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整改整治 » 基層治理案例

基層治理案例

發布時間: 2020-11-20 20:08:44

❶ 基層反腐警示教育片或醫院反腐敗警示教育片或教育系統腐敗案件警示片

《警鍾長鳴》《歧路》《高速公路上的腐敗陷阱——省交通廳系列腐敗案剖析》、《蛻變——市廳級領導幹部典型案例剖析》《底線失守的代價》等等都可以觀看
反腐倡廉,亦稱「懲腐倡廉」。即反對腐敗,倡導廉政。政治倫理學術語,屬政治道德范疇。廉政建設的基本內容。思想道德建設的集中體現。要廉政就必須反腐,而反腐才能廉政,古今中西概莫能外。中國共產黨歷來堅持「反腐倡廉」,尤其在經濟體制轉換的改革開放的時期,更是把「反腐倡廉」作為黨風廉政建設的行動綱領。
反腐倡廉建設是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提出的一個新的概念,將反腐倡廉工作提升到一個更為顯著的地位。
加強反腐倡廉制度建設的原則有
一要注重反腐倡廉制度建設的規范性,做到科學合理,切實可行。
二要加強反腐倡廉制度建設的系統性,做到配套完整,形成體系。
三要提高反腐倡廉制度建設的針對性,做到抓住關鍵,突出重點。
四要維護反腐倡廉制度的權威性,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
加強反腐倡廉制度建設的意義有:
第一: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對於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具促進領導幹部廉潔自律、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從源頭上防治腐敗起到了積極作用.加強反腐倡廉見制度建設表明了我們黨反對腐敗的堅強決心,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第二:提出和使用「反腐倡廉建設」概念本身就體現了改革創新精神,具有重要的思想導向意義。
第三:創造性地把反腐倡廉建設納入黨的建設體系,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黨的建設理論,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
加強反腐倡廉制度建設的重要性:
堅決懲治和有效預防腐敗,關系人心向背和黨的生死存亡,是黨必須始終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務。全黨同志一定要充分認識反腐敗斗爭的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把反腐倡廉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旗幟鮮明地反對腐敗。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並舉、注重預防的方針,扎實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在堅決懲治腐敗的同時,更加註重治本,更加註重預防,更加註重製度建設,拓展從源頭上防治腐敗工作領域。嚴格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堅決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切實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堅決查處違紀違法案件,對任何腐敗分子,都必須依法嚴懲,決不姑息!

❷ 請幫忙提供幾個鄰居間有矛盾的案例,最好是相鄰權糾紛

首先,我不知道你說的鄰里之間的矛盾是什麼原因引起的矛盾,再者,我不清楚你的具體地理位置和生存環境是農村還是城市。由於問題比較籠統,我只能模糊的回答你。
1.鄰居之間,會互相諷刺,尤其是雙發家庭背景差不多的,都想讓自己壓過他,在他們面前威風一點。
2.由於鄰居之間存在比較的心理,所以會因為一掉小事去斤斤計較。

❸ 基層"微腐敗"典型案例對專項整治起到了什麼作用

這是HTML語言中的表示引號(")的字元實體。

❹ 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經典案例

現在不值得一個天網工程,在城市布滿攝像頭,就是一種治安防控體系的具體體現,每個人都成為攝像頭下的主角,每個人的行為都被記錄,便於查閱證明。

❺ 如何提高基層社會治理

這個一定要立法執法,守法,這樣子才可以的。

❻ 申論中,落實基層治理,維護社會穩定,提對策

http://learning.sohu.com/s2005/0576/s240430658.shtml此網站有很多材料你可以參考希望對你有幫助申論輔導 ·公務員考試秘訣:怎樣更好的閱讀申論材料(04/08 14:00)·2008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範文:效益與環境(12/11 11:22)·2008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真題及參考答案(12/10 15:45)·歷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第一題設計原理(12/10 15:40)·公務員考試行測總體難度下降 申論較07年簡單(12/10 15:31)·2008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答案題綱(12/09 21:22)·2008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試題(完整版)(12/09 20:46)·專家點評國家公務員考題:申論難度加大(12/09 19:10)·第一時間分析:2008公務員國考申論試題特點(12/09 18:01)·第一時間發布:08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考題(12/09 17:20)·談申論行政公文寫作--工作方案(12/07 11:17)·談申論行政公文寫作--批復(12/07 11:15)·談申論行政公文寫作--通報(12/07 11:14)·談申論行政公文寫作--會議報告(12/07 11:12)·名師指導:申論輕松60分(12/06 15:19)·名師指導:閱卷者絕對欣賞的名言警句(12/06 15:15)·申論命題選材范圍精選必讀(12/04 11:18)·申論輔導(三):答案提練的四個高分方法(11/29 11:16)·申論輔導(二):申論閱讀材料的簡要方法(11/29 11:14)·申論輔導(一):談申論考卷的四大誤區(11/29 11:12)·申論考試指導(四):問題方法運用(11/28 10:00)·申論考試指導(三):摸版使用經典案例(11/28 09:56)·申論考試指導(二):提出對策的基本原理(11/28 09:53)·申論考試指導(一):提出對策的基本套路(11/28 09:51)·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命題、閱卷方法全透視 (11/28 09:09)·申論熱點: 加強生態文明的意義(11/27 18:00)·申論熱點:關於股票市場及風險問題(11/27 16:24)·申論熱點:「惡搞」現象問題的危害及對策(11/27 16:18)·申論熱點: 提升軟實力問題(11/27 16:06)·08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A、B、C類卷評分標准 (11/27 14:41)·申論熱點:我國食品安全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11/27 11:07)·申論熱點:關於「黃金周」旅遊經濟的探討(11/27 11:04)·申論熱點:加強城市軌道交通安全生產管理措施(11/27 09:38)·申論熱點:加強農民專業合作的意義(11/26 13:46)·申論熱點:氣候變化與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11/26 13:44)·申論熱點:新聞真實性的重大意義(11/26 11:19)·申論熱點:加強農村平安建設的措施(11/26 11:12)·申論熱點:完善促進現代農業循環經濟建設(11/26 11:08)·申論熱點:加強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11/26 10:46)·申論熱點:加強節能工作的措施(11/26 10:43)·申論熱點: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措施(11/26 10:40)·申論熱點:如何看待上學難、上學貴的問題(11/23 14:10)·申論熱點:如何正確看待農民工問題(11/23 14:07)·申論熱點:如何理解走和平發展道路(11/23 13:42)·公務員考試牛人:行政能力測驗96分 申論98分(11/02 15:18)·申論熱點:加強葯品零售經營監管措施(10/19 13:50)·申論熱點:開展打擊商業欺詐專項行動(10/19 13:50)·申論熱點:治理商業賄賂工作的措施(10/19 13:49)·申論熱點: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意見(10/19 13:49)·申論熱點:城市飲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措施(10/19 13:46)·申論熱點:調整住房供應結構穩定住房價格(10/19 13:32)·08申論熱點:生豬生產與市場價格的主要措施(10/19 13:32)·08年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加快發展服務業問題(10/19 13:31)·08年申論熱點:推進節約型政府機關建設措施(10/

❼ 省考申論中基層社會治理創新如何提對策

多看看新聞——晚間新聞聯播就有一個「走基層」欄目,正面宣傳的都可以算「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的現實案例,至於如何運用,則要看實戰中具體的問題,具體分析了。

面試很忌諱僵硬的套路化,試圖用一種答案解決一批問題的思路非常不妥,萬望注意。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❽ 我國鄉村治理方式問題表現在哪些方面

1、農民權益保護問題突出。

隨著城鎮化的加速,一些地方政府為了增加財政收入,提高政績,不遺餘力征地賣地,盲目招商引資和興建新城或各類園區,這樣不僅犧牲了當地的環境,還損害了當地農民的各種利益,導致農民與當地基層政府間的矛盾加劇,影響了這些地區的穩定與和諧。

2、農村空心化問題日益嚴重。

留守在農村居住和生活的基本是婦女、兒童和老人,號稱「386199部隊」,這些人員不僅無法承擔起農業生產的重任,更使鄉村治理主體乏力,不能承擔起鄉村治理的重任,特別是影響村民自治的順利推行。

3、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事業發展滯後。

農村自然環境有加速惡化的趨勢,主要表現在農村水土污染嚴重,污水和垃圾處理落後,不僅威脅到農產品質量安全,也極大影響了農村居民的居住環境與健康。

(8)基層治理案例擴展閱讀:

實現鄉村有效治理的行動方略:

1、實現理念創新,重點是把握因地制宜、地方特色、科學治理三個要點。

應從本地實際情況出發,以人民為中心,突出需求導向、問題導向、效果導向,強調地方特色,構築符合當地鄉村社會特點、合法合理合情的治理方式,以最大程度地凝聚人心、最大程度地改善民生福祉、最大程度地維護民眾的共同利益。

2、在治理方法上,應實現自治優先、道德約束、法治保障。

有了科學的理念、完善的治理主體以後,能否採用正確的治理手段和方法,就顯得非常重要。對此,黨的十九大提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總體方法論要求。

3、在治理支持上,可實行「班長」工程、能人計劃,並努力推進服務延伸。

鄉村治理體系的建設,除了需積極發揮鄉村自身的力量外,還需依靠鄉村外部力量的支持和幫助。堅持以人才振興為抓手,「輸血」和「造血」並重,治理體系才能夠得以長期、有效的運行。

❾ 如何整治為官不為,為官不為方面存在問題,為官不為典型案例

如果說貪污腐敗是黨和國家的「致命傷」,那麼,為官亂為、為官不為則是黨和國家的「慢性病」。而不管是「致命傷」還是「慢性病」,對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都有著不可估量的破壞作用。對「為官亂為、為官不為」的有關現象不進行嚴肅整治、嚴厲問責,將會嚴重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筆者認為,抓好「為官亂為、為官不為」(以下簡稱「兩為」)專項整治工作,必須堅持和把握好以下要訣。

突出一把手負責。常言道,群眾看黨員,黨員看幹部。黨員幹部,特別是「一把手」幹部,是「兩為」專項整治的責任主體,必須切實承擔起組織領導、統籌協調、牽頭抓總的責任,要本著對事業負責、對組織負責、對個人負責的精神抓好各項工作的落實。要帶頭排查問題、深挖根源、整改落實、建章立制,為班子成員和幹部群眾樹好樣子、作好表率,凡是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別人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要主動將自己擺進去,將責任扛起來,不當「甩手掌櫃」。班子成員要履行「一崗雙責」,抓好分管范圍內的整治工作,切實做到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對履責不到位的,要堅決追究、嚴厲問責、從嚴治理。

堅持一竿子到底。「兩為」專項整治,是在向作風頑疾開刀,是黨員幹部的自我革命,沒有好的作風抓不行,不抓出好的作風更不行。而作風實,才能成效顯。各級各地各部門必須切實做到務實務實再務實、認真認真再認真,要堅持一竿子到底,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廣泛接地氣,不斷增能力。要堅持一線工作法,克服經驗主義、教條主義、本位主義,將問題發現在基層、解決在基層,不讓問題擠壓、矛盾成堆。要堅決反「四風」、轉作風,將「兩為」專項整治抓實抓細抓出成效。絕不能也不允許大而化之、馬虎應付,要防止和杜絕形而上學的行為和官僚主義的作風。既要「沉下去」,更要「融進去」,與群眾做朋友,為群眾辦實事。

體現一碗水端平。公開公平公正,是做人准則、做事原則,更是為官之道、為政之要。「兩為」專項整治,是針對的所有機關工作人員,不是針對極個別人,也不是要解決極少數問題。這就要求在整治、治理的過程中,堅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規則面前沒有特例,要體現一碗水端平,不「看人兌湯」,要動真碰硬,不講情面、不留死角、不搞特殊。無論是誰,不論職位高低,不論權力大小,只要存在「兩為」問題,都要堅決做到發現一起、查處一起、追究一起。對不聽招呼、頂風違紀的典型案例要予以點名道姓公開曝光。要強化問責結果運用,做到「四個一律」:問責決定書一律存入檔案,問責結果一律公開,被問責人當年度一律不得評先評優,被問責人在影響期內一律不得提拔使用。
注重一攬子落實。整治「為官亂為、為官不為」工作面廣量大,是個一攬子工程,這就要求各級各地各部門各單位要各負其責,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形成一攬子抓落實的良好局面。要抓好每一個環節、每一項工作的對標和銜接,統籌推進、聯動共為。既要抓好上級的示範帶動,更要抓好下級的責任落實。上級機關、領導幹部不能搞「上面害病、下面吃葯」;下級也不能事不關己、消極應付。矛盾積壓在哪個單位,就要追究所在單位領導幹部和相關責任人的責任。形成銜接順暢、執行有力的工作機制,就能上行下效,讓上面帶得動下面;又能令行禁止,讓下面跟得上上面。部門和部門之間要做到分工不分家,不互相推諉、不彼此扯皮。
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在經濟發展和作風建設進入新常態的今天,為官不易,但不能為官不為;為官要有為,不能亂作為,但要奮發有為。各級各地公務員特別是領導幹部必須深化改革、勇於創新、奮發有為,扎實推進「四個全面」各項重大決策部署的落地生根,才能讓廣大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也才能使「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早日成為美好現實。

❿ 改革開放以來治理環境的事例

因為和專業相關,我選擇環境領域,看看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的得失。如上題所述,這
三十年的改革是一個由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的過程,這個過程在私人領域非常成功,
極大地增加了勞動生產率,提高了人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但是在環境這個公共領域,
卻積累了很多問題,環境持續惡化的趨勢至今為止沒有改變。

1 中國三十年的環境變化情況
選取對生活影響最大的水質量、大氣質量,比較直觀地表現中國三十年環境變化。
1.1水質量。根據2006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全國地表水總體水質屬中度污染,七大水系中
超過一半劣於三類水(不能作為飲用水源),松花江、黃河、淮河為中度污染,遼河、
海河為重度污染。2006年,27個國控重點湖(庫)中,沒有I類水質湖泊,滿足Ⅱ類水質
的湖(庫)只有千島湖、丹江口水庫這兩個,Ⅴ類、劣Ⅴ類水質的湖(庫)18個,佔67%

飲水不安全。全國113個重點環保城市的222個飲用水地表水源的平均水質達標率僅
為72%,不少地區的水源地呈縮減趨勢,有的城市沒有備用水源,有3億多農村人口的飲
用水存在安全問題。 一些地區甚至出現「有河皆干、有水皆污」的現象。
地下水的水質逐年惡化,淺層地下水由於工業排放和生活污染,以及不適當的開采利用
,超過一半城市的地下水污染嚴重。在華北、西北、華東地區,由於超采地下水,水位
逐年下降,形成了巨大的地下水降落漏斗,達到上百甚至上千平方公里。
重大污染事故屢屢進入公眾視野,04年四川沱江污染,05年松花江重大水環境污染,廣
州北江鎘污染,06年廣西欽州水污染……造成的直接損失都以億計,間接損失更是難以
計算。
有一則民謠形象地描述了一些地區水質污染的演變:上世紀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
衣灌溉,70年代水質變壞,80年代魚蝦絕代,90年代不洗馬桶蓋。

1.2大氣質量。最近奧運會臨近,有一條消息很吸引眼球:澳大利亞田徑隊運動員由於「
北京的大氣污染情況嚴重」而不參加北京的奧運會開幕式,只在比賽期間才到北京參賽
。「運動員最多能在北京待五六天,如果超過五六天將不可避免地給運動員的呼吸系統
帶來問題」(《悉尼先驅晨報》,08年6月17日)。
在中國,肺癌的發病率,在過去30年上升了465%,佔全部惡性腫瘤死亡的22.7%,代替肝
癌成為我國惡性腫瘤首位死亡原因(08年4月29日,衛生部第三次全國居民死亡原因抽樣
調查結果)肺癌發病率的大大增加,一方面和吸煙等習慣有關,另一方面也和城市空氣
污染情況密切相關。
工業帶來的廢氣逐年增加,下圖是1999年以來工業廢氣的增加量(統計局網站目前只有1
999年以來的數據),觸目驚心。

空氣污染和能源消耗密切相關,下圖是30年能源消耗變化趨勢,30年,我國能源消費總
量提高到1978年的5倍(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而且其中煤炭增加量更大,燃燒造成
的污染比石油、天然氣更加嚴重。
其他環境問題還有:酸雨、城市垃圾、沙漠化和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和生物多樣性喪失
、礦產開發帶來的生態破壞、海洋污染、土壤重金屬污染等。由於環境污染和破壞引發
的沖突也逐年增加,從1995年的年均不到6萬人次增加到2005年的60萬人次,增加了10倍

篇幅有限,這些問題不再展開陳述。單從環境質量角度來看,中國人民面臨不斷惡化的
環境,付出的代價是非常巨大的。根據世界銀行和中國政府2007年的一份合作研究報告
《中國環境污染損失》(Cost of Pollution in China – Economic Estimates of
Physical Damages),室外空氣和水污染對於中國經濟造成的健康和非健康損失的總和
就有每年約1000億美元,相當於中國GDP的5.8%.

2 環境領域問題成因分析

2.1環境問題的經濟學分析
我對經濟學的理解簡單說是這樣幾句話:資源是稀缺的(預算約束),人是理性的(追
求利益最大化),也是各不相同的(偏好曲線不同),競爭是有益的(降低成本,促進
技術進步),信息也是有益的(降低交易成本),制度是重要的(形成穩定的預期,懲
罰不守信用者)。
環境問題之所以成為環境問題,經濟驅動力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較為普遍的、長期存在
的環境損害其實都有經濟制度上的原因(當然也有法律、道德等因素,但經濟驅動力是
最為強大和持久的)。從經濟學角度分析環境問題,可以發現環境問題有這樣幾個特性

一、環境具有公共物品屬性,即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或者排他的成本非常高),比如
大氣和水資源,森林的生態服務價值等等。環境物品當然是有價值的,包括使用價值、
美學價值、生命支持系統的價值等等,但是這種公共物品屬性決定了環境價值很難形成
可交易的市場,往往形成了很強的外部性,無法內部化,人們對環境的真實需求無法通
過市場來體現或者顯現出來。更進一步,因為沒有市場,人們沒有交易的鍛煉,對於環
境的定價更是無所適從。
在環境基礎設施的提供上,還明顯地體現為區域性和壟斷性。比如一個地區給排水、電
力、公共交通供應,自然保護區開放和維護等,都表現得比較明顯。
解決方法,一是更加深入地使用市場化工具,盡可能地將外部性內部化,通過公權力的
強力干預來引入多元的交易主體,形成市場(比如排污權交易市場);二是通過民主制
度的建設,對自然壟斷的環境物品提供進行監督監管,體現人們的環境需求。但這些都
需要很多條件支持,尤其是法律制度的完善程度和執行力。
二、環境問題具有累積性和閾值。環境污染從積累到成為環境問題有一個過程,短的可
能幾小時,幾天,長的可以達到數十年(比如臭氧層空洞),甚至上百年(比如核廢料
);同時環境問題的爆發是有一個閾值的,污染在達到這個閾值之前不一定有明顯的顯
示,但一旦達到閾值就可能突然爆發形成環境問題,比如太湖的富營養化程度和藍藻爆
發之間的關系。
由於這種屬性,環境問題特別難以查找「肇事者」,因為這個「肇事者」很可能是多個
機構或個人的共同行為,甚至於已經不存在了,區分和追索責任非常困難,信息的不充
分性也造成監管的困難。一些國家對於環境問題賦予了受害者歷史求償權,能夠對於歷
史遺留的問題進行追索,給予大公司很大壓力,也促進了大公司重視環境問題。在我國
目前還沒有創立這種制度。
三、環境問題具有科學上的不確定性。人類對於自然的認識在不斷進步,但是仍然有很
大的空白。比如,1970年代以前,人們對於臭氧層空洞的形成機理還完全不了解,認為
氟利昂等氟氯烴是很安全方便的製冷劑;再比如,對於全球變暖的趨勢,現在人類科學
家基本達成了一致意見(IPCC氣候變化研究),但是對於人類活動對於全球變暖的貢獻
程度和地球生態系統對於氣候變暖的反饋程度,現在還眾說紛紜,無法達成一致意見。
沒有確定的依據,就難以進行決策。發達國家對於有些不確定的環境影響採取謹慎原則
(precautionary principle),盡量避免可能發生的環境影響,但在我國這方面還比較
薄弱。
總的來說,環境問題是一類很特殊的經濟問題,理性人假設、充分競爭、充分信息等經
濟學假設都很難在現實中更加難以體現,所以對於世界各國來說,破解環境問題都具有
相當的難度,在我國更是如此。

2.2我國環境問題形成的幾個重要原因。
以上分析了環境問題的一般性、普遍性的規律,但是結合我國的國情,環境問題更加嚴
峻。大致有這樣幾個因素:
一、巨大的人口壓力。中國在1949年之後的短短半個多世紀中,發生了人口增長方式的
歷史性轉變:由傳統社會的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增率過渡到20世紀60-80年代的高
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增率,再轉變到快速工業化時期(90年代後)的低出生率、低
死亡率和低自增率。尤其是建國初期,在生活水平的逐漸改善中,"多子多福"的傳統生
育觀使得人口在擺脫了戰亂、疾病、動盪、貧窮等抑制因素後迅速增長。
從50年代中期,國家開始意識到人口壓力,因此開始了「服務性的計劃生育」,以鼓勵
、宣傳為主,從60-70年代才開始逐漸強硬起來,正式從80年代初實行部分地區(主要是
城市)獨生子女政策
盡管實施了嚴厲的計劃生育政策,2005年1月6日,中國人口總數也達到13億,人口對生
態環境的壓力以各種形式顯現出來。為了生產足夠的糧食,需要使用大量的化肥、農葯
,飼養大量牲畜,人們生活需要使用能源,在21世紀中葉建設成為中等發達國家的宏偉
目標下,人均物質消費水平也會不斷提高,對環境的壓力會持續不斷地增加。

二、消費品快速發展階段的影響。
從經濟發展階段來說,美國經濟學家羅斯托認為經濟發展有六個階段:(1)傳統社會階
段;(2)起飛醞釀階段;(3)起飛階段;(4)成熟階段;(5)大眾化高度消費階段
;(6)追求生活質量階段。 他的理論並不完善,但是提供了一種視角,就是:經濟發
展的不同階段,人們的需求是不同的。在經濟發展的初期,人們追求基本的營養,基本
的醫療、教育等;之後這些物品的邊際效益遞減,開始追求消費品數量的增長,尤其是
家電、住房、汽車;當這個社會普遍擁有這些物品之後,才進入追求生活質量的階段,
追求個人價值,金融、文化娛樂、旅遊、醫葯等服務性行業進一步發展。對環境質量的
需求基本也屬於這一階段。
回顧改革開放的歷史,可以看到,追求財富是中國人改革開放之後的最大心聲之一。打
開國門,西方發達國家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方式,點燃了中國人追逐財富的熱情,甚至於
給國際上留下了中國人「能吃苦,能賺錢什麼都干」的印象。加上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
的改革,提供了無數機會,消費品行業快速發展,人們的購買力不斷增強,對於大眾消
費品的需求增加非常迅猛。以汽車為例,中國1999年的消費量只有100萬輛,而到了2007
年,我國汽車市場產銷量達830萬輛,總體增長率達16.3%。中國汽車消費量佔全球總消
費量的12%左右,僅次於美國佔世界第二位,且有可能在2015年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
汽車消費大國。 空調、電視年產銷量也都在數千萬量級。
考慮中國的城鄉二元(或加上流動人口,三元)結構,在城市和部分發達地區的農村中
,基本可以看做是進入了大眾化高度消費階段,並向追求生活質量階段轉移,而還有很
大一部分人在快速城市化過程中逐漸認同城市的生活方式,迅速進入大眾高度消費階段
的浪潮中。可以想像,短短三十年間,從傳統社會迅速進入大眾高度消費社會,而追求
環境質量的需求僅僅在部分較為發達的地區顯現,這個過程對於自然資源和環境的壓力
是非常巨大的。

三、出口導向發展路徑的影響
我們在經濟改革過程中,選擇了一條出口導向型的發展道路。這在初期內需很低的時候
,是非常重要的,引入資本和技術,利用了閑置的勞動力資源,提高了經濟效率。這條
道路我們一直沿用至今,低成本和低匯率的優勢,以及中國人勤勞能吃苦的精神,將「
中國製造」的皮鞋、玩具、打火機、化工產品、五金、家電、機械,甚至汽車,打入全
世界的市場。
但是這條路徑對於中國自己的生態環境不吝一場災難。發達國家由於人們對環境的需求
和呼聲,環境門檻逐年提高,這些淘汰落後的產能轉移到中國;同時我們自己對於資源
要素的價格(能源,金屬非金屬礦產,土地)和人力資源的價格一直採取壓低的手段。
這些對於環境的影響都是負面的:由於價格壓低,鼓勵了高耗能、高污染、高資源消耗
的產業迅速發展(這些產業對於就業的貢獻還很小),等於說是透支了子孫後代的資源
,把將來可以用的資源在今天貨幣化、變現。我國鋼材、水泥、部分化工產品都成為世
界產量第一,而產量第一的背後,必然也是污染的第一。而人力資源價格的壓低導致工
人們難以對自己和下一代的人力資本進行投入,從而重復低端的勞動,與「以人為本」
的目標相當矛盾。
應該承認,中國處於快速城市化進程中,對於鋼材、水泥等的需求是很大的,這些產業
的發展有其合理性;但是仍然需要區分那些污染留在中國,上下游卻都在國外的產業,
對這些產業保持足夠的警惕性,因為這些產業的中國部分處於「微笑曲線」的最底端,
利潤稀少,環境污染卻相當巨大。

四、中國特色的鄉鎮企業
中國特色的鄉鎮企業在環境問題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鄉鎮企業,最初叫社辦工業,由1959年2月毛澤東稱其為「社辦工業」而得名,1972年改
叫社隊企業,1984年改叫鄉鎮企業,1996年上升為正式的法律地位。從企業組織形式看
,它既有公司制,也有合夥制,更多的是個人獨資;從企業規模看,既有一些大型企業
,但大部分是中型和小型企業,是我國中小企業的主體。鄉鎮企業的綜合性可以概括為
多輪驅動、多軌運行、多元投資、多業並舉這「四多」。
從經濟學上分析改革開放以來鄉鎮企業的變化可以發現,由於改革開放初期農業改革的
大大成功,極大地調動了農業生產的積極性和生產效率,以至於1982-1984年就出現了賣
糧難的問題,農村富餘勞動力不斷增加。在城鄉二元結構的壓力下,農村勞動力難以進
城,中央為了解決富餘勞動力的問題,鼓勵農村「離土不離鄉」,舉辦鄉鎮企業。
應該說,鄉鎮企業在解決就業和經濟創新方面有獨特的優勢。在改革開放初期鄉鎮企業
利用短缺經濟迅速完成了資本快速積累,1987年鄉鎮企業產值就首次超過農業總產值,1
992年鄧小平南巡之後進一步鼓勵鄉鎮企業發展,到2001年,中國鄉鎮企業工業增加值超
過2萬億元,佔全國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47.8% ,鄉鎮企業的活力一方面形成了國企改革
的「參照系」,另一方面鄉鎮企業的巨大需求也養活了不少上游的國企們。
但是,鄉鎮企業的「小、散、亂」,技術水平低下的特點是農村面源污染的最重要的成
因之一,給環境管理帶來了極為巨大的困難:以水污染為例,鄉鎮企業大部分沒有污水
處理設施,直接排放到水體的污水80%沒有任何處理;小造紙、五金、水泥、印染、化工
、電鍍、制磚遍地開花;鄉鎮企業平均下來每家只有6個人,93%在農村的家中購置機器
就開工運行,工藝落後,能效低,污染高,每年造成的水污染就造成佔GDP4.5%-18%的代
價。
同時,另一方面,更為致命的是,鄉鎮企業在成立初期就和地方基層政權有著千絲萬縷
的緊密聯系,形成了利益共同體,環境監管法律對其幾乎不起作用,監管成本極高,逃
避處罰的動力極大,中國的近5萬名環境監管人員面對73萬個村莊中的2000餘萬家鄉鎮企
業,幾乎無法形成有效監管 。

五、對上負責的政治體制以及中央和地方的分稅體制的影響
官員考評中的唯GDP論與對上負責制對環境問題有重要的影響。政府的目標很多,但是在
優先考慮經濟發展的目標激勵下,官員考評過分注重經濟增長和GDP指標,加之我國的對
上負責制,再有公心的官員也很難照顧底層民眾的呼聲和需求,涉及環境問題的決策過
程隱蔽不公開,民眾只有被動接受。
1994年的分稅制改革在環境問題上也有重要的影響。分稅制改革後,「中央收走西瓜,
給地方留下芝麻」,上級政府與下級政府「分灶吃飯」,一般性轉移支付的不到位,使
得地方政府在日常支出上捉襟見肘,地方政府用45%左右的財政收入,支撐著75%左右的
支出責任,如公共教育、醫療,當然也包括環境保護 。這使得下級政府成為利益主體,
不惜一切招商引資,謀取財稅收入,逼迫生態比較脆弱或者不適合發展重化工業的地區
也紛紛上馬此類項目。廈門的px化工就是很明顯的例子,一旦上馬將占整個廈門市的GDP
的2/3,大大增加當地的財稅收入,促使當地政府不顧廈門旅遊城市的定位和居民的訴求
,做出這個決策,引發了巨大的爭議。

六、法制觀念和執行的缺失
法制的缺失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如前所述,我國對於形成環境物品的交易市場、對環
境公共設施的監督監管、對環境損害的追溯求償、以及對涉及環境不確定性的公共決策
等法律規定上,都存在空白。
同時,我國憲法中對於居民的環境權,至今沒有明確的規定,同時憲法的地位也偏低,
並不能作為判例的直接依據。
在法律執行上,執法的精華力量集中在大中城市和經濟發達地區,在基層,尤其是經濟
相對不發達地區,執法的力量極為薄弱,對於分散的鄉鎮企業污染、農村生活污染、農
業污染難以控制,甚至難以有足夠的人手進行統計。

3 結語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我國經濟發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就環境領域來說,問題
非常嚴峻,而且趨勢是在惡化,如果不及時採取措施,將會在不久的將來付出重大的代
價,環境問題一旦出現,治理需要很長時間和非常巨大的投入。在現階段的主要任務應
該是正視我們所處的發展階段,改變增長觀念,將環境成本納入增長的代價,將環境成
本體現在發展過程中,理順中央和地方的環境責任,增加環境投入,建設完善環境法制
,並進一步進行公眾參與環境決策的公共改革。經濟改革取得了階段性的巨大成功,下
一步的重要任務恐怕應該是政治體制改革,尤其在環境這個公共領域更是如此。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