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環境治理技術
1. 城市水環境治理的主要技術方法有哪些
目前考慮到環保,治理水環境一般選用安全環保的方法:生物技術。同翔環保採用了綜合治理水環境的方法,主要是根據水體具體情況將物理方法、生物技術、生態手段等有效結合起來,從根本上解決水環境問題,改善水質,修復水體生態系統平衡,最終打造健康水環境。
2. 測繪水環境綜合治理技術方案
在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中有許多有機物,如各種有機酸,氨基酸等,可以作為細菌的食物,再無氧條件下,一些桿菌和甲烷菌可以通過把這些物質分解,產生的甲烷可以用於照明,取暖或發電,而廢水也得到凈化.還有一些細菌在有氧條件下分解成CO2(二氧化碳)和水,也可凈化,城市污水處理廠根據這種原理來凈化水. 如果你是普通市民的話可以向政府或環保局反映,咨詢,你也要加緊宣傳,否則單憑一個人,沒有技術和資金是不會成功的. 如果你是工作人員,就要重視它,制定嚴格的制度,責令非法排污的的企業.外國事例 英國泰晤士河,在18世紀後期,產業革命後受到嚴重污染,兩岸的工廠非法排污,1950年,河中絕跡,泰晤士河成為一條污濁的的死河,50年代末,政府決心對泰晤士河進行治理,並採取了有效措施,如:大力更新和改造污水處理設備,禁止任何企業把未經處理的污水排入.經過多年的努力,如今的的泰晤士河部分河段變請,死河復甦了!中國蘇州河蘇 上世紀80年代,「決心把蘇州河治理好」被提到上海市委、市政府的議事日程,成為歷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的「民心工程」。 1998年,上海實施蘇州河綜合整治一期工程,在合流污水等工程基礎上,走出對蘇州河全面治理的第一步。經過5年努力,蘇州河幹流基本消除黑臭,主要水質指標基本達到景觀用水5類標准,自然生態開始恢復,市容環境明顯改觀,綠地大幅增加,兩岸綜合環境明顯改善,實現了階段性整治目標。 總之治理環境不容易啊,
3. 黑臭水體治理,水環境整治方面的先進治理技術有哪些
黑臭水體治理,水環境整治主要利用生物技術進行治理,當然物理方法,生態方法也是常見的方法,邦源環保利用物理方法+生物方法+生態技術修復水體生態系統,不僅解決黑臭問題,同時改善水質,修復水體生態系統平衡.是目前比較常用的方法.
4. 治理水污染的方法有哪些
( 1)資金、行政、法律保障措施。
由於經濟和法制的滯後, 中國水污染防治工作一直以健全法制、加強環境道德教育為主, 經濟處罰為輔。1996年, 全國人大對5水污染防治法6進行了修訂,修訂後的5水污染防治法6集中體現了中國水污染防治, 由分散治理為主, 轉向集中控制與分散治理相結合, 由末端治理為主轉向全過程式控制制、清潔生產, 由單一的濃度控制, 轉向濃度控制和總量控制相結合, 由區域管理為主, 轉向區域管理與流域管理相結合的指導思想的轉變。國務院規定, 全國所有工業污染源都要做到達標排放, 對新建企業實行三同時制度, 這為進一步加強水污染的防治工作奠定了堅實的法律基礎。今後工作的重點應是加強監督管理和強化執法, 真正做到有法必依, 違法必究, 最終實現水體變清, 保障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在治理水污染的過程中, 要避免將水環境整治工作同行政強制措施完全等同起來。要加大監督檢查執法力度, 強化城市污水處理廠設施的的運行管理和監督, 建立政府節能減排工作問責制, 在整治的過程中, 要更多地採用經濟手段, 調動排污單位的內部積極性, 完善政策, 形成激勵和約束機制,使污染物達標排放和綜合治理, 成為企業主動、自發、自願的行為。這樣不僅能夠減少行政強制執行的費用, 而且可以減少以至杜絕企業弄虛作假、追求形式上的達標和保留實質上污染行為的發生, 從而有效地提高有關法律法規執行的有效性。
( 2)工程保障措施。
必須實施徹底截污、污/雨分流, 建立完善的污水收集與輸送系統, 污水處理理應包括污水收集和輸送。中國工業廢水處理設施只有1 /3運行是正常的, 1 /3運行不正常, 而另1 /3停產不運行。不少城市污水處理廠有錢建得起, 卻無錢維持正常運行, 一些中小城市建成的活性污泥處理廠更是如此, 除資金缺乏外, 操作運行和管理人員技術和管理水平低, 難以掌握和操作技術復雜的處理工藝和設備。只建污水處理廠而沒有相應的管網收集系統, 不是完整的污水處理系統。管網建設不善, 只能半負荷運行, 一方面造成浪費, 另一方面由於未經處理的污水任意排放, 造成了受納水體的嚴重污染, 所以建立完善的污水收集與輸送系統, 是污水處理系統的關鍵。
要確定合理的規模, 對污水處理廠究竟建多大規模, 要有長遠考慮和統籌安排, 設計時要充分考慮現在和將來的污水處理量, 作為指導污水處理廠的建設規模。
根據不同的地方, 選擇適當的處理工藝。由於水量、水質不同, 排放標准也不一定一樣, 應因地制宜地選擇處理工藝。目前, 中國城市污水處理大多採用一級處理及一級強化處理工藝, 其基建費用一般在500 ~ 700 元/m3。經常性的費用在0. 1~ 0. 2元/ m3范圍內, 比較適合於污水排放量不大或環境容量較大、經濟不是很發達的地區, 二級處理及二級強化處理工藝比較理想, 這類污水處理工藝通常以活性污泥法居多。氧化溝因其處理效果好、性能穩定, 便於管理, 在二級處理中被廣為採用。
( 3)技術保障措施。
依靠科技, 加快減排技術開發和推廣。啟動一批國家級的重點項目, 推進減排技術的研發, 依靠技術進步和先進管理來獲取污染治理設施運營的高效率、高水平、低成本和高效益。開發切實可行、有效的實用技術和產品。加強和加快標准化工作, 建立健全技術標准體系。要發展水污染治理技術服務業, 加快技術創新體系建設, 完善技術管理政策。政府應加強技術發展方向的指導, 加大對水污染治理技術與產品研發的扶持力度。其污水處理技術可歸納為以下幾種: (A )物理方法: 就是簡單經過物理變化來治污, 這也是一種最古老的方法。諸葛亮時期所用過的/撈藻0技術就屬於這種。現在常用於水處理的物理方法有重力分離、過濾、蒸發結晶和物理調節等。( B )化學方法: 就是通過化學反應來治污。例如, 污水中有酸, 就採用鹼中和的方法; 有溶於水的污染物質,就採用化學反應生成沉澱的方法, 生成不溶物或無害物, 即達到了處理的效果。( C )生物方法: 就是利用生物的生命代謝活動, 減少存在於環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質的濃度, 或使其完全無害化, 使已受污染的環境能部分或完全恢復到原始狀態的方法。很多藻類、植物都有凈化水體的能力, 例如滿江紅等, 只要把他們養在水裡, 就能對污水中的一些污染物質進行處理。
目前, 污水處理多採用化學方法, 它的優點是成本低、技術成熟, 缺點是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相比較而言, 治理污水效果最好的還是生物法。生物法的優點十分明顯: ( a)污染物可在產生的時候就被消耗掉; ( b)修復時間較短; ( c)產物一般可以就地處理, 通常可以直接用於田間; ( d)較少的修復經費, 用於處理污染物的生物能進行自我修復;( e)一般不產生二次污染, 遺留問題少。
對水污染治理技術路線的選擇, 一定要遵照/適情對路0的原則, 就是有的放矢, 廢水處理工藝要適合國情、廠情和當地的社會環境。污水處理工藝要針對水污染的具體特徵有效地展開治理, 水污染治理技術不一定要追求如何先進, 如何標新立異,對污染物質處理的如何徹底, 而要講究工藝過程簡單而便於管理與操作, 處理過程經濟而有效果。
( 4)水資源調控措施。
加強水源調配方面的研究, 如何既節約水源又保護水環境是必須研究的課題。建設一批污水處理廠, 應加強處理水的應用, 污水處理廠與輸水管道應同時規劃、同時設計,將處理後的潔凈水引入河道, 這樣既節約水資源又可保護水環境。
水污染治理過程, 應當同生態環境的恢復和改善緊密結合起來。環境問題以其固有的全方位、多因子的特點區別於其它任何部門法所調整的對象,這就要求在整治水環境問題的過程當中, 首先要考慮到水污染問題的流域性。統籌生活、生產、生態用水, 協調和平衡區域用水關系, 加強河流湖泊沿岸省市地區之間的協調和合作。這一點在淮河治理過程當中已經獲得重要的實踐經驗。其次, 將水環境整治與水權概念的開發相結合, 明確水資源使用的受益者和水環境問題的治理者, 無疑具有重要意義; 與此同時, 對於水資源的開發利用要實行全流域統籌兼顧的方針, 生產、生活和生態用水綜合平衡, 做到微觀與宏觀相結合, 促進水環境問題的根本解決。
( 5)綜合決策, 源頭把關。
在環保審批上, 對新建項目審批要實行/ 一票否決0制, 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 環保設施必須與生產建設項目的主體工程同時審批、同時施工、同時投產, 執行率要達100%; 在三江流域內, 嚴格控制審批新上污染性建設項目; 嚴禁已被國家明令淘汰的技術、設備和落後的環境污染建設項目向本省轉移; 對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發展規劃、國家明令禁止的淘汰項目,以及不符合環境標准要求的項目, 各級環保部門不得批准環境影響評價文件。
( 6)綠色植物的措施。
綠色植物的凈化作用,如有蘆葦的濕地對NH+4 中N- 的去除率接近100%, 佛手蔓綠絨(俗稱小天使)和葉喜林芋(俗稱春羽) , 將它們栽培在重度富營養化的水體中,可以最大限度地吸收水中的氮和磷。植物能防止水土流失, 能忍耐土壤中高濃度的污染物。植物的這種抗毒性作用, 為植物對土壤和水體中的污染物吸收和降解奠定了基礎。該技術與中國的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 對於解決中小城鎮的污水處理和生態環境的改善, 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總之, 綠色植物具有多方面凈化的作用, 特別是森林, 凈化作用更加明顯, 是保護生態環境的綠色屏障, 將從單純的水質保護, 走向恢復和保護生物生息、生長環境的生態治理階段。
( 7)公眾參與措施。
轉變觀念, 轉變受傳統思維定式的影響。人們覺得用水掏錢是理所當然, 但對排污也要掏錢則覺得難以接受。長期以來, 城市排水設施及污水處理廠的建設和運營管理, 都是以國家和地方政府投資為主, 是造成中國水體普遍受到污染的最主要原因。一般完善的污水處理工程,每立方米污染投資大概在1 500~ 2 000元, 經營性費用一般在0. 1- 0. 3元/m3 污水。2002年, 中國城市污水排放總量大約為400 億m3, 預計到2010年, 全國城市污水排放總量將增到640億m3。
從保護城市水源的水質並逐漸改善水環境的角度考慮, 到2010 年, 城市污水處理率至少要達到50% (目前不足15% )。要達到上述處理程度, 年投資至少需要800億元人民幣, 污水處理的成本太高, 而切實可行的辦法就是轉變觀念, 走市場化的路子, 即誰污染誰治理, 在收取水費的同時收取水污染治理費, 以及污水處理廠實行企業化運營, 國家只負責相關法規。
對大眾要加強保護水質的教育, 沿河樹立一些警示牌, 呼籲人們注意保護水質。另外, 新聞媒體對大眾進行環境保護的教育效果顯而易見。加強宣傳, 提高全民環保意識。讓公眾參與河道環境管理, 河道管理部門應建立與沿線居民的溝通渠道, 定期訪問居民, 公布舉報電話, 讓居民有機會參與對污染源的監督, 及時發現問題, 進行處理。也可以實行/門前三包0等措施, 目的是充分發揮群眾保護水環境的巨大熱情, 對水環境實行有效的監督和保護。
5. 水環境污染治理新進展
一、污水規模化集中處理與系統優化理論的應用
我國對污染企業多年來一直執行的是「誰污染誰治理」和「三同時」的環保政策,雖然取得了顯著成效,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人們對這種分散式點源治理模式又產生了新的看法,特別是對那些中小企業和鄉鎮企業。普遍認為,小而散、散而全的污水廠建設不僅給國家和企業造成了巨大的投資浪費,還由於企業負擔過重,管理水平較低等原因,使預期的環境治理目標大打折扣。為此許多專家學者呼籲,集中建立規模化污水廠,變「誰污染誰治理」為「誰污染誰掏錢」的政策時機已經成熟。
其實國際環境污染治理領域早已從過去的分散式源治理,發展到了利用系統理論觀點進行區域性綜合治理的新水平。以美國Converse A.Q對新英格蘭洲Merrimack河域的污水處理系統規劃為例,該規劃通過建立全流域水環境容量、污水輸送、處理規模、處理程度以及環境效益等多因素的系統優化數學模型,獲得了該流域內設立4座集中污水處理廠最為經濟的投資方案,比原計劃的18座建設方案節省了40%以上的費用。又如日本,自1965年就已由原來單純追求污水處理技術和設備的改進,轉入了在系統理論指導下建立區域綜合污水處理廠的水污染治理方向,到1976年已建成29座綜合性污水處理廠,比分散式處理節省了20%以上的費用。
二、清潔生產概念的引入
清潔生產概念是於1989年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工業與環境中心提出的,基本含義是採用清潔的能源、原材料、生產工藝和技術,生產清潔的產品。由於清潔生產能對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節約能源和原材料等各個環節起到顯著成效,世界各國都在紛紛推行,尤其在美國、日本、歐洲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在環保方面,由於清潔生產能夠通過改進生產工藝,降低污染物的產生和排放,對環境起到「標本兼治」的作用,我國也於1993年正式提出了清潔生產的要求,並列入了1994年《中國21世紀議程》和《固體廢棄物環境污染治理法》。與此同時,還在世界銀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幫助下,由國家環保局承擔,在一些城市和行業開展了試點工作。如代號為B-4的清潔生產項目,在1993~1995年間已完成了國內29項試點,並計劃在未來5年內把清潔生產引入全國3000家工業企業。
清潔生產在環境保護方面的效益是十分可觀的,以河北邯鄲叢台酒廠的酒糟廢水治理項目為例,在中國地質科學院環境工程技術設計研究院的幫助下,僅用40萬元的投入,進行了發酵罐蒸汽加熱工藝的改進,就基本實現了生產用水的閉路循環,使污水治理項目投資節約了600萬元以上。因此認為,清潔生產的推廣,在今後我國環保領域必將發揮重要作用。
三、生物基因工程的應用
自70年代P.Berg首次利用內切酶把分屬兩個不同屬的DNA重組到一起,宣告基因工程誕生以來,短短20多年間已給全社會各個方面帶來了重大變革。環保領域也是這樣,生物工程已開始顯示出無窮的威力。
目前常用的污水生物處理技術雖然在世界各國環境治理中發揮了巨大作用,但仍有不盡人意的地方,如承受COD、BOD能力低,反應時間長,污泥量大,難降解物質多,氮磷去除率不高等問題。為了克服這一弊端,人們採用了多種手段,如為提高微生物對污水環境的適應能力所開展的微生物馴化、針對某一特種污染物進行的專性菌體培養等,但在實際應用中不是凈化效果不理想,就是因菌種對環境的不適應而在短期內消亡,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基因工程的誕生使人們看到了新的希望。
目前國內外專家通過多年的努力,已經取得了可喜進展,如日本琉球大學的比嘉教授花費18年時間研製成功的一種稱為「Expedient microds」(有益微生物群)的高科技生物製品,在日本千葉縣一個連續20年污染居全國之首的湖沼中應用,投放僅三天,就發揮出神奇功效,湖水很快得到了凈化。我國針對水污染治理中的許多問題也開展了這方面的工作,如針對甲苯類有機污染物生物難降解問題,將具有較高分解能力的微生物基因導人具有較好絮凝能力菌體的研究工作已經獲得了成功。又如針對大多湖泊嚴重富營養化問題,將具有較強脫氮能力的硝化菌(Nitrobater、Nitrosomonas)和較強除磷能力的聚磷菌(Pseudomonas)基因重組,再導入生存范圍較寬的大腸桿菌的研究工作也已完成菌體基因的解譯,後續工作正在進行中。由此看來,傳統污水生物法的諸多弊端,通過基因工程去解決將是十分現實和有效的。生物基因工程的引入,必將給污水生物處理技術帶來新的革命。
6. 河湖生態護坡關鍵技術水環境污染治理及解析
優秀水文化可以促進人水關系的協調。在現代的水利和生態環境建設中也應當倡導水文化,現代水文化創立的基本原則是滿足現代人們對水文化的基本需求,反映現代人與水的關系、體現現代科技進步。 水是基礎性的自然資源和戰略性的經濟資源。在人均水資源擁有量日益減少的同時,因水環境惡化所造成的水質性和功能性缺水現象亦日益突出,已成為突出的、全球性的共同的問題。早在上世紀初,歐美有些國家就關注水環境的污染,並且開始研究與防治。近幾十年來,各國為控制水環境污染進行了大量研究,並且耗巨資對有些主要湖泊和城市河道進行了大范圍治理。大量實踐證明,水環境的污染是可以治理的,但這種治理常常費時長及費錢多:國際上治理最成功的美國華盛頓湖,耗資1.3億美元,前後經過17年治理才達到目標;而面積僅1km2的瑞典的Frumman湖,費時22年,耗資90萬美元才治理完畢,等等。據於此,從上世紀七十年代起,尤其是近十餘年來,日本、美國、德國、瑞士等發達國家紛紛對以往的水環境治理思路進行反思,提出了生態治水的新理念,尊重河湖系統的自然規律,注重對其自然生態和自然環境的恢復和保護,使河湖的綜合服務功能能展現很好。 農業面源污水由於量大面廣,其治理難度不亞於點源,就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對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尤其是近年治理發展趨勢來看,主要採用生物氧化塘、人工濕地和土地處理系統等來進行治理農業面源污染。 就具體的技術發展趨勢來看,生態/生物方法是修復水生態系統中最為推崇的舉措之一。這種技術實際上是對水體自凈能力的強化,是人們遵循生態系統自身規律的嘗試。而在具體的實施時,更趨向於多種技術的集成。具體由哪幾種技術集成,則需要根據目的水域的污染性質、程度、生態環境條件和階段性或最終的目標而定,亦即在實施前要對目的水域作系統周密的論證,而後制定實施方案,才能達到預期的目標。 大量實踐證明,以相應的實驗示範基地為平台,開展相應的應用基礎研究與新技術開發,同時引進異地實用高新技術進行本地化研究與示範,是條有利於快出成果並且直接將其轉化為生產力的可行途徑。如日本在琵琶湖和霞浦湖等建立了針對流域水環境治理與生態修復的實驗示範基地,取得了環境教育、新方法和新技術研究開發與技術成果展示效果,為提高市民的環境意識和科技成果的推廣應用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水環境治理與水生態系統修復技術現狀 大量研究表明,對水域的水環境污染進行有效治理的前提是控制污染源,只有外源得到了有效控制,作為末端治理技術的水環境污染治理才能見效,不然只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甚至徒勞。通過大量研究與實踐,已明確水環境污染實際上是典型的生態問題,因此,在對污染水域進行治理時,用生態學方法使生態問題得到最終解決。近年,強調治理與生態修復相結合,甚至更加強調生態修復的作用。 從廣義上講,所有的生物處理都是生態修復。目前,國際上據原理已在使用的或已進入中試階段的污染水域治理與生態修復技術可分為物理法、化學法和生物/生態法三大類。其中的技術名稱包括底泥疏浚、人工增氧、生態調水、化學除藻、絮凝沉澱、重金屬化學固定、微生物強化、植物凈化、生物膜。(見表) 表 水環境治理與生態修復技術分類及其適用范圍 技術分類 技術名稱 選用污染水域范圍 主要作用 物理法 底泥疏浚 嚴重底泥污染 外移內源污染物 人工增氧 嚴重有機污染 促進有機污染物降解 生態調水 富營養化,有害無毒污染 通過稀釋作用降低營養鹽和污染濃度,改善水質 化學法 化學除藻 富營養化 直接殺死藻類 絮凝沉澱 底泥內源磷污染 將溶解態磷轉化為固態磷 重金屬化學固定 重金屬污染 抑制重金屬從底泥中溶出 生物/生態法 微生物強化 有機污染 促進有機污染物降解 植物凈化 富營養化、復合性污染 污染物遷移轉化後外移 生物膜 有機污染 促進有機污染物降解 1、底泥疏浚 底泥疏浚是在水域污染治理過程中普遍採用的措施之一。這是因為底泥是水生態系統中物質交換和能流循環的中樞,也是水域營養物質的儲積庫和特殊的緩沖載體,在水環境發生變化時,底泥中的營養鹽和污染物會通過泥-水界面向上覆水體擴散,尤其是城市湖泊和河道,長期以來累積於沉積物中的氮磷和污染物的量往往很大,在外來污染源存在時,這些物質只是在某個季節或時期內會對水環境發揮作用,然而在其外來源全部切斷後,則逐漸釋放出來對水環境發生作用,包括增加上覆水體中的污染物含量和因表層底泥中有機物的好氧生物降解及厭氧消化產生的還原物質消耗水體溶解氧等,並且在很長一段時期內維持對水環境的影響。因此,一般而言,疏浚污染底泥意味著將污染物從水域系統中清除出去,可以較大程度地削減底泥對上覆水體的污染貢獻率,從而起到改善水環境質量的作用。 底泥疏浚技術據原理屬物理法分類技術。外移內源污染物,這是底泥疏浚技術主要作用所含有的內容。就疏浚技術現狀來看,主要包括工程疏浚技術、環保疏浚技術
7. 首都水環境治理技術創新及產業發展(北京)基金(有限合夥)怎麼樣
簡介:首都水環境治理技術創新及產業發展(北京)基金(有限合夥),由北京市版政府發起設立,權由中信建投資本管理有限公司負責管理,主要投資於水環境治理領域的新技術、新工藝、機械設備的創新及其研發;新建污水處理廠、供水及污水處理廠的運營、河道治理、水體綜合修復等具有創新及示範性效應的項目;以股權或債權的形式投資於水環境治理領域具有創新技術、競爭優勢和快速增長潛力的企業 。
法定代表人:北京水務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成立時間:2015-10-21
工商注冊號:110000020032910
企業類型:有限合夥企業
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北三環西路99號院1號樓11層1116室
8. 水污染的生態治理技術有哪些
無土草坪生態景觀浮島治理河湖水污染
水體富營養化是全球性的水環境問題,我國現有湖泊2 700餘個,總面積達9.1萬km2。根據調查資料和國內外評價湖泊富營養化指標,我國比較典型的37個主要湖泊中,中營養型和中一富營養型的佔55.8%,富營養型的佔14.7%,重富營養型的佔8.8%。中國90%以上的水域污染是因水體中的N、P含量過高而引起的富營養化造成的,而N、P則是植物生長最基本的必需營養元素。生態浮島技術是以可漂浮材料為基質或載體,將高等水生植物或陸生植物栽植到富營養化水域中,通過植物的根系吸收或吸附作用,削減水體中的氮、磷及有機污染物質,從而凈化水質的生物防治法,同時通過收獲植物的方法將水體中的富營養物質搬離水體,改善水質,創造良好的水環境。目前一些文獻中出現的「生態浮島」、
「人工浮島」、「人工生物浮床」、「生物浮床」、 「浮床無土栽培」等均為相同或類似的概念。
經過幾十年的研究發展,國內外生態浮島技術得到極大完善,然而其仍處於試驗與示範階段,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
1現有生態浮島栽培不易進行標准化推廣應用。不同的湖泊河流,其富營養化水平不同,水流、溫度、風速、水體波動等都各不相同,需要相應的浮島設計組合和浮島植物種類搭配,很難制定一個統一的標准予以推廣應用。
2.
現有生態浮島難以推行機械化操作。生態浮島漂浮在水面上,日常的管理均在水面上完成,目前其管理操作大多採用人工完成,在小
面積的試驗示範中尚可,若大面積推廣,需要經常、及時採收,人工操作就不能滿足需要,限制其發展。
3.
現有生態浮島製作施工周期長。從目前來看多數的生態浮島都是採用現場製作及現場種植的模式,大面積製作施工周期較長。
4.
現有生態浮島難以過冬。生態浮島上的植物大多數不能過冬,尤其在冬季天氣較冷的北方地區植物需要在第二年春天重新種植。
5.現有生態浮島多數採用大型水生植物及水生蔬菜難以抵抗極端的大風、大雨及大浪。
6.目前國內外使用的生態浮島單體面積較小,大多數是在小面積的河湖中使用,難以對較大的河湖進行生態修復,現需要有超大面積的生態浮島。
北京築夢源屋頂無土綠化科技有限公司利用無土草坪的各種優點製作生態浮島已取得很好效果,解決了目前國內外生態浮島製作技術存在的諸多問題,並能達到如下效果;
1.無土草坪生態浮島採用禾本科草建成,禾本科草是一類根系發達,適應性強的多年生植物,具有凈化富營養化水體的潛在優勢。它能抵抗極端大風、大雨及大浪並能達到在不同的水流、溫度、富營養化水平不同等情況下使用。
2.無土草坪生態景觀浮島製成後漂浮在水面上景觀立現,整齊劃一,就像一塊綠色的地毯景觀效果非常明顯。無土草坪生態景觀浮島冬季在南方不凍的水面四季常綠,在北方冰凍的水面無土草坪被凍在冰面第二年開春都能返青。
3.用無土草坪製成的生態景觀浮島表面平整並有足夠的浮力,在大面積使用中工人可以在草坪上用剪草機剪草。由於無土草坪生態景觀浮島特殊的結構及方便的管理可以用它能製成超大面積的浮島。無土草坪在地面使用時1怕乾旱2怕缺肥,但是無土草坪生態景觀浮島漂浮在富營養化水面上也就沒有這些問題了。有專家實驗證明水面栽培條件下高羊茅的葉綠素含量、葉片含水量、乾重、密度、蓋度等指標均顯著高於土培條件。用禾本科無土草坪製成的生態景觀浮島是對較大的河湖修復富營養化提供一條有效的新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