少,勞動地域分工的廣度加大,而關稅是超經濟因素。其他學說:list主張用貿易政策扶持弱小的德國工業,「扶持幼小產業說」日本學者認為暫時的劣勢可以變成優勢,不應該放棄,應該扶持,「動態的比較生產費用學說」

4.經濟區位理論(杜能的農業區位理論、韋伯的工業區位理論、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論、廖什的市場區位理論、佩蘭德、胡佛、艾薩德的區位理論;現代區位研究學派:成本—市場學派(成本與市場相依存的關系);行為學派(以人為主題的發展目標);社會學派(政府幹預迂曲經濟發展);歷史學派(空間區位發展的階段性);計量學派(定量研究的可能性和准確性))

⑸ 誰知道《經濟地理》中「人地關系」的定義啊謝謝

1.人地系統(即人地關系的地域系統)理論《形成過程》
人地系統研究具有跨學科的特點,人地系統是一個動態的、開放的、復雜的巨系統,為此要從空間結構、時間過程、組織序變、整體效應、協同互補等方面去認識和尋求全球的、全國的或區域的人地關系的整體優化、協調發展及系統調控的機理,為區域可持續發展和區域決策與管理提供理論依據,其中心目標是協調人地關系,重點研究人地系統的優化,並落實到區域可持續發展上。在人地關系協調中,人口與經濟社會發展同自然資源和環境之間,存在著直接和間接的反饋作用並相互交織在一起。自然資源與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有促進與抑控作用;人類對自然系統投入可控資源、治理自然災害、改善環境質量、開發各種資源,從而實現產出並予以優化。任何區域開發、區域規劃和區域管理都必須以改善區域人地相互作用結構、開發人地相互作用潛力和加快人地相互作用在地域系統中的良性循環為目標。
吳傳鈞 廣州 認為人地關系系統主要內容包括:人地關系的形成過程、結構和發展趨向的理論;各子系統相互作用強度的分析、潛力估算、後效評價與風險分析;兩大關系間相互作用和物質傳遞與轉換的極力、功能和結構、整體調整的途徑與對策;地域的人口承載里分析;根據一定地域人地關系系統的動態仿鎮模型以及系統內各個要素間相互作用結構潛力,預測特定的地域系統演變趨勢;地域分異規律和地域類型分析;不同層次、不同尺度的各種類型地區人地關系協調發展的優化調控模型。
對人地關系提出系統理論的是拉采爾
2.區域可持續發展理論
1992年6月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上通過了全球可持續發展的總體戰略綱領《21世紀議程》。隨著《21世紀議程》在全球范圍內的貫徹實施,中國政府於1994年制定了《中國21世紀議程——中國21世紀人口、環境與發展白皮書》,可持續發展被納入全國、各省區和一些大城市的國民經濟計劃之中。隨著可持續發展實踐工作的開展,地理學者也展開了對可持續發展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研究。可持續發展是整個人類社會發展的目標,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是實現這一目標的基本手段,而人地關系的協調需要從全球、國家和地區等不同尺度和層次上進行。人口、經濟發展、資源、環境和生態等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問題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無不表現出明顯的區域差異。不同的地域,其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的內涵也不同。區域尺度的可持續發展研究是地理學更能發揮優勢的領域。地球上凡是有人類居住的地區,以人類和人類的經濟社會活動為一方,以地球表層包括岩石、大氣、水、土壤、生物為主體的,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理環境為另一方,組成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綜合體,即人地系統。人地系統包括人對地的依賴性和人的能動作用,它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而變化。歷史經驗表明,人和地之間應保持和諧、協調的關系,人類應當自覺地按照客觀規律去利用和改造「地」,妥善處理好兩者的關系,才能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3.勞動地域分工理論 古典經濟學一開始就注意到地域分工的經濟效益,並將其應用到國際貿易方面,隨後,區域經濟又將其發展和推廣,作為引導地域分工,促進區域專業化的理論基礎;亞當。斯密的絕對利益原則;+大衛。李嘉圖的比較利益學說;俄林的價格差異說。這三個是權威學說,但昂惕夫發展俄林模式並不成立,叫昂惕夫之迷。巴朗司機將地理分工分為兩種:一是自然條件根本不能生產,二是成本高;隨著技術進步,運費減少,勞動地域分工的廣度加大,而關稅是超經濟因素。其他學說:list主張用貿易政策扶持弱小的德國工業,「扶持幼小產業說」日本學者認為暫時的劣勢可以變成優勢,不應該放棄,應該扶持,「動態的比較生產費用學說」
4.經濟區位理論(杜能的農業區位理論、韋伯的工業區位理論、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論、廖什的市場區位理論、佩蘭德、胡佛、艾薩德的區位理論;現代區位研究學派:成本—市場學派(成本與市場相依存的關系);行為學派(以人為主題的發展目標);社會學派(政府幹預迂曲經濟發展);歷史學派(空間區位發展的階段性);計量學派(定量研究的可能性和准確性))

2.人地關系的含義
「人地關系」是一概括用語,它並非僅指一般的人口與土地關系,而是有著更為廣闊的內涵,它指的是人類社會和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有時,人們用它來泛指人與自然的關系。人地關系這一名詞現在已逐漸為人們熟悉、關心和使用。不僅是地理學,在環境學、土地學、人口學、經濟學、農學、社會學等學科中也已日益引起重視和研究,所不同的是,地理學是從空間觀點出發去研究人地關系的。
人地關系屬人與自然關系的范疇,但是作為地理學的理論概念,它又不同於一般人與自然的關系。一般的人與自然關系,是人與空氣,人與動、植物,人與礦產,人與山脈、河流、湖泊、海洋等之間的關系。作為地理學的理論概念的「人地關系」應當是:「人」,是指社會性的人,是指在一定生產方式下從事各種生產活動或社會活動的人,是指有意識地從事同自然進行物質交換而組成社會的人,是指在一定地域空間上活動著的人;「地」,是指與人類活動有密切關系的、無機與有機自然界諸要素有規律結合的地理環境,是指在空間上存在著地域差異的地理環境,也是指在人的作用下,已經改變了的地理環境,即經濟、文化、社會地理環境。「人地關系」,就是指人類社會不停地向前發展,人類為了生存的需要,不斷地擴大和加深改造與利用地理環境,增強適應地理環境的能力,改變地理環境的面貌,同時,地理環境也更加深刻地影響著人類活動的地域特徵和地域差異。①
對人地關系的研究有不同的側重點和出發點,或側重於人;或側重於地;或強調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或強調自然對人類的控制。
人地關系的探討一直是地理學的主題之一,許多地理學者把人類的居住地(人的環境)作為研究對象,這是地理學的古老傳統。
近代地理學產生以來,人類與自然界的相互依賴關系就一直是地理學研究的一個著重點,可以說,一直到本世紀20年代,人地觀點一直在地理學中起著主導作用,特別是在人文地理學中,不管是環境控制或環境影響的論點,還是人和環境之間相互影響的論點,其著重點是相同的,都在研究人與自然環境之間的關系。接著,地區差異和空間結構的研究在地理學中先後受到重視。到了70年代,地理學研究中的人地觀點令人注目地復興了,並與空間觀點密切地結合起來,也與地區研究的觀點結合並相互補充。
人地關系研究復興是因為:第一,由於人們已經認識到自然現象與人類活動是無法割裂開來研究的,脫離了人類活動的純自然或脫離了自然環境的社會生產既不真實,這種研究也不利於地理學科的前進;第二,由於公眾對環境問題的關心日益增強,這種關心掀起一種強大的聲勢,使得對人與環境關系的研究成為地理學的一個發展方向;第三,由於地理學更趨於深入到國家建設和解決社會問題的實踐中。1970年英國的費希爾(C.A.Fisher)在「區域地理學往何處去」一文(載英國《地理學》雜志55卷373—389頁)中,極力呼籲要恢復以人與環境為主旨的區域地理學,並認為它當然是地理學的核心。但70年代的人地關系已不同於30年代的人地關系,過去講的是因果關系,現在側重於函數關系。目前,人與環境的關系已用空間系統來研究,即用數學模型來探索位置、距離、方向、范圍、密度、演替等人地空間要素在函數上的重要關系。這些新的理論和方法為研究人與環境關系提供了豐富的內容。這也說明了新的人地觀點是如何與區域觀點和空間觀點相互結合和相互補充的。

⑹ 怎樣處理好人地關系

土地是一種我們人類生活、生產必不可少一種資源。
如今人類為了獲取利益,不惜大肆掠奪、破壞山地、林地、和耕地,這使的地表原有的覆蓋植被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同時改變了一個地方的局部小氣候。
我們在利用土地資源時,要做到利用保護同時進行,切勿先利用後治理的錯誤理念,不可為一時的眼前利益,去破壞不可挽回的地理環境。
只有人地和諧、統一發張,才能生活的更加美好。

⑺ 人地關系理論

人類與地質環境的關系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而不斷演化。在文明史前時期,從人類有意識地製造工具開始,人類從被動地依附於地質環境轉向主動地求助於地質環境,從周圍的地質環境中有目的、有意識地就地選取合適的礦產材料作為原料來製造工具。以當時人們開發利用的主要礦產種類為依據,歷史學家將文明史前時期劃分為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青銅器時代和鐵器時代。這一時期人類與地質環境的關系主要表現在人類向地質環境的資源單純索取上。從原始社會末期到近代資本主義萌芽,人類經歷了漫長的農業文明時期。這一時期,人類在向地質環境索取更多的生活生產資料的同時,主動地順應地質環境,利用緩慢進步的技術改造地質環境;隨著人口的增加與技術的進步,人們對地質環境改造的能力在局域內超越了地質環境承載力,引發了當時難以解決的地質環境問題。18世紀中葉,以蒸汽機的發明為標志,人類社會進入了工業革命時期。這一時期人類與地質環境的關系主要表現為經濟活動對地質環境無約束的大規模擾動、改造和污染。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快速提高,人類征服自然的能力空前提高,礦產、地下水和土地(土壤)資源開發規模日益擴大;農業生產、交通水利設施建設、礦冶工程、城市化等經濟活動對地質環境作用強度不斷加大;礦山環境問題、土壤流失、地面沉降、土壤污染等地質環境問題逐步顯現、惡化,對人類生活生產形成了越來越嚴重的威脅;人類保護地質環境的意識緩慢覺醒,工業化國家開始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來約束人們的經濟活動。人們對地質環境的擾動在越來越多的地區超過了自然營力的作用。20世紀末,在發展中國家加快工業化的同時,發達國家進入了知識革命時期。這一時期人類與地質環境的關系主要表現為開發與保護並重,從過去無節制的大規模擾動、改造和污染模式轉向人地協調相處模式。在技術進步的推動下,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步伐加快,發展中國家在全球產業分工中多處在產業鏈低端,以生產資源環境密集型產品為主。一方面,發達國家加大治理工業化過程中遺留的地質環境問題力度,加強地質環境涵養與保護;另一方面,發展中國家承載了越來越多的資源消耗和地質環境污染,地質環境壓力不斷增大。經濟活動對地質環境的作用在空間上不斷延伸,在強度上不斷加大。在可持續發展的框架下,各個國家先後出台了相關的法律、規定、政策和規劃加強地質環境保護與管理。

地質環境與社會經濟是兩個緊密聯系、相互作用的系統。社會經濟從地質環境獲取所需要的資源,包括化石能源、金屬礦石、建築材料、地下水等,形成了地質環境向社會經濟的輸入物質流;社會經濟在生產和消費過程中排出的工業垃圾、生活垃圾、廢水等,形成了社會經濟向地質環境的輸出物質流。伴隨著輸入、輸出物質流,地質環境不斷發生變化,引發了各種地質環境問題,例如地面沉降、崩滑流、海水入侵、地下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地質環境問題的產生與惡化促使人們反思自己的經濟行為,繼而制定和採取各種行政、技術措施加強地質環境管理,通過對經濟活動施加約束改變輸入物質流和輸出物質流,最終降低社會經濟發展的地質環境成本。

圖5–3概化了地質環境與社會經濟相互作用的整個過程。地質環境與社會經濟作用過程包括4個關鍵環節[19]:①狀態層:表示地質環境所處的狀態,在各種自然驅動因子和人類活動作用下,地質環境狀態處在不斷變化中,主要表現為地下水位、地下水質量、土壤含水量、地應力、地面標高等要素隨時間不斷發生波動;②壓力層:表示經濟社會通過礦產開發、城市化、工程建設、農業生產等經濟活動向地質環境施加壓力,其外在表現為各種輸入和輸出物質流;③問題層:表示當經濟活動施加給地質環境的壓力改變原來地質環境平衡狀態後所產生的各種地質環境問題,影響了社會經濟的健康發展;④管理層:表示經濟社會對地質環境問題所做出的響應。因此,地質環境調查與管理需要面對的是地質環境與社會經濟相互作用的整個過程,僅僅對其中的某個環節開展調查或採取措施不足以從根本上解決地質環境問題。

圖5-3 地質環境與社會經濟相互作用概念模型

⑻ 以亞馬孫河流域的開發為例,說明如何正確的處理人地關系

地球是一個兩極部位略扁的不規則的球體,它的平均直徑為6371千米。
2、緯線與緯度 在地球儀上,順著東西方向,環繞地球儀一周的圓圈,叫做緯線。所有的緯線都是圓,可稱為緯線圈;緯線圈的長度有長有短,赤道最長,往兩極逐漸縮短,最後成一點。緯線都 指示東西方向。
赤道 是最長和緯線,長約4萬千米。它與兩極之間的距離相等,把地球分為南、北兩個半球。赤道是地球儀上的零度緯線。赤道以北的緯度,叫北緯,習慣上用"N"作代號;赤道以南的緯度,叫南緯,習慣上用"S"表示。
3、經線和經度 在地球儀上,連接南北兩極並同緯線垂直相交的線叫做經線,也叫子午線。所有的經線都是半圓狀;長度都相等,都指示南北方向。
本初子午線 地球儀上的零度經線叫做本初子午線,從本初子午線向東、向西,各分作1800,以東的1800屬於東經,習慣上用「E」為代號,以西的1800屬於西經,習慣上用「W」為代號。
國際上習慣用200W和1600E的經線圈,作為劃分東、西半球的界線。
4、地球自轉與晝夜交替 地球繞地軸不停地旋轉,這叫做地球自轉,地球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自轉一周的時間大約是24小時,也就是一天。這樣就產生了晝夜交替的現象。
5、地球公轉和季節變化 地球在自轉的同時,又圍繞著太陽公轉,地球公轉的方向也是自是自西向東,公轉一周的時間就是一年。公轉的軌道平面與地軸總是保持著66.50的夾角。由於地球的公轉,產生了季節的變化。
6、五帶的劃分 熱帶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一年之中有陽光直射現象,地面獲得的太陽光熱最多,氣候終年炎熱。回歸線是熱帶和溫帶的分界線。
寒帶在北極圈以北和南極圈以南的地區,有極夜和極晝的現象。極圈是寒帶和溫帶的分界線。溫帶在北回歸線和北極圈之間、南回歸線和南極圈之間的地區,一年中沒有極夜和極晝的現象,地面得到的太陽光熱比熱帶少,比寒帶多,氣候上的四季變化比較明顯。
7、地圖三要素 比例尺、圖例與注記。在地圖上所畫地區的范圍越小,要表示的內容越詳細,選用的比例尺應越大;反之選用的比例尺越小。在地圖上,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8、地面高度的計算方法 地面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叫做海拔。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地點的垂直距離叫做相對高度。
9、等高線 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點連接成線,就是等高線。每條等高線都有相應的海拔數值。坡陡的地方,等高線密集;坡緩的地方,等高線稀疏。
10、世界海陸的分布 地球上海洋面積佔了71%,而陸地面積僅佔29%。大陸和它附近的島嶼合起來叫做大洲。全部位於北半球的有歐洲、北美洲。大部分
人們習習慣把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和大高加索山脈一線作為歐洲和亞洲大陸的分界線。亞洲和非洲以蘇伊士運河作為分界線。北美洲和南美洲在西半球,全稱為美洲。巴拿馬運河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線。南極洲主要位於南極圈內,四周被大洋環繞。
11、陸地地形 人們把地形分為山地、平原、高原、盆和丘陵五種基本類型。
山地 海拔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峰巒起伏,坡度陡峻,有的山地呈條帶狀分布。其中最突出的是兩條由若干條高大山脈組合而成的巨大山系:一條是橫穿亞歐大陸中南部的阿爾卑斯--喜馬拉雅山系;另一條是縱貫南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由落基山,安第斯山等山脈組成。
平原 海拔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或起伏較小,常用「一望無際」來形容平原的坦盪。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平原是南美洲的亞馬孫平原。
歐洲和非洲的地形分別以平原和高原為主;亞洲的地形則比較復雜,地勢中部高,四周低,高原、山地面積廣,平原分布在大陸周圍地區。
12、促使地形變化的力量 地球內部所產生的作用稱為內力作用,如地殼運動、火山、地震等,都是地球內力作用的表現形式。世界上火山和地震,大多分布在地殼活動比較活躍的地區,主要集中在環太平洋沿岸的地帶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山脈地帶。來自地球外部的力叫做外力作用,如流水、風、海浪和冰川等。
13、天氣和氣候 天氣是一個地方短時間里陰晴、風雨、冷熱等的大氣狀況。它是時刻在變化的。氣候是一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一般變化不大。
14、氣溫的變化 一天當中,氣溫有時高,有時低。陸地最高氣溫一般出現在正午過後(約14時);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後。一年當中,世界陸地上大多數地方的月平均最高氣溫,北半球出現在7月,南半球出現在1月。月平均最低氣溫,北半球出現在1月,南半球出現在7月。一個地方的月平均氣溫最高值同月平均氣溫最低值之差,叫做該地的氣溫年較差。
15、世界氣溫的分布 世界氣溫從低緯度向極地逐漸降;同緯度的海洋和陸地氣溫並不一樣。夏季陸地氣溫高,海洋氣溫低。冬季相反。山地隨著海拔的升高,氣溫會逐漸降低。海拔大致每升高100米,氣溫約降低0.6℃。
16、世界降水量的分布 一般規律:赤道附近地帶降水多;兩極地區降水少;南、北回歸線兩側,大陸西岸降水少,大陸東岸多;中緯度沿海地區降水多,內陸地區降水少。
17、降水的季節變化 全年多雨區:在赤道附近地帶各月降水都很多,如新加坡;全年少雨區:在內陸地區、兩極地區各月降水都很少,如埃及開羅;夏季多雨區:在南、北緯300~~400附近的大陸東岸,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如中國北京;冬季多雨區:在南北緯300~~400附近的大陸西岸,冬季多雨,夏季少雨,如義大利羅馬;常年濕潤區:在南、北緯400~~600的大陸西岸,全年受從海洋上吹來的西風影響的地區,各月濕潤,雨量適中,如英國倫敦。
18、世界主要氣候類型及分布
一、熱帶主要氣候類型
1、熱帶雨林氣候 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區,全年高溫多雨。
2、熱帶草原氣候 主要分布在非洲和南美洲赤道雨林氣候的南北兩側。終年高溫,一年中有明顯的乾季和雨季。
3、熱帶季風氣候 以亞洲南部、東南部的印度半島和中南半島最為顯著。這種氣候終年高溫,一年中也可以分為旱雨兩季,風向隨季節而變化。旱季,風從陸地吹向海洋,乾旱少雨;雨季,風從海洋吹向陸地,降水集中。
4、熱帶沙漠氣候 主要分布在南北回歸線附近的大陸西岸和內陸地區,這種氣候降水量稀少,終年炎熱乾燥,地面有大片的沙漠。
二、溫帶的主要氣候類型
1、溫帶和亞熱帶季風氣候 分布在亞洲的東部地區。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大致以1月平均氣溫0℃等溫線為界,此線以北為溫帶季風氣候,以南為亞熱帶季風氣候。
2、地中海氣候 主要位於大陸西岸的中低緯度地區,以地中海沿岸分布最,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多雨。
3、溫帶大陸性氣候 主要分布在中緯度內陸地區,冬冷夏熱,氣溫變化大,降水量較少,集中夏季。
4、溫帶海洋性氣候 位於中緯度地區大陸西岸,以歐洲西部分布最廣,溫和多雨,氣溫和降水的年變化比較小。
19、自然資源 對人類有利用價值的土地、陽光、水、礦產、森林等,都是自然資源。按其形成的特點,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可再生資源;一類是非可再生資源。可再生資源,是指在較短時間內即可再生,或是可以循環使用的資源;非可再生資源,是指在人類歷史時期,用完了就不能再生產的資源。
20、土地的利用類型 土地的利用類型可分為耕地、林地、草地、建築用地等類型。
21、土地資源的分布 溫帶濕潤的平原地的地勢平坦,氣候溫暖,適宜發展農業,是世界耕地的主要分布地區。氣候冷濕的亞寒帶地區和炎熱多雨的熱帶地區,保留了大片的針葉林和雨林。熱帶和溫帶半乾旱地區草地面積廣闊,是世界畜牧業的主要分布區。
22、地球上水資源的分布 地球上的水主要有海洋水、陸地水和大氣水三種存在形式。陸地水又有冰川水、地下水、湖泊水、沼澤水、河水和生物水等多種存在形式。地球上的水總量很多,但是96%以上的是海洋水。在淡水資源中,冰川中儲存的水量最多,現在人們大量利用的淡水資源,主要是河水、湖泊水(淡水湖的水)和部分地下水。保護水資源,主要途徑有:節約和合理用水,減少對水資源的浪費;防止和治理水污染;植樹造林,防止水土流失;淡化海水,擴大淡水來源。
23、大自然的總調度室 森林有調節大氣成分、凈化空氣、含蓄水源、增加空氣濕度、防風護田、保持水土等作用。所以,人們把森林叫做「大自然的總調節室」。世界有森林面積40億公頃,主要在以針葉林和闊葉林為主。全球森林資源絕大部分分布在北半球。

1.1 亞洲及歐洲
「亞細亞」和「歐羅巴」:亞細亞:東方日出之地 歐羅巴:西方日落之地
亞洲和歐洲的大陸部分連為一體,合成亞歐大陸。亞洲東、南、北三面瀕臨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西與歐洲相連,西南與非洲為鄰,東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亞洲面積約4400萬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歐洲北、西、南三面瀕臨北冰洋、大西洋、地中海,東與亞洲相連,南與非洲相望。
高原山地為主的亞洲地形:三大特徵:1. 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平均海拔高;
2.地面起伏大,高低懸殊。3.地勢中部高,四周低。
地形差異:
亞洲 歐洲
平均海拔 高 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大洲
相對高對 地面起伏大,高低懸殊 小
主要地形 高原、山地 平原
地形分布 中部高,四周平原 山地主要分布在南、北兩側
復雜多樣的亞洲氣候:復雜多樣:大陸性特徵顯著;季風最強盛,最典型,影響范圍也最廣。
大河眾多的亞洲:大河多發源於中部的高原山地,順地勢呈放射狀向四周奔流入海;
內流區面積廣大
亞洲的人口與國家:亞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2000年總人口達36.72億,約佔世界總人口的60%。世界上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大多數在亞洲

1.2 非洲

國家最多的大洲:「阿非利加」是「陽光灼熱」。非洲位於東半球的西部,地跨赤道南北。它東瀕印度洋,西臨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羅陀海峽與歐洲相望,東北與亞洲之間隔著狹長的紅海,並以蘇伊士運河為陸上分界。非洲有54個獨立國家,是世界上國家最多的國家。非洲大陸高原面積廣大,被稱為「高原大陸」。
位於非洲北部的撒哈拉大沙漠,是世界最大的沙漠,約佔全洲面積的。
炎熱的氣候:非洲是世界上乾旱區面積最大的一個洲。
非洲熱帶草原的面積在各大洲中最大。
氣候特點:氣溫高;乾旱地區廣;氣候類型成南北對稱分布。
豐饒的資源:非洲地域遼闊,物產豐富多樣,被譽為「富饒大陸」。
金剛石、黃金、鉻鐵礦、磷酸鹽等的儲量和產量都居世界前列。
亟待發展的經濟:

1.3 美洲: 「新大陸」:美洲是「亞美利加洲」的簡稱。
南北各異的自然環境:北美洲平均海拔較高,地勢起伏較大,地形分為三大南北縱列帶: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廣闊的平原,東部是低緩的高地。 移民與經濟:

第二章 了解地區

2.1 東南亞:包括中南半島與馬來群島。
東南亞位於亞洲的東南部,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的大部分。中南半島北部地勢高峻,與我國山水相連,高山和大河有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間、縱列分布的地表形態。馬來群島是散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的2萬多個大小島嶼的總稱。馬來群島的大多數島嶼地勢崎嶇,山嶺河多,平原較少,河流湍急。印度尼西亞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國家,被稱為「火山國」。日本被稱為「地震國」
地區 地形特徵 河流特徵
中南半島 山河相間 由北向南
馬來群島 地勢崎嶇 短小湍急。
馬六甲海峽:東南亞處在亞洲與大西洋、印度洋與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是世界海洋運輸和航空運輸的重要樞紐。
富饒的礦產:世界上天然橡膠、油棕、椰子等熱帶經濟作物的重要產地。泰國天然橡膠和棕欖油的產量、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菲律賓是世界上出產椰子、出口椰油最多的國家。印度尼西亞的石油,馬來西亞的錫都居世界第一位。
海外華人的最大聚居地:東南亞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區之一。
人口集中分布在大河的沖積平原、河口三角洲以及沿海平原,而山區和島嶼的熱帶雨林地區則人口稀少。

2.2 南亞

南亞次大陸:南亞指位於亞洲南部喜馬拉雅山脈中、西段與印度洋之間的廣大的地區。它東瀕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總面積約430萬平方千米。
三大地區:喜馬拉雅山↓恆河平原↓德干高原
一年分三季:三季分為3-5月為熱季;6-10月為雨季;11至次年2月為涼季
宗教與社會:佛教;印度教;巴基斯坦伊斯蘭教。
人口與經濟:南亞是世界人口稠密地區之一,人口約13億,佔世界人口的1/5強。

2.3 西亞
五海三洲之地:地中海;黑海;裏海;紅海;阿拉伯海。亞洲;非洲;歐洲。
這也是中國古代著名的「絲綢之路「。
乾旱環境中的農牧業:農作物需要引水灌溉,以色列國做得最突出。
阿拉伯國家:宗教:基督教、猶太教、伊斯蘭教的發源地
世界石油寶庫:佔世界總產量的25%。通過波斯灣運出。石油輸出路線:

2.4 歐洲西部

位置與范圍:歐洲西部是指歐洲的西半部,面積約500萬平方千米,包括30多個國家。從經濟發展水平看,大多數屬於發達國家。
雄厚的經濟實力: 繁榮的旅遊業:

2.5 北極地區和南極地區

冰雪世界:北極地區指北極圈以北的區域,包括北冰洋、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的北部及一些島嶼。北極圈內的陸地面積約800萬平方千米,北冰洋面積約1310萬平方千米。 南極地區包括南極大陸及其海島嶼和陸緣冰,還包括南太平原、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的一部分。 極地酷寒,多狂風,降水稀少。
在北極圈內,長期居住的人口已接近300萬。當地的土著居民主要是因紐特人和拉普人。南極洲則沒有國家和定居人口。 極地科學考察:中國的長城站(6213′S;5858′W)中國的中山站(6925′S;7610′E)

第三章 走進國家

3.1 日本(Japan):東亞島國:日本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部,領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國和九州四個大島及其附近的3900多個島嶼組成。首都東京。通用語言:日語。 多山的地形:日本是一個多山的島國,國土的3/4為山地丘陵。關東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富士山:著名的活火山,海拔3776名,為日本最高峰。
濕潤的氣候:日本主要屬溫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氣候。
東西融合的文化:在古代,日本文化受我國影響。在近代,歐美文化廣泛影響到日本。日本人的衣服:和服;日本人最喜愛的傳統食品:壽司
發達的經濟:二戰後,日本發揮自身的人力資源和海上運輸優勢,積極引進國外先進科技,努力開拓國際市場,從而使本國經濟得到快速發展。目前日本的國內生產總值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也居世界前列。日本是經濟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加工製作業、高科技產業、國際貿易、金融業和信息產業都位居世界先進行列。主要工作部門有電子、家用電器、汽車、造船、鋼鐵、化學、紡織、精密機械等。日本耕地面積狹小,農業勞動力不足,但農業生產水平提高。
日本是世界上著名的漁業生產大國。日本的交通運輸也相當發達。主要城市:東京是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是世界特大城市之一,人口達1200多萬。

3.3 俄羅斯(Russia):面積最大的國家:俄羅斯幅員遼闊,令圖1708萬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也是唯一地跨兩個大洲和東西半球的國家。
平原廣大:俄羅斯地勢東高西低,大河和山脈呈偉大的地形區的重要界線。俄羅斯領土中,有70%是曠闊的平原。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俄羅斯大部分地區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季漫長而嚴寒,夏季短促而涼爽。豐富的資源:西伯利亞的貝加爾基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也是世界上淡水最多的湖泊。俄羅斯的石油開采量居世界第三位。黃金產量居世界第2位。改革中的經濟:俄羅斯是重要的工業大國,能源、鋼鐵、機械、化學、航空航天等部門地位突出。俄羅斯主要的農產品有穀物、馬鈴薯、亞麻和乳肉製品。東歐平原的伏爾加河流域和頓河流域是主要的農業區。俄羅斯在1991年由蘇聯解體為俄羅斯。首都莫斯科位於東歐平原。西伯利亞的開發:

3.5 美國(United States):美國的領土:組成:阿拉斯加州、「本土」、夏威夷州。國旗:星條旗。 高度發達地經濟:美國是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二戰後,他的工業總產量一直居世界首位。美國是世界上的農業大國。美國自然資源豐富,交通運輸發達,科技力量雄厚,發展工業具有許多優勢。美國是世界上的工業大國。在對外貿易方面,美國既是輸出工農業產品最多、出口貿易額最大的國家,也是世界進口小汽車、石油、紡織品最多的國家。
人口與城市:人口在2000年為2.82億;人種絕大多數為歐洲遷移的白種人,也有美國原來的少部分黑人。美國人口分布不均。美國人口稠密地區是沿海平原和五大湖附近。而西部高原山地人口稀疏。 美國首都華盛頓,位於哥倫比亞特區。紐約是美國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最大的港口,世界四大金融中心之一。洛杉磯是美國太平洋沿岸的最大港口城市和經濟、文化中心。聖弗朗西斯科由名舊金山、三藩市,是美國太平洋沿岸的金融、貿易、教育和文化中心之一,也是著名的天然良港。

3.6 巴西(Brazil):亞馬遜(孫)平原與亞馬孫(遜)河:巴西是南美洲面積最大國家,國土面積854.7萬平方千米。巴西的地形主要是平原和高原,亞馬遜平原部分約佔全境的1/3,其餘部分基本上屬巴西高原。這里森林茂密,動植物種類繁多,有「世界動植物王國」之稱。林中幽暗濕潤,人煙稀少,通行苦難。亞馬遜河支流眾多、水流平緩,航運便利。河口為喇叭形海灣,寬達300多千米,洪水季節一片汪洋,號稱「河海」。 發展迅速的經濟:巴西是南美洲經濟實力最強的國家。巴西擁有較為完整的工業體系,工業發展水平比較高。巴西農業機械化程序較高,是世界最大的咖啡生產國和出口國。巴西的鐵礦儲量大,且大部分是富鐵礦。巴西水力資源豐富,水電在國內供電量中的比重逐漸提高。
人口與城市:巴西是南美洲人口最多的國家,2000年總人口達1.70億人。巴西的最大城市聖保羅城市。里約熱內盧是巴西第二大城市。巴西的首都是巴西利亞。

3.7 澳大利亞(Australia):擁有一個大陸:澳大利亞是大洋洲最大的國家,西北面與亞洲相鄰,東瀕太平洋,西臨印度洋,南與南極大陸遙遙相望,是世界上唯一擁有整個大陸的國家。澳大利亞領土包括澳大利亞大陸、塔斯馬尼亞等周圍島嶼,面積約774萬平方千米,居世界第六位。澳大利亞首都是堪培拉。通用語言是英語。
低平的地形:澳大利亞大陸地勢低平,平均海拔近300米,是世界上地勢起伏最和緩的大陸。西部是寬廣平坦的高原;中部平原區面積約佔大陸總面積的25%;東部山地北起的約克角半島。 古老的動物:
發達的農牧業和工礦業:澳大利亞是南半球經濟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
澳大利亞的自然條件和適宜發展農牧業。由「騎在羊背上的國家」之稱。澳大利亞礦產資源十分豐富,許多礦產儲量居世界前列。有「坐在礦車上的國家」美譽。

初二
第一章 中國的疆域與人口

1.1 中國的疆域

偉大的祖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位於亞洲的東部、太平洋的西岸。?海陸兼備。

遼闊的疆域:陸地大國:①國土遼闊 ②陸界 ③陸上鄰國多14個

海洋大國:①遼闊海域 ②海岸線長 ③隔海六國

最北:漠河54度N;最東:黑龍江與烏蘇里江匯合處135度E。最南:曾母暗沙4度N。最西:帕米爾高原73度E。

我國幅員遼闊,疆域廣大,陸地總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差不多與整個歐洲的面積相等,在世界各國中居第3位,是世界上面積較大的國家。

我國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國,大陸海岸線長達18000多千米,是世界上海岸線最長的國家之一。我國海域分布有面積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島嶼6500多個。我國領海的寬度是22.22公里(12海里)。我國管轄的海域面積約300萬平方千米。

眾多的鄰國:我國陸上國界漫長,達2萬平方千米,接壤的國家共有14個(順口溜):東朝鮮、北蒙古、東北西北俄羅斯;西部哈吉塔阿巴;西南印度尼丹;南部還有緬老越。隔海相望的國家有6個(順口溜):印尼馬文菲日韓。

1.2 中國的行政區劃

歷史上的行政區劃: 現行行政區劃:我國現行的行政區劃基本上劃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縣(自治縣、縣級市)、鎮(鄉)三級。我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單位,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

台灣是我國不可分割的神聖領土。

34個省級行政單位的名稱、簡稱和行政中心 教材:八年級上冊第8頁

2.3 中國的人口

數量世界第一: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國總人口為12.95億。目前人口數為13億。

增長速度較快: 分布疏密不均:騰沖??漠河,我國分布人口的疏密。

人口多處特點 人口少處特點

東部地區人口多;

沿海、沿河、沿湖地區人口多;

平原、盆地人口多;

經濟和交通運輸發達地區人口多;

城鎮密集、工業發達的地區人口多;

漢族地區人口多。 西部地區人口少;

乾旱荒漠地區人口少;

山地、高原人口少;

偏僻的農業、牧業地區人口少;

偏僻的農業、牧業地區人口少;

大部分少數民族地區人口少。

我國人的人口政策:實行計劃生育,控制人口的數量,提高人口的質量,是我國一項長期的基本國策。

1.4 中國的人口:

56個民族:我國是一個團結統一的多民族大家庭,有漢、壯、蒙古、回、藏、維吾爾、苗族等56個民族成員。漢族人口眾多,接近全國總人口的92%;其他民族人口僅佔8%,被稱為少數民族。

大雜居、小聚居:漢族分布最廣,主要集中在東部和中部。少數民族則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東北部地區。漢族地區有少數民族聚居,少數民族地區也有漢族居住。

民族風情:蒙古族??那達慕大會;雲南傣族??潑水節;中華民族??端午節。

第二章 中國的自然環境

2.1 中國的地形

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 山脈縱橫交錯: 山勢走向:

東西走向:天山、陰山、昆侖山、秦嶺、南嶺;南北走向:賀蘭山、六盤山、橫斷山區。東北西南走向: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長白山、武夷山、台灣山脈、玉山。西北東南走向:阿爾泰山、祁連山;弧形走向:喜馬拉雅山脈。

中華五嶽:東岳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衡山;中嶽嵩(sōng)山

地形復雜多樣: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縱橫交錯的山脈和復雜多樣的地形,為我們提供了豐富多彩的自然景觀,又是祖國各地的生產活動和生活方式各有不同。四大高原:青藏高原: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稱為「世界屋脊」。高山終年積雪,冰川縱橫。內蒙古高原:高原地勢平坦開闊,西北部多荒漠、戈壁、東部和中部多肥美草原。黃土高原:世界上黃土分布面積最廣的區域。

雲貴高原:高原大部分地區地形崎嶇,石灰岩分布廣泛。

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我國最大的內陸盆地。內中有我國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准噶爾盆地:我國第二大盆地。柴達木盆地:被美譽為「聚寶盆」。

四川盆地:有「紫色盆地」之稱。著名的成都平原位於盆地西部,農業發達,物產豐富「天府之國」之稱。

三大平原:東北平原:黑土面積廣大。華北平原:地勢低平,地面坡度很小。

長江中下游平原:我國著名的「魚米之鄉」。

2.2 中國的氣候

氣候復雜多樣:氣候復雜多樣:冬季南北氣溫差異大,南方溫暖,而越往北氣溫就越低。夏季南北普遍高溫。 我國氣候類型分為溫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熱帶季風氣、溫帶大陸性氣候、高原高山氣候。

季風氣候顯著:我國雖然氣候類型多樣、但季風氣候顯著、季風氣候區最為遼闊。

季風的影響是導致降水時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 大陸性特徵。

多特殊天氣:主要有寒潮、梅雨、台風、沙塵暴等。多旱澇災害。洪澇是我國發生頻繁、損失嚴重的自然災害。乾旱是對我國農業生產影響最大、最常見且分布范圍最廣的一種氣候災害。

2.3 中國的河流

外流區為主:流域是指河流或水系的集中區域。水系是指流域內所有大小河流以及湖泊、沼澤、地下暗河等組成的水流系統。地表和地下徑流最後注入海洋的河流,叫做外流河。外流河分布區域,成為外流區。最終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即河水流入內陸湖泊或消失於荒漠之中的河流,叫做內流河。內流河分布的區域,叫做內流區。

我國外流河的水文特徵深受季風氣候的影響。以秦嶺?淮河為界,以南地區的河流流經濕潤地區,水量豐富。以北地區的河流流經半濕潤或半乾旱地區。

與外流河相比,我國內流河的水文特徵明顯不同。中國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陽湖。滾滾長江:長江源自唐古拉山,幹流先後流經青海、西藏等11個省,最終注入東海,全長6300千米,是我國第一長河,世界第三長河。上游:源頭??宜昌;中游:宜昌??江西湖口;下游:江西湖口??注入海口。中游段被稱為「九曲回腸」。

滔滔黃河:黃河是我國第二長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顏喀拉山,徑流青海、四川等9省區,注入渤海,全長5464千米。

第三章 中國的自然資源

3.1 自然資源概況

什麼是自然資源:自然資源是存在於自然界的能為人類提供福利的物質與能量。

主要包括氣候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生物資源、礦產資源以及海洋資源等。

自然資源的特徵:自然資源的概念不是一成不變的。在自然界,自然資源的數量是巨大的,但又是有限的。自然資源的質量各個地區是有差異的。我國自然資源僅次於美國和俄羅斯。自然資源由於受大某些成因的制約,其分布具有一定的規律
另外,虛機團上產品團購,超級便宜

⑼ 論人地關系

21:11:04
是由西方國家在20世紀80年代提出的,但是它的概念、准則和行動綱領同樣適用於中國的環境和發展問題。學習本節內容,要從中國的國情出發,研究中國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戰略,這是本節課的重點。

教材首先通過一段文字材料和漫畫給學生提出了問題:面對環境問題,我們每個人應具備怎樣的態度和責任,以此引出全文。當前,我國面臨著巨大的生存和發展壓力:人口眾多,人口素質較低,人口結構不合理;人均自然資源佔有量少,對資源的開發利用不合理;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等,嚴重製約著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教材結合實例分析歸納,使學生認識到,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是我國的必然選擇。為此中國政府針對國情提出了明確的行動綱領:「控制人口,節約能源,保護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並制定了一系列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即人口戰略、資源戰略、環境戰略、穩定戰略。教材在講述每一種戰略時都是先簡單敘述面臨的問題,然後重點講述採取的戰略。教學中教師也可以補充適當的事例,增強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多彩。為了增強知識性和趣味性,教材設置了知識窗,以開闊學生的視野,增強學生的感受和認識;教材還在活動中引導學生對水泥廠可能對農業造成的損失進行討論,激活課堂氣氛,開闊學生思路。

人類社會是不斷向前發展的,人口、資源和環境問題的解決也必須通過發展來實現,特別是對於像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發展是前提,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還必須做到自然資源的合理利用與環境保護。中國只有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才能實現社會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的總體戰略目標。

●教學建議

建議安排2課時。

導入新課:

可通過復習上節課內容導入新課。可持續發展的概念是由發達國家提出的,但是它的概念、准則和行動綱領同樣適用於中國。

還可通過讀圖2—3—1,提出問題:「將來我們住哪裡?」由問題導入新課。

[點撥]

中國人口基數大、人均資源少、自然環境相對脆弱,制約了中國經濟的發展。為解決這些問題,我國制定了可持續發展的戰略。

讀圖2—3—2,讓學生明確「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框架」,可從生態、經濟、社會三個方面理解中國可持續發展的行動綱領和目標。

建議:教學過程中可以從社會可持續發展、經濟可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總體戰略、資源的合理利用與環境保護四個方面對《中國21世紀議程》作一簡單介紹。

教師組織學生從教材和以往學習過的知識中選取有關中國人口數量方面的內容進行討論,並回答下列問題:

1.中國可持續發展面臨的人口問題有哪些?

2.針對以上人口問題,應採取什麼樣的措施?

引導學生閱讀知識窗「人類發展指數」,對中國的人類發展指數進行評價,討論如何提高中國的人類發展指數。

閱讀課文和知識窗,舉例說明我國的資源現狀及為什麼節約能源勢在必行。

閱讀課文,回答問題:

1.中國可持續發展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是什麼?

2.針對以上環境問題,應採取什麼樣的措施?

建議:教師組織學生選取資料或討論,也可以結合學校所在地區的環境問題進行環境戰略的學習。

教師總結:近年來我國在環境問題的治理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從總體上看,環境問題還比較嚴重。

[引申]

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是老問題,但在我國出現了一些新的發展變化,如環境污染過去主要集中在城市,現在鄉鎮企業發展後,農村的環境污染程度比以前大大增加了。

建議:舉行「保護環境,從我做起」主題班會,制定本班愛護環境的守則。

活動建議:

1.先讓學生計算由於水泥廠污染造成的農業損失是多少,然後請一名同學說一說計算的過程。計算過程比較復雜,可以訓練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水泥廠粉塵污染屬於什麼污染?結合所學知識或自己的經歷,舉例說明粉塵污染可能給當地農民造成的損失。引導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後再分組討論,鼓勵大家暢所欲言。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

閱讀課文思考:怎樣實現中國可持續發展的穩定戰略?

活動建議:

1.判斷兩村的做法孰對孰錯並不難,關鍵是通過活動讓學生加強對可持續發展的認識。

2.參考答案:柳林村的做法只考慮到眼前的經濟利益,而破壞了土地資源,對後代的生存發展構成了威脅,是不可取的;梨樹村的做法既開發了礦產資源,又保護了耕地資源和環境,是可持續發展的做法,是可取的。

小結:在人類進入21世紀的時候,可持續發展已成為世界各國共同的選擇。但是由於國情不同,各國面臨的困難和關心的問題各不相同,因此實施可持續發展的具體道路也不會完全相同。人口問題是中國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面臨的首要問題,而資源的持續利用、生態環境的保護則是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基礎。青年學生是現代化建設事業的接班人,必須對可持續發展的總體戰略、對策和行動方案有所了解,逐步養成可持續發展意識,並轉化為自覺行動。

●教學資料

中國人口、資源和環境問題概況

(一)人口

(1)人口增長量龐大,制約社會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近年來我國每年凈增人口在1000萬左右。每年有2000萬以上人口進入勞動年齡,每年新增的國民收入有1/4以上用於新增人口。

(2)控制人口增長任務艱巨,近年內人口出生率回升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從1994年到2000年,每年處於生育旺盛期的婦女人數仍然保持在1億多人,邊遠地區育齡婦女人數還在增多,部分推遲生育的婦女今後還將生育。2003年我國流動人口約1.4億,流動人口的增加,使計劃生育管理難度增大。

(3)近年來出生嬰兒比例失調,男性比例偏高。

(4)人口老齡化使老年人的社會撫養問題日益突出。2000年,我國65歲及65歲以上老年人口比重為7%,老年人口達0.88億。在一些出生率較低地區,如上海、天津、江蘇、浙江等地,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突出。

(5)貧困地區人口與發展面臨嚴重挑戰,提高人口素質的任務緊迫而又艱巨。2003年我國沒有穩定解決溫飽的人口估計有2900萬。2003年全國15歲以及15歲以上文盲、半文盲的人數占總人口的10.95%,其中80%以上分布在農村、貧困地區。

(二)資源

(1)水資源短缺問題日益嚴重。人均淡水資源佔有量2330立方米,相當於世界平均水平的1/4。全國耕地和草場共有400多萬平方千米的面積缺水,有6000多萬農民和4500萬牲畜缺少足夠的清潔飲用水。

(2)耕地短缺矛盾十分突出,非農業用地迅速增加,耕地逐年減少。全國已有1/3的省、自治區人均耕地不足0.067公頃,東部沿海地帶的廣東、浙江等省,人均耕地僅有0.033公頃左右。

(3)能源供需結構矛盾加大,油氣短缺問題嚴重;大宗礦產儲量的耗損速度遠大於年增長速度,現有礦山生產能力將有較大減弱;浪費資源嚴重、礦業開發秩序混亂的狀況仍沒有得到根本治理。

(4)用材林消耗量高於生長量,森林質量不高。草地資源綜合優勢和潛力未能有效發揮,過牧超載、亂開濫墾、草地荒漠化嚴重。

(三)環境

(1)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加,酸雨危害加重。2003年,全國廢氣中二氧化硫排放總量為2158.7萬噸。大中城市汽車尾氣污染日趨明顯,個別城市出現光化學煙霧現象。

(2)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大幅度增加,2000年達221億噸,城市生活污水處理遠不能適應需要。各大江河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並呈發展趨勢,工業發達城市附近水域污染尤為突出。全國各主要城市地下水普遍超采,近海城市海水入侵現象嚴重。近海海域污染加重。

(3)到1994年,工業固體廢物歷年累計堆存量64.6億噸,佔地55697公頃。城市區域環境雜訊污染嚴重,1994年,據39個城市統計,平均等效聲級高達72.6分貝。在城市雜訊源中,生活雜訊佔46.8%,交通雜訊佔28.9%,工業雜訊佔8.3%,施工雜訊佔5.1%,其他雜訊佔10.9%。

(4)鄉鎮工業污染明顯加重。1994年,全國鄉鎮工業廢水排放量達43億噸,工業粉塵排放量達580萬噸。

我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總體目標及主要對策

(一)經濟的司持續發展及其目標

可持續發展對於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同樣是必要的戰略選擇,但是對於像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可持續發展的前提是發展。為滿足全體人民的基本需求和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必須保持較快的經濟增長速度,並逐步改善發展的質量,這是滿足目前和將來中國人民需要和增強綜合國力的一個主要途徑。只有當經濟增長率達到和保持一定的水平,才有可能不斷消除貧困,人民的生活水平才會逐步提高,並且提供必要的能力和條件,支持可持續發展。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必須做到自然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與保護和環境保護,逐步走上可持續發展的軌道。在提高質量、優化結構、增進效益的基礎上,保持經濟穩定增長。

(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及其目標

中國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注重謀求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為此將努力實行計劃生育,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和改善人口結構,堅持優生優育;建立以按勞分配為主體,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收入分配製度,同時引導適度消費;發展社會科學,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良的思想文化傳統,致力於文化的革新;發揚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不斷改善政治和社會環境,保持全社會的安定團結;大力發展教育和文化事業,開展職業培訓、職業道德和社會公德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水平,培養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新人;發展城鎮住宅建設,同時改善城鄉居民居住環境,提高社會綜合服務及醫療衛生水平;通過廣泛的宣傳、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特別是各級領導人員的可持續發展意識和實施能力,促進廣大民眾積極參與可持續發展的建設。

(三)資源環境的可持續利用及其目標

中國可持續發展建立在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良好的生態環境基礎上。國家保護整個生命支持系統和生態系統的完整性,保護生物多樣性;解決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等重大生態環境問題;保護自然資源,保持資源的可持續供給能力,避免侵害脆弱的生態系統;發展森林和改善城鄉生態環境;預防和控制環境破壞和污染,積極治理和恢復已遭破壞和污染的環境;同時積極參與保護全球環境、生態方面的國際合作活動。力爭使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加劇的趨勢得到基本控制,部分城市和地區的環境質量有所改善,逐步使資源、環境與經濟、社會發展相互協調。

保證上述目標實現的主要對策:①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深化改革開放,加快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②加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建設,特別是規范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行為的政策體系、法律法規體系、戰略目標指標體系的建設,以及資源環境、生態綜合動態監測和管理系統、社會經濟發展計劃統計系統、信息支撐系統,以及發展教育事業,提高全社會可持續發展意識和實施能力在內的能力建設。③實行計劃生育,提高人口素質,控制人口數量,改善人口結構。④因地制宜,有步驟地推廣可持續農業技術。⑤重點開發清潔煤技術,大力發展可再生和清潔能源。⑥調整產業結構與布局,推動資源的合理利用,減少產業發展對交通運輸的壓力。⑦大力推廣清潔生產工藝技術,努力實現廢物產出最小量化和再資源化,節約資源、能源,提高效率。⑧加速「小康住宅」建設,改善城鄉居民居住環境條件。⑨組織開發、推廣重大環境污染控制技術與裝備。⑩加強對水資源的保護和污水處理,保護、擴大植被資源,以生物資源合理利用支持物種保護和區域生態環境質量改善,努力提高土地生產力,減少自然災害。

《中國21世紀議程》主要內容

第一部分,可持續發展總體戰略與政策。其中特別強調了可持續發展能力建設,包括建立健全可持續發展管理體系、建立費用與資金機制、加強教育、發展科學技術、建立可持續發展的信息系統。

第二部分,社會可持續發展。包括人口、居民消費與社會服務,消除貧困,衛生與健康、人類住區和防災減災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實行計劃生育、控制人口數量和提高人口素質。

第三部分,經濟可持續發展。其中包括可持續發展的經濟政策、農業與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工業與交通、通信業的可持續發展、可持續能源和生產消費等部分。

第四部分,資源的合理利用與環境保護。包括水、土等自然資源保護與可持續利用,還包括生物多樣性保護;防治土地荒漠化,防災減災;保護大氣層;固體廢物無害化處理等。

21世紀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實施要點:跨越三大「零增長」台階

戰略實施的第一台階:實現人口數量和規模(自然增長率)的「零增長」,同時在對應方向中實現人口質量的極大提高。

戰略台階1:在經過30多年的時間內,把中國人口數量的自然增長率降低為零,從而在人口數量「零增長」的前提下,邁向可持續發展的第一級門檻。

可持續發展的實現,必須經過三個最基本的「零增長」台階,而人口數量的零增長居於這三個零增長之首。事實上,從人類出現於地球之後,這個特殊的種群一直想把自己作為自然界的主宰,尤其是當其具有強大的動力和機器之後,這種心態日益膨脹,雖然不少先知和智者曾經不斷地予以警告,但當事者往往會幼稚地把自己置於至高無上的境地,把本屬於詩人的浪漫或藝術的誇張,納入到自己的日常行為之中,於是非理智地向自然宣戰,貪婪地掠奪自然的財富,滿足人類自身不斷膨脹的慾望。我們明白,地球上的資源永遠是稀缺的,它既要滿足人類無休止增長的需求,更要滿足人類種群自身不斷擴大的需求。因此,人類理智地自控自律已經到了必須覺醒的時候了。人類必須首先控制自己的「種群規模」(即首先達到人口自然增長率為零),再加上實施有節制的「可持續消費」,人類文明的延續才有可靠的基礎。

戰略實施的第二台階:實現物質和能量消耗速率的「零增長」,同時在對應方向上實現社會財富的極大提高。

戰略台階2:當實現人口自然增長率「零增長」之後,再用10年的時間到2040年,在中國實現資源消費和能源消費速率的零增長。目前,世界各國都在探討如何使用更少的能源和資源,去獲得更多的社會財富;如何改變實物型經濟成為知識型經濟,去更加「智慧地」運用資源和能源。人類歷史到公元1900年為止,全世界的經濟財富總規模折算約為6000億美元,在經過整整100年後的今天,全世界每年僅新增產值就可達到當時世界總財富的一半。依照中國的經濟規模,1997年全年的GDP,即相當或略高於1900年時全球經濟的總規模。財富大量積聚的代價是資源和能源的無節制消耗和向地球的無情掠奪,人類現今1年所消耗的礦物燃料,相當於在自然歷史中要花費100萬年所積累的數量。在此種經濟模式、經濟規模(並且仍在急劇擴大)和巨量消耗物質形式資源和能量形式資源的現實中,如不能夠有效地遏止這種洶涌增長的勢頭,人類無疑是在為自己挖掘墳墓。

戰略實施的第三台階:實現生態和環境惡化速率的「零增長」,同時在對應方向上實現生態質量和生態安全的極大提高。

戰略台階3:當實現人口自然增長率和資源能源消耗兩個「零增長」後,再用10年的時間,至2050年實現中國生態環境退化速率的「零增長」。三個零增長的充分實現,標志著中國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基本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中國的生態質量(防止長期性的生態退化)和環境質量(防止短期性的環境污染)的變化,與人口數量龐大的壓力和資源消耗巨大的壓力息息相關,在人口數量和資源、能源消耗速率未達到零增長之前,單一地去提高生態質量和環境質量,是不可能辦到的。因此,中國在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進程中,依照「壓力一狀態一響應」的概念,生態環境質量是作為整體系統中對於人口壓力和資源壓力的響應而表現出來的,由此,人口和資源的壓力不解消,所存在的脅迫和瓶頸狀態不改變,生態環境的響應程度和規模,也是不可能獨立予以改變的,這就是說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宏觀目標中,因為其內部嚴格的邏輯關系所規定的生態環境退化速率達到「零增長」,必然是三大戰略台階中的最後一個,也是最難的一個。

由以上分析可知,中國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大國,在推行可持續發展的國家戰略時,預計要50年的時間,並分別於2030年、2040年、2050年依序通過上述的三大基本台階,此後中國將在一個規范有序的合理門檻內,更加有效地增強自己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十年努力 中國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獲四大成就

(中新社北京2004年3月25日電)經過十年努力,中國在探索適合國情的可持續發展道路上,已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集中表現為以下四個方面:

經濟發展方面,中國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綜合國力明顯增強,國內生產總值已超過11萬億元,成為發展中國家吸引外國直接投資最多的國家和世界第四大貿易國,人民物質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有較大幅度的提高,經濟增長模式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經濟結構逐步優化。

社會發展方面,人口增長過快的勢頭得到遏制,科技教育事業取得積極進展,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消除貧困、防災減災、醫療衛生、縮小地區發展差距等方面均取得顯著成效。

生態建設、環境保護和資源合理開發利用方面,國家用於生態建設、環境治理的投入明顯增加,能源消費結構逐步優化,重點江河水域的水污染綜合治理力度得到加強,大氣污染防治有所突破,資源綜合利用水平明顯提高,通過開展退耕還林、還湖、還草工作,生態環境的恢復與重建取得成效。

可持續發展能力建設方面,各

⑽ 評述人地關系的有關理論

80年代末,Aonu富(011uf尼古拉斯)正式出台長期建構主義國際關系,出版書籍。 「我們創造了世界。」建構學校的國際政治做出最大的貢獻是亞歷山大·溫特。冬季1987「國際組織」發表的一篇文章中文章內容的演員和結構之間的關系,「國際關系理論實幹家 - 結構性問題」,開始探索國際政治和社會因素。 1992年冬季出版的「無政府狀態由國家建立社會建設的強權政治」,立即引起轟動,建構國際關系理論開始得到重視,它可以被用來作為國際關系理論的發展進入第四相標志。冬季的文章質疑的現實主義和自由主義的研究問題的起點 - 非政府國際體系。作為一個事實接受了現實主義和自由主義認為無政府狀態的國際體系的性質,作為一個起點來研究,但溫特指出,如接受「無政府狀態的邏輯」的做法本身是值得商榷的。 「無政府主義邏輯」不僅是現實主義和自由主義霍布斯的邏輯,文化在內的多種文化的邏輯,包括洛克和康德,接受什麼樣的。是「無政府主義邏輯」沒有永恆的客觀存在,但演員在社會實踐中構建社會事實,不像自然科學的自然事實。國家利益,權力政治現實主義的這些基本概念是社會實踐的產物構造這些理念體現在1999年冬季發行的「國際政治的社會理論」,這項工作與新現實主義的代表作「國際政治理論」,在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被認為是20世紀國際關系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建構現實主義和自由主義形成了一個基本的挑戰,並逐漸與後者的兩種形式三足鼎立的局面,最根本的一條是它的現實主義和自由主義不可通約的存在本體論觀點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有相似之處,也有差異,認識論,本體論,方法論,機械三方面的一元論是站不住腳的。建構主義強調的概念,身份,文化的重要性,只有在國際體系的框架結構的概念,以材料的結構是有意義的。檢查這兩個國家之間的關系,不只是看他們是否擁有核武器或是否是鄰居,也要看他們到底是敵人還是朋友。溫特最常用的典型的例子,美國不擔心英國百枚核彈頭,但非常害怕朝鮮的核彈頭,因為英國是一個朋友,和朝鮮是敵人。

現實主義仍處於開發階段。目前代表性的現實主義理論是所謂的進攻性現實主義,這可以被看作是現實發展的第三階段,但也是最典型的冷戰後,最徹底的現實主義,米爾斯海默的代表作「大國政治的悲劇」。雖然這項工作是理論度不是很高,但現實是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自覺的現實主義。獲得進攻性現實主義的靈感來自兩個來源,摩根索的力量之一,和第二,結構的華爾茲。進攻性現實主義,該國旨在挽救他的生命,所以是第一個元素的力量,但元政府的國際體系的結構已經決定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國家將永遠無法知道他們擁有多少權力,所以國家將不可避免地追求無窮的力量,權力關系和霸權已經成為一種必然趨勢,反過來又依賴於霸權的經濟和軍事實力的結果。進攻性現實主義,霸權大國,是國際關系的鐵律,人誰不產生任何影響,它的機械唯物論的錯誤,正因為如此,進攻性現實主義是極度悲觀的現實主義,在華爾茲的新現實主義的悲觀情緒,在某些方面甚至至少比摩根索的現實主義傳統,摩根索的外交技巧的作用,相信和外交藝術的恰恰是人的行為。

自由主義的發展仍在繼續。首先,該系統進一步深入的合作研究,阿克塞爾羅德和復雜系統協同進化理論可能是最前沿的協作研究,不只是研究國家在國際體系中通過一個復雜的學習過程中合作的問題,但也研究其他演員和生物體之間在復雜系統中的合作過程中的幾個重要因素,如相互依存和自由派學者,民主相結合的研究和戰爭與和平問題的國際體系提出了三角和平論二是全球治理中的快速發展階段美元為基本內容的合作治理全球化,治理得到進一步擴大,多邊主義和多邊國際組織,再次成為軟實力的概念,一個是與通識教育的焦點,因為在全球治理中,硬實力是不夠的。三家國內政治和國際政治結合起來。從自由主義的第三階段開始注重國內和國際政治之間的關系在1988年普特曼雙人游戲模式,強調國家和國際層面的關系,海倫·米爾納在1991年的一篇論文,是一個非政府的國際和國內政治進入做法提出了質疑。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這種研究方法沿結合部位的國內和國際政治等方面的發展和相互影響更加明顯。

五,國際關系理論的發展趨勢

從歷史的演變,國際關系理論的角度來看,國際關系理論的發展可能有以下趨勢。

首先,從強調進化的開發周期,強調回顧社會科學(不僅僅是國際關系理論)理論的發展,有兩個明顯的大思維理論是整個系統社會運動周期,是圓形的,湯因比的「文明周期理論」的霸權輪回花園米爾斯海默等已決定周期理論的色彩。沃爾茲的新現實主義,太,只要國際系統不變的無政府主義的性質,在國際體系中的演員將被運行圍繞這個軸,這是客觀規律的權力不能被改變,但自由主義理論。後,它的很大一部分是並非如此。自由的政權理念是進化理論,該系統是一個事實,即人類社會。基歐漢的新自由制度主義理論是最簡單的表達「制度的選擇」 - 系統可以促進各國之間的合作行為,如果考慮到建立系統,人的主觀能動性是通過人的努力,可以促進合作。如果這個命題確實反映基歐漢的思維,這意味著國際關系的整體發展可以擺脫循環育苗,繼續合理化方向。建構主義是逐步突破機械周期理論的歷史,突出人民的概念實力,注重建築功能的人類實踐,強調文化的作用從周期理論進化論的是把重點放在人類機構的本質。沃爾茲的理論是,如果在世界上的殘疾的人,自由基歐漢馬克思主義的系統是一個人有限的動態世界,冬天的建構是一個在世界上積極的動態的動態時的驅動力在國際關系歷史中,在復活是國際關系的希望。

其次,學校利益的權力政治,政治發展現實主義的高峰期,電力成為二戰結束後的國際關系中的所有活動的核心,摩根索建立現實主義理論建設,電力開始的神話。如果電源是繼續政治活動的目的,人類從來沒有希望的,當然,在當今的國際關系中,電源仍是非常重要的,沒有人會否認它,但你可以同時看到一種得到一個清晰的思路?軌跡,它是更正確的方向。後現代主義的國際關系理論,女權主義的國際關系理論,以及建構主義理論的很大一部分已經顯示了這種跡象,即使國家作為一個重要的國際政治行為體,作為國際社會的一員,國家之間的戰斗可能是由於缺乏確認的權利,而不是生存受到威脅。對等關系具有平等權利的承認,即使對方再弱,如果你不承認對方的權利,它會形成結不解之緣。國與國之間,個人之間,所以,太。權力和權利是永恆的政治學的概念,其核心問題是,誰是目的,誰是手段,如果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你不應該忽略結束的權利和權利,將功率是指電源如果現實主義政治理論,自由主義和建構更強調了極為有利的歷史和政治的現實意義。

三,從霸權不同的理論和方法的發展。如果第一階段是理想主義的世界,第二個階段是佔主導地位的現實主義和科學的方法,第三階段已經清楚地表明,多樣化的情況下,無論是在理論和方法是正確的。學者很難說不管什麼自己的理論是唯一正確的國際關系理論,他的研究方法是唯一的方法來研究國際關系和國際關系理論的現實是許多理論共存,共存的多種方法,也可與 - 的現象,所謂的後實證狀態中的各種方法的研究。除了三種主流理論,批判理論的深入發展,規范理論,女性理論,後現代理論。除了實證主義方法論,方法論闡釋學,解構主義方法,這種狀態應該是正常狀態下,因為多理論,多方法的競爭狀態,它應該被「教訓」的真實狀態。

國際關系是非常密切的,與現實相結合,從理論和實踐的關系,國際關系理論,學科,除了非常特殊的威懾理論理論,國際關系理論一般沒有立竿見影的效果的宏觀實踐,有一個微妙的技巧。自身建設理論的角度來看,這是要解決的最根本的問題,如我們是誰?這個世界是什麼?國際關系是什麼?理論本身是思想的積累,實現傳播學術知識的生產和再生產。經過近百年的傳承和歷史的國際關系理論,加深了人們對世界的理解,為社會科學的發展做出了自己的國際關系理論的貢獻本身就是理論旨趣。該理論的基本功能是使人民對世界和人類有一個更深層次的根本問題的認識,從而使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發展歸根到底,是國際關系的基礎,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國際關系,也應該是人類終極關懷。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