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整改整治 » 治理之道

治理之道

發布時間: 2021-03-13 19:47:06

1. 求《管子》中治國之道,必先富民的翻譯

翻譯:但凡治理國家的方法,必須首先使百姓富裕起來。

一、原文

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則易治也,民貧則難治也。奚以知其然也?民富則安鄉重家,安鄉重家則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則易治也。

民貧則危鄉輕家,危鄉輕家則敢凌上犯禁,凌上犯禁則難治也。故治國常富,而亂國常貧。是以善為國者,必先富民,然後治之。

二、譯文:

大凡治國的道理,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人民富裕就容易治理,人民貧窮就難以治理。何以知其然?人民富裕就安於鄉居而愛惜家園,安鄉愛家就恭敬君上而畏懼刑罪,敬上畏罪就容易治理了。

人民貧窮就不安於鄉居而輕視家園,不安於鄉居而輕家就敢於對抗君上而違犯禁令,抗上犯禁就難以治理了。所以,治理得好的國家往往是富的,亂國必然是窮的。因此,善於主持國家的君主,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起來,然後再加以治理。

三、出處

管仲著《管子·治國第四十八》

(1)治理之道擴展閱讀

一、創作背景

《管子·治國》是春秋時期軍事家管仲創作的一篇散文。管子一書是稷下道家推尊管仲之作的集結, 即以此為稷下之學的管子學派。《漢書·藝文志》將其列入子部道家類 ,《隋書·經籍志》列入法家類。《四庫全書》將其列入子部法家類。

書篇幅宏偉,內容復雜,思想豐富,是研究中國古代特別是先秦學術文化思想的重要典籍。

二、作品賞析

短文為了講清「治國之道,必先富民」的道理從兩個方面進行論述。

一方面講「人民富裕就安於鄉居而愛惜家園,安鄉愛家就恭敬君上而畏懼刑罪,敬上畏罪就容易治理了」,緊接著從另一方面講「人民貧窮就不安於鄉居而輕視家園,不安於鄉居而輕家就敢於對抗君上而違犯禁令,抗上犯禁就難以治理了」。

從這兩個方面作了鮮明的對比後進行總結「富國常治,亂國常貧(治理得好的國家往往是富的,亂國必然是窮的)」進而得出「必先富民,然後治之(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起來,然後再加以治理)」的道理。

三、作者介紹

管仲(前719一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謚敬,被稱為管子、管夷吾、管敬仲,華夏族,潁上(今安徽省潁上縣)人,周穆王的後代。是中國古代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經濟學家、改革家。

管仲的著作今稱《管子》,內容涵蓋各種學術,是後世道家、儒家、名家、法家、農家、兵家、陰陽家等等多家學術思想的源頭。

2. 為政之道在於安民,安民之要在於察其疾苦;此名言警句出自那部書籍

原文是「治理之道,莫要於安民。安民之道,在於察其疾苦」。出自明朝張居正《答福建巡撫耿楚侗》,這里是化用的。

3. 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怎麼樣

第一次上導師的課,老師就講了如何讀書的問題,聽後深感惋惜,要是早聽四年的話,估計我的本科生涯不會那麼混亂,當然這也與我的性格有關,不過總不至於那麼混亂。老師說讀書應該按照由近及遠、由專到通、強調專業和興趣,並要求書籍與文章兼顧,因為後來出現的書一般都會吸收前人的精華,專業書籍還可以使讀者對問題的論證有更清晰的認識。另外,要切忌見名人的書就讀,更不能跟隨出版商的宣傳。很慚愧,這些我都沒做到,現在我盡量向這個方向努力,看看前幾天從圖書館借的書,發現都符合老師的標准,於是很是欣慰。老師上課的時候還推薦了兩本書,一本書是普特南的《使民主運轉起來》,另一本就是我這幾天在讀的《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這兩本書都是基於長期(幾十年)的經驗研究進行理論研究,閱讀這兩本書主要是進行研究方法的學習。 埃莉諾.奧斯特羅姆是著名的政治學家、公共行政學家,一生著作等身,而這本《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則是其中最為著名的著作之一。這本書在搜集大量經驗案例的基礎上,運用制度分析方法研究現實的政策問題。作者研究的基本思路是,首先交代關於公共事物治理的傳統模型,並對其的適用性進行評析和挑戰;在此基礎上,作者將研究視角從理論轉移到現實中的公共池塘資源問題,指出其中的困境,並設計研究該問題的框架;針對提出的問題,搜集正反兩種案例,分析其中有助於困境的的解決以及導致困境的各種變數,並對其進行理論分析;最後根據經驗研究進行系統的理論總結。 傳統上,公共事物治理問題通常都可以歸為三種模型:公地悲劇、囚徒困境和集體行動的邏輯,其基本思路類似,系指人都是理性的,但單個人的理性會導致集體的非理性。得出這個結論的原因在於人的自利動機,當然還包括信息的不完備、缺乏溝通以及監督不利等。但是這三個模型都是建立在理想的基礎上,現實中盡管有接近這些模型的實例,但通常情況下,現實生活並不與之符合,如果政策人員簡單的運用這些模型進行政策分析或政策制定,則會產生理論與現實不符合的後果。作者對其存在的問題歸結為三個:沒有反映制度變遷的漸進性和制度自主轉化的本質;在分析內部變數是如何影響規則的集體供給時,沒有注意外部政治制度特徵的重要性;沒有包括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於是就有對其進行改進的必要,也就是通過增加符合現實的變數,使其更符合現實的要求,從而為政策的制定提供更完善的基礎。奧斯特羅姆選擇公共池塘資源作為自己研究的對象,並其研究范圍限定為小規模。她在批判傳統的集體行動困境的兩種解決方法(企業理論和國家理論,即私有化或者實行中央控制)的基礎上,提出公眾內部自主組織和自主治理的可能性,並指出實現這一目標的三個難題,即供給、承諾和監督問題,因為這些措施在力圖解決個人自利動機和搭便車心理的同時,也同樣會產生這些問題,即二階困境,而對這個問題的解決正是後面的成功案例之所以成功的關鍵所在。在此基礎上,作者提出了研究框架,指出要改變單層次的研究方式,而將研究范圍擴展到多層次,研究佔用和供給問題,與此同時,提出現實場景的選擇依據,即通過選擇成功與失敗的正反案例,找出有助於解決集體行動困境的相關變數,並解決制度的供給難題。 接下來就是對案例的分析,這些案例的具體內容主要涉及高山草場、灌溉制度、漁場、水利等問題,盡管存在具體形式的不同,但卻有著一個共同點,即都屬於公共池塘資源問題,這是一種可以被公眾單獨享用的公共資源,在所有權上具體公共性,在使用上則是典型的個人受益,並且對其使用的限制需要付出極大的成本,其使用達到一定限度後可以看作是具有競爭性和非排他性的公共品,因而也可以將之理解為半公共品。正是因為它的這種性質,使得這些案例中的成員都有濫用資源的趨勢,這在那些失敗的案例中成為現實,而在那些成功的案例中則沒有實現。對其原因的探尋正是接下來三章所要做的事情,正如作者所說的,「提出復雜變數作為分析框架而不是作為模型的原因,准確說來是因為無法在一個模型中容納下此等復雜的情形」,也就是說最終作者只找到了解決集體行動困境的變數,而不能窮盡之所以能夠解決這個問題的所有原因。通過比較這些成功的案例,作者歸納出長期存續的公共池塘資源制度中所闡述的七項設計原則:清晰界定邊界、使佔用和供應規則與當地條件保持一致、集體選擇的安排、監督、分級制裁、沖突解決機制、對組織權的最低限度的認可、分權制企業。簡單的說,就是要求組成由社會成員組成的合作組織,並建立解決沖突的機制和場所,在這個組織中可以明確成員的資源所有權和數量,同時建立相關的監督機制。而經驗證據也證明,那些失敗的案例無一不是沒有達到這七項原則,並且基本上都是僅擁有三項或以下,還需要指出的是,有些案例表明,一些地方雖然具備了大多數原則,但仍然導致失敗,這可以被歸為脆弱的制度。要解決監督,首先需要具有可信承諾,而要獲得可信承諾,則必須解決制度的供給問題,第四章的案例主要反映的就是制度供給問題,作者介紹了大洛杉磯地區南部一系列地下水流域的制度起源。從這關於雷蒙特領域、西部和中部地區三個案例中可以看出,人們在組織者的領導下,通過將現有規則的預期受益和成本的凈流量與替代規則的預期受益和成本的凈流量進行比較,做出進行制度變遷的選擇。但是,制度變遷在現實條件下仍然不是單純的內部問題,它還與外在環境有著密切的關系,並且由於內部因素的難以測量,使得不得不轉向對外在環境的研究。在最後一章的總體分析中,作者指出,有關收益、成本、共有規范和機會的數據所組成的總和變數很難被記載下來或者有效的收集,因此就必須轉向影響這些總和變數的環境變數,應該看到,促進型體制對佔用者採納增進共同利益的新規則較之冷漠型體制有著更大的作用,這正是外部政治環境的影響之所在。 這本書在研究方法上的貢獻是巨大的,它對三個理論模型的修正,為在現實生活中解決集體行動困境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基礎,使得政策分析更具可操作性。當然,這項研究也並不是完美無缺的,比如,對促使社會集體成員組織起來的心理因素的分析顯得不夠,同時,作者在探討成員間合作時曾提及「社會資本」的概念,但卻沒有深入研究下去,使得本書沒能發掘出促進社會成員間相互合作、增強信任的這一重要變數。當然,對「社會資本」的研究在作者以後的論文中已經出現。 《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集體行動制度的演進》(Governing the Commons:The Evolution of Institutions for Collective Action) 作者:[美]埃莉諾.奧斯特羅姆(Elinor Ostrom) 譯者:余遜達,陳旭東 目錄: 導言第一章 反思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 第一節 三種富有影響的模型 第二節 模型的隱喻性用法 第四節 一種挑戰 第二章 自主組織和自主治理公共池塘資源的制度研究 第一節 公共池塘資源的情境 第二節 相互依存、獨立行動和集體行動 第三節 三個難題:供給、承諾和監督 第四節 研究框架的設計 第三章 長期存續的自主組織和自主治理公共池塘資源分析 第一節 高山草場和森林的社群保有權 第二節 韋爾塔的灌溉制度 第三節 菲律賓桑赫拉的灌溉社群 第四節 各種長期存續的自主組織治理的公共池塘資源制度的相似之處 第四章 制度變遷分析 第一節 抽水競賽 第二節 訴訟博弈 第三節 企業家的博弈 第四節 多中心的公共企業博弈 第五節 制度供給分析 第五章 制度失敗和制度脆弱性分析 第一節 公共池塘資源問題不斷的土耳其近海漁場 第二節 公共池塘資源問題不斷的加利福尼亞地下水領域 第三節 斯里蘭卡漁場 第四節 斯里蘭卡水利開發工程 第五節 脆弱的新斯科舍近海漁場 第六節 比較研究得到的教訓 第六章 自主組織和自主治理公共池塘資源的分析框架 第一節 供給問題、可信承諾問題和相互監督問題 第二節 分析制度選擇的框架 第三節 對社會科學家的挑戰 參考文獻 後記上海三聯書店2000年6月第一版(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298千字

4. 唐太宗如何走上天下大治的國家治理之道

原標題:唐太宗的成功之道
{本期話題}:歷史{本期關鍵詞}:李世民武則天唐朝張曉媛:很多人對唐太宗的印象是從影視劇來的,形形色色的電視劇,有很多和他的後宮相關。歷史上真實的他是怎麼樣一個人?
韓升:唐太宗李世民出身於軍事世家,祖上是北周的開國元勛,自己16歲參軍,在戰場上英勇作戰,在戰爭中學習戰爭,逐漸成長起來。18歲的時候,他隨父親李淵起兵反隋,成為唐軍統帥,東征西討,指揮弱小的唐軍屢破強敵,在殲滅河北最為彪悍的竇建德集團中,盡顯出軍事才華。唐朝統一中國的重大戰役,主要是李世民指揮的。到他24歲的時候,完成了統一中國的大業,如此輝煌的軍功戰績,在中國歷史上堪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更加難能可貴的是,他深深地知道,打天下靠武力,治天下靠文德。所以,他當上皇帝之後,馬上率領滿朝文武轉型,告別高壓專制,提倡民主之風,大批選拔德才兼備又具有開拓性視野的人才,得人之盛,在整個中國古代最為顯著;他堅定不移推行依法治國,完成號稱中國古代里程碑的唐朝法律體系建設;他貫徹以民為本、藏富於民的國策,在短短幾年間達到天下大治。因此,他被稱為「千古一帝」。在中國古代歷史上,一個人同時完成打天下、治天下兩大歷史性任務的皇帝,僅此一人。
劉彥彩:歷史學家柏楊這樣評價唐太宗:「李世民大帝是中國帝王中最初一個被中國人真心稱頌崇拜的人物,固由於他的勛業,也由於他本身的美德。他治理國家的一言一行,成為以後所有帝王的規范。」我覺得這是對唐太宗的評價中最為中肯和全面的,他的偉大不僅僅在於他不世出的功績,更在於人格的寬廣。
張曉媛:對於「治國」謀略,韓老師最為推崇吳兢所輯的《貞觀政要》,並視之為治國寶典。為什麼這么說?
韓升:唐太宗把中國打造成為五千年古代文明的盛世,其中有多少寶貴的歷史經驗值得後人認真總結與借鑒。唐太宗去世後,唐朝史官吳兢從國家檔案中摘錄出唐太宗治國的經驗,分成四十個問題,編為五卷,呈獻給唐玄宗。在中國,它成為歷代統治者案頭必備的治國寶典;成為歷史學家研究「貞觀之治」的第一手史料;成為人生教育的最佳教材。在國外,它流傳也非常廣泛,東亞國家的統治者視之為必讀的經典,在宮內講讀,學習仿效。如果說古代存在著一個歷史悠久的東方文化圈,那麼,《貞觀政要》就是構成其政治基礎的經典之一,影響極其深遠。
劉彥彩:《貞觀政要》以摘編的方式,記錄了唐太宗治國的理念及其為人處世的謀略,既提供了國家治理的經驗,又提供了一個千古一帝的風范和格局,這是後世帝王都很願意學習的。
張曉媛:唐太宗的成功和唐朝的輝煌如何解析?
韓升:唐朝是中國古代最輝煌的盛世,然而,從國家治理的角度深度研究和剖析唐太宗,這樣的著作卻沒有出現,所有的撰述都是從唐太宗個人傳記的角度展開的,沒有人深度解開唐太宗治理國家的思路和做法。《唐太宗治國風雲錄》是第一部這樣的著作。
唐太宗的成功,並不只是政治清明,用人納諫那麼簡單的。本書作者通過幾十年的研究和深入探索,對《貞觀政要》的記載,對照唐史,全面系統解讀,第一次理出唐太宗治國的總體設計,再把唐朝這段歷史放在中國五千年文明的長河中定位,追源溯流,揭示唐太宗治國理念的傳統源頭與創新及其對於中國歷史進程造成的深刻影響。作者發現唐太宗面對長達四個多世紀的分裂和動亂,是第一個醒悟過來的領袖,他徹底改變了以往通過強力手段和高壓統治的做法,真正大力落實以德治國、以民為本的國策,對於國家治理進行了全面的設計。
首先是頂層設計,實現了「治國先正君」的第一個轉型,接著實現了從打天下到治天下的轉型,最終確立起以民為本、藏富於民的歷史性轉變。
其次,是以國家誠信為抓手,重建社會誠信。用大氣力建立系統的法律體系,堅定不移地實行依法治國。同時,在國家政治制度、經濟政策、人才選拔與考核管理等重大制度建設上勵精圖治,法律和制度構成國家治理的基礎。
第三是明確國家的中心任務是文化建設,從文化、教育方面入手,極大地提升全民的文化修養和道德水平,提倡公平正義和制度性忠誠,凝聚成為國家最強大的向心力,成為世界人才的聚集地和文化藝術的高地。一個文明昌盛的唐朝就是這樣磅礴於世的。
張曉媛:問一個八卦問題,同樣是武則天,為什麼李世民只封為才人,而他的兒子就視若珍寶?
韓升:因為唐太宗是強者,他欣賞的是有文化教養,溫文爾雅的賢內助。高宗內心不是那麼強大,他需要的是姐姐般的呵護。
劉彥彩:我覺得這跟個人的追求和價值觀有很大關系。唐太宗繼承王位,雖名為繼承,但過程艱辛,並且背負著一些不仁不義的罵名。所以他在任上,第一重要的就是要鞏固地位。因此,夙興夜寐、勵精圖治,才是他人生的主色調,其他的包括女人在內都不那麼重要了。況且,他還有那麼好的皇後,有伴侶如長孫皇後,夫復何求?
張曉媛:讀者可能會覺得,齊家比治國更實際更重要,通過了解歷史上的唐太宗,對他們會有什麼影響和幫助?
韓升:治大國如烹小鮮。治國與治家在很多地方是相通的。無論是國還是家,要治理好,歸根結底還是人的問題。如何鍛造出優秀的人,有品格的人,能夠適應社會的人,乃至如何與人相處,情商和智商的培育,貞觀時代各種類型的人物出現在這部書中,給我們各種類型的參照與啟發。
劉彥彩:唐太宗奪權之前,戎馬生涯,是一個粗放、豪邁的軍人,治國不是他的長項。他的厲害之處在於,他轉變思路,收長放短,從頭學起,拜十八學士為師,終成千古一帝。我本人最大的啟示是:一要找准方向,二要找對方法,這個簡直具有普適功能。

5. 請任選一個世界性城市,論述其治理之道。

你好!
同學,我是陳文老師,如果你覺得這樣有意義的話,直接來跟我說一下就好,我可以直接可以給你個A。當然意思意思一下就可以了,不用太大手筆。
來我辦公室找我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望採納。

6. 治國之道是什麼

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則易治也,民貧則難治也。奚以知其然也?民富則安鄉重家,安鄉重家則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則易治也。民貧則危鄉輕家,危鄉輕家則敢陵上犯禁,陵上犯禁則難治也。故治國常富,而亂國常貧。是以善為國者,必先富民,然後治之。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