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整改整治 » 守正治理

守正治理

發布時間: 2020-11-29 10:43:54

Ⅰ 包拯是歷史上有名的清官,你還知道歷史上哪些清官說說他們的事跡.

中國古代十大清官
在封建社會中,民間對好官稱為清官。在正式的典章史籍中,對好官一般不稱清官,而叫「循吏」、「良吏」、「廉吏」等等。中國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官僚機構的國家,從司馬遷的《史記》開始,就出現了對官僚的類型化評價。好官的標準是什麼?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側重點。司馬遷的標準是:行教、清廉、守法。在崇尚法家政治的戰國、秦及漢初,守法是最主要的好官標准。到了"獨尊儒術"時期,推行教化又成為好官的標准。但因教化的成效很難考核,從三國未年開始,根據司馬懿的思想,清、慎、勤成為正式的為官標准化,清官也就逐漸成為好官的代名詞。

封建社會的清官,其實都是統治階級的代表,都是為維護封建統治服務的。只是,比之於貪官而言,他們畢竟對人民有益,為人民做過一些好事,對社會歷史起過一定的作用,也更為人民所稱道;他們廉潔奉公、公正執法的一面,對今天的法治建設與廉政建設,仍不乏學習、借鑒意義。因此,我們從中國古代的清官中,選取了其中最具代表意義的十人作一簡要介紹。

西門豹,春秋戰國時期魏國人。當時鄴地是魏都的重要門戶,且是戰略要地,但天災人禍不斷,民不聊生。魏王特派西門豹擔任鄴縣令,治理鄴地。西門豹到鄴地後,微服私訪,詢查百姓疾苦,利用「河伯娶媳婦」事件,智懲三老、廷椽和巫婆,用事實教育百姓,破除迷信。同時,修建漳河十二渠,治理漳河水患,發展農業生產,使鄴地百姓逐步富庶起來。西門豹為官一生,清正廉明,造福百姓,死後,鄴地百姓專門為他在漳水邊建造了祠堂,四季供奉。

趙廣漢,字子都,西漢時期涿郡蠡吾縣人。曾任守京兆尹、潁川郡太守、京兆尹。在潁川郡任太守期間,是趙廣漢前期治理的最佳階段,他不畏強權,精明強干,剛到任的幾個月時間,就做了兩件大事:一是打擊豪門大族的勢力,緩和社會矛盾;二是加強地方管理,轉變當地的不良風氣。其威名由此流傳,《漢書》本傳中就把擅長處理政務說成是他的天性。趙廣漢在擔任京兆尹時,表現出高度的責任心,處理各項公務,往往通宵達旦。並且善於思考,講究辦事效率。在其治理期間,京兆地區政治清明,官屬和百姓無不交口稱贊。但京兆尹的職責在於管理京城,因在天子腳下,日常處理政務容易得罪皇親國戚和當朝顯貴,所以,雖然趙廣漢算得上是一位京城行政官中的佼佼者,也仍然落得被腰斬的下場。趙廣漢任京兆尹期間,為官廉潔清明,威制豪強,深得百姓贊頌。

黃霸(?-公元前51),字次公,西漢時期淮陽陽夏(今河南太康)人。史學家班固評論說:「自從漢朝建立以來,要講治理百姓的官吏還是數黃霸第一。」黃霸還在年少時,就立下了做一名好官吏的志向。由於漢時並無科舉制度,漢武帝為緩解財政困難,發布詔令,凡是向國家貢獻財產的給官做。黃霸便用糧食換了一個卒史。從政後,奉公守法,以廉為本;體察民情,以勸課農桑為重。特別是黃霸斷案,崇尚仁政,反對酷刑;對疑案堅持從輕處理;主張對犯罪實行外寬內明,教化為先,把重點放在防患於未然上,所以,黃霸為官,百姓擁護,朝廷滿意,屬下悅服。黃霸也因此從一年俸二百石的小史,一直升到了朝廷的丞相。其中,以在當時的大郡--潁川郡任太守的政績最為突出。此前,潁川郡是一個豪強地主稱霸一方,百姓流離失所的地方,他到任後,大刀闊斧,布施恩德,安置流民,重視農桑,施行教化,經過幾年的精心治理,潁川出現了太平安定,吏治清明,生產發展,「田者讓畔、道不拾遺」的太平景象,皇帝因此下詔稱頌黃霸是良吏中的最優秀者。

徐有功(?-702),本名徐弘敏,唐朝長安人,是唐代最著名的專司審案的官吏。在古代,大多數官職都是行政司法混一的,只有在朝廷才有專門的審案官,但在官僚體系中地位極低,也難有作為。徐有功雖長期擔任專職審案官,卻因敢於嚴格守法,犯顏直諫,執正、平反成百上千冤案,救活人命多達萬人以上而名留青史。徐有功先後任過蒲州司法參軍、司刑寺(即大理寺)司刑丞、秋官(即刑部)員外郎、郎中侍御史司刑少卿等職。徐有功為官之時,正值武周時期,上有武後作亂,下有酷吏網羅,執法守正彼為不易。由於徐有功前後執正大案六七百件,救活人命數以萬計,因而難免得罪酷吏、奸臣,頻遭彈劾、推審,但最終皆因找不出他貪贓或徇私枉法的證據,使他三次被控死罪,三次被赦,兩次被罷官又兩次復出,盡管如此,他仍持志不渝,不阿諛奉承,一心執法守正。也正因如此,使徐有功能成為歷史上罕見的一位名留青史的專職"法官",被當時人譽為"自古無有"的好官。

狄仁傑(公元607-700),字懷英,唐朝並州太原(今山西太原市西南)人,應試明經科(唐代科舉制度中科目之一),從而步入仕途。從政後,經歷了唐高宗與武則天兩個時代。初任並州都督府法曹,轉大理丞,改任侍御史,歷任寧州、豫州刺史、地官侍郎等職。狄仁傑為官,如老子所言"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為了拯救無辜,敢於拂逆君主之意,始終保持體恤百姓、不畏權勢的本色,始終是居屆堂之上,以民為憂,後人稱之為"唐室砥柱"。他任掌管刑法的大理丞,到任一年,便處理了前任遺留下來的17000多件案子,其中沒有一人再上訴伸冤,其處事公正可見一斑,後人據此編出了許多精彩的傳奇故事,連荷蘭也有人以此為題材,編了一本《大唐狄仁傑斷案傳奇》。

陳希亮,字公弼,北宋時期眉州青神(今屬四川)人,原籍京兆(今陝西西安市)。他從進士及第開始,為官30餘年,先後任過知縣、知州、知府、轉運史等地方官,也曾到首都開封府及朝廷任職,不論是在地方還是京城為官,陳希亮嫉惡如仇,不考慮個人的禍福進退,為平民百姓稱頌,使王公貴人害怕。後因辛勞過度而逝世,享年64歲。著名文學家蘇軾,自稱平生不為人作行狀墓碑,但他十分敬佩陳希亮的為人,擔心陳希亮的事跡失傳於後世,而破例寫下了《陳公弼傳》。

包拯(公元999-1062),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是歷史上最有名的清官。他從青少年時代起,就開始立志要為國家出力,「竭忠死義」。包拯仕途的起點是知縣,後歷任知府、轉運使等地方行政長官;擔任過監察御史等監察大臣、戶部副史等掌理國家財政的高級官員、都部署等軍事要職;當過外交使節出使遼邦;最有名的是做過天章閣待制、龍圖閣直學士,所以後人稱他為包待制、包龍圖、包學士。他在開封任知府雖僅一年多的時間,但死後,開封百姓卻在開封府署旁邊建了一座包公祠,以紀念和供奉他。包拯一生清廉簡朴,從不講究排場,即使做了大官,穿著仍與布衣時一樣;對貪污深惡痛絕,在給仁宗的奏疏《乞不用贓吏》中說「廉者,民之表也;貪者,民之賊也。」 他一生嚴於律己,身體力行,他在端州任知州,整頓吏治,打擊貪污,深受百姓歡迎,離任時當地精製一好硯相送,他都婉言謝絕,「不持一硯歸」;他一生鐵面無私,不避權貴,執法如山。對皇親國戚、宦官權貴的不法行為,一律極力主張繩之以法。大力平反冤獄,是包拯生前與死後深為百姓所贊揚和稱頌的主要內容。

包拯在當時和後世都享有盛名,特別在死後,作為清官的典型形象,被不同體裁的文藝作品大肆渲染,使之帶有神奇色彩。隨著國際上文化交流的進展,包拯這個歷史人物和藝術形象還贏得了世界的聲譽。雖然史料中的包拯與藝術作品中的形象相差懸殊,但包拯的一生,既能得到封建最高統治者的賞識,也受到處於水深火熱中的下層人民的擁護和愛戴,作為清官確實是非常典型的。

況鍾(公元1383-1442),字伯律,號如愚,明朝江西靖安縣龍岡州人。況鍾一生出色政績在蘇州知府任上,他直接減輕官糧,實行折征的辦法減輕百姓負擔,穩定和發展經濟。同時,整肅吏治、端正風氣,注意清理冤獄,為民伸冤。他排了一個日程表,每天勘問一個縣的案,周而復始,從不間斷。在剛到任的八個月中,就清理了1500多件案子。經他審理過的案子,無論大小,都能基本做到百姓不叫冤枉,土豪不敢再為非作歹。現在,只要一提起況鍾,人們立即就會想到《十五貫》故事裡那位甘冒風險、敢於伸張正義、為民伸冤的清官。除此之外,他還做了興修水利、舉辦學校、推薦賢才等造福一方的好事。況鍾任職十三年間,三次離任三次留任,替蘇州百姓辦了不少實事,最後積勞成疾,病逝於蘇州任上。當地百姓為紀念況鍾,在他死後,蘇州和七個縣都建立了祠堂。

海瑞(公元1514-1587),字汝賢,海南瓊山縣人。他生活的年代,正是明王朝由盛及衰的轉折時期。表面一片昇平,其時危機四伏。海瑞年青時,便對社會問題表現了極大的關注。在戶部供職時,出於對國家財力的憂慮,為進諫迷信道教、一心求仙而縱容各地大興土木修建廟壇道觀的嘉靖帝,以六品小官身份抱著必死決心毅然上疏。這次他呈上的奏疏便是有名的「直言天下第一事疏」,後人稱為《治安疏》。奏疏遞上後,海瑞即被入獄,好在不久嘉靖病逝、新帝在丞相徐階的勸說之下,才得以獲赦,官復原職,並逐步升至應天十府巡撫等職。之後,他為匡正時弊,嚴肅法紀,主持制定了貪污滿「八十貫絞」等嚴刑。他鐵面無私,對一直有恩於他的老丞相徐階也毫不留情,將徐家仗勢多佔的40萬畝良田退還原主,將欺壓良民的徐階的兩個兒子及20多個家人依律問罪。縱觀海瑞為官,歷經嘉靖、隆慶、萬曆三朝,多次冒死進諫,雖是為了維護封建統治的根本利益,但他嚴於執法,除暴安良,生活清廉,同情百姓,招撫流亡,注意發展生產,興修水利,限制大地主無止境的盤剝,改革落後的風俗習慣,等,得到了百姓的廣泛擁護,其行為具有不可否認的歷史進步作用。

湯斌(公元1627-1687),字孔伯,別號荊峴,晚又號潛庵,祖籍保南睢州(今睢縣)。主要政績在康熙朝,官至內閣學士、江寧巡撫、禮部尚書等。湯斌為官一生,除著書立說,發展理學學說外,幾乎所有精力都集中在河務和漕運的治理上,並注意為百姓減輕負擔、賑災救施、興利除害,從而始終躬身實踐儒家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民本」思想,為變「滿目榛荒,人丁稀少」為「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賦」做出了一定貢獻,其為官清廉,至死僅遺俸銀八兩,連買棺材的錢都不夠,真正可謂是一代清官。
參考資料:http://www.nygdgs.com/qylzwh/data/371.htm

Ⅱ 《論語·子路第十三》全文

全文:子曰:「苟正其身矣,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翻譯:孔子說:「如果端正了自身的行為,管理政事還有什麼困難呢?如果不能端正自身的行為,怎能使別人端正呢?」

出處:《論語·子路第十三》,春秋時期孔子及其弟子所著。

儒家一直注重內在的修煉,給人們提供發展的秩序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樣的一個過程。自身正需要自己能管好自己,需要具備自製的能力,管好自己是管好他人的前提,也是管好他人的起點和基礎。

有自製力的人往往都有威信,不能管理自己的人難有威信,沒有威信又何以服人?俗話說:「正人先正己。」本章里孔子所講的就是這個道理。孔子把「正身」看作是從政為官的重要方面,是有深刻的思想價值的。

(2)守正治理擴展閱讀:

子路少年時,從事各種勞作來維持家庭生活,甚至據不可考之傳言,常吃野菜充飢 。拜入孔門之前,《史記》記載,志氣剛強,性格直爽,頭戴雄雞式的帽子耍威風,佩戴著公豬裝飾的寶劍顯示自己的無敵,曾經瞧不起柔弱的孔子,屢次冒犯欺負孔子。

為此孔子設計出少許禮樂儀式慢慢加以引導,後來,子路穿著儒服,帶著拜師的禮物,通過孔子學生的引薦,請求成為孔子的學生。

《論語·子路》是出自《論語》的文章,共有30篇,有關於如何治理國家的政治主張,孔子的教育思想,個人的道德修養與品格完善,以及「和而不同」的思想。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論語·子路

Ⅲ 中國歷史上的十大清官

中國古代十大清官:

  1. 西門豹,春秋戰國時期魏國人。當時鄴地是魏都的重要門戶,且是戰略要地,但天災人禍不斷,民不聊生。魏王特派西門豹擔任鄴縣令,治理鄴地。

    西門豹到鄴地後,微服私訪,詢查百姓疾苦,利用「河伯娶媳婦」事件,智懲三老、廷椽和巫婆,用事實教育百姓,破除迷信。同時,修建漳河十二渠,治理漳河水患,發展農業生產,使鄴地百姓逐步富庶起來。

    西門豹為官一生,清正廉明,造福百姓,死後,鄴地百姓專門為他在漳水邊建造了祠堂,四季供奉。

Ⅳ 古代的時候有多少清官啊

中國歷史上十大清官:1. 西門豹,春秋戰國時期魏國人。2. 趙廣漢,字子都,西漢時期涿郡蠡吾縣人。3. 黃霸(?-公元前51),字次公,西漢時期淮陽陽夏(今河南太康)人。4. 徐有功(?-702),本名徐弘敏,唐朝長安人,是唐代最著名的專司審案的官吏。5. 狄仁傑(公元607-700),字懷英,唐朝並州太原(今山西太原市西南)人。6. 陳希亮,字公弼,北宋時期眉州青神(今屬四川)人,原籍京兆(今陝西西安市)。7. 包拯(公元999-1062),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8. 況鍾(公元1383-1442),字伯律,號如愚,明朝江西靖安縣龍岡州人。9. 海瑞(公元1514-1587),字汝賢,海南瓊山縣人。10. 湯斌(公元1627 -1687),字孔伯,別號荊峴,晚又號潛庵,祖籍保南睢州(今睢縣)。

Ⅳ 江夏學院的校訓是什麼

尚行、守正、出奇、明德
來 源:
尚行:
北宋易學大家邵雍提出:「尚行,則篤實之風行焉; 」「尚行」意即推崇行動與實踐。
守正:
「守正」是遵守常規,胸懷正氣,是對傳統精神的恪守。大學不僅要教書育人,更有承續優秀民族文化血脈、承傳優秀民族傳統精神的職責,因此,「正」,也就是優秀民族文化傳統的「正」,是一種精神人格的體現;「守正」,就是對優秀民族文化精神傳統的「守」。
出奇:
「出奇」順天應人,守正出奇 就是實現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新,創造奇跡。
即勇於開拓、創新,不斷前進發展。「明德求真」,就必須在「守正」的基礎上創新、「出奇」。
明德:
「明德」出自《大學》:「大學之道,在明德,在新民,在至真至善。」明辨是非善惡,修德正心,養成正直高尚的人格,是為大學之本意。這是對師生人格修養的規定。「明德」是做人、做學問的要求
主要含義:
作為優秀傳統思想的傳承 學校辦學以尚行在先,同時發揚人們天賦的善良美德,極力推崇行動與實踐創新以達才德完美無缺的最高境界;順天應人,守正出奇,使天下至奇至明之人才治理天下的人倫綱常,樹立天下的根本事業,懂得天地的變化繁育。

Ⅵ 「粉絲經濟」是一道治理課題。對此,你怎麼看

粉絲經濟是一道治理課題,當然是發動人民群眾的力量。

Ⅶ 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兩大重點是什麼

即創新和責任.

創新型政府可以說是本屆政府在"十三五"期間重點推動的政府治理目標.創新型政府的要義就是通過政府創新來推動企業、社會和科技等領域的全面創新.政府創新的要點主要是通過放權來給予企業和社會組織更多的空間,同時,政府也要進一步發揮引領和監督的功能.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的全面實行清單管理制度,制定國務院部門權力和責任清單,擴大市場准入負面清單試點等,都是對政府的簡政放權,即通過減少政府的干預來增加企業和社會的活力.

在政府創新的基礎上,通過減少政府的自由裁量權,進一步激發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積極性.以創新引領實體經濟的轉型升級,並推動中國經濟進入質量時代,這就是李總理講的"成就創新大業"的要義.這里需要強調的是,簡政放權是政府創新的一個核心要義.需要指出的是,簡政放權並不意味著政府全面退出所有的領域,而是說政府在一些關鍵的領域要發揮引領和監管的功能.因此,這就引入了第二個關鍵詞--責任.

責任是本屆政府在"十三五"期間的一個內在重要目標.生態建設、保障民生和主動作為應該是李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的責任政府的三個重點.

第一個內容是美麗中國,也就是環境保護的問題.由於近年來關於環境污染,特別是霧霾的問題,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所以李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對這一問題多次強調.李總理在這個問題上坦言政府工作還遠遠不夠,強調要"堅決打好藍天保衛戰",並制定了比較明確的年度計劃,例如年內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分別下降3%,重點地區細顆粒物(PM2.5)濃度明顯下降等.在這一部分的報告中,李總理用了"鐵腕治理"的表述,這也反映政府在責任問題上的擔當.最後李總理特別強調,治理霧霾人人有責,貴在行動、成在堅持,打好藍天保衛戰,更需要全社會的不懈努力.

保障民生則體現在一些重要的領域,如食品葯品的監管.李總理強調要嚴而又嚴,把好每一道關口,因為食品安全直接涉及到人民群眾的生命.保障民生的另一個重點領域是安全生產,李總理使用的詞是"人命關天,安全至上".報告還提出了多項關於保障民生的具體建議,例如當李總理提到一個具體建議,即在年底取消手機國內長途和漫遊費的時候,引起了代表們雷動的掌聲.具體的民生保障措施對政府的信譽有非常重要的支撐作用.李總理在報告中的另一個表述是"民生是為政之要",這也反映了政府的一種負責任的態度.

伴隨著反腐敗工作的進一步深入,一些官員開始採取不作為的方式來消極看待自己的工作職責,因此報告中特別強調了"干字當頭","主動作為".

因而,創新和責任分別是政府治理這個硬幣的兩個方面.創新是政府的積極行為,通過創新激發企業和社會的活力,來推動整個國家治理向更為現代化的方向發展.而責任則幫助政府守住底線,使得人們更加信任政府.李總理還特別強調政府要帶頭講誠信,通過解決影響國計民生的問題,從而讓人民群眾更有獲得感.在創新和責任的合力之下,國家治理現代化一定會邁上一個

Ⅷ 貫徹落實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公務員工作應該把握哪些新要求

一、堅持以科學理念指導組織工作高質量發展

推動組織工作高質量發展,必須順應新時代發展變化,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建設新要求、新部署,用科學理念來提升層次、深化內涵、豐富內容、提高水平,堅持組織路線服務政治路線,突出幹部政治屬性,人才智力支撐,黨建引領基層社會化治理經驗。一是堅持人民主體的理念。組織工作要始終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把造福人民群眾作為組織工作的著力點和落腳點,以群眾的認識度、認可度和滿意度作為檢驗組織工作的標准,讓人民群眾成為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直接參與者、最大受益者、堅定支持者。二是突出黨建統領的理念。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要體現出「眾星捧月」,把黨的全面領導具體落實到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等各方面,落實到各級各類組織的活動之中。三是樹立系統建設的理念。組織部門要以大治理的大格局,提高工作的系統性、前瞻性和預見性,抓住治理的關鍵處,同向發力、系統推進,以組織工作推動城鄉聯合聯動、區域聯合,推進治理更加系統、全面有效。四是強化改革創新的理念。要堅持問題導向,以創新的思路和辦法補短板、破瓶頸、攻難題,激發創新活力,提升組織工作科學化水平。五是提升治理效能的理念。要發揮組織工作的職能作用,以有效的方式,把法治與德治、人的力量和科技的力量、政府有為和市場有效有機結合起來,充分調動幹部積極性,讓治理發揮最大的效能。

二、堅持以科學方法推動組織工作高質量發展

全面踐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推動組織工作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建設,就必須找准組織部門貫徹落實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的切入點和著力點,從我市來看,就是要堅持抓基本、抓整改、抓落實,著力破解組織工作困境,轉被動為主動,守正創新推進工作從「做沒做、有沒有」向「好不好、優不優」轉變。一是在落實黨的全面領導上聚焦用力。立足組織部門的職能職責,充分發揮組織引領優勢、組織體系優勢、組織動員優勢、組織選賢優勢、組織培養優勢、組織覆蓋優勢、組織吸納優勢、組織作風優勢、組織凝聚優勢、組織統籌優勢,建立健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把黨領導一切的原則貫徹到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更好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二是在提升幹部隊伍治理能力上聚焦用力。把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建設放到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大格局中謀劃思考,認真貫徹《2019—2023年全國黨政領導班子建設規劃綱要》,進一步完善幹部選任審批備案和紀實工作,持續強化幹部日常管理監督,大力加強年輕幹部培養,不斷增強考核的科學性精準性,把制度執行力和治理能力作為幹部選拔任用、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三是在強化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上聚焦用力。以組織體系建設為重點,積極探索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有效途徑,做好整合、結合和融合三篇文章,深化各類工作載體和平台舉措,充分利用黨群服務中心、智慧黨建系統建設成果,全面夯實基層治理基礎,構建富有活力和效率的基層治理體系。四是在推動人才制度和政策創新上聚焦用力。積極適應新形勢,充分發揮組織部門牽頭抓總作用,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完善人才政策體系,主動承接對接自治區人才工作布局,深化拓展載體平台建設,提升人才服務水平,加大人才引用力度,加強對人才的政治引領和政治吸納,鼓勵各類人才為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貢獻智慧和力量。五是在完善激勵幹部擔當作為措施上聚焦用力。建立崇尚實干、帶動擔當、加油鼓勁的正向激勵體系,研究解決激勵手段不多、容錯糾錯與黨紀黨規銜接不緊、能下調整標准籠統等問題,在選人用人上體現講擔當、重擔當的鮮明導向,把敢不敢扛事、願不願做事、能不能幹事作為識別幹部、評判優劣、獎懲升降的重要標准,把敢於負責、勇於擔當、善於作為、實績突出的幹部及時大膽用起來。六是在建設「人民滿意公務員隊伍」上聚焦用力。堅持和加強黨對公務員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認真貫徹新修訂公務員法,改進和完善相關配套制度,穩妥、有序推進綜合管理類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工作,進一步改進公務員考核,著力提高公務員管理科學化規范化水平。

三、堅持以科學制度保證組織工作高質量發展

健全乾部、組織、人才工作制度,是健全黨的全面領導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組織部門貫徹四中全會精神,關鍵是完善科學精準的選賢任能制度、科學嚴密的組織制度、科學開放的人才制度。總書記強調「要強化制度執行力,加強制度執行的監督,切實把我國的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在黨的地方組織,特別是基層組織,制度的執行尤為重要,必須把提高執行力擺在突出位置,形成權威高效的制度執行體制,確保各項制度落地落實。一是完善科學精準的選賢任能制度執行機制。著眼於建設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專業化幹部隊伍,把提高治理能力作為新時代幹部隊伍的重大任務,堅持黨管幹部原則,堅持好乾部標准,持續推進素質培養、知事識人、選拔任用、從嚴管理、正向激勵「五大體系」建設。落實幹部任用條例,加強政治素質考察,堅決防止「兩面人」;貫徹實施公務員法,抓好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落實;健全乾部監督管理制度,完善領導幹部個人有關事項報告制度;貫徹執行幹部考核工作條例,完善擔當作為的激勵機制。二是完善科學嚴密的組織體系制度執行機制。著眼於不斷增強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力、戰鬥力,遵從維護黨的集中統一領導的組織制度,推動形成黨的中央組織、地方組織、基層組織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嚴密體系,實現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全覆蓋。抓好涉及農村牧區、街道社區、機關、事業單位、國企等各領域黨建工作制度的落實,加強非公經濟組織、社會組織、互聯網等新興領域黨建工作。落實黨支部工作條例,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條例,發展黨員細則等制度法規,從嚴加強黨員隊伍建設。三是完善科學開放的人才政策制度執行機制。結合實際加快人才制度和政策創新,實行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政策;加強人才平台載體設計和工作抓手創新,抓好適應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人才規劃實施;完善人才培養、評價、流動、激勵機制,營造「近者悅、遠者來」的人才工作生態。
(作者系烏蘭察布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

Ⅸ 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建設要堅持和完善什麼的社會治理制度保持社會穩定維

「凡將立國,制度不可不察也。」制度是治國安邦的根本,具有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探索、確立並完善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顯示出獨特優勢和鮮明特徵,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的奇跡,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在我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際,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繪就了時間表和路線圖,並強調,推進全面深化改革,既要保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穩定性和延續性,又要抓緊制定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急需的制度、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新期待必備的制度,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斷自我完善和發展、永葆生機活力。長風破浪會有時。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正闊步在新時代的偉大征程上、中國共產黨正帶領廣大人民群眾邁步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長征路上、中國共產黨正努力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深刻實踐中,必須要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基本要求。

堅持黨的領導和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相統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黨和人民在長期實踐探索中形成的科學制度體系,在這個探索過程中,中國共產黨居於領導地位,起著決定、主導、統領作用,人民群眾居於主體地位,起著探索、踐行、確證的作用,二者作用相互補充,從根本上是統一的。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探索、確立、完善發展過程中,黨的領導起著根本作用。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中國共產黨確定中國制度探索和建設的根本立場、根本原則、根本方向。根本立場就是人民立場,不忘初心、以人民為中心就表明了我們黨堅守根本立場的決心和意志。根本原則就是社會主義原則,無產階級政黨的奮斗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我們黨既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也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而是堅定社會主義原則。根本方向就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我們黨的歷史使命是建設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人民群眾則是中國制度的主體力量。首先,人民群眾是中國制度探索的主體。中國制度是在實踐中闖出來的、試出來的,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力量,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是社會實踐的內在動力。其次,人民群眾是中國制度踐行的主體。中國制度建構的目的是為了形成公正的社會秩序,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它的優勢要轉化為社會發展的力量,其主體是人民群眾。最後,人民群眾是中國制度確證的主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在社會改革和發展中不斷完善和發展的,制度的合理性、有效性和先進性都要在人民群眾的實踐中得以確證。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現了黨的領導作用和人民主體作用的統一。黨確立根本方向、把握發展規律、進行頂層設計,其智慧源泉來自人民的實踐,最終也是在人民實踐中得以體現;人民群眾的實踐方式、探索方法決定於黨和國家的頂層設計,人民群眾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展現創造歷史的偉力。

堅持馬克思主義與中國改革實踐相統一

馬克思主義是社會主義革命、建設、改革的指導思想,黨的領導和人民主體作用都是在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下、在改革發展實踐中展現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符合人類社會發展規律,體現了唯物史觀基本原理,是馬克思主義指導中國改革實踐的結果。

馬克思主義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和普遍矛盾,是無產階級解放的思想武器,是我們黨帶領中國人民不斷改革、探索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指導思想。我們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基本觀點、基本方法,分析具體問題,解決特殊矛盾,並在實踐中不斷發展馬克思主義,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特別是新時代改革中,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成為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指導思想,是21世紀的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認為,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發展要求的規律,上層建築一定要適應經濟基礎發展要求的規律,是人類社會發展規律。我們的改革正是改變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生產關系的某些方面,不適應經濟基礎發展要求的上層建築的某些方面,由此,促進生產力發展,也正是通過對生產關系、上層建築的改革,建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馬克思主義不是教條,而是行動的指南。由於社會生活條件的劇烈變化,隨之發生具體政治形勢和直接實際行動的任務的變化,馬克思主義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也就體現出不同的特點,如果忽視這一點,馬克思主義就會變成片面的、畸形的、僵化的東西。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一定要以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際問題、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著眼於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運用,著眼於對實際問題的理論思考,著眼於新的實踐和新的發展。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制度建構中的指導作用正是在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實踐中實現的。中國改革實踐條件是中國制度建構的根基,它包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等精神因素,以及中國國情、歷史方位等物質條件,它們構成了中國制度建構的出發點和制約因素。隨著改革和社會發展,制度建構的文化層面的精神因素不斷豐富和創新,中國國情和歷史方位也會不斷變化,在解決不斷變化的中國現實問題和矛盾中,中國制度不斷完善和發展。

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這是從中國實際出發,以問題為導向的辯證唯物主義方法論,這是馬克思主義的本質要求。馬克思主義只有置於社會發展的現實中,才能顯示自身的價值、生命力和力量;中國改革發展的矛盾和任務只有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才能堅持正確的方向,找到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法。在改革開放中,我們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將改革實踐的經驗、方法和成果總結、凝練,上升為制度理論體系,從而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堅持社會主義原則與改革創新發展相統一

習近平總書記就《中共中央關於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起草情況向全會作說明時指出,《決定稿》突出守正創新、開拓進取,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回答了「堅持和鞏固什麼、完善和發展什麼」這個重大政治問題,既闡明了必須牢牢堅持的重大制度和原則,又部署了推進制度建設的重大任務和舉措。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探索、完善和發展過程中,在道路方向上,我們始終堅持社會主義根本原則與改革創新相統一,這是中國制度的本質特徵。

新中國成立後,我們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改革開放後,我們堅守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這是制度改革的根本和底線,是人民當家作主這一價值追求的根本保證。偏離社會主義性質,改革就會犯顛覆性的錯誤。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而不是其他什麼主義,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不能丟,丟了就不是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既堅持了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又根據時代條件賦予其鮮明的中國特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根本屬性是社會主義,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生產資料公有制、按勞分配的分配製度、人民民主專政等制度形式,都體現了中國制度的社會主義原則,是我們制度改革堅定不移的根本。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又在創新發展中不斷彰顯其制度優勢。它既不同於資本主義制度,也有別於傳統社會主義制度,前者使我們堅持社會主義原則,後者則體現為改革創新精神。離開社會主義,走資本主義道路,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性質、社會主義國家政權就不能得到保障;回到傳統社會主義,缺少創新發展,失去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性質也會失去活力和存在的力量。如鄧小平所言,「右可以葬送社會主義,『左』也可以葬送社會主義。中國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探索的過程就是不斷創新發展的過程。在基本經濟制度方面,我們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等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在基本政治制度方面,我們堅持黨的領導地位,實行各民主黨派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在基本文化制度方面,我們堅持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發展了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中國制度的探索就是社會主義的創新和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代中國的偉大社會變革,不是簡單延續我國歷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簡單套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設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國家社會主義實踐的再版,也不是國外現代化發展的翻版。中國制度體現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與中國改革實踐邏輯的統一,保持定力和改革創新的統一,使科學社會主義在中國煥發出蓬勃生機和巨大活力。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