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整改整治 » 價值鏈治理

價值鏈治理

發布時間: 2020-11-21 02:39:43

1. 什麼是酒店價值鏈含義

近年來隨著中國名酒店組織(China Famous Hotels Corporation )(以下簡稱CFHC)的規模和影響力的不斷延展以及網路經濟在全球的風行,學界和業界開始將其作為一種新型的企業組織形態加以關注和研究。CFHC既不是一般意義上以資產為紐帶的企業集團,也不是以保護行業利益為宗旨的行業社團組織,我們無法用傳統的企業組織形態對其進行定義,但它的戰略聯盟特性卻具有典型的現代網路組織的價值取向。本文嘗試著用當代管理學理論中關於網路組織和價值鏈的原理來詮釋中國名酒店組織存在的價值基礎和發展方向,同時也希望在理論上對其存在的合理性進行一些澄清。
一、 網路組織存在的形式與意義
現代社會的生產方式在自身發生深刻變化的同時也在全面的改變著現代人類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不僅如此,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變帶來了貨物與資源流通方式的改變。市場在資源配置的方式上更加貼近顧客的現實與潛在需求。為了更加有效的實現企業效益的最大化與顧客效益的最大化,企業的組織形態也在發生著變化。企業網路組織就是典型的現代企業的一種新型形態。它的存在基礎可能是資本的,也可能是市場的或信息的或技術的或原料的等等。網路組織的存在形式各式各樣,這主要依賴於企業自身的資源特徵和發展戰略要求而形成的選擇。不管企業或個人是否准備好了接受這樣一種現實:我們的社會正全面進入一種網路社會,企業組織都在自覺不自覺的構建或選擇自己的網路組織。這樣的企業組織用新的生產方式為社會帶來了新的經濟形態----網路經濟。網路經濟以信息技術為基礎、以知識經濟為核心、以顧客現實和潛在需求為導向,採用最直接的方式為顧客提供服務。托馬斯.彼得斯在對眾多優秀企業考察後得出結論,現代企業管理的基石就是貼近顧客,滿足他們的需求,並進一步預測其未來所需。 在網路經濟的驅動下,傳統經濟行為的網路化趨勢日益明顯,網路已成為實現企業價值的重要載體。
綜觀資本主義的發展史,網路組織在市場經濟中曾經扮演過的角色也許還歷歷在目。被打上了壟斷烙印的如下企業組織聯盟其實也是網路組織的不同表現形態。用現代經濟的視角加以審視,其實壟斷並不是這些企業組織的全部本性。為了更好的理解網路組織發展的歷史脈絡,這里有必要把歷史上出現過的主要網路組織的特性作一簡單陳述。
托拉斯(TRUST),生產同類產品或在生產上有密切聯系的企業為了獲取高額利潤從生產到銷售全面合並組成的企業組織形態。參加托拉斯的企業在法律上和產銷上都失去獨立性。
卡特爾(CARTEL),生產同類產品的企業為了獲取高額利潤,在劃定市場、規定產量、確定價格等某一個或幾個方面達成協定而形成的一種壟斷聯合。參加卡特爾的企業在生產、銷售財務和法律上都保持獨立,但違背協議則受到罰款、撤銷享受專利等處罰。
辛迪加(SYNDICAT)同一生產部門的壟斷資本企業為了獲取高額利潤在流通過程中通過訂立共同銷售產品和采購原料的協定而建立的壟斷組織。
康采恩(KONZERN),分屬不同部門的壟斷資本企業,以實力最雄厚的企業為核心結成的壟斷聯合。
如上有些過時的企業網路組織形態由於受到時代條件甚至法規的約束而淡出歷史舞台,但網路組織並沒有因此而銷聲匿跡,而是以新的形態滲透到生產、消費和流通的各個領域以及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二戰以後,混合型的企業聯合體應運而生。各類企業集團、跨國公司、企業聯盟、連鎖經營、企業外包等網路組織以其迅猛之勢深刻而全面的改變著傳統的資源配置模式。
耐克公司不再自己去生產球衣球鞋,而是制定標准後將自己的商譽貼在指定的廠商生產出來的產品上,由此而獲取豐厚的利潤;差不多遍及世界每個角落的麥當勞以其統一獨特的形象深入人心,也許進入麥當勞餐廳的消費者並不知道經營麥當勞餐廳的並不是美國人;從事酒店專業的人士肯定都知道國際連鎖酒店的存在但並不一定深究過國際連鎖酒店集團存在的原因和運作的方式。作為消費者來說無論我們知道還是不知道網路組織的性質,這些組織給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的影響可是那麼的具體和普遍;但作為企業投資者和企業經營者來說,如果我們還對網路組織不了解或沒有擁抱企業網路組織的沖動,那我們很難用自身有限的資源來滿足顧客的需求,同時我們也不可能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網路組織存在的基本意義在於將個體的企業資源通過借用外部資源的力量而獲取更大的效用。
管理理論的演進其實與企業組織結構的變化有密切的關聯性。因此每個管理學學派都從不同的角度對組織形態進行探究。泰勒、法約爾和韋伯為代表的古典組織理論對組織內部的分工與活動進行了詳盡論述。以後的系統學派、權變學派、組織再造等理論體系都涉及到了組織的革新。不同形態的網路的組織有不同的治理結構,但有一點是區別於傳統經濟組織的就是網路組織的運作模式以信任為基礎而不是契約。邁克爾。穆恩在《火炬品牌---網路經濟時代的品牌鑄造》一書中斷言:信用網路將成為網路經濟領域一個嶄新時代的組織原則。 網路組織的特性決定了其治理結構和運行模式與其它經濟組織的不同。其治理結構和管理方式都超越了傳統管理學理論,無論是在組織結構上還是在具體的業務流程和利益共享的方式上都迥然不同。現代公司治理理論中關於產權理論、交易成本、委託代理等企業理論也就不能簡單的套用來註解網路型組織。網路組織超越企業邊界的革命對傳統的關於企業與市場存在涇渭分明的邊界的理論提出了挑戰。
二、 價值鏈是網路組織存在的基礎
邁克爾.波特在其《競爭優勢》一書中對價值鏈(VALUE CHAIN)進行了較為詳盡的論述,但他所論述的價值鏈是基於單個企業在利用自身資源獲取競爭優勢時每個環節所應該產生的價值,從設計、生產、營銷到流通等各個環節。波特認為,一定水平的價值鏈是企業在一個特定產業內的各種活動的組合。一個企業的價值鏈和它所從事的單個活動的方式反映了其歷史、戰略、推行戰略的途徑以及這些活動本身的經濟效益。 無論企業的競爭戰略是成本優勢(overall cost leadership)、標歧離異(differentiation)還是目標集聚(objective focus) 都應與價值鏈有對應關系。下圖清楚的表明了價值鏈的構成:

波特揭示了這樣一個基本原理:單個的企業需要在經濟活動的各個環節培養價值從而形成價值鏈,任何企業要想在競爭中獲取優勢必須在價值鏈的某個環節或幾個環節優於產業中的其它企業。但他在區分企業基本活動和輔助活動時忽略了工業企業和服務業的差異特性,因為在服務業中,企業基本活動和輔助活動緊密聯系,在有的企業甚至被波特認定是輔助活動的因素可能轉化為企業的基本活動或者說決定性的活動。如在酒店業中,人力資源優勢的重要性無論怎樣強調也不過分。
獨立企業如此,網路組織的生命力更在於由各個價值節點編織成的價值網路。約翰遜(Johnson)和勞倫斯(Lawrence)(1988)關於「增殖夥伴關系」(value adding partners)的理論進一步闡明了戰略聯盟增值鏈關系(value adding chain),即個體企業通過建立一種合作夥伴關系獲取一種競爭優勢,每個企業完成價值增殖系列鏈條上的一部分從而形成相互迭加的增殖活動。無論是以資本為基礎的還是以市場、信息、技術、原料為基礎的企業網路組織都具有特定的價值取向,這種價值取向既是網路組織發展的動力同時也構成特定網路組織的競爭戰略。多數網路組織存在的誘因是為了在競爭中獲取優勢,因而如何設計網路組織的核心競爭能力便是網路組織治理的主要功能。
如果將企業的競爭力來源分為內部來源和外部來源,外部聯盟是企業獲取競爭優勢的重要外部來源之一。隨著技術革命和市場的全球化,科斯(Coase)時代關於企業「內部化」或「市場替代」正在向「外部化」或聯盟化方向轉變。 特別是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進程中,這種趨勢得到了強化。
三、 CFHC的網路組織特徵
戰略聯盟型組織分為縱向聯盟和橫向聯盟。縱向聯盟主要是指供應商、生產商和銷售商根據產業分工建立的長期合作夥伴關系。縱向戰略聯盟的優勢在於集中資源專業化;降低管理成本;創造激勵機制;組織結構的靈活性等。 而橫向聯盟是同部類的企業跨空間的資源共享,主要表現為市場、信息、技術等方面的合作機制。戰略聯盟的主要原因是企業之間存在著資源的相互依賴性和經濟活動的多元化,這些價值活動在聯盟中能得到新的組合和延伸,使企業降低交易成本,獲取更多的利潤;企業聯盟中可以相互學習獲取新的知識和技能。 更有學者認為企業網路組織在一定程度上正是企業實現相互學習的知識聯盟。通過這種網路,組織成員之間實現知識共享,企業能夠獲得其他成員的知識和技能。相互之間核心能力和知識的互補,使得企業網路組織變得更富有競爭力。(李維安2003)
成立於1991年的CFHC的立意是典型的橫向戰略聯盟型網路組織。它是國有酒店(或國有控股酒店)之間在信任和資源共享的基礎上建立的一種戰略聯盟合作平台。加入組織的個體酒店仍然享有獨立的經營地位,在根據酒店業的競爭特性設計組織架構時,考慮到企業間只有合作的無限空間而沒有相互競爭性,所以每個城市只選擇一家酒店作為其組織成員。從CFHC組織章程中對組織宗旨的界定可以看出其合作的基礎和價值取向。
1、中國名酒店組織是由中國主要城市的著名高星級酒店及著名相關旅遊企業組成的利益共同體。
2、中國名酒店組織堅持:「塑造品牌,資源共享,互利合作,共同發展」的宗旨,在各成員單位平等互利的基礎上,集中資源優勢,追求組織整體利益和成員個體利益。
3、中國名酒店組織以市場為導向,並按照市場規則運行和發展。
如果用波特關於產業競爭模型來考察CFHC的發展歷程,我們便可清楚的理解選擇目前的戰略定位的必然性。

CFHC 的成立與發展都是和中國酒店業的宏觀與微觀環境的演變緊密相聯的。當1991年CFHC的創立者懷著一種樸素的思想構建其組織雛形時,中國酒店業市場基本上是賣方市場。盡管國際酒店集團已經開始進入中國,但由於供求關系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所以聯盟的宗旨並不完全是為了競爭,而更多的是在對國外酒店集團的簡單模仿時獲得一種信息交流的需要。隨著中國旅遊產業在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推動下發生巨變,供求關系也在發生著變化。酒店的客房增長速度遠遠大於客源的增長速度,所以中國旅遊業出現一種宏觀報喜,微觀報憂的局面。1979年至2000年間中國旅遊飯店數和客房數增長了五六十倍。從1979年到2000年飯店總量從150座旅遊飯店,1.7萬間客房到2000年達到10481座旅遊飯店,94.82萬間客房的規模。 從1995年到2000年中國旅遊飯店增加了23%,但與此同時,客房出租率卻出現了大幅度下降,1998年中國旅遊飯店年均出租率只有51.67%。幾年間中國酒業出現了行業虧損的局面。
不僅如此,潛在的酒店進入者還在不斷增加。房地產商認為酒店業是地產業安全的避風港,在政府宏觀調控沒有到位的情況下,一座又一座的寫字樓轉化為了酒店;政府部門要麼為了突出政績要麼為自己尋找一方樂土也在追求著一種時髦,政治化的酒店以商業化的面孔出現在市場;國有企業將酒店業作為自己的權利延伸而誕生的酒店成了其他產業的衍生物;國際酒店集團在潛力巨大的中國市場的誘使下,也大舉進入。 中國酒店業真正進入了一個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動盪復雜的市場環境。CFHC成員酒店所在的主要城市的酒店業市場競爭格局更是進入了白熱化的階段。
再從消費者角度加以考慮,隨著市場供給的大量增加和消費者日趨成熟,對酒店業的選擇也更為理性。價格因素和酒店條件同時成為選擇的依據。由於作為服務業的酒店產品可替代性較強,因而在顧客對酒店搖擺不定的選擇過程中,價格戰爭在所難免。
在最艱難的時代,最能與酒店業同舟共濟的可能算是供應商了,不斷下降的酒店用品和原料價格以及延期支付的條件使酒店業度過了較為艱難時代。當然供應商同樣的也面臨著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而在做出痛苦的抉擇。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CFHC不得不調整自身的戰略定位,在2001年的太原會議上重新確立了組織的宗旨和組織架構,把組織由原來的聯誼型轉變為直接指向市場的新型網路組織,並從四個方面來構建組織的戰略基礎。
1、市場:為了發揮組織的整體資源優勢,提升個體酒店的競爭力,組織決定成立營銷專業委員會並在北京成立CFHC定房中心以期為成員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2003年還在香港注冊「中國名酒店組織(香港)酒店管理公司」為以後CFHC的更進一步市場化運作做法律上和組織上的准備。而且該公司在香港的注冊表明了組織實現國際化和市場化的決心與理想。
2、信息:為了加強組織成員之間以及組織與市場間的信息傳遞,CFHC 建立了國際互連網站,並通過秘書處、網站和其它方式來完成信息的充分利用。組織成員間信息的交流對於及時的把握行業競爭態勢並尋找到適當的市場定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技術:為了提高組織成員間的整體管理水平,組織成立了八個專業委員會來交流和督導酒店的管理技術的提高,專業委員會的成立標志著CFHC的運行機制更加專業化和多元化從而最大限度的將組織的整體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
4、管理者需求:為了使CFHC成員酒店的管理者能夠了解不同特色的酒店經營理念和管理技術,共同培養一種市場經濟的觀念和把握市場的本領,建立一個在組織框架內外的雙邊和多邊的交流機制是至關重要的。特別是對於國有酒店業的經營者來說如何將酒店從完成政治目標的經濟組織轉化為完成經濟目標的企業組織是組織沿著正確的組織目標前行的保證。聖吉在《第五項修煉》中提出了建立學習型組織的理念。自我超越(Personal Mastery)、改善心智模式(Improving Mental Models)、建立共同願景(Building Shared Vision)、團對學習(Team Learning)、系統思考(Systems Thinking)中的每項要素都是對現代管理者和每個企業組織的一種挑戰。組織智力資源的聚集有利於降低組織學習成本。通過觀念和技術兩個層面上的進步可以使組織成員中管理水平較低的組織成員通過捷徑完成其管理水平的跨越式發展。
在這四個戰略支柱的基礎上,CFHC已經發展成在中國具有廣泛代表意義,覆蓋包括港、澳、台的主要城市並在飯店業界有影響力的酒店聯盟組織,目前CFHC成員已經超過50家。如果用簡單的圖示來表示其網路形態,我們會發現每個具有價值創造力的網路節點把個體酒店編織成了一個利益共享的網路組織。當然這個組織也是一個開放性的組織,除了組織內部的網路優勢外,組織還計劃與其它國內外的企業組織或社會組織建立外部性的戰略聯盟,如與航空公司的聯盟、與國內外酒店組織的聯盟、與國內外酒店管理學院或培訓機構的聯盟以及其它旅遊組織的聯盟等以便使組織的資源邊界得到延展。

由理事大會、常務理事會、秘書處以及八個委員會構成的CFHC組織運行機制正在探索中逐步完善。

CFHC 的聯盟型組織形態,既沒有產權的紐帶也沒有傳統意義上的委託代理治理機制。組織的存在和運行都是在一種信任和相互需要的條件下進行的。象這樣的戰略聯盟組織如果沒有信任的基礎,其治理成本將是非常高昂的。而治理成本的高昂會將這樣一個本身非盈利的運行機制引入死胡同。目前CFHC的治理結構也是基於網路組織的特性而設計的。在戰略性聯盟組織中,信息不可能完全對稱,因為追求信息的完全對稱帶來的相對成本過高。在信息不對稱和不完全契約模型中,最優的經濟效果可以通過將決策權配置給能對合作成功產生最大邊際效果的代理人來實現。分散的所有權需要有分散的決策權來減輕源自信息不對稱帶來的代理問題。由於專業化導致知識的分裂,網路組織的財產所有權分散到各個合作夥伴之間,而不象傳統公司那樣集中於一個企業之內。因此,客觀上要求決策權必須相應分散,是分散基礎上的群體決策和分布式的決策協調。(李維安,孫國強 2003)目前CFHC 採取的專業委員會制度可以較好的解決這一課題。所以專業委員會運作的效率將直接影響到整個組織的效果。
四、 CFHC的網路價值鏈
企業戰略聯盟是為適應產品的空間分化和市場空間價值鏈一體化而形成的,並且成為兩者有效對接的紐帶。 CFHC通過網路的價值連接把產品的內涵和外延都得到了擴展,從而打破了獨立酒店產品的獨立性,這對作為以服務為主要產品的酒店業來說至關重要。因為在一個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的市場經濟時代,獨立酒店的地區性產品很難滿足流動的顧客對產品連貫性的需求,因而,如何使產品的連貫性給消費者塑造消費信心是網路組織的重要使命。產品的內涵和外延的豐富的直接效果就是市場空間的無限擴展,市場的潛力是無限的,關鍵是企業能否利用有限的資源投入到無限的為顧客服務中去。管理理論大師魯克(Peter F.Drucker)認為企業是創造顧客的組織。企業的存在不僅僅是滿足顧客現實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創造需求。創造需求的過程就是創造市場的過程。
品牌創造是連接CFHC和顧客的商業文化紐帶,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聯系可以從購買者的動機加以考察:品牌通過幫助消費者簡化選擇過程從而降低采購成本和實現更快的交易速度;品牌所代表的質量保證和更多的產品選擇使消費者降低風險;品牌可以幫助消費者展現自己的身份和社會地位,同時表現個人的人身追求。 CFHC的品牌效應既賜予消費者以價值同時也為個體酒店的企業價值提升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
CFHC的網路化建設和價值鏈的建設是一體化進行的,即是說在構建戰略聯盟的同時,CFHC就把建立價值鏈的目標定位在內部價值鏈和外部價值鏈的建設同步進行。實際上這兩類價值鏈的功能是互補的。內部價值鏈是指組織成員通過四個基本價值聯接而形成一個 「價值場」,這個「價值場」所形成的組織張力構成了CFHC 的核心競爭力。
但這個價值鏈的出發點和終點都應該是市場,或者說消費者。首先消費者認知到CFHC的品牌形象和它所蘊涵的價值,然後做出選擇到組織成員酒店消費的決定;顧客的消費過程由於受到CFHC內部價值鏈的加工得到獨特的高質量系統化服務,顧客的價值得以實現,顧客價值實現的外在表現形式就是支付的意願和重復消費的意願;顧客價值的實現的過程也是個體酒店價值實現的過程,所以在這個意義上,酒店的價值和顧客的價值是一致的;酒店價值的實現意味著組織的整體價值通過顧客的消費過程而自然的轉移到了個體酒店,個體酒店對組織的歸依就是組織的最高價值;價值鏈再進入下一個循環,組織將價值再轉移到顧客,從而完成了一個網路組織價值鏈的循環周期。在這個循環中,CFHC起到了顧客價值加工器或價值放大器的作用,即使說,顧客的價值通過CFHC 的系統化和高質量的服務程序加工而得到實現和升值。作為網路組織與市場對接的價值也就得以實現。
這里需要對在這個價值鏈上所形成的價值進行甄別,作為企業來說,其價值既表現為現實的經濟價值,也表現為潛在的經濟價值;作為顧客來說既表現為物有所值的消費經歷,也表現為對自身生活質量的提升;對於組織來說,其價值既表現為企業作為社會組織對社會的貢獻,同時又表現為組織形象的升華和組織生命力的增強。

CFHC作為聯盟型的網路組織與國際酒店集團比較其價值鏈的基本結構有相似之處,但由於其內部價值鏈的豐富性和組織結構緊密性的差異,所以在價值鏈的內涵方面也呈現出差異性特徵。從國際酒店集團價值鏈的結構圖示中我們可以看出其價值加工器比其它聯盟型酒店組織的增值能力要強。

無論是CFHC 或者是國際酒店集團,其網路價值鏈運行的基本原理是一致的,但是由於國際酒店集團作為網路性組織的資源基礎優勢的存在,其對顧客價值的系統化和標准化的加工能力明顯的強於非集團型網路組織,結果是給顧客帶來的增值效益的比較優勢。其另外一個優勢表現為組織運行效率遠遠高於非集團型網路組織。但是國際酒店集團運行的劣勢也是存在的,這也是為什麼國際酒店集團不可能完全取代特許經營或中國名酒店組織這樣的網路型組織的基本原因。由於集團化運行的成本相對於CFHC這樣的網路組織要高,高成本必然最終要轉移給消費者,作為可替代性較強的酒店產品來說,價格無疑是選擇的重要尺度之一;酒店業的標准化在特定的條件下有可能與特色化和個性化產生對立效應,而在一個消費日趨個性化的時代,對顧客的個性化需求進行關注是必要的,而像CFHC這樣保持個體酒店經營特色的網路組織可以較好的解決顧客差異化需求。
戰略聯盟價值鏈在結構上和重心上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科技的進步或行業競爭方式的變革有可能改變原來價值鏈的許多東西,聯盟組織既要在價值鏈的各個環節獲取先機,同時又要有目標、有重點的突破。
五、 結論:
作為現代企業的經營者如果還企圖把自己控制的企業封閉起來孤芳自賞,那這個企業就是在自絕於市場,也終將被市場所拋棄。由於支撐現代社會進步的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人們的生活觀念和消費觀念正如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所預言的那樣也在發生著革命性的變化,企業的存在是為社會提供產品與服務的,如果我們提供的產品落後於人們的價值需求,那麼這個企業從本質上說就沒有存在的價值。現代企業如果要想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它必定要建立自己的網路或者利用別人的網路資源。
其二,如果沒有社會的資源對企業的支持,這個企業就不能算是一個現代意義上的企業,如何有效的利用社會資源是現代管理的一種境界。社會資源是有限的,企業可利用資源也是有限的,如何利用有限的資源建立無限的網路架構從而讓企業獲取資源的能力延伸是當代管理藝術的表現形式。
其三,在一個非壟斷的競爭性行業里,我們是無法迴避競爭的,特別是象酒店業這樣的可替代性極強的產業,競爭是全方位的,管理文化的競爭、管理模式的競爭、管理人才的競爭、市場的競爭等等幾乎是每天都在發生的事。但當競爭進入一種膠著狀態,所有參與競爭的對手都不可能在競爭中取得絕對優勢的時候,一種博弈性選擇將對所有的競爭對手都是最好的一種選擇,從而追求最大的邊際效用。競爭中的合作將是管理藝術的另一主旋律。
其四,網路組織成功運作的關鍵在於其治理機制能否保證合作各方不去利用它們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和不完全契約而出現道德風險(moral hazard),在組織運行效率方面要求組織成員同步互動且有序高效協作。網路機制是一種區別於正式機制的非正式治理機制,社會機制從宏觀、靜態的角度定義合作行為,運作機制從微觀、動態的角度調節合作過程,從而形成一個治理機制體系。關系、互動與協同是網路組織的治理邏輯,網路機制在網路組織治理邏輯的基礎上發揮作用,從而保證了網路組織的有序運作與治理目標的順利實現。(李維安2003)
CFHC作為中國酒店業的先驅性企業組織,其治理模式和運行效率離真正意義上的戰略聯盟還有一定的差距,但這種方向性選擇無疑是正確的並且也是先進的,這種探索有益於為中國酒店業行業素質的提升尋找到另外一條網路經濟之路。我們在此有必要感謝當初組織的創立者,同時要感謝社會各界對CFHC的關愛。我們要做的就是在更加廣泛的網路上構建為顧客和企業創造更多價值的價值鏈體系。

2. 如何建立「基於價值鏈的薪酬績效激勵」體系

一、明確企業的戰略定位,形成與企業戰略相匹配的薪酬戰略
企業戰略是基於企業優勢、劣勢、機會、威脅分析等基礎上制定的揚長避短或是揚長補短等發展的目標及相關舉措,各業務層面的戰略則圍繞實現企業戰略分解制定。可想而知,企業戰略依據其所擁有的人員共同努力得以實現,所以人力資源戰略成為業務層面最關鍵的戰略之一。薪酬戰略是建立在人力資源戰略基礎之上的,屬於人力資源戰略的一個組成部分,薪酬戰略應圍繞如何支撐人力資源戰略的實現來設計。通過薪酬戰略的設計,其後轉化為具體的薪酬制度、技術和管理流程,有效的引導員工和改變員工的行為和態度,使其與組織的戰略相配合。而一旦實現這種配合,企業就可以通過人的行為來獲取競爭優勢,因為落實到每個員工中日常工作的行為與業績才是競爭對手無法仿製的戰略。
二、科學合理的設計薪酬管理體系
1、建立完善的薪酬管理制度
無論在什麼企業,薪酬都是一個敏感的問題,是企業高層管理者以及所有員工最為關注的內容,它直接關繫到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成效,對企業的整體績效產生影響。因此必須科學合理的設計薪酬體系,以外部公平、內部公平、員工公平、程序公平為原則,建立完善的薪酬管理制度,既確保薪酬的內部公平性和外部競爭性,同時有體現員工的貢獻和價值,最終實現企業戰略目標,提升企業的綜合競爭力,促進企業的持續增長。
2、採用科學的薪酬技術
薪酬設計涉及一些具體的技術方法,這些都是確保薪酬體系內部公平的基礎。如何科學的選擇薪酬設計的技術,設計多元的薪酬激勵要素與薪酬結構,以滿足不確定性、多層次、復雜的員工需求,使薪酬設計反映不同類別員工的特點。如沒有切合企業實際的、科學的技術方法,就失去薪酬的公平性和激勵作用。
3、注重薪酬管理體系可操作性、靈活性
在制定薪酬管理制度和薪酬結構應當盡量淺顯易懂,使得員工能夠理解設計的初衷,從而按照企業的引導規范自己的行為,達成更好的工作效果。只有簡潔明了的制度流程操作性才會更強,有利於迅速推廣,同時也便於管理。
企業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和外界環境發生變化的情況下,應當及時對薪酬管理體系進行調整,以適應環境的變化和企業發展的要求,這就要求薪酬管理體系具有一定的靈活性。
4、注重薪酬管理體系的可承受性、適應性
企業在確定薪資的水平必須考慮企業實際的支付能力,必須做好薪酬預算工作,薪酬水平須與企業的經濟效益和承受能力保持一致。人力成本的增長幅度應低於總利潤的增長幅度,同時應低於勞動生產率的增長速度。用適當工資成本的增加引發員工創造的經濟增加值,保障企業的利益,實現可持續發展。當然,企業的薪酬管理體系不是一成不變,應根據企業不同的發展階段和不同外界環境進行調整,以適應環境的變化和企業發展的要求,這就要求薪酬管理體系具有一定的靈活性。
三、確定企業的薪酬理念與薪酬管理策略
員工關注薪酬,並不意味著薪酬只是員工從業、擇業唯一因素。企業文化和企業的薪酬文化有著密切的關系,優秀的企業文化為企業的發展提供長久深厚的發展動力,也引導著企業人力資源開發,企業文化所形成的企業內部的文化氛圍和價值導向能夠起到精神激勵的作用,將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調動與激發出來,把人們的潛在智慧誘發出來,使員工的能力得到充分發揮,提高各部門和員工的主觀能動性。因而,企業的薪酬體系設計要體現企業文化的價值訴求,並據此設計企業的薪酬理念,發揮薪酬文化的軟約束和軟激勵作用,使員工能夠從內心感受到一種價值觀,認識到崗位是其施展才華的舞台,工作是承擔個人責任的行為,要在工作中創造價值並獲取回報。薪酬理念和薪酬機制和制度建設,推進薪酬理念的落地,才能引導員工自覺約束自己行為,是自己的行為更為職業化。如果不注重薪酬文化的建設,再好的薪酬體系也無法完全發揮起作用,甚至會產生相互攀比的副作用。
此外,科學合理的薪酬體系設計還取決於科學有效的管理策略。企業的薪酬的管理策略包括薪酬治理與管控模式、薪酬重心的傾斜與內部差距、薪酬的決定模式、薪酬結構的優化與調整策略、薪酬的等級管理策略、團隊與個體薪酬管理策略、薪酬支付方式管理策略、薪酬的溝通策略、薪酬的滿意度管理策略九個方面。因而,在建立薪酬管理體系時,應將上述管理策略的要求融合於企業管理制度、設計出發點之中,才能更好的完全發揮薪酬的激勵作用。
總之,薪酬體系設計必須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並緊密結合企業的戰略和文化,系統全面科學的考慮各項因素,並及時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修正和調整,才能充分發揮薪酬的激勵和引導作用,為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起到重要的制度保障作用。

3. 全球價值鏈的本質影響

關於全球價值鏈治理模式的劃分,對於研究目前國內比較關注的全球產業轉移問題具有重要的意義。不同治理模式下產業空間轉移進程和結果是顯著不同的:模塊型治理模式中,各廠商是優勢互補的關系,而非控制關系,廠商的市場適應能力較強,投資的專用性程度較低,具有很強的空間轉移能力。關系型治理模式中,一般以中小企業為主,憑借信譽、相互信任而聚集,表現出較強的社會同構性、空間臨近性、家族和種族性等特徵,由於單個經濟行為主體規模較小,對市場需求的識別能力較弱,其市場適應能力的強弱是以空間集聚為前提的,相比之下,其空間轉移能力較弱。領導型治理模式的顯著特徵是眾多中小廠商依附於幾個大中型廠商,這些大中型廠商對中小型廠商具有很強的監督和控制力,這種依附關系的改變需要較高的變更成本。一般來說,全球價值鏈治理模式的選擇主要由以下因素決定:
首先是交易的復雜程度,價值鏈中交易越復雜,各主體之間的交互作用越強。採取的治理模式越傾向於網路型治理模式(模塊型、關系型和領導型)和等級制的治理模式。
其次是交易的標准性,反映的是價值鏈中信息和知識的可獲得性,及其傳遞效率和交易費用。某些行業的價值鏈中,關於產品、生產過程等的復雜信息經過編輯標准化處理後便很容易在價值鏈中傳遞,如果供應商有能力接受並實施這些標准化的信息,並且這些標准在價值鏈中被廣泛採納,則採用模塊型治理模式;否則,價值鏈中的主導企業將壟斷這些信息,對其他企業實施垂直一體化的控制,採用的是等級制治理模式,或者採取外包戰略,但對承包企業實行緊密地監控,採用的是領導型治理模式。
再次是供應商的競爭水平,接受和實施價值鏈中的主導企業所傳遞的復雜信息,要求供應商具有較高的能力。如果供應商的能力較低,主導企業只能實行垂直管理,價值鏈採用的是等級制治理模式;或者外包,採用領導型治理模式。
不管怎樣,盡管全球價值鏈治理模式有不同,但其本質是世界經濟關系不同模式的具體體現,也是市場經濟機制在全球配置資源的結果。首先,各國由於歷史、文化和經濟基礎的差異,決定了其整體的全球價值鏈層次。其次,每個國家的企業由於本身在本產業中的競爭能力差異也決定了其在全球價值鏈的等級。再次,國際政治的影響力也是一國及其企業在全球價值鏈等級的重要因素。總之,一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綜合實力決定了其企業在全球價值鏈中的等級,而這種等級又影響了企業本身的競爭能力。

4. 為什麼跨國戰略聯盟能夠整合企業價值鏈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逐步發展,發達國家跨國公司將其產品生產過程分為不 同的環節和工序,並將各個環節在全球范圍內重新整合配置,最終形成了以產 業內分工為特徵的全球價值鏈體系。在這個價值鏈體系形成過程中,跨國公司 本著增強自身核心競爭力的目的,按照對自身有利的戰略意圖,將資源在全球 范圍內進行構建、整合,並以此統治著價值鏈上其他國家生產商。雖然統觀整 個價值鏈,分散在價值鏈各個環節的廠商之間互為依賴、合作的關系,但這並 不等同於它們處於平等的價值分配地位。價值鏈上研發環節和市場營銷環節是 利潤最豐厚的兩個部分,中間的產品生產、組裝環節是利潤最微薄的部分。一 般說來,研發環節、營銷環節的利潤率可以達到20%以上,而產品生產、組裝 環節利潤率只有5%左右。那些掌握著價值鏈利潤豐厚部分的正是構建全球價值 鏈的發達國家跨國公司,他們成為治理者;而自然資源和勞動力資源豐富的廣 大發展中國家則往往成為被治理者,被發達國家跨國公司嵌入在價值鏈低端環 節。發達國家跨國公司憑借占據了價值鏈中附加值高的環節獲得了更多收益, 過剩的生產能力也為其增強了價值鏈上的價格主導權,藉由跨國並購、戰略聯 盟及服務外包等整合方式,跨國公司不斷壓榨處於價值鏈底端國家企業生產者 的利潤。雖然在這個過程中中國企業也可通過自主學習學得發達國家的一些先 進生產技術和管理經驗,但是中國企業始終是在以被管理者的身份獲得極小部 分的收益。隨著嵌入程度的逐步加深,中國產業發展的主動性也不斷被削弱, 甚至國家經濟安全也都會受到一定程度威脅。

5. 全球價值鏈的研究內容

從上述定義可以看出,全球價值鏈主要從縱向維度來研究全球經濟組織,而全球生產網路則更傾向從縱、橫兩個維度來研究經濟組織。產品越復雜,其生產包括的工序越多,其縱向維度更長;產業越龐大,專業化分工越有可能獲得規模經濟,其橫向維度也會更發達,因而也更有可能形成規模宏大、結構復雜的生產網路。全球生產網路可以被認為是全球價值鏈發展的高級形式,而全球價值鏈既可以看作是生產網路的初級形式,也可以理解為是對全球生產網路的抽象和簡化,這種抽象和簡化對於理論研究來說又是必要的。因此,全球價值鏈治理可看作全球生產網路之治理。
目前對全球價值鏈的理論研究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一是全球價值鏈的治理。全球價值鏈的治理是指價值鏈的組織結構、權力分配,以及價值鏈中各經濟主體之間的關系協調。目前對全球價值鏈治理的理論研究主要集中在治理模式方面,雖然Kaplinsky和Morris(2000)借鑒西方社會三權分立的原理提出了一個價值鏈治理的分析框架,即價值鏈中立法治理、執行治理和監督治理,其中的部分原理在實證研究中有所體現,但理論上還很不完善和系統。二是全球價值鏈的升級,主要研究升級的機制、類型和路徑等。三是價值鏈中經濟租的產生和分配,包括進入障礙,經濟租產生的來源(如技術能力、組織能力、技能和營銷能力等核心能力),租金的分配等。價值鏈研究的這三個方面是有機結合在一起的,其中治理居於核心地位,它決定了價值鏈中的升級和租金的分配。

6. 政府如何在全球價值鏈中有效地推動產業升級政策

英文中economy源自古希臘語οικονομα(家政術)。οικο為家庭的意思,νομο是方法或者習慣的意思。因此,其本來含義是指治理家庭財物的方法,到了近代擴大為治理國家的范圍,為了區別於之前的用法也被稱為「政治經濟學」(Political Economy)。
這個名稱後來被馬歇爾改回經濟學(Economics)。到了現代,如果單稱經濟學的話,是在政治經濟學或者更廣的層面來考慮經濟,因此一般在指經濟學的時候經濟學與政治經濟學是同義的。

7. 酒店服務價值鏈的構建與對策(論文 文獻綜述)

近年來隨著中國名酒店組織(China Famous Hotels Corporation )(以下簡稱CFHC)的規模和影響力的不斷延展以及網路經濟在全球的風行,學界和業界開始將其作為一種新型的企業組織形態加以關注和研究。CFHC既不是一般意義上以資產為紐帶的企業集團,也不是以保護行業利益為宗旨的行業社團組織,我們無法用傳統的企業組織形態對其進行定義,但它的戰略聯盟特性卻具有典型的現代網路組織的價值取向。本文嘗試著用當代管理學理論中關於網路組織和價值鏈的原理來詮釋中國名酒店組織存在的價值基礎和發展方向,同時也希望在理論上對其存在的合理性進行一些澄清。
一、 網路組織存在的形式與意義
現代社會的生產方式在自身發生深刻變化的同時也在全面的改變著現代人類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不僅如此,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變帶來了貨物與資源流通方式的改變。市場在資源配置的方式上更加貼近顧客的現實與潛在需求。為了更加有效的實現企業效益的最大化與顧客效益的最大化,企業的組織形態也在發生著變化。企業網路組織就是典型的現代企業的一種新型形態。它的存在基礎可能是資本的,也可能是市場的或信息的或技術的或原料的等等。網路組織的存在形式各式各樣,這主要依賴於企業自身的資源特徵和發展戰略要求而形成的選擇。不管企業或個人是否准備好了接受這樣一種現實:我們的社會正全面進入一種網路社會,企業組織都在自覺不自覺的構建或選擇自己的網路組織。這樣的企業組織用新的生產方式為社會帶來了新的經濟形態----網路經濟。網路經濟以信息技術為基礎、以知識經濟為核心、以顧客現實和潛在需求為導向,採用最直接的方式為顧客提供服務。托馬斯.彼得斯在對眾多優秀企業考察後得出結論,現代企業管理的基石就是貼近顧客,滿足他們的需求,並進一步預測其未來所需。 在網路經濟的驅動下,傳統經濟行為的網路化趨勢日益明顯,網路已成為實現企業價值的重要載體。
綜觀資本主義的發展史,網路組織在市場經濟中曾經扮演過的角色也許還歷歷在目。被打上了壟斷烙印的如下企業組織聯盟其實也是網路組織的不同表現形態。用現代經濟的視角加以審視,其實壟斷並不是這些企業組織的全部本性。為了更好的理解網路組織發展的歷史脈絡,這里有必要把歷史上出現過的主要網路組織的特性作一簡單陳述。
托拉斯(TRUST),生產同類產品或在生產上有密切聯系的企業為了獲取高額利潤從生產到銷售全面合並組成的企業組織形態。參加托拉斯的企業在法律上和產銷上都失去獨立性。
卡特爾(CARTEL),生產同類產品的企業為了獲取高額利潤,在劃定市場、規定產量、確定價格等某一個或幾個方面達成協定而形成的一種壟斷聯合。參加卡特爾的企業在生產、銷售財務和法律上都保持獨立,但違背協議則受到罰款、撤銷享受專利等處罰。
辛迪加(SYNDICAT)同一生產部門的壟斷資本企業為了獲取高額利潤在流通過程中通過訂立共同銷售產品和采購原料的協定而建立的壟斷組織。
康采恩(KONZERN),分屬不同部門的壟斷資本企業,以實力最雄厚的企業為核心結成的壟斷聯合。
如上有些過時的企業網路組織形態由於受到時代條件甚至法規的約束而淡出歷史舞台,但網路組織並沒有因此而銷聲匿跡,而是以新的形態滲透到生產、消費和流通的各個領域以及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二戰以後,混合型的企業聯合體應運而生。各類企業集團、跨國公司、企業聯盟、連鎖經營、企業外包等網路組織以其迅猛之勢深刻而全面的改變著傳統的資源配置模式。
耐克公司不再自己去生產球衣球鞋,而是制定標准後將自己的商譽貼在指定的廠商生產出來的產品上,由此而獲取豐厚的利潤;差不多遍及世界每個角落的麥當勞以其統一獨特的形象深入人心,也許進入麥當勞餐廳的消費者並不知道經營麥當勞餐廳的並不是美國人;從事酒店專業的人士肯定都知道國際連鎖酒店的存在但並不一定深究過國際連鎖酒店集團存在的原因和運作的方式。作為消費者來說無論我們知道還是不知道網路組織的性質,這些組織給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的影響可是那麼的具體和普遍;但作為企業投資者和企業經營者來說,如果我們還對網路組織不了解或沒有擁抱企業網路組織的沖動,那我們很難用自身有限的資源來滿足顧客的需求,同時我們也不可能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網路組織存在的基本意義在於將個體的企業資源通過借用外部資源的力量而獲取更大的效用。
管理理論的演進其實與企業組織結構的變化有密切的關聯性。因此每個管理學學派都從不同的角度對組織形態進行探究。泰勒、法約爾和韋伯為代表的古典組織理論對組織內部的分工與活動進行了詳盡論述。以後的系統學派、權變學派、組織再造等理論體系都涉及到了組織的革新。不同形態的網路的組織有不同的治理結構,但有一點是區別於傳統經濟組織的就是網路組織的運作模式以信任為基礎而不是契約。邁克爾。穆恩在《火炬品牌---網路經濟時代的品牌鑄造》一書中斷言:信用網路將成為網路經濟領域一個嶄新時代的組織原則。 網路組織的特性決定了其治理結構和運行模式與其它經濟組織的不同。其治理結構和管理方式都超越了傳統管理學理論,無論是在組織結構上還是在具體的業務流程和利益共享的方式上都迥然不同。現代公司治理理論中關於產權理論、交易成本、委託代理等企業理論也就不能簡單的套用來註解網路型組織。網路組織超越企業邊界的革命對傳統的關於企業與市場存在涇渭分明的邊界的理論提出了挑戰。
二、 價值鏈是網路組織存在的基礎
邁克爾.波特在其《競爭優勢》一書中對價值鏈(VALUE CHAIN)進行了較為詳盡的論述,但他所論述的價值鏈是基於單個企業在利用自身資源獲取競爭優勢時每個環節所應該產生的價值,從設計、生產、營銷到流通等各個環節。波特認為,一定水平的價值鏈是企業在一個特定產業內的各種活動的組合。一個企業的價值鏈和它所從事的單個活動的方式反映了其歷史、戰略、推行戰略的途徑以及這些活動本身的經濟效益。 無論企業的競爭戰略是成本優勢(overall cost leadership)、標歧離異(differentiation)還是目標集聚(objective focus) 都應與價值鏈有對應關系。下圖清楚的表明了價值鏈的構成:

波特揭示了這樣一個基本原理:單個的企業需要在經濟活動的各個環節培養價值從而形成價值鏈,任何企業要想在競爭中獲取優勢必須在價值鏈的某個環節或幾個環節優於產業中的其它企業。但他在區分企業基本活動和輔助活動時忽略了工業企業和服務業的差異特性,因為在服務業中,企業基本活動和輔助活動緊密聯系,在有的企業甚至被波特認定是輔助活動的因素可能轉化為企業的基本活動或者說決定性的活動。如在酒店業中,人力資源優勢的重要性無論怎樣強調也不過分。
獨立企業如此,網路組織的生命力更在於由各個價值節點編織成的價值網路。約翰遜(Johnson)和勞倫斯(Lawrence)(1988)關於「增殖夥伴關系」(value adding partners)的理論進一步闡明了戰略聯盟增值鏈關系(value adding chain),即個體企業通過建立一種合作夥伴關系獲取一種競爭優勢,每個企業完成價值增殖系列鏈條上的一部分從而形成相互迭加的增殖活動。無論是以資本為基礎的還是以市場、信息、技術、原料為基礎的企業網路組織都具有特定的價值取向,這種價值取向既是網路組織發展的動力同時也構成特定網路組織的競爭戰略。多數網路組織存在的誘因是為了在競爭中獲取優勢,因而如何設計網路組織的核心競爭能力便是網路組織治理的主要功能。
如果將企業的競爭力來源分為內部來源和外部來源,外部聯盟是企業獲取競爭優勢的重要外部來源之一。隨著技術革命和市場的全球化,科斯(Coase)時代關於企業「內部化」或「市場替代」正在向「外部化」或聯盟化方向轉變。 特別是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進程中,這種趨勢得到了強化。
三、 CFHC的網路組織特徵
戰略聯盟型組織分為縱向聯盟和橫向聯盟。縱向聯盟主要是指供應商、生產商和銷售商根據產業分工建立的長期合作夥伴關系。縱向戰略聯盟的優勢在於集中資源專業化;降低管理成本;創造激勵機制;組織結構的靈活性等。 而橫向聯盟是同部類的企業跨空間的資源共享,主要表現為市場、信息、技術等方面的合作機制。戰略聯盟的主要原因是企業之間存在著資源的相互依賴性和經濟活動的多元化,這些價值活動在聯盟中能得到新的組合和延伸,使企業降低交易成本,獲取更多的利潤;企業聯盟中可以相互學習獲取新的知識和技能。 更有學者認為企業網路組織在一定程度上正是企業實現相互學習的知識聯盟。通過這種網路,組織成員之間實現知識共享,企業能夠獲得其他成員的知識和技能。相互之間核心能力和知識的互補,使得企業網路組織變得更富有競爭力。(李維安2003)
成立於1991年的CFHC的立意是典型的橫向戰略聯盟型網路組織。它是國有酒店(或國有控股酒店)之間在信任和資源共享的基礎上建立的一種戰略聯盟合作平台。加入組織的個體酒店仍然享有獨立的經營地位,在根據酒店業的競爭特性設計組織架構時,考慮到企業間只有合作的無限空間而沒有相互競爭性,所以每個城市只選擇一家酒店作為其組織成員。從CFHC組織章程中對組織宗旨的界定可以看出其合作的基礎和價值取向。
1、中國名酒店組織是由中國主要城市的著名高星級酒店及著名相關旅遊企業組成的利益共同體。
2、中國名酒店組織堅持:「塑造品牌,資源共享,互利合作,共同發展」的宗旨,在各成員單位平等互利的基礎上,集中資源優勢,追求組織整體利益和成員個體利益。
3、中國名酒店組織以市場為導向,並按照市場規則運行和發展。
如果用波特關於產業競爭模型來考察CFHC的發展歷程,我們便可清楚的理解選擇目前的戰略定位的必然性。

CFHC 的成立與發展都是和中國酒店業的宏觀與微觀環境的演變緊密相聯的。當1991年CFHC的創立者懷著一種樸素的思想構建其組織雛形時,中國酒店業市場基本上是賣方市場。盡管國際酒店集團已經開始進入中國,但由於供求關系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所以聯盟的宗旨並不完全是為了競爭,而更多的是在對國外酒店集團的簡單模仿時獲得一種信息交流的需要。隨著中國旅遊產業在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推動下發生巨變,供求關系也在發生著變化。酒店的客房增長速度遠遠大於客源的增長速度,所以中國旅遊業出現一種宏觀報喜,微觀報憂的局面。1979年至2000年間中國旅遊飯店數和客房數增長了五六十倍。從1979年到2000年飯店總量從150座旅遊飯店,1.7萬間客房到2000年達到10481座旅遊飯店,94.82萬間客房的規模。 從1995年到2000年中國旅遊飯店增加了23%,但與此同時,客房出租率卻出現了大幅度下降,1998年中國旅遊飯店年均出租率只有51.67%。幾年間中國酒業出現了行業虧損的局面。
不僅如此,潛在的酒店進入者還在不斷增加。房地產商認為酒店業是地產業安全的避風港,在政府宏觀調控沒有到位的情況下,一座又一座的寫字樓轉化為了酒店;政府部門要麼為了突出政績要麼為自己尋找一方樂土也在追求著一種時髦,政治化的酒店以商業化的面孔出現在市場;國有企業將酒店業作為自己的權利延伸而誕生的酒店成了其他產業的衍生物;國際酒店集團在潛力巨大的中國市場的誘使下,也大舉進入。 中國酒店業真正進入了一個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動盪復雜的市場環境。CFHC成員酒店所在的主要城市的酒店業市場競爭格局更是進入了白熱化的階段。
再從消費者角度加以考慮,隨著市場供給的大量增加和消費者日趨成熟,對酒店業的選擇也更為理性。價格因素和酒店條件同時成為選擇的依據。由於作為服務業的酒店產品可替代性較強,因而在顧客對酒店搖擺不定的選擇過程中,價格戰爭在所難免。
在最艱難的時代,最能與酒店業同舟共濟的可能算是供應商了,不斷下降的酒店用品和原料價格以及延期支付的條件使酒店業度過了較為艱難時代。當然供應商同樣的也面臨著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而在做出痛苦的抉擇。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CFHC不得不調整自身的戰略定位,在2001年的太原會議上重新確立了組織的宗旨和組織架構,把組織由原來的聯誼型轉變為直接指向市場的新型網路組織,並從四個方面來構建組織的戰略基礎。
1、市場:為了發揮組織的整體資源優勢,提升個體酒店的競爭力,組織決定成立營銷專業委員會並在北京成立CFHC定房中心以期為成員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2003年還在香港注冊「中國名酒店組織(香港)酒店管理公司」為以後CFHC的更進一步市場化運作做法律上和組織上的准備。而且該公司在香港的注冊表明了組織實現國際化和市場化的決心與理想。
2、信息:為了加強組織成員之間以及組織與市場間的信息傳遞,CFHC 建立了國際互連網站,並通過秘書處、網站和其它方式來完成信息的充分利用。組織成員間信息的交流對於及時的把握行業競爭態勢並尋找到適當的市場定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技術:為了提高組織成員間的整體管理水平,組織成立了八個專業委員會來交流和督導酒店的管理技術的提高,專業委員會的成立標志著CFHC的運行機制更加專業化和多元化從而最大限度的將組織的整體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
4、管理者需求:為了使CFHC成員酒店的管理者能夠了解不同特色的酒店經營理念和管理技術,共同培養一種市場經濟的觀念和把握市場的本領,建立一個在組織框架內外的雙邊和多邊的交流機制是至關重要的。特別是對於國有酒店業的經營者來說如何將酒店從完成政治目標的經濟組織轉化為完成經濟目標的企業組織是組織沿著正確的組織目標前行的保證。聖吉在《第五項修煉》中提出了建立學習型組織的理念。自我超越(Personal Mastery)、改善心智模式(Improving Mental Models)、建立共同願景(Building Shared Vision)、團對學習(Team Learning)、系統思考(Systems Thinking)中的每項要素都是對現代管理者和每個企業組織的一種挑戰。組織智力資源的聚集有利於降低組織學習成本。通過觀念和技術兩個層面上的進步可以使組織成員中管理水平較低的組織成員通過捷徑完成其管理水平的跨越式發展。
在這四個戰略支柱的基礎上,CFHC已經發展成在中國具有廣泛代表意義,覆蓋包括港、澳、台的主要城市並在飯店業界有影響力的酒店聯盟組織,目前CFHC成員已經超過50家。如果用簡單的圖示來表示其網路形態,我們會發現每個具有價值創造力的網路節點把個體酒店編織成了一個利益共享的網路組織。當然這個組織也是一個開放性的組織,除了組織內部的網路優勢外,組織還計劃與其它國內外的企業組織或社會組織建立外部性的戰略聯盟,如與航空公司的聯盟、與國內外酒店組織的聯盟、與國內外酒店管理學院或培訓機構的聯盟以及其它旅遊組織的聯盟等以便使組織的資源邊界得到延展。

由理事大會、常務理事會、秘書處以及八個委員會構成的CFHC組織運行機制正在探索中逐步完善。

CFHC 的聯盟型組織形態,既沒有產權的紐帶也沒有傳統意義上的委託代理治理機制。組織的存在和運行都是在一種信任和相互需要的條件下進行的。象這樣的戰略聯盟組織如果沒有信任的基礎,其治理成本將是非常高昂的。而治理成本的高昂會將這樣一個本身非盈利的運行機制引入死胡同。目前CFHC的治理結構也是基於網路組織的特性而設計的。在戰略性聯盟組織中,信息不可能完全對稱,因為追求信息的完全對稱帶來的相對成本過高。在信息不對稱和不完全契約模型中,最優的經濟效果可以通過將決策權配置給能對合作成功產生最大邊際效果的代理人來實現。分散的所有權需要有分散的決策權來減輕源自信息不對稱帶來的代理問題。由於專業化導致知識的分裂,網路組織的財產所有權分散到各個合作夥伴之間,而不象傳統公司那樣集中於一個企業之內。因此,客觀上要求決策權必須相應分散,是分散基礎上的群體決策和分布式的決策協調。(李維安,孫國強 2003)目前CFHC 採取的專業委員會制度可以較好的解決這一課題。所以專業委員會運作的效率將直接影響到整個組織的效果。
四、 CFHC的網路價值鏈
企業戰略聯盟是為適應產品的空間分化和市場空間價值鏈一體化而形成的,並且成為兩者有效對接的紐帶。 CFHC通過網路的價值連接把產品的內涵和外延都得到了擴展,從而打破了獨立酒店產品的獨立性,這對作為以服務為主要產品的酒店業來說至關重要。因為在一個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的市場經濟時代,獨立酒店的地區性產品很難滿足流動的顧客對產品連貫性的需求,因而,如何使產品的連貫性給消費者塑造消費信心是網路組織的重要使命。產品的內涵和外延的豐富的直接效果就是市場空間的無限擴展,市場的潛力是無限的,關鍵是企業能否利用有限的資源投入到無限的為顧客服務中去。管理理論大師魯克(Peter F.Drucker)認為企業是創造顧客的組織。企業的存在不僅僅是滿足顧客現實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創造需求。創造需求的過程就是創造市場的過程。
品牌創造是連接CFHC和顧客的商業文化紐帶,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聯系可以從購買者的動機加以考察:品牌通過幫助消費者簡化選擇過程從而降低采購成本和實現更快的交易速度;品牌所代表的質量保證和更多的產品選擇使消費者降低風險;品牌可以幫助消費者展現自己的身份和社會地位,同時表現個人的人身追求。 CFHC的品牌效應既賜予消費者以價值同時也為個體酒店的企業價值提升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
CFHC的網路化建設和價值鏈的建設是一體化進行的,即是說在構建戰略聯盟的同時,CFHC就把建立價值鏈的目標定位在內部價值鏈和外部價值鏈的建設同步進行。實際上這兩類價值鏈的功能是互補的。內部價值鏈是指組織成員通過四個基本價值聯接而形成一個 「價值場」,這個「價值場」所形成的組織張力構成了CFHC 的核心競爭力。
但這個價值鏈的出發點和終點都應該是市場,或者說消費者。首先消費者認知到CFHC的品牌形象和它所蘊涵的價值,然後做出選擇到組織成員酒店消費的決定;顧客的消費過程由於受到CFHC內部價值鏈的加工得到獨特的高質量系統化服務,顧客的價值得以實現,顧客價值實現的外在表現形式就是支付的意願和重復消費的意願;顧客價值的實現的過程也是個體酒店價值實現的過程,所以在這個意義上,酒店的價值和顧客的價值是一致的;酒店價值的實現意味著組織的整體價值通過顧客的消費過程而自然的轉移到了個體酒店,個體酒店對組織的歸依就是組織的最高價值;價值鏈再進入下一個循環,組織將價值再轉移到顧客,從而完成了一個網路組織價值鏈的循環周期。在這個循環中,CFHC起到了顧客價值加工器或價值放大器的作用,即使說,顧客的價值通過CFHC 的系統化和高質量的服務程序加工而得到實現和升值。作為網路組織與市場對接的價值也就得以實現。
這里需要對在這個價值鏈上所形成的價值進行甄別,作為企業來說,其價值既表現為現實的經濟價值,也表現為潛在的經濟價值;作為顧客來說既表現為物有所值的消費經歷,也表現為對自身生活質量的提升;對於組織來說,其價值既表現為企業作為社會組織對社會的貢獻,同時又表現為組織形象的升華和組織生命力的增強。

CFHC作為聯盟型的網路組織與國際酒店集團比較其價值鏈的基本結構有相似之處,但由於其內部價值鏈的豐富性和組織結構緊密性的差異,所以在價值鏈的內涵方面也呈現出差異性特徵。從國際酒店集團價值鏈的結構圖示中我們可以看出其價值加工器比其它聯盟型酒店組織的增值能力要強。

無論是CFHC 或者是國際酒店集團,其網路價值鏈運行的基本原理是一致的,但是由於國際酒店集團作為網路性組織的資源基礎優勢的存在,其對顧客價值的系統化和標准化的加工能力明顯的強於非集團型網路組織,結果是給顧客帶來的增值效益的比較優勢。其另外一個優勢表現為組織運行效率遠遠高於非集團型網路組織。但是國際酒店集團運行的劣勢也是存在的,這也是為什麼國際酒店集團不可能完全取代特許經營或中國名酒店組織這樣的網路型組織的基本原因。由於集團化運行的成本相對於CFHC這樣的網路組織要高,高成本必然最終要轉移給消費者,作為可替代性較強的酒店產品來說,價格無疑是選擇的重要尺度之一;酒店業的標准化在特定的條件下有可能與特色化和個性化產生對立效應,而在一個消費日趨個性化的時代,對顧客的個性化需求進行關注是必要的,而像CFHC這樣保持個體酒店經營特色的網路組織可以較好的解決顧客差異化需求。
戰略聯盟價值鏈在結構上和重心上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科技的進步或行業競爭方式的變革有可能改變原來價值鏈的許多東西,聯盟組織既要在價值鏈的各個環節獲取先機,同時又要有目標、有重點的突破。
五、 結論:
作為現代企業的經營者如果還企圖把自己控制的企業封閉起來孤芳自賞,那這個企業就是在自絕於市場,也終將被市場所拋棄。由於支撐現代社會進步的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人們的生活觀念和消費觀念正如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所預言的那樣也在發生著革命性的變化,企業的存在是為社會提供產品與服務的,如果我們提供的產品落後於人們的價值需求,那麼這個企業從本質上說就沒有存在的價值。現代企業如果要想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它必定要建立自己的網路或者利用別人的網路資源。
其二,如果沒有社會的資源對企業的支持,這個企業就不能算是一個現代意義上的企業,如何有效的利用社會資源是現代管理的一種境界。社會資源是有限的,企業可利用資源也是有限的,如何利用有限的資源建立無限的網路架構從而讓企業獲取資源的能力延伸是當代管理藝術的表現形式。
其三,在一個非壟斷的競爭性行業里,我們是無法迴避競爭的,特別是象酒店業這樣的可替代性極強的產業,競爭是全方位的,管理文化的競爭、管理模式的競爭、管理人才的競爭、市場的競爭等等幾乎是每天都在發生的事。但當競爭進入一種膠著狀態,所有參與競爭的對手都不可能在競爭中取得絕對優勢的時候,一種博弈性選擇將對所有的競爭對手都是最好的一種選擇,從而追求最大的邊際效用。競爭中的合作將是管理藝術的另一主旋律。
其四,網路組織成功運作的關鍵在於其治理機制能否保證合作各方不去利用它們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和不完全契約而出現道德風險(moral hazard),在組織運行效率方面要求組織成員同步互動且有序高效協作。網路機制是一種區別於正式機制的非正式治理機制,社會機制從宏觀、靜態的角度定義合作行為,運作機制從微觀、動態的角度調節合作過程,從而形成一個治理機制體系。關系、互動與協同是網路組織的治理邏輯,網路機制在網路組織治理邏輯的基礎上發揮作用,從而保證了網路組織的有序運作與治理目標的順利實現。(李維安2003)
CFHC作為中國酒店業的先驅性企業組織,其治理模式和運行效率離真正意義上的戰略聯盟還有一定的差距,但這種方向性選擇無疑是正確的並且也是先進的,這種探索有益於為中國酒店業行業素質的提升尋找到另外一條網路經濟之路。我們在此有必要感謝當初組織的創立者,同時要感謝社會各界對CFHC的關愛。我們要做的就是在更加廣泛的網路上構建為顧客和企業創造更多價值的價值鏈體系。

8. 全球價值鏈的治理範式

格里菲等(Gereffi,2003)在普維爾與斯特恩等人生產網路理論的基礎上,通過抽象,結合價值鏈理論、交易成本經濟學、技術能力與企業學習等理論提出了一個比較嚴謹、完整的分析框架。他們首先歸納出五種典型的全球價值鏈治理方式,按照鏈中主體之間的協調和力量不對稱程度從低到高依次排列為:市場,模塊型,關系型,領導型和層級制。然後通過企業問交易的復雜程度、用標准化契約來降低交易成本的程度(對交易的標准化能力)和供應商能力等三個變數來解釋五種價值鏈治理方式(如表1):
市場:通過契約可以降低交易成本,產品比較簡單,供應商能力較強,不需要購買者太多投入,且資產的專用性較低時,就會產生市場治理。這時,交易比較簡單,雙方只要通過價格和契約就可以很好地控制交易的不確定性,不需要太多的協調。
模塊型:產品較復雜,供應商的能力較強,其 資產專用程度較高,買賣雙方的數量雖然有限,但仍有一定的市場靈活性,更換合作夥伴較容易。雙方交流的信息量較市場型大、較復雜,但能夠通過標准化契約來較好地降低交易成本,因此,需要的協調成本也不高。
關系型:產品復雜導致交易復雜,雙方需要交換的信息量大且復雜,供應商的能力較強,領導廠商和供應商之間有很強的互相依賴。但雙方可以通過信譽、空間的臨近性、家族或種族關系降低交易成本。雙方常常可以通過面對面的交流進行協商和交換復雜的信息,需要較多的協調,因此,改變交易夥伴比較困難。
領導型:產品復雜,供應商的能力較低,需要供應商的大量投入和技術支持,供應商為了防止其它供應商競爭,將其資產專用化。供應商對領導廠商的依賴性非常強,很難改變交易對象,成為「俘虜型供應商」。領導廠商通過對供應商高度控制來實現治理,同時通過提供各種支持使供應商願意保持合作關系。
層級制:產品很復雜,外部交易的成本很高,而供應商的能力很低時,領導廠商不得不採用縱向一體化的企業內治理方式。因為交易可能涉及到領導廠商的核心能力如隱性知識、知識產權等,領導廠商無法通過契約來控制機會主義行為,只能採用企業內生產。
此外,格里菲還研究了價值鏈治理的動態性問題。隨著時間的發展,決定價值鏈治理模式的三個變數將發生變化,價值鏈的治理模式隨之發生變化。這種動態變化在現實中是存在的,如在自行車行業,由於規模經濟、標准化和供應商能力的提高使治理方式從層級型轉向市場治理;服裝行業由於交易復雜程度的降低和供應商能力的增強由領導型發展為關系型;在美國電子產業,分工和專業化的發展使治理方式從層級型(垂直一體化)發展為模塊型。
三個變數產生變化的原因主要來自三方面:首先,領導廠商采購要求的提高相對降低了供應商的能力,同時增加了交易的復雜程度;其次,創新和標准化是一對矛盾,創新會降低標准化能力;第三,供應商的能力隨時間會發生變化,學習會提高企業能力,引入新供應商競爭、新技術革命和領導廠商采購要求的變化都會影響供應商的相對能力。
格里菲的全球價值鏈治理範式是目前最嚴謹的一個,它涵蓋了目前發現的多數典型的全球價值鏈類型,重要的是,格里菲不但研究了每種治理模式的特點,而且引入了更多的經濟學分析方法,將特徵變數化,具有較好的理論基礎。但是,格里菲的範式仍然存在一些問題:第一,該理論中的治理模式僅限於領導廠商和較高級供應商之間的關系,但在具體的行業價值鏈中,可能包括更多的上游和下游主體;第二,模型中的前兩個變數(交易的復雜性和交易的可標准化程度)有很強的相關性,實際上這兩個變數都是通過影響交易成本來決定價值鏈的治理模式,但影響交易成本的重要因素不止這兩個;第三,把三個變數簡單地劃分為高低兩個維度可能不夠准確,比如模塊型中交易的標准化能力高於領導型,但低於市場型;第四,文化稟賦、公司戰略、政府政策和國內和國際的制度對價值鏈的治理有重要的影響,但在格里菲的模型中卻沒有提及;第五,格里菲的模型沒有說明價值鏈中各個鏈節(nodes)的區位問題,即為什麼不同的鏈節會分布在不同的地區或國家。

9. 全球價值鏈理論屬於經濟學理論嗎

需求定律啊價格復上升需求制下降價格下降需求上升發展經濟的價格上升發展經濟的需求就降低發展經濟的價格下降發展經濟的需求就上升發展經濟的價格裡麵包含了溫室效應。當然還有別的因素比如貧富差距、資源的不可再生性等等等等。按照經濟學理解,溫室效應迫使發展經濟的價格升高,從而導致了發展經濟的需求降低,如果溫室效應持續惡化導致發展經濟的價格持續升高,那麼最終會導致發展經濟的需求為0,也就是人類停止一切發展經濟的行為。自然而然溫室效應就相應也會終止。理論上這是成立的,但顯然不等到那一步,人類就已經忍受不了溫室效應了,這就是為什麼要治理溫室效應。當然治理溫室效應也是必須滿足需求定律。如果治理的價格持續升高,那麼治理的需求也會相應的下降,也就是環境不會治理到太好,馬上就又會污染起來。最終這種動態的需求變化在既不妨礙發展經濟也不妨礙身體健康的點保持了動態平衡。為什麼中國這么惡心外國那麼好因為中國經濟落後發展經濟的需求太迫切了而外國沒有那麼迫切所以相對干凈點等咱們發展的差不多了不再那麼迫切了也就生活的好了只是不知道看到我回答的各位能否等到那一天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