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石流治理
『壹』 發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如何治理
泥石流防治是一項由多種措施組成的系統工程。它主要由四方面措施組成:①防止和削弱泥石流活動的防治體系--通過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保護和治理流域環境,消除或削弱泥石流發生條件;②控制泥石流運動的防治體系-採用攔擋壩、谷坊、排導溝、停淤場等工程措施,調整和疏導泥石流流通途徑和淤積場地,減少災害破壞損失;③預防泥石流危害的防護工程體系~一修建渡槽、涵洞、隧道、明硐、護坡、擋牆、順壩、丁壩等工程,對重要危害對象進行保護;④預測、預報及救災體系一一對於遭受泥石流嚴重威脅的居民、企業和重要工程設施,及時搬遷、疏散,受災時有效地搶險救災,減少災害破壞損失。
治理滑坡可以從以下兩個大的方面著手:
(一)消除和減輕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危害,滑坡的發生常和水的作用有密切的關系,水的作用,往往是引起滑坡的主要因素,因此,消除和減輕水對邊坡的危害尤其重要,其目的是:降低孔隙水壓力和動水壓力,防止岩土體的軟化及溶蝕分解,消除或減小水的沖刷和浪擊作用。具體做法有:防止外圍地表水進入滑坡區,可在滑坡邊界修截水溝;在滑坡區內,可在坡面修築排水溝。在覆蓋層上可用漿砌片石或人造植被鋪蓋,防止地表水下滲。對於岩質邊坡還可用噴混凝土護面或掛鋼筋網噴混凝土。排除地下水的措施很多,應根據邊坡的地質結構特徵和水文地質條件加以選擇。常用的方法有:1,水平鑽孔疏干;2,垂直孔排水;3,豎井抽水;4,隧洞疏干;5,支撐盲溝。
(二)改善邊坡岩土體的力學強度
通過一定的工程技術措施,改善邊坡岩土體的力學強度,提高其抗滑力,減小滑動力。常用的措施有:1,削坡減載;用降低坡高或放緩坡角來改善邊坡的穩定性。削坡設計應盡量削減不穩定岩土體的高度,而阻滑部分岩土體不應削減。此法並不總是最經濟、最有效的措施,要在施工前作經濟技術比較。2,邊坡人工加固;常用的方法有:1,修築擋土牆、護牆等支擋不穩定岩體;2,鋼筋混凝土抗滑樁或鋼筋樁作為阻滑支撐工程;3,預應力錨桿或錨索,適用於加固有裂隙或軟弱結構面的岩質邊坡;4,固結灌漿或電化學加固法加強邊坡岩體或土體的強度;
『貳』 泥石流防治的歷史和現狀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及防災減災科學的進步,國家加強了對泥石流防治的統一管理,增大了資金的投入,泥石流防治技術日益成熟。泥石流防治已由點上的局部治理,發展到面上的全面治理;由單一的簡易工程防治,發展到了對泥石流小流域進行全面的綜合治理。在城鎮、廠礦、鐵路與公路交通、水利電力等建設中積累了許多泥石流治理方面的成功經驗。
城鎮泥石流防治已有幾百年的歷史,如甘肅的隴南市武都區、四川的西昌市和鹽源縣早在200多年前就修建了排導槽或導流擋牆等工程,對泥石流進行了有效防治。近年來,國家每年對城鎮泥石流防治的資金投入達8000萬元,若加上地方匹配的資金,總額可達2.4億元以上。防治成功的範例有四川省南坪縣城泥石流、雲南省昆明市東川區泥石流、甘肅省天水市泥石流、北京市懷柔區泥石流等。
鐵路與公路交通的泥石流防治始於20世紀50年代初期,在寶(雞)—成(都)鐵路、成(都)—昆(明)鐵路、東川鐵路支線及青藏鐵路等的泥石流防治中,採用了明硐、隧道、渡槽、急流槽、重力攔擋壩及鋼軌格柵壩等工程。到60年代,在甘川公路武都地區白龍江沿岸路段,結合當地泥石流的活動特點,對公路經過的17條泥石流溝都採取了類型各異的治理工程,如武都區灣溝修建的泥石流停淤場、宕昌縣沙灣清水子溝修建的泥石流排導渡槽、武都區黃家壩桑園子溝修建的泥石流攔擋工程等均是十分成功的範例。
廠礦泥石流防治始於20世紀60年代,前期因對泥石流的危害及活動特點認識不足,缺乏防治經驗,造成了許多廠礦損失慘重。到60年代中期,泥石流防治工程技術大大地向前推進了一步。如天水紅山試驗機械廠,從1966~1969年用了三年時間對廠區內的何家堡溝泥石流進行了有效治理。首先採取單一的排導措施效果不佳,後來採取了攔擋、排導及生物工程措施相結合的綜合防治方案,工程實施後,泥石流的活動得到了控制,達到了預期的目的。值得指出的是:這是我國在泥石流防治中,對非基岩地區首次採用鋼筋混凝土箱式平板支墩壩(高7.5m)攔擋泥石流。
『叄』 泥石流的成因與防治措施
礦渣性泥石流是一種典型的人為干預下產生的泥石流,它在物源、水源及動力條件上具有不同於自然泥石流的特點.通過分析礦渣性泥石流體構成的物源特點、水源特點及啟動機理,並針對其特點提出礦區泥石流的防治措施建議,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肆』 如何治理泥石流災害
1、首先要疏通河道,在山坡上注意建立水道,進行分流。
2、其次要加強植被的養護建設,增加植被的豐富性
3、對於無法避免的泥石流,要有緊急疏散平台
『伍』 119、防治泥石流的工程措施有哪些
泥石流的防治原則是三個結合,即防治結合,生物措施與工程措施結合,民辦與公助相結合。全面規劃,綜合治理。 防治方案可分以下幾種:1)以抑制泥石流發生為主的方案採取蓄、引水工程、植樹造林等控制形成泥石流的水源和鬆散固體物質的聚積和啟動,以行政管理、法令措施消除激發泥石流的人為因素,從而在源頭上抑制泥石流的發生。 2)以疏導泥石流過境為主的方案採取攔擋、排導、疏通等河道改造工程,調節泥石流流量、消減龍頭能量,促使泥石流分流或解體,攔擋泥石中石塊,降低其沖擊力,從而控制通過保護區河道的泥石流流量、流速、便其順利過境而不危及兩岸保護區的安全。 3)以避讓泥石流危害為主的方案在泥石流發生前,採取預防措施,發生過程中採取警報措施,並對危害原保護對象採取臨時加固、撤離等措施,使泥石流過境時災害損失減少至最低。 4)綜合防治方案針對被保護目標的性質和重要性,採取工程、生物、預警、行政等措施對泥石流進行抑制、疏導、局部避讓等綜合措施,以求達到最佳治理效果和節省投資。
『陸』 泥石流應急治理措施
1)避:居民點、安置點應避開泥石流可能影響的溝道範圍和溝口。
2)排:截、排引導地表專水形成水土分離以達到屬降低泥石流暴發頻率及規模的措施。
3)攔:修建攔沙壩和谷坊群起到攔擋泥石流鬆散物並穩定谷坡,工程實施可改變溝床縱坡、降低可移動鬆散物質量、減小溝道水流的流量和流速從而達到控制泥石流的作用。
4)導:修建排導槽引導泥石流通過保護對象而不對保護對象造成危害。
5)停:在泥石流溝道出口有條件的地方採用停淤壩群構建停淤場,以減小泥石流規模使其轉為挾沙洪流,降低對下游的危害。
6)禁:禁止在泥石流溝中隨意棄土、棄渣、堆放垃圾。
7)植:封山育林、植樹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