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整改整治 » 李冰治理都江堰

李冰治理都江堰

發布時間: 2021-03-14 09:29:41

Ⅰ 李冰在治理都江堰後有怎樣的歷史地位

李冰是我國[戰國]時期傑出的水利工程學家,都江堰的設計者和興建的組織者。.李冰帶領兒子在治水方面立下了汗馬功勞,他的指導思想,秉承了道家的自然和天人合一。

Ⅱ 李冰是怎麼製造都江堰的

李冰是我國[戰國]時期傑出的水利工程學家,都江堰的設計者和興建的組織者。中外馳名的都江堰位於四川省中部岷江中游,整個工程是由分水堰、飛沙堰和寶瓶口三個主要工程組成的。它的規模宏大,地點適宜,布局合理,兼有防洪、灌溉、航行三種作用,在世界水利工程史上也是罕見的奇跡。二千多年來,一直發揮著巨大的排灌作用,確保了當地農業生產。 李冰的身世鄉里、生卒年代和當時修建都江堰的情況都已經不可詳考。只知道大約在秦昭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任命李冰為蜀郡守。李冰到蜀郡後,親眼看到當地嚴重災情:發源於成都平原北部岷山的岷江,沿江兩岸山高谷深,水流湍急;到灌縣附近,進入一馬平川,水勢浩大,往往沖決堤岸,泛濫成災;從上游挾帶來的大量泥沙也容易淤積在這里,抬 高河床,加劇水患;特別是在灌縣城西南面,有一座玉壘山,阻礙江水東流,每年夏秋洪水季節,常造成東旱西澇。到任不久,便開始著手進行大規模的治水工作。

李冰和他的兒子二郎沿岷江岸進行實地考察,了解水情、地勢等情況,制定了治理岷江的規劃方案。為了使岷江的水能夠東流,首先把玉壘山鑿開了一個二十米寬的口子,叫它「寶瓶口」。被分開的玉壘山的末端,狀如大石堆,就是後人稱做的「離堆」。此外,還採取了在江心中構築分水堰的辦法,把江水分做兩支,逼使其中一支流進寶瓶口。在修築分水堰的過程中,採用江心拋石築堰失敗後,李冰另闢新路,讓竹工編成長三丈、寬二尺的大竹籠,裝滿鵝卵石,然後一個一個地沉入江底,終於戰勝了急流的江水,築成了分水大堤。大堤前端開頭猶如魚頭,所以取名叫「魚嘴」。它迎向岷江上游,把洶涌而來的江水分成東西兩股。西股的叫外江,是岷江的正流;東股的叫內江,是灌溉渠系的總乾渠,渠首就是寶瓶口,流經寶瓶口再分成許多大小溝渠河道,組成一個縱橫交錯的扇形水網,灌溉成都平原的千里農田。分水堰兩側壘砌大卵石護堤,靠內江一側的叫內金剛堤,外江一側叫外金剛堤,也稱」金堤」。分水堰建成以後,內江灌溉的成都平原就很少有水旱災了。

以後,為了進一步控制流入寶瓶口的水量,在魚嘴分水堤的尾部,又修建了分洪用的平水槽和「飛沙堰」溢洪道。飛沙堰也用竹籠裝卵石堆築,堰頂做到適宜的高度。當內江水位過高的時候,洪水就經由平水槽漫過飛沙堰流入外江,以保障內江灌區免遭水淹。同時,由於漫過飛沙堰流入外江的水流的漩渦作用,有效地沖了泥沙在寶瓶口前後的沉積。魚嘴的分水量有一定的比例。春耕季節,內江水量大約佔六成,外江水量大約點四成。洪水季節,內江超過灌溉所需的水量,由飛沙堰自行溢出。寶瓶口是節制內江水量的口門。為了控制內江流量,李冰父子作石人立在江中,作為觀測水位的標尺,要求水位「竭不至足,盛不沒肩」。

李冰還作石犀,埋在內江中,作為歲修時候淘挖泥沙的深度標准。歲修的原則是「深淘灘,低作堰」。「深淘灘」是說淘挖淤積在江底的泥沙要深些,以免內江水量過小,不敷灌溉用;「低作堰」是說飛沙堰堰頂不可修築太高,以免洪水季節泄洪不暢,危害成都平原。後人把這六字訣刻在內江東岸為紀念李冰父子而建的二王廟的石壁上,很是醒目。歲修的方法是:每年水量最小的霜降時節,在魚嘴西側,用榪槎(就是馬扎)在外江截流,使江水全部流入內江,然後淘挖外江和外江各灌溉渠道淤積的泥沙。到第二年立春前後,外江歲修完畢,把榪槎移到內江,讓江水流入外江,然後再淘挖內江河槽,進行平水槽和飛沙堰的歲修工程。清明節前,內江歲修完畢,撤除榪槎,開始放水灌溉。榪槎是一種簡單、有效的臨時性截流裝置,是由三根大木樁用竹索綁成的三腳架,中設平台,平台上用竹籠裝卵石壓穩。把適當數量的榪槎橫列在江中,迎水面加系橫、豎木頭,圍上竹席,外面再培上粘土,就可以擋住水流,不致滲漏。

都江堰的修成,不僅解決了岷江泛濫成災的問題,而且從內江下來的水還可以灌溉十幾個縣,灌溉面積達三百多萬畝。從此,成都平原成為「沃野千里」的富庶之地,獲得「天府之國」的美稱。除都江堰外,李冰在蜀郡還主持興辦了其他一些水利工程。如對發源於蒙山的沫水(又名青衣水),李冰組織百姓開鑿河心中的山岩,整理水道,便利了航行。李冰還對管江、汶井江、洛水進行過疏導,又引綿水出紫岩山到資中一帶灌溉稻田。另據《華陽國志》記載,李冰還在蜀郡修築橋梁,在廣都主持開鑿了鹽井,為開發成都平原,發展農業生產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李冰千百年來一直受四川人民崇敬,被尊稱為「川主」,各地還修有「川主祠」,以表達對他的懷念。

Ⅲ 求李冰父子修都江堰的故事,最好短一些

四川都江堰市、成都一帶,正當岷江從西北多山地區流經成都平原南向注入長江的去道上。水在山間流得很急,一到平原,流速頓減,水中挾帶的泥沙隨著沉積下來,容易堵塞河道。因此每年一到夏季,岷江水勢驟漲,常發生水災,水退之後又常有局部旱災。
李冰擔任蜀守時,吸取了前人治河的經驗,視察了都江堰市一帶的地勢找出了岷江泛濫的關鍵,研究了防治洪水的方法。他和自己的兒子二郎一起領導當地的人民,就地取材,經過長期艱辛的勞動,最後完成了這項聞名於世界的、我國古代最大、最成功的水利工巷卜——都江堰(古書上叫做「都安堰」)。
李冰
戰國時期的水利家,對天文地理也有研究。秦昭襄王末年為蜀郡守,在今四川省都江堰市(原灌縣)岷江出山口處主持興建了中國早期的灌溉工程都江堰,因而使成都平原富庶起來。
據《華陽國志·蜀志》記載,李冰曾在都江堰安設石人水尺,這是中國早期的水位觀測設施。他還在今宜賓、樂山境開鑿灘險,疏通航道,又修建汶井江(今崇慶縣西河)、白木江(今邛崍南河)、洛水(今石亭江)、綿水(今綿遠河)等灌溉和航運工程,以及修索橋,開鹽井等[2]。他也修築了一條連接中原、四川雅安市名山區派出所與雲南的五尺道。老百姓懷念他的功績,建造廟宇加以紀念。北宋以後還流傳著李冰之子李二郎協助李冰治水的故事。

都江堰

都江堰是由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鱉靈開鑿的基礎上組織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魚嘴、飛沙堰、寶瓶口等部分組成,兩千多年來一直發揮著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為水旱從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至今灌區已達30餘縣市、面積近千萬畝,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著中國古代漢族勞動人民勤勞、勇敢、智慧的結晶。

Ⅳ 李冰父子為治理什麼修建了都江堰

都江堰是李冰父子為治理岷江水患而修建的。
李冰是我國古代傑出的水利專家,在版他擔任秦國蜀郡守權時主持修建了都江堰。都江堰又名都安堰。位於四川灌縣(現都江堰市)城西,岷江的上游,距成都59千米。

都江堰由魚嘴、飛沙堰、寶瓶嘴三部分組成。砂石堆成的堤壩豎卧江心,將岷江一劈為二。緊靠趙公山的一側稱外江,主要用於排洪;靠玉壘山一側稱為內江,主要用於灌溉。堤壩頂端扁平,呈圓錐狀,又是關鍵部位,故稱「分水魚嘴」。堤的末端有寬200米的大壩,作用是在內江進水量小的時候攔水入內江,內江進水量超過壩面高度時,則將多餘的水、泥沙和卵石流泄出去,故名「飛沙堰」。緊靠飛沙堰左側的則是離堆(把玉壘山分離的石堆),其下則是用人力劈開大山鑿成的寶瓶口。作為都江堰工程的咽喉,寶瓶口長80米,寬20米,高40米,上接內江,下分四條乾渠,既可引水灌溉,又可控制洪水。

都江堰工程使岷江之水化險為夷、變害為利,意義重大。

Ⅳ 李冰怎麼修建的都江堰

四川巴蜀大地眾多的江河中,有一條古老的河流,它就是發源於松潘高原岷山南麓的岷江,是長江的一條支流。這條江水穿過崇山峻嶺,千回百轉,從灌縣城西進入成都平原後,河面驟然開闊,河流顯得平坦,流速漸慢。從上游帶來的大量泥沙和卵石,逐年沉積,淤塞了河床。古時,每逢汛期,山洪咆哮,如野馬賓士、猛虎下山,人畜房舍付之東流,生息於岷江兩岸的人民深受其害。特別是在灌縣城西南面,有一座玉壘山,阻礙江河東流。每年的夏季洪水季節,西邊往往江水泛濫,東邊卻常常發生旱災。相傳大禹曾率領部落人民疏導過它。到了春秋時代,蜀王杜宇對這個流域也曾開溝挖渠,排積引水,但都沒有馴服它。真正馴服江水、化害為利、為人造福的功臣,要算秦代的李冰和他的兒子了。

在戰國秦昭王時期,蜀郡守李冰於公元前227年創建的都江堰,是中國最古老的水利工程,是中國科技史上的一座豐碑,也是中國治水史上的一座豐碑,被譽為世界奇觀。都江堰是一縱橫千里的水利工程,它的渠首工程,是都江堰灌溉系統中的關鍵工程設施。現在成為到四川的旅遊者必看的景點之一。渠首主要由魚嘴分水堤、寶瓶口引水工程和飛沙堰溢洪道三大工程組成。2250多年來,都江堰滋潤著川西平原。因有都江堰分洪減災,引水灌溉,才使蜀地有「天府之國」的美譽。都江堰是「天府」富庶之源,至今仍發揮著無可替代的巨大作用,灌溉著1000多萬畝良田。而「深淘灘,低作堰」的治水格言,也一直延用到今天。

為了尋查水患的由來,李冰父子翻山越嶺,邁著艱難的步子察看岷江地勢,掌握了岷江出高山峽谷後河面寬廣、流速驟減的特點,發現了可以修渠的有利位置,因勢利導巧妙地在這裡布置了都江堰的渠首工程。由於玉壘山阻礙江水東流,常造成東旱西澇,李冰決定鑿穿玉壘山,把水引向東邊。於是就組織了上萬民工,鑿石開山,打響了都江堰工程的第一炮。因為山石堅硬,開始工程進度很慢。李冰聽取民工的建議,先在岩石上開些溝槽,放上柴草,點火燃燒,再往燒熱的岩石上澆水,岩石終於開裂。接著就用簡陋的鐵釺鑿向微微開裂的岩石,這樣就加快了開鑿速度,鐵棒磨成針,終於把玉壘山開出了一個20多米的口子。因這段渠道像個瓶口,所以稱它為「寶瓶口」。被分開的玉壘山的末端,狀如大石堆,後人稱它為「離堆」。

為了使岷江水能夠東流,除了開鑿寶瓶口以外,李冰還採取了在江心中構築分水堰的辦法,把江水分為兩支,逼使其中一支流進寶瓶口。

在修築分水堰的過程中,開始採用在江心拋石築堰的辦法,但是築起的石堰接連幾次都被洪水沖垮了,沒有成功。李冰毫不灰心。他看到岷山盛產竹子,並且受到當地人用竹子蓋房、編竹籠盛東西的啟示,於是就讓竹工用竹子加工成長兩丈、寬二尺的大竹籠,再把它裝滿鵝卵石,然後一個一個地沉入江底,終於戰勝了急流的江水,築成了分水大堤。大堤前頭形狀像魚頭,所以取名叫「魚嘴」。它迎向岷江上游,把岷江分為內江和外江,西面是岷江正流,叫外江;東面是人工渠道,叫內江,是灌溉渠系的總乾渠,水流經寶瓶口再分成許多大小溝渠河道,組成一個縱橫交錯的扇型水網,灌溉了成都平原千里良田。

為進一步控制流入寶瓶口的水量,在魚嘴分水堤的尾部,又修建了分洪用的平水槽和「飛沙堰」溢洪道。飛沙堰溢洪道,古時稱為「待郎堰」,又叫「中減水」,位置在魚嘴分水堤和離堆之間。飛沙堰寬200米,是控制進入內江水流量的關鍵工程之一。夏季洪水時,因寶瓶口寬度限制,堵住洪峰,使寶瓶口前的水位升高,加上左岸張扉岩的支引,使飛沙堰處洪水產生強烈的反沖和頂托,迫使洪水直沖飛沙堰,江水夾帶的泥沙也隨洪水排往外江。因其作用既能排洪又能飛沙,故名飛沙堰溢洪道。飛沙堰也用竹籠裝鵝卵石築成,堰頂築到適當高度。當內江水位過高的時候,洪水就經由平水槽漫過飛沙堰流入外匯,以保障內江灌區免遭水淹。同時,由於漫過飛沙堰流入外江的水流的旋渦作用,有效地減少了泥沙在寶瓶口前後的沉積。

魚嘴分水堤,是李冰根據岷江河流的自然特點,利用水勢地形修築的無壩引水堤,分水堤為半月形堤壩,全長500多米。堤身左側稱「內金剛堤」,右側稱「外金剛堤」,使內江引水渠構成從左向右的弧形彎道,迫使岷江表層水自右向左進入內江,底層水夾帶泥沙奔向正流,減少內江泥沙淤積,其作用主要是引水避沙。魚嘴又是控制水量的重要設施,汛期六分水由魚嘴分水堤排往外江,四分水分入內江。枯水期則正好相反。

寶瓶口是節制內江水量的關口。經過多年的實際觀察,人們掌握了寶瓶口水位的變化與灌溉用水需求的規律,於是,李冰命人在水邊刻鑿了三個石人,並刻上說明「干毋及足,漲毋及肩,年中水量,以此為度」。意思是說,水少時,水面不要降到石人腳,因為碰到腳時所引之水下游就不夠用了;水多時,水面也不要碰到肩,因為引水超過了肩,下游就有可能要發大水了。因此,一年中水量應維持在這兩者之間。隨著經驗的積累,後人在寶瓶口左邊的山石上,加劃了幾十件分劃。當水到達11劃時,內江灌溉區用水充足,超過19劃時,就要向外江排水。因此,寶瓶口上的石人和幾十件分劃,是我們文明古國最早的水位標尺。用現在的話來說,寶瓶口實際上還是個水文觀測點。寶瓶口引水口是內江進水咽喉,是內江能夠「水旱從人」的關鍵水利設施。寶瓶口自然景觀瑰麗,有「離堆鎖峽」之稱,屬歷史上著名的「灌陽十景」之一。

Ⅵ 李冰為什麼修建都江堰

都江堰的創建,又有其特定的歷史根源。戰國時期,刀兵峰起,戰亂紛呈,飽受戰亂之苦的人民,渴望中國盡快統一。適巧,經過商鞅變法改革的秦國一時名君賢相輩出,國勢日盛。他們正確認識到巴、蜀在統一中國過程中特殊的戰略地位,「得蜀則得楚,楚亡則天下並矣」(秦相司馬錯語)。

在這一歷史大背景下,戰國末期秦昭王委任知天文、識地理、隱居岷峨的李冰為蜀郡太守。李冰上任後,首先下決心根治岷江水患,發展川西農業,造福成都平原,為秦國統一中國創造經濟基礎。

號稱「天府之國」的成都平原,在古代是一個水旱災害十分嚴重的地方。李白在《蜀道難》這篇著名的詩歌中「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人或成魚鱉」的感嘆和慘狀,就是那個時代的真實寫照。這種狀況是由岷江和成都平原「惡劣」的自然條件造成的。

岷江有大小支流90餘條,上游有黑水河、雜谷腦河;中游有都江堰灌區的黑石河、金馬河、江安河、走馬河、柏條河、蒲陽河等;下游有青衣江、大渡河、馬邊河、越溪河等。主要水源來自山勢險峻的右岸,大的支流都是由右岸山間嶺隙溢出,雨量主要集中在雨季,所以岷江之水漲落迅猛,水勢湍急。

(6)李冰治理都江堰擴展閱讀:

每年雨季到來時,岷江和其它支流水勢驟漲,往往泛濫成災;雨水不足時,又會造成乾旱。遠在都江堰修成之前的二、三百年,古蜀國杜宇王以開明為相,在岷江出山處開一條人工河流,分岷江水流入沱江,以除水害。

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李冰為蜀郡守。李冰在前人治水的基礎上,依靠當地人民群眾,在岷江出山流入平原的灌縣,建成了都江堰。

都江堰的整體規劃是將岷江水流分成兩條,其中一條水流引入成都平原,這樣既可以分洪減災,又可以引水灌田、變害為利。主體工程包括魚嘴分水堤、飛沙堰溢洪道和寶瓶口進水口。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都江堰

Ⅶ 李冰為什麼要修都江堰

都江堰位於四川省中部、岷江中游,在今天的四川省灌縣附近,是一個把灌溉與防洪結合起來的綜合性大型水利工程。坐落在美麗富饒的成都平原上,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這一古老工程的設計者和興建的組織者,是我國戰國時期傑出的水利工程家李冰。

岷江發源於成都平原北部的岷山,沿江兩岸山高谷深,水流湍急,到灌縣附近,岷江進入一馬平川,水勢浩大,往往沖決堤岸,泛濫成災。從上游挾帶來的大量泥沙也容易淤積在這里,抬高河床,加劇水患。特別是在灌縣城西南面,有一座玉壘山阻礙江水東流,每年夏秋洪水季節,西邊往往江水泛濫,東邊卻常常發生旱災。因此,征服岷江,變水害為水利,便成為當時人們的迫切願望。

李冰大約在秦昭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被任命為蜀守,他親眼看到水旱災害給人民帶來的痛苦,聽到人民的強烈呼聲,感到要使國家富強,就必須解決人民的苦難,發展生產。為此,李冰決定治理岷江。到任不久,他就開始著手進行大規模的治水工作。

首先,李冰帶著他的兒子二郎,還請了幾位有經驗的老農,沿岷江兩岸考察,摸清了水情、地質等情況,聽取了群眾意見,制訂了治理岷江的規劃方案,吸收了前人治理岷江的經驗,決定在玉壘山開個大口子,引一股江水到東邊去,這樣可以西邊分洪、東邊澆地。然後採取中流築堰的辦法,在寶瓶口上游的岷江中心築一道分水堰,使江水流到這里便分成兩股,達到分洪的目的。

Ⅷ 修建都江堰的李冰是哪個朝代的

李冰,戰國時期秦國人,我國古代著名的水利專家,主要成就有都江堰,都江堰一直沿用至今,可見其技術水平高超。在任職蜀郡太守的期間,因連降暴雨,發生大洪災,導致決堤泛濫,致使淹沒大片田舍,大量莊稼被淹毀,因此,李冰提出了建堰想法,李冰也積極倡導家人一同治理水患,也結合群眾的力量,聯系村民共同治水,修建了許多的河堰工程,其中影響最大的是都江堰的工程。河堰修建幾千年以來,對成都平原成為「天府之國」的美譽有很大的幫助。人們為了紀念李冰父子,在都江堰修建了他們的廟宇和他們的石像。

Ⅸ 李冰父子修都江堰的歷史過程和故事

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的故事
李冰父子修都江堰的歷史過程和故事
我來答有獎勵
Du知道君
LV.20
成為第NaN位粉絲
李冰是父親,兒子叫二郎 李冰的身世鄉里、生卒年代和當時修建都江堰的情況都已經不可詳考。只知道大約在秦昭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任命李冰為蜀郡守。李冰到蜀郡後,親眼看到當地嚴重災情:發源於成都平原北部岷山的岷江,沿江兩岸山高谷深,水流湍急;到灌縣附近,進入一馬平川,水勢浩大,往往沖決堤岸,泛濫成災;從上游挾帶來的大量泥沙也容易淤積在這里,抬高河床,加劇水患;特別是在灌縣城西南面,有一座玉壘山,阻礙江水東流,每年夏秋洪水季節,常造成東旱西澇。到任不久,便開始著手進行大規模的治水工作。 李冰和他的兒子二郎沿岷江岸進行實地考察,了解水情、地勢等情況,制定了治理岷江的規劃方案。為了使岷江的水能夠東流,首先把玉壘山鑿開了一個二十米寬的口子,叫它「寶瓶口」。被分開的玉壘山的末端,狀如大石堆,就是後人稱做的「離堆」。此外,還採取了在江心中構築分水堰的辦法,把江水分做兩支,逼使其中一支流進寶瓶口。在修築分水堰的過程中,採用江心拋石築堰失敗後,李冰另闢新路,讓竹工編成長三丈、寬二尺的大竹籠,裝滿鵝卵石,然後一個一個地沉入江底,終於戰勝了急流的江水,築成了分水大堤。大堤前端開頭猶如魚頭,所以取名叫「魚嘴」。它迎向岷江上游,把洶涌而來的江水分成東西兩股。西股的叫外江,是岷江的正流;東股的叫內江,是灌溉渠系的總乾渠,渠首就是寶瓶口,流經寶瓶口再分成許多大小溝渠河道,組成一個縱橫交錯的扇形水網,灌溉成都平原的千里農田。分水堰兩側壘砌大卵石護堤,*內江一側的叫內金剛堤,外江一側叫外金剛堤,也稱」金堤」。分水堰建成以後,內江灌溉的成都平原就很少有水旱災了。
編輯於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