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整改整治 » 國外環境治理

國外環境治理

發布時間: 2021-03-16 21:25:01

㈠ 國外哪些環保理念值得借鑒

一是與自然相融合的建設理念。如義大利科莫湖,周邊建立生態旅遊、生態資產,但遵循「 不破壞而是原貌式,與自然相融合」 的理念發展,不影響湖水的生態系統。
二是政府主導、技術支撐與法制保障。德國注重生活垃圾的先分類,再處理,對不做分類者進行處罰;義大利「 白色證書制度」 鼓勵減少能源消耗等節能減排策略;丹麥一直保持全球最高的汽車稅,政府專門為自行車設置了車道,成為了自行車的王國;美國、日本等已把生物工程成熟應用於環境保護事業,如利用基因工程技術培育「 超級菌」 去凈化環境、治理污水;法國利用微生物發酵綜合技術製成廢物甲烷化的裝置
三是田園城市的理論與成功實踐。英國通過公共政策干預,首次提出田園城市的生態城市理論並成功實踐,並創建世界上第一座田園城市——萊奇沃思,並成功運營,成為後世花園城市的典範。四是「 未來生態城市」 模型與「 明日現存街區」 有可取亮點。馬爾達斯城是人類創造的未來生態城市模型,是從思想層面到物質層面的創舉。其規劃面積是6 平方千米。項目目標是在城市內創造一個碳中和、零廢棄物的社區。城市內沒有汽車,只使用太陽能和其它再生能源。該項目已經在阿聯酋首都阿布扎比市的阿布扎比國際機場附近破土動工,2016 年起將作為清潔技術企業的聚集中心開始運營。五是制定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制度。目前,美國、日本、韓國、巴西、菲律賓等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相繼制定完善了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制度。共同特點是:設置了生態文明宣傳教育機構,各機構職責分明、相互協作,凸顯政府在推進宣傳教育方面的主導地位;規定了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內容;落實了生態文明宣傳教育資金;設立了生態文明宣傳教育激勵機制等。六是完善城市生態景觀要素。生態城市是以保護城市生態系統,維持其平衡為前提,以資源的再生和利用、清潔生產、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為模式,以實現社會的和諧進步、經濟的繁榮發展、生態的良性循環為目的,最終實現自然、經濟和社會的和諧發展。當前,我國環境保護方面的立法框架已基本上建立起來,環境保護法以及關於大氣污染、水污染防治、森林草原、動植物資源等相關法律制度已基本具備。

㈡ 中國環境治理和外國環境治理的不足條件

中國環境治理,從總體戰略上看,西部地區的發展在我國社會經濟長遠發展中的戰略地位十分顯著。搞好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已成為西部開發的根本任務。要採取「退耕還林、封山綠化、以糧代賑、個體承包」的綜合性措施。
2015年1月16日閉幕的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環保部部長周生賢透露,「土十條」已基本編制完成,將適時上報國務院。全國「土十條」出台後,與「大氣十條」「水十條」一起成為環境保護的「三大戰役」。
2015年2月,各省區市陸續召開了地方兩會,從各地方的政府工作報告來看,環境污染治理成為2015年地方兩會的一大焦點。各省區市在大氣、水、土壤三大領域紛紛出台了重磅措施,打響了環境污染防治的攻堅戰,未來「美麗中國」的實現應該不會太遠。

㈢ 請問國外有哪些從事環保治理的大型公司。

美國通用(GE)
德國西門子
AAB

㈣ 外國政府是怎麼治理環境的

和我國差不多吧,
他們經濟發達,環境
也有很不好的時候,
對待環境問題他們也是
很嚴格的,綠化什麼的。

㈤ 國外環境污染治理怎麼做

英國:利用技術科學治污

200多年前開始的第一次工業革命促進了鋼鐵、煤炭、化工和其他行業的繁榮,推動了英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然而與此同時,對於廢料處理和運營管理的疏失,也導致了化學廢料流入土壤或者直接排入地下,帶來非常嚴重的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問題。從20世紀中葉開始,英國就陸續制定相關的污染控制和管理的法律法規,同時進行土壤改良劑和場地污染修復研究。英國土地修復技術非常規范,目前主要採取物理方法、化學方法、生物修復三方面的技術。

對於泰晤士河的治理,英國成立了治理專門委員會和水務局(公司),對整個流域進行統一規劃與管理,提出水污染控制政策法令。1850-1949年,英國政府開始第一次泰晤士河治理,主要是建設城市污水排放系統和河壩築堤。1950年至今進行了第二次污染治理,不僅重建和延長了倫敦的下水道,還建設大型城市污水處理廠,加強工業污染治理,採取對河流直接充氧等措施治理水污染。目前,全流域建設污水處理廠470餘座,日處理能力為360萬噸,幾乎與給水量相等。泰晤士河沿岸的生活污水都要經過污水處理廠處理才能排放到河中,污水處理費用計入居民的自來水費中。

在泰晤士河的治理中,科學技術的作用同樣得到高度重視,尤其是泰晤士河的第二次治理。科學研究幫助水務局制定合理的、符合生態原理的治理目標,根據水環境容量分配排放指標及時跟蹤監測水質變化。經過100多年的綜合治理,特別是上世紀60—70年代的高強度治理,泰晤士河已成為國際上治理效果最顯著的河流,也是世界上最干凈的河系之一。1955-1980年間,泰晤士河總污染負荷減少了90%,河流水質已恢復到17世紀的原貌,100多種魚重返泰晤士河。


德國:摸清家底 區別對待

在工業化過程中,德國留下了許多污染場地,有15%-20%的土地被懷疑可能受到污染。調查結果表明,德國有30萬塊土地需要治理。在後工業化時代,土壤保護已經成為德國環保的一項重要工作。

德國的土壤保護工作做得比較深入細致,開展了污染場地調查,底數清楚,為開展土壤保護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

首先,全面開展土壤監測。目前,德國各州都對土壤進行長期監測,全國共有800多個監測點,絕大部分是環保部門設立的,也有一些是農業部門設立的。聯邦與各州政府設立土壤污染調查小組,根據土地的用途,對土壤進行監測,隨時了解土壤特性的變化信息,同時觀察土壤發展趨勢,評估治理措施是否有效。

其次,對全國有污染嫌疑的地塊進行排查、篩選,對重點污染地塊進行詳細調查,然後,通過情景模擬,開展土壤修復研究,制定技術方案並實施。

第三,建立污染場地資料庫。如薩克森州對全州污染土地建立了一個詳盡的資料庫,所有與土壤保護相關的州政府部門都可以使用這個資料庫,下一級地方政府也可以查找屬於本地區的污染場地情況。同時,建築公司也可利用這個資料庫。通過這個資料庫,可以對全州土壤保護進行有效的動態管理。

德國還通過精密計算設計了一套指標來評估土壤風險:在綠色線上的,主要是預防土壤惡化;在黃色線上的,要發出警告;在紅色線上的,必須進行清理。

當然,土壤保護最好的手段是盡量少用土地。在工業化過程中,大量農業用地轉為工業、交通、住宅用地,土地利用的轉型導致了土壤污染。少用地意味著少污染。因此,現在德國對土地轉型利用實行總量控制,現在每年農業土地轉型利用的總量為50多公頃,到2020年年利用量不能超過30公頃;為滿足建設需要,重點向城市要土地,重視土地的重復使用,避免無節制地向周邊拓展,造成新的污染。


澳大利亞:改造污染土地成公園

和世界很多其他國家一樣,澳大利亞也逐漸將重度污染的工廠企業慢慢搬離城市中心和住宅區周邊。搬遷留下的空地會經環境署的嚴格評估並由開發商做出改造意見申請,獲得批准之後才允許將污染地塊修復和轉型為非工業用地。

澳大利亞很多受污染嚴重的土地最終並沒有轉型成商住用地。一些大型的森林公園、湖濱公園,由於可以廣種樹木、使土壤自然修復,更適合污染土地的轉型。獲得過多項大獎的澳大利亞BP石油公司遺址公園就是在原BP石油公司場地改造後建成的。這座公園中,很多被污染的土壤並沒有被運走,而是和有機物相結合,重新加以使用,通過自然法則,慢慢把土地凈化。對於被污染土地的修復工作,澳大利亞的標准和規格非常高,曾經被嚴重污染的奧林匹克公園地塊,已經被改造成了適合全家出遊的綠色天堂。

在悉尼西區一個工廠變住宅區的地塊改造中,市政廳要求改造者必須把所有被污染的土壤全部裝進密封的卡車中,沿特定路線運出後,傾倒在專用的屏蔽空間內,最終用水泥板封存。光這種土壤修復就耗資500萬澳幣,約為2500萬人民幣。

㈥ 美國是怎麼治理環境污染的

二戰以後,美國工業及交通業迅猛發展,能源消耗量激增,大氣污染嚴重,當時不吸煙的人也會患上嚴重肺部疾玻自此,後來提高技術水平,轉變生產方式,不過美國人比較注重環保健康的 基本上每個人算下來都有幾個空氣凈化器的,創普大白在國外賣的就是非常好的

㈦ 全球10大環境問題

全球10大環境問題:

1.氣候變暖 2.臭氧層破壞 3.生物多樣性減少 4.酸雨蔓延 5.森林銳減 6.土地荒漠化 7.大氣污染 8.水體污染 9.海洋污染 10.固體廢物污染

我國環境狀況:

1.大氣污染屬煤煙型污染,以塵和酸雨危害最大,污染程度在加劇。

2.酸雨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南、青藏高原以東地區及四川盆地。華中地區酸雨污染最重。

3.江河湖庫水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工業發達城鎮附近的水域污染尤為突出。

4.七大水系中,黃河流域、松花江、遼河流域水污染嚴重。

5.大淡水湖泊總磷、總氮污染面廣,富營養化嚴重。

6.四大海區以渤海和東海污染較重,南海較輕。

7.漁業水域生態環境惡化的狀況沒有根本改變,並呈加重趨勢。

8.城市地面水污染普遍嚴重,呈惡化趨勢。

9.全國2/3的河流和1000多萬公頃農田被污染。

(7)國外環境治理擴展閱讀

歷年環境日主題:

一、1974年:只有一個地球

二、1975年:人類居住

三、1976年:水,生命的重要資源

四、1977年:關注臭氧層破壞、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濫伐

五、1978年:沒有破壞的發展

六、1979年:為了兒童和未來——沒有破壞的發展

七、1980年:新的10年,新的挑戰——沒有破壞的發展

八、1981年:保護地下水和人類和人類食物鏈;防止有毒化學品污染

九、1982年:紀念斯德哥爾摩人類環境會議10年,提高環境意識

十、1983年:管理和處理有害廢棄物,防止酸雨

十一、1996年:我們的地球、家園、居住地

十二、1997年:為了地球上的生命

參考資料網路——環境問題

㈧ 國外都是怎麼治理霧霾的

英國:綠化帶是城市面積的3倍
20世紀80年代,英國治理污染的重點為治理汽車尾氣。政府要求所有新車都必須加裝催化劑以減少氮氧化合物排放,又針對私家車徵收天價的進城費和停車費,控制私車流。
同時,政府大力推動新能源汽車、公共交通和綠色交通。倫敦計劃在2015年前建立2.5萬套電動車充電裝置,電動汽車買主將享受高額返利,並免交汽車碳排放稅,甚至免費停車。自行車交通也被政府作為支柱,計劃建設12條自行車高速公路。英國的高官們都以身作則,控制公務用車。2009年的一天,首相卡梅倫騎自行車上班,而副首相剋萊格則在坐地鐵。
此外,加強綠化也是治理大氣污染的重要手段。在人口稠密的倫敦,人均綠化面積高達24平方米,城市外圍還建有大型環形綠化帶,面積達數千平方公里,幾乎是城市面積3倍。今日的倫敦,大霧天氣已經從100餘年前的每年90天,減少為不到10天。
日本:汽車尾氣不能使毛巾變黑
上世紀80年代,日本開始多渠道整治污染,對環境極為重視,在人口密集的狹小國土上,取得了堪稱奇跡的成就。
日本治污的手段之一就是城市綠化,東京有關當局規定,新建大樓必須有綠地,必須搞樓頂綠化。東京的綠化很少種草,而是種樹,不但要綠化面積,還追求綠化體積。大量樹木對城市空氣的凈化作用自然是不可忽視的。
另一個手段是控制汽車。這還和一場曠日持久的官司有關。1999年東京國道沿線的600多位呼吸道疾病患者,集體狀告地方政府和七家柴油汽車企業,認為汽車尾氣給他們的身體造成了傷害。經過專家認證,汽車尾氣造成的PM2.5確實具有強烈致癌作用。
為此,在2003年東京推出一項新立法,要求汽車加裝過濾器,並禁止柴油發動機汽車駛入東京。新法規實施的第一天,交警在東京內外的主要路口全面檢查,讓每個司機發動引擎,然後用白毛巾堵在尾氣排放口,如果發現白毛巾變黑,則這輛車不許進入東京。五年後官司告一段落,被告的汽車企業拿出12億日元,與633名患者和解。
如今,日本汽車出廠時都已安裝了過濾器,排放標准達到了歐洲三級標准,東京市內的幾萬輛計程車都是使用天然氣。這些努力使得整個東京天青雲白,視野也很好。而且認真的日本人還要拿鄉下來比較,說東京的空氣質量還不夠好。
美國:實時監測小顆粒
美國採取區域環境管理框架,打破州的界限,依據地理和社會經濟,將全國劃分成十個大的地理區域,設立區域辦公室,進行統一管理。環保機構有權進行立法、執法、處罰,並通過強制執行手段和監控、技術改進等相結合的方式協調開展工作。
美國環保署1997年根據《清潔空氣法案》,又設立了專門針對大氣PM2.5含量的標准,以便更好檢測過去被忽略的這類細小顆粒物。美國對PM2.5的管理重點是嚴密監控、實時公開、立法規范。他們在全國范圍內設立了數以千計的顆粒物檢測站點。
環保署的官方網站,面向公眾告知測得的空氣質量指數。其中PM2.5參數每小時更新一次。為了更直觀,網站通常通過六種顏色表示空氣污染情況。綠色表示「良好」,黃色、橙色、紅色、紫色依次加重,醬紅色則表示「危險」。
民眾還可要求環保署通過電子郵件發送指定地域的空氣質量。

㈨ 外國在保護環境方面有什麼切實舉措

巴西: 將建環境仲裁院
巴西《聖保羅州報》9月13日報道,巴西將在里約熱內盧建立該國的第一個環境仲裁院。這個將在10月份正式開始運作的仲裁院,是由一些環保領域的律師和專家組成的。目的是為目前巴西各級機構以及法人和自然人之間廣泛存在的環境保護方面的爭端提供一個快捷方便的解決手段。即將出任仲裁院院長的阿爾弗萊多·羅德里格斯律師說:「在巴西,對環保糾紛進行仲裁仍是一塊處女地。因此,我們這個團體將完全由專家組成,他們都具有仲裁員資格,能夠作出足夠權威的裁決。」羅德里格斯表示,環境仲裁院是一個民間組織,不從屬於任何司法機構,只是依據有關的法律來工作。

德國:將對飲料瓶征稅
最近出版的《歐洲環境觀察》上的一份報告說,為提高可重新使用的飲料瓶的利用率,德國准備對一次性飲料瓶征稅,每個瓶子的征稅額度從0.15~0.30德國馬克不等。德國包裝行業條例規定:以瓶數計算,所售出飲料的72%要使用可重新使用的飲料瓶。但1999年的市場調查顯示這一比例尚未達到,而且對1991~1998年罐裝啤酒的銷售趨勢進行分析,發現罐裝啤酒銷售量在整個啤酒銷售量的比例,已由最初的12%上升到了20.5%。因此,對尤其是啤酒和礦泉水等飲料的包裝瓶進行征稅,是很有必要的,雖然德國包裝工業界強烈反對這樣做。德國環境部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可重新使用的聚乙烯對苯二酸酯瓶子,比可重新使用的玻璃瓶子對環境更有益。雖然前者只能平均使用15次,而後者使用次數達50次,但如果考慮到運輸過程這一因素,那麼,1隻70克的聚乙烯對苯二酸酯瓶子對環境的影響,要比總重量為600克的玻璃瓶子對環境的影響要小。

日本:環境會計制度迅速普及
日本環境省日前發表的調查結果表明,到2001年3月底,已有350家企業採用了環境會計制度,比一年前增加了12倍,這表明企業正在增加環境保護投資,並且利用其效果提高企業經營的效率。此次調查的對象是在股票交易所上市的企業及從業人員在500名以上的非上市企業,共6400家。調查表明,到2001年3月底,已經有350家企業採用了這一新的會計制度,此外,還有650家企業計劃採用這一制度。環境會計制度最早是從歐美國家興起來的,近年才傳入日本。它是一種把用於環境保護的投資和由此而獲得的經濟效益作定量性的測定、分析和加以公布的制度。環境保護問題已成為企業經營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因此有越來越多的企業把它列為經營管理項目之一。為了促進和規范這一企業活動,日本政府於2000年制定了《引進環境會計系統指南》。

曼谷:「垃圾銀行」一舉數得
「垃圾和毒品」是泰國首都曼谷的兩大「癌症」。可走進曼谷市熱鬧的班加比區的蘇珊26社區,令人驚訝的竟然是不再到處是垃圾,也很少再見到吸毒少年的蹤跡。這大概應歸功於這里設立的「垃圾銀行」。蘇珊26社區專門鼓勵區內閑游的少年兒童去搜集垃圾,再教他們依照垃圾分類法把垃圾分類裝袋,然後交給垃圾銀行,他們因此所得的報酬都要儲存在垃圾銀行里,每3個月計算一次利息——不是現金,而是上學必需品。

新加坡人:10年不吃口香糖
1992年新加坡政府頒布了進口及銷售口香糖的禁令,之所以出台這樣的禁令主要是因為有一些缺乏公德意識的人四處亂丟口香糖殘渣,政府擔心它會影響地鐵列車和電梯的操作。飽受口香糖殘渣之苦的公眾也對口香糖表示出了反感。同時也是出於對維護花園城市清潔的考慮。不過,需要澄清的是,在新加坡吃口香糖並不屬於犯法的行為,政府對此也沒有作任何明文規定,只要你買得到便可以盡情享用。新加坡政府做了嚴格的規定,那些走私口香糖的人將被處以一年的監禁和最高達1萬美元的罰款,當然那些少量的攜帶者不算在內。遊客帶一些供自己食用也是允許的。到今年,這項法令實施已快10年了,新加坡人早就習慣了沒有口香糖的生活。街上大大小小的商店裡根本見不到口香糖的蹤影,公共場所基本上也很難再看到口香糖的殘渣。在節假日里,新加坡人偶爾會去臨近的馬來西亞購買一些口香糖,回家後「偷偷」享用。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