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大和號戰列艦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A. 關於電影男人們的大和號
《大和號》 日本年輕人看後嚮往戰爭
在腥風血雨的戰場上,日本士兵身穿襤褸的軍服,聲嘶力竭地嚎叫著……
畫面營造的悲愴氣氛、強烈的視覺沖擊,一下就把觀眾拉到了60年前。連日來,這樣的鏡頭時常出現在日本電視中。這是為了配合影片《男人們的「大和」》(以下簡稱《大和號》)拍攝的宣傳片。投巨資拍攝的《大和號》場面宏大,渲染悲情,吸引了不少青年人的目光;同時,這部影片宣揚「犧牲」精神,表現「視死如歸」的氣概,令鄰國深感憂心。
吸引不少年輕人
由於上映前宣傳力度大,當紅演員加盟,《大和號》12月17日上映當日就取得不俗的票房成績。據日本《中日體育》報道,這部電影在日本的324家電影院同時上映,有12萬多人觀看。有些年輕人深夜排隊等候入場。有的地方座位不夠,一些觀眾就站著看。這部電影可能創日本今年電影票房的記錄。《大和號》的製片人角川春樹發出豪語,力爭通過這部電影把1000萬日本人拉進電影院。
日「大和」號戰艦 資料圖片
「大和」憑什麼吸引觀眾?
《大和號》是為紀念二戰結束60周年拍攝的,講的是「大和」號戰艦的故事。據記載,「大和」號戰艦1941年12月完工,隨即編入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序列。這艘戰艦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戰艦,火力配置極強,還有裝甲厚、防護能力強等特點。從完工之日起,「大和」號戰艦就成為日本軍國主義的一大戰爭工具。1945年4月7日,象徵日本「帝國精神」的「大和」號被美國海軍擊沉於西太平洋,隨艦的3000多名官兵也葬身海底。
不究根源 只講「犧牲」
《大和號》放映前已有爭論。日本有人一直試圖否認其侵略歷史,因此涉及二戰的題材更加引人注意。影片放映後,有人認為電影沒有宣揚軍國主義,
表現的只是戰爭悲情,贊揚的是「犧牲」精神,與以往不同。
但中韓等國的輿論則認為,影片大打感情牌,使用更為隱蔽的表現手法,通過表現日本人所謂的「視死如歸」氣概,為當年的侵略戰爭張目。「大和」號是侵略戰爭的工具,對亞洲其他國家而言,這部影片只能勾起人們對戰爭的痛苦回憶。《大和號》幾乎沒有提到戰爭的原因,以及那些導致悲劇性命運的事件,只截取一個歷史片段宣揚「犧牲」,曲解了「犧牲」的真正含義。
戰爭題材熱讓人擔心
日本以二戰為題材的電影、書籍不斷上市,而且在日本越來越受歡迎。《大和號》就是其中的代表,並把這種題材推向前所未有的高潮。
上了年紀的日本人受過戰爭的苦難,經歷過戰後復興的艱難,戰爭題材的作品對他們影響有限。由於日本在二戰中扮演的角色不光彩,戰後很長時間日
本人對戰爭題材諱莫如深。但上世紀80年代以後,這種情況有所改變。最早帶右傾色彩的電影是《自尊》,該片因暗示甲級戰犯也有尊嚴而遭到指責,但它的影響遠不及《大和號》。
正視歷史的人對日本的戰爭題材熱感到擔心。《大和號》對青少年的影響比較大。現在,很多網站推出類似「大和號戰士」培養計劃,還有「大和迷」網頁、軍艦網頁等。有人說,看了《大和號》很害怕,不知道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喜歡它?看了這部電影,不少年輕人的腦海中產生了嚮往戰爭、嚮往為國捐軀的「豪情」,這是最可怕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