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整改整治 » 整治對比

整治對比

發布時間: 2021-03-14 09:32:25

Ⅰ 嚴打整治前後社會局面對比,廣大群眾反響如何

老百姓覺得太平多了,希望不間斷的打擊黃賭毒黑社會惡勢力和他們的保護傘,由下往上的逐級清查貪污腐敗現象,有些地方的警力就是打擊不了自己勢力范圍內的黑勢力,河北省晉州市的黑勢力就很多,希望上級關注。

Ⅱ 從「管理」到「治理」一字之差,其內涵有何區別

  • 治理的意義:在公共管理領域,治理的概念是20世紀90年代在全球范圍逐步興起的。治理理論的主要創始人之一詹姆斯·N·羅西瑙認為,治理是通行於規制空隙之間的那些制度安排,或許更重要的是當兩個或更多規制出現重疊、沖突時,或者在相互競爭的利益之間需要調解時才發揮作用的原則、規范、規則和決策程序[2]。格里·斯托克指出:「治理的本質在於,它所偏重的統治機制並不依靠政府的權威和制裁。『治理的概念是,它所要創造的結構和秩序不能從外部強加;它之發揮作用,是要依靠多種進行統治的以及互相發生影響的行為者的互動』。」

在治理的各種定義中,全球治理委員會的表述具有很大的代表性和權威性。該委員會於1995年對治理作出如下界定:治理是或公或私的個人和機構經營管理相同事務的諸多方式的總和。它是使相互沖突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調和並且採取聯合行動的持續的過程。它包括有權迫使人們服從的正式機構和規章制度,以及種種非正式安排。而凡此種種均由人民和機構或者同意、或者認為符合他們的利益而授予其權力。它有四個特徵:治理不是一套規則條例,也不是一種活動,而是一個過程;治理的建立不以支配為基礎,而以調和為基礎;治理同時涉及公、私部門;治理並不意味著一種正式制度,而確實有賴於持續的相互作用。

與統治、管制不同,治理指的是一種由共同的目標支持的活動,這些管理活動的主體未必是政府,也不一定非得依靠國家的強制力量來實現。從本質上看,治理行政與管制行政有很大的不同。一方面,管制行政的權威主要來自政府,而治理雖然需要權威,但這個權威並不為政府所壟斷。治理行政是政治國家與公民社會的合作、政府與非政府組織的合作、公共機構與私人機構的合作、強制與自願的合作。另一方面,權力運行的向度發生變化。管制行政的權力運行是自上而下的,它運用地方政府的政治權威,通過發號施令、制定和實施政策,對公共事務實行單一向度的管理。與此不同,治理行政則是一個上下互動的過程,政府、非政府組織以及各種私人機構主要通過合作、協商、夥伴關系,通過共同目標處理公共事務,所以其權力向度是多元的,並非純粹自上而下。社會力量在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增強, 也可以通過正常途徑,自下而上地對政府施加影響。。

在治理的形態中,政府治理主要體現在:1、制度供給。政府所提供的有關制度,決定著社會力量能否進入、怎樣進入公共事務治理領域,並且對其他治理主體進行必要的資格審查和行為規范。2、政策激勵。即使政府主動開放某些公共事務治理領域,但社會力量往往會等待觀望,尤其是對公共物品的生產,需要政府在行政、經濟等方面採取相應的鼓勵和引導措施。3、外部約束。公共事務治理也需要「裁判員」,政府應依據法律和規章制度,對其他治理主體的行為進行監督、仲裁甚至懲罰。

治理的本意是服務。在治理行政的運行機制下,雖然政府也履行管制職責,但與傳統的政府管制有著根本區別。1、在管制依據上,治理行政基須有法律、法規作依據,是受嚴格約束的有限管制;管制行政不一定基於法律,有時甚至是官員的任意行為。2、在管制內容上,治理行政體現一視同仁;管制行政卻經常是失之公允,如對特定企業或人員給予照顧。3、在管製程序上,治理行政是制度化的,程序公開、透明;管制行政隨意性大,經常暗箱操作。4、在管制結果上,治理行政充分考慮政府官員可能出現在非理性行為,因而有相應的救濟措施;管制行政則比較欠缺。總之,治理行政中的管制也是廣義的公共服務,是寓服務於管制之中的政府行為。

  • 管理,

  • 是指管理主體組織並利用其各個要素(人、財、物、信息和時空),藉助管理手段,完成該組織目標的過程。

(1)管理主體是一個組織,這個組織可能是國家,可以是一個單位;也可能是一個正式組織或非正式組織。

(2)管理主體包含5個方面的要素:人(決策者、執行者、監督者)、財(資金)、物(土地、生產設備及工具、物料等)、信息(管理機制、技術與方法、及管理用的各種信息等)、時空(時點和持續時間、地理位置及空間范圍)。

(3)管理的手段包括5個方面:強制(戰爭、政權、暴力、搶奪等)、交換(雙方意願交換)、懲罰(包括物質性的和非物質性;包括強制、法律、行政、經濟等方式)、激勵、溝通與說服。

(4)管理的過程包括6個環節:管理規則的確定(組織運行規則,如章程及制度等)、管理資源的配置(人員配置及職責劃分與確定、設備及工具、空間等資源配置與分配)、目標的設立與分解(如:計劃)、組織與實施、過程式控制制(檢查、監督與協調)、效果評價、總結與處理(獎懲)

Ⅲ 哪一年整頓網路秩序後,輿論格局對比發生變化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從根本上來講,並沒有改變世界的基本格局:仍然是資本主義列強剝削和壓迫廣大落後國家和地區。因此,資本主義大國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矛盾依然存在。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獨立斗爭更加成熟,在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建立之初,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獨立運動已經開始沖擊這種資本主義的新秩序。而處於資本主義包圍下的蘇聯,卻能打破外來干涉和顛覆,也說明了社會主義所具有的生命力和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不穩定性。
德國割了近1/8的領土,日本獲得太平洋地區領導權。

簡介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Versailles-Washington System)
巴黎和會
在第一次帝國主義大戰以後,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勝國主要是英國、法國、美國和日本建立的一種新的國際關系制度。帝國主義在全球范圍內對一戰後列強關系的調整和對世界秩序的重新安排,它構成了帝國主義國際關系的新格局。即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
形成歷程
1919~1920年,協約國同德國的盟國奧地利、匈牙利、土耳其、保加利亞簽訂了一系列和約,這些和約同《凡爾賽和約》一起確立了凡爾賽體系,確立了在歐洲、西亞、非洲統治的新秩序,標志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列強之間經過激烈的外交斗爭,終於在歐洲、西亞和非洲建立了戰後資本主義世界的新秩序。凡爾賽體系對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世界特別是歐洲的影響是巨大的。華盛頓會議是凡爾賽會議的繼續,通過華盛頓會議簽訂了一系列條約。1921~1922年美、英、日、法、意、荷、比、葡、中九國在美國華盛頓召開會議,簽定《四國條約》、《五國條約》、《九國公約》,所形成的華盛頓體系,確立了戰後帝國主義在東亞、太平洋地區的統治秩序。特別是通過華盛頓會議,美國取得了外交上的極大勝利,這對戰後美國在全球勢力的迅速膨脹具有重大影響。
經過華盛頓會議,資本主義世界在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的秩序得到了安排。它同凡爾賽體系一起,構成了戰後資本主義國際新秩序,即通常所說的「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體系實質
是一戰後對於世界格局的重新安排,是戰勝國對戰敗國遺產的重新分贓。是對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重新奴役。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在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形成之後,資本主義列強對世界領土的再一次爭奪。當這場大戰已經嚴重影響到資本主義本身的穩定性時,對資本主義世界體系進行重新安排,不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從巴黎和會到華盛頓會議,各大國都是帶著各自的計劃,來到談判桌前的,經過激烈的交鋒和妥協讓步,它們又不得不部分放棄自己的計劃,接受這兩次會議對世界新秩序的整體安排。從《凡爾賽和約》到《四國條約》、《九國公約》,都是首先具有這種資本主義世界整體性安排的特點;而國際聯盟和限制海軍軍備的規定,又是20世紀世界政治整體化趨勢的一種最初的反映。這種情況說明,戰爭和相對的聯合,都是現代資本主義國家採取的不同政策。而它們採取哪一種政策,取決於世界資本主義體系發展的特定形勢。當涉及到不同利益國家或國家集團間的矛盾和沖突變得不可調解時,戰爭就不可避免了。而當戰爭危及世界資本主義體系的基礎時,不同國家或國家集團間的相對聯合就會取代戰爭。在另一方面,資本主義國家為了穩定各自國內的經濟政治秩序,避免革命,也會加強同其他資本主義國家的聯合。在世界現代史上,這種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聯合趨勢,將越來越多地表現出來。但在一次大戰後的國際環境下,這種資本主義的聯合還僅僅開始,因而是不成熟和極不穩定的。
世界變化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從根本上來講,並沒有改變世界的基本格局:仍然是資本主義列強剝削和壓迫廣大落後國家和地區。因此,資本主義大國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矛盾依然存在。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獨立斗爭更加成熟,在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建立之初,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獨立運動已經開始沖擊這種資本主義的新秩序。而處於資本主義包圍下的蘇聯,卻能打破外來干涉和顛覆,也說明了社會主義所具有的生命力和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不穩定性。
體系隱患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最大問題是,它不但沒有消除各大國之間的矛盾,而且還埋下了更大沖突的種子。特別是激起了德國人的復仇心理,30年代法西斯分子正是利用人們的這種心理取得統治和對外擴張。在戰勝國中,對勢力范圍的再分配也造成了各大國間的深刻矛盾。這使得資本主義的新秩序從一開始就引起了種種的不滿,20年代這個新秩序逐漸瓦解,到30年代又為新的國際危機所替代。正如法軍元帥福煦所預言的:「這不是和平,這是20年的休戰。」
巴黎和會(Notre Dame de Paris)
美國:美國在巴黎和會中,本是想一統天下霸權,但當時,美國雖是世界經濟水平第一,但海軍沒有英國強,陸軍沒有法國強,所以在當時,英法對美國的這種想一統天下霸權的野心表示極度不滿,故將美國逼出了巴黎和會。
英國:當時在歐洲,德國實力極大的強於法國,所以它希望能消減一定的德國的勢力,能夠讓法德勢力均衡。然後讓法德相互爭斗,從中謀求好處,最終一統歐洲。
法國:由於在普法戰爭中,法國大軍被德國的軍隊一直逼到了巴黎城下,所以法國人民一直將普法戰爭當作他們的恥辱,終於有了能報仇雪恨的機會,它們能放棄嗎?所以極大的削弱德國勢力,由於是在本國,其他大國(如英國)都對它的行為表示支持(如果在其他地方開會就不一定了)
華盛頓會議(Washington Meeting)
美國:削弱日本的一定的權利,使自己能夠更容易的入侵中國,以獲得更大的利益
示意圖
各國在兩次會議中的目的以及它們的結果

Ⅳ 做對比圖模板並能用A4紙列印出來,最好用Word 要做大量的環境整治對比圖片,需要列印在一張A4紙上,有沒有

模板?!

Ⅳ ppt怎麼做整改前後對比

這個就需要把整改前後的頁面進行保存,然後放在同一個頁面進行展示,這樣一對比就一目瞭然看到那些地方變動過了。

Ⅵ 「治理」與「管理」的區別和聯系是什麼

一、公司治理與管理的區別

1、兩者的目的不同:

公司治理的基本目的是要實現責權的合理安排與制衡,公司管理的目標是實現企業經營的目標,即企業財富的最大化。從終極目的來看這兩者是一致的,公司治理基本目的的實現,最終也是為企業實現其經營目標而服務的。

從而達到利益相關者利益的滿足。很顯然,一種公司治理模式的確立或形成,就是為公司管理創造了一個適宜的環境,並最終完成對財富的創造,並使利益相關者的利益達到最大化。

2、兩者的主體與客體不同:

公司治理的主體是利益相關者,主要指股東、債權人、政府、職工、社區等,他們由於投入了專項資產,因而都要參加公司治理,以維護各方的利益。公司管理的主體是經營者,主要是指經理和員工,他們為應對供應、生產、銷售等基本生產經營問題而進行日常決策。

比較而言公司治理主體更多元化些。公司治理的的客體一般包括兩個層次,股東及其他利益相關者對董事會的治理,另外一層的治理是指董事會對經理層的治理。公司管理的客體包括供應、生產、營銷、人事等的管理。

3、環境的影響程度不同:

從法律的約束力來看,公司治理不僅要遵從《公司法》、《證券法》等較高層次的法律規范,而且還要遵守政府或相關自律組織提出的治理指引,如我國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則》等。因此規范的程度較高,約束力較強。

公司管理在遵守基本的法律法規外,如何管理一般認為是企業自己的事情,因而體現較大的自由度和靈活性。另外,從政府的作用來看,公司治理中政府通過積極的干預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因為政府也是現代意義上的治理主體之一,當然這里政府在公司中的作用與計劃經濟時代的政企不分不能相提並論。

4、資本結構反映出的信息不同:

從公司治理的角度來說,反映的是債權人權益和股東權益,從而反映的是這兩者的不同地位和權利的問題。而資本結構相對於公司管理就是反映了企業的財務狀況即資產的提供與組成。

5、實施的基礎不同:

公司治理通過市場機制以及內外部的顯性、隱性契約來實現的,而公司管理主要是通過行政權威的關系來實現。

6、穩定性不同:

一般公司治理結構在一段較長的時間內會保持相對的穩定性,這是保證公司健康穩步發展的需要,而公司管理往往會隨著市場的不斷變化調整相應的管理方法與決策,尤其是對於公司具體的作業管理層次。

二、公司治理與管理的聯系

企業制度構架層次的公司治理與以經營決策為中心的公司管理是構成現代企業整體運作的不可割裂的兩個組成部分,它們之間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共同促進企業作為社會經濟利益主體目標的實現。

1、兩者的最終目標是一致的:

雖然從基本目標上來說,兩者的目標不盡相同,但歸結到底都是要實現企業的最終目標,及企業價值最大化,從而實現利益相關者利益的滿足。

2、從廣義的角度來說,公司管理是公司治理的一種延伸。

3、兩者相互影響相互制約:

雖然公司治理規范了公司的基本運行的制度構架並建立了相應的運行機制,但這只是給企業的具體運作提供了一個舞台,如何在這個舞台台上唱戲、唱好戲那是公司管理的問題。當然要唱更大的戲、更特殊的戲就必須對舞台提出新的要求,因此公司治理也有適應特定公司的管理環境的問題。

三、治理和管理的定義

治理:

1、治理(Governance)一詞在政治學領域,通常指國家治理,即政府如何運用治權來管理國家和人民。

2、是以維持政治秩序為目標,以公共事務為對象的綜合性的政治行動。(這時譯為Administer)

管理: 

1、管理是一種以績效、責任為基礎的專業職能。這是彼得·德魯克教授提出的觀點。

2、管理就是決策。這是197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赫伯持·西蒙提出的。

3、管理就是根據一個系統所固有的客觀規律,施加影響於這個系統,從而使這個系統呈現一種新狀態的過程。

4、管理是社會組織中,為了實現預期的目標,以人為中心進行的協調活動。兩詞可以採用的英文譯本有:administer、administrate、manage、run、supervise、rule,依據具體情況選定,英文的含義區分請查閱相關辭典。

治理有四大特徵:

1、治理不是一套規則條例,也不是一種活動,而是一個過程。

2、治理的建立不以支配為基礎,而以調和為基礎。

3、治理同時涉及公、私部門。

4、治理並不意味著一種正式制度,而確實有賴於持續的相互作用。

管理是人類各種組織活動中最普通和最重要的一種活動。近百年來,人們把研究管理活動所形成的管理基本原理和方法,統稱為管理學。

作為一種知識體系,管理學是管理思想、管理原理、管理技能和方法的綜合。隨著管理實踐的發展,管理學不斷充實其內容,成為指導人們開展各種管理活動,有效達到管理目的的指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管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治理理論

Ⅶ 領導有時候需要看整改前後對比照片,有什麼部分

道好的軟體裡面的現場管理手機APP可以做到

Ⅷ 美國田納西河流域和中國長江、黃河流域治理的對比

田納西河是在一塊平原上,這樣比價方便分配水利,並且河水流動較平穩,而中國卻是階梯式,河水不好分配,水一瀉而下。

Ⅸ 從中西抗疫的對比的視角,闡釋中國社會治理在抗疫中的積極作用以及體現出的

首先,中國展現出來的強大的動員能力是其他國家難以比擬的,另外,全國上下團結一致,體現了偉大的中國力量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