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整改整治 » 永泰流域整治

永泰流域整治

發布時間: 2020-11-28 05:37:43

① 永泰龍湘水庫

小題1:C 小題2:D

② 幾個縣城河流從永泰河流經過

發源於戴雲山南坡,環繞縣境東南部至水口鄉湖坂村的涌口與環繞縣境北部的另一條主要河流——涌溪匯合經永泰、閩侯入閩江,流域面積958平方公里,河道平均比降為6.。

③ 作文永泰大樟溪的風景

我愛奔騰不息的黃河,我愛洶涌澎湃的長江,但我更愛家鄉那多姿多彩的大樟溪。
大樟溪真美啊!遠遠望去,他像一條蜿蜒躍動的長龍向前奔去,那動聽的「嘩啦啦,嘩啦啦」的歌聲,彷彿就是一首熱烈激昂的贊歌。
春天的大樟溪,美不勝收,兩岸的紅花綠柳倒映在清澈見底的溪水中,靠近岸邊被綠葉染過的水碧玉如黛。而離岸邊稍遠一點兒的,被紅花點綴過的水,像似被胭脂抹過似的。太陽升起來了,溪水有綠有紅,這奇麗的景色不正是唐代大詩人李白《暮江吟》的詩句「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的真實寫照嗎?
夏天到了,夕陽西下,微風輕輕撫過,溪面上漾起了波紋,大人,小孩們紛紛湧向溪中,他們打水仗·摸田螺,盡情嬉戲,這情景不知陶醉了多少人啊!
秋天走來,岸邊闊葉林的葉子輕輕飄到水面,那一艘艘的「小船」,帶著孩子們的七彩夢想順流而下,一直飄到大海。更有趣的要算是那些魚兒們了,它們在飄動的樹葉地下捉迷藏,與岸上的孩子們一同快樂。
冬天光臨,溪面山白茫茫的一片,山水美景在大霧中若隱若現,人們置身其中,如在仙境一般。是啊,「此景只有天上有,荷花瑤池也遜色。」
站在塔山頂,俯視大樟溪,那清澈見底的大樟溪猶如一條明如玻璃的帶子。此時此刻的我真希望自己是一位畫家,把這美景描畫下來;我還希望自己是一位詩人,寫首優美的詩來贊美它。
啊!大樟溪,是您給了我們幸福,使您讓生活變得豐富多彩。我愛您,家鄉的大樟溪。

④ 永泰縣的資源

永泰水資源豐富,開發潛力大。大樟溪在境內流長127公里,流域面積1786平方公里,年徑流量40.3億立方米,可開發水能72萬千瓦。永泰的水利工程可追溯到宋乾道年間,系農民自修自用。樣式有山塘、旱池、陂渠等。但工程小,受益面積少,抗旱能力差。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積極組織農民興建蓄引水工程,陸續建成了尖山水庫、先進水庫、頂隔水庫、大喜水庫、白雲水庫、汪洋水庫、方廣水庫、丘洋水庫等和灌溉面積達千畝以上的東升渠、翻身渠、高湖渠、環山圳等,還建起了一批水泵站。在興修水利工程的同時,積極利用水能資源發展水電事業,1957年建成第一個水電站——梧桐水電站。1994年全縣有水庫76座,引水工程5117個,其中蓄水百萬畝以上的水庫10座,10萬畝以上的水庫33座,還有機灌站、電灌站等,有效灌溉面積達17.54萬畝。全縣有水電站160多座,裝機容量達5.03萬千瓦,其中1000千瓦以上電站的6座,500~1000千瓦水電站8座,100~500千瓦電站22座。
截止2009年,水能蘊藏量和人均佔有地表水居全省之冠。水電開發潛力巨大,可開發水電裝機容量51萬千瓦,其中大樟溪幹流已規劃7級,裝機容量27萬千瓦。地熱水異常面積達2.8平方公里,水溫高、水質好,自冒水溫多在30-70℃,最高達83℃,日出水量可達3000多噸。 已發現或初步探明儲量的金屬礦和非金屬礦有金、銀、鉬、鋅、紫砂土、高嶺土等10多種。

⑤ 永泰人有沒有在南安的啊希望能聯系一下~!

中國方言

漢族社會在發展過程中出現過程度不同的分化和統一,因而使漢語逐漸產生了方言。
現代漢語有各種不同的方言,他們分布的區域很廣。現代漢語各方言之間的差異表現在語音、詞彙、語法各個方面,語音方面尤為突出。但由於這些方言和共同語之間在語音上都有一定的對應規律,詞彙、語法方面也有許多相同之處,因此它們不是獨立的語言。根據方言的特點,聯系方言形成和發展的歷史,以及目前方言調查的結果,可以對現代漢語的方言進行劃分。當前我國語言學界對現代漢語方言劃分的意見還未完全一致,大多數人的意見認為現代漢語有七大方言:

北方方言 北方方言是現代漢民族共同語的基礎方言,以北京話為代表,內部一致性較強。在漢語各方言中它的分布地域最廣,使用人口約占漢族總人口的73%。
北方方言可分為四個次方言:⑴華北、東北方言,分布在京津兩市,河北、河南、山東、遼寧、吉林、黑龍江,還有內蒙古的一部分地區。⑵西北方言,分布在陝西、陝西、甘肅等省和青海、寧夏、內蒙古的一部分地區。新疆漢族使用的語言也屬西北方言。⑶西南方言,分布在四川、雲南、貴州等省及湖北大部分(東南角咸寧地區除外),廣西西北部,湖南西北角等。⑷江淮方言,分布在安徽省、江蘇長江以北地區(徐州、蚌埠一帶屬華北、東北方言,除外)、鎮江以西九江以東的長江南岸沿江一帶。

客家方言

以廣東梅縣話為代表。客家人分布在廣東、福建、台灣、江西、廣西、湖南、四川等省,其中以廣東東部和北部、福建西部、江西南部和廣西東南部為主。客家人從中原遷徙到南方,雖然居住分散,但客家方言仍自成系統,內部差別不太大。四川客家人與廣東客家人相隔千山萬水,彼此可以交談。使用人口約占漢族總人口的3.6%。

湘 方 言

又稱湘語或湖南話,是漢語七大方言中通行地域較小的一種方言。湖南省有多種不同的方言,湘方言是其中最有影響的一種。
通行地域 湘方言通行於湖南省的岳陽、南縣、汨羅、湘陰、沅江、益陽、桃江、安化、寧鄉、長沙、望城、株洲、湘潭、湘鄉,雙峰、漣源、婁底、新化、冷水江、敘浦、辰溪、 邵陽、 邵東、新邵、隆四、洞口、武岡、新寧、城步、 東安、 零陵、雙牌、祁陽、祁東、衡陽、衡山等地,約佔全省面積的一小半。此外,廣西北部全州、灌陽、資源、興安等 4縣也通行湘方言。使用人口估計在2500萬以上。
分區 由於社會、歷史、地理以及政制變革等各方面的因素,古老湘語南、北、西三面長期以來處於官話方言包圍之中,東部又受客、贛系方言的影響,以致語音系統不斷產生變化,逐漸形成了新湘語和老湘語兩種明顯有別卻又並存並用的特殊局面。從地理上看,新、老湘語的通行地域恰好分布在北部和南部,因此,有人把它稱為北片湘語和南片湘語,這就是湘語的兩個方言片。新湘語和老湘語之間的差別主要表現在語音系統上。南片老湘語比較保守,古全濁聲母字一般仍多念濁聲母;北片新湘語受官話方言的影響而有逐漸靠攏官話的趨勢,語音上突出的表現是由繁到簡,古全濁聲母字一般都已念為清聲母字了。北片新湘語主要通行於湘北、湘中一帶,如長沙、株洲、益陽等;南片老湘語廣泛通行於湖南中部、沅水東南、 湘水以西和資水流域, 如湘鄉、雙峰、邵陽、武岡等。

吳 方 言

習慣上稱吳語,也叫江浙話或江南話。"吳"是古代地域名稱的沿用。
通行地域 吳方言通行於江蘇南部、上海、浙江、江西東北部、福建西北角和安徽南部的一部分地區,大約有 110多個縣市,使用人口7000萬左右。具體情況如下:
江蘇省境內屬吳語或以吳語為主的縣市共有21個:丹陽、金壇、高淳、溧陽、宜興、武進、常州市、江陰、沙洲、靖江、南通、海門、啟東、常熟市、無錫、無錫市、蘇州市、吳縣、吳江、太倉、崑山。溧水縣南部孔鎮、新橋、白馬等鄉鎮也屬吳語區。上海市以及所屬的10個縣:上海、松江、青浦、金山、奉賢、崇明、南匯、川沙、寶山、嘉定都說吳語。浙江省除西部淳安(包括舊遂安)和建德(包括舊壽昌)兩縣外,基本上都在吳語區的范圍之內,但浙江南部洞頭、玉環、平陽、蒼南、泰順、慶元等縣是吳語和閩語的交錯分布區。建德縣北部下包、乾潭及其以東的各鄉鎮,南部唐村、里葉、大店口等地仍在吳語區內。江西省東北玉山、廣豐、上饒3 個縣和上饒市也是吳語區。此外,福建省西北角的浦城縣縣城及其以北的鄉鎮,安徽南部郎溪縣北部的梅渚、崗南一帶和廣德縣的下寺、蘆村等地也說吳語。
分區 吳語按其語言特點可區分為 5片:太湖片,台州片,東甌片,婺州片,麗衢片。
太湖片 即北吳語片,包括江蘇吳語21個縣市,上海市及其所屬各縣,浙江舊杭州、嘉興、湖州 3府,以及浙東舊寧波、紹興兩府,以上海話或蘇州話為代表。這一片分布面積最廣, 使用人口最多, 可再分 6個小片:①常州小片,包括沙洲、江陰、武進、宜興及其以西蘇南吳語各縣市和安徽郎溪、廣德的部分鄉村,江北靖江的老岸話,南通東部、海門和啟東北部的通東話也屬這一小片。②蘇滬嘉小片,包括上海市及其所屬各縣,常熟市、無錫市及其以東蘇南吳語各地,浙江省的嘉興市、平湖、嘉善、海鹽、桐鄉、海寧,江北南通、海門和啟東南部的啟海話屬這一小片。③湖州小片,包括湖州市、長興、安吉、德清和餘杭。④杭州小片,即杭州市及其郊區。⑤臨紹小片,包括臨安、富陽、桐廬、蕭山、紹興市、上虞、諸暨、新昌、餘姚、慈溪和建德縣的下包、乾潭以東鄉鎮。⑥明州小片,包括寧波市、鄞縣、鎮海、奉化、象山、寧海、定海、普陀、岱山。
台州片 包括天台、三門、臨海、仙居、黃岩、椒江市、溫嶺、玉環,寧海縣岔路以南和樂清縣清江以北地區也說台州話。這片以臨海話為代表。
東甌片 即溫州片,溫州話舊稱甌語,通行於溫州市、甌海、永嘉、樂清、瑞安、平陽、文成以及洞頭、蒼南、青田的部分地區。這片以溫州話為代表。
婺州片 包括浙江中部金華地區的金華市、蘭溪、浦江、義烏、東陽、武義、永康、磐安,以金華話為代表。
麗衢片 包括處州小片和龍衢小片:①處州小片,包括縉雲、麗水、雲和、青田等縣和景寧畲族自治縣。武義縣南部舊宜平縣部分、文成縣的南田區、泰順縣北部和慶元縣的東北部也屬這一小片。②龍衢小片,包括龍泉、慶元、松陽、遂昌、江山、常山、開化、衢州市、龍游。福建省浦城縣的北部,江西省的玉山、廣豐、上饒和上饒市也屬這一小片。這片以麗水話為代表。

粵 方 言

又稱粵語,俗稱廣東話、廣府話,當地人稱白話,是漢語七大方言中語言現象較為復雜、保留古音特點和古詞語較多、內部分歧較小的一個方言。
通行地域 粵方言通行於廣東、廣西境內 ,以廣州話為中心。使用人口約4000萬。通行地區大致如下:
廣東省境內純粹屬粵方言或以粵方言為主的縣市有47個,佔全省面積的1/3以上,即廣州、佛山、肇慶、江門、深圳、茂名、中山、珠海、南海、番禺、東莞、順德、龍門、佛岡、增城、從化、花縣、清遠、連縣、陽山、連山、懷集、廣寧、四會、三水、高要、雲浮、高明、新興、鶴山、封開、鬱南、德慶、羅定、陽春、陽江、信宜、高州、化州、吳川、台山、開平、新會、恩平、斗門、香港、澳門。此外,惠州、韶關、湛江、海豐、博羅、惠陽、惠東、仁化、樂昌、英德、寶安、電白、遂溪、海康、徐聞、廉江等16個縣市也有部分地區講粵方言。
廣西壯族自治區通行粵方言的縣市有23個,即南寧、橫縣、貴縣、桂平、平南、藤縣 、梧州、玉林 、北流、容縣、博白、陸川、欽州、合浦 、浦北、靈山 、北海、蒼梧、岑溪、昭平、蒙山、賀縣、鍾山。此外,海外華僑及華裔中以粵方言為母語的也很多,他們主要分布在東南亞、南北美洲、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家。美洲華僑和華裔幾乎百分之90%以上的祖籍都是粵方言區。
分區 粵方言內部按其語言特點和地理分布可以分為4個片:①粵海片,主要分布在廣東省珠江三角洲、粵中、粵西南和部分粵北地區,是粵方言中使用人口最多、通行范圍最廣的一個片,以廣州話為代表,它在粵方言中有很大的代表性和影響。②四邑片,主要分布在台山、開平、恩平、新會、斗門等縣,以台山話為代表。③高陽片,主要分布在湛江市、茂名市所屬各縣和江門市所屬的陽江縣和陽春縣,以陽江話為代表。④桂南片,主要分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邕江、鬱江、潯江沿岸的南寧市、橫縣、貴縣、桂平縣、平南縣、藤縣、梧州市,玉林地區的玉林縣、北流縣、容縣、博白縣、陸川縣,欽州地區的欽州縣、合浦縣 、浦北縣 、靈山縣和北海市,梧州地區的蒼梧縣、岑溪縣 、昭平縣 、蒙山縣、賀縣、鍾山縣,一般以南寧話為代表。它的語音比較一致,也存在一些分歧。桂南片按其內部的異同又可以分為四個方言小片:廣府片、邕潯片、勾漏片和欽廉片。

閩 方 言

又稱閩語,俗稱"福佬話",是漢語七大方言中語言現象最復雜,內部分歧最大的一個方言。
通行地域 閩方言主要通行於福建、廣東、台灣三省和浙江省南部以及江西、廣西、江蘇三省的個別地區。使用人口約4000萬。具體地點如下: 福建省的54個縣市:福州、閩侯、長樂、福清、平潭、連江、羅源、閩清、永泰、古田、屏南、寧德、霞浦、周寧、壽寧、福安、柘榮、福鼎、莆田、仙游、廈門、金門、泉州、晉江、南安、惠安、同安、永春、安溪、德化、漳州、龍海、長泰、華安、南靖、平和、漳浦、雲霄、東山、詔安、龍岩、漳平、大田、尤溪、永安、三明、沙縣、建甌、南平(城關除外)、建陽、崇安、松溪、政和、浦城(南部)。以上地區約佔全省面積的3/4。
廣東省東部的12個縣市:汕頭、潮州、澄海、饒平、南澳、揭陽、揭西、普寧、惠來、潮陽、陸豐、海豐等,以及惠東、豐順、大埔等縣的一部分;海南島的14個縣市:海口、瓊山、文昌、瓊海、萬寧、陵水、三亞、崖縣、瓊中、屯昌、定安、澄邁、昌江、東方(少數民族地區除外);雷州半島的5個縣市:湛江、遂溪、廉江、海康、徐聞。此外,主要通行粵方言的中山市和陽江、電白等縣也有部分區、鄉說閩方言。以上地區約佔全省面積的1/3。
台灣省的21個縣市中,除約占人口2%的高山族地區說高山語,台北、彰化之間的中壢、竹東、苗栗、新竹等地和南部屏東、高雄等縣市,以及東部花蓮、台東的部分地區通行客家方言外,其餘各地的漢族居民都說閩方言,約佔全省人口的3/4以上。 浙江省南部泰順、蒼南、洞頭、玉環等縣的大部分和平陽縣西部的少數地區,以及舟山群島普陀、嵊泗縣的一部分地區也說閩方言。
以上總計通行閩方言的縣市約有 120 個以上。此外,江西省東北角的玉山、鉛山、上饒、廣豐等縣的少數地方,廣西省中南部桂平、北流等縣的少數地方,江蘇省宜興、溧陽等縣的少數地方,也有人說閩方言。散居南洋群島、中南半島的華僑和華裔中,數百萬人祖祖輩輩也以閩方言作為"母語"。在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泰國、緬甸以及印度支那各國的華裔社區中,閩方言也是主要的社會交際語之一。
分區 閩方言按其語言特點大致分為5個方言片:閩南方言、閩東方言、閩北方言、閩中方言和莆仙方言。 閩南方言 是閩方言中使用人口最多、通行范圍最廣的一片。包括福建省內以廈門、漳州、泉州三市為中心的24個縣市。福建省以外各地通行的閩方言,基本上也屬於閩南方言 。閩南方言以廈門話為代表, 潮州話、文昌話也分別在廣東東部和海南島有較大的影響。
閩東方言 通行於福建省東部,包括以福州為中心的閩江下游地區和以福安為中心的山區,共18個縣市,以福州話為代表。
閩北方言 通行於福建省北部建甌、建陽、南平(鄉區)、崇安、松溪、政和、浦城(南部),以建甌話為代表。
閩中方言 通行於福建省中部永安、三明、沙縣,以永安話為代表。 莆仙方言 通行於福建省東部沿海的莆田、仙游,以莆田話為代表。

主要語言特徵 語音方面 ①聲母:各地閩方言的聲母比較一致,大都只有15個,稱為"十五音"系統。不少聲母保留了上古漢語的特點:
a.沒有唇齒聲母f,古非敷奉聲母字口語中一部分讀為p-、讀書音則為h-(或x-),即所謂"輕唇歸重唇"。
b.古知徹澄聲母字,多讀t-、即所謂"舌上歸舌頭"。
c.古全濁聲母並奉定從澄群字多讀為不送氣清音聲母,少數讀為送氣的也很一致。
d.古匣母部分字閩方言口語讀為k-或零聲母。
e.古照組聲母字與古精組字混讀。
②韻母:閩方言各地在韻母方面存在著較大的差別,主要表現為:
a.閩方言的韻母不同程度地保留了古音中的鼻音韻尾和塞聲韻尾。其中閩南方言保留較為完整,閩東方言、莆仙方言保留較少,閩北方言和閩中方言則幾乎已無塞聲尾韻而只有鼻音尾韻了。
b.閩方言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著文、白異讀現象,閩南方言特別突出,幾乎文、白兩讀各成系統。
c.閩方言不少地區(尤其是閩南方言)有豐富的鼻化韻。
d.閩方言不少地區沒有撮口呼韻母。如閩南方言中的廈門、潮州、台北等地都沒有y-韻。
e.閩方言中部分地區存在著"雙韻尾"的現象,主要表現在閩東、閩北、閩中三個方言區。
③聲調:閩方言各地都有入聲調,聲調數目6~8個,以7個為多見。閩南方言的潮州話有八聲:平、上、去、入各分陰、陽;閩北建甌話、閩中永安話都只有六聲:閩北是平、上不分陰陽,而去、入分陰陽;閩中是平、上分陰陽而去、入不分陰陽。七個聲調的地方遍布閩南方言的廈門、台北、海南、浙南等地和莆仙方言的莆田、仙游,以及閩東方言的福州、福安等地。閩方言中還普遍存在著復雜的音變現象,其中閩南方言、閩中方言有相當整齊的連讀變調規律,閩東方言、莆仙方言在連讀時音變涉及聲母、韻母的變化。表以潮州話兩字組的連 讀變調為例。
詞彙方面 閩方言有一大批屬於本方言區常見而其他方言少見的方言詞。這些方言詞有兩個特點:一是繼承古代的語詞多,二是單音節詞多。例如 "卵"(蛋)。"目"(眼睛)、"塗"(泥土)、"曝"(曬)、"拍"(打)等等,都可以從古籍中找到出處,也都是單音節詞。此外,也有一部分閩方言詞借自外語。這些外來詞大都借自印度尼西亞-馬來語,形成了閩方言詞彙中的獨特色彩,例如廈門話"雪文"(肥皂)來自sabon,"道郎"(幫助)來自tolong,"洞葛"(手杖)來自tongkat,"斟"(接吻)來自chium。也有一些來歷不易判明的方言詞,例如"揚"(抽打)等。
在閩方言的五個片中,有許多方言詞是各片共有的, 但也有不少方言詞只存在於某一些地方。大致說來,在五個閩方言片中,閩東、閩南、莆仙三個沿海片詞彙上比較一致,而閩北、閩中兩個片,則有不少和閩東、閩南、莆仙不一樣的語詞。
語法方面
①名詞附加成分的運用。
②人稱代詞單復數的運用。
③數詞"一"和指示詞"這"、"那"的省略。量詞前面的數詞"一"或指示代詞"這"、("那")在閩方言中往往可以省略,量詞直接與名片語合。例如潮州話:"張畫雅絕" (這張畫很漂亮),"只雞肥死"(這只雞很肥)。與此相關,指示代詞"這"、"那"不能直接修飾名詞,如普通話"這人很好"在閩方言說成"只個人很好",不能說"只人很好";同樣,"這書"也只能說"只本書",不能說"只書"。
④"形容詞-量詞-名詞的結構形式在閩方言各地普遍存在,但能和量詞直接組合的形容詞不多,最常用的是"大"和"細"(小)。例如廈門話"大隻牛"、"細泡燈"等。
⑤動詞"有" 的特殊用法。閩方言動詞"有" 的用法很多,其中之一是放在動詞的前面,表示完成時態。例如:福州話"我有收著汝個批"(我收到了你的信),廈門話"伊有食我無食"(他吃了我沒吃),台北話:"我有買"(我買了),潮州話"你有睇電影阿無?"(你看了電影沒有)。
⑥賓語提前的現象比較常見。 如"蘋果買兩斤"(買兩斤蘋果)的說法就很普遍。普通話 "主語-動詞-賓語"的句式在閩方言中常加上一個介詞"共"(或"甲"),並把賓語提到動詞前面,例如"我共汝講"(我告訴你)。
⑦動詞"去"常用作補語,表示動作行為已成為結果,相當於"已經"的意思,例如"飛去了"(已經飛了),"死去了"(已經死了),"碗破去了"(碗已經破了)。
⑧特殊的比較方式。閩方言的比較句有特別的結構,福建、台灣的閩方言多用"甲-較-形容詞-乙"表示,如廈門話"伊較懸(高)我",台北話"高雄較大新竹"。 也有簡單一點的表達方式:"甲-形容詞-乙",如福州話"伊懸(高)我"。廣東省內的閩方言(潮州話、海南話)比較的方式略有不同:"甲-形容詞-過-乙"如潮州話:"牛大過豬"。閩方言的等式比較,常用形容詞"平"的重疊來表示"一樣",如"我共伊平平懸"(我跟他一樣高)。
⑨"把"字句的表達方式。 閩方言"把"字句的表達方式是把賓語提到最前面,後面跟一個"甲伊"(把它)即:"賓語-甲伊-動詞",閩南方言片各地普遍通行這種說法。

贛 方 言

又稱贛語,是漢語七大方言區中通行面積較小、使用人口最少的一個方言。贛方言並非"江西話",江西省境內除贛方言外,還有客家方言、吳方言和江淮官話,江西的鄰省也有贛方言。由於贛方言和客家方言有不少共同特點,有的語言學者認為可以把二者合並為一個大方言區,稱為客贛方言。
通行地域 贛方言通行於江西省中部和北部,湘東和閩西北;鄂東南和皖西南一些縣市通行的方言,其特點近似贛方言,有的學者認為也可以劃入贛方言。
江西省內通行贛方言的有 60 多個縣市。包括南昌、景德鎮(城區)、萍鄉和宜春、撫州、井岡山三地區的各縣市:南昌、新建、安義、靖安、奉新、高安、宜豐、銅鼓(也有人認為通行客家方言)、上高、萬載、分宜、新余、 清江、豐城、 進賢、東鄉、臨川、金溪、資溪、南城、 黎川、崇仁、 宜黃、樂安、南豐、新干、峽江、永豐、 吉水、吉安、 泰和、永新、蓮花、安福、寧岡、遂川、 萬安,上饒、 九江兩地區的大多數縣市:波陽、余干、 萬年、鷹潭、 貴溪、余江、弋陽、橫峰、鉛山、樂平、 永修、德安、 星子、都昌、、彭澤、武寧、修水,贛州地區的廣昌、石城、寧都、興國、於都、瑞金、會昌等縣也有使用贛方言的鄉鎮。此外,通行贛方言的還有湖南省東界的13個縣:臨湘、平江、瀏陽、醴陵、攸縣、茶陵、酃縣、桂東、汝城、常寧、資興、安仁,有人認為岳陽、永興也屬贛方言區;福建省西北部的 4個縣市:邵武、光澤、建寧、泰寧;湖北省東南部與江西省連界的 8個縣:通城、蒲圻、崇陽、通山、陽新、咸寧、嘉魚、大冶;安徽省西南部安慶地區的望江、東至、宿松、懷寧、太湖、潛山、岳西、桐城等縣的方言,據初步了解,也和贛方言相近,目前歸屬未定,可能也將劃歸贛方言。使用人口約3000萬。
中國社科院語言研究所研究員鄭張尚芳呼籲:要像搶救瀕危動物那樣,搶救浙江瀕危的方言,這已經是刻不容緩的事了。專家指出,方言是一筆巨大的財富,是社會生活鏈中的一個重要方面。豐富多彩的方言反映了豐富多彩的世界,而方言的變遷又折射出社會的變遷,這是十分值得研究的。瀕危方言需要搶救,也是有搶救價值的。

關於瀕危漢語方言問題(曹志耘)

1.1 什麼是瀕危方言?
漢語方言中究竟有沒有瀕危方言? 大家對這個問題的看法似乎並不明確,或者說並不一致。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需要弄清什麼是瀕危方言,應當如何判斷瀕危方言。
「瀕危」意為「接近危險的境地」(《現代漢語詞典》) ,對語言或方言來說即瀕臨消亡。據此理解,漢語方言中無疑存在著並非個別的瀕危現象。
從語言的變化消亡這個角度來看,目前在漢語方言中主要存在兩種類型:突變型和漸變型。突變型,是指弱勢方言在強勢方言的強大沖擊之下,最終徹底放棄弱勢方言,改用強勢方言。突變型變化消亡往往需要經過幾代人才能完成,中間一般還要經過一個弱勢方言與強勢方言並存並用的雙方言的過渡階段。今天我們可以看到的突變型漢語方言的情況通常是這樣的:老年人只使用弱勢方言;中青年人弱勢方言與強勢方言並用,其中中年人以弱勢方言為主,青年人以強勢方言為主;少兒就基本上只用強勢方言了。漸變型,是指弱勢方言在受到強勢方言的影響和沖擊之下,逐漸磨損、丟失自己原有的一些比較特殊的成分,同時不斷吸收強勢方言的成分,使自己的語言系統朝著強勢方言的方向發展演變。
我們這里所說的瀕危漢語方言主要是指處於突變型過程中的方言。不過,實際上,漸變型的方言也完全有可能成為瀕危方言,只是這個過程很漫長,一般不易觀察得到。
1.2 瀕危方言與瀕危語
在一些人看來,語言瀕危現象只發生在一些使用人口極少的少數民族語言當中,而漢語方言使用人口多達數億,不可能出現瀕危現象。或者認為某些漢語方言的瀕危以及漢語方言迅速整合趨同的現象只是漢語內部語言調整和標准化過程中的自然現象,不能與少數民族語言的瀕危相提並論,也用不著大驚小怪。
對於第一種看法,我們認為,跟語言瀕危與否直接相關的因素並不是使用人口的數量,而是使用群體的勢力——盡管這二者之間有密切的關系。瀕危語言與弱勢群體相聯系。漢語方言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概念,內部究竟應該如何劃分,劃分到什麼程度算「一種」方言,現在尚無定論。如果把漢語方言當作是一個整體,或即使按現行的辦法分成10 種方言,那麼可以預料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漢語方言不會有「瀕危」之虞。但漢語方言尤其是東南地區漢語方言內部的巨大差異是有目共睹的,所謂「吳語」、「閩語」等等,實際上只能算是「一個方言區」,而不能看作是「一種話」。如果我們可以把吳語區各地的方言看作是「許多種話」的話,那麼馬上就可以看到這些「話」之間人口多寡不一,勢力強弱不等,生命力大小也不同,其中有些「話」已經處於瀕危的狀態或瀕危的邊緣了。當然,我們也承認,在實際操作中,認定瀕危方言比認定瀕危語言要困難得多。
對於第二種看法,我們認為,方言是一定地區人民的交際工具和思維工具,是和一定地區的地域文化相聯系的。因此,跟民族語言一樣,一種方言的消亡,就意味著當地人民世代相傳的那種交際和思維工具的永遠喪失,就意味著當地獨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的那種載體和重要組成部分的永遠喪失,也意味著人類語言文化的多樣性受到嚴重的破壞。因此,瀕危方言現象同樣是擺在我們面前的嚴峻課題,值得我們高度重視。當然,由於漢族各地文化既有差異性,又有統一性,改用其他漢語方言或普通話的人並不至於喪失自己的民族文化。在這一點上,瀕危方言與瀕危語言有所不同。
1.3 為什麼會有瀕危方言?
任何一個地方的人都不會停止說話。另一方面,任何地方的方言都具有豐富而完善的表達系統。方言消亡的根本原因,是這種方言的「用途」越來越少,「作用」越來越小,簡而言之,是因為這種方言「沒用」了。在當今的漢語方言中,方言「沒用」的現象越來越普遍和嚴重, 「沒用」的方言越來越多。事實上,與處於同一境地的那些弱勢的民族語言比起來,弱勢漢語方言的處境更為艱難,這主要是出於以下幾個原因:
(1) 語言政策中對方言缺乏明確的規定,方言的語言地位低。
(2) 使用范圍極為有限,如目前學校、公務、傳媒等正規場合一般不允許使用方言,甚至在不少家庭里方言的用途也在減少。
(3) 有言無文,無書面語和書面文獻(粵語除外) 。

二 瀕危漢語方言的幾種類型
2.1 如上所說,由於漢語方言內部的劃分遠未具體化,要認定哪些方言屬於瀕危方言仍然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在目前的情況下,我們也許可以這樣說,「某地的一種話」或「一種某地的話」是瀕危方言。但瀕危漢語方言的具體數量、分布情況以及它們的瀕危程度等等,一時還無法描述。在這里,我們只能大概地歸納一下瀕危漢語方言的類型,並作一些舉例性的說明。
2. 2 目前,最顯眼的瀕危方言是那些使用人口較少、處於強勢方言包圍之中的弱勢方言島,例如筆者所接觸過的九姓漁民方言和浙江的一些畲話方言島。
九姓漁民是我國舊時的一類賤民。他們以浙江省西部三江交匯的建德市梅城鎮(舊嚴州府府治)為中心,主要分布在新安江、蘭江、富春江(七里瀧一段)上,即建德、蘭溪、桐廬一帶。
傳統的九姓漁民在家裡使用船上話,跟當地人交往使用當地方言。今天,真正地道的船上話只有七八十歲的老年人會說。中年人受當地方言影響很大,常常會不自覺地把當地方言的成分混入船上話。青少年主要生活活動在非九姓漁民社會里,他們已經說不好船上話了,而且使用船上話的機會也越來越少。估計再過十來年,船上話就會基本消亡。
絕大部分畲族使用一種接近客家話的漢語方言——畲話。畲族以大分散小聚居的方式分布在漢人的汪洋大海里,如今,他們生活、學習、工作都必須與當地漢人打交道,必須學習使用當地的強勢方言。據筆者觀察,現在分布在浙江省金華、遂昌、雲和等縣的畲族的年輕人使用畲話的機會已越來越少,在一些畲族村青少年已經不學習使用畲話了(如金華縣大坑村) ,在個別畲族村已經沒有人會講畲話了(如金華縣鴿塢塔村) 。如此發展下去,預計這些地區的畲話方言島將會逐漸消亡。
2.3 在兩種方言交界的地帶,如果這兩種方言的勢力不均等的話,一般會發生如下的情況: (1) 強勢方言影響、沖擊弱勢方言,弱勢方言向強勢方言靠攏; (2) 弱勢方言萎縮自身的用途和地盤,逐漸被強勢方言所「蠶食」; (3) 弱勢方言的使用者成為弱勢方言和強勢方言雙語使用者,其中在有些情況下會逐漸向強勢方言單語使用者轉變。在官話方言與其他方言交界的地帶,經常可以看到這種現象。例如原吳語北部與官話交界的地帶,現在有些(如南京一帶) 已經轉變為江淮官話了;在今湘語與官話交界的地帶,有些湘語方言正處於「西南官話化」的過程當中,如湘語西北部

⑥ 2012年9月28日,福建閩江水系跨區域調水工程開工。項目完工後,以永泰龍湘水庫作為引水工程的龍頭水庫、


小題1:C
小題2:D

⑦ 大樟溪的流域概況

戴雲山,曾名迎雪山、佛嶺。是福建省中部主要山脈。走向為北東~南西和北西~南東,由大戴雲、小戴雲和中尖、白鹿貢、蓮花池貢、牛皮尖、大格貢(海拔均達1660米以上)等七座山峰組成,遠望僅見五峰,似蓮花。主峰大戴雲位於北緯25°40′,東經118°11′。1985年5月16日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戴雲山自然保護區,包括九仙山,隸屬德化縣人民政府。保護范圍位於上涌、赤水、雷峰、大銘四個鄉交界處,總面積145957畝,約佔全縣總面積的1/23。自然保護區內地勢一般為海拔900米以上的中山地,山體坡度都在40°~60°之間。
德化縣於五代後唐長興四年(933年)置縣,地處福建省中部、泉州市北部,土地面積2232平方公里,人口31.6萬,轄18個鄉鎮、202個村(社區)。境內山多、水足、礦富、瓷美,素有「閩中寶庫」之稱。德化縣地處閩中屋脊戴雲山區,全縣地勢較高、地形復雜,地貌以低中山為主,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平均氣溫19.5℃,年均無霜期260天左右。境內資源豐富,擁有「山多、水足、礦富、瓷美」四大優勢,素有「閩中寶庫」之稱。山多,全縣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258座,福建第二大山脈戴雲山主峰橫亘境內,是典型的山區縣;現有林業用地272萬畝,有林地257萬畝;林木蓄積量1245萬立方米,占泉州市的55%;森林覆蓋率77.3%,位居泉州市首位。水足,年均降水量1800毫米左右,為我省多雨區之一;人均水資源擁有量為福建省平均水平的2.5倍,全國平均水平的3.8倍,高於世界平均水平。陶瓷生產歷史悠久,是我國陶瓷文化發祥地和三大古瓷都之一,陶瓷產品80%以上外銷,銷往190多個國家和地區,是福建省十大重點出口縣(市)之一、全國最大的工藝陶瓷生產和出口基地。先後榮膺「中國陶瓷之鄉」、「中國小水電之鄉」、「中國瓷都·德化」、「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中國早熟梨之鄉」、「中國油茶之鄉」、「中國竹子之鄉」等稱號。1996年以來,多年被評為「福建省經濟發展十佳縣」,縣域綜合經濟實力居福建省各縣(市、區)第14位。2014年,全縣實現生產總值170.18億元,公共財政總收入14.92億元,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0.01億元。
永泰縣位於福建省中部,境內群山林立,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77座。西南部的東湖尖為全縣最高,海拔達1681.9米。全縣約為「八山一水一分田」,沒有平原,僅有城關、嵩口、葛嶺、大洋、白雲等山間小盆地。縣城至省會福州市區62公里。永泰縣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全年平均氣溫為14.6~20.1攝氏度。年日照時數為1445~2193小時,年均無霜期296天。年降水量為1400~2000毫米,年均蒸發量為1570.7毫米,相對濕度為79%。境內干濕季節分明,3~9月為多雨季節,10至翌年2月為少雨季節。永泰縣水系發達,大樟溪發源於德化縣,橫貫西東。由於徑流量和落差都較大,淡水資源充裕,為發展水力發電、農業灌溉、工業用水以至人畜飲水等創造了有利條件。永泰山高林密,是福建省36個林區縣之一,綠化程度達93﹪。是著名的「李果之鄉」、「武術之鄉」、「建築之鄉」。具有獨特的旅遊資源,有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和4A級旅遊區青雲山,有省級風景名勝區姬岩,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高蓋山名山室,有國家水利風景區和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天門山等,是全國優秀旅遊縣。永泰歷史悠久,唐永泰二年(公元766年)建縣,縣名永泰。簡稱為永,1964年改簡稱為樟。永泰人民世代以農為本。曾生產出「埔埕李干」、「溪洋青梅」、「永福白菜」、「嵩口筍干」、「梧桐塗柿」、「蓋洋香菇」、「姬岩茶葉」、「埕頭糟菜」和「富泉羊」、「同安豬」等聞名省內外頗具地方特色的產品。特別是胭脂李、芙蓉李,飲譽全國。用李果加工成的嘉應子,早已海外知名。1980年以後,鄉鎮工業企業異軍突起,除傳統的服裝縫紉、食品加工、竹木加工、鑄造等行業外,發展了工藝美術、化工、機械等新的行業。特別是2000年後以馬洋工業園區、城峰工業集中區和塘前工業走廊為龍頭,工業企業在全縣各地開花,至2008年,全縣有工業企業1173家,其中產值在500萬以上的規模企業有61家,全縣工業年總產值為250317萬元,是1950年的22.04萬元的11357.4倍,是1978年1724.81萬元的145倍。
閩侯縣地處福建省東部、福州市西南側,呈月牙形拱衛省城福州,東鄰福州市區、長樂市、羅源縣,南接福清市、永泰縣,西抵閩清縣,北靠古田縣,是全省離省會最近的一個縣。閩侯縣歷史悠久,五千多年前就有先民居住於此,創造了「曇石山史前文化」,被稱為「福建文明從這里開始」。西漢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設冶縣至今,歷為王都、省、郡、路、州、府駐地。閩侯縣風景秀麗,境內名山、名寺、名園、名居繁多,擁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十八重溪、全省八大旅遊品牌之首的曇石山文化遺址、國家森林公園旗山及漢族地區重點寺院、「南方叢林第一」的雪峰寺等多處旅遊勝地。南嶼雙龍、白沙湯院和荊溪光明等地是著名的地熱資源主要分布地;縣內盛產柑桔、荔枝、龍眼、橄欖四大名果,是「中國橄欖之鄉」。地形全縣山脈多呈東北至西南走向,群山連綿,山巒重疊,氣勢雄偉,主要分布在縣境北部和西南部。北部山地屬鷲峰山東伸支脈,由閩清、古田入境,蜿蜒廷坪、大湖,然後折向西南,直抵洋里、白沙等鄉鎮,海拔高度大部分在800米以上。西南部山地屬戴雲山北延山麓,自德化、永泰入境。境內屬於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閩江沿岸的低海拔地區,具有南亞熱帶氣候特徵。唐朝韓渥詩道:「四序有花長見雨,一冬無雪卻聞雷」。境內年降水量1200~2100毫米,多年平均降水量為1673.9毫米。已成為接受中心城市輻射和承接產業轉移的重要區域。依靠豐富的腹地資源,該縣注重以園區建設帶動工業發展,初步形成了「兩區三園」的工業發展格局。青口投資區屬省級汽車工業園區,是省市重點打造的汽車生產基地,以發展汽車為主,有245家企業,2010年全區實現產值260億元。閩侯經濟技術開發區涵蓋荊溪、甘蔗、竹岐、白沙等鄉鎮,規劃工業用地25平方公里,入駐企業82家,竣工59家,2010年全區產值突破40億元。海西高新技術產業園位於上街鎮,入駐37家企業。福州生物醫葯和機電產業園位於南嶼鎮,總規劃面積10平方公里,目前已引進兆元光電、海寰生物等22項項目。

⑧ 福建省永泰縣長慶鎮半沙土的田地可否種植油茶

油茶從長江流域到海南島都可以栽植
,所以你們永泰縣長慶鎮肯定可以種植。最好是丘陵地帶比較適合。沙土地很適合油茶,因為疏鬆透氣,有利於根系生長。祝你成功。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