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整改整治 » 秦嶺治理

秦嶺治理

發布時間: 2020-11-23 21:18:54

❶ 秦嶺環保治理對中國生態平衡有何意義

巍巍秦嶺,素有「國家中央公園」之稱,是我國南北氣候的分界線,是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和天然氧吧,被稱為中國的脊樑、華夏民族的龍脈。保護秦嶺生態環境,使命光榮、職責重大;整治秦嶺北麓違建,守護好秦嶺綠水青山,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❷ 秦嶺地區 陝西在秦嶺生態治理中具體採取了有哪些措施

1.法——為「山」立法 探索長效保護機制
2013年,全國大城市中首次為一座大版山而專門設立的地方權法規——《西安市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正式施行。在此之前,2007年,《陝西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正式頒布。
2.山——整治掠奪式開采 不再新立礦業權
2015年4月,西安市政府制定公布《西安市秦嶺北麓礦山專項整治方案》,揭開了秦嶺北麓礦山整治序幕。方案整治范圍從採石礦山擴大到包括金屬類礦山在內的所有礦山,要求到2020年將全市現有61個礦權壓縮到17個以下,實現規模化集約化現代化開采,達到綠色礦山建設標准。
3.水——做大「水」文章 秦嶺之水潤澤京津
陝西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主要水源地,處於丹江口水庫上游的漢中、安康、商洛三市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重要的水源區,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可以說是「調秦嶺水,解京津渴」。
4.城——「山」、「城」相融 改變生活
守住綠水青山做大「根」產業,換回金山銀山。目前,佛坪縣實行山、水、林、草、田、園、路綜合治理,已治理水土流失面積93平方公里,治理區域呈現出「十里長溝茱萸香,小橋流水美山莊」的新農村景象。

❸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長江沿江地帶的開發及黃土高原的治理」愈發緊迫.小雲對此進行課題研究,請你根據

(1)圖中①線--秦嶺與淮河南北兩側,自然環境、地理景觀和居民的生產生活習慣有顯著的差異.從圖中可以看出,南京的緯度約為32°N.
(2)黃河、長江是我國的母親河,灌溉了流域內的農田,成為華夏文明的發源地.同時具有豐富的水能資源,流域內建設有眾多的水電站.
(3)長江沿江位於我國秦嶺、淮河以南的東部季風區,屬於濕潤地區,降水豐富,以水田為主,主要糧食作物是水稻,主食是米飯.長江沿江地帶的上海寶山、安徽馬鞍山、湖北武漢、重慶、四川攀枝花等構成了「鋼鐵工業走廊」的雛形.黃土高原地處秦嶺、淮河以北,屬於半濕潤地區,以旱地為主,主要糧食作物是小麥.
(4)近年來,長江上中游地區植被破壞嚴重,出現了和黃土高原同樣的環境問題--水土流失.關鍵是植樹種草,大力開展水土保持工作,控制水土流失,減少泥沙下泄.
故答案為:(1)①;32°N;(2)灌溉;(3)濕潤區;旱地;米飯;長江沿江地帶;(4)植樹種草,保持水土.

❹ 關於黃河的資料

黃河是中國北方的一條大河,長約5464公里,流域面積約752443平方公里。世界上最長的河流之一,中國第二長的河流。

黃河北源源於青藏高原巴彥哈拉山脈的一個分支——察哈西拉山南麓的扎曲。南源源於巴彥哈拉山脈各亞山北麓的卡吉曲,西源於星辰哈拉山西麓的經論證的宗列曲。

黃河中上游以山地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為主。由於河流中部流經中國黃土高原,攜帶大量泥沙,故又被稱為世界上最富含沙量的河流。然而,在中國歷史上,黃河下游的改道對人類文明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黃河是中華文明最重要的發源地。中國人稱之為「母親河」。每年將產生16億噸泥沙,其中12億噸將流入大海。其餘4億噸將長期留在黃河下游,形成有利於種植的沖積平原。

(4)秦嶺治理擴展閱讀:

關於黃河的傳說——大禹治水的故事:

傳說在帝堯時期,黃河流域經常發生洪水。為了制止洪水泛濫,保護農業生產,堯帝曾召集部落首領會議,徵求治水能手來平息水害。鯀被推薦來負責這項工作。

鯀接受任務後,採用堤工障水,作三仞之城,就是用簡單的堤埂把居住區圍護起來以障洪水,九年而不得成功,最後被放逐羽山而死。舜帝繼位以後,任用鯀的兒子禹治水。

禹總結父親的治水經驗,改鯀「圍堵障」為「疏順導滯」的方法,就是利用水自高向低流的自然趨勢,順地形把壅塞的川流疏通。把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窪地或湖泊,然後合通四海,從而平息了水患,使百姓得以從高地遷回平川居住和從事農業生產。

後來禹因此而成為夏朝的第一代君王,並被人們稱為「神禹」而傳頌與後世。

❺ 秦嶺北麓保護區的區域面積要官方數據

西安專項整治秦嶺北麓生態環境
秦嶺北麓生態環境保護中存在的「三亂」問題,已經引起西安市的高度關注。為了認真查處和制止各種違法違規行為,使嚴重破壞和污染秦嶺北麓生態環境的局面得到有效遏制,該市從現在開始至年底,對秦嶺北麓生態環境開展專項整治。

這次整治的范圍為該市所轄秦嶺北麓的周至、戶縣、長安、藍田、臨潼、灞橋6個區縣的44個鄉鎮,總面積為5197平方公里。整治的重點包括治理整個采礦企業亂采濫挖,旅遊景點和各類接待服務設施亂修亂建,廢水、廢氣、廢渣亂排亂放,25度以上陡坡開墾種地,修建公路中造成的生態破壞以及違法越權審批等6個方面的問題。

秦嶺北麓是西安市水源涵養林區和綠色安全屏障,是西安經濟發展的生命線,秦嶺北麓生態環境的保護關繫到該市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但該市去年對秦嶺北麓生態環境現狀實地調查的結果表明,170家采礦企業中,只有41家辦理了環境保護審批手續,現有77處旅遊景點和旅遊接待場所中,64家未辦理環保審批手續,未建污染治理設施。這些問題的存在,導致秦嶺北麓自然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加重,水土流失加劇,水源涵養功能下降,形勢十分嚴峻。為此,該市成立了由副市長楊廣信任組長的秦嶺北麓生態環境保護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將對各類違法企業和違法行為進行從嚴處罰,對違法單位拒不執行處理處罰規定和整改要求,以及屢查屢犯,明關暗開,弄虛作假的堅決予以打擊,對其法人代表嚴肅處理,直至追究刑事責任。對縱容袒護違法企業,干預執法監管的相關領導和責任人員,從嚴追究處理。
來源:陝西日報 2003、7、10

❻ 秦嶺北麓違建整治,周至縣仰天河水庫的鳳凰山莊為什麼沒有得到治理。佔用農田,污染水源合理合法嗎

是在秦嶺山腳下嗎?如果是的話,給中紀委舉報。打開中紀委網站就可以網上舉報。

❼ 黃河簡介

黃河,中國北部大河,全長約5464公里,流域面積約752443平方公里。世界第五大長河,中國第二長河。

黃河北源發源於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脈支脈北麓海拔4500米的約古宗列盆地,南源發源於巴顏喀拉山支脈各姿各雅山北麓的卡日曲,西源發源於星宿海西的約古宗列曲。呈「幾」字形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山西、陝西、河南、山東九個省、自治區,最後注入渤海。

美麗而古老的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還",這就是唐朝大詩人李白對黃河的贊嘆。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發源地。150萬年前在現今山西省黃河邊的芮城縣境內出現西候度猿人;100萬年前的蘭田猿人和30萬年前的大荔猿人在黃河岸邊取魚狩獵; 7萬年前山西襄汾丁村出現早期智人;3萬年前內蒙古烏審旗大溝灣出現晚期智人。

距今10000-7000年的細石器文化遺址、7000-3700年的新石器文化遺址、3700-2700年的青銅器文化遺址和出現於公元前770年的鐵器文化遺址等幾乎遍布黃河流域。從中石器時代起,黃河流域就成了我國遠古文化的發展中心,拉開了黃河文明發展的序幕。

黃河上遊河段水力資源豐富,從龍羊峽至青銅峽川峽相間,落差大,蘊藏著豐富的水力資源,那裡可以建造許多電站,已建立了好幾個大水電站。

黃河自孟津至入海口是黃河的下游,就是華北平原。這里河道寬闊,水流緩慢,攜帶的泥沙大量沉積下來,使河床不斷抬高。為了防止河水泛濫,河堤也不得不一再加高,自鄭州黃河花園口一段起,河床平均比兩岸地面高4-5米,有的地方甚至高達10米,成了世界聞名"地上懸河"。

黃河著名的壺口瀑布--雷霆萬鈞,奔騰而過,壺口象徵著中華民族不懼艱險,勇於開拓,勇往直前的黃河精神。著名的龍門--水流湍急,相傳鯉魚如果能跳過龍門就可成龍,產生「鯉魚跳龍門」的故事。又相傳是大禹治水所鑿開的峽口,因而又稱禹門口。

黃河是中華文明最主要的發源地,中國人稱其為「母親河」。每年都會生產十六億噸泥沙,其中有十二億噸流入大海,剩下四億噸長年留在黃河下游,形成沖積平原,有利於種植。

黃河的孕育、誕生、發展受制於地史期內的地質作用,以地殼變動產生的構造運動為外營力,以水文地理條件下本身產生的侵蝕、搬運、堆積為內營力。在成河的歷史過程中,運動不息,與時俱進。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與黃河下游的泥沙堆積在史前地質時期就在進行,史後受人類活動的影響與日俱增。

根據多方面的研究,古黃河有三個發展階段:第三紀至第四紀的早更新世為古黃河孕育期。第四紀中更新世(距今115萬年~10萬年)古黃河誕生成長期。晚更新世(距今10萬年~1萬年)黃河形成海洋水系。

1850年西山嘴以北烏加河下游淤塞斷流約15公里,南支遂成為主流,北支已成為後套灌區的退水渠。龍門~潼關河道擺動也較大。不過,這些河段演變對整個黃河發育來說影響不大。黃河的河道變遷主要發生在下游。

歷史上黃河下遊河道變遷的范圍,大致北到海河,南達江淮。據歷史文獻記載,黃河下游決口泛濫1500餘次,較大的改道有20多次。

(7)秦嶺治理擴展閱讀:

黃河的地貌特徵:

黃河流域西界巴顏喀拉山,北抵陰山,南至秦嶺,東注渤海。流域內地勢西高東低,高差懸殊,形成自西而東、由高及低三級階梯。

最高一級階梯是黃河河源區所在的青海高原,位於著名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東北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聳立著一系列北西——南東向山脈,如北部的祁連山,南部的阿尼瑪卿山和巴顏喀拉山。黃河迂迴於山原之間,呈「S」形大彎道。

河谷兩岸的山脈海拔5500~6000米,相對高差達1500~2000米。雄踞黃河左岸的阿尼瑪卿山主峰瑪卿崗日海拔6282米,是黃河流域最高點,山頂終年積雪,冰峰起伏,景象萬千。

❽ 西安目前環境保護設施有哪些

近年來,市政府高度重視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主要領導多次帶隊深入實地進行調研,聽取工作匯報,召開現場工作會解決保護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市秦嶺生態環境保護管理委員會多次召開全體成員會議,安排部署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明確各成員單位職責任務,堅持「統一監管、分工負責」的保護工作機制,有效開展各項保護工作;市「十二」次黨代會明確提出了把秦嶺北麓打造成「國家中央森林公園」和國際生態保護示範區的奮斗目標;這些都為做好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秦嶺生態環境保護的基本情況
「十一五」以來,市級各成員單位和沿山區縣政府各司其責,按照「統籌規劃、保護優先、科學利用、嚴格管理」的原則,積極實施生態保護和生態建設工程,大力整頓秦嶺北麓開發建設秩序,秦嶺北麓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得到有效遏制,生態功能得到恢復和提高,森林覆蓋率逐年提高,水土流失有效治理,水源地河源水質達到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標准,野生動植物生境不斷改善。
(一)植被保護
「十一五」期間,全市累計造林79.23萬畝,封山育林32.2萬畝,年均造林16萬畝,森林覆蓋率由42%增加到44.99%,高於全省7.73個百分點,列全國十五個副省級城市第五位。2011年,全市造林綠化10.4萬畝,退耕還林1.2萬畝。同時,認真落實森林防火工作地方政府行政首長負責制,加大防火宣傳力度;積極開展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森林火災受害率和病蟲害成災率均低於省上下達的控制指標。
(二)水資源保護
我市高度重視秦嶺北麓水源地的保護問題。依照《陝西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以下簡稱省《條例》)規定,劃定了水源地保護區范圍,實行分級保護,實施了一系列保護措施。一是開展黑河水源地專項整治,對違法採石活動進行治理,對水源地內農家樂設施進行清理拆除;二是啟動了黑河二期移民搬遷工作,分批對一、二級保護區內的群眾進行搬遷;三是在108國道南設立檢查站,杜絕有毒違禁物品進入水源保護區;四是在全市水源地保護區設立警示標志牌,建成城市供水水源水質實時監測系統,建立水源地水質旬報制度和水源地水質監測信息平台;五是加大秦嶺北麓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堅持山、水、田、林、路並舉,工程、生物、耕作、水利、政策措施並重,年平均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60平方公里。
(三)生物多樣性保護
「十一五」時期,我市大力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工程,完成了全市濕地資源調查,建立了周至黑渭濕地保護區和周至大熊貓自然保護區。目前秦嶺北麓自然保護區總數達到5個,總面積1004.04平方公里,佔山區面積的18.87%。通過就地保護和遷地保護,大熊貓、金絲猴、羚牛等珍稀瀕危野生動物得到有效保護。
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機構嚴格執行有關野生動植物保護的法律法規和政策,組織實施多項措施,加大執法力度,打擊了亂捕濫獵和運輸倒賣等違法活動。完成了《西安市野生動物疫源疫病野外監測》、《西安市珍貴野生植物資源調查及保護利用規劃》等10個項目的開發、編制和儲備,其中部分項目在國內處於領先水平。
(四)開發建設活動的生態環境保護
我市不斷加大力度規范秦嶺北麓各類開發利用活動,2006年市政府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秦嶺北麓及環山路區域規劃管理工作的通知》(市政發〔2006〕72號),遏制了秦嶺北麓區域及環山路兩側亂佔耕地、破壞綠化、亂搭亂建的勢頭。集中力量持續不斷地對礦產資源開發利用進行專項整治,對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和嚴重破壞生態環境的礦山均予以關閉。「十一五」期間,通過資源整合、關閉破壞生態環境和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礦山等措施,將采礦權減少到42個,減少率達58%。
二、秦嶺生態環境保護的主要工作
根據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對市人民政府關於秦嶺西安段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情況的審議意見,兩年來,我市進一步加大秦嶺生態環境保護的工作力度,細化工作措施,理順管理體制,完善制度規范,加強執法監察,強化宣傳教育,取得了較好的工作成效。
(一)加強保護管理機構建設
為了進一步加強我市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強化對秦嶺北麓的統一監管,去年3月,市委、市政府決定獨立設置市、區縣兩級秦嶺生態環境保護管理委員會辦公室(簡稱「秦嶺辦」)。市秦嶺辦由過去掛靠在市發改委改為獨立設置,核定行政編制18名,內設處室4個。隨後,市政府又批准成立了市、區縣兩級執法監察機構,批准事業編制123名;批准成立了市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公司,注冊資金8個億,其中市財政出資2個億。市、區縣兩級秦嶺保護機構的成立為我市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提供了組織保障。
(二)加快編制秦嶺生態環境保護與利用總體規劃和專項規劃
市秦嶺辦成立後,立即對我市秦嶺北麓的生態環境狀況進行摸底,成立了秦嶺生態環境保護總體規劃編制課題組,邀請組織國內有關專家參與規劃編制,並注重與「關—天規劃」、「大西安規劃」以及西安市「十二五」規劃相銜接。去年底,完成了《大秦嶺西安段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和《大秦嶺西安段保護利用總體規劃》,以上兩部規劃已經市政府常務會議和市委常委會議審議通過。目前,《大秦嶺西安段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正上報省政府批准。今年的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又對產業發展規劃等7個專項規劃的編製作了安排部署。
(三)加強秦嶺生態環境綜合治理
各成員單位與區縣政府加強協調,密切配合,對秦嶺生態環境開展了一系列綜合治理。一是加大生態建設力度,有效恢復植被,改善水生態環境。林業部門認真組織實施退耕還林、封山育林、秦嶺北麓直觀坡面綠化等工程;去冬今春,市秦嶺辦組織了「感恩秦嶺—我為秦嶺植棵樹」大型義務植樹活動,發動駐區項目單位、沿山群眾和社會志願者植樹109萬株;水務部門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加快黑河、澇河等中小河流治理;農業部門在環山旅遊帶大力發展雜果基地、現代農業展示基地。二是加大執法監察力度,大力進行環境整治。建立執法聯席會議制度、執法監察通報制度,市秦嶺監察支隊加強與國土、規劃、城鄉建設、林業、水務、環保等執法機構合作,開展對亂采亂挖、亂搭亂建、亂排亂放等違法行為的專項執法檢查,今年上半年共出動130餘次,發現違規建設50餘起,查處40起。三是實施「鐵錘治理」,嚴厲打擊破壞秦嶺生態環境的違法行為。按照省《條例》的規定,去年9月和今年4月,市秦嶺辦和臨潼、藍田、長安、戶縣、周至5個區縣政府組織了兩次聯合執法,拆除違規磚瓦窯7處,違法礦山生產線12條,違規沙石廠6處,違法建築10處,極大的震懾了破壞秦嶺生態環境的違法行為。
(四)嚴格項目管理
去年10月,市政府發布了《西安市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區內投資項目管理辦法(試行)》(市政辦發〔2011〕195號),對區域內投資項目實行全程監管。對已建成項目,加強對環保設施運行狀況的跟蹤檢查,凡排放不達標的,限期改正;對擅自突破規劃、更改建設內容嚴重破壞生態環境的,要求其立即整治;對未開工建設的保留項目,按照《大秦嶺西安段保護利用總體規劃》的要求,重新規劃報批;對新報項目,遵循先規劃、後建設的原則,突出環境影響評價,提高准入門檻,嚴格控制規劃條件。
(五)深化法律法規宣傳教育
省《條例》頒布以來,我市以宣傳貫徹省《條例》為重點,結合宣傳國家和省、市有關生態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開展了系列宣傳教育活動,營造了濃厚的保護氛圍,提高了廣大市民自覺保護秦嶺生態環境的意識。一是充分發揮媒體宣傳和監督作用,大力宣傳保護秦嶺生態環境的先進典型,曝光違法采礦、無序開發等企業和個人破壞秦嶺生態環境的違法行為。二是採取多形式、廣覆蓋的戶外宣傳,在重點道路、峪口、景區和水源保護區樹立宣傳牌;精心組織「五一」、國慶長假和「世界環境日」、「國際濕地日」等紀念日宣傳活動,向市民、遊客和「農家樂」經營戶發放法律法規和生態環境保護常識手冊。三是組織萬名志願者進山拾荒,護綠秦嶺,引導市民和遊客自覺保護秦嶺生態環境,激發其關愛秦嶺、感恩秦嶺的自豪感。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市雖然在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秦嶺北麓生態環境破壞和生態功能退化的問題並未徹底解決,近30年秦嶺北麓河流的天然徑流量下降了11.32%,2011年,19個河源水質監測斷面僅有9個達標,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形勢依然嚴峻,一是秦嶺的生態環境問題依然突出;二是生態環境保護政策體系還不健全;三是生態建設投入不足。針對以上存在問題,市政府及相關部門將認真研究,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提高保護水平,促進生態環境保護與資源科學利用良性互動。
(一)加快規劃編制工作。抓緊完成《大秦嶺西安段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報批工作,盡快組織編制有關專項規劃、分區規劃及城市設計。
(二)認真落實重點資源保護。加強森林植被保護,構建生態安全屏障;加強水資源保護,確保我市生產生活用水安全;加強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建設以自然保護區為主的物種保護體系。
(三)嚴格執行投資項目管理規定,更加註重開發利用活動的生態環境保護。建立完善項目審批工作流程,規范項目論證會審制度,建立健全項目建設的事前、事中、事後管理辦法;從嚴控制新建礦權數量,加強對現有采礦權的監管,治理恢復已閉坑礦山的生態環境;做好省市重大建設項目的生態環境保護。
(四)規范旅遊資源開發利用。按照《大秦嶺西安段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大秦嶺西安段保護利用總體規劃》和《西安秦嶺旅遊發展專項規劃》的要求,秦嶺旅遊發展布局形成以環山路為主線,以樓觀、草堂、終南山、輞川、驪山為重點區域的「一軸五片區」的空間結構,形成以自然生態、宗教文化、生態觀光為主體的旅遊產品體系。加快終南山世界地質公園建設和重點旅遊景區的整合工作,規范森林公園建設,完善重點景區和峪口旅遊服務設施建設,在打造「5A」級景區方面取得實質性進展。
(五)完善秦嶺生態環境保護的政策體系。一是建立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專項資金,納入市級財政預算,用於支持植被保護、治理水土流失、污染減排等工作;二是加快建立生態補償機制,使水源保護地、生態保護地等區域居民逐步享受基本均等的公共服務;三是建立秦嶺生態環境保護考核制度,在定期進行考核評價的基礎上,納入年度目標考核;四是研究有關秦嶺生態環境保護的鼓勵性政策,提出有關生態修復、生態補償等方面的政策建議,做好秦嶺生態功能區立法的前期調研工作。
(六)加強執法監督,依法保護生態環境。進一步健全執法監管體制,建立完善社會監督舉報機制和執法監察通報制度,定期進行專項執法檢查,對重點區域組織聯合執法,嚴肅查處違規建設、違法排污、破壞植被、亂捕濫獵、非法采礦等行為,實現執法監察網路全覆蓋。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書長、各位委員,隨著生態建設和保護力度加強,未來5年,秦嶺北麓生態環境將不斷提升,生態功能日益彰顯,生態空間與產業空間相互滲透,「山水秦嶺、人文西安」的獨特魅力充分展示,形成城市與山水相融合、生態與經濟社會相協調、人與自然相和諧的發展新格局,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國家中央森林公園和國際生態保護示範區。

❾ 地理填空(關於黃土高原)

1、太行山;秦嶺;
2、d;
3、治理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措施包括水土保持和綜合治理。水土保持的原則:調整土地利用結構與布局,治理和開發相結合。基本措施有:壓縮農業用地,採用現代農業技術,建設旱澇保收、高產穩產的基本農田。擴大林、草種植面積。保護和改善天然草場,規定合理的載畜量。露天采礦,及時回填復墾。

❿ 西安如何持續發力整治秦嶺北麓違建

整治秦嶺北麓違建,西安正在持續發力。8月21日,西安市紀委監察委公布了秦嶺北麓違法建設投訴舉報渠道,廣泛接受市民群眾投訴舉報。接受舉報內容包括黨員、幹部參與秦嶺北麓違法建設和其他各類違法建設、破壞生態環境問題等違紀違法問題。

拆違面積超過三萬平方米的還有藍田縣。根據藍田縣委宣傳部8月19日發布的信息,該縣排查各類點位53860個,發現疑似違建669個,經縣鎮兩級研判排除疑似違建571個,現剩餘疑似違建98個,拆除面積32150平方米。

率先打響秦嶺北麓集中拆違行動第一炮的鄠邑區,拆違面積也已達上萬平方米。鄠邑區委宣傳部發布的信息顯示,截止8月18日,全區累計排查點位17792個,發現疑似違建444個,其中疑似別墅類24宗64棟,累計拆除疑似違建48處17378.26平方米,其中,拆除疑似違建別墅37棟15881.26平方米。同時,區委、區政府大力宣傳並鼓勵業主自行拆除違建別墅,至今,業主已自行拆除23棟9196.26平方米,依法集中拆除3宗14棟6685平方米。

此外,截止8月19日,周至縣全縣累計排查點位33197個,發現疑似點位72個,依法集中拆除違法建築8處6812平方米;臨潼區於8月20日集中對代王、鐵爐、仁宗等6個街道的8處共計2185.3平方米的違法建築進行拆除。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