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整改整治 » 農村生態治理

農村生態治理

發布時間: 2020-11-25 22:06:50

1. 農村生態環境保護與綜合治理的目錄

農村環境問題分析與對策1.1 農村生態環境現狀
1.1.1 農村環境概略
1.1.2 農村環境污染問題
1.2 農村廢棄物的特性、環境效應及資源化利用潛力
1.2.1 畜禽養殖廢棄物
1.2.2 農作物秸稈
1.2.3 農用塑料
1.2.4 農村生活垃圾
1.2.5 鄉鎮工業固體廢物
1.3 農村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及分析
1.3.1 我國農村環境空氣污染的原因
1.3.2 畜禽養殖業產生污染的原因
1.3.3 我國農村鄉鎮企業污染嚴重的原因
1.3.4 農村生態破壞問題
1.4 基本策略
1.4.1 資源綜合管理
1.4.2 進行小城鎮環境規劃
1.4.3 加快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的調整
1.4.4 鄉鎮工業企業固體廢物的污染控制策略
1.4.5 農村水污染治理對策
1.4.6 調整產業結構
1.4.7 加強環境教育和宣傳,鼓勵公眾參與
1.4.8 充分發揮環保科技的支撐作用
1.4.9 大力推進農村循環經濟
1.4.10 強化農村環境管理能力建設
1.4.11 認真搞好農村環境保護宣傳教育 農業和農村循環經濟2.1 引言
2.1.1 基本概念
2.1.2 與生態農業、綠色農業、有機農業和持續農業的異同
2.2 推行農業和農村循環經濟的必要性
2.2.1 農業發展面臨的問題
2.2.2 必要性分析
2.3 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的可行性分析
2.3.1 循環型經濟在運行機制上的可行性
2.3.2 發展農業循環經濟在技術上的可行性
2.3.3 發展農業循環經濟在成本效益上的可行性
2.4 循環型農業評價指標體系
2.4.1 農業循環經濟發展評價的基本內容
2.4.2 評價指標的標准化
2.4.3 農業循環經濟發展的障礙因素診斷
2.4.4 混合指標層次模糊決策法及其在農村循環經濟建設中的應用
2.5 循環型農業發展模式及示範
2.5.1 循環型農業發展模式
2.5.2 循環型農業示範
2.5.3 生態農業建設是發展循環農業的最佳實踐模式
2.6 農業清潔生產
2.6.1 清潔生產與循環經濟的關系
2.6.2 農業清潔生產
2.6.3 農業清潔生產與我國畜牧業的發展
2.6.4 食用菌產業與農業清潔生產 農業和農村面源污染控制技術3.1 農業面源污染控制技術
3.1.1 農業面源污染的概況
3.1.2 農業面源污染的定量化研究
3.1.3 防治技術與對策
3.2 農村水土流失生態保護、修復與重建
3.2.1 我國水土流失的現狀
3.2.2 水土流失成因
3.2.3 水土流失類型及危害
3.2.4 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3.3 農村面源污染來源和控制技術
3.3.1 農村面源污染來源及其危害
3.3.2 農村面源污染控制技術
3.3.3 秸稈綜合利用技術.
3.4 農村規模化畜禽養殖業污染防治技術
3.4.1 我國畜禽養殖業現狀及特點
3.4.2 我國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
3.4.3 畜禽養殖場廢物排放對環境的影響
3.4.4 畜禽養殖業污染防治技術 農田氮、磷流失控制技術4.1 農田氮、磷的遷移轉化規律
4.1.1 地表徑流
4.1.2 淋溶流失
4.2 氮、磷主要截留機制
4.2.1 基質
4.2.2 水生植物
4.2.3 微生物
4.3 氮、磷截留技術
4.3.1 人工濕地系統
4.3.2 人工水塘技術
4.3.3 植被緩沖帶技術
4.4 農田排水系統中氮、磷的遷移轉化過程
4.4.1 水生植物對氮、磷的截留、降解作用
4.4.2 微生物對濕地中氮、磷去除的作用
4.4.3 溝渠沉積物(底泥)對氮、磷的截留、降解作用
4.5 生態溝渠截留技術及其產生的二次污染防治措施
4.5.1 生態溝渠截留技術
4.5.2 植物殘體分解對水環境的影響
4.5.3 以經濟植物取代野生植物,防治二次污染的措施 村鎮垃圾和農業廢棄物資源化綜合利用技術
5.1 村鎮垃圾和農業廢棄物來源性質
5.1.1 村鎮垃圾和農業廢棄物的來源
5.1.2 村鎮垃圾和農業廢棄物性質
5.2 村鎮垃圾和農業廢棄物資源化技術體系
5.2.1 村鎮垃圾和農業廢物資源化利用理論基礎
5.2.2 村鎮垃圾和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技術綜合體系
5.3 村鎮垃圾和農業廢棄物堆肥技術
5.3.1 堆肥工藝設備系統
5.3.2 堆肥設備工藝選擇
5.3.3 堆肥過程及控制
5.4 蚯蚓處理村鎮垃圾和農業廢棄物技術
5.4.1 蚯蚓處理農業廢棄物的原理
5.4.2 蚯蚓處理農業廢棄物的兩個主要方法
5.4.3 處理村鎮垃圾和農業廢棄物後產生的蚓糞和蚯蚓的主要用途
5.5 農業廢棄物製糖技術
5.5.1 農業廢棄物製糖種類
5.5.2 農業廢棄物製糖工藝
5.6 農村固體廢棄物生產蛋白技術
5.6.1 農村廢棄物生產單細胞蛋白技術
5.6.2 農業廢棄物生產蛋白技術實例 農村污水處理及飲用水安全保障技術
6.1 農村水污染現狀及危害
6.1.1 農村和農村污水
6.1.2 農村水污染的現狀
6.1.3 農村水污染特徵分析
6.1.4 目前農村飲用水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6.1.5 農村污水污染的危害
6.2 經濟實用的農村污水收集系統
6.2.1 「雨污分流」污水收集系統
6.2.2 合流制污水收集系統
6.3 農村污水處理工藝及關鍵技術
6.3.1 農村污水處理技術的分類
6.3.2 農村污水處理技術選擇原則
6.3.3 農村污水處理工藝及關鍵技術
6.4 農村污水資源化回用技術
6.4.1 一級強化處理技術
6.4.2 土地處理技術
6.4.3 污水生態處理技術
6.4.4 深度處理技術
6.4.5 微污染原水的給水預處理
6.4.6 小型裝置處理技術
6.4.7 生物濾球技術
6.5 農村飲用水安全保障技術
6.5.1 農村飲用水安全現狀
6.5.2 影響我國農村飲用水安全的主要因素
6.5.3 農村飲用水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6.5.4 農村飲用水安全保障措施
6.5.5 農村飲用水安全保障技術 農村環境空氣污染防治措施
7.1 農村大氣污染及其主要來源
7.1.1 大氣污染對農業生產的主要影響
7.1.2 大氣污染對農民身體健康的主要影響
7.1.3 農村室外環境空氣污染的主要來源
7.1.4 農村室內環境空氣污染的主要來源
7.2 農村生物質燃燒造成的室內外空氣污染及控制技術
7.2.1 生物質燃燒造成的室內外空氣污染
7.2.2 生物質燃燒造成的農村室內外空氣污染控制技術
7.3 農村臭氣污染控制技術
7.3.1 農村臭氣污染
7.3.2 農村臭氣污染控制
7.4 農村耕作引起的揚塵污染及控制技術
7.4.1 農村耕作引起的揚塵和沙塵暴污染
7.4.2 農村耕作引起的揚塵和沙塵暴污染的控制技術 環境保護工程實例與示範
8.1 南崗生態功能示範區規劃與建設
8.1.1 項目簡介
8.1.2 指導思想和建設框架
8.1.3 南崗生態功能區域的劃分和經濟分析
8.1.4 南崗生態功能區建設
8.1.5 生態功能區建設政策管理措施
8.2 杭州浮山養殖場畜禽糞便綜合利用工程
8.2.1 項目簡介
8.2.2 工藝流程
8.2.3 工藝適用條件
8.2.4 工藝特點及關鍵技術
8.2.5 農村畜牧業的生態工程技術
8.3 大溪河流域生態示範區建設規劃
8.3.1 生態示範區概述
8.3.2 生態示範區確立的原則
8.3.3 生態示範區建設規劃
8.3.4 污染負荷削減
8.4 長寧河流域農村污染防治規劃與建設
8.4.1 農村小集鎮污染防治措施
8.4.2 農村面源污染防治措施
8.4.3 集約化養殖污染防治措施

2. 關於農村生態環境有什麼立法建議

3.1進一步節制人口的增長,提高人口素質,自覺協調人口-資源-環境之間的關系。隨著人口的迅速增長,引起的資源短缺、環境惡化等問題已越來越為世人所關注。多年來,由於人口的增加,對農產品的需求量急劇增長,加之對合理利用資源認識不足,因而在不同程度上對資源採取掠奪式開發經營,致使資源衰退,破壞了人與資源的平衡關系,人口、資源、環境三者之間的矛盾更加突出。因此,人口快速增長是人口-資源-環境之間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生態環境失衡的主要原因。協調好三者之間的關系,關鍵是嚴格控制人口的增長,尤其是農村人口的迅速增長。每一個有識之士,每一個有責任心的中國人尤其是農民,為了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為了子孫後代的幸福,只生一個孩子吧!
其次是提高人口素質,包括文化素質、科技素質和社會公德,尤其要加強生態、環境知識的教育和普及。要認識到我國農村生態環境惡化的現狀及其嚴重的危害,要有危機感,緊迫感和責任心。樹立生態意識和環境意識,在提倡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時,提倡生態文明。
3.2加強法制觀念,強化科學管理。認真學習、宣傳、自覺遵守有關森林、土地、水、環境等方面開發、利用和保護的法律法規。按照法律法規對資源環境進行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對那些違法經營、肆意破壞的不法分子要堅決給予打擊和嚴懲,真正做到有法必依,違法必究,決不姑息養奸。尤其是對那些「權」、「錢」勾結肆意破壞資源、損毀環境,造成巨大危害的貪官污吏,更要狠狠打擊、嚴懲不貸。
要制定和完善農業生態平衡的環境政策。根據各地具體概況,目前要側重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遏制鄉鎮企業對環境的污染破壞,防止水土流失等的政策,堅決取締、關停並轉污染嚴重、治理無望的「十五小」企業;對退耕還林、還草、還水要制定一套完整的政策法規,由群眾來監督地方官員認真執行。二是對土地施用有機肥、實施生物防治、地膜回收等進行獎勵,要制定出農牧產品優質優價的政策。三是加強新上工程和項目的生態環境評價和論證,尊重科學而不是「游戲」科學;尊重科技人才而不是「玩弄」科技人才。在環境問題上要實行一票否決制,以避免造成新的環境隱患和問題。四是放寬「四荒」地拍賣政策,嚴格遵守協議,加快治理速度。
各級領導部門要制定環保考核目標,落實責任制,經常進行檢查和督促,獎懲結合,賞罰分明。環保、公安、工商、司法等有關部門要積極配合,協同執法,堅決打擊違反環保法律法規的行為。
3.3綜合規劃全面發展,走生態農業之路。生態農業是以生態經濟學原理和系統工程方法為指導,採用農業生態技術,把傳統農業技術和現代農業技術有機結合在一起的,良性循環的高效集約農業。生態農業主張提高太陽等自然能源的利用率與轉化率,提高生物能源的利用率和農業廢棄物的再循環率。開發農村能源,保護自然資源,多施有機肥和生物農葯,減少化肥和化學農葯的使用,減少外部投入防止污染,用地養地,精耕細作,改革農業結構等。在當前對資源破壞嚴重、環境惡劣、生態脆弱的地區,要確實搞好產業結構調整,退耕還林、草、水,進行資源重組,生態恢復和重建工作。有效遏制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鹽漬化和毒性化的發展趨勢。
生態農業是我國農業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我國生態農業的特點一是起步較早,二是有鮮明的中國特色,三是政府支持和重視。我國已經初步建成了50多個生態農業試點縣和一大批生態戶、生態村、生態流域等先進典型,取得了顯著的生產、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中共十四屆五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提出「大力發展生態農業,保護農業生態環境」,這是為本世紀末基本控制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在2010年改變農村生態環境惡化狀況的一大舉措。
3.4積極引進,研究和推廣高新農業技術,尤其是高新生物技術。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只有依靠科學進步、技術創新,才能在發展生產和經濟的同時,做到資源合理利用,環境有效保護,協調三者之間的關系。在當前要重點解決:快速封山育林,植被恢復和建造技術;小流域或區域綜合治理和綜合發展技術;優良畜禽(作物)品種選育及其高產、高效飼養(栽培)管理技術;生物防治技術;畜禽糞便、秸稈等農業廢棄物的無害化、資源化處理技術,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等生產配套技術等等。這些具體的技術問題不解決,要實現既定的目標即協調好經濟發展、資源開發和環境保護三者之間的關系,只能是一句空話。這就要求我們每一個農業科技工作者,充分利用本專業的優勢,努力去為農業、農村和農民解決1-2個技術難題;要求每一位政府官員,利用自己的能力,為科技人員創造一個推廣科學技術的寬松環境條件。只喊口號,只要求做什麼,不告訴怎麼做,「以其昏昏,令人昭昭」是不能阻止中國農村生態環境退化趨勢,因而也就不能徹底解決中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3. 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包括哪些內容

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一是加強宣傳教育,提高農民環保意識。充分利用宣傳教育陣地,運用各類媒體大力宣傳治理農村環境污染的必要性和緊迫性,積極引導廣大農民摒棄陳規陋習,培養他們健康文明的生產、生活方式,強化他們的環保意識。

二是完善監管體系,強化落實目標責任。環保部門應不斷深入農村,檢查督促環保法規的落實情況以及環境監測、監察情況,加強農村環境保護的執法監督,建立環境報告制度,促進有關部門真正把環境管理和生產管理有機結合;在鄉、村、組三級建立鄉(鎮)長、村主任、組長負責的農村環保責任機制,細化任務,加強檢查,確保責任落實;建立激勵與約束機制,嚴格落實問責制,促使農村生態環境保護走上常態化、規范化、制度化軌道。

三是加大綜合治理,全面開展環境整治。重點抓好水污染治理、飲用水源保護、固體廢棄物治理、人畜糞便污染治理和綜合利用,對污染和破壞農村環境的違法行為依法查處。全面落實農村環保「以獎促治」政策措施,率先針對重點流域、區域和問題突出地區開展集中整治,著力解決危害農民群眾身體健康、影響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的突出環境問題。如:清理積存垃圾和其他有礙觀瞻的雜物以及污水,重點治理農村亂堆亂放、亂搭亂建、亂倒亂流、亂種亂養、亂貼亂畫等「十亂」現象。

四是設立環治基金,建立環保長效機制。加大對污染防治、生態保護的資金投入,並建議設立專項基金,重點解決所轄地區污水和生活垃圾的處理。有條件的鄉鎮應該徵收垃圾處理費,設專(兼)職鄉村環衛人員,擔負一定范圍的保潔和環境衛生監督職責。同時,成立專門的農村基層環保管理機構,建立農村環境保護長效機制,從源頭上處理好農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保護飲用水水源。要積極探索農村保潔有償收費制度,採取政府投、鄉鎮幫、村級為主的方式,確保農村環衛整治和保潔工作有經費保障

4. 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整治包括哪些內容

加強農村環境綜合治理,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核心內容之一,也是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的一項重要手段。

農村環境保護事關農民的切身利益、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以及農村的和諧穩定。加強農村環境保護,不僅是建設生態文明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設美麗鄉村的重要任務,更是統籌城鄉發展的重要舉措。加強農村環境綜合治理,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強宣傳教育,提高農民環保意識。充分利用宣傳教育陣地,運用各類媒體大力宣傳治理農村環境污染的必要性和緊迫性,積極引導廣大農民摒棄陳規陋習,培養他們健康文明的生產、生活方式,強化他們的環保意識。

二是完善監管體系,強化落實目標責任。環保部門應不斷深入農村,檢查督促環保法規的落實情況以及環境監測、監察情況,加強農村環境保護的執法監督,建立環境報告制度,促進有關部門真正把環境管理和生產管理有機結合;在鄉、村、組三級建立鄉(鎮)長、村主任、組長負責的農村環保責任機制,細化任務,加強檢查,確保責任落實;建立激勵與約束機制,嚴格落實問責制,促使農村生態環境保護走上常態化、規范化、制度化軌道。

三是加大綜合治理,全面開展環境整治。重點抓好水污染治理、飲用水源保護、固體廢棄物治理、人畜糞便污染治理和綜合利用,對污染和破壞農村環境的違法行為依法查處。全面落實農村環保「以獎促治」政策措施,率先針對重點流域、區域和問題突出地區開展集中整治,著力解決危害農民群眾身體健康、影響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的突出環境問題。如:清理積存垃圾和其他有礙觀瞻的雜物以及污水,重點治理農村亂堆亂放、亂搭亂建、亂倒亂流、亂種亂養、亂貼亂畫等「十亂」現象。

四是設立環治基金,建立環保長效機制。加大對污染防治、生態保護的資金投入,並建議設立專項基金,重點解決所轄地區污水和生活垃圾的處理。有條件的鄉鎮應該徵收垃圾處理費,設專(兼)職鄉村環衛人員,擔負一定范圍的保潔和環境衛生監督職責。同時,成立專門的農村基層環保管理機構,建立農村環境保護長效機制,從源頭上處理好農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保護飲用水水源。要積極探索農村保潔有償收費制度,採取政府投、鄉鎮幫、村級為主的方式,確保農村環衛整治和保潔工作有經費保障。

5. 農村地區環境如何保護

針對目前中國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存在的問題,結合農村環境保護的現實狀況,提出了健全與完善中國農村環境保護的建設性建議,以尋求處理農村環境污染現狀的對策。

1、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的近況:

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中國農村區域的經濟進步快速,在很大程度上把農村區域的經濟發展質量提高了,改善了人們的生活水平,但同時因為經濟發展對於資源能源的消耗相對大,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嚴重的農村生態環境污染,而通過20多年的不斷努力,中國的農村環保工作也獲得了相當的成就,開發建設了幾種綠色項目,並推動了農村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水平的提高,並且政府也持續加大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的投資力度,國家經濟發展的重點投資領域已經包含了農村環保建設,對於農村環保科學技術的運用也愈來愈普遍。現在,明顯提高了農村生態環境的治理與控制能力,並得到了相對成熟的環境保護和治理經驗,對於進一步把農村經濟發展質量提高具備關鍵意義。但是,因為市場經濟發展快速,而中國有關環境保護方面的政策依然有必然的不足,從而造成農村的生態環境建設存在相對多的問題,對於這些問題,需要及時使用有效方法以讓環境污染減輕,推動提高環境質量,為農村生態環境建設提供動力。

2、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的問題:

農村生態環境保護體制、法制建設不健全:

中國一直存在城鄉二元構造,一些問題常常優先思考城市區域,在環境保護方面也是相同。中國農村在環境保護方面還沒有一部比較單獨的農村環境法律法規,與城市相對完善的環境保護監督管理比較,農村依然是空白。因為一直缺少環境污染的資金,造成中國嚴重缺少農村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建設。

農業生產技術相對落後:

中國很多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相對低,不依照標准應用肥料與農葯的狀況相對常見,同時施葯施肥不夠完備的配套技術,不但導致浪費農用化學品,還對土壤與環境導致了污染,使農業生態環境持續變差。農村農膜帶來的污染導致破壞農田土壤構造,焚燒秸稈導致大氣污染,生活污水、垃圾與人畜糞便沒有通過處理直接入河導致河道水體污染嚴重。這些現象嚴重影響了農村的生態環境。

環保投入不足:

局部人對生態環境保護存在質疑,幾年來中國一始終沒有終止環保與治理污染的腳步,但怎樣會成效不大反而少量區域的生態環境質量愈來愈差,專家稱還是投入不足,不但是投入不健全的機制,更關鍵的是資金投入不夠。現在中國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基層政府投入不夠,缺少相關的資金保證,在研究相關的科學技術時缺少經費,監察生態環境保護人員薄弱的力量,最後造成工作能力不足,質量差,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成功展開被嚴重阻礙了。

人們對生態環境保護了解不足,環保意識低:

從中國全體的生態環境問題來看,一方保護、多方破壞的情況依舊嚴重,特別是基層農村,不斷降低的生態質量,污染源發展迅速,經常會出現自然災害與事故,關鍵因素就是農民缺少環保意識,在農業生產活動中太過強調自身利益,農葯化肥濫用,垃圾與廢棄物在生活中亂扔,很多鄉鎮企業亂砍濫伐,佔用耕地,加上落後的設備,工業廢水廢氣排放嚴重等,盡管城市人口有所改善環保意識,但實施行動效果還不是很好,總之提升中國人口環保意識特別急切而實際。

3、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的對策措施:

建設農村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制:

增強對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領導與協調,進行年度和任期目標管理。依據現實狀況擬定農村環境質量評價指標系統與考核方法,展開鄉(鎮)環境質量考核,考核結果定期公布。鄉鎮環保機構要建設健全,配備環保專職人員及時傳達政策,反饋信息。對在農村環境保護中做出突出貢獻的企業與個人給予表彰與獎勵。

農業產業化、規模化,發展循環經濟:

農村環境保護的目的經過農業產業化、規模化與發展循環經濟來達到。產業化、規模化能夠把小農作坊式的不經濟生產消除,施展規模優勢;同時還由於私人作坊大於收益的治污成本,治污的動力個人是沒有的,而經過產業化與規模化能夠發揮治污的規模優點。同時,農村生態旅遊業要大力發展,把原生態的環境作為一種無形的資本,也展現了循環經濟理念。經過農業產業化、規模化與發展循環經濟,農村的環境污染能夠獲得有效的治理,循環經濟治污成本還能夠降低,提升治污收益。

加強農村居民的環保意識:

對於農村居民,要增強其環保教育,加強農村居民的環保意識,環保教育理念政府要定期組織環保工作人員到每一個城鎮普遍宣傳,並把環保教育橫幅張貼在顯眼的地方,以加強人們的環保認知。同時還能夠展開定期的環保知識講座,持續加強人們對於農村垃圾的污染了解,保證對垃圾分類,並把有用的垃圾回收,從而持續增強本身對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深入認識。另外,因為農村區域的地理部位差異想對大,並且地理氣候相對復雜,由此造成中國的農村生態環境污染治理相對復雜,對此,開發部門能夠深入到農村區域,對當地的環境污染狀況實施勘察與探究,並鼓勵當地農村居民就環境污染予以建議,以建設跟當地農村生態環境發展相符的需要生態系統。在這經過中,處於主動位置的農村居民,可以為自己生活環境的治理制定策略,這一定可以加強其責任意識,以持續加強居民的環保意識,更好的為農村生態環境污染做出貢獻。

增強對小城鎮生活污染治理的全面指導:

小城鎮生活污染整治一方面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一項關鍵內容,一方面又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完成可持續發展戰略的一定要求。所以要依據小城鎮污染的現實狀況,全面增強對農村環保政策與技術上的指導,探究污染防治對策;小城鎮生活污染治理的規范並盡快擬定出台,推薦一批跟小城鎮現實相符的生活污水與生活垃圾解決技術,保證小城鎮生活污染治理工程的執行是:建得起、運行低費用、方便管理、解決效果好的優秀而又實用環境保護項目。

農村環境保護投入力度加大:

想要把農村環境的建設和保護工作做好,一定要憑借政策與資金的支持。政策要進一步優化,經費投入加大,踴躍拓展融資渠道,支持農村環境保護工作。依照「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對環保設施實施有償服務化應用管理,把農村環境整治做好;憑借外資和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力量,把環保資金投入渠道擴大,農村環境建設和保護工作做好;依照「誰污染誰付費、誰開發誰保護」的原則,清楚責任要求,把監管力度加大,保護好農村生態環境。

4、結語:

總之造福人類的偉大而艱巨的工程就是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只有環保意識提高、健全環保法律系統、環保投入增加、執法力度加大,才可以推進環保事業成功實施,讓我們大家的家園不斷、健康發展。

6. 如何加快以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為重點的美麗鄉村建設,提高生態建設水平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人和社會持續發展的基礎。黨的十八大首次提出要「建設美麗中國」的概念,其意義非同尋常、極為深遠。美麗鄉村是美麗中國的基本單元,要建設美麗中國,首要任務是全面提升農村生態環境,努力把農村打造成環境優美、生態宜居、底蘊深厚、各具特色的美麗鄉村,並積極推動社會物質財富與生態財富共同增長、社會環境質量與農民生活質量同步提高。
一、統籌城鄉發展規劃,優化農村空間布局
規劃是龍頭、是發展的大綱。要高起點編制鎮村布局、生產力布局、水資源、土地利用、農民集中居住區等規劃,科學確定城鎮規劃區、工業生產區、農業發展區、農民居住區和生態保護區,統籌安排城鄉建設、基本農田、產業集聚、生活居住、生態保護等空間布局。
一是推進農村工業向園區集中,促進生產空間集約高效。要堅持與工業產業規劃、本地資源利用和產業優勢相結合的原則,高起點、高標准抓好園區規劃,加快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完善交通、供水、供電、通訊等配套設施,積極鼓勵村集體在工業園區內建造標准廠房,吸引農村工業企業向園區集中。以工業園區集聚建設為抓手,加快發展產業集群,帶動工業經濟轉型升級,提高土地利用集約化水平。
二是推動農業向規模經營集中,促進生態空間山清水秀。加快農村土地流轉步伐,推動農地連片集中,根據農業產業布局規劃,整合項目資金,結合土地復墾整理、農田水利建設、農業資源開發,加快高標准農田建設,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形成「田成方、林成網、渠相通、路相連」的田園化格局。
三是引導農民向社區集中,促進生活空間宜居適度。加強農民集中居住區的基礎設施和綜合服務中心建設,吸引農民向設施配套、環境優美、功能齊全的新型社區集中,促進人口集聚、要素集約,讓農民享受到一體化的基礎設施和均等化的公共服務,不斷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幸福指數。
二、防控農業面源污染,提升農業生態環境
要把農業產業生態化、發展清潔化作為建設美麗鄉村的根本舉措,積極發展生態農業,轉變農業增長方式,嚴格防控農業面源污染,改善和提升農業生態環境。
一是控「源」。全面推廣測土配方施肥,大力擴種綠肥與推廣應用商品有機肥,實施農葯化肥減量工程,著力提高化肥農葯利用率。推進農村面源氮磷生態攔截系統工程建設。加快建立農葯集中配送體系,實行農葯統一配送、統一標識、統一價格及統一差率,杜絕高毒高殘留和假冒偽劣農葯流入市場,從源頭上控制農業面源污染。
二是治「污」。按照垃圾「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的要求,以農業廢棄物資源循環利用為切入點,推廣種養相結合、循環利用的生態健康種養生產方式。科學合理地制定養殖業發展規劃,推進規模化養殖場建設,推廣發酵床生態養殖,建立持續、高效、生態平衡的規模化畜禽養殖生產體系。採取粉碎還田、漚肥還田、過腹還田等省工、省時、實用的秸稈還田技術和方法,大力推廣秸稈機械化全量還田,增加土壤肥力,積極開展秸稈飼料、秸稈發電、秸稈造紙、秸稈沼氣、秸稈食用菌等多渠道綜合利用秸稈試點示範與推廣,提高秸稈資源綜合利用率。加快農村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在規劃布點村莊建設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提高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率。
三是活「水」。水是生態之基,貫徹落實「人水和諧」理念,建立農村河道定期輪浚機制,實施拆壩建橋,打通斷頭河浜,改造束水河段和束水建築物,暢通水系,加快河道輪浚和水系調整步伐,提高河道自然功能。理順和完善管理體制,加強河道長效管理,提升長效管理水平,實現「清水暢流」。
四是植「綠」。大力推廣應用鄉土樹種、珍貴樹種造林,因地制宜把村旁、宅旁、路旁、水旁作為綠化重點,做到見縫插綠、應栽盡栽,加快構建「綠色通道、綠色水廊、綠色基地、綠色村莊」,形成「點」、「線」、「面」相結合的村莊綠化格局,構築綠色生態屏障。
三、創新農庄建設舉措,塑造中國美麗鄉村
環境就是資源,生態就是資本。要堅持把建設美麗鄉村與發展農村旅遊業有機結合,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帶動地區經濟發展和農民收入增加。在塑造美麗鄉村的過程中,要注重把保護鄉村鄉野農耕文明和自然原始純朴之美作為第一追求,創新思路和舉措,充分挖掘自身特色和優勢,力求特色發展、錯位發展,塑造出各具特色的美麗鄉村。重點要做好以下五篇文章:
一是做好「山」的文章。充分利用山區生態資源優勢,靠山生財、靠山致富,發展種植業、林業、畜牧業,開發山區休閑旅遊農業,建成一批以山村體驗、民俗風情、自然景觀為特色的山村休閑旅遊群落,推出一批精品山村旅遊點。
二是做好「水」的文章。將漁業生產與綠色生態、休閑觀光、娛樂餐飲、度假購物結合起來,發展賽龍舟民俗水上運動、休閑垂釣中心、水上餐船等休閑鄉村旅遊項目。注重開發濕地資源,走濕地生態旅遊發展之路,打造高質量濕地旅遊產品,讓遊客在觀賞到「孤鶩與落霞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原生態美景的同時,了解自然生物知識,增加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使生態旅遊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得以充分發揮。
三是做好「民居」文章。要注重傳承和提升傳統民居建築特色,打造各地建築風格各異、造型絢麗多姿的特色民居,充分體現濃郁的地域特徵和民族文化。要加大古建築保護修繕力度,讓古建築融入「美麗鄉村」,並挖掘其背後的商業價值,整合歷史文化資源,開發旅遊特色線路,結合農村生態環境及生活文化,發展如介紹民風民俗、品嘗農家菜、體驗農家生活等具鄉土味的觀光特色旅遊。
四是做好「花果」文章。充分利用大自然賦予的豐富的花卉、林果資源,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在已有的基礎上,引入創意農業,對花卉、林果進行資源整合、規模培植、巧妙布置,打造「月月有花、季季有果」的四季花園,形成奼紫嫣紅、碩果累累的獨特鄉村美景。通過發展花卉和蔬果採摘體驗項目,讓遊人漫步其中觀花品果,享受從中的美感和樂趣。
五是做好「農耕」文章。依託豐富的農耕文化資源,著力挖掘至今稀存於世的農耕器具、戲曲、民歌(山歌)、耕作傳統、民俗風情及各類祭祀活動等資源,發展農耕文化旅遊產業,讓遊客親身體驗扶犁耕作、推磨碾米、踩水車灌農田、製作農家酒、腌制農家菜、住農家屋、吃農家菜、干農家活等返璞歸真、回歸自然的鄉村生活。
四、准確把握推進要素,加快美麗鄉村建設
建設美麗鄉村、把農村打造成為「宜居宜業宜游」的美好家園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是城鄉經濟社會實現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是讓全體農民過上幸福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筆者認為:
科學合理的規劃是建設美麗鄉村的前提。建設美麗鄉村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要高度重視規劃的引領作用,加強統籌推進。結合地理地貌、自然資源、文化積淀、民俗習慣、產業結構、自身特色等,因村制宜開展研究策劃,做好美麗鄉村建設規劃,既要注重與周邊環境的協調配套,又要塑造村莊自身的特點、特色,還要傳承歷史民俗文化,確保規劃的科學性、合理性,充分彰顯農耕文化、秀美特色,讓「農村更像農村」,避免「千村一面」。
優化提升農村生態環境是建設美麗鄉村的重點。農村生態環境好與否直接關繫到美麗鄉村的建設程度,因此要把優化提升農村生態環境作為建設美麗鄉村的重點,抓緊抓實抓好。首先,要以推進「三個集中」為抓手,不斷優化城鄉空間布局;其次,要組織實施村莊環境整治工程,加大對自然村莊的改造和提升力度;再次,要積極發展規模農業、生態農業、循環農業和有機農業,不斷提高農業生產的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從根本上解決農村生態環境問題,保證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和農村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
創新舉措是建設美麗鄉村的關鍵。只有堅持創新舉措,建立健全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體制機制,增強內生動力,才能確保美麗鄉村建設順利有序推進。一是創新組織管理體系。美麗鄉村建設面廣量大、內涵豐富,涉及到各級各部門,必須要建立健全組織協調機制、分工合作機制,加強部門溝通、上下溝通,形成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二是創新建設投入機制。美麗鄉村建設資金投入量大,必須要建立健全以政府為主導、農民為主體、社會廣泛參與的美麗鄉村建設投入機制。三是創新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積極發展土地股份合作社,創新土地流轉機制,加快土地規范有序流轉的步伐,實現土地連片集中。四是創新經營體制機制。通過大力發展社區股份合作、土地股份合作、勞務合作、農業專業經濟合作等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特別是要創新發展合作農場,鼓勵其參與美麗鄉村建設,建立健全與農民的利益聯結機制,讓更多的農民分享建設成果,充分調動各類主體的積極性,合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7. 黨的農村基層組織應當加強對什麼,組織黨員、群群眾參與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

答:黨的農村基層組織應當加強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組織黨員、群眾參與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加強污染防治,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美麗鄉村。

8. 如何改善村莊人居環境

面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是近年來江蘇省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的重頭戲."十一五"期間,江蘇省約1萬個規劃保留村莊人居環境得到初步整治,占規劃保留村莊總數的25%,整治工作進展在全國處於領先地位.為了使村莊人居環境得到改善,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江蘇省各級環保部門正不斷創新工作體制和機制. 江蘇的主要經驗和做法是什麼? 江蘇省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的主要經驗和做法有: 統籌推進城鄉環保規劃編制,力爭環保規劃不留縫隙.以重點流域治理規劃為帶動,對太湖流域,淮河流域等重點控制單元內的城鎮,鄉村污染治理進行統籌規劃,加強對點源,面源的綜合整治.編制全省重要生態功能保護區規劃,劃分12類,472塊,約佔全省國土面積22%的具有重要生態功能價值的保護地進行重點保護,並與主體功能區劃工作進行銜接,大區域,大尺度地維護城鄉生態安全. 統籌推進城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力爭環保建設布局不留空白.2005年7月,江蘇省啟動了以"六清六建"(即清理垃圾,建立垃圾管理制度,清理糞便,建立人畜糞便管理制度,清理秸稈,建立秸稈綜合利用制度,清理河道,建立水面管護制度,清理工業污染源,建立穩定達標排放制度,清理亂搭亂建,建立村容村貌管理制度)為主要內容的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統籌推進農村環境整治工作.經過近幾年的努力,全省6000多個行政村不同程度地開展了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太湖流域實現城鄉供水安全保障系統,蘇南地區所有建制鎮污水處理設施,垃圾收運體系實現全覆蓋.縣鄉河道清淤,衛生戶廁改造,"一池三改",規模化畜禽糞便處置,農村造林綠化等工作都取得了明顯成效. 統籌推進城鄉生態示範創建,力爭環保基本公共服務不留缺失."十一五"期間,江蘇省加快生態市,縣建設步伐,在縣域,市域范圍內開展城鄉生態環保一體化建設.目前,全省已形成"蘇南全面開花,蘇中重點突破,蘇北大力推進"的創建格局.此外,根據國家生態示範建設的總體要求,大力探索生態文明示範區建設,推動已創建成為國家生態縣(市,區)的地區不斷深化創建工作,開展生態文明示範區建設,將生態環保作為加快經濟發展轉型的切入點,持續帶動新農村建設,充分擴大環保公共服務的惠及面. 統籌推進城鄉環保政策對接,力爭環境管理不留空檔.一是加強地方立法工作.研究推進農業生態保護,土壤污染防治,畜禽污染防治,秸稈綜合利用等法規規章制定.二是加強鎮村環保機構隊伍建設.落實鄉鎮環保職責,推廣鄉鎮環保分局,監察所和村環保監督員的設立.三是加強財政支持引導."十一五"期間,僅省級財政環保投入各類資金達到60億元,其中太湖治理專項資金每年達到20億元,太湖流域地區市縣財政新增財力10%~20%都要用於水污染治理.同時,各地加大對環境基礎設施建設"以獎代補"力度,給予行政事業費減半,稅費優惠等政策支持.四是加強資源整合.針對農村環保涉及面廣,資源分散的狀況,從2006年起,省財政每年安排3000萬元用於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示範村建設,帶動其他涉農資金有效投入,至今共建成800多個省級示範村. 農村環保工作有哪些薄弱環節? 雖然近年來江蘇全省上下圍繞農村環境保護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於認識的,歷史的,經濟的及社會的原因,江蘇的農村環境保護工作仍然是薄弱環節.目前,全省的村莊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主要存在以下七大問題: 一是對農村環境保護重視不夠.相對於城市污染的治理和環境保護,各級政府多年來對農村環境污染的危害及治理的緊迫性認識不足,對農村環境保護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對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研究不多,農村環境保護地位低,基礎差,難推進,少數地區基本處於空白狀態.二是農村環境保護監管機制不適應.當前的環境管理體系是建立在城市和工業污染防治基礎上的,不能適應農村環境保護的現實需求.三是農村環境法律法規和制度不健全.農村環保工作起步晚,基礎弱,針對農村環境問題如畜禽養殖污染防治,面源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等方面的立法尚處於空白,現行法律中的一些相關規定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不強.四是農村環境監管力量薄弱.縣以上環保部門的工作重點更多地放在工業和城市污染防治上,許多縣環保局沒有單獨設立負責農村環保的職能科室,多數沒有專門人員負責.五是農村環保投入嚴重不足.各級政府在城市環保和工業污染防治方面投入較大,但在農村環保方面投入十分有限.六是農村環境基礎設施嚴重缺乏.七是農村環保科技支撐薄弱.農村環境保.....

9. 用生態文明的理念,結合本地實際,談談如何搞好農村人居環境的整治及生態建設

用生態文明的理念去結合本地情況,搞好新農村的人居環境的整治以及生態建設是需要集體的力量的,只有集體才可整合本地資源從而做到農村環境治理。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