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整改整治 » 醫院院感整改報告

醫院院感整改報告

發布時間: 2020-11-23 13:50:35

Ⅰ 科室院感存在問題及整改措施

存在問題:

診斷報告書寫不規范,各寫各的,詳簡不一,責任心因素,有待提高。遲到、早退、串崗現象時有發生,工作時間玩手機,上網,接打電話現象存在,服務態度有時生硬,時有漏收及人情檢查現象,新項目、新技術的開展比較匱乏。

整改措施:

加強科室管管理,在實際工作中,科主任要了解科室每個人員的性格和特長,做到知人善任,用其所長,避其所短,充分調動和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

作為一名管理者,切忌採用簡單粗暴、一味壓制的管理方法對待下屬,做到就事論事,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對每一名員工都應給予充分的信任和尊重,做到在工作上幫助、支持,在生活中關心、愛護。

(1)醫院院感整改報告擴展閱讀

檢驗科加強科室管理的措施堅持一切以病人為中心、一切為臨床服務,嚴格遵守醫院的各項規章制度,不斷提高檢驗質量和服務質量,檢驗科進一步加強科室管理,擬採取以下措施和管理辦法。

一、進一步完善科室相關制度,科室管理才有章可循,檢查、監督、約束科室人員遵紀守法,實行制度化管理。

二、成立科室管理小組,以科室主任為組長,各專業組長(負責人)為成員。管理小組主要參與制定科內各種規章制度,討論並處理重大事件,協助科主任監督檢查各個制度的執行情況。

Ⅱ 醫院感染的預防與控制 論文

醫院感染的預防與控制
【摘要】 目的 加強醫院感染管理,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的發生。 方法 建立健全醫院感染監控體系,強化醫院感染意識,做好醫院感染的各項監測。結果 通過規范化管理,醫院感染率達到衛生部標准。結論 醫院感染控制必須通過有效措施,以科學監測為依據,以感染管理為手段。

【關鍵詞】 醫院感染管理 預防 控制 監測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rengthen hospital infection management to control and prevent the hospital infection. Methods Management monitor system of hospital infection has been established completely. Awareness of hospital infection has been enhanced. All kinds of monitor methods of hospital infection have been improved.Results Hospital infection rate reached to the requirement of Ministry of Health by standardizing management.Conclusion Hospital infection must be controlled by effective messure, scientific monitoring basis and infection management means.

【Key words】 hospital infection management;prevention;controlling; surveillance

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是保障病人安全,提高醫療質量以及維護醫務人員職業健康的一項重要工作,依照《醫院感染管理辦法》和有關國家的法律法規〔1〕,健全和落實了醫院感染管理的各項管理制度,加強了重點部門感染管理,提高了醫務人員對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的認識和職業暴露的防護意識,提高了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能力,工作體會如下。

1 健全醫院感染管理責任制,規范和落實各項規章制度

按照《醫院感染管理辦法》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調整和完善了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和三級網路組織,制定和健全了各項規章制度,如醫院消毒隔離制度、重點部門的醫院感染管理措施、醫院感染爆發控制流程、醫務人員職業暴露處理流程、醫院感染突發事件(故)應急預案等。制訂了培訓計劃,對各級各類醫務人員進行醫院感染知識培訓,通過書面考試和不定期考核等形式,不斷提高全員的認知水平和參與意識,由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參與學習。並進一步加大監管力度,認真督導規章制度、措施執行、落實情況。有效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的發生,保證了醫療安全。

1.1 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健全醫院感染管理體系 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健全醫院感染管理體系是預防醫院感染的前提。院領導高度重視,成立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主管業務的副院長直接負責醫院感染預防工作,並擔任醫院感染委員會主任;各臨床科室主任、護士長和相關科室主任任感染管理委員會的委員;各相關科室成立醫院感染管理小組,形成醫院感染委員會—感染管理科—科室的三級監控網路。

1.2 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 建立會議制度,至少每季度一次研究、協調和解決有關醫院感染管理方面的問題,遇到問題隨時召開,充分發揮委員會的領導和決策能力。

1.3 醫院感染管理科 積極開展醫院感染管理的各項工作,認真執行和落實《醫院感染管理辦法》、《消毒技術規范》等有關的法律法規,定期和不定期檢查科室制度的落實情況,對消毒滅菌葯械的購入、儲存和使用進行監督、檢查和指導,發現問題及危險因素認真分析,針對問題提出有效措施。與醫務科、護理部、檢驗科、葯劑科、器械科等相關科室積極配合,相互協調,使醫院感染管理工作科學化、規范化。

1.4 臨床科室醫院感染管理小組 由科主任、護士長組成及本科監控醫師和護士組成。負責本科醫院管理的各項工作,根據本科室的特點制定管理制度,並組織實施。發現醫院感染病例及時填寫醫院感染病例調查表,上報感染管理科。及時監控各類感染環節,採取有效措施,降低本科室醫院感染發病率。監督檢查本科醫師合理用葯和合理使用抗菌葯物,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落實消毒隔離和標准預防各項措施,保障醫療安全。

2 嚴格監測和監督工作

根據醫院感染管理制度,結合醫院質量管理體系,積極開展醫院感染發病率監測、消毒滅菌監測及環境衛生學監測,並將監測、檢查結果及時向主管領導、相關科室及有關人員反饋,針對有關科室和部門存在的薄弱環節提出整改意見和改進措施,限期整改,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成效。

2.1 醫院感染的監測 按照醫院感染診斷標准,實行有效的醫院感染監測。要求臨床醫師熟練掌握其診斷標准,改變了醫務人員對醫院感染的監測意識。當出現醫院感染病例時,臨床醫師及時向本科室醫院感染管理小組負責人報告,並於24h內認真填寫醫院感染報告卡,報告醫院感染管理科。醫院感染管理科每月對監測資料進行匯總、分析,及時反饋給科室。每季度向院長、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做書面匯報,向全院醫務人員反饋,特殊情況及時報告和反饋。

2.2 消毒滅菌效果監測 依據《醫院感染管理規范》嚴格監測全院消毒、滅菌效果,為醫療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要求全院醫務人員嚴格執行各項無菌技術操作規程,嚴格消毒隔離制度,強化無菌操作意識。堅持每月進行消毒、滅菌、環境衛生學監測,對臨床科室使用中的消毒液、醫務人員的手、物體表面、室內空氣、內窺鏡室、透析液、牙鑽、高壓滅菌鍋進行定期和不定期隨機抽樣監測。同時對監測資料進行匯總、分析、統計並及時反饋到科室。對監測不合格的科室協助查找原因,提出整改措施,使醫院感染管理工作更具有可行性,有的放矢。使監測工作逐步實現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

2.3 消毒葯械、一次性醫療器械和器具的管理 嚴格履行對消毒器械、防護用品、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的質量檢查與審核職責,並對其儲存、使用及使用後的處理進行監督,對過期和無證一次性使用的醫療用品堅決禁止,定期檢查器械科、葯劑科、供應室、手術室、透析室、介入室、口腔科等制度的落實情況,確保醫療安全。科室開展新項目所引進的設備、材料等,必須向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申報,經批准後由采購部門集中辦理。

3 加強了重點部門的醫院感染管理

3.1 改建部分重點部門的布局 按照《醫院感染管理辦法》和《消毒技術規范》,醫院投入資金,重新規范設計改建內鏡室、血液透析室、口腔科等重點部門,增加了輔助用房,做到布局合理,清潔區、污染區劃分明確,物品定位放置。

3.2 制訂制度,嚴格管理 依據醫院感染管理相關法律法規,制訂重點部門「醫院感染管理制度」、「消毒隔離制度」、「器械清洗消毒工作流程」等工作規范,定期和不定期檢查制度執行和落實情況,根據檢查結果,採取獎罰措施。
3.3 嚴格消毒滅菌 增添了清洗及消毒滅菌設備,嚴格消毒滅菌觀念,認真做到侵入性診療用物一人一用一滅菌;與病人皮膚直接接觸物品一人一用一消毒;嚴格執行一次性醫療用品的管理制度,保證在消毒滅菌有效期內使用,不得重復使用,保證了病人安全。

3.4 感染性疾病的預防 侵入性操作檢查和手術病人術前要做傳染病的篩查,陽性病人要嚴格採取消毒隔離措施,使用後的器械按《消毒技術規范》處理,有效地預防傳染病的傳播。

4 醫療廢物的管理

按照《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和《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加強對醫療廢物、廢水的管理。

4.1 制訂醫療廢物管理制度,指定了責任部門和責任人,配置了醫療廢物回收車,專人回收、管理,要求所有科室使用有規范標示的容器、包裝袋,醫療廢物分類存放。定期對醫療廢物暫存處、車輛、工具及其設施進行消毒和清潔,對負責收集醫療廢物的工作人員,提供必要的防護物品,並進行職業暴露防護知識和應急措施的培訓。

4.2 嚴禁醫療廢物和生活垃圾混放,醫療廢物院外轉運時,嚴格履行交接登記手續,按照要求資料保存3年,嚴禁買賣醫療廢物和隨意傾倒醫療廢物〔2〕。

5 嚴格執行《手衛生規范》

制訂並落實醫務人員手衛生管理制度,配備有效、便捷的手衛生設備和設施。不斷加強手衛生的宣傳、教育、培訓活動,增強預防醫院感染的意識,掌握手衛生知識。保證洗手與手消毒效果。

6 醫務人員的職業防護

6.1 按照《職業病防治法》及其配套的規章和標准,制訂醫務人員的衛生防護制度,明確主管部門及其職責,並落實到位。結合本院職業暴露的性質特點,制訂具體措施,提供針對性的、必要的防護用品,保障醫務人員的職業安全。

6.2 加強了全院職工的職業暴露知識的培訓,對高危科室及部門的醫護人員每年提供健康體檢,醫務人員嚴格執行標准預防,做好自我防護。當出現職業暴露時,嚴格遵循職業暴露處理原則,按要求進行報告、登記、評估、預防性治療和定期隨訪。

7 開展醫院感染知識培訓,提高醫院感染意識

7.1 加強醫院感染管理隊伍建設 醫院感染管理專職人員積極參加醫院感染控制與管理的培訓班,努力提高業務水平和自身素質,使醫院的感染管理制度化、規范化。

7.2 醫院感染知識的全員培訓 制訂醫院感染知識培訓計劃、實施方案和具體措施,舉辦各級各類講座和培訓,使醫務人員接受培訓教育達100%。對新上崗人員、進修生、實習生進行醫院感染知識崗前培訓,考核合格後方可上崗。通過培訓,使廣大醫務人員充分認識到醫院感染工作的重要性,掌握醫院感染的基本知識和技能,促進醫院感染的有效控制。

加強管理,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是保障病人安全、提高醫療質量以及維護醫務人員職業健康的一項重要工作。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 醫院感染管理辦法,2006,7,6.

2 馬成雲,李波,李文君,等.醫院感染的預防和控制.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5,15:550-552.

Ⅲ 醫院感染相應的規章制度有哪些

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 醫院感染管理組織制度
【制度】
1.醫院感染管理領導組織
(1)組織形式:
1)300張床位以上的醫院應設立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
2)300張床位以下的醫院應設立醫院感染管理小組。
(2)組成人員:
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小組)一般設主任(組長)1人,由主管業務的副院長兼任;副主任(副

長)1~2人,分別由醫院感染管理科主任兼任,或由預防保健科主任、護理部主任兼任。委
員由醫務科、內、外、婦、兒、傳染科醫師、檢驗科主任、葯劑科主任、供應室護士長、手
術室護士長、總務科科長等有關人員兼任,人數可視醫院規模、性質、任務而定,一般委員
會不少於10人,小組不少於6人為宜。
(3)任務和職責:
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辦法》以及省、市衛生管理部
門防止醫院感染的有關規定,制定全院控制醫院感染的規劃,各項衛生學標准及管理制度。
2)負責醫院感染發病情況的監測,及時發現問題,提出對策,考評管理效果,研究改
進措施。
3)負責對新建設施進行衛生學標準的審定。
4)負責醫院感染管理有關人員的業務培訓,提供有關技術咨詢。
5)負責按規定向衛生主管部門填報醫院感染發病情況監測表。發生暴發流行時,立即
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
2.醫院感染機構
(1)機構設置:
醫院感染管理科是醫院感染管理的二級機構,也是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的辦事機構。由專

人員組成,具體負責醫院感染各項計劃的實施。
200張床位以下的醫院,可在預防保健科或護理部設立感染管理小組,由專職人員組成。
(2)人員編制:
1)醫院感染管理科應設主任、副主任、專職醫師和護師、專職或兼職檢驗師,並經過
相應的專業培訓。科主任應具有中、高級技術職稱;擔任感染管理的醫師,要求是醫學院校
公衛系畢業或臨床醫師經專門訓練者;擔任感染管理的護師,要求正規護校畢業,有豐富的
臨床經驗,經專門訓練的護師以上人員。
2)按照每人負責250張床位的比例配備醫院感染監控護師。
3)醫院感染管理科在行政上屬職能科室,在業務上屬醫技科室,具有雙重性質。該科
醫護人員享有同級醫護人員的一切待遇,如晉升、護齡、衛生津貼等。
(3)任務和職能:
1)在院長和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小組)的領導下,具體負責擬定全院控制醫院感染計
劃,並具體組織實施。
2)執行各項監控制度,每月監測、分析、報告發病情況和消毒效果。
3)對醫院感染流行及時調查分析,向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小組)報告,並提出改進
措施。發現暴發流行時必須立即報告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同時報告上一級衛生行政管理部
門。
4)協調全院各科室的醫院感染監控工作,提供業務技術指導和咨詢。
5)開展醫院衛生學管理的專題研究,推廣新的消毒方法和制劑。
6)開展全員醫院感染在職教育,組織對監控人員的培訓,舉辦各種類型的講座。
3.各科室醫院感染管理小組
為醫院感染管理機構中的三級管理機構,由科(副)主任、病房監控醫師、護士長和監控護士
組成。在醫院感染管理科的指導下做好本科室的感染管理工作。
主要任務是:
(1)做好本科室住院病人醫院感染的監測工作。經治醫師對於醫院感染病例應於24小時內
以報告卡的形式上報醫院感染管理科。一旦發現暴發流行,必須立即報告醫院感染管理科。
(2)做好本科室的消毒、滅菌、隔離工作,防止外源性感染。
(3)遵守抗菌葯物的合理使用原則,做好微生物監測工作。
(4)落實各種消毒隔離和感染控制制度。
(5)實施本科室職工的醫院感染在職教育。
【監督檢查】
市、區衛生局每年組織檢查,內容包括:
1.設立醫院感染管理各級機構的有關文件、培訓證書、職稱證書等資料。
2.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的運作和醫院感染管理科的日常工作情況,如會議記錄、各項
工作記錄、醫院感染病例監測、消毒隔離監測等資料。
3.醫院感染控制的各項制度、年度計劃、再教育和培訓等工作的文字資料,聽取工作
匯報,並給予效果評價。
第二節 醫院感染監測報告制度
【制度】
1.臨床醫師發現所經管的病人出現醫院感染時,須及時填寫「醫院感染病例報告卡(登記
表)」,並於兩天內報告醫院感染管理科或相應職能科室。出院時應在病歷首頁「院內感染
名稱」欄上填寫醫院感染部位的診斷。
2.醫院感染專職人員至少每2天一次下到病房和微生物室查閱、收集、核實感染病例。確
系醫院感染後填寫「醫院感染病例登記表」。
3.醫院感染專職人員每周到病案室查閱所有的出院病歷,發現醫院感染病例漏報應及時進
行登記,並反饋給漏報科室。
4.各病區(科室)加強環境衛生學的自檢工作,每月定期做好七項標本的監測(滅菌物品,
消毒物品,使用中的消毒液、物體表面、工作人員手、空氣、紫外線燈管)。特殊科室加強
特殊項目的監測(如:供應室對高壓鍋的監測、血透室對透析器、透析液的監測等)。
5.醫院感染專職護士每月對重點病區(科室)(如:供應室、血透室、手術室、產房、愛
嬰區、外科病區、監護病房、治療室等)進行微生物學監測,非重點科室每季度監測一次。
6.為有效地控制醫院感染,醫院感染管理專職人員應每月對本院住院病人的醫院感染發病
情況進行統計及流行病學分析,內容包括全院的醫院感染發病率、各病區(科室)的醫院感染
率,各部位的感染發生率,全院及各科室的醫院感染病例漏報率,以及醫院感染易感因素、
醫院感染病原體分布及葯敏試驗結果、醫院環境衛生學監測等項目的統計、分析。
7.醫院感染專職人員每月把統計分析出來的結果及時反饋給各科室,並及時上報給主管
院長和有關部門如醫務科、護理部等,並幫助不合格的科室查找原因,提出控制措施

8.每月的醫務例會上主管院長應在會上通報上個月全院醫院感染的情況,並提出進一步的
要求。
9.一周內發現同一病區(科室),發生三例同種病原體引起的感染,病區應在24小時內及時
上報給醫院感染管理科或相應職能部門,並進一步做病原體的分型鑒定。如確定為醫院感染
暴發流行,醫院感染管理科或相應職能部門應在24小時內上報給醫院管理委員會或小組,

時上報上一級衛生行政部門。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小組)要立即召開緊急會議,制定控制
措施。
10.醫院感染專職人員以及各病區(科室)如監測出滅菌物品、消毒物品、使用中的消毒液
等出現不合格的情況時應在24小時內查找原因,並上報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或小組)及時

定整改措施。
【監督檢查】
1.各病區(科室)的醫院感染管理小組要做好科室醫院感染的日常監測工作。
2.感染管理職能部門負責統計漏報率,漏報率應<20%。
3.成立消毒隔離小組,每月不定期對全院各臨床科室進行清潔、消毒,滅菌質量檢查。
4.發現醫院感染暴發流行時,醫院必須按規定逐級上報,對不報者將追究各級有關人員的
責任。
第三節 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管理制度
【制度】
1.醫院感染管理科或有關管理科室應對本單位一次性醫療用品的采購、儲存、發放、使用
和銷毀等環節實施監督管理,保證產品質量合格和使用安全。
2.醫療衛生單位使用的一次性醫療用品,必須是獲得省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頒發的「衛生
許可證」和「生產許可證」的產品。包裝上應當註明批准文號、廠名、批號、消毒方法、消
毒日期和有效期,並附詳細使用說明,介紹產品保存條件和使用注意事項等。
3.設備科每次購置一次性醫療用品,必須進行質量驗收,做到推銷員證件、定貨合同、發
貨地點及貨款匯寄帳號與生產企業相一致,查驗每一批號產品的檢驗合格證、消毒日期、出
廠日期和有效期,作詳細登記並保存。
4.一次性醫療用品的儲存環境應保持整潔、乾燥,要嚴格防止再污染。消毒供應室負責一
次性醫療用品的發放工作,並作詳細登記。各科室在領取後應按用途設專櫃妥善保管。
5.臨床科室在使用一次性醫療用品前,應認真做好查對工作,凡包裝破損或過期產品一
律不得使用。對產品質量有懷疑時,應停止使用並及時報告設備科和醫院感染管理科,監測
其消毒效果。
6.一次性醫療用品在使用後,必須及時進行消毒、毀形或焚燒,作無害化處理。受到嚴重
污染的,應與生活垃圾分開存放,密封後直接進行焚燒處理。
【監督檢查】
1.醫院感染管理科或有關管理科室每季度對設備科購置的一次性醫療用品進行「衛生許可
證」和「生產許可證」等查驗,持省級衛生許可證率須達100%,無不合格產品。
2.醫院感染管理科或有關管理科室每季度對使用後的一次性醫療用品進行檢查,是否做到
及時消毒、毀形或焚燒。
3.凡不按制度要求購買使用不合格一次性醫務用品者按有關規定處理,造成感染者追究責
任。
4.醫院感染科及衛生防疫部門每次檢查到不符合標准物品要追查進貨渠道,追究采購人員
及主管人員責任。
第四節 消毒劑管理制度
【制度】
1.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負責審定消毒劑的使用品種,確定供貨廠家。購置消毒液或更換消
毒液生產廠家,必須經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同意方可執行。
2.供貨廠家應具有醫葯部門和省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頒發的「生產許可證」和「衛生許可
證」。
3.葯劑科每次購置消毒劑,必須進行質量驗收,查驗每一批號消毒液的檢驗合格證、批准
文號、生產批號、濃度、有效期和使用說明等,並做詳細登記。
4.由醫院制劑室配製的各種消毒劑必須標明批准文號、生產批號、有效濃度和有效期,並
經過質檢部門檢測合格後方能投入臨床使用。儲存的各種消毒劑必須達到其相應的有效濃度
,監測結果應符合國家標准。其他科室不得擅自配製和稀釋消毒劑。
5.科室領回消毒液後應存放於整潔、陰暗避光處,每次打開後應立即密封,避免揮發和污
染,影響消毒效果。盛裝消毒劑的容器在使用前必須經過滅菌處理。使用消毒液前必須二人
以上查對濃度、有效期、出廠日期及領回日期,並有簽字紀錄。
6.臨床醫務人員應了解各種消毒液的性能、作用、有效濃度、作用時間、使用方法及影響
因素,並嚴格按照對物品消毒與滅菌的要求程度選用合適的消毒劑和消毒方法,不得擅自更
改。若遇質量問題,應停止使用並及時報告醫院感染管理科和制劑室。
7.醫院感染管理科負責監督消毒劑的購置和配製,並指導臨床使用各種消毒劑。應每月監
測使用中消毒劑的消毒效果。臨床上凡不符合《醫院消毒衛生標准》的消毒劑,必須立即停
止使用。
【監督檢查】
1.醫院感染管理科或有關管理科室每季度檢查葯劑科購置的消毒劑,持省級衛生許可證率
須達100%,配製的消毒劑必須經過質檢,標明批准文號、生產批號、濃度、有效期,無不
合格產品。
2.醫院感染管理科或有關管理科室每月對使用中的消毒劑進行檢查,是否符合《醫院消毒
衛生標准》,有無使用不合格消毒劑。
3.市、區衛生防疫部門負責對特別的消毒劑定期進行檢測,並將結果反饋有關醫院。
4.凡不按上述制度購買、配製、使用消毒劑者為失職,按有關規定處理,造成院內感染者
依情節嚴肅處理。
第五節 醫院污水、廢棄物管理制度
【制度】
1.醫院應有污水處理設施,並由專人負責管理。
2.醫院污水排放必須符合標准。
3.無機廢棄物應定點集中,定時清除外運。
4.有機廢棄物應採用焚燒處理。焚燒爐應有專人負責管理,並有工作記錄。
5.焚燒爐排放的廢氣應符合國家環保標准。
【監督檢查】
1.現場檢查污水處理設施,是否有專人管理,每日消毒工作記錄,每日余氯和每季度消毒
效果是否達標。
2.現場檢查有機廢棄物的收集和焚燒處理過程。
3.焚燒爐應由專人管理,設備應運作完好,工作記錄完整。焚燒爐排放的廢氣應符合國家
環保標准。
第六節 醫院感染在職教育與培訓制度
【制度】
1.對醫院感染科專業人員必須加強在職教育,提高醫院感染專職人員的業務素質,每月科
內組織業務學習一次,每季專題講座一次,每年外出學習一次。
2.對醫院感染監控員的培訓。由
各臨床科室挑選有實際工作經驗、有威信的醫師和護師擔任醫院感染監控員,由醫院感染科
對他們進行定期業務培訓。
3.做好全員醫院感染知識再教育,
每年對全院醫務人員進行醫院感染知識普及教育,強化醫院感染預防意識。培訓方式可採用
學習醫院感染管理的文件、書刊或講義,觀看醫院感染控制教學錄像片,請專家作專題講座
,舉辦學術報告,醫院感染知識考試等。
4.凡在臨床科室任總住院醫師或即將晉升主治醫師者,均應到醫院感染科短期學習一周。
5.新分配來院的醫護人員在崗前教育課程中應接受醫院感染知識培訓,未經培訓不得上崗

6.有針對性的開展各種專業培訓班,對其他人員進行培訓。如醫生抗生素學習班、護士消
毒滅菌學習班、行政人員醫院感染管理學習班、清潔工的保潔培訓班等。
【監督檢查】
醫院每年定期逐項檢查醫院感染科專業人員及其它各類人員在職教育的各種記錄。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

Ⅳ 誰知道「醫院感染管理」的名詞解釋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令第48號
《醫院感染管理辦法》已於2006年6月15日經衛生部部務會議討論通過,現予以發布,自2006年9月1日起施 行。 二○○六年七月六日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醫院感染管理,有效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提高醫療質量,保證醫療安全,根據《傳染病防治法》、《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醫院感染管理是各級衛生行政部門、醫療機構及醫務人員針對診療活動中存在的醫院感染、醫源性感染及相關的危險因素進行的預防、診斷和控制活動。
第三條各級各類醫療機構應當嚴格按照本辦法的規定實施醫院感染管理工作。
醫務人員的職業衛生防護,按照《職業病防治法》及其配套規章和標準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四條衛生部負責全國醫院感染管理的監督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醫院感染管理的監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 組織管理

第五條各級各類醫療機構應當建立醫院感染管理責任制,制定並落實醫院感染管理的規章制度和工作規范,嚴格執行有關技術操作規范和工作標准,有效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防止傳染病病原體、耐葯菌、條件致病菌及其他病原微生物的傳播。
第六條住院床位總數在100張以上的醫院應當設立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和獨立的醫院感染管理部門。
住院床位總數在100張以下的醫院應當指定分管醫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部門。
其他醫療機構應當有醫院感染管理專(兼)職人員。
第七條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由醫院感染管理部門、醫務部門、護理部門、臨床科室、消毒供應室、手術室、臨床檢驗部門、葯事管理部門、設備管理部門、後勤管理部門及其他有關部門的主要負責人組成,主任委員由醫院院長或者主管醫療工作的副院長擔任。
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的職責是:
(一)認真貫徹醫院感染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及技術規范、標准,制定本醫院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的規章制度、醫院感染診斷標准並監督實施;
(二)根據預防醫院感染和衛生學要求,對本醫院的建築設計、重點科室建設的基本標准、基本設施和工作流程進行審查並提出意見;
(三)研究並確定本醫院的醫院感染管理工作計劃,並對計劃的實施進行考核和評價;
(四)研究並確定本醫院的醫院感染重點部門、重點環節、重點流程、危險因素以及採取的干預措施,明確各有關部門、人員在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工作中的責任;
(五)研究並制定本醫院發生醫院感染暴發及出現不明原因傳染性疾病或者特殊病原體感染病例等事件時的控制預案;
(六)建立會議制度,定期研究、協調和解決有關醫院感染管理方面的問題;
(七)根據本醫院病原體特點和耐葯現狀,配合葯事管理委員會提出合理使用抗菌葯物的指導意見;
(八)其他有關醫院感染管理的重要事宜。
第八條醫院感染管理部門、分管部門及醫院感染管理(兼)職人員具體負責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方面的管理和業務工作。主要職責是:
(一)對有關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管理規章制度的落實情況進行檢查和指導;
(二)對醫院感染及其相關危險因素進行監測、分析和反饋,針對問題提出控制措施並指導實施;
(三)對醫院感染發生狀況進行調查、統計分析,並向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或者醫療機構負責人報告;
(四)對醫院的清潔、消毒滅菌與隔離、無菌操作技術、醫療廢物管理等工作提供指導;
(五)對傳染病的醫院感染控制工作提供指導;
(六)對醫務人員有關預防醫院感染的職業衛生安全防護工作提供指導;
(七)對醫院感染暴發事件進行報告和調查分析,提出控制措施並協調、組織有關部門進行處理;
(八)對醫務人員進行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的培訓工作;
(九)參與抗菌葯物臨床應用的管理工作;
(十)對消毒葯械和一次性使用醫療器械、器具的相關證明進行審核;
(十一)組織開展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方面的科研工作;
(十二)完成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或者醫療機構負責人交辦的其他工作。
第九條衛生部成立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專家組,成員由醫院感染管理、疾病控制、傳染病學、臨床檢驗、流行病學、消毒學、臨床葯學、護理學等專業的專家組成。主要職責是:
(一)研究起草有關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醫院感染診斷的技術性標准和規范;
(二)對全國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工作進行業務指導;
(三)對全國醫院感染發生狀況及危險因素進行調查、分析;
(四)對全國重大醫院感染事件進行調查和業務指導;
(五)完成衛生部交辦的其他工作。
第十條省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成立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專家組,負責指導本地區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的技術性工作。

第三章 預防與控制

第十一條醫療機構應當按照有關醫院感染管理的規章制度和技術規范,加強醫院感染的預防與控制工作。
第十二條醫療機構應當按照《消毒管理辦法》,嚴格執行醫療器械、器具的消毒工作技術規范,並達到以下要求:
(一)進入人體組織、無菌器官的醫療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須達到滅菌水平;
(二)接觸皮膚、粘膜的醫療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須達到消毒水平;
(三)各種用於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創操作的醫療器具必須一用一滅菌。
醫療機構使用的消毒葯械、一次性醫療器械和器具應當符合國家有關規定。一次性使用的醫療器械、器具不得重復使用。
第十三條醫療機構應當制定具體措施,保證醫務人員的手衛生、診療環境條件、無菌操作技術和職業衛生防護工作符合規定要求,對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進行控制。
第十四條醫療機構應當嚴格執行隔離技術規范,根據病原體傳播途徑,採取相應的隔離措施。
第十五條醫療機構應當制定醫務人員職業衛生防護工作的具體措施,提供必要的防護物品,保障醫務人員的職業健康。
第十六條醫療機構應當嚴格按照《抗菌葯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加強抗菌葯物臨床使用和耐葯菌監測管理。
第十七條醫療機構應當按照醫院感染診斷標准及時診斷醫院感染病例,建立有效的醫院感染監測制度,分析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並針對導致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實施預防與控制措施。
醫療機構應當及時發現醫院感染病例和醫院感染的暴發,分析感染源、感染途徑,採取有效的處理和控制措施,積極救治患者。
第十八條醫療機構經調查證實發生以下情形時,應當於12小時內向所在地的縣級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報告,並同時向所在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所在地的縣級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確認後,應當於24小時內逐級上報至省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省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審核後,應當在24小時內上報至衛生部:
(一)5例以上醫院感染暴發;
(二)由於醫院感染暴發直接導致患者死亡;
(三)由於醫院感染暴發導致3人以上人身損害後果。
第十九條醫療機構發生以下情形時,應當按照《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報告管理工作規范(試行)》的要求進行報告:
(一)10例以上的醫院感染暴發事件;
(二)發生特殊病原體或者新發病原體的醫院感染;
(三)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響或者嚴重後果的醫院感染。
第二十條醫療機構發生的醫院感染屬於法定傳染病的,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和《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的規定進行報告和處理。
第二十一條醫療機構發生醫院感染暴發時,所在地的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應當及時進行流行病學調查,查找感染源、感染途徑、感染因素,採取控制措施,防止感染源的傳播和感染范圍的擴大。
第二十二條衛生行政部門接到報告,應當根據情況指導醫療機構進行醫院感染的調查和控制工作,並可以組織提供相應的技術支持。

第四章 人員培訓

第二十三條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和醫療機構應當重視醫院感染管理的學科建設,建立專業人才培養制度,充分發揮醫院感染專業技術人員在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工作中的作用。
第二十四條省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建立醫院感染專業人員崗位規范化培訓和考核制度,加強繼續教育,提高醫院感染專業人員的業務技術水平。
第二十五條醫療機構應當制定對本機構工作人員的培訓計劃,對全體工作人員進行醫院感染相關法律法規、醫院感染管理相關工作規范和標准、專業技術知識的培訓。
第二十六條醫院感染專業人員應當具備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工作的專業知識,並能夠承擔醫院感染管理和業務技術工作。
第二十七條醫務人員應當掌握與本職工作相關的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方面的知識,落實醫院感染管理規章制度、工作規范和要求。工勤人員應當掌握有關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的基礎衛生學和消毒隔離知識,並在工作中正確運用。

第五章 監督管理

第二十八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應當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本辦法的規定,對所轄區域的醫療機構進行監督檢查。
第二十九條對醫療機構監督檢查的主要內容是:
(一)醫院感染管理的規章制度及落實情況;
(二)針對醫院感染危險因素的各項工作和控制措施;
(三)消毒滅菌與隔離、醫療廢物管理及醫務人員職業衛生防護工作狀況;
(四)醫院感染病例和醫院感染暴發的監測工作情況;
(五)現場檢查。
第三十條衛生行政部門在檢查中發現醫療機構存在醫院感染隱患時,應當責令限期整改或者暫時關閉相關科室或者暫停相關診療科目。
第三十一條醫療機構對衛生行政部門的檢查、調查取證等工作,應當予以配合,不得拒絕和阻礙,不得提供虛假材料。

第六章 罰則

第三十二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未按照本辦法的規定履行監督管理和對醫院感染暴發事件的報告、調查處理職責,造成嚴重後果的,對衛生行政主管部門主要負責人、直接責任人和相關責任人予以降級或者撤職的行政處分
第三十三條醫療機構違反本辦法,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責令改正,逾期不改的,給予警告並通報批評;情節嚴重的,對主要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給予降級或者撤職的行政處分:
(一)未建立或者未落實醫院感染管理的規章制度、工作規范;
(二)未設立醫院感染管理部門、分管部門以及指定專(兼)職人員負責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工作;
(三)違反對醫療器械、器具的消毒工作技術規范;
(四)違反無菌操作技術規范和隔離技術規范;
(五)未對消毒葯械和一次性醫療器械、器具的相關證明進行審核;
(六)未對醫務人員職業暴露提供職業衛生防護。
第三十四條醫療機構違反本辦法規定,未採取預防和控制措施或者發生醫院感染未及時採取控制措施,造成醫院感染暴發、傳染病傳播或者其他嚴重後果的,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給予降級、撤職、開除的行政處分;情節嚴重的,依照《傳染病防治法》第六十九條規定,可以依法吊銷有關責任人員的執業證書;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五條醫療機構發生醫院感染暴發事件未按本辦法規定報告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通報批評;造成嚴重後果的,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降級、撤職、開除的處分。

第七章 附則

第三十六條本辦法中下列用語的含義:
(一)醫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醫院內獲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間發生的感染和在醫院內獲得出院後發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開始或者入院時已處於潛伏期的感染。醫院工作人員在醫院內獲得的感染也屬醫院感染。
(二)醫源性感染:指在醫學服務中,因病原體傳播引起的感染。
(三)醫院感染暴發:是指在醫療機構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時間內發生3例以上同種同源感染病例的現象。
(四)消毒:指用化學、物理、生物的方法殺滅或者消除環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五)滅菌:殺滅或者消除傳播媒介上的一切微生物,包括致病微生物和非致病微生物,也包括細菌芽胞和真菌孢子。
第三十七條中國人民解放軍醫療機構的醫院感染管理工作,由中國人民解放軍衛生部門歸口管理。
第三十八條采供血機構與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醫源性感染預防與控制管理參照本辦法。
第三十九條本辦法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原2000年11月30日頒布的《醫院感染管理規范(試行)》同時廢止。
(來源:衛生部網站)

Ⅳ 醫院感染爆發報告、處理流程是什麼

1臨床科室發現在病區內短時間內發現多種症狀相同的病原菌 感染的病例後,由感染監控管理小組成員負責報告感染辦,感染辦證 實流行或爆發。對懷疑患有同類感染的病例進行確診,計算其罹患率, 若罹患率顯著高於該院或科室歷年醫院感染一般水平,則證實有流行 或爆發。 2.查找感染源。對感染病人、接觸者、可疑傳染源環境、物品、 醫護人員及陪護人員等進行病原學檢查。 3.查找引起感染的因素。對感染病人周圍人群進行詳細的流行病 學調查。 4.制定控制措施。包括對病人進行適當治療,進行正確的消毒滅 菌處理,隔離病人,停止接受新病人,醫護人員自身防護,免疫接種或 投葯等。 5分析調查資料,對病例的科室分布、人群分布和時間分布進行 描述.分析流行或爆發的原因,推測可能的傳染源、感染途徑或感染因 素,結合實驗室檢查結果和採取控制措施的效果綜合做出判斷。 6寫出調查報告,總結經驗,制定防範措施。 處理流程:臨床科室發現感染病例一→報告感染辦一→感染辦核實流 行或爆發一→報告院領導和上級有關部門一→同時查找感染源一隔離病 人一→查找引起感染的因素一→制定控制措施一→分析調查資料一→寫出調 查報告,總結經驗,制定防範措施。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