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整改整治 » 吳敬璉公司治理

吳敬璉公司治理

發布時間: 2021-03-15 01:37:26

❶ 吳敬璉的研究領域

理論經濟學 比較制度分析 中國經濟改革的理論和政策 現代公司治理 市場經濟學
2005年3月,吳敬璉被授予中國經濟學傑出貢獻獎,授獎理由如下:
吳敬璉是當代中國最有影響的經濟學家之一,他對中國經濟學的理論發展和經濟與社會政策制定作出了多方面的貢獻: 發展基礎理論,推動市場取向改革 吳敬璉始終鮮明地堅持市場取向的改革主張。他和劉國光、董輔礽、趙人偉等經濟學家共同工作,在80年代初期創建了中國的比較制度分析學科。
運用這一學科的研究成果,吳敬璉通過分析和比較計劃和市場兩種資源配置方式的交易成本,論證了我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合理性與必然性。他在《論作為資源配置方式的計劃與市場》(1991)一文中表明,現代市場經濟無例外地是有宏觀經濟管理的市場經濟,或稱「混合經濟」。這種經濟以市場資源配置方式為基礎,政府等公共機構通過自己的調節和引導,修正市場失靈,優化資源配置。
1984年7月,吳敬璉參加由馬洪牽頭的《關於社會主義制度下我國商品經濟的再探索》的意見書的寫作,它肯定了商品經濟對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積極作用,並為其正名,得到了中央領導同志的肯定,對十二屆三中全會確立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的改革目標作出了貢獻。
1992年4月,吳敬璉向中共中央提出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確立為我國經濟改革目標的建議。
1997年5月,吳敬璉撰寫的「把社會主義理論創新提高到一個新水平」的研究報告,由他領導的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課題組向黨中央提交的「實現國有經濟的戰略性改組」研究報告,對確立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和國有經濟布局有進有退的戰略調整作出了貢獻。
1999年,吳敬璉負責國務院發展中心國有企業改革與發展課題研究,向中央提出了現代公司必須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結構等一系列重要的政策建議。
2000年,吳敬璉提出要建立「好的市場經濟」,也就是建立在法治基礎上的市場經濟,警惕滑入「權貴資本主義」的泥坑。 提出適時轉變到整體改革戰略 1985年,吳敬璉提出企業、競爭性市場體系和宏觀調節體系「三環節配套改革」的主張。這套政策包括:企業從計劃的消極執行者轉變為自主的市場主體;形成能夠靈敏地反映資源稀缺程度的相對價格體系的商品市場和要素市場;改變行政當局通過下達指令性計劃直接在地區之間、部門之間和企業之間配置資源的體系,而以市場機製作為社會資源的基本配置者,政府只是運用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和收入分配政策進行需求總量的調節,以保持宏觀經濟的穩定。
以吳敬璉為首提出的這種「整體改革」的主張,是我國理論界最具代表性的學派之一。 國有經濟調整與國企改革 規劃國有經濟布局調整和國有企業改革的基本路徑
在80年代中期吳敬璉提出,國企改革的正確方向並不是放權讓利,而是實現企業制度的創新;國有大中型企業的改革方向,則應當是改組為所有權與經營權相分離的現代公司。80年代末90年代初,吳敬璉和他「整體改革學派」的同事闡明了現代公司及其治理結構,走到了企業和企業管理研究的前沿。沿著企業制度創新的方向,我國在90年代後期確立了公司治理結構(法人治理結構)的觀念。吳敬璉關於確保所有者「在位」,防止「內部人控制」,確保董事會履行受託責任,確保董事會對高層經理人員的監督,對經理人員給予足夠的激勵,發揮證券市場在增強公司治理結構中的作用等論述,對於深化企業改革、完善公司治理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論證發展民營經濟、實現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必要性
90年代中期以後,吳敬璉對發展民營經濟的問題給予了特別的關注。1998年,吳敬璉向國務院領導提出應當以民營中小企業作為分流國企下崗職工、解決我國就業問題的主渠道;同時提出支持民營中小企業發展的具體措施。1993~2004年他對浙江民營經濟發展進行過多次考察。他對溫州、台州地區發展民營中小企業作出的總結對全國產生了重要影響。 倡導以法治為基礎的現代市場經濟 倡導建立以法治為基礎的現代市場經濟
1988年,他運用現代政治經濟學中的「尋租」理論對轉軌過程中的腐敗現象進行分析,揭示了「官倒」等腐敗現象的實質,也為反腐倡廉指出了正確的途徑。
吳敬璉指出,建立一個什麼樣的市場經濟,是轉型時期一個尖銳的社會問題。它的核心就是如何在大變革中力求保持社會公正。由此,政府在經濟轉型中的作用就顯得格外重要。因此必須加快政治改革,提升政治文明,建立民主政治,建設法治國家。 提出宏觀經濟政策建議 在縝密分析的基礎上提出宏觀經濟政策建議
1984年12月,針對當時出現的經濟增長過熱、貨幣投放過多的情況,以吳敬璉為課題組向中央領導報送了《當前貨幣流通形勢和對策》的專題報告,提出必須對此制定總體對策,進行綜合治理。這份報告對1985年宏觀經濟調控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1988年4月,針對在高通貨膨脹情況下實行物價闖關的決策,他提出《控制需求,疏導貨幣,改革價格》的研究報告,指出:在需求膨脹和待實現購買力大量積累的情況下,對價格作較大的調整和放開部分商品的價格,「是一種成功的可能性很小的選擇」,「有可能引發嚴重的通貨膨脹」。
除理論活動外,吳敬璉在經濟學和企業管理教育以及經濟學信息和知識傳播方面的卓著成績也為各方面人士所稱道。為了表彰他的貢獻,他曾在1984年、1986年、1988年、1990年和1992年五次獲得中國經濟學孫冶方獎;他的學術著作獲得了國家圖書獎、全國圖書獎等多種獎勵;2001年香港浸會大學授予他名譽博士學位;2003年國際管理學會(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Management)授予他「傑出成就獎」。

❷ 風險防範:組織架構設置之公司治理

中華。會計網校快樂藍精靈回復:同規模、不同發展階段、不同管理方式專、不同性質,公司的組屬織架構設計都不一樣,我們從企業內部控制角度,探討一下基於上市公司的單體公司(非集團公司)並且管理比較完善的公司組織架構設置。
公司組織架構設計分3個層面,3個體系,3個層面是公司治理層、組織部門層、崗位層,3個體系是業務體系、運營服務體系、監管體系。以後我們把公司治理作為一個專題進行探討,今天我們先對公司治理有一個基礎的認識和了解。
公司治理沒有統一的定義,不同人不同組織不同公司有不同的理解,公司治理也一直處於探討和完善中。既有國際組織對公司治理的定義,也有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對公司治理的定義。總的看來有以下幾種:
1.強調公司治理的相互制衡作用
如吳敬璉、吉爾森和羅(Gilsonand
Roe)。認為所有者、董事會、經理層之間的權力制衡是實現公司治理的關鍵。只有公司內部之間明確了責權利關系,公司治理結構才能被建立起來。

❸ 要寫一篇會計專題的論文,方向是公司治理的理論。大家有什麼好的建議!!!

推薦你一個網站,那裡有不少相關論文,都是公開發表的專業論文,你上去搜搜,參考一下吧,應該能解決你的問題 中國知網 www.cnki.net 你上去輸入關鍵詞「現代公司治理 信託責任」,搜索一下就有了 1. 現代產權制度與完善公司治理結構 李保民 文獻來自: 國有資產管理 2004年 第05期 CAJ下載 PDF下載 <正> 一、建立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是國有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核心和必然要求 最初關於公司法人治理結構的相關概念可追溯到亞當·斯密的《國富論》(1776年)。該書指出,股份公司由於勞動與資本用途的不同,受雇管理企業的經理 被引用次數: 4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 2. 基於公司治理的信託投資公司風險控制 魏華 文獻來自: 經濟與管理研究 2003年 第02期 CAJ下載 PDF下載 即信託投資公司治理機制完善和信託項目治理結構的完善,信託投資公司治理框架如圖l所示:圖l信託投資公司治理機制圖2 信託投資公司的雙重治理機制的初始目的是不同的。信託投資公司治理機制的目的是為了?... 被引用次數: 2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 3. 構建現代公司治理結構的現實選擇 梁士江 文獻來自: 黑龍江社會科學 2000年 第02期 CAJ下載 PDF下載 在國有企業公司化改造後 ,仍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一是公司的治理結構內部監控機制失衡。現代公司治理結構 ,其核心內容是基於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的客觀現實 ,建立一整套由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及總經理組成的相互制衡機制 ... 一般都要經過社會審計構建現代公司治理結構的現實選擇@梁士江$哈爾濱國際信託投資公司 ... 被引用次數: 4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 4. 什麼是公司治理? 費方域 文獻來自: 上海經濟研究 1996年 第05期 CAJ下載 PDF下載 公司治理就是股東大會、董事會和以經理組成的論,公司治理被看作信託責任關系。一個結構?... 他們認為廣理解公司治理中包含的問題,是回答參與冶理而含混不清。因此,又有人以公司治理來指公司治理是什麼這一問題的一種方式?... 被引用次數: 140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 5. 利益相關者理論與現代公司共同治理框架構建 陳敏 文獻來自: 湘潭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3年 第04期 CAJ下載 PDF下載 探討利益相關者與現代公司治理的關系,並在此基礎上構建現代公司共同治理的框架。[1]李維安.現代公司治理研究[M] ... 被引用次數: 3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 6. 有效的公司治理是現代企業制度建設的核心 陳清泰 文獻來自: 中外企業文化 2004年 第01期 CAJ下載 PDF下載 建立有效公司治理結構的意義目前公司治理是微觀經濟領域最重要的制度建設。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的重要意義在於:(1)公司治理的有效性關系國企改革的成敗。良好的公司治理可以保障投資者權益。這是所有權與經營權可以分離的制度基礎。 ... 被引用次數: 3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 7. 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結構 吳敬璉 文獻來自: 天津社會科學 1996年 第01期 CAJ下載 PDF下載 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結構吳敬璉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結構,是公司化改制的核心。在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結構的過程中往往會遇到三個需要解決的問題:(1)要使公司治理結構發揮效力,首要的條件是所有者(股東或股東代表)必須在產權明確界定 ... 被引用次數: 69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 8. 融資結構與公司治理 李崢,孫永祥 文獻來自: 經濟評論 2002年 第04期 CAJ下載 PDF下載 四、融資結構與公司治理 :中國的特點以上對融資結構與公司治理關系的闡述 ,表明融資結構與公司治理存在密切的關系。然而 ,這一結論獲取時的隱含前提是 ,我們分析的對象——銀行與公司均為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資本主義企業 :銀行對公司 ... 被引用次數: 83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 9. 有效的公司治理是現代企業制度建設的核心 陳清泰 文獻來自: 現代企業教育 2003年 第09期 CAJ下載 PDF下載 干預經理人都會使經營管理者無所適從結果必將使企…公改善公司治理應注意四個問題 一…是所有權要到位。這是形成有效公司…治理最重要的條件,目前很多企業的公司治理被扭曲重要原因要補現代企業教育撇鬢黔2003 ... 被引用次數: 1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 10. 從公司治理結構透視財務管理目標

採納哦

❹ 吳敬璉這人怎麼樣 有背景嗎

吳敬璉
1930年1月24日生於江蘇省南京市。1954年畢業於上海復旦大學經濟系;現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兼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寶鋼經濟學教席教授;國際經濟學會(International Economic Association,IEA)執委會成員、國際管理學會(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Management,IAM)會員;《改革》、《比較》、《洪範評論》雜志主編;香港浸會大學、香港大學榮譽社會科學博士。1984~1992年,連續五次獲得中國"孫冶方經濟科學獎"。2003年獲得國際管理學會(IAM)"傑出成就獎";2005年榮獲首屆"中國經濟學獎傑出貢獻獎"。

簡歷
1999年 匈牙利 布達佩斯高級研究所(Collegium Budapest),研究員

1996年 美國 麻省理工學院訪問研究員

1994年 美國 斯坦福大學亞太研究中心 客座教授

1990年 英國 牛津大學 聖安東尼學院評議會成員

1983——1984年 美國耶魯大學經濟系和社會政策研究所 客座研究員

1986——1987年 國務院經濟改革方案辦公室副主任

1984年至今 國務院經濟研究中心(現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其中1984~1989年任常務幹事,1985~1990年任動態組組長

1983年至今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 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

1979——1983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 副研究員

1954——1979年 中國科學院經濟研究所 研究實習員、助理研究員

--------------------------------------------------------------------------------

主要研究領域

理論經濟學

比較制度分析

中國經濟改革的理論和政策

現代公司治理
姓名:吳敬璉

性別:男

國籍:中國

籍貫:南京

出生年月:1930.01.24

學歷:大學

專業領域:經濟體制研究

畢業院校:金陵大學文學院

供職機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

吳敬璉簡介

1948年,考取金陵大學文學院, 因病於1950年正式入學,入學後轉入經濟系學習;1952年,高等院校調整, 金陵大學經濟系並入上海復旦大學經濟系;1953 年,大學畢業;1954年,分配到中國科學院經濟研究所; 1955—1956年,從教於後來在柯西金時期成為著名改革派經濟學家的前蘇聯專家阿·畢爾曼, 研究企業財務和國家財政問題; 1956—1957年,參加全國范圍的體制調查和體制改革研究。

工作部門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

職務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名譽所長;國務院經濟體制改革方案研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國際顧問理事會理事、國際管理學會會員。

個人簡歷:

1930年1月24 日生於南京。

1953年畢業於上海復旦大學經濟系;

1954-1984年中國科學院(後稱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實習員,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

1955-1956年跟後來在柯西金時期成為著名改革派經濟學家的前蘇聯專家阿·畢爾曼學習, 研究企業財務和國家財政問題。

1956-1957年參加全國范圍的體制調查和體制改革研究。

1979年開始,把研究的重點逐步轉向關於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和經濟發展的歷史和現實的比較研究方面。在這種研究的基礎上, 逐步形成了對中國經濟發展戰略和體制改革的目標模式的想法。

1982年和別人合寫的《關於社會主義經濟的計劃經濟屬性和商品經濟屬性》和《試論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的調節方式》等文章, 鮮明地提出社會主義經濟具有商品經濟的屬性。

1983年赴美國耶魯大學做訪問研究員。

1984年至今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1984-1988年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常務幹事;

1986-1987年國務院經濟改革方案辦公室副主任;

1984年至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1985年至今《經濟社會體制比較》雜志主編;

1990年英國牛津大學聖安東尼學院評議會委員

1992年起《改革》雜志主編;

❺ 簡述現代公司的治理內涵是什麼

(一) 國外對公司治理內涵的爭論
綜合而言,西方學者對公司治理內涵的界定,主要是圍繞著控制和監督經理人員行為以保護股東利益、保護包括股東在內的公司利益相關者利益兩個主題展開的。
1.圍繞著控制和監督經理人員行為的界定
(1) 股東、董事和經理關系論。馬克·J·洛(1999)

(2) 控制經營管理者論。斯利佛和魏斯尼(1997)

(3) 對經營者激勵論。梅耶(1994)
2.圍繞著保護股東利益的界定
(1) 控制所有者、董事和經理論。普羅茲(1998)
(2) 利益相關者控制經營管理者論。希克(1993)
(3) 管理人員對利益相關者責任論。布萊爾(1999)
(4) 利益相關者相互制衡論。
狹義:錢穎一(1999)
廣義:科克蘭和沃特克、李普頓
(二) 國內對公司治理內涵的爭論
(1) 公司內部權力機構相互制衡論。
吳敬璉(1996)
(2) 企業所有權與公司治理結構等同論。
張維迎(1996)
(3) 保護所有者利益,監督激勵經營者論。
周小川(1999)
(4) 公司利益相關者相互制衡論。
楊瑞龍(1998)
(三)公司治理內涵的定
國內外學者雖然對公司治理給出了多種解釋,但還存在著以下兩個方面的不足之處。一是把公司治理的目的理解為相互制衡,而忽視了科學決策。二是只關注公司治理結構,而忽視了公司治理機制。
要准確地把握公司治理的內涵,必須實現以下兩個方面的觀念轉變。一是從相互制衡轉向科學決策;二是從公司治理結構轉向公司治理機制。
所謂公司治理是指,通過一套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內部或外部的制度或機制來協調公司與所有利益相關者之間的利益關系,以保證公司決策的科學化,從而最終維護公司各方面的利益的一種制度安排。
(都是從老師課件上拷的)

❻ 我要寫一篇關於公司治理的論文

推薦你兩個網站,那裡有不少相關論文,都是公開發表的專業論文,你上去搜搜,參考一下吧,應該能解決你的問題
http://vipzgs.bokee.com/

中國知網www.cnki.net

你上去輸入關鍵詞「現代公司治理 信託責任」,搜索一下就有了

1. 現代產權制度與完善公司治理結構
李保民 文獻來自: 國有資產管理 2004年 第05期 CAJ下載 PDF下載
<正> 一、建立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是國有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核心和必然要求 最初關於公司法人治理結構的相關概念可追溯到亞當·斯密的《國富論》(1776年)。該書指出,股份公司由於勞動與資本用途的不同,受雇管理企業的經理
被引用次數: 4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

2. 基於公司治理的信託投資公司風險控制
魏華 文獻來自: 經濟與管理研究 2003年 第02期 CAJ下載 PDF下載
即信託投資公司治理機制完善和信託項目治理結構的完善,信託投資公司治理框架如圖l所示:圖l信託投資公司治理機制圖2 信託投資公司的雙重治理機制的初始目的是不同的。信託投資公司治理機制的目的是為了?...
被引用次數: 2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

3. 構建現代公司治理結構的現實選擇
梁士江 文獻來自: 黑龍江社會科學 2000年 第02期 CAJ下載 PDF下載
在國有企業公司化改造後 ,仍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一是公司的治理結構內部監控機制失衡。現代公司治理結構 ,其核心內容是基於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的客觀現實 ,建立一整套由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及總經理組成的相互制衡機制 ... 一般都要經過社會審計構建現代公司治理結構的現實選擇@梁士江$哈爾濱國際信託投資公司 ...
被引用次數: 4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

4. 什麼是公司治理?
費方域 文獻來自: 上海經濟研究 1996年 第05期 CAJ下載 PDF下載
公司治理就是股東大會、董事會和以經理組成的論,公司治理被看作信託責任關系。一個結構?... 他們認為廣理解公司治理中包含的問題,是回答參與冶理而含混不清。因此,又有人以公司治理來指公司治理是什麼這一問題的一種方式?...
被引用次數: 140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

5. 利益相關者理論與現代公司共同治理框架構建
陳敏 文獻來自: 湘潭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3年 第04期 CAJ下載 PDF下載
探討利益相關者與現代公司治理的關系,並在此基礎上構建現代公司共同治理的框架。[1]李維安.現代公司治理研究[M] ...
被引用次數: 3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

6. 有效的公司治理是現代企業制度建設的核心
陳清泰 文獻來自: 中外企業文化 2004年 第01期 CAJ下載 PDF下載
建立有效公司治理結構的意義目前公司治理是微觀經濟領域最重要的制度建設。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的重要意義在於:(1)公司治理的有效性關系國企改革的成敗。良好的公司治理可以保障投資者權益。這是所有權與經營權可以分離的制度基礎。 ...
被引用次數: 3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

7. 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結構
吳敬璉 文獻來自: 天津社會科學 1996年 第01期 CAJ下載 PDF下載
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結構吳敬璉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結構,是公司化改制的核心。在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結構的過程中往往會遇到三個需要解決的問題:(1)要使公司治理結構發揮效力,首要的條件是所有者(股東或股東代表)必須在產權明確界定 ...
被引用次數: 69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

8. 融資結構與公司治理
李崢,孫永祥 文獻來自: 經濟評論 2002年 第04期 CAJ下載 PDF下載
四、融資結構與公司治理 :中國的特點以上對融資結構與公司治理關系的闡述 ,表明融資結構與公司治理存在密切的關系。然而 ,這一結論獲取時的隱含前提是 ,我們分析的對象——銀行與公司均為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資本主義企業 :銀行對公司 ...
被引用次數: 83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

9. 有效的公司治理是現代企業制度建設的核心
陳清泰 文獻來自: 現代企業教育 2003年 第09期 CAJ下載 PDF下載
干預經理人都會使經營管理者無所適從結果必將使企…公改善公司治理應注意四個問題 一…是所有權要到位。這是形成有效公司…治理最重要的條件,目前很多企業的公司治理被扭曲重要原因要補現代企業教育撇鬢黔2003 ...
被引用次數: 1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

10. 從公司治理結構透視財務管理目標
周守華,楊惠敏 文獻來自: 會計研究 2000年 第09期 CAJ下載 PDF下載
公司法人治理結構 (corporategovernance) ,或稱公司治理結構 (structure)、公司治理系統 (sys tem )、公司治理機制 (mechanism ) ,是現代企業制度中最重要的架構。現代 ...
被引用次數: 83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

查現代公司 的定義
搜現代公司 的學術趨勢
搜治理 的學術趨勢

搜索相關數字
發a、b股公司上市公司數量
發a、h股公司上市公司數量
全國合計上市公司數量

❼ 什麼是公司治理的概念

在公司治理框架里受託責任和責任的問題經常被談論。
雖然這個言詞有一個描寫性的內容,但常被注入渴望的感覺,就是為了給予"實踐是應該尋求看齊"這么樣的一個模型。就此公司治理原則或指南的各種各樣的聲明、勸告和規定就成了參考。
由於利益相關者影響從現代組織的控制中分離,為了代表利益相關者要求減少代辦費用和信息非對稱性而實施了公司管治控制制度。公司治理用來監測結果是否與計劃符合;並且為了維護或修改組織活動鼓勵充分地通知整個組織。雖則主要,公司治理是鼓勵個體的實際行為依著整體公司方針的一個機制。
在我國,理論界對公司治理具有代表性的定義有吳敬璉、林毅夫、李維安和張維迎的觀點:
△吳敬璉(1994)認為公司治理結構是指由所有者、董事會和高級執行人員即高級經理人員三者組成的一種組織結構。要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就要明確劃分股東、董事會、經理人員各自權力、責任和利益,從而形成三者之間的關系。
△林毅夫(1997)是在論述市場環境的重要性時論及這一問題的。他認為,「所謂的公司治理結構,是指所有者對一個企業的經營管理和績效進行監督和控制的一整套制度安排」,並隨後引用了米勒(1995)的定義作為佐證,他還指出,人們通常所關注或定義的公司治理結構,實際指的是公司的直接控制或內部治理結構。
△李維安和張維迎都認為公司治理(或公司治理結構)有廣義和狹義之分。李維安(2000)認為狹義的公司治理,是指所有者(主要是股東)對經營者的一種監督與制衡機制。其主要特點是通過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及管理層所構成的公司治理結構的內部治理;廣義的公司治理則是通過一套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內部或外部的制度或機制來協調公司與所有利益相關者(股東、債權人、供應者、雇員、政府、社區)之間的利益關系。張維迎(1999)的觀點是,狹義的公司治理結構是指有關公司董事會的功能與結構、股東的權力等方面的制度安排;廣義地講,指有關公司控制權和剩餘索取權分配的一整套法律、文化和制度性安排,這些安排決定公司的目標,誰在什麼狀態下實施控制,如何控制,風險和收益如何在不同企業成員之間分配這樣一些問題,並認為廣義的公司治理結構是企業所有權安排的具體化。

❽ 公司治理與法律治理環境

牽涉公司治理原則的問題: ·個體的財政決算的准備的失察 ·內部控制和個體的審計員的獨立 ·為首席執行官和其它高級主管作出報償安排的回顧 ·董事會內職位的提名方法 ·可以供給董事會運用的資源 ·失察及風險管理 ·股息政策 企業管治帶來的問題 對資訊需求的問題,因為處理資訊成本的問題,股東往往難以取得良好的資訊,對於小股東來說,情況更甚。對於這種問題,效率市場假說可以提供答案。這個假說認為市場是有效率的,市場上許多投資者是理性且追求最大利潤,所以建議小股東看重較大專業投資者的決定。 在監察的成本方面,為了要影響董事,股東應該聯合其他股東組成有影響力的投票小組,促使在決議中或者在全體大會委任董事的時候產生真正的威脅。 提供會計資料方面,各種財務帳目能夠讓股東了解資金的來源與流動,並且以此來監察董事的運作。財務報告過程中的瑕疵導致企業管治的有效性產生了瑕疵。最理想的情況,就是通過外部審計來改善問題。 我國正處於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軌時期,現代企業制度尚不健全,與此相適應的公司治理結構也很不完善。長期以來,世界范圍內同時並存著兩種主要的公司治理結構——外部控制模式和內部控制模式。正處於轉軌經濟中的我國企業應該選擇怎樣的公司治理結構,直接關繫到我國企業的生存發展和資本市場的健康成長。 很多關於公司控制的理論認為,外部模式比內部模式有更高的效率。本文從公司治理結構與法律環境的關系入手構造模型,得出結論:在不同的法律環境下,雖然這兩種治理模式存在很大差異,但卻可以是同樣有效率的。從而能夠解釋即使是在所有其他條件(產品市場、勞動力市場等)完全相同的不同國家中,也可能存在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 本文的模型同時也啟發我們:雖然內部控制模式可以在封閉的國家中良好運作,但是,資本市場的整合尤其是公司控制市場的整合,將最終使得外部控制模式盛行。然而,模型也告訴我們,即使外部控制模式超越內部控制模式,也沒有必要進行迅速的改革,傾向於外部控制模式的法律環境的建設至關重要。外部控制模式是一個自然演化的過程,只有當法律環境健全時它才會是有效率的。 第一章 導論7-13 1.1 研究背景7-8 1.2 文獻綜述8-11 1.3 本文的寫作目的、研究結構及創新之處11-13 第二章 兩種不同公司治理模式的特徵13-35 2.1 公司治理結構的相關概念13-16 2.2 公司治理結構的兩種模式16-20 2.3 制度和法律的主要作用20-22 2.4 分散控制:基於市場的公司治理模式22-28 2.5 集中控制——基於聲譽的公司治理模式28-33 2.6 資本市場的網路效應33-35 第三章 模型的構建35-52 3.1 模型的意圖35 3.2 模型的建立35-38 3.3 公司治理模式的選擇38-44 3.4 法律的制訂和公司治理模式的選擇44-49 3.5 實證49-52 第四章 模型的啟示52-59 4.1 改革的次序安排52-55 4.2 資本市場整合的效應分析55-57 4.3 結論57-59 第五章 中國企業的選擇59-69 5.1 傳統國有企業的治理結構59-60 5.2 國有企業的改革進程60-65 5.3 我國公司治理結構的制度缺陷65-66 5.4 我國公司治理結構的制度完善66-69 第六章 結束語69-71 參考文獻71-74 致謝74 公司治理一詞意味許多東西。它也許描述: ·公司指揮和控制的過程 ·鼓勵遵照公司手則(嚴如公司治理指南內所定的) ·根據活躍擁有投資技術(和在公司治理資金) ·在經濟方面它意味學習許多出現在分離擁有權和控制上的問題。 公司治理是指諸多利益相關者的關系,主要包括股東、董事會、經理層的關系,這些利益關系決定企業的發展方向和業績。公司治理討論的基本問題,就是如何使企業的管理者在利用資本供給者提供的資產發揮資產用途的同時,承擔起對資本供給者的責任。利用公司治理的結構和機制,明確不同公司利益相關者的權力、責任和影響,建立委託代理人之間激勵兼容的制度安排,是提高企業戰略決策能力,為投資者創造價值管理大前提。公司治理如同企業戰略一樣,是中國企業經營管理者普遍忽略的兩個重要方面。 在最寬廣的層面,公司治理包含了規則、關系、制度和程序,都在這個框架之內由信託當局在公司中行使和控制。恰當的規則包括了當地可適用的法律和公司的內部規則。而關系包括了所有相關人士之間的關系,最重要是那些擁有者、經理、董事會董事、管理當局、雇員和整個小區。制度和程序則要應付一些事態譬如當局、工作指標、保證機制、報告要求和責任的代表團。 這樣公司治理結構明白解說為在公司事務上做出決定的規則和方法。它並且提供可以設定公司宗旨的結構,並且獲得和監測那些宗旨如何表現的手段。 在公司治理框架里受託責任和責任的問題經常被談論。 雖然這個言詞有一個描寫性的內容,但常被注入渴望的感覺,就是為了給予"實踐是應該尋求看齊"這么樣的一個模型。就此公司治理原則或指南的各種各樣的聲明、勸告和規定就成了參考。 由於利益相關者影響從現代組織的控制中分離,為了代表利益相關者要求減少代辦費用和信息非對稱性而實施了公司管治控制制度。公司治理用來監測結果是否與計劃符合;並且為了維護或修改組織活動鼓勵充分地通知整個組織。雖則主要,公司治理是鼓勵個體的實際行為依著整體公司方針的一個機制。

❾ 求公司治理結構案例分析

公司治理結構
第一節 從「羞答答」到「甜蜜蜜」——國威集團高管持股計劃咨詢案例
背景陳述
這是一家集科、工貿、金為一體的國家大型二級企業。公司股票自上市以來,經濟效益逐年提高,連續四年被授予當地「利稅大戶」的稱號,不僅在當地赫赫有名,在業內也是威名遠播。筆者在此就選「威名遠播」這個意思,為這個國字頭的大企業取名為國威吧。國威集團的一把手是位風度翩翩、儀態大方的巾幗英雄。當年,這位當家花旦風華正茂,被國資局派下來接起這么大一個攤子。她在國威集團數十年如一日,任勞任怨,不知不覺已年過五旬,青絲如雪。
離「退居二線」的日子越來越近了,越是付出就越盼望著有所回報。終於某一天,在一次例行的管理工作會議上,一個同樣在國威集團奉獻了一輩子的資深高管人員明確地把自己「希望在退休前落點實惠」的想法擺到了桌面上。結果一石激起千層浪,大家的想法竟然驚人的一致。於是,在企業內實施高管激勵的決策立刻在以這位女董事長為代表的高管層內達成共識。按照她事後對咨詢顧問們說的心裡話就是:「我幹了一輩子,什麼也沒得到啊。」一句大實話道出了中國眾多國有企業老總共同的心聲。可以說,國威集團的領導層均面臨退路和歸屬的問題,實施高管激勵是眾望所歸。
另一方面,國威集團近年來的高速發展也得力於內部一批中堅力量。從對後輩領導力量的激勵來看,國有企業的薪資結構和晉升機會並不具備競爭優勢。年輕的幹部,尤其是一些從人才市場上招聘來的職業經理人也表示過:決定他選擇職業去向的因素有兩個,一個是職位上升通道,另一個就是個人的收益。當他們的個人收益無法達到預期值時,就會考慮跳槽。當這一老一新的兩種情緒交織在一起,就動搖了這家上市公司長期發展的基礎。
決策過程
在一致同意要實行激勵政策後,接下來的問題就是:什麼樣的人可以被納入到激勵的范圍中?對於國威集團而言,實質上是兩套班子,一套人馬。集團公司的總裁是股份公司的董事長,除了股份公司的總經理不是集團公司領導外,其餘人員均兼任集團領導。這也是依照國家對上市公司高管層的要求,否則,估計股份公司的總經理也會在集團公司擔任相應的職位。
在被激勵的對象董事會成員一個都不少。對高管激勵稍有常識的人就會知道,高管激勵一般是由代表股東利益的董事會為了激勵和制衡高級管理層而設立的一種制度。怎麼繞了半天把制定這一制度的人也給繞了進來?原因其實很簡單:國有企業的董事會成員就是高管層。國威集團董事會成員本身並不是股東,他們只不過是國有資產的代表人而已。也就是說,在股東和高管人員之間存在的委託代理關系在股東和董事會成員之間仍然存在!這就是中國公司治理結構中的委託代理關繫上移現象,見圖3-1。董事會成員通常也被列入激勵的范疇,這是中國國企典型而普遍的現象。董事會和高管層同一張面孔,也就從根本上回答了為什麼國有企業制定的高管激勵政策常常激勵有餘而制約不足。
方案醞釀階段,國威集團管理層就碰到了一個棘手的問題:由誰來制定具體的激勵方案?是自己人做還是找專家?雖然自己人非常熟悉企業內部的狀況,可在實際情況中多半行不通。原因有二:第一,企業內部人往往處於避嫌的考慮,面對企業里紛繁復雜的人事關系,不願意承擔這種涉及利益轉換、容易吃力不討好的麻煩事;另外,高管激勵方案的設計涉及到很多操作層面的細節問題,要求制定方案的人不僅要了解企業,更要了解相關的法律法規和證券市場知識,企業內部人的能力往往有限,無法承擔起此項重任。
出於以上原因,多數企業都會選擇外部的專業人士來制定激勵方案。此時,國威集團又面臨著兩種選擇:是找投資銀行還是找咨詢公司?前者的優勢在於他們對證券市場的交易過程和激勵模式非常熟悉,找他們來做,企業高管激勵方案只要在政策允許、時機成熟的前提下,就可以順暢地進入操作層面;但不足之處在於,投資銀行的專家們往往將方案的重點集中在企業高管的短期激勵上,而忽略了促進企業長遠發展的、對高管長期激勵和約束的措施。相反,管理咨詢公司在做員工持股計劃(Employee ,簡稱ESOP)或管理層收購(Management Buy-out ,簡稱MBO)時,除了關心交易過程外,更注重的是激勵效果,注重的是企業的長期發展。
最終,國威集團選擇了管理咨詢公司。雙方共同制定了以業績股票為核心的高管激勵方案,即對公司高層管理人員和董事會成員的年度業績進行評價的長期激勵和約束機制。其主要內容是:在公司整體業績達到或超過預定目標的條件下,公司發給上述人員限定用途的獎金用於購買一定數量的公司流通股票。之所以選擇流通股作為激勵手段的變通措施,是因為如果用非流通股和國有法人股,則在套現等諸多操作層面上依然存在相當大的難度。
在設計方案時,如何平衡各方的利益至關重要。考慮到大股東和企業的利益,為吸引優質人才,鼓勵高層管理人員注重價值最大化和長期股東價值的創造,應盡量降低薪酬的成本或稀釋股票價值;若顧及到高層管理人員的利益,應使其以最低的風險獲得最高的收益,保證他們的努力成果得到應有回報,其薪酬結構應在業內具備較強的競爭力。顧問團隊就是要在企業和個人這兩種利益之間尋找到那個最合適的平衡點。
在新的方案中,國威集團高管層新的薪酬結構由四部分組成:在原有基本工資、崗位津貼、福利補貼基礎上,加入可與短期獎金計劃結合運作的股權激勵部分。原有的三部分與崗位掛鉤,屬於保障性收入;股權激勵部分則與實際貢獻掛鉤,屬於激勵性收入。這就構成了長短期激勵相結合、激勵與約束相結合、激勵與保障相結合,以體現崗位貢獻為目的的薪酬結構,
業績股票計劃建立在公司發展戰略及年度計劃完成的基礎上,並通過業績考核來實現。參加業績股票計劃的高層管理人員可獲得的業績股票由其崗位系數、公司整體業績和個人業績三個因素決定。其中,公司整體業績指標實行按年份設定的原則,逐年提高以達到激勵長期發展的目的。只有在公司整體業績達到預定目標的情況下,個人業績達到績效考評的要求,才能獲得業績股票的獎勵。
具體而言,國威高管層薪酬中的股權激勵部分受公司業績和個人業績兩個條件制約,二者缺一不可。針對公司業績考核部分,顧問團隊選擇了凈資產收益率和年凈利潤提高率作為考核指標,完成指標可獲得事先約定的獎勵,是個人獲得激勵的先決條件;針對個人業績考核部分,針對個人崗位職責,由直接上級和本人共同設定考核指標,並報董事會通過。在個人考核結果達到要求的前提下則可獲得股票激勵,否則行使約束條件。選擇凈資產收益率作為公司業績整體考核的指標,是考慮到凈資產收益率不僅能夠反映公司的綜合盈利能力,而且具有在行業內的橫向可比性,同時也有助於提高資產的使用效率,促使產生更合理的資本結構。
首先,我們來看崗位津貼部分。它能夠在高管收入的整體構成中發揮很好的協調與平衡作用,同時充分體現激勵方案設計的主動性與科學性。在設計國威集團高管人員的崗位津貼時,顧問團隊以價值體現、生活保障、社會公平、崗位區別為原則,將崗位津貼分為董事會系列和經理系列。前者包括董事長、副董事長、董事和董秘,後者包括總經理和副總經理,兩個系列的崗位津貼基數相等,只是在崗位系數上有所區別。
崗位系數用以平衡因為崗位責任、工作性質不同而產生的差異。比如副董事長和總經理的崗位系數相等,而董事長的崗位系數為副董事長和總經理崗位系數的一倍。崗位系數與崗位基數的乘積就是該崗位的津貼數,即崗位津貼=崗位基數╳崗位系數。如果某高管兼任兩個系列的職務,其崗位津貼則採取累計計算的方式。
然後,讓我們來研究一下股權獎勵部分。與崗位津貼相同的是,業績獎勵也要用到崗位系數。不過在股權獎勵中涉及的崗位系數與崗位津貼中用到的崗位系數不同。在這里,顧問團隊以董事、副總經理、董秘的崗位系數為基數,取值為1,將副董事長、總經理的崗位系數定為基數的2倍,董事長的崗位系數為基數的3倍。另一個與崗位津貼的發放不同的是,業績股票計劃在高管身兼數職的情況下,只計算其最高職務的崗位系數,並不做累計計算。依據崗位系數,高管個人年度業績獎勵額度=公司年度總獎勵額度× 。計劃實施周期為三年,正好是高管人員的聘任期,每年年末考核。
在業績股票計劃的操作層面,顧問團隊為國威集團設計了固定股票計劃、獎勵基金購股和「固定股票+獎金」三種模式。具體而言:
第一種,固定股票計劃模式。在業績達到預定目標的基礎上,由公司撥出指定用途獎金,用以高管個人名義購股並鎖定,在其任期內分年度實施。比如數額為流通股份的10‰(三年中每年實施3.3‰)。若目標沒有完成,高管須自己支付購買股票的費用。——這就是極具中國特色的激勵方式。此方案的優點在於操作較為簡便,長期激勵與約束清晰,公司成本已事先確定;其缺點是激勵固定,若公司快速發展則高層無法有效分享業績增長,而公司方面短期現金壓力較大,激勵總成本不得超過稅後凈利潤的一定比例。
第二種,獎勵基金購股模式。在業績達到預定目標的基礎上,提取公司稅後凈利潤扣除公益金與公積金後的余額的一定百分比作為獎勵基金分配給公司高層。比如該比例為5%,該基金必須用於購買公司股票並鎖定。不過,作為約束條件,公司高管層也需要交納固定數額的風險金。此方案的優點在於激勵作用大,與業績(凈利潤)直接掛鉤;缺點是高管持股數量不確定,受市場價格影響較大。
第三種,「固定股票+獎金」模式。在業績達到預定目標的基礎上,提取公司稅後凈利潤扣除公益金與公積金後的余額的一定百分比,作為獎勵基金,預設該比例為5%。該基金首先支付固定數量股票的費用,比如為流通股的6‰,三年中每年實施2‰。公司預先為高管墊付,以高管個人名義購買並鎖定,剩餘部分以現金形式發放。若目標沒有完成,高管須自己支付購買股票的費用。換言之,這也是對高管的一種約束方式。這種方案取前兩者之長,使長短期激勵有機結合。股票預先購入,使公司成本事先確定,同時激勵與業績表現也直接掛鉤;不足之處在於約束力度依然相對較小。
針對「固定股票+獎金」模式,顧問團隊計算出了高管長短期激勵的大致比例。假設國威集團當年凈資產3億元,其後兩年凈資產按3.5億元計算,凈資產收益率8%,提取5%作為獎勵基金。則3年獎勵基金總額約為520萬元。如果股票額度為流通股本的6‰,股票總數量為39.6萬股,每年額度為13.2萬股,現在購入的總成本約為340萬(按股價8.5元/股計算),現金激勵為180萬元,股票激勵與現金激勵比例約為2:1。這就說明,如果提取流通股的6‰作為固定股票額度,那麼高管的長短期激勵比重約為2:1,這是一個恰到好處的比例。顧問團隊也曾用流通股的7.5‰為國威集團高管層算了一筆賬,現在購入的總成本約為420萬,現金激勵為100萬元,比例約為4:1。兩相對比,國威集團董事會和高管層一致選擇了前者。
不過,不論選擇其上哪一種「落袋」模式,三種方式的操作周期卻始終控制在三到五年內。這和國際慣例有很大的區別:在歐美等國家,股票計劃或期權計劃的周期大都超過五年,有的甚至達到30年。之所以這樣做,就是為了將企業的長遠發展和高管個人利益真正捆綁在一起。而在中國,一來因為高管層多半就是董事會成員,二來大家辛苦了大半生都指望著最終能有所回報。
根據股票額度為流通股本的6‰計算,3年期國威集團高管層按照業績激勵計劃,能夠得到的股票數量與現金數量見表3-1所示。
表3-1 3年期國威集團高管層年激勵收入構成(單位:萬元)
高管層 股票數量 現金數量
第一級 董事長 7.2 36
第二級 副董事長、總經理 3.6 18
第三級 董事、董秘、副總經理 2.4 12
註:按照股價8.5元/股計算
假設高管層將激勵的獎金全部用於購買流通股,則三級高管層能夠換取的股票數量分別為11.4萬股、5.7萬股和3.8萬股。
讓我們將以上對崗位津貼和業績激勵兩部分的分析合並計算,即可以大致推算出國威集團此次享受股權激勵計劃的高管層年薪酬總額,見表3-2。
表3-2國威集團高管層實施激勵方案後的年收入構成(單位:萬元)
高管層 業績激勵 崗位津貼 福利補貼 總額
第一級 董事長 33 16 3 52
第二級 副董事長、總經理 22 8-16 3 33-41
第三級 董事、董秘、副總經理 11 4-8 2.5 17.5-21.5
面對這樣的數字,國威集團高管層在心裡笑了,並立即要求顧問團隊照此方法推行開去。於是,從集團公司的董事會成員到股份公司下設的分公司中層幹部統統被列入激勵范圍之內,總人數居然達到二百餘人。國威集團的ESOP出台了。
由於國威集團此次股權激勵方案推行涉及面較廣,因此,顧問團隊要求對高管、主管、部分員工等各個層面的績效工資發放標准依次嚴格化,這既有助於提高管理人員的責任感與使命感,也能加強管理者對員工的指導與管理
項目進行至此,其實僅僅解決了國威集團高管持股計劃中薪酬體系設計的核心問題,這還只是冰山一角。接下來,顧問團隊就國威集團股權激勵管理機構設置、股票購入的時機與託管機構選擇、股權激勵的操作流程、股權激勵的交易、稅務、變更、人員變化等諸多細節提出參考意見。
第二節 中國公司治理的「點」與「面」
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曾對公司治理結構給出了非常精確的定義:「所謂公司治理結構,是指由所有者、董事會和高級執行人員即高級經理三者組成的一種組織結構。在這種結構中,上述三者之間形成一定的制衡關系。通過這一結構,所有者將自己的資產交由公司董事會託管;公司董事會是公司的決策機構,擁有對高級經理人員的聘用、獎懲和解僱權;高級經理人員受雇於董事會,組成在董事會領導下的執行機構,在董事會的授權范圍內經營企業。」
所以從本質上看,公司治理結構問題就是所有者、董事會和高級執行人員三者之間的一種單純的制衡關系。然而,在現實中,中國企業情況的復雜性,又為這層單純的制衡關系添加了無數道屏障。
創業元老難安置
讓我們聚焦於這樣一家成功企業:30年前,南方的某個小鎮,幾個兄弟在一個大哥的帶領下,創辦了一家自己的小廠。幾十年來,弟兄幾個同心同德,當初的小作坊在20世紀90年代初已經發展成了當地的支柱企業。在當地政府的推薦下,他們抓住了一次日後對整個企業的發展起到了決定性提升作用的機會——一個幾乎可以使企業處於行業壟斷地位的對外合作項目。
為了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在90年代中期,該企業從社會上招聘了一批優秀人才。其中有一位如今已經坐上了集團公司執行副總裁的高位。十年來,這位副總裁兢兢業業,不僅把公司的老業務打理得妥妥當當,而且還協助董事長依託當地政府資源,不斷開拓了許多新興產業。自然,負責這些利潤豐厚的新興產業的權力也歸到了這位新派副總手中。
如果說這家企業的情形和許多典型的創業級元老無法跟上公司發展的案例一樣,或許在權力分配的問題上,他們會有很多「它山之石」可以借鑒,這畢竟是能者上、庸者下的社會環境。不過,與眾不同的是,這家企業的元老級人物的整體素質始終伴隨著公司的不斷發展而日益提高,真是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此時,新興派和老壯派的問題就顯得異常尖銳。
據說為了緩解和規避公司管理老化的危機,該公司的董事長「手法已經很辣了」(該企業員工語),將所有新興業務放到集團公司,由以執行副總裁為代表的新興派集中管理,而將所有老業務均獨立成為一個個子公司,交給不同的老員工分頭打理。除了出於老員工們畢竟熟悉老業務的常規考慮之外,這里還蘊藏著一層只能意會、不能言傳的深意,就是董事長希望藉助分公司的形式,將老人們彼此隔開,以減輕他們對新派造成的壓力。可見這位董事長真是老當益壯,腦子一點也不糊塗。甚至有些子公司形同虛設,只是為了給個別老員工一個安身立命之所,難怪處於這種子公司里的人感慨道:「把上面的權力稍微給我劃拉一點下來,好歹不要讓我顯得太沒用呀。」
對於這樣的企業,如何處理老臣子和新員工的關系?如何順利地完成新老交接?已是一個非常難以解決的問題。這位執行副總裁加入公司十年有餘,按照常理,早就應該算是老員工了,可就是始終融不進創業元老的圈子中去。當涉及到重大權力分配問題時,靠他一個人的力量去和多數老員工抗衡,無異於以卵擊石,即使他背後有董事長撐腰。但是不要忘了:董事長本人卻是資格最老的「老人」!不過,如果站在董事長角度來看,誰能否認他不是夾在兩派力量中最痛苦的人物呢?這樣的公司該如何治理?誰又想得清楚、理得明白呢?
傳統壓倒一切
俗語說「一俊遮百丑」,這句話用在企業管理上,也同樣適用。只要經營搞好了,企業賺錢了,就是好企業,即使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也無大礙。這就像美人臉上的一個黑點,美其名曰「美人痣」。
新華信管理咨詢就接觸過這樣一個「長了美人痣」的國有企業。由於領導班子管理有方,幾十年的奮斗使企業成為行業內屈指可數的排頭兵。不過除了業績響當當之外,該企業極為特殊的企業文化也頗引人爭議。比如流傳甚廣的「國人待遇」,就是指該企業里有一部分人只要符合某些條件,就自然會得到比其他人更高、更好的福利待遇。
為什麼?這就得從頭說起了。20世紀80年代中期,某科學研究院成立一個公司,新公司的領導班子和骨幹員工均來自於該科研院。可以說,為了圓滿完成黨和國家的重託,該科研院上上下下都傾情投入了進來。憶當年,崢嶸歲月稠,科研院職工獻了青春獻子孫,兩代人共同的努力,換來了企業今天的輝煌。
正是由於當年的患難與共,鑄就了獨特的企業文化。公司員工很自然的分成了「院里人」和「院外人」兩大派系。「院里人」指所有與科研院有關的職工,比如科研院的家屬、子女等,其餘則均屬於「院外人」。而之所以會有如此明顯的區分,很關鍵的一點是,企業的高層領導班子從成立到今天始終都是清一色的「院里人」,他們對來自科研院外面的人從心底里多少有些不放心的感覺。
久而久之,企業內形成了一條不成文的規矩:同等條件下,「院里人」具備優先權。他們比「院外人」享有更快的提拔速度,更好的薪酬制度和更完善的福利體系。更重要的,是他們時時刻刻沐浴在一種無形的氛圍當中,這里充滿了脈脈的溫情。——這一切在「院外人」眼裡,就是「國人待遇」。
難道該企業的高管層就不清楚這如分水嶺般的界限會給企業帶來何樣的危害嗎?當然不是。只是因為企業現在的效益好,始終處於行業領先的地位,所以,對於這樣落後的觀念造成的不完善的公司治理結構問題,他們至今採取不置可否的態度。現代企業的治理結構,面對中國傳統文化,竟顯得如此蒼白無力,也難怪那麼多中國企業進行了各式各樣的治理結構的調整,卻始終浮於表面。
民營企業 治理就是治你
故事發生在山清水秀、人傑地靈的江南。老闆是個典型的江浙人,一副瘦小的身板,骨子裡透著那一帶人特有的精明。幾年前看準了房地產行業的巨大機會,藉助強大的政府關系拍「地」而起,企業迅速壯大,短短幾個春秋,儼然成為當地房地產業大亨。就是這樣一個成功的民營企業家,道出了這樣的心聲:「我找不到接班人呀!」
為什麼?對於這個企業而言,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老闆的心胸難免小了些,候選接班人的胃口也未免太大了些。據江浙老闆介紹,他本來挑中的這個接班人是該企業的副總經理,東北人。雖然來到江南已多年,但骨子裡還是個東北大漢,行事雷厲風行,敢做敢當。從創業之初就跟著江浙老闆南征北戰,不但成功開發的地塊項目橫跨江南好幾個城市,而且他率領的銷售隊伍也是屢戰屢勝,業績節節攀高。
當地人都說,這江浙老闆有福氣呀,得了這樣一個「福將」,可是只有江浙老闆自己心裡明白:這個「東北虎」和他所率領的那支虎狼之師,不僅在業務上堪稱「虎狼」,在胃口上也是真正的「虎狼」呀!比如他一個人的花銷能夠占公司整個招待支出的一半以上,比如他以「考察全國房地產先進經驗」為名,動輒坐著飛機來個「環游大中華」。江浙老闆私下感嘆:「房地產行業有個特殊性,就是成本不好控制,可明可暗、可上可下。帳面做得漂亮的話,可以不留下蛛絲馬跡。蓋一棟樓花上幾個億,那是家常便飯的事,九、十位數字的預算,輕飄飄的呀!他要是想動手腳,隨便從哪裡摳出一點,那就能買好幾棟別墅呀!」
這事兒就在江浙老闆心裡從一個「小揪揪」慢慢變成了一塊「大石頭」,企業越成功,人前越風光,他就越郁悶。最後發展到恨不能終日就琢磨一件事:想個什麼樣的好辦法看住這只東北虎呢?
這是一個典型的民營企業致力於公司治理的赤裸裸的初衷。因為作為大股東的老闆追求的是企業價值的最大化,而這卻不一定符合職業經理人的利益。職業經理們要的是他們個人收益的最大化,是他們在職支配資源滿足個人需要、獲得效用的最大化,是他們藉助於運作公司,實現自我價值的最大化,是他們營造個人帝國,身價的最大化。經理們如果在這些最大化的驅動下,可能就不再盡職地為股東的利益工作了,他們或直接、或間接地要為自己服務。
而且,經理們的活動很多時候是沒辦法監督的,比如當他們大肆花費公司資金進行某些活動時,你很難說清他是為自己的利益服務,還是為公司的利益效勞。這就是公司治理結構問題存在的一個根本原因:信息不對稱。這是在中國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的過程中,這一特定環境下必然出現的現象。
看來,我們應好好地琢磨一下「治理」兩個字。為什麼要叫「公司治理」,而放著「管理」一詞不用?因為「治」中隱含著一層深意,那就是總讓人覺得有「整」的意思,公司治理就是公司股東對經營者的一種監督和制衡的機制,說穿了,就是股東們要想個什麼萬全的法子(制度)來看管住經營者,當經營者違背自己的利益時能好好地「治」住他、「止」住他!
企業經營者終日做的是「公司管理」,而企業所有者常常想的則是「公司治理」。難怪有學者說:「所謂公司治理結構,就是股東收買一把手。」這樣看來,如何學會收買一把手和一把手所帶的團隊,使他們真正關心公司管理,並且關心上三年、五年甚至更長遠,才是建立公司治理結構的關鍵所在。
國有企業 所有者缺位
照理說,董事長作為一個公司的法人代表,是公司的最高決策人,應該對公司的重大經營決策了如指掌。而當咨詢顧問們做項目時,卻遇到了董事長根本不管事兒的現象。這種情況主要發生在所謂的「翻牌公司」,即原來是國家機關,經過改制後成為一個國有企業,例如原電力局改為電力公司,那麼這個電力公司就屬於「翻牌」。翻牌公司的董事長多為原大股東單位的現職人物。
這樣的董事長多由兩種人擔任:一種就是那些到了年齡、准備退休的老人,沒地方安置了,就到下屬的企業里掛個董事長的頭銜。另一種就是股東單位里的一個大領導,很有可能是一個人鼎著四五個董事長的帽子。本來就已經在自己的單位里忙得不可開交了,哪裡還顧得上下面這些掛職企業的經營狀況?
這兩類董事長雖然「來歷」不同,但對企業而言結果都一樣,那就是董事長承擔了法律責任卻對企業的實際情況一知半解,他們甚至一年半載也未必能到企業里走一趟。需要以他們為代表的董事會做決議了,董事會決議書也多半是由經營管理層代擬,然後由董事會秘書拿著這份文件到處去找作為董事會成員的各級領導們簽字,在這個過程中,又有誰能肯定這些大筆一揮的領導們真正明白董事會決議書中的內容呢?
但是就是這樣的董事長,對企業而言也得畢恭畢敬的伺候。比如他們有氣派顯耀的董事長辦公室,他們有專門的秘書和司機,而且他們可以不幹活卻白領高工資。新華信管理咨詢就遇到過這樣的企業,當顧問們提出要見見董事長時,聽到的小道消息是:「你們不用訪談董事長了,他很少來,我們這里董事長不管事,總經理全權負責。」據說顧問團隊駐扎在企業里3個月,直到項目做完了,也沒見過董事長一面。
企業就像是一部機器。運轉得是否有效率,在很大程度上要看它的動力系統是否能夠正常運轉。一部機器設計得再巧妙,製作得再精良,只要它的動力系統有問題,這個機器就不可能有效工作。企業股東為了財產增值而進行的種種努力,就像機器中的動力,而治理機制,則是動力傳導和帶動機器運轉的部件。私營經濟之所以能有效率,與總是有人關心企業價值的增加、並有一個機制保證企業員工努力的投入直接相關。
相比之下,國有企業就是一個容易出現動力故障的機器。在動力問題不解決的前提下,任何形式的治理機制都是廢紙一張,形同虛設。身為上市公司的國有企業,背後的股東十有八九是同名同姓的國有集團公司。那麼作為上市公司的大股東,實際上是集團公司在追尋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利用股份公司圈錢,將從股市中籌得的錢轉借到集團公司。最極端的行為就是將股民的錢肆意花費,事後難以償還,這就是大股東損害了小股東的利益。
在國有企業,公司治理結構問題存在的根本原因是企業的所有者缺位問題,對國有資產的管理者或代理者缺少激勵與監督機制。因為搞不清楚企業到底是誰的,所以從董事會到管理層到國有企業員工,輕者僅憑良心做事,上班就是磨洋工,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重者利用職權進行高額的在職消費。因為無法將企業的收益轉化為個人的財富,所以採取各種手段將國家的錢轉化為個人的利益。更有甚者,不惜冒著殺頭坐牢的危險,作姦犯科,貪污受賄,最終殃及到企業的生死存亡。

❿ 什麼是治理結構、內部機構兩者有什麼區別

治理結構抄和內部機襲構區別:
1、公司治理結構,指為實現公司最佳經營業績,公司所有權與經營權基於信託責任而形成相互制衡關系的結構性制度安排。依照擬人化原則,一個企業如同一個人,全體股東投資成立有限公司形式的企業法人,董事會是企業的「大腦」,總經理是企業的「心臟」,總經理轄制的各部門是企業的「五臟六腑及肢體器官」,監事會是企業的「免疫力系統」,公司治理結構則是企業的「神經系統」。
2、組織內部結構:指組織各要素的排列組合方式,是組織各部門、各層次所建立的一種人與人、人與事的相互關系,是組織根據其目標和規章而採用的各種組織管理形式的統稱,一般包括縱向層次結構、橫向部門結構和整體組織體制。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