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整改整治 » 全球氣候治理

全球氣候治理

發布時間: 2020-11-24 07:07:28

⑴ 中國為全球氣候治理作出了哪些貢獻

第一,調整經濟結構,推進技術進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第二,發展低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改善能源結構。

第三,大力開展植樹造林,加強生態建設和保護。

第四,實施計劃生育,有效控制人口增長。

第五,加強了應對氣候變化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措施的制定。

⑵ 如何理解《巴黎協定》開啟2020年全球氣候治理的新階段

氣候變化巴黎大會是2015年全球氣候治理進程中的歷程碑。歷經13天,1萬余談判代表參與的大會,順利達成《巴黎協定》。該協定對2020年之後的國際氣候治理機製做出了框架性的安排,包含三個目標,即將全球平均溫升控制在2℃以內並為1.5℃而努力;提高適應氣候變化不利影響的能力,並以不威脅糧食產量的方式增強氣候適應能力和溫室氣體低排放發展;資金流動符合溫室氣體排放和氣候適應型發展路徑,明確了「自下而上」以國家自主貢獻為基礎的減排機制。

⑶ 中國如何與各方共同努力推動全球氣候治理走出瓶頸期政治答題

中國肩負重要的大國責任,提出中國方案,強調各國共同而有區別地責任,推動完善專全球氣候治理體系,推動構建屬人類命運共同體;
支持聯合國的權威,發揮主導作用,以多邊主義應對氣候變化;
加強中歐氣候變化合作,推進南南合作、南北對話。

⑷ 如何理解巴黎協定2020後將開啟全球氣候治理新階段

首先,《巴黎協定》最大限度地凝聚了各方共識,向著《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所設定的「將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濃度穩定在防止氣候系統受到危險的人為干擾的水平上」的最終目標邁進了一大步。必須承認,目前各國提交的「國家自主貢獻」目標還不足以保證21世紀全球溫升能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巴黎協定》為此作出了巨大努力。在長期目標上,各方承諾將全球平均氣溫增幅控制在低於2度的水平,並向1.5攝氏度溫控目標努力,以降低氣候變化風險;同時邀請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於2018年發布關於1.5度目標的特別報告。為不斷提升減排力度,《巴黎協定》明確了從2023年開始以5年為周期的全球盤點機制(global stocktake),包含對減緩行動和資金承諾等比較全面的盤點,促進未來各國逐步提升氣候雄心,彌合實際氣候行動與目標之間的差距。可以說,《巴黎協定》為將來實現進一步強化減排的目標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制度安排。考慮到目前國際政治、經濟、生態和排放格局的變動所造成的各國利益的巨大分歧這一現實,《巴黎協定》的成果是有力度的,來之不易。

其次,《巴黎協定》將全球氣候治理的理念進一步確定為低碳綠色發展。全球氣候談判的歷史,實際上是全球從過去依賴化石能源的經濟形態向去碳化的低碳綠色經濟發展的歷史。但這一進程的演變十分艱難。其中既有傳統能源行業抵制的原因,也有新能源行業技術、體制不完善的因素,更與未來全球發展方向不清晰有關。《巴黎協定》的通過,展示了各國對發展低碳綠色經濟的明確承諾,向世界發出了清晰而強烈的信號:走低碳綠色發展之路是人類未來發展的不二選擇,綠色低碳成為未來全球氣候治理的核心理念。

第三,《巴黎協定》奠定了世界各國廣泛參與減排的基本格局。《京都議定書》只對發達國家的減排制定了有法律約束力的絕對量化減排指標,發展中國家的國內減排行動是自主承諾,不具法律約束力。根據《巴黎協定》,所有成員承諾的減排行動,無論是相對量化減排還是絕對量化減排,都將納入一個統一的有法律約束力的框架。這在全球氣候治理中尚屬首次。

第四,《巴黎協定》標志著國際氣候談判模式的轉變,即從自上而下的談判模式轉變為自下而上。1990年世界氣候談判啟動以來,遵循的是保護臭氧層談判的模式,即自上而下模式,先談判減排目標,再往下分解。《巴黎協定》確立了2020年後,以「國家自主貢獻」目標為主體的國際應對氣候變化機制安排。這是一種典型的「自下而上」的談判模式。模式的轉變對未來全球氣候治理影響深遠,值得高度關注。

⑸ 如何治理全球氣候變暖的治理

目前一般認為全球氣候變暖的主要因素是二氧化碳氣體的排放量過高,造成專溫室效應,導致溫屬度升高。所以全球氣候變暖的治理措施主要有:1、減少化石燃料的燃燒;2、提高人類低碳環保意識,自覺節能;3、新能源、清潔能源的研製與利用;4、低碳節能技術的研發;5、新材料的研發。

⑹ 政治生活分析全球氣候治理

全球氣候治理,是全球和平與發展主題下各國面臨的共同課題。
必須全球合作,反對版霸權主義和強權權政治,反對單邊主義和積極推進多極化。
必須遵循共同而有區別的責任,推進國際秩序朝著公平公正合理,普惠共贏的方向發展。

⑺ 全球氣候治理

來自全球各地的
4000多名各界代表齊聚一堂,
就減少碳排放、
捍衛《巴黎協定》成果達成多項共識,
宣布要
「把全球氣候治理雄心帶上新台階」。

⑻ 中國為全球氣候治理作出了哪些貢獻

中國將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十三五」規劃重要內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中國在「國家自主貢獻」中提出將於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並爭取盡早實現,203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中國在今年9月宣布設立200億元人民幣的中國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基金。中國還將於明年啟動在發展中國家開展10個低碳示範區、100個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項目及1000個應對氣候變化培訓名額的合作項目。

⑼ 全球氣候治理領域中國展現引導力了嗎

當地時間11月18日,在德國波恩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三次締約方大會(以下簡稱波恩會議)在推遲一天後落下帷幕。會議通過了名為「斐濟實施動力」的一系列積極成果,就《巴黎協定》實施涉及的各方面問題形成了談判文案,平衡了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訴求。帶來「搭橋方案」的中國為會議成功發揮了不可忽視的建設性作用,受到各方普遍好評。

會議期間,中國在氣候變化方面的積極作為也受到各方「點贊」。「德國觀察」等歐洲3個獨立機構發表報告,贊揚中國「正走在超預期完成2030年減排目標的軌道上」。國際能源署署長法提赫·比羅爾高度肯定了中國在清潔能源等一系列應對氣候變化舉措上的決策力和行動力。「中國會再次掀起清潔能源的技術革命。」比羅爾列舉了中國在風電、太陽能、電動汽車諸多技術上的成就,「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事實,中國確實在積極行動」。

解振華指出,過去10多年實踐證明,中國正在探索一條應對氣候變化、保護環境與實現經濟增長多贏的發展路徑。2005至2015年,中國以年均5.1%的能源消費增速,支撐了國民經濟年均9.5%的增長。在此期間,中國GDP增長了1.48倍,煤炭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由72%下降至64%,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總量比重由7.4%增加至12%,單位GDP能耗累計下降34%,二氧化碳排放強度下降38.6%,減少二氧化碳排放41億噸,森林蓄積量增加了30億立方米,超額完成應對氣候變化目標任務,扭轉了多年來二氧化碳快速增長的局面。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政策與項目高級司長馬丁·弗里克表示:「在每一次氣候變化會議上都有南南對話的身影,舉辦南南合作對話是聯合國和中國的共同意願。我想感謝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由於中國的重要作用,總部位於法國巴黎的國際能源署把唯一分部辦公室選擇設立在中國北京。「中共十九大報告發出了歷史性的聲明,再次強調了『綠水青山』的重要性。隨著中國能源結構的變革,我相信世界必將從中受益。」

氣候確實應該受到關注.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