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整改整治 » 沙漠如何治理

沙漠如何治理

發布時間: 2020-11-27 19:17:12

❶ 如何治理治理沙漠化

治理措施

⑦做好國際履約工作的同時,加強防治荒漠化的國際交流與合作,爭取資金與外援。


防止沙漠化,人人有責。

❷ 我國治理沙漠的國家政策及地方政策是怎樣的

退耕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三北防護林體系,長江流域防護林,環京津風沙治理工程,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主要解決天然林的休養生息和恢復發展問題。工程實施范圍包括:長江上游、黃河上中游地區和東北、內蒙古等重點國有林區的17個省區市的734個縣和167個森工局。從2000年至2010年主要實現三大目標:一是切實保護好現有森林資源;二是加快森林資源培育步伐;三是妥善分流安置富餘林業職工。

——退耕還林工程。這是涉及面最廣、政策性最強、群眾參與度最高的再造秀美山川的關鍵工程,主要解決重點地區的水土流失問題。工程覆蓋了中西部所有省區市及部分東部省區。規劃在2001年至2010年間,退耕還林2.2億畝,宜林荒山荒地造林2.6億畝。工程建成後,工程區將增加林草覆蓋率5個百分點,水土流失控制面積13億畝,防風固沙控制面積15.4億畝。

——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主要解決首都周圍地區的風沙危害問題。工程建設范圍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5省區市的75個縣,總面積為46萬平方公里。工程建成後,京津地區的生態將大為改觀。

——「三北」和長江中下游地區等重點防護林建設工程。具體包括「三北」防護林第四期工程,長江、沿海、珠江防護林二期工程和太行山、平原綠化二期工程。主要解決「三北」地區防沙治沙問題和其他地區各不相同的生態問題

❸ 治理沙漠的辦法都有哪些

沙漠的問題治理上要抓根本。一是人口,二是水。
這里要提到多餘水。一個地方的水分為固定水量和流動水量。這流動水量又分為水補給和多餘水。
假設一個池塘,周圍有5的綠地,5的沙漠。在沒有人類參與的情況下。池塘水位,綠地面積,沙漠面積維持平衡。這時候的情況是綠地沙漠面積始終不變。池塘水量為在雨季過後水量是10,經過整個旱季到達下一個雨季時由於蒸發,周圍綠地用水變成了5。第二個雨季帶來了10的水量,其中5的水量被池塘截流下來,這部分水為水補給,剩下5的水為多餘水,成為洪水流走了。旱季結束時池塘底下的那5的水量為固定水。
如果人類參與進來,完全截流了這流走的5的水量,這多留下的水量正好剛夠剩下的5的沙漠綠化(前提是人類自己不用)。如果人類要用3的水量,那麼只能綠化2的沙漠。剩下3的沙漠得留著。不然就要用到旱季結束時池塘底下的那點固定水量。三五年之後池塘功能退化,將破壞整個生態平衡。
所以說人口和多餘水是治理沙漠的根本。人口少則能用於治理的水就多了。
譬如一個地方的多餘水是M,治理沙漠需要水X,人類生活需要Y。如果X+Y<=M,那麼將能夠維持生態平衡,反之則將沙漠化。
拿新疆的沙漠來說,水源就是雪山融水,雪山融水總量如果為10,假設人口用水為6,那麼就只有4的水用來綠化環境。而假設這4的水能供應4的土地綠化(假設土地總量是10),那麼將有6的土地成為沙漠。如果強行利用這4的水去綠化10的土地,那麼將破壞環境,連那4的綠化面積也沒有了。
沙漠里本來就沒水,你挖泥保哪門子水啊!再說了你能挖多少泥,不要把現有的河給挖沒了。
治理沙漠
一是節水,人口不好想辦法。只有節約用水,提高水利用。培養國民節約水的習慣。
二是找到新的水源。沙漠的水一般都是高山融水,水量有限,只能維持河兩岸一定區域的生態平衡。維持不到的地方只有靠其他的辦法。比如淡化海水引導到沙漠(不考慮成本技術,只理論)。
當然還有其他的方法,例如培育耐旱植物,噴固定沙漠溶劑等。要綜合考慮,多途徑下手。

❹ 沙漠可以治理嗎

沙漠治理的關鍵是防風固沙,保護已有植被,並且在沙漠地區有計劃地栽培沙生植物,造固沙林。一般是在沙丘迎風坡上種植低矮的灌木或草本植物,固住鬆散的沙粒,在背風坡的低窪地上種植高大的樹木,阻止沙丘移動。

❺ 怎樣治理沙漠

沙漠治理的關鍵是防風固沙,保護已有植被,並且在沙漠地區有計劃地栽培沙生植物,造固沙林。一般是在沙丘迎風坡上種植低矮的灌木或草本植物,固住鬆散的沙粒,在背風坡的低窪地上種植高大的樹木,阻止沙丘移動。

沙漠治理仍是世界性難題,各地沙漠成因不同,治理方式也不同,不能從一而論。

一是對於沙漠、戈壁和極度乾旱區,目前是不宜治理的,重點是預防保護為主,最大限度地減少人為破壞。

二是對於沙區、沙漠綠洲等,以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為前提,因地制宜地以草先行,草灌為主,草灌喬混交開展生態修復工程,並輔以農牧業建設。

沙漠治理就是通過以水治沙等技術手段扼制沙漠蔓延的態勢。荒漠化擴展的主要原因是人類的不合理活動,乾旱缺水、 植被稀少、 風力助推作用。因此, 如果能從緩解水資源短缺、 增加荒漠區地表植被、 降低風力助推作用等方面尋找突破口, 沙漠治理就能迎刃而解。

(5)沙漠如何治理擴展閱讀:

以水治沙法包括以下幾個途徑:

①充分利用好北方荒漠區的季節性水資源。在新疆北部、內蒙等地區,冬季雨雪資源豐富,可以通過修築沙漠水庫,修建地下暗渠等方式,將冬天的雪水保留在沙庫內,以提高地下水位,需要時又可抽取出來利用。

②尋找地下水資源。由於地勢、海拔不同等因素,有些地方有較豐富的地下水,我們應當充分合理地使用當地的有限資源,以解決人畜,植物的應急用水。

③南水北調工程。調取長江之水灌溉黃河下游土地,而黃河之水又用來解決內蒙之乾旱。目前中國在南水北調工程上雖然以取得初步成效,但還應加大投入,盡快解決旱澇不均的狀況。

並在黃河上游逐級修築畜水水庫,提高水位,擴大庫容量,修築水的提升泵站,使廣袤的沙漠盡可能多地得到水的滋潤。讓沙漠變糧倉,我看也不是夢。

④引渤入疆工程。該項目全程涵蓋中國西部的八大沙漠,本人認為,該工程如果得以成功實施,不僅會對荒漠綠化工作起到很大促進作用,而且引入的海水在夏季大量蒸發後,形成的水汽與入侵的夏季風相疊加,可以增加西北沙漠及周邊地區的降水總量與幾率,從而對這些地區的生態環境起到持久的改善作用。

沙漠沙石利用的主要途徑有:

①利用沙漠石英砂制備燒結磚。郝成偉,吳伯麟,楊雲濤等通過對利用粉煤灰和沙漠石英砂為主要原料制備燒結磚的研究表明:用該法製得的燒結磚抗壓強度達到了19.56MPa,滿足國家標准對MU15級燒結磚的要求,具備很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②利用沙漠細砂生產泡沫混凝土。宋旭輝,侯文虎,楊樹新等通過對利用沙漠細砂生產泡沫混凝土的研究表明:

直接利用沙漠細砂、普通水泥、發泡劑等材料生產泡沫混凝土,產品的各項指標均能達到國家規定的指標要求,再與一些材料復合製作建築磚塊,可以達到國家三步節能要求,在沙漠資源豐富的地區可以實現變「廢」為寶。

以沙治沙法在沙漠治理中有兩方面的優勢:一方面通過用砂石制磚、生產混凝土等方法,可以減少沙漠沙石的量和產生經濟效益;另一方面,通過對製成的磚塊和混凝土加以利用,在沙漠地區堆造一道道沙障,以減緩荒漠化過程中風力助推的作用。

❻ 如何治理土壤沙漠化

沙漠化主要由缺水引起。民勤一帶沙漠化嚴重的原因有兩方面,一是自然因素,一是人為因素,其中人為因素是主要原因。

從自然因素來看,民勤盆地處於石羊河下游,其生態環境的脆弱性是地質歷史時期,隨著陸海結構、緯度地帶性、地貌格局的變化早已孕育形成。而且從20世紀70年代以來,我國北方氣候處於更加乾旱的時期,加劇了民勤盆地沙漠化趨勢。

從人為因素來看,首先,人口增加造成了趨向沙漠化的壓力。

1953年,民勤縣只有11萬人,目前已增加到了30多萬人,幾乎增加了兩倍。這些增加的人口大多數是農業人口,客觀上增大了對水和耕地的需求。

其次,水資源利用不當。如上中游過度用水,造成下游的民勤一帶來水量大幅度減少。

20世紀50年代,石羊河每年提供給民勤縣5億多立方米水,如今每年不到1億立方米。

再次,土地開墾過度。從1977年到1993年,民勤縣就開墾了2萬多公頃農田。以前在綠洲與沙漠之間有大量天然灌木叢作為過渡帶,有力地保護著綠洲。

但是這些過渡帶被開墾成了農田,又很快被暢通無阻的風沙變成了沙丘。

這些人為因素增加了耗水量,石羊河又提供不了,民勤縣只好從地下取水。

而隨著每年5億立方米的地下水被抽走,地下水位下降,生態環境進一步惡化,形成惡性循環。

在人類治沙的歷史中,我們有過慘痛的教訓。歷史告訴我們,人要與自然和諧相處。人類活動要根據水資源和土地資源的承載能力來決定。要根據自然規律的要求來治理沙漠化,再不能把人與自然對立起來,搞「人定勝天」那一套。以前民勤盆地有許多湖泊,鳥群眾多,草灘連片。後來大量開墾耕地,把草灘都變成了農田。不注重涵養水源,大量砍伐森林,又大規模開采地下水,結果形成了沙漠化。

在治理沙漠化的過程中,不能把林業、農業、水利等分開,而應把石羊河整個流域作為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來綜合考慮,處理好上游與下游的關系,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的關系。貫徹宜農則農,宜林則林,宜牧則牧的原則。

在對水資源進行技術和經濟管理的同時,要加強行政管理和立法管理,並加大對水資源危機的宣傳力度,增強公民對水資源緊缺和生態環境保護的意識,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首先,要合理分配水資源,禁止超采地下水,從源頭上治理民勤沙漠化。水資源是民勤生態問題的本質,因此,解決民勤生態問題的根本出路在於開源、節流,合理利用水資源。應該明確水權,制定落實流域分水方案,盡快減少地下水超采量,抑制地下水位下降,並逐步使生態環境得到恢復和改善。

其次,要調整產業結構,發展節水型高效農業和圈養型畜牧業。在水資源緊缺地區,土壤鹽漬化、水質惡化會使灌溉農業的簡單大規模發展以失敗告終。民勤的最終出路和前途是建立節水型高效農業,改善灌溉技術,發揮規模效益,通過深度加工提高農產品的技術和經濟含量,如種植一畝春小麥一般要400立方米水,如果採用滴灌,只需90立方米水。

受沙漠化威脅嚴重的土地則應封閉起來種草,等草恢復起來後,發展圈養型畜牧業。還要適度發展工業和第三產業,改變以農為主的經濟結構。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促使生態環境向良性方向發展。

要堅持退耕還草,開發風能、太陽能,恢復草地、灌木叢帶。通過退耕還草,農民有了國家給的糧食和錢,就減少了為生計所迫而開墾土地的現象。大規模利用風能、太陽能,使農民有了可用的能源,就減少了砍伐燒草的可能性,保護了生態環境。退耕還草至少要堅持10年不變才能走上良性循環。

要採用科學的手段防治風沙,加速防護林體系建設,改造鹽漬化土壤,改善地下水質。要加速民勤盆地防護林體系建設,阻止流沙侵入盆地。可以採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結合,喬、灌、草結合,帶、網結合的方法。要利用鹽生植物改造鹽漬化土壤,使土壤鹽分得到轉化和轉移。要改善地下水質,使地下水中的鹽分轉移,降低地下水的礦化度,與鹽鹼地改造相結合,進行綜合治理。

民勤縣的沙漠化十分嚴重,已到了刻不容緩需要治理的程度,一定要盡快行動起來。而要取得成效,靠甘肅省的力量估計很難完成,必須爭取國家在生態保護和建設經費方面向石羊河流域傾斜。

❼ 應該怎樣治理沙漠

治理沙漠?大家都會回答種樹就可以了,不過種樹的人和錢要從哪裡出就是問題了。
以下是解決之策:
如果你是學生的話,這里我推薦你研究一下《京都議定書》中「綠色購入」這種減排機制,簡單的說,就是通過種樹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而算作該國家的減排量。如果減排量通過政府和國際的認定,可以獲得國際資助,這樣治理沙漠的費用就有了,不過前期費用還是要自己湊錯的。
其次是人力,如果你是政府人員的話,建議你通過國家政策,要求企業履行「社會責任」,除了要求費用之外,希望企業分批的派人員到沙漠地區參與植樹活動,算作他們的社會責任履行業績。
說的有點多,但確是從實際出發。

❽ 治理土地沙漠化的措施

1、半乾旱地區的防治措施主要有:

①調整不利於生態環境良性循環的土地利用結構,合理地安排農業、林業、牧業的比重

②封育沙漠化的棄耕地和退化草場,使植被恢復

③採取分區輪作或輪收,限制載畜量

④採用植物固沙為主、工程措施固沙為輔的固沙方法.

2、乾旱地區的防治措施主要有:

①以內陸河流流域作為生態單元進行全面規劃,合理分配上中下游用水比例

②以綠洲為中心,建立綠洲外圍封沙育草帶、綠洲邊緣喬木灌木結合的防沙林帶與綠洲內部的窄林帶、小網格的護田林網相結合的防護林系

③對綠洲邊緣的流動沙丘,採取在沙丘表面設置沙障與障內栽植固沙植物相結合的防護體系

④在防治沙害基礎上,採取改良土壤措施

拓展資料:

狹義的荒漠化(即:沙漠化)乃是指在脆弱的生態系統下,由於人為過度的經濟活動,破壞其平衡,使原非沙漠的地區出現了類似沙漠景觀的環境變化過程。也就是人為濫砍樹木,使破壞土地平衡,變成沙子!

土地沙漠化:包括氣候變異和人類活動在內的種種因素造成的乾旱、半乾旱和亞濕潤乾旱地區的土地退化.狹義的荒漠化(即:沙漠化)乃是指在脆弱的生態系統下,由於人為過度的經濟活動,破壞其平衡,使原非沙漠的地區出現了類似沙漠景觀的環境變化過程.

土地荒漠化: 指乾旱和半乾旱地區,由於自然因素和人類活動的影響而引起生態系統的破壞,使原來非沙漠地區出現了類似沙漠環境的變化.在乾旱和亞乾旱地區,在乾旱多風和具有疏鬆沙質地表的情況下,由於人類不合理的經濟活動,使原非沙質荒漠的地區,出現了以風沙活動、沙丘起伏為主要標志的類似沙漠景觀的環境退化過程。 土地沙漠化和土地荒漠化差別不大,但荒漠化嚴重程度要高。

❾ 沙漠如何治理

乾旱地區荒漠化防治對策
3.1 加強草場管理
草原退化是乾旱地區荒漠化的主要因素。因此,防止荒漠化必須把保護和退墾還草還林放在首位。核心是保持水的區域平衡,不同植被對水的利用強度不同,宜林則林,宜草則草,宜農則農。具體措施包括:(1)抓緊落實草原家庭承包制;(2)限定最高草原載畜量,建立草原監理制度,嚴禁超載放牧;(3)搞好草原圍欄,圍欄旁邊要種樹;(4)改變飼養方式,推行牲畜舍圈養或劃區輪牧;(5)加強對草原的養護,大力防治草原病蟲鼠害;(6)採取草地復壯措施。
3.2 加強水土保持工作
在西部地區廣布的山地和丘陵上,由水力引起的土壤侵蝕比較突出,導致土地質量下降,生產潛力衰退。因此必須加強對長江上中游山地環境的整治工作。具體措施和方法包括:(1)全面規劃,綜合治理。(2)合理調整土地利用結構。(3)水土保持的管理和監測。(4)退化坡地改良與利用。
3.3 妥善安排山區農民
退耕還林還草是一項重要措施,但一些散居在缺乏基本生存條件地區的農民領取退耕補給的糧錢後,仍然靠山吃山,開荒、砍樹、挖草。形成「越砍越荒、越荒越砍」的惡性循環。因此政府應創造條件,把分散居住在生活條件特別惡劣地區貧困人口逐步遷移出來,安置到適宜生存和發展的地區,從根本上解決生態保護和這些人口的脫貧問題。同時也抓緊落實退耕還林還草。
3.4 利用生物措施和耐旱基因資源
生物措施是指通過建立人工植被,保護和恢復天然植被,最終達到防止風沙危害,治理和開發利用荒漠化土地的目的。實踐表明,生物措施是防止荒漠化的根本措施。機械和化學措施通常被作為生物措施的輔佐措施。防止荒漠化的主要生物技術措施為營造防風固沙林、農田防護林以及退化植被的保護和恢復。具體來說有3種方式,即人工造林、飛播造林和封沙育林育草。
耐旱基因資源的開發是生物技術迅速發展到今天又一新的研究方向。近年來對植物耐旱機理的研究有很大發展,最重要的研究結果來自植物脫水過程中基因表達的研究。北京大學的實驗室已從我國特有的物種中克隆出一種與耐旱耐寒相關基因的片段,有的轉基因植物已表現出抗旱性和抗寒性的明顯提高。這些節水型的、耐旱功能大大增強的植物可以成為阻遏沙漠化進程的先鋒。耐旱基因使一些生物能夠抗拒極端嚴酷的氣候條件,利用耐旱基因的杠桿力量阻遏我國西部乃至全球荒漠化趨勢前景可觀。
3.5 利用保水劑產品和「干水「技術
保水劑是由高分子材料構成,能夠吸收自身重量幾百倍乃至上千倍重量的純水,具有抗旱保苗、增產增收、改良土壤、防風固沙、水土保持等多項功能。據1999年統計,保水劑在我國北方乾旱地區推廣已百萬畝,顯著提高了農作物產量及苗木成活率。
美國科學家發明的「干水」,是透明無毒無污染的膠體,在土壤里能為植物提供3個月的有效水分,使樹木在極為嚴酷的乾旱條件下越過枯萎死亡威脅、保護樹苗成活。

4 結論
荒漠化防治是一項多學科的綜合性工程,就目前的治理現狀來看,還普遍處於較低的水平,而依靠科技進步,培養科技人才則是提高防治成效的必由之路。因此要盡快建立全國荒漠化監測信息網路,以便掌握荒漠化擴展和防治的動態信息,為防治荒漠化的宏觀決策和確定不同類型的防治戰略提供可靠的科學依據,盡快走出「貧困——破壞資源——更加貧困「的惡性循環。同時,我們還應提高全民的意識。

我國土地沙漠化的形勢嚴峻,水土資源不合理開發利用是導致土地沙漠化擴展的主要原因。防治土地沙漠化的關鍵在於合理開發利用水土資源,依靠生態自我修復能力,實施分區防治戰略,搞好體制創新、機制創新和科技創新,加快綜合防治土地沙漠化的進度。

❿ 如何治理土地荒漠化

治理土地荒漠化的方法如下所示:
(1)植樹種草。當植被蓋度達到30%以上時,土壤風蝕就會基本消失。種樹種草治理沙漠化的措施,就是基於控制土壤風蝕的原理提出的。在沙漠化發展嚴重的農耕地區,主要採取把部分已經沙漠化的耕地退還為林地和草地的方法,以達到沙漠化土地恢復的目的。但由於區域內一部分土地種樹種草,與本區域內另一部分土地承載力的大幅度躍升,沒有協調同步,或者僅考慮到種樹種草,而未在建設基本農田、大幅度提高單位土地的產出水平上下功夫,導致種樹種草與本已過重的人口壓力之間矛盾日趨激烈。
(2)圍欄封育。在草原地區牲畜壓力過大,過度放牧造成了土地沙漠化。治理的方式通常採用「圍欄封育」,即把草場劃分成若干小區,使圍起來的草地因牲畜壓力的消失,而自然恢復。

土地荒漠化,就是指土地退化,也叫「沙漠化」。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對荒漠化的概念作了這樣的定義:"荒漠化是由於氣候變化和人類不合理的經濟活動等因素,使乾旱、半乾旱和具有乾旱災害的半濕潤地區的土地發生了退化。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