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治理
1. 中國搭建以我為中心網路治理平台,這個平台是什麼
中國搭建以我為中心,網路治理平台,這個平台是什麼?我覺得可以問一下專業人士
2. 網路治理的為什麼治理
不治理網路太不安全了,每年多少人都上當受騙,特別是網路。所以相關部門應該要治理,才能營造一個綠色的網路環境。
3. 網路犯罪的預防與治理有哪些措施
一,寫入小學教材,網路的復雜、便利、以及網路上的陷阱、危害、犯罪類型、專打擊犯罪屬。小學語文教材還是成年爛芝麻的,而這些該要讓孩子懂的網路知識,交通規則,禮儀不是做副科,要成為語文一主科里的內容。
二,建立專業的網路高校及打擊網路犯罪的專業,廣泛培養像360網路人工衛士。
三,降低網路犯罪刑事責任門檻,加強立法部門的人力財力,提高相關行業人員含這方面的立法、調查、執行等方面的工作人員的待遇,對犯罪嚴懲才能有限減少網路犯罪。
4. 網路治理關鍵是要凝聚人心嗎
網路治理看上去是治網,本質上是做人心的工作,這意味著要更好遵循社會治理的規律,內最大限度凝容聚人心。
不管是贊許鼓勵還是批評打壓,是客觀深刻還是偏頗膚淺,都要用心甄別、辯證對待。屬於學術問題的,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積極加以引導;屬於思想認識問題的,要溫和寬容、團結轉化;屬於政治問題的,就要針鋒相對地斗爭。贏取人心,才是輿情應對的根本目標。來源:人民日報
5. 網路空間治理的意義
1984年,移居加拿大的美國科幻作家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寫下了一個長篇的離奇故事,書名叫《神經漫遊者》(Neuromancer)。小說出版後,好評如潮,並且獲得多項大獎。故事描寫了反叛者兼網路獨行俠凱斯,受雇於某跨國公司,被派往全球電腦網路構成的空間里,去執行一項極具冒險性的任務。進入這個巨大的空間,凱斯並不需要乘坐飛船或火箭,只需在大腦神經中植入插座,然後接通電極,電腦網路便被他感知。當網路與人的思想意識合而為一後,即可遨遊其中。在這個廣袤空間里,看不到高山荒野,也看不到城鎮鄉村,只有龐大的三維信息庫和各種信息在高速流動。吉布森把這個空間取名為「賽伯空間」(Cyberspace),也就是所說的"網路空間"。
"工業世界的政府,你們這些肉體和鋼鐵的巨人,令人厭倦,我來自網路空間,思維的新家園。以未來的名義,我要求屬於過去的你們,不要干涉我們的自由。我們不歡迎你們,我們聚集的地方,你們不享有主權。"
我們沒有民選政府,將來也不會有,所以我跟你們講話,運用的不過是自由言說的權威。我宣布,我們建立的全球社會空間,自然地不受你們強加給我們的專制的約束。你們沒有任何道德權利統治我們,你們也沒有任何強制方法,讓我們真的有理由恐懼。政府的正當權利來自被統治者的同意。你們從來沒有要求過我們的同意,你們也沒有得到我們的同意。我們沒有邀請你來,你們不了解我們,不了解我們的世界。網路空間不在你們的疆界之內。不要認為你們可以建造這樣一個疆界,好像建造一座公共建築。你們沒有這個能力。這個疆界是一件自然行為,它將從我們的集體行動中生發出來。你們從來沒有參加過我們的大會,你們也沒有創造我們的市場財富。對我們的文化,我們的道德,我們的不成文法典,你們一無所知,這些法典已經在維護我們社會的秩序,比你們的任何強制所能達到的要好得多。
你們說我們有問題,你們要解決這些問題。你們用這個借口侵犯我們的領地。你們所宣稱的這些問題,許多都不存在。真正沖突出現的時候,不公正出現的時候,我們自己會鑒定它,用自己的方式解決它。我們正在形成我們自己的社會契約。治理將出現,但根據的是我們世界的情況,不是你們的。我們的世界,是不同的。
網路空間由交易、關系和思想本身構成,它們像一道永恆的波浪,在我們的交流之網上部署著。我們的世界無處不在,又無處可尋,我們的世界不是肉體存在的世界。我們正在創造一個新世界,人人都可以進入這個世界,而不必考慮由種族、經濟力、武力、出生地而來的特權或偏見。
我們正在創造一個新世界,人人、處處可以表達他或她的信仰,無論這種信仰是多麼古怪,而不再害怕被強制沉默或強制一律。
6. 政府傳統的網路治理手段包括什麼
屏蔽信息。
這是最傳統的手段。在早的時候,看到」不順眼」的文章就屏蔽,讓別人看不到,使很多人合法正常的言論權被人為滅失。
7. 所謂治理就是對合作網路的管理它指的是什麼
治理的本質特徵是公民社會對社會公共事務的獨立管理或與的合作管理,治理體現了國家與公民社會的新型關系。城市社區合作網路治理模式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圍內,組織與社區自治組織、第三部門等通過一定的制度安排,採用一定的手段方式,合作管理社區公共事務、提供公共產品,實現社區公共利益的運行機制。城市社區合作網路治理的構建是一個系統工程,它涉及到我國城市基層管理體制、民主政治建設、公共產品和服務的供給模式,更涉及到與社會二元結構的調整等。
8. 網路社會治理中存在的問題包括哪些
改進社會治理方式,堅持系統治理、堅持依法治理、堅持綜合治理、堅持源頭治理。
1、堅持系統治理。社會治理不僅是政府的工作職能,而且也需要社會各界一起參與,要從政府包攬向政府主導、社會共同治理轉變。黨委要發揮領導核心作用,把黨的各種優勢發揮到社會治理中。政府要發揮關鍵作用,把社會治理作為政府的基本職能,不斷提升引領社會、組織社會的能力。社會各方面要踴躍參與社會治理,發揮社會組織的作用,發揮人民群眾的協調作用,形成社會治理的健全體系。
2、堅持依法治理。堅持依法治國是四個全面戰略的重要內容,社會治理當然也要堅持依法依歸,從管控規制向法治保障轉變。要加強法律宣傳,樹立法治思維,改進法治方式,做到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制環境。切實加強社會治理領域的立法,促進各級執法機關要嚴格公正執法,加強法治宣傳教育,弘揚法治精神。
3、堅持綜合治理。社會治理不能簡單除暴的進行,要學會應用網路、媒體等新的治理手段,進入新的社會領域,從單一手段向多種手段綜合運用轉變。注重道德約束,注重規范社會行為,注重運用教育、協商等工作方式,注重協調社會關系。
4、堅持源頭治理。社會治理必須從源頭上根治矛盾,解決源頭性問題,從事後處置向源頭治理前移。要高度重視了解民情民意,要高度重視了解存在問題根源,從被動應付向注重治本轉變,使社會治理關口前移,盡可能使社會矛盾化解在萌芽里。要注重形成社會治理的長效機制,將行之有效的社會治理方式變成制度,進一步健全各方參與的機制。
9. 網路治理的內涵(論述)
共事業管理的畢業生就業率:79.53%
熱門分析:我國未來的國家管理機構隊伍中將會越來越多地出現本專業培養的高級專門人才。
高素質的公共事業管理隊伍,能提升一個民族乃至一個國家在國際上的地位。
未來熱門走向預測:↑
就業前景:主要到文教、體育、衛生、環保、社會保險等公共事業單位行政管理部門從事管理工作。
就業分布最多五省市:
北京、上海、廣東、河北、湖北
畢業生就業分布統計:
錄取研究生:18.41%
中小學及其它教學單位:10.00%
機關:7.81%
高等學校:7.65%
其它事業單位:6.95%
國有企業:6.24%
民營及私營企業:5.81%
醫療衛生單位:5.71%
科研設計單位:2.73%
部隊:2.22%
金融單位:1.51%
三資企業:0.87%
出國:0.17%
註:本專業的各方向及就業率分別是教育管理90.72%、體育管理49.53%、文化藝術事業管理66%、衛生事業管理90.91%、人口學83.33%。
特別推薦院校:中國人民大學 東北大學 北京師范大學 華中師范大學 華南師范大學 北京體育大學 陝西師范大學 華東師范大學 東北師范大學 北京電影學院。
教育部公布了2004年高招新增熱門專業情況。公共事業管理、物流、信息工程、電子商務、軟體工程等專業「榜上有名」,成為今年高招的大熱門,而環保等傳統的「冷門」專業,受惠於「奧運」概念,熱度也直線上升。
但是擠進熱門專業,就業時不一定就高枕無憂,特別是本科生。據北京市人事局北京市畢業生就業服務中心主任盧林介紹,從2002年開始,高學歷學生的比例開始明顯增加,2001年想留在北京的研究生只有8600人,而2003年已經高達17000人,兩年時間翻了一番。因此,就形成了一種「就業擠壓現象」——研究生干本科生的工作、本科生干專科生的工作,這種現象至少要持續到2010年,此前就業形勢很難出現明顯的好轉。北京市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主任任占忠也表示,近幾年北京市的應屆高校畢業生以每年兩萬人的速度逐年遞增,雖然加入世貿組織、舉辦2008年奧運會都會創造大量的就業機會,但需求的增長幅度仍小於畢業生的增幅。
師兄的話——想了解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就業的進來!!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同學,你們有多少了解自己本專業的以後發展方向呢?
你們了解自己專業以後對口的就業崗位嗎?
在我經歷了多次投遞簡歷和面試之後,發現 公共事業管理 專業有很多劣勢!
在學科課程設置上,公共事業管理 專業學科設置 不符合實際應用!
學的泛而不專!公共部門的層次理論太多!沒有實際的應用技術東西!
該專業在我們學校的發展方向是事業單位,行政管理部門和社會中介組織.
但是現實中,我們的門檻太高,不符合以上這些單位的人才需求!
如果你想應聘企業的人力資源崗位:你缺少人力資源 "勞資合同的相關學習"
如果你想應聘行政管理部門崗位: 你缺少專業法律的相關學習.
對於該專業的女性而言,未來工作能做文秘,就已經是不錯的事了!
但對於男性而言,如果你在企業找不到不累的工作!你只有就外出跑業務,依靠300-500的入不付出的保底養活自己!
想做市場策劃:除非你學的市場營銷,有市場營銷專業的理論,能有實際策劃,市場的明銳洞察力才行!
如果你想以後去事業單位,除非你有人!現在很多事業單位不好進!
如果你想 考公務員 ,還是需要有人!如果沒有,那成功的機會是1%.
總之,這個專業就業很難!不容樂觀!
我是在這里看到的:http://hi..com/%C1%F8%D0%F5%CB%E6%B7%E7/blog/item/302d5f609dc530df8db10dee.html/cmtid/3215686361d140610d33fa77#3215686361d140610d33fa77
10. 網路謠言的治理措施
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為人們的信息溝通交流提供了廣闊空間。但與此同時,許多無中生有、肆意惡搞的網路謠言亦頻頻出現,不僅嚴重污染了網路環境,擾亂了公共秩序,也敗壞了社會風氣,損害了公共利益和當事人的聲譽。對於網民而言,如果不慎成為網路謠言的受眾,就會逐漸失去正確的判斷力和辨別力,長此以往,就會對這種網路情境產生依賴。
因此,治理網路謠言絕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應堅持標本兼治。首先,這有賴於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對網路謠言的性質、責任認定、損害賠償以及管理的主體、程序、監督等都需要給予明確的界定。其次,要靠廣大網民守法自律,文明上網,不信謠,不傳謠。對受到網路謠言蒙蔽的人來說,相關部門應善於在第一時間積極回應,披露真相,曝曬「造謠者」的用心,讓其臭名遠揚。再次,對網站而言,應加強自律、嚴把關口,強化信息發布管理,不給網路謠言提供傳播渠道。同時,網上治謠要想真正取得長效,更要依法管理,追究造謠者責任,鼓勵受害者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一言以蔽之,要徹底鏟除網路謠言滋生的土壤,不僅有賴於法律的約束力和震懾力,更有賴於社會透明度的增強和廣大網民素養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