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環境治理
❶ "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意義
以江西為例,
1、2016年,全省環境質量進一步提升,設區市城區空氣質量優良率86.2%,主要河流監測斷面水質達標率88.6%,均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專家分析指出,近年來,我省統籌推進城鄉環境綜合整治,為全省生態持續改善奠定了重要基礎。同時,生態的改善,又為城鄉環境的改善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2、農村地區的群眾,對環境變化感受最為明顯。
不僅房前屋後干凈整潔,而且附近河裡魚蝦增多,「每天早上都被鳥叫聲吵醒」 。高陂村「幸福的煩惱」,很大一部分功勞,應該歸於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和農村生活垃圾治理。
(1)城鄉環境治理擴展閱讀:
實現城鄉環境綜合整治的具體措施:
1、加快城市棚戶區改造的同時,集中力量開展市容市貌專項整治行動,大力推進污水、垃圾、揚塵治理,加大亂貼亂畫、亂披亂掛、亂搭亂建整治力度,有序推進拆違拆臨工作。
2、同時,以污水處理設施、垃圾焚燒設施等基礎設施建設為抓手,加速實現城鄉基礎設施的功能完善、保障有力。城區美化、綠化,極大地扮靚了城市妝容。
目前,在全國率先實現國家園林城市設區市全覆蓋;國家森林城市達到7個,數量位居全國前列。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得到了群眾的擁護和支持。據省統計部門在景德鎮市的調查數據顯示:96.7%的市民贊同「抓環境就是抓發展」的觀點。
❷ 堅持城鄉環境治理體系統一,具體包括哪些措施
完善城鄉一體的環境規劃。以科學的城鄉環境規劃為引導,堅持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城鄉建設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加強城市與農村環境同治的頂層設計,把農村環境保護規劃放在與城市環境保護規劃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統籌城鄉環境治理資金。將農村環境治理納入財政預算體系,加大對農村環境保護和治理的投入力度,逐步增加投入比例,徹底扭轉長期以來忽視農村環境保護的觀念。採取財政和村集體補貼、住戶付費、社會資本參與的投入運營機制,解決農村垃圾收集和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維護運營資金來源問題,保障環保基礎設施建好並能運轉。建立以綠色生態為導向的農業補貼制度,如通過激勵獎勵調動農民將秸稈綜合利用,使農民能夠在減少污染的行為中獲得明顯的經濟利益。
增強城鄉居民主體意識。積極引導城市居民和農村居民參與到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中來,環境治理不僅僅是政府的責任,它關繫到每個人的切實利益,需要每一個社會成員為之付出努力,要增強城鄉居民的主體意識,增加環境治理的公眾參與權。特別是農民要樹立保護自己家園的責任感,從最基本的事情做起,比如適量使用農葯化肥、抵制城市污染企業轉移到農村等,積極探索建立村莊自治的農村環境保護機制;同時,要培養農村居民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生活習慣,如垃圾不亂扔、污水不亂排。
健全城鄉一體的環境治理制度。建立污染防治區域聯動機制,加強對省內污染嚴重的區域如豫北、豫西地區聯防聯治。完善污染物排放許可制,排污者必須持證排污。健全環境信息公開制度。嚴格實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提高違法成本。完善環境保護管理制度,推行環保大部制,逐步實行城鄉環境保護工作由一個部門進行統一監管和行政執法的體制。
建立城鄉統一的環境治理工作機制。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對農村地區的覆蓋。強化縣鄉兩級政府的環境保護職責,將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納入對地方政府的政績考核。健全鄉村環保機構,建立完善縣、鄉、村三級環保機構,使環境管理鏈條真正延伸到最基層。充實鄉村執法隊伍,有序整合不同領域、不同部門、不同層次的監管力量,建立權威統一的城鄉環境執法體制。5(作者單位:省社科院城市與環境研究所)
❸ 怎樣去寫城鄉環境綜合整治的作文
一、作文要學會積累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古人這些總結,從正反兩方面說明了「積累」在寫作中的重要性。「平時靠積累,考場憑發揮」,這是考場學子的共同體會。
(一)語言方面要建立「語匯庫」。語匯是文章的細胞。廣義的語匯,不僅指詞、短語的總匯,還包括句子、句群。建立「語匯庫」途徑有二:第一是閱讀。平時要廣泛閱讀書籍、報刊,並做好讀書筆記,把一些優美的詞語、句子、語段摘錄在特定的本子上,也可以製作讀書卡片上。第二是生活。平時要捕捉大眾口語中鮮活的語言,並把這些語言記在隨身帶的小本子或卡片上,這樣日積月累、集腋成裘,說話 就能出口成章,作文就會妙筆生花。
(二)要加強材料方面的積累。材料是文章的血肉。許多學生由於平時不注意積累素材,每到作文時就去搜腸掛肚,或者胡編或者抄襲。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是積累素材。平時有條件的可帶著攝像機、錄音機、深入觀察生活、積極參與生活,並與寫生、、寫日記、寫觀察筆記等形式,及時記錄家庭生活、校園生活、社會生活中的見聞。記錄時要抓住細節,把握人、事、物、景的特徵。這 樣,寫出的文章就有血有肉。
(三)要加強思想方面的積累。觀點是文章的靈魂。文章中心不明確,或立意不深刻,往往說明作者思想膚淺。因此,有必要建立「思想庫」。方法有二:第一要善思。「多一份思考,多一份收獲。」平時要深入思考,遇事多問問「為什麼」、「是什麼」、「怎麼樣」。這樣就能透過現象看本質。還要隨時把思維的「火花」、思索的結論記錄下來。第二要輯錄,也就是要摘錄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等。 總之,作文要加強積累,建立好「語匯庫」、「素材庫」、「思想庫」這三大寫作倉庫,並要定期盤點、整理、分門別類,且要不斷充實、擴容。
二、寫好作文先學會觀察
魯迅先生在回答文學青年「如何才能寫出好文章」的問題時強調了兩點:一是多看,二是多練。這里的「多看」即指多觀察。這就說明:要寫好文章,要掌握嫻熟的文章寫作手法,就要多觀察,學會觀察,觀察是寫作的必要前提和基礎。 俄國小說家契訶夫就這樣諄諄告誡初學者:「作家務必要把自己鍛煉成一個目光敏銳永不罷休的觀察家!——要把自己鍛煉到觀察簡直成習慣,彷彿變成第二個天性。」把觀察鍛煉成習慣,鍛煉成第二天性,這是一種很需要時間去磨練的功夫,是很有作用,很了不起的功夫。 要留心觀察身邊的人、事、景、物,從中獵取你作文時所需要的材料:你要對一些看似不大實則很有意義的事情產生興趣,注意觀察起因、過程和結果;你要留意校園花壇里的植物一年四季如何變化它的顏色,學會刨根問底,弄清這些變化的來龍去脈;你要走向社會,同更多的人接觸,觀察他們的一言一行,要思索一些東西,隨時將它們匯入自己思想的長河。這就是觀察的過程,觀察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觀察決不要僅僅局限於「用眼看」。廣義的更有實際意義的觀察是指要將人的五官全部調動起來:用耳朵去聆聽,用身體去感受,更重要的是要用心、用腦去思索,這樣的觀察才會更加細膩、深刻。
(二)觀察過程中要注意運用好「爛筆頭」。俗語說得好: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好多同學每天看到的挺多,思索的也挺多,但是不善於隨時記下來,這樣就會使觀察到的材料付之東去,許多有價值的東西也會白白浪費掉。
(三)觀察尤其要注意持之以恆。別犯「腦熱病」,三分鍾的熱度對與寫好作文是沒有益處的,你要將觀察生活、思索生活貫穿於你生活的每一天,這樣你才會寫出妙文佳作來。 學會觀察對於寫好作文有著巨大的奠基和推動作用,離開了觀察,你往往會感到難以下筆。願你學會觀察,不斷培養,提高贊成的觀察能力,在寫作實踐中取得得大的進步。
三、意高則文勝 立意,就是確立文章的中心和意圖。那麼文章在立意時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一)立意要正確 正確是文章立意的第一要義,所謂正確就是要保證文章的感情和思想觀點正確,符合客觀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符合我國基本政治原則,符合人的基本道德要求,能給人以積極的啟發。
(二)立意要專一 「作文之事,貴於專一,專則生巧,散乃人愚。」無論多麼復雜的事情,主旨不能分散。一篇文章如果既想說明這個問題,又想闡述那個觀點,東拉西扯,必然立意不明確。其實,想面面俱到肯定會面面 不到位,況且一篇文章只能有一個中心,與其「貪多嚼不爛」,不如集中筆墨表現一個中心,即使是通過數件事來表現中心,也要做到緊帖中心行文,目標始終如一,著墨於材料與中心的結合點,使材料蘊涵的力量全部直指中心。
(三)立意要新穎 文章最忌隨人後,人雲亦雲,新穎的角度是作文創新的核心。立意新穎要求跳出陳舊的框框、不按順向思維、習慣思維或原有的心理定式進行立意構思,而是以獨到的視角去審視題目中所蘊涵的另類內容,避開他人所常寫,寫別人所未寫。即使同一寫作對象,總是可以從許多角度切入,只要我們打破思維的定式,站在時代的高度,避「俗」求「異」,多角度、多側面思考,或聯想、或擴展、或類比、或逆向,發人之所未發,就能在五顏六色的天空里構築屬於你的最 美的彩虹。
(四)立意要深刻。 立意的深刻是指確立的主題不是人所共知的膚淺的道理,而要透過現象看本質,挖掘出更深層的意蘊。
(五)立意要巧妙 在習作有限的文字內,要表現較為深刻的思想,就只能一粒沙里看世界,從生活中的一斑一點、一枝一葉去再現生活的全貌,從一個點、一個片段、一個瞬間、一個現象入手,對社會、對人生進行描述和深思,即立意要大處著眼,小處落筆,角度雖小,卻能小中見大,平中見奇。
四、怎樣寫好狀物的文章 如何寫好狀物文章呢?請大家牢記以下五點:
(一)交代來歷 文章開頭用一、兩句話介紹物品的歷來,自然地引出下文。
(二)具體描述 通過顏色、形狀把物品外形准確勾勒出來,寫出特點給人以鮮明的感覺。多用一些恰當的修辭手法,展開合理的想像。賦予它情感,就會使物品活生生地躍然紙上。
(三)動靜結合 先寫靜態的外形特點,再寫它的動態。這樣會增添一些情趣,寫出的文章也會更加生活。
(四)說明功能 每件物品都有它獨特的作用,一般來說,這類文章要在結尾處說明一下物品的作用這樣會更加突出這件物品的特點。 (五)融進感情 字里行間要流露出作者對所描述的物品的喜歡、珍惜之情,這樣會增強文章的感染力。
五、長話短說話縮寫
讀了一篇好文章,你一定很受感動吧?要是你想把這個故事簡單的介紹給別人,就可以用縮寫的形式。本次習作練習的是縮寫,要求主要內容完整,重點突出;語言簡練,縮寫後文字不要超過三百字。 縮寫是作文中的一種常見形式。所謂縮寫,就是在不改變中心,不改變體裁,保留原文的主要內容的情況下,把一篇長文章壓縮成短文章。學會縮寫,能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課文內容,培養我們的閱讀能力和概括能力,進而提高語言表達能力。那麼,怎樣進行縮寫呢?
(一)要留主幹、去枝葉。在縮寫課文時,我們要刪減次要的人物、次要的事件,以及說明、交代等地方,留下課文的主要內容。如《小抄寫員》一文中我們首先要思考:敘利奧是在什麼情況下開始幫爸爸工作的,他為什麼要偷偷地做,怎樣做的,結果怎樣,把最使你感動的地方畫下來。然後把 幫爸爸抄寫的事情經過寫下來,而把當他被爸爸誤解後是怎樣想的等無關緊要的刪除。
(二)要直接簡化任務語言。在敘述中,我們要把直接敘述變成間接敘述,盡可能簡化人物語言。這樣,既使情節連貫,又使語句「簡練」。
(三)要保持文章脈絡清晰。縮寫課文要注意保持文章主要脈絡的清晰和完整,特別是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 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等要素要齊全,讓人讀了對原文有個大概的了解。
(四)要不改變課文原意。縮寫課文最要緊的是縮寫後不可改變課文原意,做到內容基本保持和原文一直,不會使讀者產生歧義。
❹ 關於城鄉環境綜合治理
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就是將堅持科學發展觀具體貫徹到城市建設管理中,將城鄉環境視為一個系統,運用系統工程理論和方法,做到經濟建設,城鄉建設、城鄉管理、環境建設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同步發展,打造特色鮮明,景觀優美、生態良好、管理有序、文明和諧、適宜創業居住的城鄉環境,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的目的是為了凈化、美化生存環境,提高人們的工作、學習、生活環境質量,振奮精神面貌,保護身心健康。它對於提升對外形象,促進災後恢復重建和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構建文明,和諧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❺ 全面打好城鄉環境綜合整治什麼意思
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的意義
環境衛生面貌,不僅代表一個地方的形象,反映一個地方人的整體素質,更關繫到廣大群眾的切身利益。第一,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是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
和諧社會,維護人民群眾最直接、最現實利益的具體體現。環境面貌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直接關系居民的生活質量,我們要把群眾的呼聲作為工作的第一信
號,通過環境治理,改善生活環境和居住條件,讓改革發展的成果惠及廣大群眾。第二,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是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現實要求。建設
宜居、宜養、優美、文明的江油,一個關鍵環節就是營造好的環境、塑造新的形象。抓環境治理就是抓經濟發展,就是抓招商引資。第三,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
作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的重要內容。鄉風文明、村容整潔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目標。環境可以育人,一個長期生活在臟亂差環境中的人,你要他改掉不亂扔亂吐等不良習慣、培養遵章守紀的公德意識是不現實的。第四,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是統籌城鄉發展、推進城鎮化進程的重要舉措。
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要「加快城鎮化進程」、「統籌城鄉發展」。我們搞城鄉環境治理,完善升級小城鎮基礎設施建設、規范市場秩序、強化公共服務功能等,歸根結底,就是為了推動小集鎮擴容提質,增強競爭力凝聚力,強力推進城鎮化建設進程,統籌城鄉發展。
❻ 城鄉環境綜合治理作文要寫什麼內容
一切為了美 蔡文會 走進東華,看到巍峨的高山,一望無邊的農田,挺拔的樹,和爭奇斗艷的花 兒們,還有保護環境衛生的大胃王——「垃圾車」 ,大家一定會很羨慕並且很想 生活在這樣的環境里吧!但是這已不是夢了,因為 「城鄉環境綜合整治」以來, 我們周邊的環境衛生有了較大的改觀,相信在不久以後,這一切也會呈現在我們 面前。 看見我們這里原來的環境,我不得不發出這樣的感嘆:垃圾實在太多了, 而且多得隨處可見,成了大樹、馬路、小草等一些的裝飾物了,走出家門,塵土 飛揚,別人在品嘗了美味的食品後,隨手就把手中的口袋丟了,天空頓時五光十 色,藍白對稱的天空中,開出了一朵又一朵的塑料花,那是因為人們丟的垃圾隨 著風在天空中舞蹈, 在腦海中浮現的這幅畫面應該是很美的吧!可是當你真正的 親臨到這里的時候你會覺得心煩、惡心,甚至窒息,因為空氣的不清新。還有綠 化也是少之又少, 對於農村來說應該會有大片的林子,可以給人們足夠的清新空 氣, 可是因為人們的大量砍伐和焚燒又不愛護周邊的環境,導致人們對周邊的環 境感到心煩,甚至不想待下去。 可是自從「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後,人們的生活出現了嶄新的一面,藍白 相間的天空又出現在人們的面前了,這片天空可以說是碧空如洗,比以前的天空 美得多了, 寬敞的馬路上再也沒有垃圾了,人們的自覺心和環保意識也大大地提 高了,比如說:垃圾不亂扔了,開始植樹造林,開墾荒地,發動小學生們發宣傳 單,更有各級領導用自身行動來教會、感染村民們的環保意識,清新的空氣再一 次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大片的樹林凈化了我們的空氣,生活中充滿了「綠色」 。 相信新農村在不久的將來會建設在我們這里,相信新農村會隨著「城鄉環境綜合 整治」越來越逼近我們。 「城鄉環境綜合整治」為我們提供了城市一般的生活,當然城市也有不適 的地方,相信在這項政策下,城市和農村相互幫助,補救互相的不足,相信不久 的將來,美好的家園、和諧的社會就會出現在我們的面前。 領導、老師、同學們: 你們好! 藍天碧水、陽光明媚、鳥語花香、空氣清新是我們夢寐以求的優美家園,但 是廢氣、污水、白色垃圾、重金屬侵蝕了她,環境污染已危及到人類的健康與生 存。有誰會想到,那些泛著刺眼的白色的飯盒會污染多少土地?有誰會想到,那 些廢棄的塑料袋飄散在風中,會污染多少城市和鄉村? 保護家園,就是保護自己;熱愛家園,就是熱愛生命。我們要用愛心去關注 環境的變化,用熱情支傳播環保的觀念,用行動肩負起環保的重任。幾年來,我 校精心綠化、美化、凈化校園環境,營造人文、和諧的育人氛圍、拓展各種渠道, 普及綠色理念、倡導綠色文明。 我們口號是: 「綠色環保,舉手之勞;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我向大家倡議: 1、努力學習環保科學知識??主動增強環保意識。 2、倡導文明行為??不踐踏草坪,不隨意摘花折草,保護綠色生命。 3、以節水為榮??隨時關緊水龍頭,別讓水空流。 4、以節電為榮??省一度電,少一分污染,多一分貢獻。 5、以節糧為榮??愛惜糧食,讓節儉美德代代傳。 6、珍惜紙張??參加植樹造林,保護森林資源。 7、養成好習慣??不隨地吐痰,不隨地亂扔亂倒廢棄物。 8、少用一次性製品??節約能源,維護環境整潔。 9、愛護一草一木??做綠色使者,保持空氣清新。 10、做動物的朋友??善待生命,與萬物共存。 11、樹立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時代新風??奉獻社會,傳遞愛心,傳播文明, 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老師、同學們: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必要條件,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為了 自已, 為了子孫後代, 為了全人類能永遠擁有美好的家園。 請大家積極響應倡議, 為綠色環保—「盡一份責,出一份力」!
❼ 堅持城鄉環境治理體系統一 具體包括哪些措施
長期城鄉的污染帶來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農村環境治理是一個極其艱巨、復雜和漫長的過程。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城鄉分割的環境治理模式,環境治理的重點一直是城市和工業,農村環境治理基本是「垃圾靠風刮、污水靠蒸發」的狀況。
2、大多數法律法規是針對城市環境保護建立的,農業和農村污染的檢測、管控和保護體系尚未建立。
3、與城市專設環保機構相比,農村環境治理機構不健全,基層環保力量嚴重不足,難以形成有效的約束機制。
4、農村環境治理長期投入不足,造成農村環境基礎設施相當薄弱,鄉村基礎設施嚴重短缺。
「城鄉共治」是構建統一環境治理體系的核心,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農村環境治理迫在眉睫,加快構建城鄉一體的環境治理體系,其核心在於「城鄉共治」。具體的措施如下:
一、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
1、建立統一的確權登記系統。
堅持資源公有、物權法定,清晰界定全部國土空間各類自然資源資產的產權主體。對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等所有自然生態空間統一進行確權登記,逐步劃清全民所有和集體所有之間的邊界,劃清全民所有、不同層級政府行使所有權的邊界,劃清不同集體所有者的邊界,推進確權登記法治化。
2、建立權責明確的自然資源產權體系。
制定權利清單,明確各類自然資源產權主體權利。處理好所有權與使用權的關系,創新自然資源全民所有權和集體所有權的實現形式,除生態功能重要的外,可推動所有權和使用權相分離,明確佔有、使用、收益、處分等權利歸屬關系和權責,適度擴大使用權的出讓、轉讓、出租、抵押、擔保、入股等權能。明確國有農場、林場和牧場土地所有者與使用者權能。全面建立覆蓋各類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的有償出讓制度,嚴禁無償或低價出讓。統籌規劃,加強自然資源資產交易平台建設。
3、健全國家自然資源資產管理體制。
按照所有者和監管者分開和一件事情由一個部門負責的原則,整合分散的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職責,組建對全民所有的礦藏、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海域、灘塗等各類自然資源統一行使所有權的機構,負責全民所有自然資源的出讓等。
4、探索建立分級行使所有權的體制。
對全民所有的自然資源資產,按照不同資源種類和在生態、經濟、國防等方面的重要程度,研究實行中央和地方政府分級代理行使所有權職責的體制,實現效率和公平相統一。分清全民所有中央政府直接行使所有權、全民所有地方政府行使所有權的資源清單和空間范圍。中央政府主要對石油天然氣、貴重稀有礦產資源、重點國有林區、大江大河大湖和跨境河流、生態功能重要的濕地草原、海域灘塗、珍稀野生動植物種和部分國家公園等直接行使所有權。
5、開展水流和濕地產權確權試點。
探索建立水權制度,開展水域、岸線等水生態空間確權試點,遵循水生態系統性、整體性原則,分清水資源所有權、使用權及使用量。在甘肅、寧夏等地開展濕地產權確權試點。
二、建立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
1、完善主體功能區制度。
統籌國家和省級主體功能區規劃,健全基於主體功能區的區域政策,根據城市化地區、農產品主產區、重點生態功能區的不同定位,加快調整完善財政、產業、投資、人口流動、建設用地、資源開發、環境保護等政策。
2、健全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制度。
簡化自上而下的用地指標控制體系,調整按行政區和用地基數分配指標的做法。將開發強度指標分解到各縣級行政區,作為約束性指標,控制建設用地總量。將用途管制擴大到所有自然生態空間,劃定並嚴守生態紅線,嚴禁任意改變用途,防止不合理開發建設活動對生態紅線的破壞。完善覆蓋全部國土空間的監測系統,動態監測國土空間變化。
3、建立國家公園體制。
加強對重要生態系統的保護和永續利用,改革各部門分頭設置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文化自然遺產、地質公園、森林公園等的體制,對上述保護地進行功能重組,合理界定國家公園范圍。國家公園實行更嚴格保護,除不損害生態系統的原住民生活生產設施改造和自然觀光科研教育旅遊外,禁止其他開發建設,保護自然生態和自然文化遺產原真性、完整性。加強對國家公園試點的指導,在試點基礎上研究制定建立國家公園體制總體方案。構建保護珍稀野生動植物的長效機制。
4、完善自然資源監管體制。
將分散在各部門的有關用途管制職責,逐步統一到一個部門,統一行使所有國土空間的用途管制職責。
三、建立空間規劃體系。
1、編制空間規劃。
整合目前各部門分頭編制的各類空間性規劃,編制統一的空間規劃,實現規劃全覆蓋。空間規劃是國家空間發展的指南、可持續發展的空間藍圖,是各類開發建設活動的基本依據。空間規劃分為國家、省、市縣(設區的市空間規劃范圍為市轄區)三級。研究建立統一規范的空間規劃編制機制。鼓勵開展省級空間規劃試點。編制京津冀空間規劃。
2、推進市縣「多規合一」。
支持市縣推進「多規合一」,統一編制市縣空間規劃,逐步形成一個市縣一個規劃、一張藍圖。市縣空間規劃要統一土地分類標准,根據主體功能定位和省級空間規劃要求,劃定生產空間、生活空間、生態空間,明確城鎮建設區、工業區、農村居民點等的開發邊界,以及耕地、林地、草原、河流、湖泊、濕地等的保護邊界,加強對城市地下空間的統籌規劃。加強對市縣「多規合一」試點的指導,研究制定市縣空間規劃編制指引和技術規范,形成可復制、能推廣的經驗。
3、創新市縣空間規劃編制方法。
探索規范化的市縣空間規劃編製程序,擴大社會參與,增強規劃的科學性和透明度。鼓勵試點地區進行規劃編制部門整合,由一個部門負責市縣空間規劃的編制,可成立由專業人員和有關方面代表組成的規劃評議委員會。規劃編制前應當進行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評價,以評價結果作為規劃的基本依據。規劃編制過程中應當廣泛徵求各方面意見,全文公布規劃草案,充分聽取當地居民意見。規劃經評議委員會論證通過後,由當地人民代表大會審議通過,並報上級政府部門備案。規劃成果應當包括規劃文本和較高精度的規劃圖,並在網路和其他本地媒體公布。鼓勵當地居民對規劃執行進行監督,對違反規劃的開發建設行為進行舉報。當地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定期聽取空間規劃執行情況報告,對當地政府違反規劃行為進行問責。
四、完善資源總量管理和全面節約制度。
1、完善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制度。
完善基本農田保護制度,劃定永久基本農田紅線,按照面積不減少、質量不下降、用途不改變的要求,將基本農田落地到戶、上圖入庫,實行嚴格保護,除法律規定的國家重點建設項目選址確實無法避讓外,其他任何建設不得佔用。加強耕地質量等級評定與監測,強化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建設。完善耕地佔補平衡制度,對新增建設用地佔用耕地規模實行總量控制,嚴格實行耕地佔一補一、先補後占、占優補優。實施建設用地總量控制和減量化管理,建立節約集約用地激勵和約束機制,調整結構,盤活存量,合理安排土地利用年度計劃。
2、完善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
按照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方針,健全用水總量控制制度,保障水安全。加快制定主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加強省級統籌,完善省市縣三級取用水總量控制指標體系。建立健全節約集約用水機制,促進水資源使用結構調整和優化配置。完善規劃和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制度。主要運用價格和稅收手段,逐步建立農業灌溉用水量控制和定額管理、高耗水工業企業計劃用水和定額管理制度。在嚴重缺水地區建立用水定額准入門檻,嚴格控制高耗水項目建設。加強水產品產地保護和環境修復,控制水產養殖,構建水生動植物保護機制。完善水功能區監督管理,建立促進非常規水源利用制度。
3、建立能源消費總量管理和節約制度。
堅持節約優先,強化能耗強度控制,健全節能目標責任制和獎勵制。進一步完善能源統計制度。健全重點用能單位節能管理制度,探索實行節能自願承諾機制。完善節能標准體系,及時更新用能產品能效、高耗能行業能耗限額、建築物能效等標准。合理確定全國能源消費總量目標,並分解落實到省級行政區和重點用能單位。健全節能低碳產品和技術裝備推廣機制,定期發布技術目錄。強化節能評估審查和節能監察。加強對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扶持,逐步取消對化石能源的普遍性補貼。逐步建立全國碳排放總量控制制度和分解落實機制,建立增加森林、草原、濕地、海洋碳匯的有效機制,加強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
4、建立天然林保護制度。
將所有天然林納入保護范圍。建立國家用材林儲備制度。逐步推進國有林區政企分開,完善以購買服務為主的國有林場公益林管護機制。完善集體林權制度,穩定承包權,拓展經營權能,健全林權抵押貸款和流轉制度。
5、建立草原保護制度。
穩定和完善草原承包經營制度,實現草原承包地塊、面積、合同、證書「四到戶」,規范草原經營權流轉。實行基本草原保護制度,確保基本草原面積不減少、質量不下降、用途不改變。健全草原生態保護補獎機制,實施禁牧休牧、劃區輪牧和草畜平衡等制度。加強對草原徵用使用審核審批的監管,嚴格控制草原非牧使用。
6、建立濕地保護制度。
將所有濕地納入保護范圍,禁止擅自徵用佔用國際重要濕地、國家重要濕地和濕地自然保護區。確定各類濕地功能,規范保護利用行為,建立濕地生態修復機制。
7、建立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制度。
將暫不具備治理條件的連片沙化土地劃為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建立嚴格保護制度,加強封禁和管護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沙化土地治理,增加植被,合理發展沙產業,完善以購買服務為主的管護機制,探索開發與治理結合新機制。
8、健全海洋資源開發保護制度。
實施海洋主體功能區制度,確定近海海域海島主體功能,引導、控制和規范各類用海用島行為。實行圍填海總量控制制度,對圍填海面積實行約束性指標管理。建立自然岸線保有率控制制度。完善海洋漁業資源總量管理制度,嚴格執行休漁禁漁制度,推行近海捕撈限額管理,控制近海和灘塗養殖規模。健全海洋督察制度。
9、健全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管理制度。
建立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水平調查評估制度,加強礦產資源查明登記和有償計時佔用登記管理。建立礦產資源集約開發機制,提高礦區企業集中度,鼓勵規模化開發。完善重要礦產資源開採回採率、選礦回收率、綜合利用率等國家標准。健全鼓勵提高礦產資源利用水平的經濟政策。建立礦山企業高效和綜合利用信息公示制度,建立礦業權人「黑名單」制度。完善重要礦產資源回收利用的產業化扶持機制。完善礦山地質環境保護和土地復墾制度。
10、完善資源循環利用制度。
建立健全資源產出率統計體系。實行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推動生產者落實廢棄產品回收處理等責任。建立種養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制度,實現種養業有機結合、循環發展。加快建立垃圾強制分類制度。制定再生資源回收目錄,對復合包裝物、電池、農膜等低值廢棄物實行強制回收。加快制定資源分類回收利用標准。建立資源再生產品和原料推廣使用制度,相關原材料消耗企業要使用一定比例的資源再生產品。完善限制一次性用品使用制度。落實並完善資源綜合利用和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稅收政策。制定循環經濟技術目錄,實行政府優先採購、貸款貼息等政策。
五、健全資源有償使用和生態補償制度。
1、加快自然資源及其產品價格改革。
按照成本、收益相統一的原則,充分考慮社會可承受能力,建立自然資源開發使用成本評估機制,將資源所有者權益和生態環境損害等納入自然資源及其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加強對自然壟斷環節的價格監管,建立定價成本監審制度和價格調整機制,完善價格決策程序和信息公開制度。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全面實行非居民用水超計劃、超定額累進加價制度,全面推行城鎮居民用水階梯價格制度。
2、完善土地有償使用制度。
擴大國有土地有償使用范圍,擴大招拍掛出讓比例,減少非公益性用地劃撥,國有土地出讓收支納入預算管理。改革完善工業用地供應方式,探索實行彈性出讓年限以及長期租賃、先租後讓、租讓結合供應。完善地價形成機制和評估制度,健全土地等級價體系,理順與土地相關的出讓金、租金和稅費關系。建立有效調節工業用地和居住用地合理比價機制,提高工業用地出讓地價水平,降低工業用地比例。探索通過土地承包經營、出租等方式,健全國有農用地有償使用制度。
3、完善礦產資源有償使用制度。
完善礦業權出讓制度,建立符合市場經濟要求和礦業規律的探礦權采礦權出讓方式,原則上實行市場化出讓,國有礦產資源出讓收支納入預算管理。理清有償取得、佔用和開采中所有者、投資者、使用者的產權關系,研究建立礦產資源國家權益金制度。調整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標准、礦產資源最低勘查投入標准。推進實現全國統一的礦業權交易平台建設,加大礦業權出讓轉讓信息公開力度。
4、完善海域海島有償使用制度。
建立海域、無居民海島使用金徵收標准調整機制。建立健全海域、無居民海島使用權招拍掛出讓制度。
5、加快資源環境稅費改革。
理順自然資源及其產品稅費關系,明確各自功能,合理確定稅收調控范圍。加快推進資源稅從價計征改革,逐步將資源稅擴展到佔用各種自然生態空間,在部分地區開展地下水徵收資源稅改革試點。加快推進環境保護稅立法。
6、完善生態補償機制。
探索建立多元化補償機制,逐步增加對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完善生態保護成效與資金分配掛鉤的激勵約束機制。制定橫向生態補償機制辦法,以地方補償為主,中央財政給予支持。鼓勵各地區開展生態補償試點,繼續推進新安江水環境補償試點,推動在京津冀水源涵養區、廣西廣東九洲江、福建廣東汀江-韓江等開展跨地區生態補償試點,在長江流域水環境敏感地區探索開展流域生態補償試點。
7、完善生態保護修復資金使用機制。按照山水林田湖系統治理的要求,完善相關資金使用管理辦法,整合現有政策和渠道,在深入推進國土江河綜合整治的同時,更多用於青藏高原生態屏障、黃土高原-川滇生態屏障、東北森林帶、北方防沙帶、南方丘陵山地帶等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的保護修復。
8、建立耕地草原河湖休養生息制度。編制耕地、草原、河湖休養生息規劃,調整嚴重污染和地下水嚴重超采地區的耕地用途,逐步將25度以上不適宜耕種且有損生態的陡坡地退出基本農田。建立鞏固退耕還林還草、退牧還草成果長效機制。開展退田還湖還濕試點,推進長株潭地區土壤重金屬污染修復試點、華北地區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試點。
❽ 如何進一步抓好城鄉環境治理
一是樹立優化環境理念。要進一步樹立科學的發展理念,自覺把環境綜合治理作為政府的重要職能,以加強環境治理促環境的優化、競爭力的提升,做到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二是完善責任管理體系。應盡快構建科學高效、責任明確的城市環衛管理體系,明確責任主體。建議大街和小巷納入一個部門或由城管部門統一管理,理順管理口徑,大街小巷同等對待,避免幾管幾不管、缺位與越位的現象,形成統一高效的環境治理運行機制;或引入競爭機製成立保潔公司,建立社會化管理模式,實行市場化運作。
三是科學劃定城區環衛清掃保潔區域,加強環衛基礎設施建設。不僅大街小巷要統一管理,而且應擴展城區環衛清掃保潔區域,城區死角應納入環衛清掃保潔范圍。為創建省級衛生城鎮,必須在環衛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加強力度。要加快城區公廁和垃圾處理池建設步伐,不斷改進城區及周邊的環境衛生狀況。
四是建立市民參與機制。發動社會力量和市民參與環境綜合治理,形成全民齊抓共管城市環境的合力。一要充分利用各種宣傳教育手段,著力提高市民的城市意識。二要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爭創活動和志願者活動。通過開展爭創「文明街道」、「文明社區」、「文明戶」等活動,發動廣大市民積極參與環境綜合治理,引導市民積極參加植樹綠化、垃圾收集、白色污染治理等公益志願活動,努力創造人人關心環境、個個愛護環境的良好社會氛圍。三要充分發揮社會監督、群眾監督和新聞輿論監督的作用。通過實行政務公開、市民投訴、市民聽證、新聞媒體曝光等方式,對環境綜合治理工作和違反環境綜合治理的行為實施監督。
❾ 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的內容
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內容
一、 城鎮:
治理垃圾亂堆、亂扔:建立健全「門前三包」(包衛生、包綠化、包秩序)、「院內四自」(自搞環境衛生、自建環衛設施、自育花草樹木、自管單位秩序)責任制.
治理攤位亂擺:強化市場管理。堅持「堵疏結合、便民利民」的原則,下大力規范市場管理。 治理車輛亂停亂放:規范車輛停放管理,消除亂停亂放現象。
治理工地亂象:組織開展創建文明工地、標准化工地活動,施工場地必須圍欄作業、封閉施工、限時施工,推廣運用散裝水泥,逐步取締現場攪拌混泥土,解決施工現場噪音擾民、揚塵污染問題。
二、農村:
「四清一除」:
一是清垃圾,設置農村生活垃圾收集設施,完善管理制度,建立長效機制。
二清污水,開展家禽、牲畜糞便和污水的治理及綜合利用工作,推進農民集中居住區的污水治理,減少水體污染。
三是清污泥,認真清理河道、溝渠污泥,保護河道生態環境,提高防洪排澇和自潔能力。
四是清雜物,開展庭院環境整治,全面推行「改水、改廁、改廚、改圈」,清理房前屋後雜物,治理亂搭亂建、亂擺亂放,做到村莊風貌整潔、協調美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