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整改整治 » 道德治理

道德治理

發布時間: 2020-11-20 13:20:41

⑴ 如何理解法律和道德在社會治理中的作用和相互關系

法律和道德是做人處事的底線,法律以強制力來保障公民人身財產安全和維護社會秩序,法律通過條例來規范和限定人們的行為,具有強制性;而道德則是從更為廣泛的精神層面通過廣大民眾的行為的評論來認定人的行為的,一般不具法律效應,他是人們從道義上對某人某事的認可或譴責。但由於一些道德認可的也被依法律的形式規定了下來,一般道德上要求的的往往是法律認可的,法律規定的往往是道德鼓勵人們做的,這樣就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在一定程度上,法律是道德的拓展,法律將道德規范轉變為法律規范,把積極的道德標准規定為法律應遵循的准則。如,民法中的誠實信用原則,以及前面論述到的商業中發不正當競爭原則,公平原則,尊老愛幼原則,這樣原本體現在道德中的義務通過立法予以實現。法律和道德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在一些案例中充分展現「法中有情」,例如,1935年,時任紐約市長的拉古迪亞曾在一個位於紐約貧民區的法庭上,旁聽了一樁麵包偷竊案的審理。被控罪犯是一位老婦人,被控罪名為偷竊麵包。在訊問到她是否清白或願意認罪時,老婦人囁嚅地回答: 「我需要麵包來喂養我那幾個餓著肚子的孫子,要知道,他們已經兩天沒吃到任何東西了……」陪審團見市長在旁 聽,便答道:「我們必須秉公辦事,你可選擇10美元的罰款,或者是10天的拘役。」

審判結束後,拉古迪亞從旁聽席間站起身來,脫下帽子,往裡面放進10美元,然後面向旁聽席上的其他人說:「現在,請每個人另交出5 0美分的罰金,這是我們為我們的冷漠所付的費用,以處罰我們生活在一個要老祖母去偷麵包來喂養孫子的城市與區域。」
沒有人能夠想像得出那一刻人們的驚訝與肅穆,每個人都默默無聲地、認認真地捐出了50美分。
老太太也的確犯了偷盜罪,但社會也應該作出反省,這樣才會進步。
但是當法律落後於時代進步的步伐時,道德和法律就可能沖突,例如有些人專法律的空子
幹些不合道義的事。
總之,法律和道德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共同隨時代發展,才能更好的促進和諧社會的發展。

⑵ 在國家治理中,如何協調法律與道德的各自功能

(1)改革開放以來,我們深刻總結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成功經驗和深刻教訓,把依法治國確定為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把依法執政確定為黨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這條道路的一個鮮明特點,就是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強調法治和德治兩手抓、兩手都要硬。這既是歷史經驗的總結,也是對治國理政規律的深刻把握。
(2)要強化道德對法治的支撐作用。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就要重視發揮道德的教化作用,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為全面依法治國創造良好人文環境。要在道德體系中體現法治要求,發揮道德對法治的滋養作用,努力使道德體系同社會主義法律規范相銜接、相協調、相促進。要在道德教育中突出法治內涵,注重培育人們的法律信仰、法治觀念、規則意識,引導人們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社會責任、家庭責任,營造全社會都講法治、守法治的文化環境。
(3)要把道德要求貫徹到法治建設中。以法治承載道德理念,道德才有可靠制度支撐。法律法規要樹立鮮明道德導向,弘揚美德義行,立法、執法、司法都要體現社會主義道德要求,都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其中,使社會主義法治成為良法善治。要把實踐中廣泛認同、較為成熟、操作性強的道德要求及時上升為法律規范,引導全社會崇德向善。要堅持嚴格執法,弘揚真善美、打擊假惡丑。要堅持公正司法,發揮司法斷案懲惡揚善功能。
(4)要運用法治手段解決道德領域突出問題。法律是底線的道德,也是道德的保障。要加強相關立法工作,明確對失德行為的懲戒措施。要依法加強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失德行為的整治。對突出的誠信缺失問題,既要抓緊建立覆蓋全社會的徵信系統,又要完善守法誠信褒獎機制和違法失信懲戒機制,使人不敢失信、不能失信。對見利忘義、制假售假的違法行為,要加大執法力度,讓敗德違法者受到懲治、付出代價。
(5)要提高全民法治意識和道德自覺。法律要發揮作用,首先全社會要信仰法律;道德要得到遵守,必須提高全體人民道德素質。要加強法治宣傳教育,引導全社會樹立法治意識,使人們發自內心信仰和崇敬憲法法律;同時要加強道德建設,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提升全社會思想道德素質。要堅持把全民普法和全民守法作為依法治國的基礎性工作,使全體人民成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要深入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引導廣大人民群眾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樹立良好道德風尚,爭做社會主義道德的示範者、良好風尚的維護者。
(6)要發揮領導幹部在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中的關鍵作用。領導幹部既應該做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組織者、推動者,也應該做道德建設的積極倡導者、示範者。要堅持把領導幹部帶頭學法、模範守法作為全面依法治國的關鍵,推動領導幹部學法經常化、制度化。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眾,是幹部成長成才的重要因素。領導幹部要努力成為全社會的道德楷模,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帶頭注重家庭、家教、家風,保持共產黨人的高尚品格和廉潔操守,以實際行動帶動全社會崇德向善、尊法守法。

⑶ 要深入開展道德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教育和治理,加強什麼建設

十八大報告中指出,要深入開展道德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教育和治理,加強回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答會誠信和司法公信建設,把加強道德教育和依法解決問題、健全制度保障結合起來,強化道德修養,強化職業操守,力爭使社會道德狀況明顯好轉,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提供強大精神動力和道德支撐。

⑷ 怎樣道德治理

道德治理是德性的治理,以制度的德性、權力的德性和官員的德性為保障,目的在於實現善治。道德治理首先需要對現有道德規范體系自身進行治理,即要建設優良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德規范體系和培養人們的道德自覺

⑸ 道德和法律對國家和社會治理各有什麼優缺點

談談道德和法律在治理國家中的作用
沒有法律是不行的。沒有法律的約束,這世界和各個社會不知道要亂成什麼樣子了。誰的法律維護誰的社會制度,在社會主義國家是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對置身於社會的任何一個人,是無法擺脫法律而生存的。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構建和加入WTO,所有市場主體都得遵循統一的規則或制度,在這種高度規則化的社會里,「法制手段」將越來越廣泛地運用於我們的現實社會關系中。這意味著,從個體人的日常生活行為到豐功偉業之創造,均離不開一定的法律知識或法律技能。中國的地理條件,文化,倫理道德,就形成了中國的國家的性質。不能與其它國家等同!因此,法律在國家中的作用也是不同的。道德是發展先進文化,構成人類文明,特別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內容。道德是以善惡為標准,調節人們之間和個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道德總是揚善抑惡的。道德與法律不同,它是依據社會輿論、傳統文化和生活習慣來判斷一個人的品質,主要依靠人們自覺的內心觀念來維持。人都是社會中的人,離開社會,人就無法生存。人一出生,便生活在家庭和社會里,便和別人發生這種或那種聯系。「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這句話,就說明了個人如果離開別人幫助就無法成長和生存。人來到世界上,總要和別人發生關系。在家裡要處理好與父母、兄弟、姐妹及夫妻的關系,在學校要處理好和老師、同學、工友們的關系,參加工作後要處理好和單位領導、同事、客戶之間的關系.在社會上要處理好和朋友、親戚等的關系。這些關系裡面就包含著許多復雜的道德關系。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道德的作用十分寬泛.它幾乎無處不在.並長期起作用。
人類的法律發展史告訴我們,從法律的產生到法治的實現就是一個道德法律化和法律道德化交互演進的過程。道德法律化強調人類的道德理念鑄化為法律,即善法之形成過程;法律道德化強調法律內化為人們的品質、道德。
凡是法治不及之處,皆是德治用武之地,法治不可能完全取代德治。德治是指在社會治理中對道德自律、道德教育、道德建設的重視和適用。法治與德治在社會治理中應是相輔相成、相互呼應的,即法律與道德雙管齊下、「綜合治理」。所謂道德的法律化,主要側重於立法過程,指的是立法者將一定的道德理念和道德規范或道德規則藉助於立法程序以法律的、國家意志的形式表現出來並使之規范化、制度化。法律與道德是兩種性質不同而有關系密切的社會現象。
其關系具體表現在:
1、法律是傳播道德的有效手段。道德可分為兩類:第一類是社會有序化要求的道德,如不得暴力傷害他人、不得用欺詐手段謀取權益、不得危害公共安全等;第二類包括那些有助於提高生活質量、增進人與人之間緊密關系的原則,如博愛、無私等。其中,第一類道德通常上升為法律,通過制裁或獎勵的方法得以推行。而第二類道德是較高要求的道德,一般不宜轉化為法律。法律的實施,本身就是一個懲惡揚善的過程,不但有助於人們法律意識的形成,還有助於人們道德的培養。
2、道德是法律的評價標准和推動力量,是法律的有益補充。第一,法律應包含最低限度的道德。沒有道德基礎的法律,是一種「惡法」,是無法獲得人們的尊重和自覺遵守的。第二,道德對法的實施有保障作用。「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執法者的職業道德的提高,守法者的法律意識、道德觀念的加強,都對法的實施起著積極的作用。第三,道德對法有補充作用。有些不宜由法律調整的,或本應由法律調整但因立法的滯後而尚「無法可依」的,道德調整就起了補充作用。
3、道德和法律在某些情況下會相互轉化。一些道德,隨社會的發展,逐漸凸現出來,被認為對社會是非常重要的並有被經常違反的危險,立法者就有可能將之納入法律的范疇。反之,某些過去曾被視為不道德的因而需用法律加以禁止的行為,則有可能退出法律領域而轉為道德調整。
總之,法律與道德是相互區別的,不能相互替代、混為一談,也不可偏廢,所以單一的法治模式或單一的德治模式不免有缺陷;同時,法律與道德又是相互聯系的,在功能上是互補的,都是社會調控的重要手段,這就使得德法並治模式有了可能。

⑹ 辯題社會治理中道德作用大一辯陳詞

一辯的功能是立論與下定義,准確定義相關立場的邊界。
從社會治理與道德的定義,道德的規范作用對於全社會而言,其影響力就可以定義為大,道德規范可以包括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
因此,有大與更大的比較,而不進行大小的比較。

⑺ 道德失范怎麼治理

第一,道德失范的治理,不能放鬆道德教育。要在抓好理論認知教育的同時,重視生活道德教育,注重言教與身教的統一,發揮好家長、幹部、道德模範的道德輻射的示範作用,與此同時,要為道德行為創設實現條件,解決好人們想道德而不能道德的難題,避免人們知而不行。

第二,道德失范的治理,要發揮好制度守護道德的功能。加強道德建設,必須要健全法律體系,懲惡揚善,使人們形成良好道德品行。在道德和制度的結合上,要注意三點。一是注意制度本身的合理性和合道德性。制度不合理,會誘發不道德行為。二是要發揮好制度的強制性制裁和懲罰作用。任何社會不能保證所有社會成員都能夠遵法守德,但是,一個良好的正義社會能夠做到對違法背德之人給予懲罰,實現矯正性公正。為此,需要完善法律細則,加大處罰力度,增加違法背德的成本和風險,使人們不敢踐踏法律和道德。三是要避免制度閑置的失效問題,樹立制度權威,做到違規必究,違規必罰,強化制度對道德的守護功能。

第三,道德失范的治理,要實行政府、社會組織和公民個體的共治。從政府角度來說,它的職責是加強對違法背德行為的懲治力度,嚴懲違法背德行為,伸張社會正氣;從社會組織來說,積極組織社會成員參與各種道德實踐活動;從社會個體來說,應該避免希望別人對自己講道德而不要求自己講道德的心態,增強公民的道德責任感。唯有政府、社會組織和公民共同擔責,才能建立一個道德的社會。
教化人心 導正人倫

⑻ 山西天元集團是如何實現綠色發展,道德治理的

主要的道德品質的話,我們要維護他吧,應該是。

⑼ 如何理解法律和道德在社會治理中的作用的關系,如題

道德與法律的關系的論文


內容摘要:法律與道德猶如車之兩輪、鳥之兩翼不可分離,二者的關系是一個歷史與現實中永恆的話題。人類的法律發展史告訴我們,從法律的產生到法治的實現就是一個道德法律化和法律道德化交互演進的過程。道德法律化強調人類的道德理念鑄化為法律,即善法之形成過程;法律道德化強調法律內化為人們的品質、道德。

不管法治這張天網如何恢恢,總有漏網之魚;不管法治調整的范圍多麼廣闊,總有鞭長莫及的地方。從這種意義上來說,凡是法治不及之處,皆是德治用武之地,法治不可能完全取代德治。〔1〕德治是指在社會治理中對道德自律、道德教育、道德建設的重視和適用。法治與德治在社會治理中應是相輔相成、相互呼應的,即法律與道德雙管齊下、「綜合治理」。中國古代的法律實際上是一種二元體制,就是兩種體系或淵源、形態的法律並存。一種是國家制定法,一種是「禮法」、「德法」。這兩種社會調節手段相互配合,把各種社會現象納入其調整范圍。而我國當代社會法律是唯一的社會調節手段,道德作為另一種調節手段存在嚴重缺位。這樣的一元法體制亟待調整。因此,有必要考察我國古代「禮」與「法」的關系,吸收其合理內核,建立起德法並治的二元法體制。

一、中國古代道德與法律關系之考察

「德」,在西周時是一個融道德、政治、信仰、策略為一體的綜合概念。它要求統治者敬天孝親,對己嚴格,與人為善,只能在不得已時才使用刑罰,而使用時必須慎重。儒家對「德」加以繼承和發展,一方面突出了「德」的政治意義,主要包括寬惠使民和實行仁政,認為「德」是治理國家、取得民心的主要方法;一方面抬高了「德」的地位,認為「德」高於君權與法律,是行政、司法的指導方針,即主張「德主刑輔」。〔2〕儒家的這種德治是以「禮」做為根本內容的。「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3〕禮的起源與宗教、祭祀、宗法有關,它體現了社會中的宗法身份等級,同時作為身份社會的古代中國也促成了禮的繁衍,兩者互為支架。但禮的范圍很難界定,它包羅萬象,無所不在,既可以是個人生活的基本信仰,又可以是治理家、國的根本綱領;它是對他人做道德評判和法律裁斷的最後依據,又是社會所有制中所包含的基本精神;它一方面細膩地對人的行為做出准則式規定,另一方面又對社會的方方面面作理論上的抽象。再論及「法」,「灋,刑也,平之如水;灋,所以觸不直者去之,從去」。〔4〕「平之如水」,有公平、正義之義。因此要正確理解禮與法的關系,就必須將其放入中國古代這片土壤中,以中國傳統的視角來審視。

(一)道德的法律化

所謂道德的法律化,主要側重於立法過程,指的是立法者將一定的道德理念和道德規范或道德規則藉助於立法程序以法律的、國家意志的形式表現出來並使之規范化、制度化。

(二)法律的道德化

以上考察反映的是中國古代傳統道德法律化的過程。下面再談另一主題——法律的道德化。法律與道德是兩種性質不同而有關系密切的社會現象,中國古代社會的「出禮入刑」產生了雙重結果:一方面,道德訓誡具有了法律的威勢,另一方面,法律規范同時要行道德的職能。所謂法律的道德化,主要側重於守法的過程,指的是法律主體把守法內化為一種道德義務,以道德義務對待法律義務。

(三)中國古代禮與法關系嬗變的特點

縱觀中國古代的「禮」與「法」的關系,道德法律化與法律道德化的嬗變過程表現出如下特點:1、儒家的「仁、義」思想是「禮」與「法」嬗變的基礎。儒家的思想在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社會中一直居於統治地位,其對當時中國的法律發揮著重要影響。「三綱五常」等儒家禮教是中國古代正統道德的一般原則。法律與道德發生沖突時,自漢唐始便以法律的讓步來解決:法律公然規定了「親親得相首匿」的制度,公然破壞了自己的尊嚴而開方便之門。這就是中國古代人的選擇。2、社會經濟狀況的發展是「禮」與「法」嬗變的條件。經濟的發達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同時也是人類向更高文明邁進的前提。中國古代的法律史表明,經濟的興衰與法律的道德性直接相關。經濟發達時期,人們對社會的道德要求較高,同時自身也表現出較高的道德水準,因此這時的法律體現著更廣泛的道德。與此相反,經濟蕭條時期,人們的道德表現較之以前欠缺,社會總體道德水平也下降,這時的法律就缺少道德的教化。3、維護封建皇權是「禮」與「法」嬗變的核心。不管法律與道德誰主沉浮,二者都要以維護封建皇權為其首要考慮,這也是階級社會道德與法律所不可逃脫的命運。4、權力階層的態度是「禮」與「法」嬗變的關鍵。申言之,「出禮入刑」即道德的法律化,要求道德須是符合權力階層意志的道德;重「禮」守「法」即法律的道德化,要求法律須是權力階層內化為其自身道德的法律。

道德與法律又是相互聯系的。它們都屬於上層建築,都是為一定的經濟基礎服務的。它們是兩種重要的社會調控手段,自人類進入文明社會以來,任何社會在建立與維持秩序時,都不能不同時藉助於這兩種手段,只不過有所偏重罷了。兩者是相輔相成、相互促益、相互推動的。其關系具體表現在:

1、法律是傳播道德的有效手段。道德可分為兩類:第一類是社會有序化要求的道德,即一社會要維系下去所必不可少的「最低限度的道德」,如不得暴力傷害他人、不得用欺詐手段謀取權益、不得危害公共安全等;第二類包括那些有助於提高生活質量、增進人與人之間緊密關系的原則,如博愛、無私等。其中,第一類道德通常上升為法律,通過制裁或獎勵的方法得以推行。而第二類道德是較高要求的道德,一般不宜轉化為法律,否則就會混淆法律與道德,結果是「法將不法,德將不德」。〔15〕法律的實施,本身就是一個懲惡揚善的過程,不但有助於人們法律意識的形成,還有助於人們道德的培養。因為法律作為一種國家評價,對於提倡什麼、反對什麼,有一個統一的標准;而法律所包含的評價標准與大多數公民最基本的道德信念是一致或接近的,故法的實施對社會道德的形成和普及起了重大作用。

2、道德是法律的評價標准和推動力量,是法律的有益補充。第一,法律應包含最低限度的道德。沒有道德基礎的法律,是一種「惡法」,是無法獲得人們的尊重和自覺遵守的。第二,道德對法的實施有保障作用。「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執法者的職業道德的提高,守法者的法律意識、道德觀念的加強,都對法的實施起著積極的作用。第三,道德對法有補充作用。有些不宜由法律調整的,或本應由法律調整但因立法的滯後而尚「無法可依」的,道德調整就起了補充作用。

3、道德和法律在某些情況下會相互轉化。一些道德,隨社會的發展,逐漸凸現出來,被認為對社會是非常重要的並有被經常違反的危險,立法者就有可能將之納入法律的范疇。反之,某些過去曾被視為不道德的因而需用法律加以禁止的行為,則有可能退出法律領域而轉為道德調整。

總之,法律與道德是相互區別的,不能相互替代、混為一談,也不可偏廢,所以單一的法治模式或單一的德治模式不免有缺陷;同時,法律與道德又是相互聯系的,在功能上是互補的,都是社會調控的重要手段,這就使得德法並治模式有了可能。

論思想道德與法律有關

一從社會學角度講,我國正在融入法治社會。對置身於未來社會的任何一個人,是無法擺脫法律而生存的。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構建和加入WTO,所有市場主體都得遵循統一的規則或制度,在這種高度規則化的社會里,「法制手段」將越來越廣泛地運用於我們的現實社會關系中。這意味著,從個體人的日常生活行為到豐功偉業之創造,均離不開一定的法律知識或法律技能。當我們以審思發展和關切生活的態度來判斷實踐視域時,自然會發現,必備的法律素養,已成為現代市民特別是青年學生們立足社會的不可或缺的基本要件。
何為法律素養,簡言之,是指認識和運用法律的能力或素質。一個人的法律素養如何,是通過其掌握、運用法律知識的技能及其法律意識表現出來的。法律知識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一是制定法中關於規則的知識,即所謂的法律條文體系;二是法律學問中關於原理的知識,即所謂的法律原理或法律理論。一般意義上的學法、懂法,就是要求既熟知一些基本的法律條文,同時又掌握一定的普遍適用的法律原理。而法律意識,它是社會意識的一種形式,「是人們的法律觀點和法律情感的總和,其內容包括對法的本質、作用的看法,對現行法律的要求和態度,對法律的評價和解釋,對自己權利和義務的認識,對某種行為是否合法的評價,關於法律現象的知識以及法制觀念等。」 [1] 良好的公民法律意識能驅動公民積極守法。公民只有具有了良好的法律意識,才能使守法由國家力量的外在強制轉化為公民對法律的權威以及法律所內含的價值要素的認同,從而就會嚴格依照法律行使自己享有的權利和履行自己應盡的義務;就會充分尊重他人合法、合理的權利和自由;就會積極尋求法律途徑解決糾紛和爭議,自覺運用法律的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和利益;就會主動抵制破壞法律和秩序的行為。另外,良好的公民法律意識能驅動公民理性守法,實現法治目標。理性守法來自以法律理念為基礎的理性法律情感和理性法律認知。法律意識,一般由法律心理、法律觀念、法律理論、法律信仰等要素整合構建,其中,法律信仰是法律意識的最高層次,也是大學生法制教育的核心。

⑽ 為什麼古代中國可以使用道德來治理國家,統治者想出台些什麼,只要往道德上一綁,頓時萬民臣服

因為古代社會是比爛的社會,也是生產力非常不發達,死亡隨時伴隨人們如影而行的時代。

所以人們必須需要道德才能活著,因為道德雖然不能帶來安全,帶來物資,帶來生產力,但是他能保證社會的有序性,這種有序性能讓人們從互相提防的無間地獄中解脫出來,可以得到喘息休息的機會,才有時間從事生產,人們從生產和學習得到的積累才有價值,而不是被人粗暴奪走或中止。(舉個例子,非洲人懶不愛種地,是因為戰火連綿,種了也會被人搶走,那還不如混日子)

所以人類作為守序生物,必須依賴於道德才能活下去。所以維護道德者,萬民稱贊,違背道德者所有人都恨不得殺了他,因為這觸及到了人生活下去的必需品——秩序

天下人供奉一人固然是不公平的,但是如果供奉的這一人能利用這么巨大的權威維護道德,從而維護社會秩序,那麼在那個混亂年代簡直是一種無形的巨大財富,一個穩定的社會,一個有道德所有人去維護的社會才有人活下去的基本條件。

所以古今中外,哪怕是孤懸海外和我們無法溝通的北美部落,都自然而然的形成了皇帝制度,而且所有的皇帝都需要維護一套適合當時國家需求的道德標准。這就是人類的客觀需求導致的——是社會在那個生產力不發達的客觀條件下,就必須走這一步。不走這一步的部落,分分死亡滅國,自然淘汰留下了皇帝制度的國家,直到下一個生產力革命的來臨

所以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無形道德的固化,人們終於脫離了隨時死亡的命運和失去秩序社會的恐懼後,人們才可以抽出手來,追求民煮,追求自由。正如馬克思所說的:有什麼樣的生產力,就會有什麼樣的社會關系。制度是建立在當時客觀的條件下的,古代生產力不發達就必然需要一個強有力的集全皇帝來維護一種道德,這樣才能保持秩序

所以違背道德,違背秩序的皇帝,下場一般都很慘,因為他不懂皇帝這個職業的本質。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