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理想
『壹』 什麼是社會政治理想
社會政治理想是社會全體成員共同的政治理想
『貳』 政治理想都包括是什麼方面
近期的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想。
遠期是實現共產主義。
只有先實現近期的目標,遠期的才可以實現。
遠期的實現是建立在近期實現的基礎上的吧。
『叄』 孫中山先生的政治理想。
天下為公
出自《禮記·禮運》:「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原意是天下是公眾的,天子之位,傳賢而不傳子,後成為一種美好社會的政治理想。國人對「天下為公」這四個字,因孫中山的推崇而非常熟悉。
天下為公 是孫中山、廖仲愷先生的指導思想,意思有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為大家所共有,天子之位,傳賢而不傳子,只有實現天下為公,徹底鏟除私天下帶來的社會弊端,才能使社會充滿光明,百姓得到幸福。 後成為一種美好社會的政治理想。也指天下公平。 在傳世的孫中山題詞中,最多的是「天下為公」這四個字。從孫中山一生為之奮斗的理想與實踐而言,實際上也可以濃縮為對「天下為公」這四個字的畢生追求。 孫中山在日本神戶的題字 一、孫中山繼承了中華先賢關於 「天下為公」的思想 從先秦諸子的記述中可以知道,無論是以孔孟為代表的儒家、以老莊為代表的道家或是以墨翟為代表的墨家,都憧憬、嚮往和追求「天下有道」的社會,並力圖在現實的世俗社會中付諸實現。盡管各家對「天下有道」的理解和規定自有區別,但是把「道」視為一種盡善盡美的、有序和諧的狀態,對這種有序狀態的追求即對理想的追求,卻是大體相同的。這種有序狀態或理想社會的具體表現,在儒家就是《禮記》所勾畫的「天下為公」的「大同世界」: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戶外而不閉,是謂大同。 對中西文化都有廣泛涉獵的孫中山,繼承了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對「天下為公」的理想更是情有獨鍾。他在1924年關於「三民主義」的著名演講中,提出了「真正的三民主義,就是孔子所希望的大同世界」,並具體說: 兩千多年前的孔子、孟子便主張民權。孔子說:「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便是主張民權的大同世界。又「言必稱堯舜」,就是因為堯舜不是家天下……孟子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又說:「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又說:「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他在那個時代,已經知道君主不必一定是要的,已經知道君主一定是不能長久的。 按照東漢經學家鄭玄的解釋,「天下為公」的「公」字即是「共」的意思。「天下為公」亦即天下是全天下人共有的天下。到了孫中山那裡,「天下為公」蘊含的內容更深邃,更寬廣。它不但吸收了儒家思想的精華,而且融入了中國古代農民起義者的平等思想、西方資產階級的民主思想以及當時流行的社會主義思想。按孫中山的設想,他為之奮斗的未來社會,做國家主人的是全體人民,管理國家大事的是全體人民,享受平等幸福生活的是全體人民,真正以人民為主,沒有貧富懸殊和少數富人壓迫多數窮人的不合理情況,全體人民「生活上幸福平等」;「民有」、「民治」、「民享」完全實現,真正做到古人所說的「公天下」。孫中山在《三民主義》的演講中滿懷信心地對世人說,他理想中的未來社會,有歐美國家資本主義經濟的繁榮,而沒有歐美國家資本主義發展必然帶來的種種弊端以及階級對抗和社會動盪。在歐美,這些社會問題是不可避免的,難以解決的;而在中國,由於未雨綢繆,將政治革命和社會革命「畢其功於一役」,這些社會問題是不會發生的。 孫中山描繪的改造和建設未來中國的藍圖,盡管有許多不切實際的空想成分,但是,卻客觀反映了偉大的中國人民不僅善於認識自己已有百年歷史的半殖民地的被奴役地位,不僅善於夢想自由和平等,而且更善於同壓迫者作斗爭。孫中山對未來社會是「天下為公」的闡述,當時確實使很多人怦然心動,並成為那個時代中國人民的奮斗目標。而孫中山本人,更是身體力行,首先對「天下為公」進行了實踐。 二、孫中山提出以「三民主義」實現「天下為公」 如何實現「天下為公」呢?孫中山提出三民主義:「曰民族,曰民權,曰民生……今者中國以千年專制之毒而不解,異種殘之,外邦逼之,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殆不可以須臾緩。而民生主義,歐美所慮積重難返者,中國獨受病未深,而去之易。」他認為只要將三民主義「灌輸於人心,而化為常識」,「天下為公」的大同世界就可以實現。 所謂實行民族主義,即要把反對帝國主義作為中華民族革命的主要任務來完成。他在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中明確提出:「民族解放之斗爭,對於多數之民眾,其目標皆不外反帝國主義而已」,「民族主義實為健全之反帝國主義」。孫中山針對「屢犧牲我民族之權利」的不平等條約,堅決表示要「力圖改正條約,恢復我國國際上自由平等之地位」。 所謂實行民權主義,即實行政治革命。他說:「大凡有團體有組織的眾人,就叫做民」;「權就是力量,就是威勢」,「有行使命令的力量,有制服群眾的力量,就叫做權」;「把民同權和攏起來說,民權就是民的政治力量」。孫中山主張直接民權制,即國民擁有選舉、復決、創制、罷官這四大權力;同時,要把「權」與「能」、「政權」與「治權」分開。為保證民權的有效實施,孫中山在資本主義國家所實行的立法、執法、司法三權分立的基礎上,又創造性地增加了考選權和糾察權,形成「五權憲法」。孫中山提出的新「兩權」,試圖以立法為保證,以德、才為標准,讓人民控制政府官員的進出任免,其中充滿著「主權歸民」的良好願望。孫中山1916年 浙江省議會題詞 所謂實行民生主義,即實行社會革命。孫中山認為,民生主義的原則有二:「一曰平均地權,二曰節制資本。」孫中山後來又將「平均地權」歸納為「耕者有其田」,這就具有消滅封建土地制度的性質。「節制資本」是為了限制具有「獨占的性質」的私人企業,如銀行、鐵道、航路之屬,「由國家經營管理之,使私有資本制度不能操縱國民之生計」。這樣,便可由國家掌控經濟命脈,以國家之力發展經濟,造福全社會。 由上可知,孫中山的三民主義綱領,是一個以「民」為本的系統綱領。它旨在引導中華各族人民掙脫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枷鎖,進至於具有高度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天下為公」的理想社會。這在當時凝聚中華各族人民方面所發揮的精神的感召力,是難以估量的。 三、孫中山以實際行動踐行「天下為公」 孫中山致力於革命四十餘年,不僅以他的言論對「天下為公」的社會進行了描繪,更以他本人的行動去實踐了「天下為公」的道德風范。孫中山一生在這方面的事例是頗多的,這里僅以他擔任臨時大總統的90天為例。 辛亥革命後,南京建立了臨時政府,孫中山當選為臨時大總統。上任伊始,即頒布了不少有利於發展民族資本主義經濟、資產階級民主政治和資產階級文化教育的政策,如建元改歷、限期剪發、勸禁纏足、禁止刑訊、保障人權、禁止人口買賣、保護華僑、嚴禁鴉片、禁止賭博、改變稱呼、廢止跪拜、男女平等、民族平等,等等。這些政策與實施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專制制度比較起來,的確是社會發展和進步方面的飛躍,也可以說是「天下為公」的社會模式的雛形。 孫中山出任臨時大總統期間,還以自己良好的品質和作風,為下屬與國民做出了「天下為公」的榜樣,以此證明了他日夜縈懷的是國家的統一富強和人民的安居樂業,絲毫沒有考慮個人的權勢和享受。他擔任臨時大總統後,仍然廉潔奉公,生活極為儉朴,不講排場。臨時大總統府設在舊兩江總督衙門,他卻在西部一座平房內辦公,在一座簡陋的小樓房內居住。他身上穿的是一件極粗陋的呢子大衣。由於臨時政府財政困難,所以上自大總統,下至一般職員,都未規定支付薪金。他們除食宿由政府供給外,每人只是發給了由臨時政府財政發行的軍用券30元。這實際上是一種供給制的生活。政府成員如此廉潔,首先就在於孫中山的以身作則。 孫中山每天都要接見大批來訪者,上至地方軍政官員,下至人民群眾。有一天,一位八十餘歲的老人專程從揚州來南京,想瞻仰孫大總統的風采,在傳達室被阻。孫中山聞知後,立即召見。護衛隊長把老人扶進總統府,孫中山正擬行握手禮,但老人卻擲杖跪下,要向孫中山行三拜九叩之禮。孫中山急將老人扶起,告訴他:「總統在職一天,就是國民的公僕,是為全國人服務的。」老人問:「總統若是離職後呢?」孫中山回答說:「總統離職以後,又回到人民的隊伍里去,和老百姓一樣。」 同盟會在南京開會時,孫中山准備到會講話。因為他太朴實與平易近人了,根本沒有總統的派頭,加之又是便裝步行去的,所以一到門前就被警衛攔住了。警衛對他說:「今天是孫大總統要來這里,別人不讓進去。」孫中山說:「孫大總統不也是一個普通人嗎?他只不過是老百姓的公僕。」說完話,他把名片拿出來。那個士兵方知此人就是孫大總統,急得不知所措。孫中山向他點點頭,微笑著進去了。 孫中山任臨時大總統期間,在用人方面基本做到了「任人唯賢」而不是「任人唯親」,堅持以考試辦法選拔官吏,突出了一個「公」字。而他反對「任人唯親」,更從流傳很廣的他反對胞兄孫眉謀取廣東都督之職一事得到證明。至於他爾後讓總統位於袁世凱一事,則充分彰顯了「天下為公」的風范。其歷史作用,論者已多,此不贅述。 四、孫中山追求「天下為公」對當今的啟示 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上,有許多優秀的傳統美德,「天下為公」無疑是其中最絢麗者之一。作為20世紀中國三大偉人之一的孫中山,對「天下為公」這種傳統美德的身體力行,不僅影響著與他同時代的中國人去為建立共和國而奮斗,而且對後世的中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在改革開放、構建和諧社會的新的歷史條件下,每一個中國人,尤其是其中的執政者,仍然需要弘揚「天下為公」的精神。「天下為公」是孕育民族魂的精髓,是締造兩個文明的基礎,是塑造民族形象的支柱,是創造大同世界的前提。隨著時代的前進和社會的發展,「天下為公」已不僅僅是一種傳統美德,而且應當成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大力弘揚的崇高信念和偉大精神。中國要和諧富強,那種以天下為己任,與國與民同呼吸共命運,國而忘家,公而忘私,義而忘利,一心為了祖國的強盛和人民的安康而不懈奮斗,無私奉獻,心憂天下的「天下為公」的精神,正是我們不可須臾忘記、當時時踐行的。
『肆』 屈原的政治理想
屈原崇尚真理,追求美好的人生理想是人格美的基礎,也是人格美的最高體現。屈原一生孜孜以求的政治理想是「美政」。他主張「舉賢而授能兮,循繩墨而不頗」(《離騷》),「奉先功以照下兮,明法度之嫌疑。國富強而法立兮,屬貞臣而日娭」(《惜往日》),也就是舉賢任能,立法富國。楚國本是當時的大國,但由於楚王的昏庸,致使政治日趨黑暗,屈原的治國方案就是挽救楚國命運的良葯。細讀《離騷》,我們可以感觸到詩中充滿了詩人不懈追求政治理想的熱情。「忽奔走以先後兮,及前王之踵武。」「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導夫先路。」為了楚國的強盛,詩人奔走操勞,希望君王能趕上前代聖君的腳步,並主動承擔起開路先鋒的重任。
參考資料: http://..com/question/47956009.html?si=4
『伍』 政治角度上理想的概念
【理想的真正含抄義】理想作為一種精神現象,是人類社會實踐的產物。人們在改造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的實踐活動中,既追求眼前的生產生活目標,渴望滿足眼前的物質和精神需求,又憧憬未來的生產生活目標,期盼滿足未來的物質和精神需求。對現狀永不滿足、對未來不懈追求,是理想形成的動力源泉。在一定的意義上講,理想是人們在實踐中形成的、對未來社會和自身發展的嚮往與追求,是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奮斗目標上的集中體現。
【理想的定義】是人們在實踐過程中形成的、有實現可能性的、對未來社會和自身發展的嚮往與追求,是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奮斗目標上的集中體現。滿足眼前的物質和精神需求,又憧憬未來的生活目標,期盼滿足更高的物質和精神需求。對現狀永不滿足、對未來不懈追求,是理想形成的動力源泉。
『陸』 屈原的政治理想是什麼
屈原的政治理想是「美政」,其主要內容是明君賢臣共興楚國。國君首先應該具有高尚的品德,才能享有國家;其次應該選賢任能,罷黜奸佞。另外,修明法度也是其「美政」的內容之一。
屈原的「美政」理想表現在詩人的作品《離騷》中,就是「舉賢而授能兮,循繩墨而不頗」。所謂「舉賢授能」,就是不分貴賤,把真正有才能的人選拔上來治理國家,反對世卿世祿,限制舊貴族對權位的壟斷。他還以奴隸傅說、屠夫呂望、商販寧戚的歷史事跡為例,說明了不拘身份選拔人才的合理性。所謂「循繩墨而不頗」,就是修明法度,即法不阿貴,限制舊貴族的種種特權。
「美政」具有鮮明的儒家色彩。主要觀點有「廉政」、「在德者在位」、「恤民」、「舉賢授能」,主張大一統,反對秦國的暴力征 伐。
『柒』 政治如何實現理想
如何才能實現自己的夢想?能實現夢想人人幾乎都有以下幾點共同特徵。
敢於決斷——克服猶豫不定的習性
很多人之所以一事無成,最大的毛病就是缺乏敢於決斷的手段,總是左顧右盼、思前想後,從而錯失成功的最佳時機。成大事者在看到事情的成功可能性到來時,敢於做出重大決斷,因此取得先機。
發揮強項——做自己最擅長的事情
一個能力極弱的人肯定難以打開人生局面,他必定是人生舞台上重量級選手的犧牲品;成大事者關於在自己要做的事情上,充分施展才智,一步一步地拓寬成功之路。
調整心態——切忌讓情緒傷害自己
心態消極的人,無論如何都挑不起生活和重擔,因為他們無法直面一個個人生挫折,成大事者則關於高速心態,即使在毫無希望時,也能看到一線成功的亮光。
挑戰弱點——徹底改變自己的缺陷
人人都有弱點,不能成大事者總是固守自己的弱點,一生都不會發生重大轉變;能成大事者總是善於從自己的弱點上開刀,去把自己變成一個能力超強的人。一個連自己的缺陷都不能糾正的人,只能是失敗者!
善於交往——巧妙利用人力資源
一個人不懂得交往,必然會推動人際關系的力量。成大事者的特點之一是:善於靠借力、借熱去營造成功的局勢,從而能把一件件難以辦成的事辦成,實現自己人生的規劃。
重新規劃——站到更高的起點上
人生是一個過程,成功也是一個過程。你如果滿足於小成功,就會推動大成功。成大事者懂得從小到大的艱辛過程,所以在實現了一個個小成功之後,能繼續拆開下一個人生的「密封袋」,從而迎接到大成功
憑著自己的智慧,奮斗與堅持,就能創造夢想,改寫命運,大家懷著對夢境的憧憬,心中充滿著喜悅和歡快,翹首企盼,彷彿那個夢就在不遠處向自己招手,也激發著我們去奮斗實現。
生活是我們自己的,有夢想,就要用努力去實現它。突破困境——從失敗中撮成功的資本
人生總要面臨各種困境的挑戰,甚至可以說困境就是「鬼門關」。一般人會在困境面前渾身發抖,而成大事者則能把困境變為成功的有力跳板。
抓住機遇——善於選擇、善於創造
機遇就是人生最大的財富。有些人浪費機遇輕而易舉,所以一個個有巨大潛力的機遇都悄然溜跑,成大事都是絕對不允許溜走,並且能縱身撲向機遇。
立即行動——只說不做,徒勞無益
一次行動勝過百遍心想。有些人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所以看不到更為實際現實的事情在他身上發生;成大事者是每天都靠行動來落實自己的人生計劃的。
『捌』 陶淵明的政治理想
對淳樸的田園生活的熱愛,對勞動的認識和對勞動人民的友好,希望有賢明的君主,清廉的官員
[táo yuān míng]
陶淵明(東晉詩人)(352或365年—427年[1] ),字元亮,又名潛,私謚「靖節」[2] ,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最末一次出仕為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3] 」,有《陶淵明集》。
『玖』 孟子的政治理想是什麼
孟子的思想:在人性方面,主張性善論。以為人生來就具備仁、義、禮、智四種品德。人可以通過內省去保持和擴充它,否則將會喪失這些善的品質。因而他要求人們重視內省的作用。在社會政治觀點方面,孟子突出仁政、王道的理論。仁政就是對人民「省刑罰,薄稅斂。」他從歷史經驗總結出「暴其民甚,則以身弒國亡,」又說三代得天下都因為仁,由於不仁而失天下。強調發展農業,體恤民眾,關注民生,他在《寡人之於國也》中說:「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他又提出民貴君輕的主張,認為君主必須重視人民,「諸侯之寶三,土地、人民、政事。」君主如有大過,臣下則諫之,如諫而不聽可以易其位。至於像桀、紂一樣的暴君,臣民可以起來誅滅之。他反對實行霸道,即用兼並戰爭去征服別的國家;而應該行仁政,爭取民心的歸附,以不戰而服,也即他所說的「仁者無敵」,實行王道就可以無敵於天下。在價值觀方面,他強調捨身取義,「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強調要以「禮義」來約束自己的一言一行,不能為優越的物質條件而放棄禮義,「萬鍾則不辨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
『拾』 旗幟鮮明講政治是什麼政治理想政治方向政治立場
中央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方案提出,做合格黨員,就是要著眼黨和國家事業的新發展對黨員的新要求,堅持以知促行,做講政治、有信念,講規矩、有紀律,講道德、有品行,講奉獻、有作為的合格黨員。其中,把「講政治、有信念」排在「四講四有」的首位,凸顯了堅定正確政治方向、堅定崇高理想信念的重要性。
講政治,就是對黨絕對忠誠,聽黨話、跟黨走。這是講政治的首要原則。講政治包括政治方向、政治立場、政治觀點、政治紀律、政治鑒別力和政治敏銳性等方面。
一是保持清醒的政治方向。正確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自覺服從和服務於黨的工作大局,在思想和行動上始終與以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是站穩堅定的政治立場。自覺把自己的命運同黨的命運緊密相連,愛黨憂黨、興黨護黨,自覺維護黨的利益、國家利益、集體利益,時刻站在廣大人民群眾的立場上觀察和分析問題。
三是牢牢把握鮮明的政治觀點。要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深入貫徹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掌握觀察問題的立場、觀點和方法。
四是嚴格遵守政治紀律。嚴格遵守政治紀律是維護我黨團結統一,提高全黨凝聚力和戰鬥力的基礎,是認真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重要保證。
五是有高度的政治鑒別力和政治敏銳性。政治鑒別力是從政治上分辨是非的能力,主要表現在政治風浪和大是大非面前,能夠分清主流和逆流、真理和謬誤。政治敏銳性是指能夠快速敏捷、全面准確地觀察和處理復雜政治問題的能力。
人只有講政治,才能堅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人的政治靈魂,是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總書記指出:「理想信念就是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
在「信仰之河」里,中國從南湖的「一葉扁舟」成長為「一艘巨艦」,中國人民從受壓迫受剝削到當家作主,中國實現了翻天覆地的歷史性轉變,重回世界舞台的重心,如今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而支撐這一偉業的,首先是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的力量。
人理想信念堅定,也就能夠講政治,真正心中有黨,在黨言黨、在黨愛黨、在黨興黨,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幟鮮明,在風浪考驗面前無所畏懼,在各種誘惑面前理想堅定,在關鍵時刻靠得住,信得過、能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