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坡治理設計
㈠ 地質災害治理設計內容
1.崩塌、滑坡、泥石流災害防治
中國是崩塌、滑坡、泥石流災害十分嚴重的國家之一,在全國,除了上海及個別省區外,均不同程度地受到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危害。斜貫中國中部的川滇山地、鄂西山地、秦嶺、黃土高原、燕山山地、遼東山地等是受災最為嚴重的地區,西部和西北部的阿爾泰山、天山、祁連山、青藏高原部分地區,也是崩塌、滑坡、泥石流災害的多發、易發地區。已有資料表明,崩塌、滑坡、泥石流是我國常見地質災害中分布最為廣泛、影響最大的災種,全國共發育特大型崩塌51處、滑坡140處、泥石流149處;大型崩塌3000多處、滑坡2000多處、泥石流2000多處;中小型崩塌、滑坡、泥石流達40多萬處。全國有350多個縣的上萬個村莊、100多個大型工廠、55座大型礦山、3000km以上的鐵路受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嚴重危害。
作為地質災害的主要災種,崩塌、滑坡、泥石流具有突發性強,分布范圍廣,具有一定的隱蔽性,每年都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已成為國民經濟建設及社會發展的嚴重製約因素。據統計,因崩塌、滑坡或泥石流災害造成的損失約占常見地質災害損失的70%~80%。國土資源部2008年發布的《全國地質災害防治「十一五」規劃》中劃分的16個地質災害重點防治區中,除珠江三角洲地面沉降地面塌陷重點防治區、長江三角洲地面沉降重點防治區、華北平原地面沉降重點防治區以外,其餘13個重點防治區均要求對崩塌、滑坡或泥石流災害進行重點防治。
根據我國地質災害發育特點,以及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重點,本著教學為生產服務的宗旨,本教材在安排地質災害治理設計案例時,擬以崩塌、滑坡、泥石流災害的防治案例作為學生實訓的基本要求,要求學生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能運用所學的地質災害防治基本理論、方法、手段,進行崩塌、滑坡、泥石流災害的治理工程設計。
2.其他地質災害防治
我國地質災害發育具有地區之間的差異性,表現為地勢階梯特徵明顯:第一階梯(海拔4000m以上),凍融、泥流等災害發育;第二階梯(海拔為1000~2000m)與第一階梯過渡地帶,以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災害為主;東部廣大平原、盆地為第三階梯,地面沉降、地面塌陷、淤積等災害為主。
考慮到我國地質災害發育的上述地域性差異,有的學生畢業後可能在非滑坡、泥石流高發區工作,因此,在安排地質災害治理技術實習時,可作如下調整:
1)針對我國第一階梯地質災害發育特點,凍融災害屬於特殊土災害問題,特殊土災害在《地基處理》課程的教學中,對各種地基處理方法的設計進行了較詳盡的介紹,可供參考。
2)針對我國第二階梯的地質災害發育特點,即以地面沉降、塌陷、淤積等災害為主,由於地面沉降災害的防治重在預防、治理難度大、且效果並不明顯,實際工作中對於地面沉降的治理任務較少,因此,為適應第二階梯廣大地域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需要,有必要考慮的實訓主要是地面塌陷的治理。各院校在安排實訓時,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另行考慮是否增加地面塌陷治理設計的實訓。
㈡ 設計階段滑坡勘查要點
1.設計階段勘查一般規定
1)設計階段包括初步設計和設計施工兩階段,合稱為設計階段。
2)設計階段勘查應結合防治工程部署,充分利用可行性論證階段的初步勘查成果,進行重點勘查。
3)重點查明滑坡岩土體結構、空間幾何特徵和體積、水文地質條件,提供工程設計需用的岩土體物理力學參數,進行穩定性評價和推力計算,滿足工程設計圖的地質要求。
2.設計階段工程地質測繪要點
1)根據可行性論證推薦的防治方案,開展工程部署區大比例尺測繪。
2)地面排水工程測繪應沿排水溝工程軸線追索進行,內容包括:地形、坡度、岩土體結構。以縱剖面圖測繪為主,比例尺宜為1∶100~1∶500,並在沿線不同單元處測繪橫剖面圖。地下排水工程的測繪應沿廊道工程軸線追索進行,結合鑽探、井探、物探等,測繪縱剖面圖,比例尺宜為1∶100~1∶500,對廊道口應提交進硐工程地質立體圖,比例尺宜為1∶20~1∶100。
3)抗滑樁和錨固工程的測繪沿工程布置軸線進行,內容包括地形、坡度、岩土體結構的測繪。結合鑽探、井探、物探等,提交沿工程布置方向的地質剖面圖,比例尺宜為1∶200~1∶500。
4)擋牆工程的測繪應沿工程布置軸線進行,包括地形、坡度、滑坡體結構;滑動帶的測繪,比例尺宜為1∶250~1∶1000,並提交工程區縱向的工程地質剖面圖,比例尺宜為1∶50~1∶100。
5)刷方減載和回填壓腳工程的測繪應提供工程區縱、橫剖面圖,包括地形、坡度、岩土體結構等,剖面間距20~100m,並對不同的單元或轉折地段應有剖面控制,比例尺宜為1∶50~1∶500。
3.設計階段勘探與測試要點
應結合地質條件和防治工程方案,對初步勘查階段的勘探線進行加密勘查,勘探點線間距布置要求見表4-6。縱向主勘探線勘探點間距宜加密為40~60m,並對縱向輔助勘探線適度加密,勘探點間距宜為80~120m。橫向勘探線重點布置在工程實施部位,勘探點間距宜為40~120m。
表4-6 勘探點線布置要求
4.設計階段監測要點
1)對穩定性差,或施工期間擾動大的滑坡應進行監測。
2)對危害程度為一級的滑坡,應進行包括地表變形、裂縫、深部位移、地下水位、孔隙水壓力變化的立體監測,監控滑坡整體變形。
3)對危害程度為二、三級的滑坡,應進行以地表變形、裂縫和地下水位變化為主的監測,監控滑坡沿主滑方向的變形。
4)變形監測以地表位移監測為主,深部位移監測為輔。地表位移監測包括:①絕對位移監測,監測滑坡體表層的三維(X、Y、Z)位移量、位移方向與位移速率;②相對位移監測,監測滑坡體重點變形部位、周邊裂縫、崩滑帶等兩點之間的相對位移量,包括張開、閉合、錯動、抬升、下沉等;③地表傾斜監測,測定監測點的地面角度變化,得到地表傾斜變形的特徵與趨勢。
5)地下深部變形監測包括利用鑽孔測定不同深度的變形特徵,以及在探硐內對裂縫、滑動帶或特徵地層位移的監測。
6)地表水監測可包括與滑坡體形成和活動有關的地表水水位、流量、入滲率、含水量等動態變化,以及地表水沖蝕情況和沖蝕作用對滑坡體的影響。
7)地下水監測宜包括鑽孔、井、硐、坑等地下水的水位、水壓、水量、水溫、水質等動態變化。
8)可在地表或地下(鑽孔、平斜硐內)埋設地應力計,測量滑坡體內地應力狀態及其變化。應劃分拉力區、壓力區,並分析壓力變化,用以推斷岩體變形及應力狀態。
9)應充分利用鑽孔、探井、探槽布設監測點,並可用於施工階段監測。根據工程地質情況,在滑坡范圍內,沿滑坡縱橫軸線分別布置2~3條監測斷面,每條斷面監測點不少於3個。
10)監測工作應根據勘查情況,及時調整監測網的布置,主要監測點可用作施工階段監測。
11)監測周期分為正常監測周期和特殊監測周期。正常監測周期為3天,特殊監測周期必須加密,其測次視具體情況而定。
5.設計階段勘查報告要點和附件
1)設計階段滑坡勘查報告應包括:序言、滑坡區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條件、滑坡體結構特徵、滑動帶特徵、滑坡變形破壞及穩定性評價、推力分析等,並提供岩土體物理力學試驗、原位岩土力學試驗、設計參數試驗、地下水動態監測、滑坡變形監測等原始報告和附件。
2)結合滑坡防治工程,應專門提交供設計圖使用的工程地質圖冊,並以紙質和電子文檔形式提交,包括:各防治單元的剖面圖、立體圖、剖面圖、鑽孔柱狀圖、探井和探硐展示圖及綜合工程地質圖等圖件。
㈢ 植物防護工程
(一)植物防護的原理
植物防護技術是利用植物涵水固土的原理穩定表層岩土,美化生態環境的一種新技術,是綜合岩土工程、恢復生態學、植物學、土壤肥料學等多學科於一體的復合工程技術。它是通過種植草、灌木、樹,或鋪設工廠生產的綠化植生帶等加固表層岩土體、防止岩石風化、減輕地表水入滲和沖刷,達到防止表層崩塌或滑坡的目的。適用於淺層崩塌或滑坡的防治以及治理工程實施後的環境恢復和美化。
植物防護技術具有力學錨固效應、水文效應和生態效應等多方面的作用。
1.植物的錨固效應
(1)深根的錨固作用
植物的垂直根系穿過坡體淺層的鬆散風化層,錨固到深處較穩定的岩土層上,起到錨固作用。小灌木、豆科植物在地下0.75~1.50m深處有明顯的土壤加固作用,樹木根系的錨固作用可影響到地下更深的岩土層。試驗表明,根的直徑越細,其抗拉強度越高,直徑2~5mm的各種類型的根,其抗拉強度為8~80MPa。
(2)淺根的加筋作用
在基質及土體中盤根錯節的根系,使基質及土體在其延伸范圍內成為土與草根的復合材料,草根可視為三維加筋材料。
2.植物的水文效應
(1)降低坡體孔隙水壓力
降雨是誘發崩塌、滑坡失穩的重要因素之一。植物通過吸收和蒸騰坡體內的水分,可降低土體的孔隙水壓力、增加土體內聚力、提高土體的抗剪強度,有利於坡體的穩定。
(2)截留降雨、削弱濺蝕、控制水土流失
一部分降雨在到達坡面之前被植物截留,可以削弱雨水濺蝕坡面土體的動能,防止片蝕、溝蝕的出現,從而控制水土流失的發展。通常情況下,土體流失量隨植被覆蓋率的增加而銳減。
3.植物的生態效應
密集的植物根系呈網狀分布於土壤中,其分泌出的具有膠結作用的分解產物有助於防止坡體岩石的風化剝落。同時,根莖的腐爛分解為土壤微生物增加了碳、氮和其他生物養分,有助於生態環境的恢復。
不同植物對坡面的防護效果也不同。草本植物屬於水平根型,主根不發達,側根或不定根相對發達,並向四周擴展,根系多分布於土壤表層,即主根扎入土體不深,故其護坡作用主要表現為增強坡面的抗沖刷性能。木本植物屬於垂直根型,主根發達,可扎入土體深層,其力學作用相當於以主根為軸向、側根為分支的全長粘結型錨桿,故其固坡效果十分顯著。
此外,植物的固坡作用效果還取決於邊坡類型(主要是邊坡岩土體結構特徵)與所選植物的匹配關系。二者匹配良好,則植物的固坡作用顯著;反之,則固坡作用微弱。
(二)植物種類選型設計
1.選型原則
科學地選擇適宜於邊坡的植物種類是建立坡面植物群落的重要工作之一。不同的植物具有各自不同的基因特性,因而表現出對環境條件的不同適應性,護坡植物種類的選擇應遵循以下原則:
1)適應當地的氣候條件;
2)適應當地的土壤條件(水分、pH值、土壤性質等);
3)具有較強的抗逆性(抗旱性、抗熱性、抗寒性、抗病蟲害等);
4)生長快、根系發達;
5)種子易得、成本合理。
2.選擇依據
(1)氣候條件
光照、氣溫、濕度、降水、風等氣候條件都影響植物的生長發育,但在選擇邊坡植物時,主要應考慮的氣候因素是氣溫和降水。
(2)土壤條件
土壤的厚度、成分、肥力、結構、酸鹼性、鹽鹼性等與植物的生長發育密切相關,決定著植物能否正常生長,其中尤為重要的因素是土壤的肥力、結構、pH值等。
(3)種植目的
用於崩塌或滑坡防護的植被,主要目的是固土護坡、防止水毀及美化環境。因此,要求植物的根系深並能快速地覆蓋地表。
3.植物種類的氣候區劃類型
我國各大地區常用的護坡植物見表2-26。
表2-26 我國各大地區主要可用的護坡草坪植物
氣候區劃是在氣候分類的基礎上,將不同氣候類型的地域分布加以區分,尋找不同氣候類型分布的范圍和分區界線。植物生長要求的生態條件很多,從氣候因子來看主要是熱量,包括年平均氣溫、最冷月氣溫、最熱月氣溫、溫差、無霜期;其次是水分,按年降水量進行度量,草坪草的氣候區劃就是以上述氣候生態條件作為基礎,按照草坪草對氣候生態因子的要求,選擇最適草種。
(三)典型的植物護坡技術設計
1.鋪草皮護坡
鋪草皮是較常用的一種護坡綠化技術,是將培育的生長優良健壯的草坪,用平板或起草坪機鏟起,運至需要綠化的坡面,按照一定大小、規格重新鋪植,使坡面迅速形成草坪的護坡綠化技術,草皮應選擇根系發達,莖矮葉盛的耐旱草種,如白茅草、假儉草、絆根草等。
鋪草皮護坡具有成坪時間短、護坡見效快、施工季節限制少和前期管理難度大的特點。
(1)適用條件
根據鋪草皮護坡在國內不同地區、不同類型邊坡的應用經驗,初步確定其適用條件包括以下方面。
1)應用地區:各地區均可應用,但在乾旱、半乾旱地區應保證養護用水的持續供給。
2)崩塌或滑坡體所處邊坡狀況:各類土質邊坡均可應用,強風化岩質邊坡也可應用。其坡率一般不超過1∶1,局部不陡於1∶0.75,坡高一般不超過10m。由於鋪草皮只是起表面防護作用,因此邊坡自身必須穩定。
3)施工季節:春季、夏季和秋季均可施工,一般以春秋兩季最為適宜。
(2)鋪草皮護坡的施工方法
鋪草皮護坡的施工工序為:平整坡面→准備草皮→鋪草皮→前期養護。
1)平整坡面:清除坡面所有石塊及其他一切雜物,翻耕20~30cm,若土質不良,則需改良,增施有機肥,耙平坡面,形成草皮生長床,鋪草皮前應輕振1~2次坡面,將松軟土層壓實,並灑水潤濕坡面。理想鋪草皮的土壤應濕潤而不是潮濕。
2)准備草皮:在草皮生產基地起草皮。起草皮前一天需澆水,這有利於起卷作業,同時也保證草皮卷中有足夠的水分,不易破損,並防止在運輸過程中失水。草皮切成30cm×30cm大小的方塊,或30cm×200cm的長條形,草皮塊厚度2~3cm。為保證土壤和草皮不破損,起出的草皮塊放在用30cm×30cm的膠合板製成的托板上,裝車運至施工現場。長條形的草皮塊可捲成地毯卷,裝車運輸。
3)鋪草皮:鋪草皮時,把運來的草皮順次平鋪於坡面上,草皮塊與塊之間應保留5mm的間隙,以防止草皮塊的運輸途中失水干縮,遇水浸泡後出現邊緣膨脹,塊與塊之間的間隙應填入細土。鋪草皮時應避免過分地伸展和撕裂。在每塊鋪好的草皮4個角用尖樁固定。尖樁為木質或竹質,長20~30cm,粗1~2cm。釘尖樁時,應使尖樁與坡面垂直,尖樁露出草皮表面不超過2cm。待鋪草皮告一段落後,用木錘把草皮全面拍一遍,以使草皮與坡面貼緊。在坡頂及坡邊緣鋪草皮時,草皮應嵌入坡體內,與坡緣銜接處應平順,以防水流沿草皮與坡面的間隙滲入使草皮下滑。草皮應鋪過坡頂肩部100cm或鋪至天溝,坡腳應作砂漿抹面處理。
為節約草皮,利用草坪分孽和匍匐莖蔓延的特點,也可採用間鋪法和條鋪法。
間鋪法:草皮塊可切成正方形或長方形,鋪裝時按一定的間距排列,如棋盤式、鋪塊式等。此種方法鋪草皮時,要在平整好的坡面上,按照草坪形狀和厚度,在計劃鋪草皮的地方挖去土壤,然後鑲入草皮,必須使草皮塊鋪下後與四周相平,經過一段時間後,草坪匍匐莖向四周蔓延直至完全接合,覆蓋坡面。
條鋪法:將草皮塊切成6~12cm寬的長條,兩塊草皮條平行鋪裝,其間距為20~30cm。鋪裝時,在平整好的坡面上,按草皮的寬度和厚度在計劃鋪草皮的地方挖去土壤,然後鑲入草皮,保持草皮與四周坡面相平。經過一段時間後,草皮即可覆蓋坡面。
4)前期養護:①灑水:草皮從鋪裝到適應坡面環境健壯地生長期間,每天都要及時進行灑水,每次灑水量以保持土壤濕潤為原則,每天的灑水次數視土壤濕度而定,直至出苗成坪。②防治病蟲害:當草苗發生病害時,應及時使用殺菌劑防治病害,常用噴射葯劑有代森錳鋅、多菌靈、百菌清、福美霜等。在使用殺菌劑時,應掌握適宜的噴灑濃度。為防止抗葯菌絲的產生,使用殺菌劑時,可以用幾種效果相近的殺菌劑交替或復合使用。對於常發生的蟲害如地老虎、螻蛄、蠐螬、草地螟蟲、粘蟲等,可進行生物防治和葯物防治相結合的綜合防治方法,常用的殺蟲劑是有機磷化合物殺蟲劑。③追肥:為了保證草苗茁壯成長,有條件時可根據草皮生長需要及時追肥。
2.液壓噴播植草護坡
液壓噴播植草是將草種、木纖維、保水劑、粘合劑、肥料、染色劑等與水的混合物通過專用噴播機噴射到預定區域建植草坪的高效綠化技術。由於噴出的含有草種的黏性懸濁液具有很強的附著力和明顯的顏色,噴射時不遺漏、不重復,可以均勻地將草種噴播到目的位置。在良好的保濕條件下,草種能迅速地生長發育成為新的草坪。因此,液壓噴播植草是一種高速度、高質量和現代化的綠化技術,此項技術被廣泛應用於公路、鐵路和水利工程等邊坡綠化工程。
(1)適用條件
根據液壓噴播植草護坡在國內不同地區、不同類型邊坡的應用經驗,初步確定其適用條件如下:
1)應用地區。各地區均可應用,但在乾旱、半乾旱地區應保證養護用水的持續供給。
2)崩塌或滑坡體所處邊坡狀況。各類土質邊坡均可應用,土石混合邊坡經處理後方可採用。其坡率一般為(1∶1.5)~(1∶2.0),當坡率超過1∶2.5時應結合其他方法使用。每級坡高一般不超過10m,同時要求邊坡自身必須穩定。
3)施工季節。施工季節一般以春秋兩季較為適宜,應盡量避免在暴雨季節施工。
(2)施工方法
液壓噴播植草護坡的施工工序為:平整坡面→施工排水設施→噴播→蓋無紡布→前期養護。
1)平整坡面。交驗後的坡面,採用人工細致整平,消除所有的岩石、碎泥塊、植物、垃圾。對於填土土質條件差,不利於草種生長的坡面採用回填改良客土,厚度為50~75mm,並用水潤濕讓坡面自然沉降至穩定。若pH值不適宜,尚需改良其酸鹼度,土壤pH值的改良一般在播種前一個月進行,以增加改良效果。
2)施工排水設施。排水系統的設置是否完善和合理直接影響邊坡植草的生長環境。對於長大邊坡,坡頂、坡腳及平台均需設置排水溝,並應根據坡面水流量大小考慮是否設置坡面排水溝。一般坡面排水溝橫向間距為40~50m。
3)噴播。按設計比例配置草種、木纖維、保水劑、粘合劑、肥料、染色劑及水的混合料,並通過噴播機均勻地噴播於坡面。建議配合比為每平方米用水4000mL,纖維200g,粘合劑(纖維素)3~6g,保水劑、復合肥及草種視具體情況而定。
4)蓋無紡布。雨季施工,為使草種免受雨水沖失,並實現保溫保濕,應加蓋無紡布,促進草種的生長,也可採用稻草、秸稈編織席覆蓋。
5)前期養護。主要包括①灑水:用高壓噴霧器將養護水成霧狀均勻地濕潤坡面,注意控制好噴頭與坡面的距離和移動速度,不要產生高壓射流破壞坡面。養護期視坡面植被生長狀況而定,一般不少於45天。②防治病蟲害:定期噴廣譜葯劑,及時預防各種病蟲害的發生。③追肥:為了保證草苗生長,應根據植物生長需要及時追肥。④及時補播:草種發芽後,應及時對稀疏或無草區進行補播。
上述介紹的兩種典型植物護坡技術具有設計簡單,可操作性強,成本低廉的特點,因而被廣泛應用於我國各類邊坡工程的坡面防護。除此之外,還有許多植物護坡技術,如植被混凝土綠化護坡、三維植被網護坡、挖溝植草護坡、骨架植被護坡、鋼筋混凝土框架植草護坡、預應力錨索框架地梁植被護坡技術等。在此應說明的是,植物防護一般不作為滑坡穩定性計算因素參與設計,僅在表層土體滑塌和美化環境中加以考慮,並且多與格構、格柵等防護工程結合使用;在順層滑坡、殘積土滑坡中,採用植樹等植物防護措施,需論證由於植物根系與水的作用加劇順層或沿基岩順坡滑動的可能性。
小 結
本章的學習重點是排水工程、重力式擋牆、削方減載、前緣回填壓腳、植物防護的設計與施工,難點是錨桿錨索、抗滑樁的設計與施工。可用於崩塌與滑坡治理的工程措施很多,在實際工作中,應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其中的一種或幾種工程措施組成多個設計方案,並經方案比選後再進行防治工程的施工。抗滑樁的施工成本相對較高,工期較長,且設計的難度也相對較大,對於中小型滑坡一般較少採用。
復習思考題
1.崩塌與滑坡的防治工程措施有哪些?
2.錨桿有哪些類型?錨桿用於加固邊坡時應如何進行設計?
3.預應力錨索的破壞形式有哪些?錨索的預應力損失有哪幾種?
4.預應力錨索的施工包括哪些工序?
5.抗滑樁的破壞形式有哪些?如何進行抗滑樁的抗剪和抗彎驗算?
6.抗滑擋土牆與一般擋土牆有什麼區別?
7.在重力擋土牆設計時應進行哪些驗算?
8.如何布設用於滑坡治理的地表排水工程?地下排水工程主要有哪些?
9.如何進行削方減載和回填壓腳的設計?
10.在崩塌與滑坡治理中如何進行植物防護工程設計?
㈣ 按設計圖紙施工,但出現滑坡該誰負責
有三種可能,一個是勘察單位,地質勘探報告問題;二是設計單位,結構圖紙問題;三是施工方法問題;要通過有資質的單位鑒定後才能確定!
㈤ 岩土工程,比如滑坡治理工程,擋土牆工程施工圖審查是由施工圖設計審查機構審查是一類還是二類審查呢
岩土工程類別是指工程本身,而不是單位資質。岩土工程類別的劃分主要依據工程規模、重要性以及場地和地基復雜程度綜合確定。滑坡工程一般應劃分為甲類。
㈥ 滑坡勘察設計書的編寫的基本內容有哪些
和一般的岩土勘察報告類似,但需要確定滑坡的滑動帶特徵,包括深度位置、物質類型、厚度、抗剪強度,以及滑坡的范圍、滑動主軸方向。也需要給出初步的處理建議。
㈦ 能不能幫忙提供一份滑坡治理的施工資料樣板,借來參考一下~~~
資料介紹
2011年麓山公寓北部滑坡治理工程施工組織設計目 錄 一、施工方案二、施工進度計劃及保證措施三、平面布置四、保證質量措施五、保證安全措施六、文明施工措施七、主要機具使用計劃八、勞動力安排計劃 一、施工方案(一)施工整體布置及安排 1、工程概況該邊坡防護工程位於長沙市先導區含浦學士村北之麓山別墅群南部,香格里拉大道北側,邊坡坡頂為麓山別墅群內的B25#、B26#棟,滑坡坡頂距已建構築物基礎分別約為2.50~6.00m。場地有施工道路相通,交通較方便。由於麓山公寓1#、2#棟分布於山坡坡腳,在擬建工程的基礎平場過程中,經局部地段人工開挖形成了人工邊坡,邊坡最大高度約24m。在未進行支護的情況下對擬建建築物基坑進行了的開挖,造成在麓山別墅B25#坡腳處出現一條長約6m,寬約0.15m,呈東西向的張性裂縫,危及整個邊坡的穩定。為此應對邊坡及時進行治理工作。本滑坡坡頂標高82.06~84.79米,坡底標高59.10~64.36米,最大坡高約24米,坡中下部63.3~65.5米標高處設消防通道,消防通道下為地下室基坑,基坑開挖底標高為59.0m,基坑深4.3m~6.0。設計根據規劃要求及現場地質、地形情況,滑坡治理分AB和BC兩段,均採用樁錨AB段支護。AB段:樁頂標高74.0m,樁自由段底標高63.0m,樁底標高48.5m,樁身長25.5m。樁上布置預應力錨索三道;BC段:樁頂標高74.0m,樁自由段底標高63.0m,樁底標高49.0m,樁身長25.0m。樁間布置預應力錨索三道。樁間坡面採用高壓噴射素混凝土支護。樁頂以上坡面按1:1.75坡比放坡,坡面採用高壓噴射素混凝土支護。本滑坡支護工程為永久性工程,設計年限為50年。工程安全等級為一級,重要性系數取γ0=1.1,穩定性安全系數取1.30。 2項目機構組織: 3、主要工程量 φ1500旋挖樁: 24 根支護面積約: 550 m2 錨索: 2209 m 4、施工要求技術標准本次基坑支護工程設計遵循下列技術標准 a)《建築邊坡工程技術規范》(GB50330-2002) b)《建築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120-99) c)《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2) d)《建築樁基技術規范》(JGJ94-2008) e)《錨桿噴射混凝土支護技術規范》(GB50086-2001) f)《建築基坑工程監測技術規范》(GB50497-2009) g)《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 h)《長沙市邊坡及基坑支護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要求》(長沙市建設委員會) 5、場地工程地質條件根據化工部長沙設計研究院編制的《麓山公寓北部邊坡岩土工程詳細勘察報告》擬建場地工程地質條件概述如下: 地層岩性 根據鑽探揭露及地質調查,場地內主要地層由第四系填土層(Q4ml)、沖洪積層(Q3al+pl)及上元古界板溪群紫紅色、淺灰白色砂質板岩及泥盆系板岩組成,其野外特徵自上而下分敘如下: a)第四系填土層(Q4ml)素填土①:褐紅色、褐黃色,鬆散~稍密,稍濕,系基坑開挖後反壓堆填。
㈧ 滑坡防治工程設計規范出新版了嗎
看家工程建設標准化信息網所新規范修訂都發布查詢
㈨ 滑坡防治工程設計與施工技術規范最新是哪版
最新版是:DZ/T0219-2006 滑坡防治工程設計與施工技術規范
㈩ 滑坡應急勘查設計 包括施工圖設計嗎
滑坡應急勘查設計省略了可研(初步勘查)、初步設計(詳細勘查)階段直接轉入施工圖設計(補充勘查)。應急工程雖因不可控因素省掉了部分流程,但仍是嚴格的生產報告,出了問題一樣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