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整改整治 » 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

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

發布時間: 2020-11-26 02:20:37

A. 國家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發揮著哪些重要作用

財政大部分用於國家機構運作與公務人員的工資待遇的開支。其他如調節資源配置,促進公平,調節經濟發展都是財政的功能作用。

B. 為什麼說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

十八屆三中全會關於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統部署中,以前所未有的歷史高度定位財政,賦予了財政以「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的特殊定位。
一、之所以說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是因為,在任何經濟社會和任何發展階段,國家治理的主體都是政府,財政則是政府履行職能的基礎所在。
1、政府做任何事或從事任何活動,都是需要花錢的,都是要以花錢為條件的。政府所花的錢,來自於財政支出的撥付。政府要花錢,就要籌錢,就得有錢的來源。政府所籌措的錢,構成了財政收入。這一收一支之間或財政收支的過程,實際上便是作為國家治理主體的政府履行職能的活動。沒有財政支出的撥付,沒有財政收入的籌措,就不可能有政府職能的履行,也就不可能有國家治理的實現。
2、財政收支既是所有政府活動的基礎,又是連接政府和家庭企業的最直接的紐帶,財政職能的履行,其范圍,能夠覆蓋於所有政府職能、所有政府部門和所有政府活動領域。其觸角,能夠延伸至所有家庭和企業、所有經濟社會活動領域。
3、作為政府的收支或政府的收支活動,圍繞政府收支所形成的一系列財政制度安排,不僅直接決定著財政職能的履行狀況,而且事關所有政府職能的履行狀況,進而決定著國家治理體系的運行狀況和國家治理的實現水平。
二、之所以說財政是國家治理的重要支柱,是因為在構成現代國家治理體系的諸種要素中,財政幾乎是最重要的一種要素。
1、只有各級政府和各個政府職能部門的事權與財權界定清楚了,各級政府和各個政府職能部門的支出責任和財力配置妥當了,各項政府職能的履行才可能落到實處,國家治理的相關活動才可能運行順暢。
2、一定程度上「有多少錢才能辦多少事」,財權對事權有制約作用。以財稅體制改革為突破口,有助於從根本上實現政府職能格局的調整目標。財稅體制改革不僅可以也應當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支柱,而且可以也應當成為實現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支柱。
3、在現代社會的國家治理體系框架中,政府預算絕對是一個重要載體。通過政府預算治理國家,更是迄今可以觀察到的有關現代國家治理活動的一個基本軌跡。同時,政府預算也是控制政府支出規模的一個有效手段,通過政府預算,可以形成對政府支出規模和國家治理活動成本的有效控制。

C. 什麼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

在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關於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統部署中,以前所未有的歷史高度定位財政,賦予了財政以「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的特殊定位。那麼,為什麼是財政而非其他別的什麼范疇獲得如此的定位呢?這是需要深刻領會和系統把握的。之所以說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是因為,在任何經濟社會和任何發展階段,國家治理的主體都是政府,財政則是政府履行職能的基礎所在。這個道理不難解釋。政府做任何事或從事任何活動,都是需要花錢的,都是要以花錢為條件的。政府所花的錢,來自於財政支出的撥付。政府要花錢,就要籌錢,就得有錢的來源。政府所籌措的錢,構成了財政收入。這一收一支之間或財政收支的過程,實際上便是作為國家治理主體的政府履行職能的活動。沒有財政支出的撥付,沒有財政收入的籌措,就不可能有政府職能的履行,也就不可能有國家治理的實現。可以說,財政與政府、財政與國家治理如影隨形、亦步亦趨,系綁在一起、密不可分的統一體。此其一。相對於其他方面的政府職能,財政職能所具有的一個特殊品質或突出特點,就在於其最具「綜合性」——覆蓋全部、牽動大部。由於財政收支既是所有政府活動的基礎,又是連接政府和家庭企業的最直接的紐帶,財政職能的履行,其范圍,能夠覆蓋於所有政府職能、所有政府部門和所有政府活動領域。其觸角,能夠延伸至所有家庭和企業、所有經濟社會活動領域。牽住了財政職能這個牛鼻子,順藤摸瓜,就等於抓住了政府職能履行、國家治理實現以及整個經濟社會運轉的全部內容。此其二。

D. 如何理解「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的支柱」

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的支柱」。這是一個站在歷史和理論高度提出的論斷,對當前財稅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治理」來自於企業(公司)治理,是微觀概念在宏觀上的應用,是將私人領域或者市場領域的概念借用到公共領域的實踐。企業的治理產生於股份制的出現以及隨之而來的委託代理關系。這形成了企業內部的多元主體和多重利益現象,使企業需要改變組織架構並創新組織形式,以形成一種共建、共擔、共享的利益共同體。國家也是一樣。多元利益主體的出現使社會變得復雜,內生的不確定性和公共風險開始變大。由於主體間產生了復雜的利益博弈,要使這種博弈不至於危害社會共同體的公共利益,就必須有一種能包容多元利益的治理結構,規范各自的責、權、利和行為。在這里,作者重點強調治理與統治和管理的概念是不同的。雖然統治、管理和治理三者有共同的基礎——公共權力和相同的功能——穩定秩序,然而統治強調的是通過一種外在力量去維護秩序,而治理強調的是共治,是多元主體共同參與而內生的秩序。
財政作為國家治理的基礎,是社會復雜利益關系的交匯點。財政先天就是公共利益的化身,並與社會多元利益主體相關聯。它通過安排社會剩餘控制權而保證社會共同體的維系。上述三個維度是三個利益總閥門,可調節社會各個階層、各個集團、各個區域的利益關系,因此三個維度是構建財政體系的新坐標。財政作為國家治理的基礎嵌入到了國家治理結構每個維度的方方面面。但從不同維度來觀察財政,其景象是不同的。從經濟維度來看,財政與市場的關系是主脈,關鍵詞是效率,通過形成公共財政理論,維護市場,促進經濟增長;從社會維度來觀察,財政與社會的關系是主脈,關鍵詞是公平,努力推進民主財政,讓社會參與財政決策;從中央與地方維度來觀察,集權與分權的關系是主脈,關鍵詞是適度,逐步具體化地方財政的獨立性;從治理來分析,公共利益與個人利益的關系是主脈,關鍵詞是包容,為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制定民生財政。

E. 為什麼說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

十八屆三中全會關於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統部署中,以前所未有的歷史高度定位財政,賦予了財政以「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的特殊定位.
首先,之所以說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是因為,在任何經濟社會和任何發展階段,國家治理的主體都是政府,財政則是政府履行職能的基礎所在.這個道理不難解釋.一是政府做任何事或從事任何活動,都是需要花錢的,都是要以花錢為條件的.政府所花的錢,來自於財政支出的撥付.政府要花錢,就要籌錢,就得有錢的來源.政府所籌措的錢,構成了財政收入.這一收一支之間或財政收支的過程,實際上便是作為國家治理主體的政府履行職能的活動.沒有財政支出的撥付,沒有財政收入的籌措,就不可能有政府職能的履行,也就不可能有國家治理的實現.可以說,財政與政府、財政與國家治理如影隨形、亦步亦趨,系綁在一起、密不可分的統一體.二是 財政職能所具有的一個特殊品質或突出特點,就在於其最具「綜合性」——覆蓋全部、牽動大部.由於財政收支既是所有政府活動的基礎,又是連接政府和家庭企業的最直接的紐帶,財政職能的履行,其范圍,能夠覆蓋於所有政府職能、所有政府部門和所有政府活動領域.其觸角,能夠延伸至所有家庭和企業、所有經濟社會活動領域.牽住了財政職能這個牛鼻子,順藤摸瓜,就等於抓住了政府職能履行、國家治理實現以及整個經濟社會運轉的全部內容.三是作為政府的收支或政府的收支活動,圍繞政府收支所形成的一系列財政制度安排,不僅直接決定著財政職能的履行狀況,而且事關所有政府職能的履行狀況,進而決定著國家治理體系的運行狀況和國家治理的實現水平.所以,財政制度的現代化與國家治理的現代化息息相關.它們之間彼此依存,互為表裡,相輔相成.只有打下了現代財政制度的堅實基礎,才可能收獲現代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成果.
其次,之所以說財政是國家治理的重要支柱,是因為在構成現代國家治理體系的諸種要素中,財政幾乎是最重要的一種要素.一是縱觀當今世界各國政府所履行的職能,盡管項目繁多,表現各異,但從大類分,無非是「事」和「錢」兩個方面.與之相適應,國家治理的實現線索,無非位於兩個層面:事權與財權的界定和支出責任與財力的配置.只有各級政府和各個政府職能部門的事權與財權界定清楚了,各級政府和各個政府職能部門的支出責任和財力配置妥當了,各項政府職能的履行才可能落到實處,國家治理的相關活動才可能運行順暢.二是在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統部署中,加快轉變政府職能際面臨著從「事」入手還是由「錢」入手來轉變政府職能兩種選擇.而比較看,一定程度上「有多少錢才能辦多少事」,財權對事權有制約作用.以財稅體制改革為突破口,有助於從根本上實現政府職能格局的調整目標.財稅體制改革不僅可以也應當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支柱,而且可以也應當成為實現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支柱.三是在現代社會的國家治理體系框架中,政府預算絕對是一個重要載體.通過政府預算治理國家,更是迄今可以觀察到的有關現代國家治理活動的一個基本軌跡.同時,政府預算也是控制政府支出規模的一個有效手段,通過政府預算,可以形成對政府支出規模和國家治理活動成本的有效控制.

F. 國家治理體系的幾大支柱包括哪些

國家治理體系的支柱包括:國家運行權利制約和監督體系、國家黨政關系問題、司法體系、反腐敗機制、政府處理和社會處理以及其他重大領域的治理機制。

治理制度體系:法制、激勵、協作三大基本制度。治理制度體系解決的是「如何保障治理結構有效運轉」的問題。建構好治理主體、明確了治理功能後,重點要有一套完備的法律和制度體系,保障治理體系的有效運轉。

(6)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擴展閱讀:

對中國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的傳統與來源進行深入剖析,是實現現代化轉型發展的起點。中國在傳統社會基礎上形成了「郡縣國家」為核心特徵的國家治理體系。

以針對中原社會的「郡縣制度」為主導,以針對邊疆社會的「盟旗制度」為補充,並以中央集權、文官制度、鄉土自治、行政區劃作為四大支柱。

過分形式化的研究方法和意識形態化的研究立場對實質性地思考中國「政道」、「治道」問題弊多利少,必須對歷史傳統、客觀條件、時代問題等諸多背景的具體討論,才能將問題意識拉回到中國的時代真問題上來,是中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所處的問題。

G. 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2013年為應對復雜嚴峻的國內外經濟形勢,中央決定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


小題1:A
小題2:D
小題3:A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