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坡的治理
『壹』 滑坡的成因是什麼如何治理滑坡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體或者岩體,受河流沖刷、地下水活動、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響,在重力作用下,沿著一定的軟弱面或者軟弱帶,整體地或者分散地順坡向下滑動的自然現象。運動的岩(土)體稱為變位體或滑移體,未移動的下伏岩(土)體稱為滑床。
強度因素
滑坡的活動強度,主要與滑坡的規模、滑移速度、滑移距離及其蓄積的位能和產生的功能有關。一般講,滑坡體的位置越高、體積越大、移動速度越快、移動距離越遠,則滑坡的活動強度也就越高,危害程度也就越大。具體講來,影響滑坡活動強度的因素有:
地形:坡度、高差越大,滑坡位能越大,所形成滑坡的滑速越高。斜坡前方地形的開闊程度,對滑移距離的大小有很大影響。地形越開闊,則滑移距離越大。開闊程度對滑移距離的大小有很大影響。地形越開闊,則滑移距離越大。
岩性:組成滑坡體的岩、土的力學強度越高、越完整,則滑坡往往就越少。構成滑坡滑面的岩、土性質,直接影響著滑速的高低,一般講,滑坡面的力學強度越低,滑坡體的滑速也就越高。
地質構造:切割、分離坡體的地質構造越發育,形成滑坡的規模往往也就越大越多。
誘發因素:誘發滑坡活動的外界因素越強,滑坡的活動強度則越大。如強烈地震、特大暴雨所誘發的滑坡多為大的高速滑坡。
人為因素
違反自然規律、破壞斜坡穩定條件的人類活動都會誘發滑坡。例如:
1.開挖坡腳:修建鐵路、公路、依山建房、建廠等工程,常常因使坡體下部失去支撐而發生下滑。例如我國西南、西北的一些鐵路、公路、因修建時大力爆破、強行開挖,事後陸陸續續地在邊坡上發生了滑坡,給道路施工、運營帶來危害。
2.蓄水、排水:水渠和水池的漫溢和滲漏,工業生產用水和廢水的排放、農業灌溉等,均易使水流滲入坡體,加大孔隙水壓力,軟化岩、土體,增大坡體容重,從而促使或誘發滑坡的發生。水庫的水位上下急劇變動,加大了坡體的動水壓力,也可使斜坡和岸坡誘發滑坡發生。支撐不了過大的重量,失去平衡而沿軟弱面下滑。尤其是廠礦廢渣的不合理堆棄,常常觸發滑坡的發生。
此外,劈山開礦的爆破作用,可使斜坡的岩、土體受振動而破碎產生滑坡;在山坡上亂砍濫伐,使坡體失去保護,便有利於雨水等水體的入滲從而誘發滑坡等等。如果上述的人類作用與不利的自然作用互相結合,則就更容易促進滑坡的發生。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類越來越多的工程活動破壞了自然坡體,因而滑坡的發生越來越頻繁,並有愈演愈烈的趨勢。應加以重視。
滑坡的防治要貫徹「及早發現,預防為主;查明情況,綜合治理;力求根治,不留後患」的原則結合邊坡失穩的因素和滑坡形成的內外部條件,治理滑坡可以從以下兩個大的方面著手[4]
消除和減輕水的危害
滑坡的發生常和水的作用有密切的關系,水的作用,往往是引起滑坡的主要因素,因此,消除和減輕水對邊坡的危害尤其重要,其目的是:降低孔隙水壓力和動水壓力,防止岩土體的軟化及溶蝕分解,消除或減小水的沖刷和浪擊作用。具體做法有:防止外圍地表水進入滑坡區,可在滑坡邊界修截水溝;在滑坡區內,可在坡面修築排水溝。在覆蓋層上可用漿砌片石或人造植被鋪蓋,防止地表水下滲。對於岩質邊坡還可用噴混凝土護面或掛鋼筋網噴混凝土。排除地下水的措施很多,應根據邊坡的地質結構特徵和水文地質條件加以選擇。
常用的方法有:1,水平鑽孔疏干;2,垂直孔排水;3,豎井抽水;4,隧洞疏干;5,支撐盲溝。
改善邊坡岩土力學強度
通過一定的工程技術措施,改善邊坡岩土體的力學強度,提高其抗滑力,減小滑動力。常用的措施有:1,削坡減載;用降低坡高或放緩坡角來改善邊坡的穩定性。削坡設計應盡量削減不穩定岩土體的高度,而阻滑部分岩土體不應削減。此法並不總是最經濟、最有效的措施,要在施工前作經濟技術比較。2,邊坡人工加固;常用的方法有:1,修築擋土牆、護牆等支擋不穩定岩體;2,鋼筋混凝土抗滑樁或鋼筋樁作為阻滑支撐工程;3,預應力錨桿或錨索,適用於加固有裂隙或軟弱結構面的岩質邊坡;4,固結灌漿或電化學加固法加強邊坡岩體或土體的強度;5,SNS邊坡柔性防護技術等;6,鑲補溝縫。對坡體中的裂隙、縫、空洞,可用片石填補空洞,水泥沙漿溝縫等以防止裂隙、縫、洞的進一步發展。
『貳』 滑坡的防治措施
滑坡的發生常和水的作用有密切的關系,水的作用,往往是引起滑坡的主要因素,因此,消除和減輕水對邊坡的危害尤其重要,其目的是:降低孔隙水壓力和動水壓力,防止岩土體的軟化及溶蝕分解,消除或減小水的沖刷和浪擊作用。具體做法有:防止外圍地表水進入滑坡區,可在滑坡邊界修截水溝;在滑坡區內,可在坡面修築排水溝。在覆蓋層上可用漿砌片石或人造植被鋪蓋,防止地表水下滲。對於岩質邊坡還可用噴混凝土護面或掛鋼筋網噴混凝土。排除地下水的措施很多,應根據邊坡的地質結構特徵和水文地質條件加以選擇。
常用的方法有:1,水平鑽孔疏干;2,垂直孔排水;3,豎井抽水;4,隧洞疏干;5,支撐盲溝。 當遇滑坡發生時,至少應當做到如下幾點:
(1)當處在滑坡體上時,首先應保持冷靜,不能慌亂。要迅速環顧四周,向較安全的地段撤離。一般除高速滑坡外,只要行動迅速,都有可能逃離危險區段。跑離時,向兩側跑為最佳方向。在向下滑動的山坡中,向上或向下跑都是很危險的。當遇無法跑離的高速滑坡時,更不能慌亂,在一定條件下,如滑坡呈整體滑動時,原地不動,或抱住大樹等物,不失為一種有效的自救措施。如1983年3月7日發生在甘肅省東鄉縣的著名的高速黃土滑坡——灑勒山滑坡中的倖存者就是在滑坡發生時,緊抱住滑坡體上的一棵大樹而得生。
(2)當處於非滑坡區,而發現可疑的滑坡活動時,應立即報告鄰近的村、鄉、縣等有關政府或單位。如群測群防站或縣、市、地區及省政府,均設有「國土資源局」。該機構應責無旁貸地擔當此項責任。並立即組織有關政府、單位、部隊、專家及當地群眾參加搶險救災活動。
(3)政府部門應立即實施應急措施(或計劃),迅速組織群眾撤離危險區及可能的影響區。並通知鄰近的河谷、山溝中的人們做好撤離准備,密切注視災情的漫延和轉化。如滑坡常在暴雨、洪水中轉化為泥石流災害(即次生災害)。注意、因滑坡可能危害到的某些生命線工程(如水庫、干線鐵路、干線公路、發電廠、通訊設備、干線渠道等)所引發的次生災害或第三次災害的發生,如火災、洪水等。注意調查滑坡是否有間歇性活動特點,盡可能確定其再次活動的可能性和時間。如果必要的話(需經有關專家或科技人員論證),應迅速設立觀測點(站)或觀測網,密切注視其變化動態,「亡羊補牢,猶未為晚」。 (1)人工呼吸。在施行人工呼吸前,應首先清除患者口中污物,取去口中的活動義齒,然後使其頭部後仰,下頜抬起,並為其松衣解帶,以免影響胸廓運動。人工呼吸救護者位於患者頭部一側,一手托起患者下頜,使其盡量後仰,另一手掐緊患者的鼻孔,防止漏氣,然後深吸一口氣,迅速口對口將氣吹入患者肺內。吹氣後應立即離開患者的口,並松開掐鼻的手,以便使吹入的氣體自然排出,同時還要注意觀察患者胸廓是否有起伏。成人每分鍾可反復吸入16次左右,兒童每分鍾20次,直至患者能自行呼吸為止。
(2)心臟按摩。如果患者心跳停止應在進行人工呼吸的同時,立即施行心臟按摩。若有2人搶救,則一人心臟按壓5次,另一人吸氣1次,交替進行。若單人搶救,應按壓心臟15次,吹氣2次,交替進行。按壓時,應讓患者仰卧在堅實床板或地上,頭部後仰,救護者位於患卧一側,雙手重疊,指尖朝上,用掌根部壓在胸骨下1/3處(即劍突上兩橫指),垂直、均勻用力,並注意加上自己的體重,雙臂垂直壓下,將胸骨下壓3~5厘米,然後放鬆,使血液流進心臟,但掌根不離胸壁。成年患者,每分鍾可按壓80次左右,動作要短促有力,持續進行。一般要在吹氣按壓1分鍾後,檢查患者的呼吸、脈搏一次,以後每3分鍾復查一次,直到見效為止。
『叄』 滑坡的應急治理措施有哪些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體或者岩體,受河流沖刷、地下水活動、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響,在重力作用下,沿著一定的軟弱面或者軟弱帶,整體地或者分散地順坡向下滑動的自然現象。運動的岩(土)體稱為變位體或滑移體,未移動的下伏岩(土)體稱為滑床。
『肆』 滑坡治理工程
按滑坡治理工程的施工方式、適用條件和主要作用,滑坡治理工程可分為避讓、護坡護岸、削方減載、排水防滲、排引地下水、攔擋抗滑、固結加固和生物工程等。在滑坡的工程治理時,可根據滑坡體的特徵、危險性、發展趨勢和受災范圍、對象、經濟承受能力等具體情況,選擇以下常見治理工程的一種或多種。
1.地表排水工程
水是滑坡發生和發展的重要因素,排除或減輕水的作用至關重要。地表排水工程容易實施且見效快,是任何一個滑坡治理不可缺少的工程之一。它既可作為應急工程的一部分,也可作為永久治理工程之一。
地表排水系統主要包括滑坡區以外山坡截水溝、滑坡上的樹枝狀排水溝及坡腳的自然邊溝。坡腳的自然邊溝是歷史上已經形成的排水通道,要充分利用,並應及時疏通,使其排水通暢。
2.地下排水工程
地下排水工程是治理滑坡的主體工程之一,特別是地下水豐富地段的滑坡,地下排水工程是優先考慮的措施,它比支擋工程投資少,但可發揮較大的作用,主要是截斷補給滑坡體滑帶岩土的地下水源,排除或減輕地表水的作用,提高岩土體的抗剪強度,從而提高滑坡的穩定性。地下排水工程的實施,可減少甚至取消支擋工程,節約投資。
常用的地下排水工程有:截水盲溝、截水盲硐、仰斜或水平孔群排水、垂直鑽孔排水、井點抽水、虹吸排水、支撐盲溝等。
3.抗滑支擋工程
抗滑支擋工程主要包括抗滑擋土牆、抗滑樁、錨桿與錨索、預應力錨索框架或地梁等。抗滑擋土牆、抗滑樁、錨索、預應力錨索框架或地梁,可迅速地恢復和增加滑坡的抗滑力,從而提高滑坡的穩定性。因此,這些工程措施在進行滑坡的防治工程設計時被廣泛應用。
4.削方減載或清除滑坡體
削方減載是在掌握變形破壞規模、破壞面分布及強度之後,依據穩定性分析所要求的安全系數進行。一般以削減頂部、後部岩土體為主,中部及前緣一般禁止削方。特殊情況下,對於一些規模較小、工程量不大的滑坡體,可考慮將其全部挖除,但必須確保滑坡體上方坡體的穩定。
5.反壓坡腳
反壓坡腳是在滑坡前緣或剪出口附近填方壓腳,以增大抗滑段的抗滑力。採用此措施的前提條件是滑坡前緣必須有抗滑地段存在。
6.護坡工程
護坡工程主要是對滑坡坡面的加固處理。目的是防止地表水沖刷和滲入坡體。對於黃土和膨脹土地區的滑坡,坡面加固效果明顯。具體措施有漿砌片石護坡、混凝土方格骨架護坡等。
此外,還可採用注漿加固、滑帶爆破、滑帶土焙燒等工程措施防治滑坡。
『伍』 滑坡的防治有哪些
研究滑坡規律的目的在於有效地預防和整治滑坡,以減少其對生活和生產設施的危害,並保持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不遭其污染。滑坡的防治要貫徹「及早發現,預防為主;查明情況,綜合治理;力求根治,不留後患」(徐邦棟,2001)的原則。
一、預防為主和早治、治小
山坡在大自然的營力作用下,經一定年限有的可產生滑坡,系地貌演變和河谷發育的自然規律,但該滑坡所在的山坡,一般均具有明顯的不良地貌與地質條件。當地若是處於雨水豐沛、地震頻繁且烈度高以及岸邊水流沖刷等惡劣的環境下,雖然在當時只是局部變形尚未引起坡體不穩,但任其發展,有的可因失去抗力而導致坡體整體失穩形成大范圍的滑坡與崩塌。因此,對局部變形先行加固可限制其發展,當時所耗費用甚少,即達「早治治小」的目的(徐邦棟,2001)。
(一)預防滑坡生成和危害的對策
1)恢復大區域的植被以防止氣象變化是全球防災、減災的戰略對策,從中可減少滑坡的新生與復活。
2)對處於極限穩定狀態的山坡及不良地質地段,應以抑制和控制滑坡發展的作用因素為對策。
3)自然因素或人為活動促使穩定的山坡出現滑坡變形,在其初期即應恢復原山坡的地質環境阻止其惡化。
4)對大型、巨型滑坡或在徐變(蠕動或流變)的高大岩體,由於危害重而整治費用浩大,在查清後常以繞避其危害范圍為主要對策。在一般大、中型滑坡或潛在滑坡的地段,經繞避方案比選後仍以通過為宜時,應以「治早」和「根治」為主,避免惡化後冒災害的風險。
5)各項生活與生產設施在擬建之初,是預防滑坡生成和避免其危害的最佳期間。
(二)在滑坡或潛伏滑坡地段布置建築設施時應規劃的預防措施
1)在較大滑坡(或潛伏滑坡)地段,一般從獲得定性的地質資料大致定量後即進行繞開與加固滑坡的方案比選。
2)所有預防措施中對有把握者,可採用永久性工程,一次建成,一勞永逸;對把握不大者則先做成臨時工程,但要能隨時加固改成永久性工程,避免造成浪費。
3)一般帶永久性的預防措施,其結構強度應大於圍岩的剛度,即可整體變形而不破壞,可從變形跡象判斷滑坡性質,盡可能再加固使用。
二、滑坡治理措施
(一)消除和減輕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危害
水的作用往往是引起滑坡的主要因素。因此,消除和減輕水對邊坡的危害尤其重要(徐邦棟,2001),其目的是降低孔隙水壓力和動水壓力,防止岩土體的軟化及溶蝕分解,消除或減小水的沖刷和浪擊作用。具體做法:防止外圍地表水進入滑坡區,可在滑坡邊界修截水溝;在滑坡區內,可在坡面修築排水溝;在覆蓋層上可用漿砌片石或人造植被鋪蓋,防止地表水下滲。對於岩質邊坡還可用噴混凝土護面或掛鋼筋網噴混凝土。排除地下水的措施很多,應根據邊坡的地質結構特徵和水文地質條件加以選擇。常用的方法:①水平鑽孔疏干;②垂直孔排水;③豎井抽水;④隧洞疏干;⑤支撐盲溝。
(二)改善邊坡岩土體的力學強度
通過一定的工程技術措施,改善邊坡岩土體的力學強度,提高其抗滑力,減小滑動力。常用的措施:①削坡減載,用降低坡高或放緩坡角來改善邊坡的穩定性。削坡設計應盡量削減不穩定岩土體的高度,而阻滑部分岩土體不應削減。此法並不總是最經濟、最有效的措施,要在施工前作經濟技術比較。②邊坡人工加固,常用的方法:A.修築擋土牆、護牆等支擋不穩定岩體;B.鋼筋混凝土抗滑樁或鋼筋樁作為阻滑支撐工程;C.預應力錨桿或錨索,適用於加固有裂隙或軟弱結構面的岩質邊坡;D.固結灌漿或電化學加固法加強邊坡岩體或土體的強度;E.邊坡柔性防護技術等。
『陸』 滑坡產生的條件及主要防治措施有哪些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體或者岩體,受河流沖刷、地下水活動、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響,在重力作用下,沿著一定的軟弱面或者軟弱帶,整體地或者分散地順坡向下滑動的自然現象。運動的岩(土)體稱為變位體或滑移體,未移動的下伏岩(土)體稱為滑床。
主要防治措施:
1)避:加強監測,做好預報,提早組織人員疏散和財產轉移。
2)排:截、排、引導地表水和地下水,開挖排水和截水溝將地表水引出滑坡區;對滑坡中後部裂縫及時進行回填或封堵處理,防止雨水沿裂隙滲入到滑坡中,可以利用塑料布直接鋪蓋,或者利用泥土回填封閉;實施盲溝、排水孔疏排地下水。
3)擋:採用抗滑樁、擋土牆、錨索、錨桿等工程對滑坡進行支擋,是滑坡治理中採用最多、見效最快的手段。
4)減:當滑坡仍在變形滑動時,可以在滑坡後緣拆除危房,設置清除部分土石,以減輕滑坡的下滑力,提高整體穩定性。
5)壓:當山坡前緣出現地面鼓起和推擠時,表明滑坡即將滑動。
這時應該盡快在前緣堆積砂石壓腳,抑制滑坡的繼續發展,為財產轉移和滑坡的綜合治理贏得時間。
6)固:結合微型樁群對滑帶土灌漿提高滑帶土的強度,增加滑坡自抗滑力。
『柒』 滑坡治理有賠償嗎
山區滑坡搬遷補償?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並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如洪水、旱澇、戰爭等 " 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或者造成他人損害的,不承擔民事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連日暴雨引發山體滑坡,故僱主可不承擔民事責任。對於國家是否有政策,你可咨詢當地民政部門,能給多少補償救濟。個人認為,這么大的自然災害,當地政府應該給受災家庭救濟的。
附著物補償費用地單位對被徵用土地上的附著物,如房屋、其它設施,因征地被毀損而向該所在人支付的一種補償費用。安置補助費、用地單位對被征地單位安置因征地所造成的富餘勞動力而支付的補償費用。
一、補償標准:
1、各項征地補償費用的具體標准、金額由市、縣政府依法批準的征地補償安置方案規定。
2、土地被徵用前3年平均年產值的確定,有關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的補償標准,按當地統計部門審定的最基層單位統計年報和經物價部門認可的單價為准。
3、按規定支付的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可增加安置補助費。
註:以上資料僅供參考,具體補償標准需咨詢當地的政府部門。
『捌』 滑坡的防治原則是什麼滑坡的防治措施有 哪些
滑坡易發生的地段及主要誘發因素
總體上來說,滑坡一般多發於岩、土體比較破碎、疏鬆,地形起伏變化較大,植被覆蓋較差的地區;一些山區丘陵和工程建設活動、礦石開發劇烈的地區,通常也是滑坡多發地帶。
滑坡發生的主要誘發因素:
(1)降雨因素:大雨、暴雨和長時段的連續降雨等使地表水滲入坡體,既軟化了岩、土及其中的軟弱面,削弱阻滑力,又附加了坡體自重,極易誘發滑坡。
(2)地震動效應:地震引起坡體晃動,破壞坡體平衡,也易引發滑坡。
(3)地表水的沖刷、浸泡作用:河流、湖泊等水體不斷沖刷、浸泡坡腳,削弱坡體的支撐力或軟化岩土降低其強度,也可能會促使滑坡發生。
(4)不合理的人類活動:如爆破、切坡載入、地下采空、水庫蓄(泄)水、引水渠滲漏、施工機械強烈振動等人類活動均會改變坡體的原始平衡狀態,可能會誘發滑坡。
2.滑坡防治原則
滑坡防治是一個系統工程。它包括預防滑坡發生和治理已經發生的滑坡兩大領域。 「預防」是針對尚未產生嚴重變形與破壞的斜坡,或者是針對有可能發生滑坡的斜坡;「治理」是針對已經產生嚴重變形與破壞、有可能發生滑坡的斜坡,或者是針對已經發生滑坡的斜坡。也就是說,一方面要加強地質環境的保護與治理,預防滑坡的發生;一方面要加強前期地質勘察和研究,妥善治理已經發生的滑坡,使其不再發生。要保證做到 「防中有治,治中有防」。
同時,滑坡防治應採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以及宣傳教育措施、政策法規措施等多種措施綜合防治,才能取得最佳防治效果。
因此,滑坡防治應堅持「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防治」的原則。
3.滑坡防治工程措施
根據滑坡防治原則,滑坡的防治要貫徹「及早發現,預防為主;查明情況,綜合治理」的原則結合邊坡失穩的因素和滑坡形成的內外部條件,治理滑坡的一般工程措施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①消除或削弱使斜坡穩定性降低的各種因素;②降低滑坡體的下滑力和提高滑坡體的抗滑力;③保護附近建築物的防禦措施。
一、消除或削弱使斜坡穩定性降低的因素
這項措施是指在斜坡穩定性降低的地段,消除或削弱使斜坡穩定性降低的主導因素的措施。可分為以下兩類:
1、針對改變斜坡形態的因素的措施為了使斜坡不受地表水流沖刷,防止海、湖、水庫波浪的沖蝕和磨蝕,可修築導流堤(順壩或丁壩)、水下防波堤,也可在斜坡坡腳砌石護坡,或採用預制混凝土沉排等。
2、針對使斜坡岩土體強度降低的因素的措施 (1)防止風化
為了防止軟弱岩石風化,可在人工邊坡形成後,用灰漿護面,或者在坡面上砌築一層漿砌片石,並在坡腳設置排水設施,排除坡體內的積水。對於膨脹性較強的粘土斜坡,可在斜坡上種植草皮,使坡面經常保持一定的濕度,防治土坡開裂,減少地表水下滲,避免土體性質惡化、強度降低而發生滑坡。
(2)消除和減輕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危害
滑坡的發生常和水的作用有密切的關系,水的作用,往往是引起滑坡的主要因素,因此,消除和減輕水對邊坡的危害尤其重要,其目的是:降低孔隙水壓力和動水壓力,防止岩土體的軟化及溶蝕分解,消除或減小水的沖刷。
(二)、改善邊坡岩土體的力學強度
通過一定的工程技術措施,改善邊坡岩土體的力學強度,提高其抗滑力,減小滑動力。常用的措施有:
1、削坡減載;用降低坡高或放緩坡角來改善邊坡的穩定性。削坡設計應盡量削減不穩定岩土體的高度,而阻滑部分岩土體不應削減。此法並不總是最經濟、最有效的措施,要在施工前作經濟技術比較。
2、邊坡人工加固;常用的方法有:①修築擋土牆、護牆等支擋不穩定岩體;②鋼筋混凝土抗滑樁或鋼筋樁作為阻滑支撐工程;③預應力錨桿或錨索,適用於加固有裂隙或軟弱結構面的岩質邊坡;④固結灌漿或電化學加固法加強邊坡岩體或土體的強度;⑤SNS邊坡柔性防護技術等。
(三)、直接降低滑動力和提高抗滑力
這類措施主要針對有明顯蠕動因而即將失穩滑動的坡體,以求迅速改善斜坡穩定條件,提高其穩定性。
1、清除或削坡減荷與壓腳
斜坡上的危岩或局部不穩定塊體,一般可清除。若清除困難或不可能時,可支撐加固以防止其墜落,以免影響坡體穩定和建築物安全。
2 、改變滑坡體外形,設置抗滑建築物
(1)削坡減重:常用於治理處於「頭重腳輕」狀態而在前方又沒有可靠的抗滑地段的滑體,使滑體外形改善、重心降低,從而提高滑體穩定性。
(2)修築支擋工程:因失去支撐而滑動的滑坡或滑坡床陡,滑動可能較快的滑坡,採用修築支擋工程的辦法,可增加滑坡的重力平衡條件,使滑體迅速恢復穩定。支擋建築物種類有:抗滑片石垛、抗滑樁、抗滑擋牆等。
『玖』 滑坡應急治理措施有哪些
及時填堵斜坡上的裂縫。如果在斜坡上有存在一段時間的裂縫,除了開展監測外,還要對裂縫進行封堵處理,防止雨水沿裂隙滲入地下。可以用塑料布直接鋪蓋,或用泥土回填封閉裂縫。另外,還可以開挖排水溝把斜坡上的地表水引出滑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