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車的治理
Ⅰ 交通擁堵治理的根本出路在哪
據報道,12月15日,北京發布系列文件,對2018年北京小客車指標政策進行調整,明年搖號指標從15萬個減至10萬個,新能源車指標佔比提高到六成。
根據計劃,今年底北京將開通燕房線、西郊線、S1線,地鐵運營里程增長至608.2公里。預計2018年再開通8號線三期(珠市口站至五福堂站,南鑼鼓巷站至中國美術館站)、8號線四期、6號線西延(海淀五路居站至蘋果園南路站)等3段地鐵線路。到2020年實現900公里軌道交通,中心城地鐵站750米覆蓋率達到90%。
此外,北京還將不斷優化地面公交線網,構建完善便捷的綜合換乘體系,把握地鐵已經成網、共享經濟快速發展的新變化,把「地鐵+地面公交、共享單車、步行」的綠色出行環境打造得越來越好。
Ⅱ 國外治理堵車有什麼經驗各用多少時間
其實,城市交通建設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通過積極探索,目前世界上不少國家和城市大多都積累了有益的經驗,按照因地制宜、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採用了相對成功的交通擁堵治理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解決或緩解了交通不便的問題。
A篇:管理招術五花八門
聖迭戈:管制與收費並用
加州聖迭戈市嘗試了管制和收費並用的方法,在普通公路旁修建了快速通道供公共汽車使用,但也允許小汽車付費進入。動態道路收費系統利用微波雷達時刻監視路面交通量並相應調整收費,收費根據交通狀況每6分鍾就改變一次,大約在50美分到8美元之間。司機們可以選擇忍受較為擁擠的道路,或是花錢買時間。
東京:交通管理「以人為本」
生活、工作在東京,感受最深的就是市內繁忙卻便利有序的交通。在這座國際性的大都市裡,你根本不會為使用或尋找某種交通工具而左右為難,也無需為堵車塞車而心急如焚,因為「以人為本」的交通管理贏得了所有在這里生活的人的好評。道路的通暢當然離不開行人和司機對交通規則的嚴格遵守。盡管東京馬路上車流滾滾,但路上值勤的警察並不多。即使如此,所有車輛都嚴格按照規定的車道、速度行駛,因為一旦違反了規則,就免不了遭到嚴厲的罰款。日本人橫過馬路也一定要從有信號燈的人行橫道穿過,而且要等到允許行人穿行的綠燈亮了才通過。此外,交管部門為了方便群眾,也引入了很多人性化的設施。例如,為了方便盲人過馬路,有些十字路口設有特定的音樂,當允許行人穿行的綠燈亮起的同時,特定的音樂便也響起來,盲人聽到音樂便可過馬路。這些細微措施無一不體現了以人為本的交通管理理念,讓行人和司機都感到安全、便捷和舒適。
倫敦:進入市中心需另交稅
為了解決交通擁擠問題,倫敦市政當局從2003年2月17日開始,對進入市中心8平方英里范圍內的車輛,從早晨7點到下午6點半徵收5英鎊的「進城費」。另外,提高燃油稅也是英國限制汽車使用的重要措施之一。另外,為緩解每天早晨上班高峰期交通阻塞的情況,英國政府准備採取措施,限制家長每天用私家車接送孩子上學。在英國,許多家長都用私家車送孩子上下課,有些學生的家距學校只有1公里左右,也要父母開車接送。不久前的統計顯示,每逢學校放假,英國主要街道高峰期堵車數量減少五分之一。有關專家指出,家長用私車接送孩子是造成高峰期交通阻塞的原因之一。
里斯本:車入市中心須交擁堵稅
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從2004年下半年開始像倫敦一樣,向進入市中心的車輛徵收交通擁堵稅。涉及徵收擁堵稅的區域包括市中心的沿河區以及豪華商店和餐廳聚集區,進入這些地區的車輛必須在擋風玻璃上貼上年度納稅標簽。在此之前,里斯本市中心另外兩個老城區已經禁止除本地居民之外的汽車通行。一些商家抱怨他們的營業額下降。然而很多居民對此表示歡迎。
新加坡:市區收費及購車申請
新加坡為了治理城市交通擁堵採取了多種措施。新加坡約有80萬輛汽車,其中約50萬輛為小汽車。為此,新加坡也斷然採取了抑制私人交通、積極發展公共交通的舉措,而政府不斷完善的高度發達立體陸路交通網路也有效地鼓勵了人們舍棄私人交通工具,享用便利而舒適的公共交通工具。另外,由於城市空間極其有限,當地政府早從1975年就開始實施市區道路收費。安裝在汽車前端的短波無線電發射器可與電子收費系統進行信息交換,然後在車主的信用卡里直接扣款。根據不同的車型和時段,收費大概在0.5到3新元(約1美元)之間,以保證市內車輛能達到35~65公里左右的時速。第三,為限制汽車數量的增長,新加坡則對車輛實行定額分配製。按照這一規定,個人在購買新車時,必須首先向政府提出申請,投標購買一張有效期為10年的「擁車證」。10年期滿後,駕車者無論是繼續用車還是另購新車,都必須支付另外一筆費用。
漢城:經濟杠桿緩解交通難
1996年底,漢城將汽油稅提高了一倍,並徵收道路使用費。一是徵收「交通擁擠費」,每輛車收2000韓元。二是對乘員3人以上的車輛進行免費。這一規定出台後,汽車通行量減少了9%,其中小轎車減少了53%,通行速度提高了一倍。此外,去年漢城試行私車每周停運一天的自律性群眾運動,參加者可享受減免汽車稅的優待。目前,全市210多萬輛私車,已有180多萬輛主動與政府簽訂了自律公約。據測算,這一運動每年可節約燃料費2.52萬億韓元,節省改善環境費用3463億韓元。
為確保交通的暢通,漢城對違反交通法規的車輛和行人毫不留情,給予重罰。漢城主幹道的所有重要地段都安裝了無人監視系統,攝像機24小時開機。違反「專用車線」的車輛,大中型車罰款6萬韓元,小汽車罰款5萬韓元;車輛超速20公里以內罰款4萬韓元,超速40公里罰款11萬韓元;違反信號罰7萬韓元,越過中央線或逆行罰9萬韓元,並扣罰15分至30分不等。如酒後駕車,不僅吊銷駕照,而且要到學習班學習反省。由於韓國道路安裝了先進的測試和攝像設備,每一輛違規車都賴不掉。屆時,一張印有車牌號碼以及違章事項的罰款通知書便會送到違章者手中,不交罰款則更加重懲罰力度。兩年前,韓國還聘用交通監督員維護和監督交通秩序。不少攜帶照相機的監督員,每天都守在路旁,專門對違章車輛進行拍照。這些證據被送到交警部門經鑒定確認後,立即開出罰款單。交通監督員也可獲得相應的報酬。
以色列:禁止新駕駛員單獨上路
在以色列,對人們生命構成的最大威脅既不是以巴沖突,也不是心臟病、癌症等疾病,而是交通事故。據統計,自1948年建國至今,以色列死於交通事故的人數已接近2.2萬人;而在5次中東戰爭及以巴沖突中喪生的人數不足2.1萬人。為此,以色列政府最近准備採取強制手段來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其中一條就是禁止新手單獨上路,因為技術不很熟練的新手在路上發生交通事故不但造成生命損失,而且也每每嚴重影響交通暢通。該方案建議,除非有老駕駛員陪同,否則新司機在領到駕駛執照後的半年內不得獨自上路駕駛,否則將被視同為違反交通規章而遭相關懲處。方案同時要求有關部門加大對新駕駛員培訓和考試的難度,並嚴格限制駕駛執照發放程序,避免出現更多的「馬路殺手」。
B篇:公交優先各有高招
為了有效地對付城市交通擁擠、堵車現象日趨嚴重的大城市通病,除了採取一些特殊措施之外,世界上許多國家的政府都十分重視城市公共交通的發展,力求建立以城市軌道交通為骨架,以公共汽車、電車為主體,以計程車等運力為輔的城市公共交通體系。而且,在不斷的實踐之中,許多城市已經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辦法,頗為值得我們借鑒。
美國:公交車輛優先權
美國在大量從事軌道交通系統投資的同時,努力改進公共巴士的服務質量,提高運行速度和舒適度,以吸引更多的乘客,改善城市交通環境。近年來,在美國一些大城市實施的快速公共汽車交通(BRT)就是美國為改進公共巴士服務質量所進行的大規模的工作。美國各大中城市波士頓、夏洛特、丹佛、哈特福德、火奴魯魯、邁阿密、奧爾巴尼、芝加哥、洛杉磯、路易維爾、匹茲堡等地方都開始實施這個項目。因為公共汽車比其他道路車輛運輸了更多的乘客,所以BRT規劃的一個中心的概念是給予公交車輛優先權,其目標就是使人次運輸量能力達到最大,而不是車輛的運輸量能力。優先權的一種形式是為公交巴士設置專用右轉車道,或者在快速道路上設置公交專用道。這些措施主要是較大地減少乘客消耗在車里的出行時間。優先權的另一種形式是在主幹道上設置公交專用道,為公交車輛提供信號優先權可以提高公交車輛在道路上運行速度。降低車站數量,提供限制停車站的服務,或者在很少阻塞的重新設置停車站來加速服務,盡管它潛在地存在增加步行時間的缺點。
就具體城市而言,紐約公交系統每年運送的乘客達24億人次,是北美地區最大的公交系統。目前,在曼哈頓中央商業區工作的人中有80%的人選擇公共交通作為主要出行手段。舊金山市政府也早在1973年就提出了公共交通優先的政策(TransitFirstPolicy),目前進入舊金山市中心上班的人中,有20%是利用公共交通,這在美國同等規模城市已是最高水準。
巴黎:修建公交快速專用道
巴黎市政府為改善城市交通環境,長期實行公交優先,尤其是為公共交通運行修建專用車道。巴黎公交總公司公共汽車運營公司經理佛利甫馬爾特稱,公共汽車專用道效果明顯,據調查,在已修建的36公里的公交封閉式專用道上,公共汽車的運營服務質量得到顯著改善,運營速度提高了20%~30%,確保了運營的准時。由於車速提高,節省油耗6%~7%,並減少了20%~40%的廢氣污染。
漢城:優先發展公共交通
漢城是一個國際化的大都市,人口1200萬,擁有276萬輛車。以漢城為中心的首都圈,人口則多達2700萬,汽車擁有量達570萬輛,人口和車輛幾乎佔全國的一半,交通壓力可想而知。然而,凡是到過漢城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感覺:雖然車流如水,但四通八達,堵車現象除上下班高峰和周末等特定時間外,道路暢通、快捷。而能夠保證交通暢通的一個最根本原因就是把交通與城市總體布局、規劃聯系起來,優先發展公共交通。「1988奧運會」是漢城交通大改觀的契機,為迎接奧運會在漢城的舉辦,漢城市把交通與城市規劃和總體布局結合起來,對城市交通進行了首次大規模手術。公共交通作為優先發展對象,擴充公交道路與大力發展城市軌道交通並舉,取得了良好效果,當年在漢江邊修建的「88大路」等干線道路至今仍發揮著骨幹作用。漢城地鐵幾乎與北京地鐵同時開建,但漢城地鐵是隨著城市發展規劃走,每開發或改造一個新區,地鐵就列為重點項目之一。目前已開通8條線,總長度287公里,45個換乘站,形成了縱橫交錯的網路,每天運送旅客500萬人次,極大地緩解了交通壓力。漢城的公共汽車網十分健全,承擔了全市27.6%的乘客運輸量,僅公共汽車「專用線路」就有64個區間,總長度為219.10公里。對於漢城市民來說,上下班乘公交,周末休閑遊玩駕私家車已成為典型的出行方式。
另外一個與中國明顯不同的地方是,在漢城很少能看到「官車」。韓國各級政府部門公車極少,也沒有班車。據統計,漢城雖然是韓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但乘坐「官車」上下班的不足200人。官員外出辦公往往利用公共交通工具。接待外國代表團來訪,除國賓外各單位幾乎都利用出租汽車。漢城市政府只有4輛「官車」。漢城助理市長申東雨說,我們解決交通堵塞的原則是,大力提倡並鼓勵市民採用大眾交通工具,多利用公交車或地鐵,盡量減少私車的使用。
渥太華:城市公汽走專用公路
加拿大首都渥太華是一個人口不足百萬的美麗城市。在這座城市出行,乘坐公共汽車十分方便、快捷,而且服務周到,這與市政當局十分重視城市交通發展,已經建立起比較完善的公交網路有很大關系。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由於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人口增長很快,當局立即有預見性地認識到發展城市交通系統的重要性。專家們就解決此項問題提出了兩套方案:一種是發展城市輕軌鐵路系統;二是發展公共汽車專用通道。前者的優勢是安全、污染少、運量大;經過政府組織專家的反復論證,最終確定了後者,其理由一是公汽專用通道的建設費用較低,當時輕軌鐵路的預算為3億加元,而公汽通道則能節省不少開支;二是輻射面廣,乘客不需太多的轉車;三是有利於逐步補充發展。在運輸能力上,公共汽車專用系統與鐵路相差不大,每小時可運送9000人以上,完全可以滿足城市中長期發展需要。
在公汽專用路的建設步驟上,他們採取的是城市外圍地區先行建設,城市中間的密集地區有計劃地拆遷和預留,這樣就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重復建設和浪費。他們還借用了城郊部分路段的高速公路路肩,作為公汽專用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為了鼓勵和方便那些住在郊區的人乘坐公共汽車,他們在公汽郊區幾個終點站建了四個停車場,擁有2000多個車位。公汽專用路的建設,使公共汽車免受其他車輛和行人的干擾,運行速度大幅度提高。在專用路上,車速可達每小時80公里以上,從而提高了人們乘坐公共汽車的積極性。據介紹,平時公共汽車的平均實載率達70%。在渥太華市民的心目中,乘公共汽車既舒服又省心,而且可以節省時間。因為自己駕車進城,交通擁擠不說,還有找地方停車等一系列麻煩。公汽優先的原則在非專用路上也得到充分體現。其他車輛都會自動為公汽讓行,紅綠燈處一般設有一裝置,告訴控制中心,保證公共汽車優先通行。
東京:公交承擔80%運量
擁有約1200萬人口的東京市,多年來一直大力發展軌道公共交通。東京人出行以公共交通為主,東京的地下交通承擔著全市80%的流量。在東京都的23區中,公共交通承擔著70%的出行,為世界之最。目前,東京市擁有400公里的地鐵網路,即便地面交通全面癱瘓,軌道交通也完全可以承擔交通任務。
德國:鼓勵使用公共交通
在德國,幾乎每兩個人擁有一輛汽車。2003年7月,德國頒布了「聯邦交通路線計劃」,把促進所有交通方式的和諧結合作為目標。政府鼓勵使用公共交通,在稍微大些的城市裡,有軌電車、輕軌與地鐵、公交車等縱橫交錯,相互之間銜接方便。2003年德國頒布了「聯邦交通線計劃」,到2015年,政府要投入1500億歐元用於修路,其中用於軌道建造的資金高於用於普通路面修造的資金。
C篇:因地制宜治理交通擁堵
在大力發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基礎上,不同國家的城市還根據自身的特點,制定了相應的交通疏導和分流措施。
紐約:駕車人有多種選擇路線
紐約城歷史久遠,城市的金融、商業、娛樂等基本功能區域布局早已形成,難以調整。紐約的許多街道狹窄,停車場地不足。面對這一現實,紐約市交管當局設置了通行有效的單行線,相鄰的兩條單行線一般方向不同,隔上十幾條街道一般會在主要街道上設置雙行線,從而為駕車人提供了多種選擇。紐約市的金融、商業、娛樂中心以及市政府的有關部門均集中在曼哈頓島上,出入曼哈頓島的幾座橋梁和隧道往往成為交通瓶頸。紐約交管當局為疏導早上高峰期間大批進島的車輛,將連接曼哈頓和周圍幾個區的橋梁和隧道的上下行車道都改為進島通道。為鼓勵市民搭車出行,減少車流量,規定這些通道僅供有兩名或兩名以上乘員的車輛使用,高峰時段禁止單人駕駛的車輛使用進島的某些橋梁和隧道。
英國:現代化設施監控交通
英國根據自己國家的道路特點、交通流動規律以及車輛特性,短周期、多階段地配置信號配時,使公路上的車輛總在不間歇的運動之中,並能快速通過路口。英國基本每個城市都有一套十分復雜的道路監控中心。以英國南安普頓市為例,該市在高速公路和主要干線上,埋設了地下檢測器或安裝了微波檢測器,實時檢測道路中的車行速度,如車行速度低於每小時30公里,交通控制中心的電子地圖上就會有黃色指示燈閃爍,如果出現停車情況,就會有紅色指示燈閃爍。同時,在交通工程系統協調方面,英國市政當局根據道路承載能力和汽車流量情況,設計出符合當地特殊情況的控制方案,並在實施過程中不斷調整交通流量和信號燈變換頻率,使信號控制系統總是能與路面情況相近。
D篇:綜合治理起成效
巴黎:車多不堵
巴黎的轎車私人擁有量之高絕不在北京之下,巴黎的街道沒有北京街道的寬闊雍容,但在上班高峰時期卻沒有人車混雜的擁堵。即使在塞納河兩岸的主幹道,汽車也能以每小時接近80公里的速度快速行駛。這種痛快的感覺,在北京或許只有午夜時才能夠體會到。巴黎車多路窄,交通卻通暢無阻,主要是以下一些因素發揮了很好的作用。
其一,交通信號燈真正起到了規制交通的作用,在清晨上班的高峰時段很難看到交通警察忙碌的身影。在這里,行人穿越馬路,必是綠燈,必走人行橫道,而汽車絕不闖紅燈。行人在綠燈穿越時,就充分享有了路權,而不必左顧右盼,擔心有車突然沖了過來。待到汽車綠燈通行時,行人也是規矩等待不闖紅燈,汽車駕駛員們就可以高枕無憂加大馬力,迅速通過路口,而不必小心翼翼,又恐行人跑到車前。因為汽車通過路口速度快,所以巴黎街頭很難看到長達數公里的汽車長龍,在等待過紅綠燈路口。交通信號燈很好地調節了路面的秩序。
其二,公共交通發達,緩解了公路交通的汽車數量。在巴黎,真正的人聲鼎沸是在地下。巴黎的地鐵、城鐵四通八達,可以延至這座現代都市的每個角落。每天清晨,黑壓壓的人群出沒於地鐵口,巴黎的地鐵承擔了這座城市最主要的人員輸送任務。因為是公共地下交通,車次頻繁,所以實現了人多亦不擁擠,私人轎車多而路上汽車行駛量少。因為准時、節儉、便利,公眾選擇了把車放在家中,或郊區的地鐵、城鐵車站。
其三,行人至上。在歐洲,行人至上的理念是靠行人與汽車司機共同維護的。行人與司機都習慣於遵守交通規則,行人決不搶道或者亂走,因為行人都意識到,只有他們自己自律,遵守規則才能真正實現行人至上,而司機們對於偶然出現的行人違章也保持一種平和心態,不是狂摁喇叭,加速搶行,這也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交通暢通。
漢城:亂穿要罰
在漢城市幾乎沒有人橫穿馬路,路口綠燈不亮,無人穿行。到過北京的韓國人經常對記者說,北京堵車的一大原因是人們的交通意識不強,隨便橫穿馬路,過路口也是隨心所欲。韓國一位律師說,漢城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也曾大量發生過人隨便橫穿道路的現象,不僅造成堵車,還出現了許多車禍。法院在處理交通事故時,一開始總是偏向行人,但結果並不理想。後來,法院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了新規則,即禁止無端橫穿馬路,如遇到車禍自負其責。交警部門還把典型案例公布在報紙等媒體上,廣而告之。這一招,的確效果明顯,橫穿馬路者基本絕跡。另外規則還規定,在過人行橫道時,如果行人不遵守規則,出現交通事故,責任主要歸行人。行人是否違反交通規則,安裝在主要路口的無人監視器都有錄像為證。
Ⅲ 國內的交通為什麼總是堵車怎樣才能治理好國內的交通
隨著城市化的發展,城市人口越來越多,私家車越來越多,中國各大城市的交通擁堵問題日益嚴重,治理交通堵塞問題正在考驗著城市管理者的智慧和管理能力。中國各大城市交通擁堵之原因!!!客觀上講是因為城市車輛增多,道路發展更不上車輛增加的步伐,但這不是主要原因,主觀上是最主要的原因,即人的原因才是最主要的原因。
相信教你們的教練是一定會告訴你們,開車上路的時候一定要遵守規則,不能夠隨便變道或者超車。可是當你真的學有所成,並且來實驗了一番後,你會發現,教練說的都沒有用。你真的按照了教練所說的那樣的去做,那麼在你們的身後一定會有一群喇叭在不停地按,不斷地在催你。如果你還是按照規則去開車的話, 那麼你身後的車輛就會超車。
其實這個問題與我們每個駕駛者息息相關。除了更好的交通設施外,駕駛者的素質起著同樣關鍵的作用。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掌握更好的駕駛技術,具備更合格的心理素質,交通同樣可以越來越好。這些問題經常是導致我們身邊交通擁堵甚至事故的元兇。為我國的道路暢通出分力,我們應該避免這些壞習慣。
Ⅳ 如何治理交通擁堵
如何治理交通擁堵?
造成城市交通擁堵的原因,無非就是人多、車多,交通設施和交通管理跟不上。而解決人多、車多和交通設施與管理的問題就不是簡單的就事論事的問題,而是復雜的社會問題,需要用系統論的科學觀點來分析和解決。
城市的交通設施,主要是地面和地下交通設施,它們的建設是受著客觀因素限制的,不能無限擴張。在建設的基礎上,科學管理和使用也非常重要。目前,造成交通擁堵的主要原因還是出行的人多車多,特別是小汽車多,而公共交通工具跟不上。因此,一方面要限制小汽車上路的數量,另一方面要加強和改善公共交通。
公共交通,主要在於乘坐和交通的舒適便捷。一是公交車的發車頻率或時間間隔要縮短,兩三分鍾就應有一輛。二是公交網路要密和廣,地上地下立體網路,換乘方便,延伸到城市的各個地方。三是要快。四是要舒適,不比自駕小車出行差。從地面交通上,目前的容量幾十上百人的大公交車從乘坐舒適性和發車頻率及快捷上都比較差,應在道路出行人流情況監控指揮下,將公交車換成20人左右的中巴車,根據人流情況調整發車頻率。做到上車有座,等車不超過兩三分鍾,達到舒適快捷的的效果。降低做小汽車出行的吸引力。
限制小汽車出行,要加大力度,一方面是設置單雙號上路,二是在特定時段徵收擁堵費,三是加強對公務車的管理,實行公車改革,嚴處公車私用。四是鼓勵小汽車順路帶人,包括有償帶人,不以「私自營運」對待。五是教育和鼓勵大家坐公交車出行,領導帶頭,節能減排,暢通交通,定期評選先進模範給予表彰獎勵。樹立正確良好的社會氛圍。
根本解決交通擁堵,還是要減少人們的出行。在城市建設和管理與相應的配套制度上也要進行改革。
首先是解決人們的就近上班問題。一是應恢復和鼓勵機關、企業、事業單位自建、擁有職工住宅的方法,採用單位和職工出資共建供職工家屬所有和使用,或單位及國家出資建設然後低價出租給本單位職工使用。二是制定政策鼓勵換房解決就近上班、上學問題,包括保留產權換房使用。
其次,在城市建設上,從軟硬體兩方面,應分散教育、醫療、商業、娛樂等公共活動中心,分片、分社區均衡建設學校、醫院、商場、劇院等公共活動場所,減少或取消重點、中心。使人們就近入學、就醫、購物、娛樂。
第三,從全國角度,應限制超大城市的建設和發展,重點發展中小城市,統籌大中小城市和城鄉發展,均衡配置公共資源和國家投入。減少大城市的流動人口。降低大城市人口和環境與管理壓力,降低公共管理成本,方便群眾,也減少交通擁堵。
如果以上幾項能做到減少三分之一出行人流,則會根本解決交通擁堵問題。
Ⅳ 淺談如何治理城市交通擁堵問題
摘要:城市交通體現著一個城市的發展水平,關系著人們生活和工作的質量,本文從造成城市交通擁堵的原因入手,探討了如何更好的治理城市交通擁堵的問題。關鍵詞:城市; 交通擁堵; 公共交通; 車輛Abstract: urban transportation embodies a city development leve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iving and the quality of the work, this paper, from the urban traffic congestion caused by the reasons for the start, the paper discusses how to better management of urban traffic congestion.Key words: the city; Traffic congestion; Public transportation; vehicles中圖分類號:D035.3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進入21世紀,隨著大量務工人員湧入城市造成城市人口劇增,城市交通擁堵問題便逐漸成為了一個炙熱化的問題。(剩餘2519字)
Ⅵ 如何解決城市交通擁堵問題
隨著城市人口以及城市交通流的增加,城市特別是大城市的交通問題普通成為焦點問題。路網不暢、設施不足、交通擁堵等問題越來越突出;行車難、停車難、交通秩序混亂等問題日益突顯,對城市交通管理造成的沖擊和壓力越來越大。城市道路交通擁擠堵塞問題已成為制約經濟發展、降低人民生活質量、削弱經濟活力的瓶頸之一。據美國得克薩斯州運輸研究所2006年底公布的數據顯示,被稱為「汽車王國」的美國每年因交通堵塞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1000億美元。2007年中國社科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測算,北京市每天因為堵車造成的社會成本達到4000萬元,每年損失146億元。對於交通堵塞這個世界性難題,各國政府和民間都在為解決這個問題進行廣泛的研究。
一、城市交通殛相關概念
1.城市交通及城市交通系統。(1)城市交通。城市交通是指城區范圍內的交通,是城市各種用地之間的人和物的流動。城市交通是一個獨具特色、由多種類型交通組合而成的交通系統。這些流動都是以一定的城市用地為出發點,以一定的城市用地為終點,經過一定的城市用地而進行的。(2)城市交通系統。城市交通系統是城市社會經濟系統的一個子系統。現代城市交通系統已經發育為一種立體化綜合化的系統。城市交通系統主要由三部分構成:第一,城市交通基礎設施系統,包括城市道路、橋梁、軌道系統等;第二,城市客貨運輸系統,包括公共汽車、電車、出租汽車、地鐵、輕軌、人力三輪車、自行車、摩托車、私人汽車系統、個體客運系統,以及城市內部的貨運系統;第三,城市交通控制系統,包括交通標志、信號系統、交通信息採集、傳輸、控制等交通管制系統。
城市交通是一個集經濟性與社會公益性於一體的領域,包括管理體制、城市規劃布局、投融資體制、交通方式選擇、公共交通運營組織、交通需求管理、交通流量控制與管理方面的內容,涉及管理、法規、規劃、工程、財政、教育、環境、能源、信息以及人文等社會經濟諸多學科領域。這些方面集成在一起,形成一個錯綜復雜的城市交通系統。
2.交通擁擠與交通堵塞。「交通擁擠」與「交通堵塞」是兩個容易混淆的概念。交通擁堵則是交通擁擠和交通堵塞的疊加。首先,交通擁擠是指在某一時間段內、在一定的道路空間內積聚了過量的車流的現象。擁擠,在某種意義上說,只是車流量增加甚至流量過大,但是車流還處於運動之中。其次,交通堵塞是指在某一段時間內、在一定的道路空間內由於某種原因造成車流停滯的現象。最後,交通擁堵,對於出行者來說,主要是對時間和車速的感覺,即車輛在道路或交叉口上排隊或者緩慢移動。我國公安部對擁堵路口和擁堵路段分別給出了定義:車輛在無信號燈控制的交叉路口處車行道上受阻且排隊長度超過250米,或車輛在信號燈控制的交叉路口,3次綠燈顯示未通過路口的狀態定義為擁堵路口;擁堵路段則定義為車輛在車行道上受阻且排隊長度超過1公里的狀態。廣義地說,擁堵是由人們的居住與購物、工作、學習、娛樂等地點的分離引起的,是交通供給與出行需求之間不平衡的產物。其特性、發生地點和嚴重程度是由人們工作、購物和居住地點的變換以及他們在這些地點之間如何出行來決定。通常這些問題同時發生時會產生加重擁堵。產生的交通擁堵可能是周期性或非周期性擁堵。周期性的擁堵一般在同一地點和同一時間重復出現的擁堵。非周期性擁堵是由某種偶然事件造成的。比如交通事故或關閉一條道路所引起的交通擁堵。
二、城市交通擁堵的主要問題和原因
1.道路容量嚴重不足。長期以來,我國城市人均道路面積一直處於低水平狀態。以太原市為例,2006年全國城市人均道路面積10.6平方米,太原市人均道路面積6.8平方米,而國外城市人均道路面積15-20平方米。盡管近幾年太原市加大了城市道路改造力度,城市實有道路面積由2000年的1427萬平方米增加到2006年的2357萬平方米,平均每年增長8.7%,增長幅度較快,但仍趕不上城市民用汽車保有量年均14.9%的增長速度。據調查,目前全國37個百萬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中。有31個城市的人均道路面積低於全國平均水平。道路建設不斷上升交通擁擠卻還如此嚴重,其直接原因是道路面積嚴重不足。首先,我國大城市的人均道路面積尚不及發達國家的1/3。其次,我國大城市市區正處在從中心區向郊區化擴散過程中,近幾年城市道路建設的增加,主要分布在新開發的市區和郊區,相對來講,中心區的道路面積率反而略有下降。再次,城市房地產開發集中於市中心地區,產生了過量的交通量。造成道路超負荷負載。此外。我國城市中佔用道路和人行道問題一直得不到有效解決,城市新增的道路面積,往往很快就被各種攤商、集貿市場和停車場相繼侵佔,使本來就嚴重短缺的道路面積更加緊張。道路面積不足的原因又在於道路建設的滯後。這種滯後不僅被城市現有的道路功能變得混亂而低效,而且造成的時間浪費和行車成本損失是巨大的。據上海市城市道路交通現代化研究報告,其直接經濟損失要佔國民生產總值的1%。有的大城市可能達到所在城市國民生產總值的10%左右。
2.汽車增長速度過快。最近幾年是大城市機動車增長速度最快的年份,客車、私人轎車以至於貨車增幅年平均在15%以上。以太原市為例,截至2006年底,太原市民用汽車保有量已達28.8萬輛,是2000年的2.3倍,凈增1.6萬輛。隨著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和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改善,私人汽車擁有量中載客汽車特別是小轎車在汽車保有量中所佔份額進一步提高。2006年私人小轎車達8.9萬輛,比2000年增長169.7%,增加5.6萬輛;在汽車保有量中所佔比重由2000年的25.8%增加到30.9%。
根據我國轎車增長分析,每當轎車擁有量年增長率超過20%時,必將引起當年以及隨後幾年城市交通惡化。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第一次超過20%的是1985年(33.3%)、1986年(42.3%)、1987(27.0%)連續三年,第二次是1992年(31.9%)、1993年(55.6%)連續兩年。這兩次轎車增長也正是大城市交通最緊張的兩個時段,遠遠超過正常年度道路建設的供給可能。進入2l~t,ed後,我國又面臨新一輪的汽車高速增長期,現有城市路網一般都是密度低、千道間距過大、支路短缺、功能混亂,屬於低速的交通系統,難以適應現代汽車交通的需要,阻礙著汽車化在城市的實現。
3.交通管理技術水平低下。由於歷史和認識方面的原因,我國大城市中交通控制管理和交通安全管理的現代化設施普遍較少。就北京與東京比較,兩市都有一個交通管制中心,但北京交通控制中心控制的交叉口數只有東京的5%,人行天轎是東京的4.8%,地下人行道只是東京的
5%,每公里交通標志只有東京的35%。北京在全國城市中交通管理設施應該算是相當好的,但由於設施明顯不足,管理疏漏不少,交通事故率居高不下。從停車場看,大城市中特別是中心區嚴重短缺停車設施,車輛大都停在道路和人行道上,加劇了擁擠堵塞和事故發生。此外,國際上正在研究並開始使用的信息化、智能化管理系統,在我國也只有為數不多的大城市有。
4.缺乏整體的交通發展戰略。城市交通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既要研究交通需求和供應的平衡,還要考慮土地和財力的可能,是一項決策性很強的工作。
有一些大城市熱衷於建設高標準的大型交通工程,出現了立交橋、高架路和城市環路,以為只有高標準的大型交通工程,才能一勞永逸解決交通問題,實際上這種辦法只能緩和暫時矛盾,擁擠問題不但沒有解決,甚至誘發聚集更多的交通量,引起結構性的「負效應」。城市交通是一個動態的整體,僅靠幾項大工程不可能解決交通問題。
5.道路使用者的不文明行為。以深圳和香港為例,深圳市現有注冊機動車38.3萬輛。加上外駐車輛5萬輛,外地來深流動車輛10萬輛,總計車輛不過才50多萬輛,按深圳市700萬人口計算,車輛佔有率14%,深圳市現有道路2200多公里。而香港現有車輛52萬輛,其中私家車34萬輛,道路總長1911公里,與深圳不相上下,交通卻井然有序,而且深圳一半左右的道路是雙向六車道的路面,路況質量及其寬闊程度遠高於香港、澳門。那麼造成深圳塞車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據廣州市青年志願者協會組織的「廣州路面司機車德調查」,開車不講「車德」等不文明交通行為,已成為妨礙廣州城市交通秩序一大「元兇」。據對6340人參加的網路調查顯示,近5000人認為交通不暢的原因和司機車德太差有關。68%的司機承認自己曾有「缺車德」行為,46%的司機曾因不文明駕駛行為被罰款或扣分。在人、車、路、環境等因素構成的交通系統中,某個個體交通參與者違反交通道德規范和交通法規的行為在造成局部堵塞的同時,還會對整條道路乃至整個交通系統的有序流動產生嚴重影響。
以上五個方面的問題,反映了我國當前大城市交通的基本特點,概括起來是車多路少,現狀道路已無大潛力;車速下降,交通阻塞的趨勢在逐漸惡化。造成城市交通擁堵既有國民經濟高速度發展、車輛高速度增長、城市高速度增長的根本原因,也有城市道路交通設施少、軌道交通較少、交通安全設施不足、車輛發展與道路發展不協調、城市發展與交通供給不協調等客觀原因,還有交通管理落後、道路使用者的不文明行為等人為原因。
三、解決城市交通擁堵問題的主要對策
面對城市交通擁堵的難題,實際證明交通設施的容量永遠趕不上交通需求的增長,道路也不可能無限制地拓寬和加長,而且在國家擴大內需的經濟政策大背景下,汽車進入家庭是擋不住的時代潮流。只有一方面加大城市交通環境的硬體建設,一方面改進管理手段,充分利用有限的道路資源,提高廣大交通參與者的素質,創造良好的交通軟環境,採取「軟硬兼施」的方法才是關鍵所在。
1.加強城市交通道路建設。我國高速公路的發展是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的,經過十幾年的大投入,到2008年,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已經達到6萬公里。現有的公路從首都向外7條放射線,9條南北縱向線和18條東西橫向線,到2010年8.5萬公里高速公路就可形成。高速公路網路基本滿足了目前經濟發展的需要。當前,交通最大的需求是城市交通投入不足,規劃不到位,城市交通建設理念還需要更新。為拉動經濟發展,國家投人4萬億元的資金,地方也拿出90萬億元的投資,這些投入應該重點來解決城市交通堵塞問題。改善交通出行條件是每個市民迫切希望政府來做的一件大事。也是建立和諧社會的基本要求。將有限的資金,重點用在改善人民生活,加強和提高經濟活力上來。
2.建立立體大交通。根據國內外資料統計,高速公路的疏導能力是一般道路的幾十倍。如果城市市區沒有高速公路,即便不堵車,行駛時速按30公里考慮,一樣寬的道路疏通能力也很低。北京、上海、南京等大城市,交通的形式各有不同,但堵車都非常嚴重。就具體原因本人認為是缺少立體大交通。我們對堵車問題的解決只是簡單地加寬路面。改四道為八車道、十車道提高疏通能力,而沒有考慮其根本原因是道路交通特性和車流特性不匹配。隨著汽車擁有率的提高,城市道路上車流密度出現了質的變化,由以前的間斷性車流變成了連綿不斷的連續性車流。即車流的特性是連續流的特性,而城市道路(除快速路外)全部為間斷流交通特性,兩者的特性是不匹配的。因此,只有將城市道路所能提供的交通方式,由間斷流交通方式(既每到交叉路口需要停車等待綠燈)改造為連續流交通方式(無紅綠燈,無沖突點。途中無需停車),才能實現道路交通特性與車流特性相匹配。也就是說,必須在平面交叉路口建設地下人行通道、高架快速公路橋,形成立體交通,提高通行能力,才是解決堵車的長效辦法,也是解決城市堵車的根本途徑,否則,堵車問題是不可能徹底解決的。
3.加強道路的遠期規劃。一個城市對道路的布局要有科學合理的遠期規劃,用地和預留地要考慮城市的發展及建設標准。比如近期建設的高速路應親近城市。好處第一是市區內的車輛在很短的距離內可上路出行,第二是這些路將來在城市擴張後將包容在市內,從而發揮其疏導城市交通流的強大作用。隨著城市堵車問題的日益嚴重,用創新的理念來解決好這一難題是十分重要的。如保定市的規劃在上世紀50年代就考慮到了城市發展需要,在那個時期河北省省會在保定市,當時市政要求。一般道路規劃用預留地不少於四至六個行車道,但當時根據交通流量和經濟能力只建了兩個行車道,兩個自行車道,到90年代時對一些道路進行擴建,還不需要改變道路紅線和綠化樹木的位置,就提高了道路的疏通能力。因此保定是一個道路投資少,植被覆蓋率高的城市。現在車輛發展是過去的幾百倍,但是還不堵車。
4.加強停車場建設。由於停車場的建設大大滯後於小汽車的增長速度,導致停車設施嚴重短缺,城市「停車難」問題已成為當前一個十分突出問題。無位停車不僅給駕駛員帶來不便,同時也帶來違法停車影響道路交通的後續問題。停車困難加劇了道路通行的困難。如果不能徹底解決停車難問題,城市交通的可持續發展將面臨越來越大的困難。因此,應加大住宅小區的停車場配建力度,規劃建設公共停車場。同時,在中心城區採取設置「五分鍾臨時停車泊位」,在市內不影響交通安全和通行的道路施劃臨時停車泊位等措施,規范和方便市民停車。全力緩解市內停車供需矛盾,有效改善市區停車秩序。
5.加強城市交通管理。一是精心設計,優化組織。充分運用交通工程理論,科學渠化道路交叉口。交巡警部門應積極會同建設部門,對交通擁擠路口進行渠化改造,拓寬交叉口,增加進口車道數。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結合交叉口流量流向,合理設置道路車行道。以減少交通延誤為主,科學實施信號燈配時。二是加強整治、規范秩序。打通支小路,促進城市道路「微循環」。會同城管、工商部門清理整治「馬路市場」、「馬路停車場」,加強路面執法,對各種嚴重交通違法行為和不文明行車行為依法嚴管,形成強大震懾力。三是加強對不道德行為道路使用者的宣傳教育,提高廣大交通參與者的素質,特別是抓好四類人的宣傳教育工作。第一類是國家機關特種車輛駕駛員。教育他們克服特權思想,杜絕沖紅燈、亂鳴笛、佔用公交車道等違章行為,成為遵守交通法規和交通道德的模範。第二類是計程車、中巴車駕駛員。通過嚴格有效的管理手段解決營運車輛只顧經濟效益、不管交通法規、肆意行駛的現象。第三類是大型貨車和過境貨車駕駛員。嚴厲處罰貨車超速行駛、佔用小車道的違章行為。第四類是廣大外來工等普通交通參與者,教育他們珍惜生命,不與機動車爭道搶行。
Ⅶ 對於堵車現象有什麼解決辦法嗎
造成三四城市堵的時候主要也就是幾個路口,堵的路口肯定有紅綠燈,因為有紅綠控制的路口當車流量高峰時越控制就越堵,為什麼會這樣?就是因為當車沒有過完的時候遇見紅燈得停,就會憋車,車流量大的時候就會越憋越多造成嚴重堵車。有辦法解決嗎?有,三四線城市不用修立交橋就可以解決,就是修個大型轉盤就可以,因為車圍著它逆時針旋轉通過把十字路口變成了單行道,所以車可以不停地通過就不會造成憋車擁堵現象。為什麼不推廣?可能沒有罰款,交通部門的專家就會找各種理由說不安全和堵車。在我們三線城市菏澤黃河與西安路口和市中心三角花園五叉路口有兩個大轉盤道,車流量和人流量很大不但不堵還安全。
Ⅷ 治理城市交通擁堵的對策有哪些
你真是憂國憂民啊.
要解決擁堵, 主要是這幾個方面:
(1)使用科技手段, 提高交通效率
這個目前沒看到有什麼大的突破
(2)通過發展引導, 疏散城市人員集中程度
這個涉及城市發展規劃等宏觀計劃,並且會觸動一些人的利益, 也是舉步維艱.
(3)修更多的路,修更好的路
大興土木,正是盛世的徵兆,相關人群皆有利益, 皆大歡喜的方法, 正在持續實施中.
(4)限號限行
這個方法簡單粗暴, 但是立竿見影.
Ⅸ 交通堵塞治理的最終目的
我國城市交通的主要問題是城市交通的擁堵問題。城市交通擁堵治理是一項非常復雜的系統工程,影響社會經濟發展、人民生活等許多方面。目前交通擁堵是城市公 害,不僅在於它影響城市正常社會秩序,而且還引發城市環境質量的持續惡化。就能源消耗以及城市道路交通設施的有效利用而言,交通擁堵無疑導致資源的嚴重浪 費。交通擁堵對社會生活的影響首先是出行時間和費用(出行成本)的消耗增加。其次,出行成本的增大,可能會抑制出行,致使城市人口生活質量的下降。治理交通能均勻交通負荷,提高城市交通的運行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