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整改整治 » 環境治理中的公眾參與

環境治理中的公眾參與

發布時間: 2020-11-28 11:08:09

⑴ 有關節約用水手抄報內容

節約用水手抄報內容:
①如果沒有了水,我們人類就可能渴死;如果世界沒有了水,地球就會乾裂;如果沒有了水,就沒有了我們這個美麗的世界。讓我們每個人節約用水,珍惜水資源,珍惜大地母親的每一滴眼淚。

②一滴自來水,要經過抽水、沉澱、過濾、消毒、送水等一系列生產過程才能「來到」用戶那裡,這中間要付出工人同志多少心血啊!我們現在不珍惜水,對得起生產水的工人同志嗎?真可謂「誰知管中水,滴滴皆辛苦」。所以讓我們好好珍惜每一滴水吧!
③洗衣機採用洗滌—脫水—注水—脫水—注水—脫水方式洗滌,每次用水 110 升,每次可節水 55 升,每月洗 4 次,可節水 220 升。 另外,衣物集中洗滌,可減少洗衣次數;小件、少量衣物提倡手洗,可節約大量水;洗滌劑過量投放將浪費大量水。
④刷牙 浪費:不間斷放水,30 秒,用水約 6 升。 節水:口杯接水,3 口杯,用水 0.6 升。 三口之家每日兩次,每月可節水 486 升。
⑤世界水日手抄報資料:水是生命的源泉,沒有了水就沒有生命,萬物都無法生存下去,我們應該去珍惜每一滴水,不要浪費。
⑥我們要發揚勤儉節約的優良美德,讓他們盡可能在建設事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不要以為勤儉節約是小氣、土氣、不大方的做法。勤儉節約同時也是一個人思想品德的重要體現。但願每個人都在節水方面來一個「小題大作」,養成良好的節水習慣。
⑦盆浴時放水過多,以至溢出,或盆浴時一邊打開水塞,一邊注水,浪費將十分驚人。 節水:間斷放水淋浴(比如腳踏式。搓洗時應及時關水。避免過長時間沖淋。 盆浴後的水可用於洗衣、洗車、沖洗廁所、拖地等。
⑧洗車時用水桶盛水洗車,需 3 桶水,用水約 30 升。 使用洗滌水、洗衣水洗車。 使用節水噴霧水槍沖洗。 利用機械自動洗車,洗車水處理循環使用。
⑨洗臉水用後可以洗腳,然後沖廁所。 家中應預備一個收集廢水的大桶,它完全可以保證沖廁所需要的水量。 淘米水、煮過面條的水,用來洗碗筷,去油又節水。養魚的水澆花,能促進花木生長。
⑩水是生命的源泉,俗話說得好 , "人可以一日不吃飯, 但不可一日不喝水 "人類的生活離不開水,水是人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資源。

⑵ 如何保護水資源

1,監護水源

據環境監測,全國每天約有1億噸污水直接排入水體。全國七大水系 中一半以上河段水質受到污染。35個重點湖泊中,有17個被嚴重污染, 全國1/3的水體不適於灌溉。

90%以上的城市水域污染嚴重,50%以上城鎮 的水源不符合飲用水標准,40%的水源已不能飲用,南方城市總缺水量的 60%-70%是由於水源污染造成的。

2,一水多用

可以重復利用水資源,提高利用率,有助於節約用水。

3,慎用清潔劑

大多數洗滌劑都是化學產品,洗滌劑含量大的廢水大量排放到江河裡,會使水質惡化。

大量的含磷污水進入水源後,會引起水中藻類瘋長,使水體發生富營養化,水中含氧 量下降,水中生物因缺氧而死亡。水體也由此成為死水、臭水。

4,增加森林面積涵養水源

森林有涵養、吸收水源、減少無效蒸發及調節小氣候的作用,具有節流意義。林區和林區邊緣有可能增加降水量,具有開源意義。

5,提高水資源的綜合利用

水庫可以蓄洪,也可以養殖水生動植物,大的水面可以通航,有些水體還可開辟旅遊。水力發電用過的水,可以用於灌溉。

渠系和田間滲漏的水,可以地下抽出利用,從地下抽出的水,還可以灌區下游重復抽出,重復利用。

6,調水工程

由於地理、氣候特點,地區間水的分配並不平衡。利用自然因素及人工改造,把豐水區的水調至缺水區,是解決水源不足,開辟新的經濟區的有效手段。

7,發展中水處理

污水回用技術。城市中部分工業生產和生活產生的優質雜排水經處理凈化後,可以達到一定的水質標准,做為非飲用水使用在綠化、衛生用水等方面。

8,發展和推廣節水器具

根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目前有便器水箱近4000萬套和大量的其它衛生器具,每年因馬桶水箱漏水損失水量上億立方米。

(2)環境治理中的公眾參與擴展閱讀:

我國水資源形勢

我國就是一個嚴重缺水的國家。海河、遼河、淮河、黃河、松花江、長江和珠江7大江河水系,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萬裏海疆形勢也不容樂觀,赤潮年年如期而至。在美麗的渤海灣,濁流迸濺,海面上漂浮的油污像一柄黑色火炬要燒毀海洋里的生命。

大量淡水資源集中在南方,北方淡水資源只有南方水資源的1/4。除了缺水,水污染問題也較突出。根據2001年對我國七大水系斷面監測,達到三類水質可以進入自來水廠的最低要求的僅佔29。5%,而劣五類水質卻高達44%;

另外,我國淺層地下水資源污染比較普遍,全國淺層地下水大約有50%的地區遭到一定程度的污染,約一半城市市區的地下水污染比較嚴重。由於工業廢水的肆意排放,導致80%以上的地表水、地下水被污染。

⑶ 環境法的調整對象是什麼

26. 環境行政責任的構成要件
1、行為的違法性。即行為人實施了法律禁止的行為或違反了法律規定的義務。 2、行為人的過錯。行為人主觀上具有故意或過失也是承擔行政責任的必要條件。 3、行為的危害後果4、違法行為與危害後果之間具有因果關系
27. 論環境法與中國入世
一、中國環境法制應從政府主導型邁向公眾參與型的軌道。中國環境管理模式與中國環境法制模式大致可以「政府主導型」來描述但入世以後,這種強力政府保護環境之模式實應反思,以此為契機,我國環境法制應改弦易轍,步入公眾參與的軌道:(1)明確環境權,建立有效的公眾參與機制 (2)應有一透明之環保行政程序法,使公眾可以監督環保行政部門之所為。(3)在環保決策機制中,應建立聽證會等程序,使與環境休戚相關之老百姓可以參與決策。如是,使我國環境法制適應WTO的自由之精神!
28. 試述《環境保護法》規定的環境保護工作的監督管理體制。
《環境保護法》中將我國環境監督管理體製做了3個層次的規定,包括國家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的職責、地方人民政府的職責、地方環保部門的職責以及政府相關部門的職責。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發展,現行環境管理體制中的問題和不足日益顯現,在一定程度上已影響了環境監督管理工作的功能和效率,存在的主要問題是:
統管與分管部門關系不明確,地方環保部門難以實施統一監督管理。首先,我國地方各級環保部門受國家環保總局與地方政府的雙重領導,而由於其財權和人事任免權主要取決於地方政府,地方環保部門的工作往往受制於地方政府。其次,政府的環境保護職能分散在環保、水利、交通、國土、公安等多個部門,分管部門間關系不明確,環保部門「統一監督管理」的職能在很大程度上被肢解和架空。監督管理體系不完整,缺乏社會參與。我國《環境保護法》規定的環境監督體制中是以政府為主導的,對公民、媒體及社會組織等社會力量參與環境監督管理的規定非常有限,沒有形成一種全社會參與的監督和制約機制。
29. 列舉我國環境保護法規定的重要環境管理制度。
1.環境規劃制度2.環境保護統一監督管理制度3.環境標准制度4.環境影響評價制度5.環境保護責任制度6.「三同時」制度7.排污收費制度8.限期治理制度9.排污申報登記制度10.公眾參與制度
30. 試述我國《環境保護法》和《大氣污染防治法》對行政處分規定的兩種情況。
《環境保護法》第三十八條 對違反本法規定,造成環境污染事故的企業事業單位,有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規定行使環境監督管理權的部門根據所造成的危害後果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對有關責任人員由其所在單位或者政府主觀機關給予行政處分。第四十五條 環境保護監督管理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機關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大氣污染防治法》第六十四條 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違反本法第十四條第三款的規定,將徵收的排污費挪作他用的,由審計機關或者監察機關責令退回挪用款項或者採取其他措施予以追回,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第六十五條 環境保護監督管理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的,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十一條 對違反本法規定,造成大氣污染事故的企業事業單位,由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根據所造成的危害後果處直接經濟損失百分之五十以下罰款,但最高不超過五十萬元;情節較重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由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機關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或者紀律處分;造成重大大氣污染事故,導致公私財產重大損失或者人身傷亡的嚴重後果,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31. 試論「誰開發誰保護」原則的意義和貫徹途徑。
32. 簡述《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規定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編制依據和土地的種類。
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按照下列原則編制:(1)嚴格保護基本農田,控制非農業建設佔用農用地;(2)提高土地利用率;(3)統籌安排各類、各區域用地;(4)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保障土地的可持續利用;(5)佔用耕地與開發復墾耕地相平衡。
按照不同的目的和要求,土地有不同的分類。我國的土地目前大致有三種分類:(1)按土地的自然屬性分類,如按地貌、植被、土壤等進行分類;(2)按土地的經濟屬性分類,如按土地的生產水平、土地的所有權、使用權等分類;(3)按土地的自然和經濟屬性以及其他因素進行的綜合分類,如土地利用現狀分類。
33. 試分析公民環境權的概念、特徵和作用。
概念: 公民環境權與法人環境權、國家環境權相對應而存在。它是隨著社會生產的發展,全球環境質量的不斷惡化,及人類環境意識的不斷增強而提出的。
特徵:公民環境權是隨社會發展而產生的一項新型公民權利,它獨立於公民財產權,人身權而自成體系,應作為公民的基本權利,同人身權、物權、債權和繼承權並行寫入民法
作用:其一,它順應可持續性發展要求,其二,它有利於提高公民環境權利意識。其三,有利於保護公民的合法權利,保證公民享有和追求高質量的生存空間。其四,有利於預防、遏制、懲罰侵犯公民環境權的行為。其五,有利於健全我國的法律體系,促進法治建設。
34.試述環境責任原則的內容、意義和貫徹(要求包括污染環境者、破壞環境者、開發者和政府行政領導者的責任)。
內容:該原則最充分地體現了環境保護所必須遵循的市場經濟法則,其具體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污染者負擔,開發者養護,利用者補償,破壞者恢復
意義:環境責任是改善環境、控制污染,保護國家、法人、公民合法環境權益的有效手段。該原則有利於實現社會公平和防治環境污染,體現環境正義和責任公平精神的原則。可以加強開發者、利用者、污染者、破壞者在進行某一項經濟行為時充分考慮對於環境可能造成的污染和破壞,權衡經濟利益和環境價值之間的利弊得失,從而使人類的行為對環境和生態系統的影響減少的最低限度。
貫徹:貫徹環境責任原則的基本途徑,是通過制定、實施體現該項原則的有關法律措施和法律制度,也就是說通過有關環境立法、執法、守法活動來貫徹。首先,為了有效貫徹環境責任原則,我國有關法律對此作了各種強制性規定。其次,實行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最後,制定和實施具有預防性的環境資源管理制度,強化環境資源的監督管理,加強環境監測和制度改革、創新。
35.試述環境許可證制度(要求包括環境許可證制度的概念、種類、意義、程序和保障措施)。
概念:許可證制度是指凡是對於環境有不良影響的各種規劃、開發、建設項目、排污設施或經營活動,其建設者或經營者,需要事先提出申請,經主管部門審查批准,頒發許可證後才能從事該項活動的制度。是對環境行政許可的簡稱,是有關環境行政許可的原則、條件、內容、程序、保證措施的法律規定的總和,是環境行政許可工作的法定化、制度化。
意義:1、便於主管機關及時掌握各方面的情況,及時制止不當規劃、開發及各種損害環境的活動,及時發現違法者,加強國家環境保護的監督檢查職能的行使。2、便於把影響環境的各種開發、建設、排污活動納入國家統一管理軌道,把各種影響環境和排污活動嚴格限制在國家規定的范圍內,使國家能夠有效地進行環境管理。3、便於主管機關針對不同情況,採取靈活的管理辦法,規定具體的限制條件和特殊要求,促使企業加強環境管理,進行技術改造和工藝改造,盡量避免和減少污染和破壞,從而使各種法規、標准和措施的執行更加具體化、合理化。 許可證的種類主要有:排污許可證(如排放大氣污染物許可證和排放水污染許可證)、海洋傾倒(廢物)許可證、放射工作許可證、核設施安全許可證、化學危險品生產許可證、經營許可證等等。
管理程序大致包括:(1)申請。提出書面申請,附為審查所必需的各種材料。(2)審查。一般要在報刊上公布該項申請,在規定的時間內徵求公眾和各方面的意見。(3)決定。作出頒發或拒絕頒發許可證的決定。同意頒發許可證時,主管機關依法規定持證人應盡的義務和各種限制條件;拒絕頒發許可證應說明拒絕頒發的理由。(4)監督處理。主管機關須對持證人執行許可證的情況隨時進行監督檢查,可修改許可證中原來規定的條件。可中止、吊銷許可證,違法者要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36 分析我國的環境資源法律規范體系和法規體系。
環境資源法律規范體系是指由相互聯系、相互補充、相互制約,旨在調整因開發、利用、改善環境所產生的法律規范所組成的系統。它包括:1.指導性的環境法律規范,綜合性的環境法律規范和部門性的環境法律規范;2. 實體性和程序性的環境法律規范;3.有關環境資源的民事法律規范、刑事法律規范、行政法律規范、和國家法律規范。也可以將環境法律規范分為制裁性、獎勵性、命令性、禁止性、授權性、義務性、任意性、解釋性等各種不同功能的法律規范
環境法規體系:指由相互聯系、相互補充、相互制約,旨在調整因開發、利用、改善環境所產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法規、規章和其他具有法律約束力的規范性文件所組成的系統。我國的環境法規體系,可以從立法體制和法規的內容這兩個方面來認識其組成和結構
1.從立法體制看環境法規體系 我國環境法規有體系有憲法、環境法律、環境行政法規、地方環境法規、環境行政規章、地方環境行政規章、其他環境規劃性文件等七個層次
2.從法律法規的內容和功能看環境法規體系其基本組成有:綜合性環境法律、單行性專門環境法規、各種依法制定並具有法律效力的環境資源標准及其有關法律規定、各種依法制定並具有法律效力的有關環境資源方面的計劃和有關這類計劃的法律規定、我國締結或參與的國際環境條約、民法刑法行政法經濟法等其他法律部門的法律法規中有關開發利用和保護、改善環境資源的法律規定。
37 試述我國的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提示:包括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的意義、適用范圍、內容和實施程序)
環境影響評價指對規劃和建設項目實施後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進行分析、預測和評估,提出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進行跟蹤監測的方法和制度。屬於預斷性評價,有不同於一般的預斷性評價,是一項決定有關規劃和建設項目能實施開工建設具有強制性的法律制度。
環境影響評價的意義:
1、對於傳統經濟發展方式的改革,促進經濟建設與環境保護持續、協調發展具有直接意義。可使決策的研究不僅從建設項目的外部條件分析對經濟發展是否有利,還要考慮建設項目本身對周圍環境的影響,以及這種影響的反饋作用,並採取必要的防範措施。
2、是貫徹「預防為主」原則和統籌規劃、合理布局的重要法律制度。
3、從法理上說,把環境影響作為一種強制性的法律制度是民事侵權法律原則在環境保護法中的運用。
我國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的適用范圍是需要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的規劃和建設項目。
具體包括國務院有關部門、設區的市級以上地方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對其組織編制的土地利用有關規劃,區域、流域、海域的建設、開發、利用規劃,工業、農業、畜牧業、林業、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設、旅遊、自然資源開發的有關專項規劃。
要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的規劃的具體范圍,將由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規定,報國務院批准。
國家根據建設項目對環境的影響程度實行分類管理。
即(1)可能造成重大環境影響的,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對產生的環境影響進行全面評價;(2)可能造成輕度環境影響的,編制環境影響報告表,對產生的環境影響進行分析或專項評價;(3)對環境影響很小,不需要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的,填報環境影響登記表
過程和內容:納入環境影響評價范圍的綜合性規劃,在規劃編制過程中組織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編寫該規劃有關環境影響的篇章或說明。對規劃實施後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做出分析、預測和評估,提出預防或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與規劃一並報送規劃審批機關。
未編寫有關環境影響的篇章或說明的規劃草案,審批機關不予審批。專項規劃及其中的指導性規劃,上報審批前,組織進行環境影響評價,提出環境影響報告書。
設區的市級以上政府在審批專項規劃草案,做出決策前,先由政府指定的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或其他部門召集有關部門代表和專家組成審查小組,進行審查,審查小組應提出書面意見。
由省級以上政府負責審批的專項規劃,報告書審查辦法由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
對環境有重大影響的規劃實施後,編制機關應當組織跟蹤評價,將評價結果報告審批機關;發現有明顯不良環境影響的,應當及時提出改進措施。
39 試述依靠群眾保護環境原則的意義並結合改革開放談貫徹這一原則的方式。
依靠群眾保護環境原則的意義:環境質量好壞與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尤其是日益惡化的環境污染直接威脅著每個人的生命健康;第二,保護環境既是公民的權利又是公民的義務。每個公民都自覺地保護環境,這是解決環境問題的根本保證。因此保護環境必須緊緊依靠群眾。 公眾參與原則在我國環境法中的體現:我國環境法律法規中雖然沒有出現公眾參與的字眼,但是卻有關於公眾參與原則的體現。早在1979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試行)》規定的「三十二字方針」中就有「依靠群眾,大家動手」的要求。1989年12月26日頒布的《環境保護法》第6條規定的「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環境的義務,並有權對污染和破壞環境的單位和個人進行檢舉和控告」,從對環境污染破壞者的檢舉和控告方面賦予了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的權利,同時還把公眾參與環境保護作為一項應盡的義務加以規定。該法第8條關於「對保護和改善環境有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由人民政府給予獎勵」的規定,可以說是國家鼓勵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的措施之一。該法第ll條第2款規定的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定期發布環境狀況公報的制度,則是公眾參與原則中知情權的具體體現。其它環境和資源法律法規中也都有關於單位和個人對污染破壞環境者檢舉和控告權以及獎勵環境保護成績顯著者的規定。1996年修改的《水污染防治法》中增加了「環境影響報告書中,應當有該建設項目所在地單位和居民的意見」的規定,這是公眾參與原則在我國立法中的進一步體現。
40 述環境保護法的概念和調整對象。
環境保護法,在廣義上又稱為環境法,是調整因開發、利用、保護和改善人類環境而產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其目的是為了協調人類與環境的關系,保護人體健康,保障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其內容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關於合理開發利用自然環境要素,防止環境破壞的法律規范,一是關於防治環境污染和其他公害,改善環境的法律規范。另外還包括防止自然災害和減輕自然災害對環境造成不良影響的法律規范。環境保護法除具有法律的一般特徵外,還具有綜合性、科學技術性、公益性、世界共同性、地區特殊性等特徵。環境保護法律規范,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四千年前的古代國家,但作為一個獨立法律部門的現代環境法出現在世界上是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
41.試述《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關於環境保護管理體制的規定。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對本轄區的環境質量負責,採取措施改善環境質量。各級人民政府對具有代表性的各種類型的自然生態系統區域,珍稀、瀕危的野生動物自然分布區域,重要的水源涵養區域,具有重大科學文化價值的地質構造、著名的確溶洞和化石分布區、冰川、火山、溫泉等自然遺跡,以及人文遺跡、古樹名木,應當採取措施加以保護,嚴禁破壞。在國務院、國務院有關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的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和其他需要特別保護的區域內,不得建設污染環境的工業生產設施;建設其他設施,其污染物排放不得超過規定的排放標准。已經建成的設施,其污染物排放超過規定排放標準的,限期治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必須採取措施保護生態環境。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農業環境的保護,防治土壤污染、土地沙化、鹽漬化、貧瘠化、沼澤化、地面沉降和防治植被破壞、水土流失、水源枯竭、種源滅絕以及其他生態失調現象的發生和發展,推廣植物病蟲害的綜合防治,合理利用化肥、農葯及植物生長激素。國務院和沿海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海洋環境的確保護。向海洋排放污染物、傾倒廢棄物,進行海岸工程建設和海洋石油勘探開發,必須依照法律的規定,防止對海洋環境的污染損害。
43.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關於限期治理制度的規定。
限期治理制度,是指對現已存在的危害環境的污源,由法定機關作出決定,令其在一定期限內治理並達到規定要求的一整套措施。
該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內容: 1.限期治理的對象 目前法律規定的限期治理對象主要有兩類:
一是位於特別保護區域內的超標排污的污染源。在國務院、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和盛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劃定的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和其他需要特別保護的區域內,按規定不得建設污染環境的工業生產設施;建設其他設施,其污染物排放不得超過規定的排放標准;已經建成的設施,其污染物排放超過規定的排放標準的,要限期治理。
二是造成嚴重污染的污染源。實踐中通常是根據污染物的排放是否對人體健康有嚴重影響和危害、是否嚴重擾民、經濟效益是否遠小於環境危害所造成的損失、是否屬於有條件治理而不治理等情況,來考慮是否屬於嚴重污染。
2.限期治理的決定權 :按照法律規定,市、縣或者市、縣以下人民政府管轄的企業事業單位的限期治理,由市、縣人民政府決定;中央或盛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直接管轄的企業事業單位的限期治理,由盛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決定。
3.限期治理的目標和期限
限期自理的目標,就是限期自理要達到的結果。一般情況下是濃度目標,即通過限期治理使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達到一定的排放標准。
限期治理的期限由決定限期治理的機關根據污染源的具體情況、治理的難度、治理能力等因素來合理確定。其最長期限不得超過3年。
44 何謂環境保護專門立法和相關立法?我國環境保護法體系是怎樣構成的?
環境與資源保護立法,是指有權國家機關依照法定程序,制定、認可、修改、補充或廢止各種有關保護和改善環境,合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防治環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規范性法律文件活動的總稱。
46 試述我國的環境保護監督管理體制。
隨著我國環保事業的發展,從70年代開始,我國逐漸建立環境保護管理機構.1973年8月召開第一次全國環境保護會議.1974年成立國務院環境保護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1979年頒布的我國《環境保護法(試行)》,設專章規定了我國"環境保護機構的職責".1982年正式成立城鄉建設環境保護部,內設環境保護局.根據1983年底和1984年初召開的第二次全國環境保護會議的建議,1984年5月正式成 國務院環境保護委員會.1988年把隸屬於城鄉建設環境保護部的環境保護局升格為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經過20年的努力,我國目前已經建立起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立法監督,各級政府負責實施,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統一監督管理,各有關部門依照法律規定實施監督管理的體制.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設有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負責組織起草和審議環境與資源保護方面的法律草案並提出報告,監督環境與資源變化方面法律的執行,提出同環境與資源保護問題有關的議案,開展與各國議會之間在環境與資源保護領域的交往.一些省,市人民代表大會也相應設立了環境與資源保護機構.國務院設立環境保護委員會(SEPC),負責研究和審議我國環境保護的方針,政策和措施,最後報送國務院浦准在全國實行.1988年成立的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是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全國環境保護工作實施統一監督管理.省,市,縣人民政府也相繼設立了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本轄區的環境保護工作實施統一監督管理.目前,中國縣以上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有2500多個,從事環境行政管理,監測,監理,統計,科學研究,宣傳教育等的總人數達10.3萬人.中國各級政府的綜合部門,資源管理部門和工業部門也設立了環境保護機構,負責相應的環境與資源保護工作.全國多數大中型企業設有環境保護機構,負責本企業的污染防治以及清潔生產.目前,各部門和企業的各類環境保護人員已達20多萬人
47 試述環境的責任原則
環境責任原則是環境保護的決策部門對環境造成污染和其他公害單位或個人的一種責任規定。隨著人們對環境問題的深入研究,以及環境破壞後給人類帶來的嚴重後果,環境意識有了大大提高,開始認識到環境問題不僅是環境污染也包括環境破壞。國際通行的環境原則是「污染者負擔」或「污染者付費」原則。實行這一原則可以促進合理利用資源,防止或減輕環境污染,實現社會公平。兩者的共同精神是追究破壞或污染環境的責任,主要不同點是:責任主體不同、責任形式不同和責任范圍不同。我國環境責任原則新內容是「誰開發(利用)誰保護」,並衍生出「誰開發(利用)誰保護、誰污染(破壞)誰治理、誰主管(承包)誰負責」的系列環境責任原則,這些改變使環境意識中認識對象更加完善。
50 從立法體制和法規內容這兩個方面論述環境法規體系。
1.從立法體制看環境法規體系 我國環境法規有體系有憲法、環境法律、環境行政法規、地方環境法規、環境行政規章、地方環境行政規章、其他環境規劃性文件等七個層次
2.從法律法規的內容和功能看環境法規體系其基本組成有:綜合性環境法律、單行性專門環境法規、各種依法制定並具有法律效力的環境資源標准及其有關法律規定、各種依法制定並具有法律效力的有關環境資源方面的計劃和有關這類計劃的法律規定、我國締結或參與的國際環境條約、民法刑法行政法經濟法等其他法律部門的法律法規中有關開發利用和保護、改善環境資源的法律規定。
51 試述 「 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 」 的原則。
(1)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原則,是指在國家的環境管理中,通過計劃、規劃及各種管理手段,採取防範性措施,防止環境損害的發生。對於已經發生的環境污染和破壞,還必須採取積極的治理措施。(2)實行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是因為:環境污染和破壞一旦發生,往往難以消除和恢復,甚至具有不可逆轉性;環境造成污染和破壞以後,再進行治理,從經濟上來說是最不合算的,往往要耗費巨額資金;環境問題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可變性很大,環境問題的產生和發展又有一種緩發性和潛在性,再加上科學技術發展的局限,人類對損害環境的活動造成的長遠影響和最終後果,往往難以及時發現和認識,後果一旦出現,往往為時已晚,而無法救治(3)貫徹該原則的主要措施:加強對計劃(或者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計劃)的管理;全面規劃與合理布局;制定和實施具有預防性的環境管理制度。
52 試述我國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提示:包括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的意義、適用范圍、內容和實施程序)。
我國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的主要內容包括:(一)環境影響評價的對象是建設項目(二)對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實行分類管理。(三)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的內容(四)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表)或登記表由行業部門預審,環保部門審批。(五)對從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單位實行資格審查制度。(六)徵求公眾意見。
意義:環境影響評價成為各國環境法的一項基本法律制度,是環境法的科技化的一個突出表現,是當代決策方法的重大發展,是科學決策、民主決策的基礎之一,是綜合決策的根據和前提。健全環境影響評價法律制度對於環境影響評價活動的順利推廣和有效開展,促進我國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具有法律保障作用。

⑷ 城市問題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城市病具體表現

簡介

根據世界城市發展的一般歷程,城市發展的過程大致可分為四個階段,即城市化、郊區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在城市化發展階段,如果人口的過度集聚超過了工業化和城市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就會發生某些發展中國家出現的「過度城市化」現象,產生了一系列被稱為「城市病」的矛盾和問題,國際上特大型城市的「城市病」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人口膨脹

特大型城市通常對人口具有強大的集聚作用,而人口的快速集聚也成為各大城市發展的重要動因之一。在人口快速集聚的過程中,一旦城市建設和管理跟不上迅速增長的需求,導致各類城市基礎設施的供給滯後於城市人口的增長,就會引發一系列的矛盾,出現環境污染、就業困難、治安惡化等城市病。例如,19世紀末前後,英國城市人口急劇膨脹,造成住房短缺,貧民窟比比皆是;公共衛生設施奇缺,空氣及水源污染嚴重,環境惡劣;就業競爭激烈,工人處境艱難;犯罪率居高不下等等。又如拉美地區,在20世紀中葉進入工業化發展階段後,城市人口迅速集聚,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甚至超過發達國家,出現城市化速度大大超過工業化發展速度的「過度城市化」(或稱為「超前城市化」)。「

世界各大城市人口數量及面積


名稱

面積

(平方千米)

人口

(萬人)

年份



上海

6340.5

2347.5

2011



北京

16410.54

2018.6

2011



廣州

7434.4

1270.0

2010



紐約

1214.4

約1940

2010



巴黎

14518.3

1206.7

2009



倫敦

1577.3

751.24

2006



莫斯科

1081

1200.26

2007


交通擁堵

交通問題一直是大城市的首要問題。迅速推進的城市化以及大城市人口的急劇膨脹使得城市交通需求與交通供給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現為交通擁擠以及由此帶來的污染、安全等一系列問題。在倫敦,由於市中心區域集中了政府機關、法院以及大量的企業、金融機構和娛樂場所,並有超過100萬個就業崗位,每天在高峰時段有超過100萬人口和40000輛機動車/小時進出中心城區,造成該區域嚴重的交通擁擠,區域內平均車速只有14.3公里/小時,成為全英國最為擁擠的區域。在巴黎,上世紀60年代,由於採取了「適應小汽車發展」的政策,結果私人小汽車與日俱增,導致市區交通嚴重阻塞,1973年環城快速路開通後不久就出現了持續性的擁擠。在曼谷,由於車速過慢,整個城市就像一個停車場,甚至出現過3個月內有900名孕婦因堵車被迫在轎車中分娩的情況。

交通擁堵不僅會導致經濟社會諸項功能的衰退,而且還將引發城市生存環境的持續惡化,成為阻礙發展的「城市頑疾」。交通擁擠對社會生活最直接的影響是增加了居民的出行時間和成本。出行成本的增加不僅影響了工作效率,而且也會抑制人們的日常活動,城市活力大打折扣,居民的生活質量也隨之下降。另外,交通擁擠也導致了事故的增多,事故增多又加劇了擁擠。據相關統計,歐洲每年因交通事故造成的經濟損失達500億美元之多。第三,交通擁擠還破壞了城市環境。在機動車迅速增長的過程中,交通對環境的污染也在不斷增加,並且逐步成為城市環境質量惡化的主要污染源。根據倫敦20世紀90年代的檢測報告,大氣中74%的氮氧化物來自汽車尾氣排放。交通擁擠導致車輛只能在低速狀態行駛,頻繁停車和啟動不僅增加了汽車的能源消耗,也增加了尾氣排放量,增加了雜訊。

據英國SYSTRA公司對發達國家大城市交通狀況的分析,交通擁塞使經濟增長付出的代價約占國民生產總值的2%,交通事故的代價約佔GDP的1.5~2%,交通噪音污染的代價約佔GDP的0.3%,汽車空氣污染的代價約佔GDP的0.4%,轉移到其他地區的汽車空氣污染的代價約佔GDP的1~10%。


環境惡化

近百年來,以全球變暖為主要特徵,全球的氣候與環境發生了重大的變化:水資源短缺、生態系統退化、土壤侵

蝕加劇、生物多樣化銳減、臭氧層耗損、大氣化學成分改變等。根據政府間氣候變化委員會的預測,未來全球將以更快的速度持續變暖,未來100年還將升溫1.4℃~5.8℃,對全球環境帶來更嚴重的影響,比如農作物將減產、病蟲害發生頻率和危害速度將明顯增加、水資源短缺將惡化等。環境污染使得城市從傳統公共健康問題(如水源性疾病、營養不良、醫療服務缺乏等)轉向現代的健康危機,包括工業和交通造成的空氣污染、噪音、震動、精神壓力導致的疾病等。環境污染對城市經濟的影響是很大的,世界銀行曾對此做出過估算,認為由於污染造成的健康成本和生產力的損失大約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的1%到5%。


資源短缺

2002年在南非召開的可持續發展世界高峰會議上,一致通過將水資源列為未來十年人類面臨的最嚴重挑戰之一。聯合國環境署同年在《全球環境展望》上指出,「目前全球一半的河流水量大幅度減少或被嚴重污染,世界上80多個國家或佔全球40%的人口嚴重缺水。如果這一趨勢得不到遏制,今後30年內,全球55%以上的人口將面臨水荒」。在缺水型國家或地區中,大城市的水資源緊缺問題最為嚴重,據聯合國有關機構預測,到2010年,不論是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的大中型城市,包括北京、上海、休斯敦、雅加達、洛杉磯、華沙、開羅、拉各斯、達卡、聖保羅、墨西哥城、新加坡等都將面臨嚴重的水荒。

此外,土地資源緊缺問題也是國際大都市在城市化進程中所必然出現的問題。由於土地存在供給的絕對剛性,在大量的人口和產業向中心城區集聚過程中,像東京、紐約、倫敦等大都市都出現了較為嚴重的土地緊張問題,土地對現代化大都市可持續發展的制約作用更加突出。如何開辟新的發展空間、拓展地域范圍已成為各大都市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


城市貧困

貧民窟問題是發展中國家的大中城市在加快城市化進程中所出現的特有現象,貧困人口多數集中於城市,而城市貧民又大部分住在貧民窟,如印度孟買、巴西聖保羅等。貧民窟帶來的社

會問題主要有:一方面,貧民窟居民大部分人處於貧困線,享受不到作為公民所應享有的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居住、出行、衛生、教育條件極差,不僅影響當代人,也影響下一代人的發展。另一方面,生活水平的巨大差異造成國民感情隔閡,加之貧民窟游離於社區和正常社會管理之外,一些貧民窟為黑社會所控制,成為城市犯罪的窩點。1900年紐約市近400萬人里就有150萬居住在4.3萬個貧民窟里,直到21世紀紐約還有哈萊姆貧民區的存在。當前,孟買1600萬人口中有60%居住在僅占城市土地面積十分之一的貧民區和路邊的簡陋建築中,貧民窟已經成為這個世界著名港口城市以及印度經濟中心城市的最大特色。

貧民窟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外來人口的大量湧入以及本城市內人口的收入差距過大所造成的。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一是土地佔有嚴重不平等,造成大量無地農民。以巴西為例,巴西絕大部分土地一直為少數大地主所控制,大量無地農民向城市流動遷移,且這種流動是單向的,他們不可能再迴流到農村。二是城市化過程中就業機會嚴重不足。失業、就業不足、就業質量差,是造成城市貧困人口長期大量存在的重要原因。在城市化進程中,發展中國家往往把工業重點轉向資本、技術密集的部門,造成勞動力大量進入第三產業中的傳統服務業和非正規部門,而在非正規就業部門的工資一般只相當正規部門人員工資的一半,沒有簽訂勞動合同,沒有社會保障,得不到法律保護。三是城市規劃、建房用地、基礎設施、社區發展沒有充分考慮低收入人群的要求。在城市貧民窟居住的人80%收入低於最低工資標准,他們很難在城市獲得建房用地和住房,又不能退回農村,只能非法強占城市公有土地(如山頭、城鄉結合部的公地)和私人土地,搭建簡陋住房,搞違章建築。四是公共政策不夠完善。如國家教育開支向中、高等教育過度傾斜,初等教育相對萎縮,在中等教育階段重視普通教育和人文學科教育,而輕視中等職業技術教育和師范教育,不利於改善低收入階層子女受教育和就業狀況。


-------------------------------------------------------------------------

我國城市規劃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摘要:城市規劃對於城市的建設與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因此,做好城市規劃工作,可以有效促進城市的健康發展。但是從目前來看,我國的城市規劃中還存在著不少的問題,比如環境污染問題、缺乏公眾參與以及土地利用不科學等等。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城市的健康發展。所以在當前形勢之下,做好城市規劃工作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關鍵詞:城市規劃;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TU984 文獻標識碼:A

一、目前我國城市規劃中存在的問題

新時期以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開展,我國社會經濟獲得了快速的發展,與此同時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城市人口數量迅速增長,給我國的城市規劃帶來了巨大的挑戰。由於城市規劃中存在著一些不合理的做法,導致了諸多問題的產生,影響了城市的健康發展。因此,對於這些問題有必要進行更為深入的分析研究。筆者經過詳細地調查分析,將當前我國城市規劃中存在的問題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土地利用尚不夠科學。當前,我國城市規劃的土地利用存在著不科學、不合理的現象。筆者經過分析研究,將其概括為以下兩個方面:其一,土地利用浪費情況嚴重,大量農田耕地被佔用。其二,城市土地規劃不規范,為謀求經濟效益投機房地產開發,導致土地資源稀缺,不利於城市經濟的協調發展。

(二)缺乏公眾參與。目前,在我國的城市規劃中缺乏公眾參與,筆者經過分析研究,將其概括為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在城市規劃中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公眾參與。相關行業的專家的參與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公眾參與,因為他們不是社會各方利益的代表。因此,在城市規劃中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公眾參與。另一方面,公眾的參與權在法律制度中沒有得到體現。當前,我國的城市規劃法規實質上是一種偏重於行政管理的法律模式,只是對規劃的制定和實施作出了原則的規定,而公眾的參與權在法律制度中沒有得到體現。

(三)環境污染問題較為嚴重。由於在城市規劃之時,沒有注重城市的環境規劃,導致了一系列環境問題的出現,造成了城市環境的污染和破壞。這些環境問題嚴重影響了居民的正常生活和生產。筆者對我國城市的環境問題進行了抽樣調查,並且參看了關於城市環境問題的研究資料,在此基礎上進行分析研究,將我國城市發展中所面臨的諸多問題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其一,從城市的固體廢物來看,我國城市的固體廢物泛濫成災。這些年,我國城市經濟發展迅速,人們的生活和生產產生了大量的固體廢物,造成了環境污染。其二,從城市的水體質量方面來看,我國城市的水體污染嚴重。隨著我國城市工業的快速發展,以及人口的高速增長,使城市每天都會產生大量的污水,導致水體質量受到很大程度的破壞,污染極其嚴重。其三,從城市空氣質量方面來看,城市空氣污染嚴重,大氣質量嚴重惡化。近年來,我國城市工業和交通運輸業發展迅速,工業生產需耗費大量的資源,這些工業生產將粉塵、臭氧等物質排入大氣層,使大氣質量嚴重惡化。

由此可見,當前我國的城市規劃中確實存在著不少問題,對於這些問題必須要給予高度的重視,並且盡快予以解決。

二、解決我國城市規劃的問題的對策分析

由以上的分析論述可知,當前我國的城市規劃中還存在著不少的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城市的健康發展。因此,有必要對這些問題進行更為深入的分析研究,並且在此基礎之上採取一些行之有效的對策,以切實解決好我國城市規劃中面臨的問題。對此,筆者認為要達到這一目地,可以採取以下幾個方面的對策。

(一)加強規劃隊伍的自身建設,努力提高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和整體素質

要解決好我國城市規劃中面臨的問題,就需要加強規劃隊伍的自身建設,努力提高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和整體素質。為此,需要做好以下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提高城市規劃隊伍的業務和行政水平,隨著注冊規劃師制度的推行,對於大中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主要領導和特大城市的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中層以上領導,應將取得注冊規劃師資格作為其任職資格的重要組成部分。另一方面,應加強規劃從業人員的繼續教育工作,需要逐步建立制度化的機制,通過短期培訓、專題交流等多種方式,更新城市規劃知識,提高相關技能,全面系統地學習城鄉規劃理論和知識,增強城市規劃意識,提高領導工作水平。

(二)在城市規劃之前,就要將環境治理方案納入城市規劃體系之中

要做好城市規劃工作,就需要在城市規劃之前將環境治理方案納入到城市規劃體系之中。當前,我國城市在保持快速發展的同時,面臨著諸多環境問題,形勢嚴峻,不容樂觀。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是在城市規劃時沒有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沒有將城市規劃與環境規劃很好的結合起來。因此,只有在城市規劃上考慮環境問題,才可以從根本上防止環境的進一步惡化,並有利於環境的逐步改善。所以,在城市規劃之前,就要將環境治理方案納入城市規劃體系之中。這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予以解決:其一,城市固體廢物綜合整治規劃。所謂城市固體廢物綜合整治規劃是對城市固體廢物的利用與處理而制定的對策。目前我國大多城市處於固體廢物包圍之中,解決固體廢物問題迫在眉睫、刻不容緩。其二,大氣污染綜合整治規劃。所謂大氣污染綜合整治規劃是對城市大氣質量的現狀與發展趨勢而制定的治理方案。當前我國大部分城市空氣污染嚴重,大氣質量嚴重惡化。因此規劃的目標應該是提高燃燒效率,盡量使用太陽能等無污染或少污染的能源;提高城市綠化率,大力發展植物凈化。其三,水體污染綜合整治規劃。所謂水污染綜合整治規劃是為治理城市水污染而制定的對策。具體做來,應該減少污水排放量,修建有效的污水處理設施,加強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的治理,最終達到有效保護水資源。

(三)進一步完善法律制度,使公眾真正參與到城市規劃中來

要解決好我國城市規劃中面臨的問題,就需要進一步完善法律制度,使公眾真正參與到城市規劃中來。為此,需要做好以下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在城市規劃過程中要確立公民聽證制度。正確掌握公眾參與的方法與尺度,防止把公眾參與擴大為公眾直接決策。城市規劃過程中多創造公眾參與機會並形成制度。強調公眾參與、強化社會公眾的規劃參與意識,對制定和實施城市規劃至關重要。為此,要合理制定城市規劃編制,依法審批城市規劃,加快城市規劃的編制,完善城市規劃體系,依法履行審查、審批程序,使規劃管理做到有法可依,減少領導決策的隨意性。另一方面,在城市規劃過程中的要設立政府信息公開制度。設立城市規劃的政府信息公開制度,就是要從制度上保障公民的對政府城市規劃行為全過程的知情權,打破政府公民信息不對稱的現狀。在城市規劃批准之後要向社會公布規劃成果,採用公開展示、公眾媒體發布、社區公告、手冊與資料備查等多種形式使廣大群眾了解城市規劃,認同城市規劃。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做好城市規劃工作不僅意義重大,而且刻不容緩。因而在當前形勢之下,要充分認識到城市規劃工作的重要性,樹立和構築面向當代的城市規劃哲學和理念,進行科學的城市規劃,以實現我國城市的健康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周慶翔,紀紅宇.??試論城市規劃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 黑龍江科技信息. 2010(05)

[2] 高中崗,張兵.??對我國城市規劃發展的若干思考和建議[J]. 城市發展研究. 2010(02)

[3] 宋子龍,張謙.??當前形勢下我國城市規劃存在問題及對策[J]. 中國住宅設施. 2010(06)

[4] 高明.??當前我國城市規劃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思考[J]. 商業時代. 2010(24)

[5] 祁小燕.?論我國城市規劃所遇到的問題及其解決措施[J]. 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 2010(10)

⑸ 我國環境保護法規定的重要環境管理制度有哪些

我國環境保護法規定的重要環境管理制度。
1、環境規劃制度;
2、環境保護統一監督管理制度;
3、環境標准制度;
4、環境影響評價制度;
5、環境保護責任制度;
6、「三同時」制度;
7、排污收費制度;
8、限期治理制度;
9、排污申報登記制度;
10、公眾參與制度。

⑹ 中國為全球氣候治理作出了哪些貢獻

中國將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十三五」規劃重要內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中國在「國家自主貢獻」中提出將於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並爭取盡早實現,203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中國在今年9月宣布設立200億元人民幣的中國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基金。中國還將於明年啟動在發展中國家開展10個低碳示範區、100個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項目及1000個應對氣候變化培訓名額的合作項目。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