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整改整治 » 通貨膨脹的治理措施

通貨膨脹的治理措施

發布時間: 2020-11-26 14:03:39

『壹』 通貨膨脹的原因,後果和治理措施。

1.通貨膨脹的形成原因
直接原因:不論何種類型的通貨膨脹,其直接原因只有一個,即貨幣供應過多。用過多的貨幣供應量與既定的商品和勞務量相對應,必然導致貨幣貶值、物價上漲,出現通貨膨脹。
深層原因:
①需求拉上。即由於經濟運行中總需求過度增加,超過了既定價格水平下商品和勞務等方面的供給而引發通貨膨脹。在我國,財政赤字、信用膨脹、投資需求膨脹和消費需求膨脹常常會導致我國需求拉上型通貨膨脹的出現。我國1979年至1980年的通貨膨脹的成因即是由財政赤字而導致的需求拉上。
②成本推動。即由於提高工資或市場壟斷力量提高生產要素價格致使生產成本增加而引發通貨膨脹。其中,由於提高工資而引致的生產成本增加又稱工資推動,由於生產要素價格壟斷而導致的生產成本增加又稱利潤推動。
③結構失調。即由於一國的部門結構、產業結構等國民經濟結構失調而引發通貨膨脹。我國由於存在著較為嚴重的經濟結構失調問題,因而結構失調型通貨膨脹在我國也時有發生。
④供給不足。即在社會總需求不變的情況下,社會總供給相對不足而引起通貨膨脹。「文化大革命」期間我國發生的隱蔽型通貨膨脹很大一部分原因即是社會生產力遭到嚴重破壞,商品供給嚴重匱乏而致。
⑤預期不當。即在持續通貨膨脹情況下,由於人們對通貨膨脹預期不當(對未來通貨膨脹的走勢過於悲觀)而引起更嚴重的通貨膨脹。⑥體制因素。由於體制不完善而引起的通貨膨脹。
2.通貨膨脹產生的後果
(1)促進論。認為通貨膨脹可以提高貨幣供給增長率,可以刺激有效需求。通貨膨脹有利於高收入階層的再分配。其邊際儲蓄率和投資率都比較高,因而有利於促進經濟增長。由於工資增長往往要落後於物價上漲,從而可以刺激私人投資的積極性。
(2)促退論。認為通貨膨脹會降低借款成本,從而誘發過度的資金需求,迫使金融機構加強信貸配額管理,從而削弱金融體系的運營效率。增加生產性投資的風險和經營成本,從而迫使資金流向生產部門的比重下降,流向非生產性部門的比重增加。擾亂相對價格體系,使價格信號失真,引導失誤,資源配套失調,阻礙經濟增長。人們會增加現期消費,減少儲蓄,使社會儲蓄率下降,不利於增加投資。
(3)中性論。即認為由於公眾存在合理預期,在一定時間內他們會對物價上漲做出合理的行為調整,從而使通貨膨脹的各種效應相互抵消。
3.治理通貨膨脹的措施
(1)控制貨幣供應量。由於通貨膨脹形成的直接原因是貨幣供應過多,因此,治理通貨膨脹的一個最基本的對策就是控制貨幣供應量,使之與貨幣需求量相適應,穩定幣值以穩定物價。而要控制貨幣供應量,必須實行適度從緊的貨幣政策,控制貨幣投放,保持適度的信貸規模,由中央銀行運用各種貨幣政策工具靈活有效地調控貨幣信用總量,將貨幣供應量控制在與客觀需求量相適應的水平上。
(2)調節和控制社會總需求。治理通貨膨脹僅僅控制貨幣供應量是不夠的,還必須根據各次通貨膨脹的深層原因對症下葯。對於需求拉上型通貨膨脹,調節和控制社會總需求是關鍵。各國對於社會總需求的調節和控制,主要是通過制定和實施正確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來實現。在財政政策方面,主要是大力壓縮財政支出,努力增加財政收入,堅持收支平衡,不搞赤字財政。在貨幣政策方面,主要採取緊縮信貸,控制貨幣投放,減少貨幣供應總量的措施。採用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相配合,綜合治理通貨膨脹,兩條很重要的途徑是:控制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和控制消費過快增長,以此來實現控制社會總需求的目的。(3)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給,調整經濟結構。治理通貨膨脹必須從兩個方面同時人手:一方面控制總需求;另一方面增加總供給。二者不可偏廢。若一味控制總需求而不著力於增加總供給,將影響經濟增長,只能在低水平上實現均衡,最終可能因加大了治理通貨膨脹的代價而前功盡棄。因此,在控制需求的同時,還必須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給。一般來說,增加有效供給的主要手段是降低成本,減少消耗,提高經濟效益,提高投人產出的比例,同時,調整產業和產品結構,支持短缺商品的生產。
(4)醫治通貨膨脹的其他政策。除了控制需求,增加供給、調整結構之外,還有一些諸如限價、減稅、指數化等其他的治理通貨膨脹的政策。

『貳』 通貨膨脹如何治理

國家中央銀行,如聯准會,可經由設定利率及其他貨幣政策來有力地影響通貨膨脹率。高利率(及資金需求成長遲緩)為央行反通脹的典型手法,以降低就業及生產來抑制物價上漲。
然而,不同國家的央行對控制通貨膨脹有不同的觀點。例如說,有些央行密切注意對稱性通貨膨脹目標,而有些僅在通貨膨脹率過高時加以控制。歐洲中央銀行因在面對高失業率時採行後者而受指責。
貨幣主義者著重經由金融政策以降低資金供給來提高利率。凱恩斯主義者則著重於經由增稅或降低政府開支等財政手段來普遍性的降低需求。其對金融政策的解釋部分來自羅伯特·索羅對日用品價格上漲所作的研究成果。供給學派所主張的抵抗通貨膨脹方法為:固定貨幣與黃金等固定參考物的兌換率,或降低浮動貨幣結構中的邊際稅率以鼓勵形成資本。所有這些政策可透過公開市場操作達成。
另一種方法為直接控制薪資與物價(參見工資議價,incomes policies)。美國在1970年代早期,尼克森主政下,曾試驗過這種方法。其中一個主要的問題是,這些政策與刺激需求面同時實施。故供給面的限制(控制手段、潛在產出)與需求增長產生沖突。經濟學家一般視物價控制為不良作法,因其助長短缺、降低生產品質,從而扭曲經濟運行。然而,若能避免因經濟嚴重衰退導致成本升高,或在抵抗戰時通貨膨脹的情形下,這樣的代價或許值得。
實際上,物價控制可能因抵抗通貨膨脹而使經濟衰退更具影響力(因降低需求而提高失業率),而經濟衰退可在需求高漲時防止物價因控制產生歪曲。
來自: 維基網路

(1)控制貨幣供應量。由於通貨膨脹形成的直接原因是貨幣供應過多,因此,治理通貨膨脹的一個最基本的對策就是控制貨幣供應量,使之與貨幣需求量相適應,穩定幣值以穩定物價。而要控制貨幣供應量,必須實行適度從緊的貨幣政策,控制貨幣投放,保持適度的信貸規模,由中央銀行運用各種貨幣政策工具靈活有效地調控貨幣信用總量,將貨幣供應量控制在與客觀需求量相適應的水平上。
(2)調節和控制社會總需求。治理通貨膨脹僅僅控制貨幣供應量是不夠的,還必須根據各次通貨膨脹的深層原因對症下葯。對於需求拉上型通貨膨脹,調節和控制社會總需求是關鍵。各國對於社會總需求的調節和控制,主要是通過制定和實施正確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 策來實現。在財政政策方面,主要是大力壓縮財政支出,努力增加財政收入,堅持收支平衡,不搞赤字財政。在貨幣政策方面,主要採取緊縮信貸,控制貨幣投放,減少貨幣供應總量的措施。採用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相配合,綜合治理通貨膨脹,兩條很重要的途徑是:控制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和控制消費過快增長,以此來實現控制社會總需求的目的。
(3)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給,調整經濟結構。治理通貨膨脹必須從兩個方面同時人手:一方面控制總需求;另一方面增加總供給。二者不可偏廢。若一味控制總需求而不著力於增加總供給,將影響經濟增長,只能在低水平上實現均衡,最終可能因加大了治理通貨膨脹的代價而前功盡棄。因此,在控制需求的同時,還必須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給。一般來說,增加有效供給的主要手段是降低成本,減少消耗,提高經濟效益,提高投人產出的比例,同時,調整產業和產品結構,支持短缺商品的生產。
(4)醫治通貨膨脹的其他政策。除了控制需求,增加供給、調整結構之外,還有一些 諸如限價、減稅、指數化等其他的治理通貨膨脹的政策。
來源: 分析通貨膨脹的原因和對策,相應解決辦法及歷史數據收集_網路文庫

『叄』 從宏觀經濟學的角度治理通貨膨脹的辦法有哪些

治理抄通貨膨脹最根本的措施襲是發展生產,增加有效供給,同時要採取控制貨幣供應量,實行適度從緊的貨幣政策和量入為出的財政政策等措施。

治理通貨緊縮要調整優化產業結構,綜合運用投資、消費、出口等措施拉動經濟增長,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穩健的貨幣政策、正確的消費政策,堅持擴大內需的方針。



(3)通貨膨脹的治理措施擴展閱讀:

通貨膨脹的原因

紙幣是國家或地區強制發行並使用的,在貨幣流通的條件下,如果紙幣的發行量超過了流通中實際需要的數量,多餘的部分繼續在流通中流轉,就會造成通貨膨脹。

造成通貨膨脹的直接原因是國家貨幣發行量的增加。政府通常為了彌補財政赤字,或刺激經濟增長(如2008年四萬億刺激計劃),或平衡匯率(例如中國的輸入型通貨膨脹)等原因增發貨幣。

通脹可能會造成社會財富轉移到富人階層,但一般情況下的通貨膨脹都是國家為了有效影響宏觀經濟運行而採取措施無法避免的後果。許多經濟學家認為,溫和良性的通貨膨脹有利於經濟的發展。



『肆』 通貨膨脹的成因及其治理措施有哪些

成因:
來1)需求拉自上(需求拉上型通脹):總需求的增長速度超出了經濟潛在生產能力而形
成的通脹。
2)成本推動(成本推動型通脹):帶來成本推動型通脹,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總供給
沖擊。
3)經濟結構的特點引起(結構性通脹):這里會存在一個「看齊」問題,往往那些
效率低,逐漸衰弱的部門在工資水平,產品價格上要求像那些效率高,迅速發展
的部門看齊,進行攀比,這種缺乏相應生產成果基礎的價格與工資的上漲如果在
越來越多的部門行業中蔓延開來,將導致結構型通脹。
4)國際經濟傳導(輸入型通脹):會導致所謂的輸入型通脹,也就是我們說的北歐
模型。主要是指國外的通脹通過國際經濟傳導引起本國總體價格水平上漲。

治理方法:
1)財政政策
遏制通脹一般會採取緊縮性財政政策,常表現為減少財政支出,增加財政收入(減少政
府購買、轉移支付;增加稅收,提高所得稅率等)
2)貨幣政策
遏制通脹一般會採取緊縮性貨幣政策,常表現為①央行的正回購(融資)②提高法定準
備金率③提高利率④提高再貼現率等

『伍』 失業和通貨膨脹的類型和治理措施是什麼

一、根據失業產生的原因,可以把失業區分為:

  1. 自願失業與非自願失業失業有很多種類,根據主觀是否願意就業,分為自願失業與非自願失業。

  2. 摩擦性失業、結構性失業和周期性失業非自願失業又可以分成這樣幾種類型:摩擦性失業、結構性失業和周期性失業。

二、通貨膨脹分類按照價格上漲速度通貨膨脹可以分為:

(1)爬行式通貨膨脹。

(2)溫和通貨膨脹。

(3)奔騰的通貨膨脹,也稱加速的通貨膨脹。

(4)惡性通貨膨脹。

三、按照市場機製作用程度,通貨膨脹分為:

(1)公開型通貨膨脹,或稱為顯性通貨膨脹,指物價總水平發生明顯、直接的上漲。

(2)抑制性通貨膨脹。政府進行價格管制,物價上漲被抑制,商品短缺,出現強迫儲蓄。

『陸』 通貨膨脹產生的原因 和 治理對策

通貨膨脹是個復雜的經濟現象,其成因也多種多樣。
(1)直接原因。不論何種類型的通貨膨脹,其直接原因只有一個,即貨幣供應過多。用過多的貨幣供應量與既定的商品和勞務量相對應,必然導致貨幣貶值、物價上漲,出現通貨膨脹。
(2)深層原因。①需求拉上。即由於經濟運行中總需求過度增加,超過了既定價格水平下商品和勞務等方面的供給而引發通貨膨脹。在我國,財政赤字、信用膨脹、投資需求膨脹和消費需求膨脹常常會導致我國需求拉上型通貨膨脹的出現。我國1979年至1980年的通貨膨脹的成因即是由財政赤字而導致的需求拉上。②成本推動。即由於提高工資或市場壟斷力量提高生產要素價格致使生產成本增加而引發通貨膨脹。其中,由於提高工資而引致的生產成本增加又稱工資推動,由於生產要素價格壟斷而導致的生產成本增加又稱利潤推動。③結構失調。即由於一國的部門結構、產業結構等國民經濟結構失調而引發通貨膨脹。我國由於存在著較為嚴重的經濟結構失調問題,因而結構失調型通貨膨脹在我國也時有發生。④供給不足。即在社會總需求不變的情況下,社會總供給相對不足而引起通貨膨脹。「文化大革命」期間我國發生的隱蔽型通貨膨脹很大一部分原因即是社會生產力遭到嚴重破壞,商品供給嚴重匱乏而致。⑤預期不當。即在持續通貨膨脹情況下,由於人們對通貨膨脹預期不當(對未來通貨膨脹的走勢過於悲觀)而引起更嚴重的通貨膨脹。⑥體制因素。由於體制不完善而引起的通貨膨脹。
以上是通貨膨脹的幾種主要成因。應該注意的是,對於某一次具體的通貨膨脹,其成因往往不是單一的,而是多種原因綜合在一起導致的,因此需要綜合全面的分析。
治理通貨膨脹的主要對策
通貨膨脹對經濟發展有諸多不利影響,對社會再生產的順利進行有破壞性作用,因此,一旦發生了通貨膨脹,必須下決心及時治理。這種治理應該是多方面綜合進行的。
(1)控制貨幣供應量。由於通貨膨脹形成的直接原因是貨幣供應過多,因此,治理通貨膨脹的一個最基本的對策就是控制貨幣供應量,使之與貨幣需求量相適應,穩定幣值以穩定物價。而要控制貨幣供應量,必須實行適度從緊的貨幣政策,控制貨幣投放,保持適度的信貸規模,由中央銀行運用各種貨幣政策工具靈活有效地調控貨幣信用總量,將貨幣供應量控制在與客觀需求量相適應的水平上。(2)調節和控制社會總需求。治理通貨膨脹僅僅控制貨幣供應量是不夠的,還必須根據各次通貨膨脹的深層原因對症下葯。對於需求拉上型通貨膨脹,調節和控制社會總需求是關鍵。各國對於社會總需求的調節和控制,主要是通過制定和實施正確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來實現。在財政政策方面,主要是大力壓縮財政支出,努力增加財政收入,堅持收支平衡,不搞赤字財政。在貨幣政策方面,主要採取緊縮信貸,控制貨幣投放,減少貨幣供應總量的措施。採用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相配合,綜合治理通貨膨脹,兩條很重要的途徑是:控制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和控制消費過快增長,以此來實現控制社會總需求的目的。(3)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給,調整經濟結構。治理通貨膨脹必須從兩個方面同時人手:一方面控制總需求;另一方面增加總供給。二者不可偏廢。若一味控制總需求而不著力於增加總供給,將影響經濟增長,只能在低水平上實現均衡,最終可能因加大了治理通貨膨脹的代價而前功盡棄。因此,在控制需求的同時,還必須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給。一般來說,增加有效供給的主要手段是降低成本,減少消耗,提高經濟效益,提高投人產出的比例,同時,調整產業和產品結構,支持短缺商品的生產。(4)醫治通貨膨脹的其他政策。除了控制需求,增加供給、調整結構之外,還有一些諸如限價、減稅、指數化等其他的治理通貨膨脹的政策。
總之,通貨膨脹是一個十分復雜的經濟現象,其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我們有針對性地根據原因採取不同的治理對策,對症下葯。這種對症下葯,並不是簡單地根據原因分析一一對應,也不能機械僵化地照搬別人或自己以往的經驗。而且對症下葯也要以某一方案為主或優先,同時結合其他治理方案綜合進行。也就是說,治理通貨膨脹是一項系統工程,各治理方案相互配合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柒』 國家對於通貨膨脹採取的措施有那些謝謝

1、控制貨幣供應量

由於通貨膨脹作為紙幣流通條件下的一種貨幣現象,其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流通中的貨幣量過多,所以各國在治理通貨膨脹時所採取的一個重要對策就是控制貨幣供應量,使之與貨幣需求量相適應,減輕貨幣貶值和通貨膨脹的壓力。

2、調節和控制社會總需求

對於需求拉上型通貨膨脹,調節和控制社會總需求是個關鍵。這主要通過實施正確的財政和貨幣政策來實現。在財政政策方面,就是通過緊縮財政支出,增加稅收,謀求預算平衡、減少財政赤字來實現。在貨幣 政策方面,主要是緊縮信貸,控制貨幣投放,減少貨幣供應量。

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想配合綜合治理通貨膨脹,其重要途徑就是通過控制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和控制消費基金過快增長來實現控制社會總需求的目的。

3、增加商品有效 供給,調整經濟結構

治理通貨膨脹的另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增加有效商品供給,主要的手段有降低成本,減少消耗,提高經濟效益,提高投入產出的比例,同時,調整產業和產品結構,支持短缺商品的生產。


4、其他政策

治理通貨膨脹的其他政策還包括限價、減稅、指數化等。

(7)通貨膨脹的治理措施擴展閱讀:

一般說,通貨膨脹必然引起物價上漲,但不能說凡是物價上漲都是通貨膨脹。影響物價上漲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1、紙幣的發行量必須以流通中所需要的數量為限度,如果紙幣發行過多,引起紙幣貶值,物價就會上漲。

2、商品價格與商品價值成正比,商品價值量增加,商品的價格就會上漲。

3、價格受供求關系影響,商品供不應求時,價格就會上漲。

4、政策性調整,理順價格關系會引起上漲。

5、商品流通不暢,市場管理不善,亂收費、亂罰款,也會引起商品價格的上漲。可見,只有在物價上漲是因紙幣發行過多而引起的情況下,才是通貨膨脹。

『捌』 簡述通貨膨脹的成因及其治理措施有哪些

一、我國當前通貨膨脹產生的原因分析
(一)成本推動引起通貨膨脹
成本推動型通貨膨脹是由於提高工資或者是市場壟斷力量提高生產要素價格,致使生產成本增加而引起物價水平普遍持續上漲的一種經濟現象。其中,由於提高工資而引起的生產成本增加的情況又稱為工資推動型通貨膨脹;由於生產要素價格壟斷而導致的生產成本增加又稱為利潤推動型通貨膨脹。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勞動力成本的提高已十分明顯。
(二)需求拉上導致通貨膨脹
所謂需求拉上型通貨膨脹,就是在經濟運行中商品和勞務的總需求超過了總供給,即「太多的貨幣追逐較少的貨物」,從而導致貨幣貶值,物價普遍的持續上漲。目前世界市場上由於石油價格的上漲,導致西方一些國家加大對大豆等的需求,使國際市場上的糧食價格不斷上漲,從而引起國內糧食價格的上漲,進而引發通貨膨脹。
(三)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過熱
近十年來,我國gdp增長迅速,而這樣高速的經濟增長主要是通過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長來實現的。但是,固定資產投資的過快增長會導致相關商品價格過快上漲,從而引發嚴重的通貨膨脹。
(四)人民幣不斷升值的影響
2005年中央銀行開始宣布實行新的匯率制度,這就進一步增大了人民幣匯率浮動的幅度,導致人民幣持續升值。無論是人民幣升值導致熱錢大量流入,還是外匯儲備的不斷增加,都會導致貨幣供應量的擴大,從而引起貨幣貶值、物價上漲。
二、抑制我國當前通貨膨脹的對策建議
(一)發揮多種貨幣政策的群聚效應
針對我國目前物價持續上漲的情況,有關部分採取了一些貨幣政策來進行調整。盡管這些措施對緩解目前的通貨膨脹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產生了許多問題。因此,央行應該實施多種貨幣政策的組合,在繼續提高存款准備金率的同時,還可以提高再貼現率,減少銀行體系的准備金量,從而減少貨幣的供給。只有充分發揮貨幣政策的群聚效應,使存款准備金率、公開市場業務和再貼現率的作用有效體現,才能更好地解決目前我國較高的通貨膨脹率問題。
(二)完善宏觀調控體系,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gdp增長率的高速增長主要是由於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過快造成的。針對局部地區出現高耗能行業盲目擴張的現象,要綜合採取經濟、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不斷加大對高耗能行業的結構調整力度,實行更加嚴格的市場准入標准,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三)建立健全社會保障制度,完善國民收入分配體系 社會保障是社會安定的重要保證,是經濟運行的「調節器」,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長期以來,我國財政對社會保障的投入相對不足,要解決這一問題,關鍵在於調整國民收入佔gdp的比重,特別是要提高農民和低收入群體的收入,逐步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四)加強國際經濟運行監測,提高治理通貨膨脹有效性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中國逐步走向世界,中國的經濟發展越來越受到國際經濟發展狀況的影響。我國目前的糧食價格上漲與國際市場上對大豆等需求的增加有關。因此,要建立對國際經濟運行的預警系統,加強對國際經濟運行的監測,防止由於國際因素對國內經濟產生不利影響。
通過膨脹是一種復雜的貨幣現象,它會對我國的經濟發展、社會穩定以及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產生重要影響。因此,要通過採取有效措施,科學合理地解決我國當前存在的通貨膨脹問題,以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創造有利條件。

『玖』 失業和通貨膨脹的類型和治理措施

根據失業產生的原因,可以把失業區分為:

1.自願失業與非自願失業

失業有很多種類,根據主觀是否願意就業,分為自願失業與非自願失業。

2.摩擦性失業、結構性失業和周期性失業

非自願失業又可以分成這樣幾種類型:摩擦性失業、結構性失業和周期性失業。

(一)通貨膨脹分類

按照價格上漲速度通貨膨脹可以分為:

(1)爬行式通貨膨脹。

(2)溫和通貨膨脹。

(3)奔騰的通貨膨脹,也稱加速的通貨膨脹。

(4)惡性通貨膨脹。
按照市場機製作用程度,通貨膨脹分為:(1)公開型通貨膨脹,或稱為顯性通貨膨脹,指物價總水平發生明顯、直接的上漲。(2)抑制性通貨膨脹。政府進行價格管制,物價上漲被抑制,商品短缺,出現強迫儲蓄。
通貨膨脹的治理措施:
1.緊縮政策

實行緊縮政策主要有兩種基本方法:一是「漸進主義」方法,即逐漸地實行萎縮經濟,在失業率緩慢上升的壓力下,使通貨膨脹逐漸得到抑制;二是「冷火雞」方法,又稱激進主義的方針,即大幅度地實行經濟緊縮,失業率迅速上升,使通貨膨脹得到較快抑制。緊縮政策包括緊縮性的貨幣政策和緊縮性的財政政策。

(1)緊縮性的貨幣政策。緊縮性的貨幣政策主要包括以下措施:

①提高法定存款准備金率。

②提高利率。

③公開市場業務。

(2)緊縮性財政政策。緊縮性財政政策主要是指增加稅收、壓縮支出、縮小財政赤字。

2.收入政策

政府為了減低一般價格水平上升的速度而採取的強制性或非強制性的限制貨幣工資和價格的政策。其目的在於影響或控制價格、貨幣工資和其他收入的增長率。主要措施包括控制工資、控制企業哄抬物價、降低關稅等。

3.指數化

指數化是指以條文規定的形式把工資和某種物價指數聯系起來,當物價上升時,工資也隨之上升。這樣可部分地消除通貨膨脹對收入分配造成的影響。其目的是減少物價上漲的影響,而非追求物價的穩定。指數化的類型有債券或儲蓄指數化、稅收指數化、工資指數化等。

4.實施供應政策

治理通貨膨脹的另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增加有效商品供給,即運用刺激生產增長的方法來增加供應。主要手段有降低成本,減少消耗,提高經濟效益,提高投入產出比例,同時,調整產業產品結構,支持短缺商品的生產。這樣,一方面可以解決總供需方面的不平衡,以平抑物價;另一方面也不致引起失業率的增加。

5.其他方法

除以上幾種對策外,治理通貨膨脹還包括其他一些措施,如進行道德勸說、結構改革、貨幣改革、發行國債等。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