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整改整治 » 黃河治理措施

黃河治理措施

發布時間: 2020-11-27 15:18:21

Ⅰ 黃河的污染以及治理的措施

首先要健全我國和黃河的水法規與標准體系。國家要對飲用水水源保護區保護范圍的界定、行政管理職責與部門工作協調、水資源開發利用原則、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要求等方面的要求進行確定;盡快制定和頒布《黃河法》,依法保護黃河水資源,為確保黃河飲水安全提供法規保障;要完善飲用水保護的相關標准。

其次要構建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型社會。多年來,黃河流域忽視了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對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制約作用,大量資源高消耗、技術低水平和污染高產出的建設工程得以重復建設,流域資源流失、生態破壞及產生的環境問題日益突出。流域各級政府應在經濟建設與水資源管理中進一步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強化政府對資源利用、保護和配置的管理,構建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型社會。

其三要切實加強水污染治理和環保監督。目前向黃河幹流直接排污的入河排污口穩定達標率不足50%。究其原因,一是企業治污成本遠高於生產成本,企業治污設施形同虛設;二是目前環境保護監管工作乏力、環保行政處罰的警示作用極為有限;三是地方保護主義嚴重。

第四是要形成水利和環保等部門「團結治污」的工作配合機制。水利、環保等部門應對流域水資源和水環境保護工作進行統一規劃、統一監測,並實現管理和監測基礎信息的資源共享,建立起以流域和區域管理相結合、水利和環保管理相配合為基礎,多部門分工合作的水環境保護體制和工作機制。

第五要構建完善的水功能區管理體系。水行政主管部門要強化對河流水域納污能力使用和入河排污限制總量的監督管理。流域管理機構要對流域各省(區)污染源治理和排污總量的消減與控制任務進行監督核查,力爭實現重點水域省界水資源質量狀況的根本好轉,有效控制和改善流域性污染的惡化局面。建立黃河流域省(區)際水質責任考核體系,並納入地方政府主要行政首長的責任考核工作。

第六要重建黃河生態平衡。確保河流生態平衡是維持和提升河流水質凈化能力的重要基礎。在污染源達標基礎上開展流域生態和廢水土地處理系統建設,是目前世界各國河流保護中的一項重要經驗。建議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及河南等有條件的省區在保證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在重點工業污染源和城市污水治理基礎上,根據陸域和河道管理的要求,構建黃河生態修復計劃,有效減控入河污染,確保黃河水源地的水質安全。

Ⅱ 建國以來,我國對黃河的治理措施有哪些

縱觀治黃歷史,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前,所謂治河實際上只局限於黃河下游,而且主要是被動地防禦洪災.但是,悠久的治河歷史,留下了浩繁的文獻典籍,為世界上其他河流所罕見,是一份珍貴的遺產,值得我們進一步研究借鑒.
從1946年開始,中國***領導人民治理黃河,治黃史冊展開了新的篇章.
1949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以下簡稱建國後),黨和國家領導人都非常關心治黃事業.1952年10月,毛澤東主席第一次離京外出巡視,首先就是視察黃河,作 了很多重要指示,並諄諄囑咐:「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以後又多次聽取治黃工作匯報,對治黃工作作了重要指示.1964年,他已經70多歲高齡,還一再提 出要徒步策馬,上溯黃河源,進行實地考察,念念不忘治理與開發黃河.周恩來總理更是直接領導治黃工作,從1949年前的「反蔣治黃」斗爭到編制「黃河綜合 利用規劃」和三門峽工程建設,以及1958年大洪水的抗洪斗爭等等,所有治黃工作的重大決策,幾乎都是周總理親自主持作出的.直到1976年,他已重病在 身,還向去醫院看望他的中央領導詢問三門峽工程改建後的情況,真是為治黃事業鞠躬盡瘁,操盡了心.
***總書記、**總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也都多次親臨黃河視察,聽取治黃工作匯報,作了許多重要指示.
為 搞好黃河的治理與開發,1950年1月25日,中央人民政府決定黃河水利委員會為流域性機構,直屬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領導,統一領導和管理黃河的治理與 開發,並直接管理黃河下遊河南、山東兩省的河防建設和防汛工作,兩省的黃河河務局和沿河地、市、縣的河務部門,既是黃河水利委員會(以下簡稱黃委會)的直 屬單位,又是各個省、地、市、縣政府的一個職能部門,這種條、塊結合的獨特體制,有利於組織沿河黨、政、軍、民團結治河,有效地加強了河防管理,對保障黃 河防洪安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人民治黃事業,開始就注意調查研究,全面了解黃河河情,注重應用科學技術,搞好全面規 劃,依靠科學技術進步,科學治黃.早在50年代初期,黃委會和有關部門就組織開展了大規模的勘測工作和科學考察,搜集和整理了大量的基礎資料.1954年 初由國家計劃委員會(以下簡稱國家計委)直接領導,中央有關部門及中國科學院負責人參加,組成黃河規劃委員會,聘請蘇聯專家組,調集國內有關專家,集中力 量,著手編制黃河治理開發規劃.1954年10月底提出「黃河綜合利用規劃」,經過中共中央政治局和國務院審議通過,決定提交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查批准. 1955年7月30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了《關於根治黃河水害和開發黃河水利的綜合規劃的決議》,批准了規劃的原則和基本內容,並責 成有關部門按時完成治理開發的第一期工程.
與歷史上眾多的治黃方略相比,「黃河綜合利用規劃」的特點是:(1)這個規 劃的編制是政府行為,批准後的規劃就是指導治黃建設的依據;(2)統籌考慮全流域的治理與開發;(3)突出綜合利用的原則;(4)對水和沙都要加以控制和 利用.規劃明確指出:「我們對於黃河所應採取的方針,就不是把水和泥沙送走,而是要對水和泥沙加以控制,加以利用.」第一,在黃河幹流和支流上修建一系列 的攔河壩和水庫,攔洪、攔沙、調節水量、發電、灌溉.第二,主要在甘肅、陝西、山西三省,展開大規模的水土保持工作.既防治了上中游地區的水土流失,也消 除了下游水害的根源.規劃對幹流工程、黃土高原地區的水土保持和上中下游的灌溉發展都作了全面部署,提出了修建三門峽大水庫攔洪攔沙,盡快解除下游水患的 安排.規劃的研究和編制,以及治理開發技術措施的擬定,既汲取了前人的治黃經驗,又採用了當時的先進科學技術成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批准黃河規劃,是治黃 事業邁向新時代的一個鮮明標志,對動員全國人民關心和支持治黃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
隨著治黃實踐和科學技術的發展,治 黃工作經歷了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過程,逐步深化了對黃河河情的認識.在治黃進程中,根據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要求,對黃河治理開發規劃和建設 安排作了一些重大的調整.1984年,經國務院批准,國家計委下達了《關於黃河治理開發現劃修訂任務書》,要求對黃河規劃進行一次系統的修訂,進一步推進 黃河的治理與開發.此後,黃委會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和流域內各省區相繼開展了各項規劃研究工作,通過反復研究和廣泛徵求各方面意見,於1996年初完成了 《黃河治理開發規劃綱要》的編制工作,並於1997年經國家計委和水利部審查上報國務院.這個「規劃綱要」,總結了人民治黃的實踐經驗,利用科學研究新成 果,根據各方面情況的發展變化,提出了今後進一步治理開發黃河的方向和重大措施,以及2010年前的治黃建設安排,為治黃事業的發展繪制了一幅新的藍圖.
黨中央、國務院和各級政府一貫高度重視和支持治理黃河,重大治黃建設納入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及時付諸實施,有力地推進了治黃事業的發展.
以 往的治河歷史,主要是在下游修守堤防,單純防洪.新中國的治黃工作,比過去有了質的飛躍.一開始就是按照全面規劃,統籌安排,標本兼治,除害興利,全面開 展流域的治理開發,有計劃地安排重大工程建設.中央各有關部門、地方各級政府和廣大人民群眾,齊心協力參加治黃工作,依靠科舉技術進步治理黃河,無論是關 於黃河問題的勘測研究,還是治黃建設的規模,都是以往任何時代不能比擬的.經過將近半個世紀的建設,黃河上中下游都開展了不同程度的治理開發,基本形成了 「上攔下排,兩岸分滯」蓄泄兼籌的防洪工程體系,建成了三門峽等干支流防洪水庫和北金堤、東平湖等平原蓄滯洪工程,加高加固了下游兩岸堤防,開展河道整 治,逐步完善了非工程防洪措施,黃河的洪水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防洪能力比過去顯著提高.在黃河上中游黃土高原地區廣泛開展了水土保持建設,採取生物措施 與工程措施相互配合,治坡與治溝並舉辦法,治理水土流失取得明顯成效.截至1995年底,累計興修梯田、條田、溝壩地等基本農田7755萬畝,造林 11802萬畝,興建治溝骨幹工程854座,淤地壩10萬余座,溝道防護及小型蓄水保土工程400多萬處,一些地區生產條件和生態環境開始有所改善,輸入 黃河的泥沙逐步減少.依靠這些工程措施和廣大軍民的嚴密防守,連續50年黃河伏秋大汛沒有發生洪水決溢的災害,扭轉了歷史上黃河頻繁決口改道的險惡局面, 保障了黃淮海廣大平原地區的安全和穩定發展.黃河的水資源在上中下游都得到了較好的開發利用.流域內已建成大中小型水庫3147座,總庫容574億立方 米,引水工程4500處,黃河流域及下游引黃灌區的灌溉面積,由1950年的1200萬畝發展到1995年的10700萬畝,流域內河谷川地基本實現水利 化,黃河供水范圍還擴展到海河、淮河平原地區.在黃河幹流上於1957年開工興建黃河第一壩——三門峽大壩,此後,相繼建成了劉家峽、龍羊峽、鹽鍋峽、八 盤峽、青銅峽、三盛公、天橋等7座水利樞紐和水電站.目前正在建設小浪底、萬家寨水利樞紐和李家峽、大峽水電站.已建在建的幹流工程,總庫容563億立方 米,發電裝機容量900多萬千瓦,年平均發電量336億千瓦時,約占黃河幹流可開發水力資源的29%.這些水利水電工程,在防洪、防凌、減少河道淤積、灌 溉、城市及工業供水、發電等方面,都發揮了巨大的綜合效益,促進了沿黃地區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人民治黃50年,除害興利成效顯著,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偉大 成績,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黃河的治理與開發,是關系國家經濟和社會持續發展的一件大事.治理黃河,又是一項艱巨復雜的事業,需要一代又一代人長期堅持不懈的努力.
在 全國的大江大河中,黃河的治理任務最為繁重.黃河流域西北緊臨乾旱的戈壁荒漠,流域內大部分地區也屬乾旱、半乾旱區,北部有大片沙漠和風沙區,西部是高寒 地帶,中部是世界著名的黃土高原,乾旱、風沙、水土流失災害嚴重,生態環境脆弱.據目前的調查研究資料,流域內風力侵蝕嚴重的土地面積約11.7萬平方公 里,水力侵蝕面積約33.7萬平方公里,通稱水土流失面積45.4萬平方公里.嚴重的水土流失使黃河多年平均來沙量達16億噸,年最大來沙量達39億噸, 成為世界上泥沙最多的河流.上中游地區土壤侵蝕產生的大量泥沙不斷輸往下游地區,在漫長的歷史時期沖積塑造了黃淮海大平原.同時,黃河的頻繁泛濫、改道又 給下游平原地區造成巨大的災難,黃河洪水威脅,成為中華民族的心腹之患.治理黃河,是防止荒漠化繼續向東南擴張的前哨戰,是改善黃土高原生態環境,再造山 川秀美西北地區的重大措施,也是消除下游水患,保障廣大平原地區經濟、社會穩定持續發展的根本途徑.
黃河流域又是資源 豐富、具有巨大發展潛力的地區,治理和開發黃河,對保證全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黃河流域范圍內總土地面積11.9億畝(含內流 區),其中耕地約1.79億畝,林地1.53億畝, 牧草地4.19億畝,宜於開墾的荒地約3000萬畝.黃河下游現行河道洪泛可能影響范圍的總土地面積 1.8億畝(12萬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1億畝,雖然不在流域范圍以內,但仍屬黃河防洪保護區.據1991年的資料,流域內探明的礦產有114種,在 全國已探明的45種主要礦產中,黃河流域有37種.具有全國優勢(儲量佔全國總儲量32%以上)的有稀土、石膏、玻璃用石英岩、鈮、鉬、煤、鋁土礦、鋁、 耐火粘土等8種.其中,煤炭資源在全國佔有重要地位,己探明煤產地685處,保有儲量佔全國總數的46.5%,資源遍布沿黃各省區,而且具有品種齊全、煤 質優良、埋藏淺、易開采等優點.石油、天然氣資源也比較豐富,加上黃河幹流的水力資源,實屬全國的能源富足地區,也是21世紀全國能源開發的重點地區.
黃河水少沙多,多年平均河川徑流量約580億立方米,只佔全國總量的2%,水資源貧乏,對於西北、華北缺水地區,黃河水資源尤其寶貴,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
按 照全國國土開發和經濟發展規劃,黃河上游沿黃地帶和鄰近地區,將進一步發展有色金屬冶煉和能源建設,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保護,逐步建成開發西部地帶的 一個重要基地.黃河上中游能源富集地區,包括山西、陝西、內蒙古、寧夏、河南的廣大區域,將逐步建成以煤、電、鋁、化工等工業為重點的綜合經濟區,成為全 國重要的煤炭和電力生產基地.同時要大力開展水土保持,改善生態環境.黃河下游沿黃平原,仍然是全國工農業發展的重要基地.黃河的治理開發促進了黃河經濟 帶的發展,沿黃地區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又對治理黃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黃河治理與開發雖然已經取得很大進展,但今後的 治理任務還十分繁重.防治水土流失、消除下游水患、合理利用水資源等都需要進一步解決.客觀情況也在不斷發展,對黃河河情的認識也需要不斷深化.我們堅 信,依靠中國***的領導,依靠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經過一代一代人長期地、持續地奮斗,消除黃河水害,開發黃河水利目標是能夠實現的
黃河,中國的第二大河.發源於青海高原巴顏喀拉山北麓約古宗列盆地,蜿蜒東流,穿越黃土高原及黃淮海大平原,注入渤海.幹流全長5464公里,水面落差4480米.流域總面積79.5萬平方公里(含內流區面積4.2萬平方公里).
據 地質演變歷史的考證,黃河是一條相對年青的河流.在距今115萬年前的晚早更新世,流域內還只有一些互不連通的湖盆,各自形成獨立的內陸水系.此後,隨著 西部高原的抬升,河流侵蝕、奪襲,歷經105萬年的中更新世,各湖盆間逐漸連通,構成黃河水系的雛形.到距今10萬至1萬年間的晚更新世,黃河才逐步演變 成為從河源到入海口上下貫通的大河.

Ⅲ 黃河綜合治理措施

黃河的特點是水少沙多,水沙運行過程不協調。黃河65%的水量來自蘭州以上,而90%的泥沙來自中游黃土高原,但二者在時間上常不相適應,當中游來沙多,上游來水少時,就造成河道的嚴重淤積,洪水位不斷抬高,威脅堤防安全。目前,上游興建了一系列梯級電站及控制性水庫,減少了汛期輸沙水量,使水沙運行過程更加不協調,泥沙更容易淤積,沿黃兩岸工農業用水的大量增加,也使輸沙水量相應減少,影響下遊河勢的惡化。

四十年來,加固加高了兩岸大堤(大堤按1958年實測花園口站22000m3/s設防);建成了三門峽、陸洋(伊河上游)、故縣(洛河上游)和東平湖等水庫;興修了北金堤、北展、南展分滯洪區及沿河護岸護灘工程,初步形成了「上攔、下排、中間分滯」的防洪體系。但是,河底不斷加高,大堤質量不均,潛在危險很大;三門峽、東平湖水庫因淤積影響和庫區移民等原因,蓄洪運用受到限制;北金堤滯洪區(在北金堤與臨黃河大堤之間)內有人口150萬,耕地16.7萬公頃和中原油田85%以上油區,使用時也很困難。因此,黃河的防洪問題仍十分嚴重。

黃河的治理,近期主要是加強和改善現有防洪體系,充分發揮現有工程的作用。加速鄭州鐵橋一高村間寬淺游盪性河段的治理,通過控導主流、穩定河勢的工程措施,變游盪性河道為流路固定的彎曲河道,是防止產生橫河、斜河,確保大堤安全的必要措施。

修建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小浪底位於三門峽以下130千米處,是黃河幹流上最後一個峽谷水庫,興建小浪底工程可以緩解三門峽攔蓄洪水的壓力,控制三門峽與小浪底間洪水,小浪底可控制流域面積65萬平方千米,按設計計算,小浪底工程可攔沙100億噸,相應減少下遊河道淤積77億噸(相當於20年的總淤積量),可長期保持有效庫容50億立方米。此外,小浪底工程還可以擔負20億立方米的防凌任務。可基本解除下游凌汛威脅。每年可增加40億立方米的供水量。水電站總裝機156萬千瓦,保證電力24—30萬千瓦。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是以防洪(包括防凌)減淤為主,兼顧供水、灌溉、發電、蓄清排渾、綜台利用為開發目標的大型水利工程,可減輕大堤和三門峽水庫的壓力,增加下游防洪的安全程度,並減少滯洪區的運用。

通過多種途徑減緩黃河下遊河床的淤積,逐步變地上河為地下河,是治黃的長遠目標。水土保持是治理黃河的基本措施,再加以水庫攔沙、蓄水調節水沙運行過程及增水沖沙等措施,進行綜合治理,使黃河下遊河床變淤為沖,從而實現根治的目標。

相繼興建小浪底、龍門、磧口三個庫容在100億立方米以上的水庫,估計可使黃河下遊河床40—50年內不增加淤積。配合溫孟灘、龍門至潼關間的灘地積淤,減淤年限還可延長。

在研究黃河治理對策方面,有的學者認為應在黃河下游進行人工改道,另闢新河。這種方案並不能控制洪水,也不能減少河道泥沙淤積,塑造新河初期很難確保安全,20年後又變為一條地上河,而且該方案影響人口250—300萬,難以妥善解決。

Ⅳ 治理黃河的基本措施是

工程措施:1.打壩建庫 2.平整土地 3.修基本農田 4.抽引水灌溉
農業技術措施:1.科學施肥 2.選育良種 3.地膜覆蓋 4.輪作套種
生物措施:1.種植喬木 2.種植灌木 4.種植草本植物
必須從合理利用土地著手,調整土地利用結構,因地制宜安排農業生產,實行農林牧綜合發展。
選D

Ⅳ 關於黃河的治理措施

對黃河綜合治理方略的思考
黃河是我國第二長河,流經乾旱、半乾旱地區,為西北、華北地區提供了寶貴的水資源,是北方地區重要的生命之源。黃河流域侵蝕嚴重,河床不穩定,水體污染嚴重,生態環境脆弱。黃河水利委員會提出了「維護黃河健康生命」的口號,將黃河的治理轉向多目標治理。筆者根據國內外河流治理的經驗教訓,對黃河的綜合治理提出以下幾個觀點。
一、控制溝道下切是控制侵蝕的根本
黃河流經世界上水土流失最嚴重的黃土高原地區,過去每年約有16億噸泥沙進入下游,約有4億噸泥沙沉積在河床上,對黃河下游兩岸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構成了極大的威脅。我們通常把由坡面徑流集中沖蝕土壤和母岩並切入地面形成較大溝壑的侵蝕形態稱為溝道侵蝕。溝道下切是細溝侵蝕和坡面侵蝕的誘因。溝道下切造成岸坡和支溝坡度變陡、細溝侵蝕和坡面侵蝕加劇,因此控制溝道下切是控制侵蝕的根本。侵蝕導致土壤中的營養元素流失,使土地變得貧瘠。同時,進入黃河的泥沙攜帶的營養物質使得河湖水質富營養化。
控制侵蝕的根本是控制溝道下切和溝頭上溯,可以通過水利工程和生物工程進行聯合控制。水利工程主要指建設淤地壩群,攔截黃河上游侵蝕產生的泥沙,使其淤積在溝道內,抬升溝道河床,降低坡度,從而達到穩定溝道的目的。近年來,黃土高原地區的淤地壩建設在攔沙和控制溝道侵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生物工程是指在溝道內或溝道兩側的坡面上種植能夠有效控制侵蝕的植被,以保護河道和邊坡,防止沖刷和侵蝕。研究表明,坡面植被覆蓋率恢復到70%就可以使溝道侵蝕產沙減少75%以上。生物工程式控制制侵蝕的關鍵在於選擇適當的物種。若物種選擇得當,不僅可以控制侵蝕,還能增加生物多樣性。
1986年,錢正英通過調查研究提出了以開發沙棘資源為加速黃土高原治理突破口的科學建議,使沙棘灌木在黃土高原大面積種植。沙棘又名醋柳、酸刺、黑刺,系胡頹子科,是一種具有良好的生物學和生態學特性的植物,適應性強,根系發達,有極強的萌生能力,可以通過無性系生長實施種群擴散,並依靠生理整合和覓養行為提高基株適宜度和分株存活概率。沙棘根系具有較高的固氮能力,對增加土壤有機質及氮的含量、改善土壤結構、提高林地生產力等都具有重要意義。研究發現,種植沙棘可以有效攔沙蓄水,促進當地其他物種的生長,提高生物多樣性,具有良好的生態效應。
二、增阻降速是穩定河勢的重要措施
穩定的河勢對河流健康至關重要,而降低流速是穩定河勢的重要措施。降低流速主要取決於河床的阻力結構。彎曲的河道、河道內的大卵石以及灘地上的植被等都是河床阻力結構的一部分。這些阻力結構能夠降低水流流速、防止河道沖刷和穩定河勢。目前,一些河流治理工程破壞了河床的阻力結構,引起了很多問題。從河流綜合管理的角度來看,河道裁彎取直、灘地清障減糙以及渠化工程等都是不利於河流健康的。當然,降低流速會導致泥沙落淤,所以增阻減速宜從上而下進行。從河流整體看,增阻降速從根本上減小了泥沙侵蝕和運動的動力,河床演變速率減小,河勢逐漸穩定。
彎曲是河流的本性,將蜿蜒的河流改成順直違背了河流的本性。裁彎取直集中了水流能量,引起河道沖刷和河岸侵蝕,導致河道不穩,並破壞了水生棲息地,影響了水生物的生存。灘地植被可以降低洪水流速,延長洪水推進時間。許多學者研究了灘地植被影響河流水力特徵和地貌特徵的機理。灘地植被可以通過增加阻力和降低近岸流速來保持河道地形的穩定,並通過其根系增加河岸穩定,加速灘地和岸邊淤積。河道渠化工程對河流地貌和生態都會產生不利影響,用混凝土硬化河道和河岸改變了河流原來的屬性。光滑河岸相對於自然河岸糙率要小很多,導致近岸流速提高,威脅河岸和大堤安全。人們已經認識到光滑河岸不利於防洪安全,一些地方為控制近岸流速,將大石塊鑲嵌在光滑護岸上以增加河岸糙率。
降低流速不僅有利於穩定河勢,對河流生態也十分有利。通過對河流生物群落的研究發現,河流中水流流速小於2米每秒時,最利於水生物的生存。大多數水生動植物都生活在低流速的水域中。適合度指數SI為棲息地的物理化學條件對生物生存和繁殖的適宜程度。SI=1和SI=0分別代表最好與最差的生存條件。通過對36種魚類的研究表明,對於成魚,約55%的魚類在靜水中最適宜生存,97%的魚類在流速大於3米每秒的水中最不適宜生存。多數魚類產卵需要較高的流速,幼魚需要較低的流速。但是當流速大於3米每秒時,無論是成魚還是幼魚,所有魚類的適合度指數降到零,而產卵孵化和魚苗的適合度指數則降到1以下。
三、建設通河湖泊濕地是改善黃河生態的鏈條
河流是生命的載體,為各種水生生命提供棲息地。當前黃河處於嚴重污染的狀態,60%以上的黃河水不能飲用,黃河的生態也受到嚴重破壞。再加上黃河的河床底質都是細沙,黃河中水生物種和生物量都遠比長江少得多。筆者曾帶領研究小組到黃河下游以及黃河三角洲進行實地生態考察,在黃河河床和河灘濕地中採集底棲動物樣品,通過分析發現,只有極少底棲動物在河道里生存,而濕地生存的物種較多。
通河湖泊濕地對河流生態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在河流系統中,通河湖泊與河流干、支流構成一個完整的河湖復合生態系統。河道與通河湖泊作為不同類型的生態單元,發揮各自的生態功能。研究發現,許多魚類在河裡產卵,在湖裡長大。通河湖泊的河湖關系形式有利於底棲無脊椎動物以及魚類的生存與發展。河道的流水環境具有較高的溶解氧,但營養物質和餌料生物貧乏;通河湖泊則具有較高的初級生產力,支撐著水體食物網的各個環節。反過來,湖泊生態也依賴河流。因此,保持河湖的連通對於生態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表明,隔離的湖泊生物多樣性降低。以長江為例,近50年來,長江許多通江湖泊逐漸變小變隔離。隔離的湖泊中底棲動物由46種減少到30種,魚類由80種減少到50種。生態管理的一個原則是維持較高的河湖連通度。在黃河建設通河湖泊可以顯著改善生態,例如小北幹流、河南段的二級懸河的河灘、東平湖和北展、南展滯洪區等都可以建設通河生態湖泊。
改善生態的另一個舉措就是增加水面面積。增加水面面積可以為水生物提供更多的棲息地。從這方面來看,建設水庫和大壩是對生態有利的。雖然水庫和大壩建設造成了棲息地的隔離,對一些洄遊魚類造成威脅,但增加棲息地促進了生態的改善。
水生植被在河流生態系統中起著重要作用。水生植被可以為底棲動物和魚類提供餌料和休憩、產卵的場所,並且能夠吸收河流中的有機物質,達到凈化河流的目的。北京郊區的拒馬河是一條水生植被發育很好的河流,沿岸居民利用河水作為生活用水,排回河道的水體都是攜帶大量有機物質的生活污水,這些有機物質不斷地被河道中的植被吸收,經過一段距離的凈化後,河水又變得十分清澈。在黃河的治理中,可以在有條件的河段培育水生植被,起到凈化水質的目的。
在通河濕地和湖泊中引入合適的水生植物如沉水植物(如苔草、黑藻和眼子菜)、挺水植物(如水燭和蘆葦)、浮水植物(如蓮、芡和浮萍)等,以構建黃河生命必需的底棲動物群落,創建並維持黃河完整的水生生態系統。水體生態修復應當考慮整個生物鏈的修復。如當水體沉水植被修復後,還應同時考慮沉水植被的維護者和垃圾清理工,即水生昆蟲、螺類和貝類等,繼而放養魚蝦等。
四、控制點源污染是解決污染問題的重點
近年來,黃河缺水嚴重、污染加劇。據2001年監測統計資料顯示,黃河中下游水體中磷的超標率達90%以上,氨氮超標率在50%以上。目前黃河的污染既有點源污染,又有面源污染。但是,點源污染可以通過污水處理達標排放來控制,而面源污染卻收集難、處理難。面源污染主要是營養物質,可以被水生動植物吸收或降解;而點源污染包含許多有毒物質,往往殺死一些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甚至植被,大大降低河流的凈化能力。許多實例說明,工業污水排放殺死較高級的生物後,一些細菌和藻類才能夠大量繁殖,造成河水發臭。因此,控制點源污染是改善黃河水質的重點。已有研究表明,如果點源污染得到全面控制,河流、湖泊、水庫等地表水水質就可以得到顯著改善。

Ⅵ 治理黃河的有效措施

一、 保證堤防不決口,是黃河治理的首要任務。

確保黃河大堤不決口,主要是解決防伏秋大汛期的漫決、沖決和潰決問題。

小浪底工程建成後,漫決問題基本可以解決,但仍有四項任務必須完成:(一)盡快將340公里滿足不了花園口22000立方米每秒的設防流量要求的堤段加高到設計標准高度。(二)為確保山東黃河大堤不漫決,將東平湖滯洪區的安全設施建設提上議事日程,同時按照國務院2000年5月份頒布的《蓄滯洪區運用補償暫行辦法》,結合黃河滯洪淤沙的特點,編制東平湖滯洪區運用的補償辦法報告。(三)做好洪水的預報和三門峽、陸渾、故縣、小浪底四座水庫的聯合調度。(四)積極支持沁河河口村水庫上馬。

防止沖決將是今後一個時期黃河防汛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因為黃河是游盪性河道,主槽不穩定,主流擺動頻繁,橫河、斜河的存在對大堤安全造成的威脅很大。要加大河道整治工程建設力度;進行灘區治理消滅串溝和順堤行河,防止出現引流直沖大堤的態勢;破除生產堤,嚴禁修復生產堤;同時加強灘區安全建設。

對於防止潰決,要盡快加固抗滲能力不能滿足設計要求的398公里堤段;繼續淤背固堤,使黃河下游形成相對地下河;繼續進行壓力灌漿,消除堤防隱患;在特殊堤段,實施堤身或堤基的垂直防滲。

二、確保河道不斷流,是經濟社會發展對黃河提出的新要求。

這是治理黃河必須考慮的生態、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問題。

在行政手段上,要將用水情況與取水許可證發放聯系起來,將用水與批准水資源工程聯系起來,制定相應配套的制裁措施。

在經濟手段上,合理的水價是促進節約用水的重要手段,去年國家計委批准了新的黃河水價標准,河南、山東水價應進一步提高,同時要開展黃河水權水市場、徵收黃河水資源費等問題的研究工作。

在工程手段上,要積極開展黃河下游修建水庫、有效調節黃河河口的流量的研究工作,以大幅度提高確保河道不斷流的安全系數。可以考慮發揮東平湖在這方面的作用,並對東平湖防洪、滯洪、蓄水及其相互關系進行深入研究。

在科技手段上,要建立一個科學的徑流演進和調度系統。國際上有非常先進、完善的河流徑流調度的GIS和MIS管理系統,我們必須跟上國際發展水平。黃河水量調度管理系統項目已經啟動,要盡快把它開發出來。

在法律手段上,要努力將解決黃河不斷流的問題上升到法律高度,使黃河用水依法辦事。目前正在擬議的《黃河法》、《黃河水資源管理和保護條例》,應包括規范超用水量的法律條款。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當黃河節水潛力用盡,還要靠外流域的調水來解決黃河不斷流的問題。

三、 保證污染不超標,加強與其它部門的密切配合。

1997年黃河污染的河段占測驗河段的比例在七大流域中排第二位。上個世紀80年代,黃河接納流域污水20多億噸,90年代42億噸,到2010年預計要增加到65億噸。如何保證黃河污染不超標,流域機構至少可以在三個方面有所作為。第一,流域機構有職責和能力根據黃河來水量提出每個省允許的最大排污總量。第二,在省界斷面進行排污量的實際監測,對超標行為通過媒體予以曝光,通過社會輿論加強監督。第三,加強法律手段,在《黃河法》、《黃河水資源管理和保護條例》里納入有關防治水資源污染的內容。

四、 確保河床不抬高,是黃河實現長治久安的重要標志。

水少沙多是造成黃河下遊河床不斷抬高的主要原因。要確保河床不抬高,第一要搞好水土保持、減少入黃泥沙,特別要加強7.86萬平方公里的多沙粗沙區治理,要集中資金、技術、人力,重點搞好重點地區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即壩系建設。第二要搞好中游水沙調控體系的建設,發揮骨幹水庫的調節作用。第三要將河口的治理納入河床不抬高的治理體系中,實行人工控制,並爭取形成溯源沖刷的局面。第四要調水沖沙或增水調沙。從長遠看,隨著國力的進一步增強,在南水北調工程中必然要考慮為黃河沖沙的問題。黃委從現在就要考慮增水沖沙的前瞻性研究工作。

當然,對於黃河改道與否的問題要首先論證清楚,這是開展水土保持、中游水庫調控體系建設、河口治理、調水沖沙等一系列工作的基本前提。

Ⅶ 關於治理黃河的措施有哪些

黃河水利委員會關於「模型黃河」的工程規劃日前已獲水利部正式批准,至此,現代化治黃方略「原型黃河」、「數字黃河」、「模型黃河」規劃已全部得到批復,進入全面實施階段。

按照「三條黃河」的現代治河思路,今後黃河治理將先通過對原型黃河現狀的分析,提出黃河治理決策的基本需求及物理參數,然後藉助現代化信息手段進行數學模擬,提出方向性方案,最後通過黃河模型反復進行實驗,為實際的黃河提供技術先進、經濟合理、安全有效的治理方案。

黃河水利科學研究院總工程師姚文藝:舉個例子來講,在這個工程的優化設計中,通過模型實驗研究如果是優化減少一道壩的話,可以直接減少工程投資二、三百萬人民幣,再一個,每年通過洪水預演,了解哪個地方可能出現險情,在防洪預案中可以把這個堤段險情作為防汛重點,把老百姓轉移出去。

據了解,在2003年汛期部署指揮黃河防汛中,已經首次實現了「三條黃河」的聯動,並在防汛過程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按照「三條黃河」治理規劃,到2010年,將在黃河上形成較為完善的防洪減淤體系,確保標准內洪水防洪安全,使水資源得到有效管理,保證黃河在一般年份不斷流,使黃土高原面積達到12億平方公里,建成淤地壩16萬座,使入黃泥沙減少3億噸。

黃河治理方略
黃河對於中華民族的意義是包括長江在內的其它河流無法比擬的,她流經中國腹地,誕生了中華民族,炎黃子孫既得益於黃河與黃土的哺育而生息繁榮,又受害於黃河與黃土相伴造成的黃河下遊河道「善淤、善決、善徙」而治水不止。在中華民族生存發展史中,有很大的篇幅都與黃河治理有關。在歷朝歷代,治黃方略如何制訂均是我國安民的決策課題。倍受後人推崇的最早的治黃成功事例是傳說中的大禹治水。他改進了共工和鯀「 圍堵障水」的作法,採用「疏川導滯」之策,平息了水患。這一傳說,實際上是對先民治河的總結[1]。從周以後的文獻記載中,可證實防禦洪水的黃河大堤的雛形遠在春秋戰國時期以前即已存在。以後諸侯國家興起,可以組織更多的人力、物力,從一時一地出發,在大河兩側出現各自為政、甚至以鄰為壑的堤防。規模比較大的和比較長的就成為我國早期的長城了。文字記載十分確切的是在西漢漢哀帝即位之初賈讓提出的治河三策,是繼鯀、禹之後較早提出創見並且見於正史記載的重要治黃方略。賈讓當時面對的黃河下遊河道「河高出民屋」,已是「地上懸河」,堤防寬窄很不一致,布局更是混亂,所以他最不主張的下策是築堤治河。三策中的上策主張放棄舊有河道,人工改道北流。他認為「此功一立,河定民安,千載無患,故謂之一策。」中策主張開渠引水,分洪入漳。「此誠富國安民,興利除害,支數百歲,故謂之中策。」限於當時的社會經濟條件,賈讓三策均沒能認真實現。東漢王景的寬河行洪之策得到了大規模實施。他選定行河路線較優的線路,自滎陽東至千乘海口千餘里,修渠築堤,並利用沿河大澤進行放淤,取得了無重大改道變遷的成就,一直倍受後人贊賞。但是這種安瀾畢竟是相對的,大量的泥沙淤積,至少隋唐五代出現了泛濫決口,更不可能有「千年無恙」的史實。值得借鑒的是明朝潘季馴「束水攻沙」的治河理論與實踐。他主張南北兩岸「堅築堤防」,努力完善堤防系統,如用縷堤束水攻沙,用遙堤約束洪水泛濫,用格堤阻止灘區行洪並促進灘地落淤;為防禦大洪水,又修建滾水壩分泄水。並且在當時黃河南流的條件下,充分利用淮河之水,藉助洪澤湖的調節能力「蓄清刷黃」。潘季馴治河實現了由分流到合流,由治水到治沙兩個轉折,抓住黃河泥沙淤積這個根本問題,顯然這一點是很高明的。因此,在他之後的明、清治河舉措,多遵循他的治河原則。他的治河思想和方法甚至影響至今。但黃河河床仍繼續淤高,泥沙災害日益積累,以致於1855年發生了銅瓦廂決口改道的劇變。
黃河治理開發真正取得巨大進展是最近50年的事,黃河已開始變成為人們興利造福的河流。總結治黃成敗經驗和科學研究成果,認為採用「攔、排、放、調、挖,綜合治理」等措施,標本兼治,近遠結合,可以妥善解決泥沙問題;採取「上攔下排,兩岸分滯」的方針,可以有效地控制洪水。將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即形成一個防洪減淤的工程體系。顯而易見,如此治黃已將黃河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治理對策,人們對黃河的研究與治理實踐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昔日千瘡百孔的黃河大堤,而今變成了宏偉的「水上長城」,成為海河與淮河的分水嶺,在人們的努力下,取得了連續52年伏秋大汛不決口的奇跡和綜合治理開發的豐碩成果,治黃成就舉世公認。然而黃河畢竟是世界上最難治理的河流,4000多年前的大禹治水以來,歷經多少前輩的治河實踐,一直未能改變黃河這條泥龍恣意游盪的脾氣。史書上清晰出現著2600多年裡黃河泛濫1500次、改道26次的記載。下游決口泛濫范圍,北抵津沽,南達江淮,縱橫25萬km2。頻繁的決口改道,給兩岸群眾帶來了深重的災害。而今,隨著黃河流域人口急劇增長,經濟建設迅速發展和人類活動強度大大增加,母親河的憂患仍在。由於沖沙入海的水量大大削減,下遊河床不斷淤積抬高,行洪能力大大減弱,高灘灘面漫水機遇已與1855年銅瓦廂決口前的情況接近,河道已趨於預警高度,懸河形勢極為嚴峻;嚴重威脅著下游兩岸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另一方面,卻又生發出季節性斷流的災患,自1972年以來的27年中就有21年斷流,尤其90年代,年年出現斷流。影響到依靠黃河供水的城鄉生活和工農業生產用水,不僅直接造成重大經濟損失,還帶來了諸多的生態環境問題[2,3],如加重了河口地區土地鹽鹼化,河口濕地生態系統退化,生物多樣性減少,使黃河三角洲日漸貧瘠。黃河斷流、洪澇災害的環境惡化相互交加,黃河安瀾中隱伏著危機,治黃事業無比艱巨又任重道遠。特別是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和黃河的演變,對黃河治理和開發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治黃面臨著許多問題。如何使治黃事業更為符合客觀的自然規律和社會經濟規律,亟待於我們繼續探索和奮斗。本文在前人研究和實踐基礎上,就黃河的治理方略述一管見。

2 減少入黃沙量的治本之策

眾所周知,黃河難治的症結在於沙多,而沙多的原因是黃土高原地區嚴重的水土流失。該地區西為祁連山余脈,西北為賀蘭山,東至管涔山及太行山,北起陰山,南抵秦嶺,共有64萬km2,海拔1000~1500m,相對高差100~300m,這是世界上黃土覆蓋最深厚、黃土地形最典型的地區。特殊的邊界條件下,中游暴雨是黃土高原土壤強烈侵蝕以及水土嚴重流失的動力因素,「愈沖愈陡,愈陡愈沖」[4],使黃土高原被切割得支離破碎,溝壑縱橫,每年來自黃土丘陵溝壑區的泥沙達10億噸左右,土壤侵蝕模數可達20000t/(a·5km2),大量泥沙入黃,致使一些水庫湮廢失效,下遊河道不斷淤高,防洪壓力日趨加重。不少人認為,黃土高原歷史上曾經是植被良好的繁榮富庶之地,希望通過植樹種草,改變黃土高原的生態環境,從而達到根治黃河的目的。但是也應認識到,黃河塑造出的華北大平原是中華民族繁衍生息的中心地帶,黃河早在遠古時期就是一條多沙河流。《左傳》引用周詩:「俟河之清,人壽幾何!」表明更早的年代黃河已是相當渾濁,因為黃河沙多的自然現象應該比這句周詩要早得多。她所流經的中游地區,特別是現代界定的嚴重水土流失區中的大部分地區,自古即是自然條件極為嚴酷、水蝕風蝕最為嚴重的地區。這可以《詩經·小雅·十月之交》為證:「燁燁震電,不寧不令。百川沸騰,山冢萃崩。高岸為谷,深谷為陵」。該詩生動地描繪了2000多年前大暴雨後山洪暴發時黃土高原土壤強烈侵蝕的自然景觀。再如《禹貢》中所稱:「禹別九洲, 隨山浚川」,表明當時黃土高原地區土壤侵蝕已十分嚴重,大量泥沙入黃,使黃河下遊河道淤積日益嚴重,人們才會產生「隨山浚川」(亦即隨著山去導滯,疏浚上游的河道)的設想。原始的或常規的生產方式很難保證植物生長有良好的立地條件,「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因此,也就難以達到具有一定覆蓋度的植被狀況[5]。無論如何,對古代黃河中游地區植被狀況的估計一定要考慮自然氣候的制約影響。《詩經·大雅·雲漢》描述了周宣王時大旱多年的情景:「旱既大甚,滌滌山川,旱魃為虐,如

Ⅷ 黃河的綜合治理措施有哪些

對黃河綜合治理方略的思考
黃河是我國第二長河,流經乾旱、半乾旱地區,為西北、華北地區提供了寶貴的水資源,是北方地區重要的生命之源.黃河流域侵蝕嚴重,河床不穩定,水體污染嚴重,生態環境脆弱.黃河水利委員會提出了「維護黃河健康生命」的口號,將黃河的治理轉向多目標治理.筆者根據國內外河流治理的經驗教訓,對黃河的綜合治理提出以下幾個觀點.
一、控制溝道下切是控制侵蝕的根本
黃河流經世界上水土流失最嚴重的黃土高原地區,過去每年約有16億噸泥沙進入下游,約有4億噸泥沙沉積在河床上,對黃河下游兩岸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構成了極大的威脅.我們通常把由坡面徑流集中沖蝕土壤和母岩並切入地面形成較大溝壑的侵蝕形態稱為溝道侵蝕.溝道下切是細溝侵蝕和坡面侵蝕的誘因.溝道下切造成岸坡和支溝坡度變陡、細溝侵蝕和坡面侵蝕加劇,因此控制溝道下切是控制侵蝕的根本.侵蝕導致土壤中的營養元素流失,使土地變得貧瘠.同時,進入黃河的泥沙攜帶的營養物質使得河湖水質富營養化.
控制侵蝕的根本是控制溝道下切和溝頭上溯,可以通過水利工程和生物工程進行聯合控制.水利工程主要指建設淤地壩群,攔截黃河上游侵蝕產生的泥沙,使其淤積在溝道內,抬升溝道河床,降低坡度,從而達到穩定溝道的目的.近年來,黃土高原地區的淤地壩建設在攔沙和控制溝道侵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生物工程是指在溝道內或溝道兩側的坡面上種植能夠有效控制侵蝕的植被,以保護河道和邊坡,防止沖刷和侵蝕.研究表明,坡面植被覆蓋率恢復到70%就可以使溝道侵蝕產沙減少75%以上.生物工程式控制制侵蝕的關鍵在於選擇適當的物種.若物種選擇得當,不僅可以控制侵蝕,還能增加生物多樣性.
1986年,錢正英通過調查研究提出了以開發沙棘資源為加速黃土高原治理突破口的科學建議,使沙棘灌木在黃土高原大面積種植.沙棘又名醋柳、酸刺、黑刺,系胡頹子科,是一種具有良好的生物學和生態學特性的植物,適應性強,根系發達,有極強的萌生能力,可以通過無性系生長實施種群擴散,並依靠生理整合和覓養行為提高基株適宜度和分株存活概率.沙棘根系具有較高的固氮能力,對增加土壤有機質及氮的含量、改善土壤結構、提高林地生產力等都具有重要意義.研究發現,種植沙棘可以有效攔沙蓄水,促進當地其他物種的生長,提高生物多樣性,具有良好的生態效應.
二、增阻降速是穩定河勢的重要措施
穩定的河勢對河流健康至關重要,而降低流速是穩定河勢的重要措施.降低流速主要取決於河床的阻力結構.彎曲的河道、河道內的大卵石以及灘地上的植被等都是河床阻力結構的一部分.這些阻力結構能夠降低水流流速、防止河道沖刷和穩定河勢.目前,一些河流治理工程破壞了河床的阻力結構,引起了很多問題.從河流綜合管理的角度來看,河道裁彎取直、灘地清障減糙以及渠化工程等都是不利於河流健康的.當然,降低流速會導致泥沙落淤,所以增阻減速宜從上而下進行.從河流整體看,增阻降速從根本上減小了泥沙侵蝕和運動的動力,河床演變速率減小,河勢逐漸穩定.
彎曲是河流的本性,將蜿蜒的河流改成順直違背了河流的本性.裁彎取直集中了水流能量,引起河道沖刷和河岸侵蝕,導致河道不穩,並破壞了水生棲息地,影響了水生物的生存.灘地植被可以降低洪水流速,延長洪水推進時間.許多學者研究了灘地植被影響河流水力特徵和地貌特徵的機理.灘地植被可以通過增加阻力和降低近岸流速來保持河道地形的穩定,並通過其根系增加河岸穩定,加速灘地和岸邊淤積.河道渠化工程對河流地貌和生態都會產生不利影響,用混凝土硬化河道和河岸改變了河流原來的屬性.光滑河岸相對於自然河岸糙率要小很多,導致近岸流速提高,威脅河岸和大堤安全.人們已經認識到光滑河岸不利於防洪安全,一些地方為控制近岸流速,將大石塊鑲嵌在光滑護岸上以增加河岸糙率.
降低流速不僅有利於穩定河勢,對河流生態也十分有利.通過對河流生物群落的研究發現,河流中水流流速小於2米每秒時,最利於水生物的生存.大多數水生動植物都生活在低流速的水域中.適合度指數SI為棲息地的物理化學條件對生物生存和繁殖的適宜程度.SI=1和SI=0分別代表最好與最差的生存條件.通過對36種魚類的研究表明,對於成魚,約55%的魚類在靜水中最適宜生存,97%的魚類在流速大於3米每秒的水中最不適宜生存.多數魚類產卵需要較高的流速,幼魚需要較低的流速.但是當流速大於3米每秒時,無論是成魚還是幼魚,所有魚類的適合度指數降到零,而產卵孵化和魚苗的適合度指數則降到1以下.
三、建設通河湖泊濕地是改善黃河生態的鏈條
河流是生命的載體,為各種水生生命提供棲息地.當前黃河處於嚴重污染的狀態,60%以上的黃河水不能飲用,黃河的生態也受到嚴重破壞.再加上黃河的河床底質都是細沙,黃河中水生物種和生物量都遠比長江少得多.筆者曾帶領研究小組到黃河下游以及黃河三角洲進行實地生態考察,在黃河河床和河灘濕地中採集底棲動物樣品,通過分析發現,只有極少底棲動物在河道里生存,而濕地生存的物種較多.
通河湖泊濕地對河流生態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在河流系統中,通河湖泊與河流干、支流構成一個完整的河湖復合生態系統.河道與通河湖泊作為不同類型的生態單元,發揮各自的生態功能.研究發現,許多魚類在河裡產卵,在湖裡長大.通河湖泊的河湖關系形式有利於底棲無脊椎動物以及魚類的生存與發展.河道的流水環境具有較高的溶解氧,但營養物質和餌料生物貧乏;通河湖泊則具有較高的初級生產力,支撐著水體食物網的各個環節.反過來,湖泊生態也依賴河流.因此,保持河湖的連通對於生態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表明,隔離的湖泊生物多樣性降低.以長江為例,近50年來,長江許多通江湖泊逐漸變小變隔離.隔離的湖泊中底棲動物由46種減少到30種,魚類由80種減少到50種.生態管理的一個原則是維持較高的河湖連通度.在黃河建設通河湖泊可以顯著改善生態,例如小北幹流、河南段的二級懸河的河灘、東平湖和北展、南展滯洪區等都可以建設通河生態湖泊.
改善生態的另一個舉措就是增加水面面積.增加水面面積可以為水生物提供更多的棲息地.從這方面來看,建設水庫和大壩是對生態有利的.雖然水庫和大壩建設造成了棲息地的隔離,對一些洄遊魚類造成威脅,但增加棲息地促進了生態的改善.
水生植被在河流生態系統中起著重要作用.水生植被可以為底棲動物和魚類提供餌料和休憩、產卵的場所,並且能夠吸收河流中的有機物質,達到凈化河流的目的.北京郊區的拒馬河是一條水生植被發育很好的河流,沿岸居民利用河水作為生活用水,排回河道的水體都是攜帶大量有機物質的生活污水,這些有機物質不斷地被河道中的植被吸收,經過一段距離的凈化後,河水又變得十分清澈.在黃河的治理中,可以在有條件的河段培育水生植被,起到凈化水質的目的.
在通河濕地和湖泊中引入合適的水生植物如沉水植物(如苔草、黑藻和眼子菜)、挺水植物(如水燭和蘆葦)、浮水植物(如蓮、芡和浮萍)等,以構建黃河生命必需的底棲動物群落,創建並維持黃河完整的水生生態系統.水體生態修復應當考慮整個生物鏈的修復.如當水體沉水植被修復後,還應同時考慮沉水植被的維護者和垃圾清理工,即水生昆蟲、螺類和貝類等,繼而放養魚蝦等.
四、控制點源污染是解決污染問題的重點
近年來,黃河缺水嚴重、污染加劇.據2001年監測統計資料顯示,黃河中下游水體中磷的超標率達90%以上,氨氮超標率在50%以上.目前黃河的污染既有點源污染,又有面源污染.但是,點源污染可以通過污水處理達標排放來控制,而面源污染卻收集難、處理難.面源污染主要是營養物質,可以被水生動植物吸收或降解;而點源污染包含許多有毒物質,往往殺死一些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甚至植被,大大降低河流的凈化能力.許多實例說明,工業污水排放殺死較高級的生物後,一些細菌和藻類才能夠大量繁殖,造成河水發臭.因此,控制點源污染是改善黃河水質的重點.已有研究表明,如果點源污染得到全面控制,河流、湖泊、水庫等地表水水質就可以得到顯著改善.

Ⅸ 政府治理黃河有哪些措施

黃河的特點是水少沙多,水沙運行過程不協調。黃河65%的水量來自蘭州以上,而90%的泥沙來自中游黃土高原,但二者在時間上常不相適應,當中游來沙多,上游來水少時,就造成河道的嚴重淤積,洪水位不斷抬高,威脅堤防安全。目前,上游興建了一系列梯級電站及控制性水庫,減少了汛期輸沙水量,使水沙運行過程更加不協調,泥沙更容易淤積,沿黃兩岸工農業用水的大量增加,也使輸沙水量相應減少,影響下遊河勢的惡化。

四十年來,加固加高了兩岸大堤(大堤按1958年實測花園口站22000m3/s設防);建成了三門峽、陸洋(伊河上游)、故縣(洛河上游)和東平湖等水庫;興修了北金堤、北展、南展分滯洪區及沿河護岸護灘工程,初步形成了「上攔、下排、中間分滯」的防洪體系。但是,河底不斷加高,大堤質量不均,潛在危險很大;三門峽、東平湖水庫因淤積影響和庫區移民等原因,蓄洪運用受到限制;北金堤滯洪區(在北金堤與臨黃河大堤之間)內有人口150萬,耕地16.7萬公頃和中原油田85%以上油區,使用時也很困難。因此,黃河的防洪問題仍十分嚴重。

黃河的治理,近期主要是加強和改善現有防洪體系,充分發揮現有工程的作用。加速鄭州鐵橋一高村間寬淺游盪性河段的治理,通過控導主流、穩定河勢的工程措施,變游盪性河道為流路固定的彎曲河道,是防止產生橫河、斜河,確保大堤安全的必要措施。

修建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小浪底位於三門峽以下130千米處,是黃河幹流上最後一個峽谷水庫,興建小浪底工程可以緩解三門峽攔蓄洪水的壓力,控制三門峽與小浪底間洪水,小浪底可控制流域面積65萬平方千米,按設計計算,小浪底工程可攔沙100億噸,相應減少下遊河道淤積77億噸(相當於20年的總淤積量),可長期保持有效庫容50億立方米。此外,小浪底工程還可以擔負20億立方米的防凌任務。可基本解除下游凌汛威脅。每年可增加40億立方米的供水量。水電站總裝機156萬千瓦,保證電力24—30萬千瓦。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是以防洪(包括防凌)減淤為主,兼顧供水、灌溉、發電、蓄清排渾、綜台利用為開發目標的大型水利工程,可減輕大堤和三門峽水庫的壓力,增加下游防洪的安全程度,並減少滯洪區的運用。

通過多種途徑減緩黃河下遊河床的淤積,逐步變地上河為地下河,是治黃的長遠目標。水土保持是治理黃河的基本措施,再加以水庫攔沙、蓄水調節水沙運行過程及增水沖沙等措施,進行綜合治理,使黃河下遊河床變淤為沖,從而實現根治的目標。

相繼興建小浪底、龍門、磧口三個庫容在100億立方米以上的水庫,估計可使黃河下遊河床40—50年內不增加淤積。配合溫孟灘、龍門至潼關間的灘地積淤,減淤年限還可延長。

在研究黃河治理對策方面,有的學者認為應在黃河下游進行人工改道,另闢新河。這種方案並不能控制洪水,也不能減少河道泥沙淤積,塑造新河初期很難確保安全,20年後又變為一條地上河,而且該方案影響人口250—300萬,難以妥善解決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