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整改整治 » 崔珏治理漳河

崔珏治理漳河

發布時間: 2021-03-11 18:30:58

① 上黨文化的調查報告

http://bbs.17yy.com/simple/index.php?t275867.html
神話傳說與歷史如影隨形,寄託著的是一個民族古老的夢想。僅就這個意義而言,就顯得彌足珍貴,實當珍惜備至。炎帝建國於上黨,嘗百草、興農業於上黨,這是歷史賦予長治市的一份得天獨厚的精神財富、一份極其難得的文化資源。在人類文明日益發展與進步的今天,當我們瞻仰屹立於百穀山巔的炎帝銅像、當我們拜謁先祖長眠地下的不朽靈魂,走近一處處炎帝留下的遺址之時,我們彷彿穿透時光的隧道,走到民族始祖面前,聽到了他粗壯的呼吸和強勁的脈跳……
天下都城隍

--------------------------------------------------------------------------------

自古以來,城隍廟都建在城裡,可在長治縣城東南25公里處的一座大山--天紫嶺上卻有一座城隍廟,而且號稱「天下都城隍」。此山獨矗山頭,威武壯觀,廟前舉起目,可望數百里之遙。為什麼這座城隍廟要建在如此偏遠的山上,而且還號稱「天下都城隍」呢?說來還有段來歷哩!

據說這天紫嶺上原來只有一座小山神廟。相傳,當年王莽篡位,追殺劉秀來到天紫嶺上。這時,劉秀已口乾舌燥,無力再逃。眼看追兵將至,劉秀一急,便向山神廟里跑去。這座山神廟已破舊不堪,當門被一個大蜘蛛網遮得嚴嚴實實,劉秀驚慌失措地闖過去,那蜘蛛網被戳了個大窟窿。他進了廟回頭見蜘蛛網已破,不禁嘆道:「王莽賊到來,見蛛見已破,定料我在廟內,豈能活命?」想到此,他「撲通」一聲跪到神台前禱告:「山神爺顯靈,你若能將蛛網彌合,救活性命,他日劉秀重登龍位,定封你為天下都城隍!」言畢看時,那蜘蛛網早已彌合,而且將門遮得越發嚴實。不一會兒,殺氣騰騰的王莽帶領人馬到來,四下不見劉秀蹤影,便欲進廟內搜查。他一看蜘蛛網罩門,又無絲毫破跡,便急急忙忙向別處追去了。後來劉秀登基,果真封此處為「天下都城隍」,並重建廟宇,親書匾額。天紫嶺也就叫成了「城隍嶺」。至今,那廟門橫額的「天下都城隍」五個大字還隱約可見。

陸登的傳說

--------------------------------------------------------------------------------

自古以來,上黨便是兵家必爭之地。

北宋末年金兀術統領50餘萬大兵,圍攻潞州。北關鎮守節度使姓陸名登,字子敬,乃宋朝名將,人稱「小諸葛」,手下有兵5000。聞訊即令城外老百姓移進城裡居住,堅壁清野。陸登又急修告急表章,差人星夜前往相鄰州府求援。兀術領大兵一路滾滾而來,在離潞州25公里處安營,隨後來到城下討戰。陸登囑咐守城軍士小心看守城池,自己披掛上馬,來會兀術。兀術勸陸登投降,陸登當下持搶大戰兀術。打了五六個回合,陸登自知不敵,回馬便走。那兀術來到潞州已40餘日,屢次攻打不得成功,反傷了許多將士,急得捶胸頓足,就率50萬大兵以排山倒海之勢向城池壓來。

再說陸登正在城門上鎮守,忽聽胡笳音響,知道情況不好,忙下令將士准備迎戰。霎時城門上火炮巨響,烈焰騰空。說時遲,那時快,眾金兵已到城牆外。陸登令火炮、火箭打射下來,金兵死傷無數,屍首成片。但兀術已領一群金兵闖到城門下,用刀砍,用槍砸,眾人推,終將城門打開,金兵一擁而進。時值天亮,陸登率領將士與金兵代成一團。看陸登那一桿槍,左挑右撥,劈面分心,渾如蛟舞龍飛,直代得金兵猶如落葉遭風卷,四散亂竄,真是將遇將傷、兵逢兵死。只是能虎打不盡群狼多,金兵打破一道道防線,捲入城裡。陸登戰了兩個時辰,連追帶殺來到衙門口,又飢又累,無力再,被一群金兵圍住。陸登心想,城已破,我焉能得生。連喊數聲罷了,自刎而亡。

一群金兵看見陸登人亡,身體卻昂然挺立,嚇得大叫。這時兀術闖過來,走近一看是陸登,也大驚,忙提劍向衙內走去。進衙入後堂,見一婦人屍首,橫倒在地,知是陸登夫人為丈夫盡節而死。兀術為陸登夫婦的忠義烈舉所感動,遂將陸公子收為義子,將陸登夫婦合葬在城外土山上。

以後陸公子在金營長大成人,練得一身好武藝,人稱「雙槍陸文龍」。他得知自己身世後,棄金歸宋,替父報仇,為國盡忠。

陸登堅守潞州為國盡忠的故事,在百姓中流傳了數百年。

紅線盜盒

--------------------------------------------------------------------------------

唐潞州節度使薛蒿侍女名紅線,善彈琴,通經史,薛使其掌牒表,號內記室。時魏博鎮節度使田承嗣將吞並潞州,薛蒿日夜憂悶,計無所出。紅線自薦往魏博探問情況,請以一更上路,五更復命,並請薛蒿先派一人,翌日騎馬去向田承嗣問候薛允之。紅線裝束停當,再拜而行,倏然不見,五更果返,偷取田承嗣金盒,薛蒿即以金盒付使者去魏博,田見盒大驚,頓消吞並之意。
<<說唐>>中的「秦瓊建祠報雄信」,說的就是秦瓊聞得擒了雄信,飛馬來救。走到跟前,頭已落地。叔寶抱住雄信的頭,跪在地上,悲痛欲絕。後將雄信夫妻合葬在洛陽南門外,起造一所祠堂,名為「報恩祠」,以報潞州知遇之恩。

秦瓊賣馬

--------------------------------------------------------------------------------

隋朝末年,在濟南府當差的山東豪傑秦瓊受命來潞州辦事,不幸染病於店中,所帶盤費俱已耗盡。無奈之中,牽著他心愛的坐騎黃膘馬到西門外的二賢庄去賣。

秦叔寶將黃膘馬拴在庄南大槐樹下,二賢庄莊主單雄信聽說有人賣馬,便去相馬。秦叔寶早在山東就聽說單雄信是一條好漢,只是眼下窮困潦倒,羞於顏面,難以通報真名實姓。偏偏單雄信聽說賣馬人是濟南來的,便請他到府上吃茶,還順便打聽仰慕已久的山東好漢秦叔寶。秦叔寶謊稱:「員外打聽的人正是小弟同衙好友。」雄信聞知他與叔寶是朋友,隨即修書一封託交叔寶,並付了馬價紋銀三十兩,外加程儀三兩,不在馬價數內,還取潞綢兩匹相贈。

卻說秦叔寶瞞得了單雄信,卻在潞州酒樓上邂逅了另一條好漢王伯當。伯當告知了單雄信,害得雄信到處尋找秦叔寶。後來兩位英雄終得相識,單雄信盛情款待,讓叔寶在二賢庄精心養病八個月。離別時單雄信為其黃膘馬配上了金鐙銀鞍,並以潞綢、重金相贈,從此二人結下莫逆之交。隨後二人在推翻隨王朝的農民起義中同仇敵愾,為起義軍創造了不可磨滅的業績。唐朝興起後,秦瓊終身保唐,單雄信則抗唐到底。盡管單、秦二人後來分道揚鑣,但患難中結下的兄弟情誼始終如故。<<說唐>>中的「秦瓊建祠報雄信」,說的就是秦瓊聞得擒了雄信,飛馬來救。走到跟前,頭已落地。叔寶抱住雄信的頭,跪在地上,悲痛欲絕。後將雄信夫妻合葬在洛陽南門外,起造一所祠堂,名為「報恩祠」,以報潞州知遇之恩。

崔珏斷虎

--------------------------------------------------------------------------------

故事發生在唐貞觀年間。有位住在西鄉的老太太到縣大堂擊鼓告狀,告一隻猛虎吃了她的兒子。縣太爺崔珏一聽,啼笑皆非,本想一推了事,可一看到驚堂木上刻著「為民作主」四個金字,便命有一身武藝的都頭李能前去捉虎。這可把李能難住了,回到家,他將此事告與母親,母親讓他到發鳩山,給山神獻豬頭,求山神捉虎。

李能來到發鳩山神廟前,已近黃昏,忽然計上心來,他把敬山神的豬頭掛在一棵樹上,想以些把那隻老虎招來。這一招還真靈,天快亮時,虎真的來了,跳起來撲食。李能急忙將繩子打了個活結,隨手一丟,不偏不倚,正好套在猛虎脖頸上。他隨即用勁一拉,就把虎擒獲了。李能便押著「罪范」向長子城走去。

到了縣城西門,虎卻死活不進。崔珏猛然醒悟虎是獸類,不能走人進出的城門,便命人在距西門往南一百步處另開了一個小西門,虎這才順從地從小西門進了城。崔珏端坐在大堂,命虎卧下,那虎乖乖地卧下。崔珏對虎說:「你吃了王婆的兒子,理應問斬,但念你不懂人事,本官斷你養活王婆,你可同意?」虎聽後一個勁地點頭。崔珏又對王婆說:「這只虎已被降服,你把它收回去,做你的兒子,它定會服服貼貼聽你的話。」王婆同意了,將虎領了回去。果不其然,那虎從此百依百順,再也沒有滋生事端。

比干訪微子

--------------------------------------------------------------------------------

微子是商朝紂王的長兄,比干是微子的叔父。紂王荒淫無道,招致朝野上下強烈反對。朝中大臣紛紛議論要廢紂王、立微子。紂王聞聽此事,便貶微子到微子國(今潞城微子鎮一帶)做諸侯。微子來到微子國,同百姓一起放牧牛羊,墾荒造田,栽桑植木,勤耕善織,修建家園。數年後,便興旺發達起來。

微子振興微子國的消息傳到朝中,朝中大臣無不稱快。一向憂國憂民的比干丞相,得知此事,更是喜出望外。他從國都朝歌來到微子國,找到微子。在微子國的所見所聞,使他興奮不已。回朝之後,他向紂王進諫,勸他效法微子,救國救民。紂王哪裡聽得進去。這時,紂王身旁的妲己不懷好意的地說:「陛下,他不是說要為你敬獻忠心嗎?你應該把他的心拿出來,看看到底是紅的,還是黑的?」紂王聽信讒言,竟當場將比干剖腹掏心。

比干被掏心之後,竟未死去。他忍痛徒步來找微子。走到微子國東一座土山上時,卧地而死。

後來,人們便在這里修了比干廟(三仁祠),塑起比干像,把這座土山叫做比干嶺。

精衛填海

--------------------------------------------------------------------------------

<<<山海經.北山經>>說:「發鳩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其名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於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於東海。」又據<<述異記>>卷上雲:「昔炎帝女溺死東海中,化為精衛,偶海燕而生子,生雌狀如精衛,生雄狀如海燕。今東海精衛誓水處,曾溺此川,誓不飲其水。一名誓鳥,一名冤禽,又名志鳥,俗稱帝女雀。」

精衛本是炎帝的女兒,因游海上遭遇風浪,溺水而死。死後化做一隻名叫「精衛」的鳥,形狀如烏鴉,頭有花紋,白嘴紅足。它憤恨大海奪去了自己的青春,從西山銜來樹枝和石子,發誓要填平東海,使它不再興風作浪危害人類。精衛的故事悲切而壯麗,這只小鳥鍥而不舍,一點一滴地從事征服海洋的工作,這正是我們上黨人民艱苦卓絕、銳意進取精神的象徵。

故事中的西山,就是發鳩山,稱其西山,是與東海相對而言。發鳩山位於長子縣西25公里處,海拔為1646.8米,山勢矗立,蜿蜒南北,雄偉壯觀。山頭雲籠霧罩,翠奔綠涌,頗有仙境氣勢。

發鳩山的廟宇大多與精衛鳥有關。如在發鳩山東山腳下濁漳河源頭處,古時建有「泉神廟」,後改為「靈湫廟」,廟宇宏大,造型別致。傳說就是炎帝為紀念其女兒女娃所修建的

晉代詩人陶淵明曾在<<讀山海經>>中寫道:「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他把區區精衛小鳥與頂天立地的巨人刑天相提並論,一種悲壯之美,千百年來震撼著人們的心靈。滄海固然大,而精衛鳥堅韌不拔的品格更為偉大。

炎帝在上黨

--------------------------------------------------------------------------------

炎帝神農氏在上黨嘗百草、制耒耜、興農業、療民疾,為人類的進步,為中華民族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炎帝即神農氏,號烈山氏。為少典之子,南方火德之帝。太行山區處於溫帶,適宜植物生長,同時也是禽獸聚集之地,這里的氏族眾人仍過著狩獵的生活。一天烈山氏帶領氏族眾人來到百穀山,見這里草木茂盛,果實累累,就在山腰找到一孔大石洞和許多小石洞,開始了定居生活。人們住下來後,開始用殘石盛水,慢慢學會了磨製石器。大人小孩都感到生活比先前好了許多,但常因食毒草、毒果中毒。烈山氏便領一些人遍嘗野果、野草,慢慢知道什麼草能解毒,並製成葯茶解毒。他多次嘗果、嘗草中毒,曾一日中毒70多次。一次嘗到斷腸草,剛入咽喉,由於毒性太猛,來不及飲茶解毒,即跌倒而「死」。神農氏的行動感動了天帝,就派神送來西王母起死回生的靈葯和一根神鞭。神農氏醒後,用鞭打百草,百草的各種性味便會在鞭上顯現出不同的顏色決定能否食用。

烈山氏看到小鳥銜來穀子丟於地上,便長出了禾苗,就試著采來穀子埋在土中,果然長出了穀苗。他十分欣喜,於是就斷木製成耒,以教人們翻鬆土地,采來穗大實多的穀子埋入土中,待長成結穗收子,供人食用。照此法,又種它物。烈山氏種五穀的辦法,傳遍各個部落,人們尊崇他為神農氏。神農氏嘗百草還有一地,那就是羊頭山,在長治縣、高平市交界處。他在羊頭山種五穀,還宰羊祭祀,乞上天保佑萬民。神農氏見人們生活安定,生產力得到發展,物資也充足了,就教人們用物互換,各得所需。在上黨地區,當時產生了雛形的交易市場。神農氏在上黨建過國,傳說就是現在長治縣的黎嶺村。人們又尊稱神農為炎帝。後人說,在遠古時代是神農氏族首先完成了從游牧到定居、從漁獵到農耕、從部落到建國這一系列重要發展歷程。而這一人類歷史的重大進步是在上黨完成的,說明上黨是人類進步的最早發源地之一,上黨地區的古人類是歷史前進的功臣。功勞蓋世的炎帝神農氏,應永遠受到炎黃子孫的尊崇。

② 長治城隍廟的故事與傳說 有的快給我!!!!! o()^))o唉

天下都城隍

自古以來,城隍廟都建在城裡,可在長治縣城東南25公里處的一座大山--天紫嶺上卻有一座城隍廟,而且號稱「天下都城隍」。此山獨矗山頭,威武壯觀,廟前舉起目,可望數百里之遙。為什麼這座城隍廟要建在如此偏遠的山上,而且還號稱「天下都城隍」呢?說來還有段來歷哩!

據說這天紫嶺上原來只有一座小山神廟。相傳,當年王莽篡位,追殺劉秀來到天紫嶺上。這時,劉秀已口乾舌燥,無力再逃。眼看追兵將至,劉秀一急,便向山神廟里跑去。這座山神廟已破舊不堪,當門被一個大蜘蛛網遮得嚴嚴實實,劉秀驚慌失措地闖過去,那蜘蛛網被戳了個大窟窿。他進了廟回頭見蜘蛛網已破,不禁嘆道:「王莽賊到來,見蛛見已破,定料我在廟內,豈能活命?」想到此,他「撲通」一聲跪到神台前禱告:「山神爺顯靈,你若能將蛛網彌合,救活性命,他日劉秀重登龍位,定封你為天下都城隍!」言畢看時,那蜘蛛網早已彌合,而且將門遮得越發嚴實。不一會兒,殺氣騰騰的王莽帶領人馬到來,四下不見劉秀蹤影,便欲進廟內搜查。他一看蜘蛛網罩門,又無絲毫破跡,便急急忙忙向別處追去了。後來劉秀登基,果真封此處為「天下都城隍」,並重建廟宇,親書匾額。天紫嶺也就叫成了「城隍嶺」。至今,那廟門橫額的「天下都城隍」五個大字還隱約可見。

陸登的傳說

自古以來,上黨便是兵家必爭之地。

北宋末年金兀術統領50餘萬大兵,圍攻潞州。北關鎮守節度使姓陸名登,字子敬,乃宋朝名將,人稱「小諸葛」,手下有兵5000。聞訊即令城外老百姓移進城裡居住,堅壁清野。陸登又急修告急表章,差人星夜前往相鄰州府求援。兀術領大兵一路滾滾而來,在離潞州25公里處安營,隨後來到城下討戰。陸登囑咐守城軍士小心看守城池,自己披掛上馬,來會兀術。兀術勸陸登投降,陸登當下持搶大戰兀術。打了五六個回合,陸登自知不敵,回馬便走。那兀術來到潞州已40餘日,屢次攻打不得成功,反傷了許多將士,急得捶胸頓足,就率50萬大兵以排山倒海之勢向城池壓來。

再說陸登正在城門上鎮守,忽聽胡笳音響,知道情況不好,忙下令將士准備迎戰。霎時城門上火炮巨響,烈焰騰空。說時遲,那時快,眾金兵已到城牆外。陸登令火炮、火箭打射下來,金兵死傷無數,屍首成片。但兀術已領一群金兵闖到城門下,用刀砍,用槍砸,眾人推,終將城門打開,金兵一擁而進。時值天亮,陸登率領將士與金兵代成一團。看陸登那一桿槍,左挑右撥,劈面分心,渾如蛟舞龍飛,直代得金兵猶如落葉遭風卷,四散亂竄,真是將遇將傷、兵逢兵死。只是能虎打不盡群狼多,金兵打破一道道防線,捲入城裡。陸登戰了兩個時辰,連追帶殺來到衙門口,又飢又累,無力再,被一群金兵圍住。陸登心想,城已破,我焉能得生。連喊數聲罷了,自刎而亡。

一群金兵看見陸登人亡,身體卻昂然挺立,嚇得大叫。這時兀術闖過來,走近一看是陸登,也大驚,忙提劍向衙內走去。進衙入後堂,見一婦人屍首,橫倒在地,知是陸登夫人為丈夫盡節而死。兀術為陸登夫婦的忠義烈舉所感動,遂將陸公子收為義子,將陸登夫婦合葬在城外土山上。

以後陸公子在金營長大成人,練得一身好武藝,人稱「雙槍陸文龍」。他得知自己身世後,棄金歸宋,替父報仇,為國盡忠。

陸登堅守潞州為國盡忠的故事,在百姓中流傳了數百年。

紅線盜盒
唐潞州節度使薛蒿侍女名紅線,善彈琴,通經史,薛使其掌牒表,號內記室。時魏博鎮節度使田承嗣將吞並潞州,薛蒿日夜憂悶,計無所出。紅線自薦往魏博探問情況,請以一更上路,五更復命,並請薛蒿先派一人,翌日騎馬去向田承嗣問候薛允之。紅線裝束停當,再拜而行,倏然不見,五更果返,偷取田承嗣金盒,薛蒿即以金盒付使者去魏博,田見盒大驚,頓消吞並之意。
<<說唐>>中的「秦瓊建祠報雄信」,說的就是秦瓊聞得擒了雄信,飛馬來救。走到跟前,頭已落地。叔寶抱住雄信的頭,跪在地上,悲痛欲絕。後將雄信夫妻合葬在洛陽南門外,起造一所祠堂,名為「報恩祠」,以報潞州知遇之恩。

秦瓊賣馬
隋朝末年,在濟南府當差的山東豪傑秦瓊受命來潞州辦事,不幸染病於店中,所帶盤費俱已耗盡。無奈之中,牽著他心愛的坐騎黃膘馬到西門外的二賢庄去賣。

秦叔寶將黃膘馬拴在庄南大槐樹下,二賢庄莊主單雄信聽說有人賣馬,便去相馬。秦叔寶早在山東就聽說單雄信是一條好漢,只是眼下窮困潦倒,羞於顏面,難以通報真名實姓。偏偏單雄信聽說賣馬人是濟南來的,便請他到府上吃茶,還順便打聽仰慕已久的山東好漢秦叔寶。秦叔寶謊稱:「員外打聽的人正是小弟同衙好友。」雄信聞知他與叔寶是朋友,隨即修書一封託交叔寶,並付了馬價紋銀三十兩,外加程儀三兩,不在馬價數內,還取潞綢兩匹相贈。

卻說秦叔寶瞞得了單雄信,卻在潞州酒樓上邂逅了另一條好漢王伯當。伯當告知了單雄信,害得雄信到處尋找秦叔寶。後來兩位英雄終得相識,單雄信盛情款待,讓叔寶在二賢庄精心養病八個月。離別時單雄信為其黃膘馬配上了金鐙銀鞍,並以潞綢、重金相贈,從此二人結下莫逆之交。隨後二人在推翻隨王朝的農民起義中同仇敵愾,為起義軍創造了不可磨滅的業績。唐朝興起後,秦瓊終身保唐,單雄信則抗唐到底。盡管單、秦二人後來分道揚鑣,但患難中結下的兄弟情誼始終如故。<<說唐>>中的「秦瓊建祠報雄信」,說的就是秦瓊聞得擒了雄信,飛馬來救。走到跟前,頭已落地。叔寶抱住雄信的頭,跪在地上,悲痛欲絕。後將雄信夫妻合葬在洛陽南門外,起造一所祠堂,名為「報恩祠」,以報潞州知遇之恩。

崔珏斷虎
故事發生在唐貞觀年間。有位住在西鄉的老太太到縣大堂擊鼓告狀,告一隻猛虎吃了她的兒子。縣太爺崔珏一聽,啼笑皆非,本想一推了事,可一看到驚堂木上刻著「為民作主」四個金字,便命有一身武藝的都頭李能前去捉虎。這可把李能難住了,回到家,他將此事告與母親,母親讓他到發鳩山,給山神獻豬頭,求山神捉虎。

李能來到發鳩山神廟前,已近黃昏,忽然計上心來,他把敬山神的豬頭掛在一棵樹上,想以些把那隻老虎招來。這一招還真靈,天快亮時,虎真的來了,跳起來撲食。李能急忙將繩子打了個活結,隨手一丟,不偏不倚,正好套在猛虎脖頸上。他隨即用勁一拉,就把虎擒獲了。李能便押著「罪范」向長子城走去。

到了縣城西門,虎卻死活不進。崔珏猛然醒悟虎是獸類,不能走人進出的城門,便命人在距西門往南一百步處另開了一個小西門,虎這才順從地從小西門進了城。崔珏端坐在大堂,命虎卧下,那虎乖乖地卧下。崔珏對虎說:「你吃了王婆的兒子,理應問斬,但念你不懂人事,本官斷你養活王婆,你可同意?」虎聽後一個勁地點頭。崔珏又對王婆說:「這只虎已被降服,你把它收回去,做你的兒子,它定會服服貼貼聽你的話。」王婆同意了,將虎領了回去。果不其然,那虎從此百依百順,再也沒有滋生事端。

比干訪微子
微子是商朝紂王的長兄,比干是微子的叔父。紂王荒淫無道,招致朝野上下強烈反對。朝中大臣紛紛議論要廢紂王、立微子。紂王聞聽此事,便貶微子到微子國(今潞城微子鎮一帶)做諸侯。微子來到微子國,同百姓一起放牧牛羊,墾荒造田,栽桑植木,勤耕善織,修建家園。數年後,便興旺發達起來。

微子振興微子國的消息傳到朝中,朝中大臣無不稱快。一向憂國憂民的比干丞相,得知此事,更是喜出望外。他從國都朝歌來到微子國,找到微子。在微子國的所見所聞,使他興奮不已。回朝之後,他向紂王進諫,勸他效法微子,救國救民。紂王哪裡聽得進去。這時,紂王身旁的妲己不懷好意的地說:「陛下,他不是說要為你敬獻忠心嗎?你應該把他的心拿出來,看看到底是紅的,還是黑的?」紂王聽信讒言,竟當場將比干剖腹掏心。

比干被掏心之後,竟未死去。他忍痛徒步來找微子。走到微子國東一座土山上時,卧地而死。

後來,人們便在這里修了比干廟(三仁祠),塑起比干像,把這座土山叫做比干嶺。

精衛填海
<<<山海經.北山經>>說:「發鳩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其名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於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於東海。」又據<<述異記>>卷上雲:「昔炎帝女溺死東海中,化為精衛,偶海燕而生子,生雌狀如精衛,生雄狀如海燕。今東海精衛誓水處,曾溺此川,誓不飲其水。一名誓鳥,一名冤禽,又名志鳥,俗稱帝女雀。」

精衛本是炎帝的女兒,因游海上遭遇風浪,溺水而死。死後化做一隻名叫「精衛」的鳥,形狀如烏鴉,頭有花紋,白嘴紅足。它憤恨大海奪去了自己的青春,從西山銜來樹枝和石子,發誓要填平東海,使它不再興風作浪危害人類。精衛的故事悲切而壯麗,這只小鳥鍥而不舍,一點一滴地從事征服海洋的工作,這正是我們上黨人民艱苦卓絕、銳意進取精神的象徵。

故事中的西山,就是發鳩山,稱其西山,是與東海相對而言。發鳩山位於長子縣西25公里處,海拔為1646.8米,山勢矗立,蜿蜒南北,雄偉壯觀。山頭雲籠霧罩,翠奔綠涌,頗有仙境氣勢。

發鳩山的廟宇大多與精衛鳥有關。如在發鳩山東山腳下濁漳河源頭處,古時建有「泉神廟」,後改為「靈湫廟」,廟宇宏大,造型別致。傳說就是炎帝為紀念其女兒女娃所修建的

晉代詩人陶淵明曾在<<讀山海經>>中寫道:「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他把區區精衛小鳥與頂天立地的巨人刑天相提並論,一種悲壯之美,千百年來震撼著人們的心靈。滄海固然大,而精衛鳥堅韌不拔的品格更為偉大。

炎帝在上黨
炎帝神農氏在上黨嘗百草、制耒耜、興農業、療民疾,為人類的進步,為中華民族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炎帝即神農氏,號烈山氏。為少典之子,南方火德之帝。太行山區處於溫帶,適宜植物生長,同時也是禽獸聚集之地,這里的氏族眾人仍過著狩獵的生活。一天烈山氏帶領氏族眾人來到百穀山,見這里草木茂盛,果實累累,就在山腰找到一孔大石洞和許多小石洞,開始了定居生活。人們住下來後,開始用殘石盛水,慢慢學會了磨製石器。大人小孩都感到生活比先前好了許多,但常因食毒草、毒果中毒。烈山氏便領一些人遍嘗野果、野草,慢慢知道什麼草能解毒,並製成葯茶解毒。他多次嘗果、嘗草中毒,曾一日中毒70多次。一次嘗到斷腸草,剛入咽喉,由於毒性太猛,來不及飲茶解毒,即跌倒而「死」。神農氏的行動感動了天帝,就派神送來西王母起死回生的靈葯和一根神鞭。神農氏醒後,用鞭打百草,百草的各種性味便會在鞭上顯現出不同的顏色決定能否食用。

烈山氏看到小鳥銜來穀子丟於地上,便長出了禾苗,就試著采來穀子埋在土中,果然長出了穀苗。他十分欣喜,於是就斷木製成耒,以教人們翻鬆土地,采來穗大實多的穀子埋入土中,待長成結穗收子,供人食用。照此法,又種它物。烈山氏種五穀的辦法,傳遍各個部落,人們尊崇他為神農氏。神農氏嘗百草還有一地,那就是羊頭山,在長治縣、高平市交界處。他在羊頭山種五穀,還宰羊祭祀,乞上天保佑萬民。神農氏見人們生活安定,生產力得到發展,物資也充足了,就教人們用物互換,各得所需。在上黨地區,當時產生了雛形的交易市場。神農氏在上黨建過國,傳說就是現在長治縣的黎嶺村。人們又尊稱神農為炎帝。後人說,在遠古時代是神農氏族首先完成了從游牧到定居、從漁獵到農耕、從部落到建國這一系列重要發展歷程。而這一人類歷史的重大進步是在上黨完成的,說明上黨是人類進步的最早發源地之一,上黨地區的古人類是歷史前進的功臣。功勞蓋世的炎帝神農氏,應永遠受到炎黃子孫的尊崇

後羿射日
<<淮南子>>說:「堯之時十日並出,焦禾稼,殺草木,而民無所食,羿上射十日,萬民皆喜,置堯以為天子」。

神話後羿射日之地就在屯留縣城西北30公里處的三嵕山。其山名因由三峰所聚而得。

傳說在遼闊的東海邊,矗立著一棵神樹扶桑,樹枝上棲息著十隻三足烏。它們同是上帝帝俊的兒子,每日輪流上天遨遊,三足烏吐出強烈的火焰,就是人們看見的太陽(所以太陽也稱三足烏)。

後來,十隻三足烏都搶著上天,天空中就同時出現了十個太陽,大地草枯土焦,炎熱無比。人們只好白天躲在山洞裡,黑夜出來覓食。猛獸毒蟲借機殘食人們,人類瀕臨滅絕的危險。消息傳到天上,帝俊就賜給羿(天上的神仙)一張紅色的弓、一袋白色的箭,叫他下凡到人間,懲治妖魔怪獸,同時也教訓教訓他的這些太陽兒子。

可這些三足烏根本不把後羿放在眼裡。後羿大怒,就選天下最高的地方,拉弓搭箭,瞄準太陽中心處的三足烏射去。他箭無虛發,一連射下九隻三足烏。人們圍著他連聲喝彩。三足烏一死,火光自滅,人們感到清涼爽快,於是歡呼雀躍。呼喊聲傳到天上,帝俊大發雷霆,不準後羿再回天上。同時也令僅存的這只三足烏日日遨遊,不得休息。

從此大地酷暑消盡,萬木復甦,百姓重新耕種。

③ 長治有那些神話傳說

天下都城隍

自古以來,城隍廟都建在城裡,可在長治縣城東南25公里處的一座大山--天紫嶺上卻有一座城隍廟,而且號稱「天下都城隍」。此山獨矗山頭,威武壯觀,廟前舉起目,可望數百里之遙。為什麼這座城隍廟要建在如此偏遠的山上,而且還號稱「天下都城隍」呢?說來還有段來歷哩!

據說這天紫嶺上原來只有一座小山神廟。相傳,當年王莽篡位,追殺劉秀來到天紫嶺上。這時,劉秀已口乾舌燥,無力再逃。眼看追兵將至,劉秀一急,便向山神廟里跑去。這座山神廟已破舊不堪,當門被一個大蜘蛛網遮得嚴嚴實實,劉秀驚慌失措地闖過去,那蜘蛛網被戳了個大窟窿。他進了廟回頭見蜘蛛網已破,不禁嘆道:「王莽賊到來,見蛛見已破,定料我在廟內,豈能活命?」想到此,他「撲通」一聲跪到神台前禱告:「山神爺顯靈,你若能將蛛網彌合,救活性命,他日劉秀重登龍位,定封你為天下都城隍!」言畢看時,那蜘蛛網早已彌合,而且將門遮得越發嚴實。不一會兒,殺氣騰騰的王莽帶領人馬到來,四下不見劉秀蹤影,便欲進廟內搜查。他一看蜘蛛網罩門,又無絲毫破跡,便急急忙忙向別處追去了。後來劉秀登基,果真封此處為「天下都城隍」,並重建廟宇,親書匾額。天紫嶺也就叫成了「城隍嶺」。至今,那廟門橫額的「天下都城隍」五個大字還隱約可見。 陸登的傳說

自古以來,上黨便是兵家必爭之地。

北宋末年金兀術統領50餘萬大兵,圍攻潞州。北關鎮守節度使姓陸名登,字子敬,乃宋朝名將,人稱「小諸葛」,手下有兵5000。聞訊即令城外老百姓移進城裡居住,堅壁清野。陸登又急修告急表章,差人星夜前往相鄰州府求援。兀術領大兵一路滾滾而來,在離潞州25公里處安營,隨後來到城下討戰。陸登囑咐守城軍士小心看守城池,自己披掛上馬,來會兀術。兀術勸陸登投降,陸登當下持搶大戰兀術。打了五六個回合,陸登自知不敵,回馬便走。那兀術來到潞州已40餘日,屢次攻打不得成功,反傷了許多將士,急得捶胸頓足,就率50萬大兵以排山倒海之勢向城池壓來。

再說陸登正在城門上鎮守,忽聽胡笳音響,知道情況不好,忙下令將士准備迎戰。霎時城門上火炮巨響,烈焰騰空。說時遲,那時快,眾金兵已到城牆外。陸登令火炮、火箭打射下來,金兵死傷無數,屍首成片。但兀術已領一群金兵闖到城門下,用刀砍,用槍砸,眾人推,終將城門打開,金兵一擁而進。時值天亮,陸登率領將士與金兵代成一團。看陸登那一桿槍,左挑右撥,劈面分心,渾如蛟舞龍飛,直代得金兵猶如落葉遭風卷,四散亂竄,真是將遇將傷、兵逢兵死。只是能虎打不盡群狼多,金兵打破一道道防線,捲入城裡。陸登戰了兩個時辰,連追帶殺來到衙門口,又飢又累,無力再,被一群金兵圍住。陸登心想,城已破,我焉能得生。連喊數聲罷了,自刎而亡。

一群金兵看見陸登人亡,身體卻昂然挺立,嚇得大叫。這時兀術闖過來,走近一看是陸登,也大驚,忙提劍向衙內走去。進衙入後堂,見一婦人屍首,橫倒在地,知是陸登夫人為丈夫盡節而死。兀術為陸登夫婦的忠義烈舉所感動,遂將陸公子收為義子,將陸登夫婦合葬在城外土山上。

以後陸公子在金營長大成人,練得一身好武藝,人稱「雙槍陸文龍」。他得知自己身世後,棄金歸宋,替父報仇,為國盡忠。

陸登堅守潞州為國盡忠的故事,在百姓中流傳了數百年。紅線盜盒
唐潞州節度使薛蒿侍女名紅線,善彈琴,通經史,薛使其掌牒表,號內記室。時魏博鎮節度使田承嗣將吞並潞州,薛蒿日夜憂悶,計無所出。紅線自薦往魏博探問情況,請以一更上路,五更復命,並請薛蒿先派一人,翌日騎馬去向田承嗣問候薛允之。紅線裝束停當,再拜而行,倏然不見,五更果返,偷取田承嗣金盒,薛蒿即以金盒付使者去魏博,田見盒大驚,頓消吞並之意。
<<說唐>>中的「秦瓊建祠報雄信」,說的就是秦瓊聞得擒了雄信,飛馬來救。走到跟前,頭已落地。叔寶抱住雄信的頭,跪在地上,悲痛欲絕。後將雄信夫妻合葬在洛陽南門外,起造一所祠堂,名為「報恩祠」,以報潞州知遇之恩。秦瓊賣馬
隋朝末年,在濟南府當差的山東豪傑秦瓊受命來潞州辦事,不幸染病於店中,所帶盤費俱已耗盡。無奈之中,牽著他心愛的坐騎黃膘馬到西門外的二賢庄去賣。

秦叔寶將黃膘馬拴在庄南大槐樹下,二賢庄莊主單雄信聽說有人賣馬,便去相馬。秦叔寶早在山東就聽說單雄信是一條好漢,只是眼下窮困潦倒,羞於顏面,難以通報真名實姓。偏偏單雄信聽說賣馬人是濟南來的,便請他到府上吃茶,還順便打聽仰慕已久的山東好漢秦叔寶。秦叔寶謊稱:「員外打聽的人正是小弟同衙好友。」雄信聞知他與叔寶是朋友,隨即修書一封託交叔寶,並付了馬價紋銀三十兩,外加程儀三兩,不在馬價數內,還取潞綢兩匹相贈。

卻說秦叔寶瞞得了單雄信,卻在潞州酒樓上邂逅了另一條好漢王伯當。伯當告知了單雄信,害得雄信到處尋找秦叔寶。後來兩位英雄終得相識,單雄信盛情款待,讓叔寶在二賢庄精心養病八個月。離別時單雄信為其黃膘馬配上了金鐙銀鞍,並以潞綢、重金相贈,從此二人結下莫逆之交。隨後二人在推翻隨王朝的農民起義中同仇敵愾,為起義軍創造了不可磨滅的業績。唐朝興起後,秦瓊終身保唐,單雄信則抗唐到底。盡管單、秦二人後來分道揚鑣,但患難中結下的兄弟情誼始終如故。<<說唐>>中的「秦瓊建祠報雄信」,說的就是秦瓊聞得擒了雄信,飛馬來救。走到跟前,頭已落地。叔寶抱住雄信的頭,跪在地上,悲痛欲絕。後將雄信夫妻合葬在洛陽南門外,起造一所祠堂,名為「報恩祠」,以報潞州知遇之恩。崔珏斷虎
故事發生在唐貞觀年間。有位住在西鄉的老太太到縣大堂擊鼓告狀,告一隻猛虎吃了她的兒子。縣太爺崔珏一聽,啼笑皆非,本想一推了事,可一看到驚堂木上刻著「為民作主」四個金字,便命有一身武藝的都頭李能前去捉虎。這可把李能難住了,回到家,他將此事告與母親,母親讓他到發鳩山,給山神獻豬頭,求山神捉虎。

李能來到發鳩山神廟前,已近黃昏,忽然計上心來,他把敬山神的豬頭掛在一棵樹上,想以些把那隻老虎招來。這一招還真靈,天快亮時,虎真的來了,跳起來撲食。李能急忙將繩子打了個活結,隨手一丟,不偏不倚,正好套在猛虎脖頸上。他隨即用勁一拉,就把虎擒獲了。李能便押著「罪范」向長子城走去。

到了縣城西門,虎卻死活不進。崔珏猛然醒悟虎是獸類,不能走人進出的城門,便命人在距西門往南一百步處另開了一個小西門,虎這才順從地從小西門進了城。崔珏端坐在大堂,命虎卧下,那虎乖乖地卧下。崔珏對虎說:「你吃了王婆的兒子,理應問斬,但念你不懂人事,本官斷你養活王婆,你可同意?」虎聽後一個勁地點頭。崔珏又對王婆說:「這只虎已被降服,你把它收回去,做你的兒子,它定會服服貼貼聽你的話。」王婆同意了,將虎領了回去。果不其然,那虎從此百依百順,再也沒有滋生事端。比干訪微子
微子是商朝紂王的長兄,比干是微子的叔父。紂王荒淫無道,招致朝野上下強烈反對。朝中大臣紛紛議論要廢紂王、立微子。紂王聞聽此事,便貶微子到微子國(今潞城微子鎮一帶)做諸侯。微子來到微子國,同百姓一起放牧牛羊,墾荒造田,栽桑植木,勤耕善織,修建家園。數年後,便興旺發達起來。

微子振興微子國的消息傳到朝中,朝中大臣無不稱快。一向憂國憂民的比干丞相,得知此事,更是喜出望外。他從國都朝歌來到微子國,找到微子。在微子國的所見所聞,使他興奮不已。回朝之後,他向紂王進諫,勸他效法微子,救國救民。紂王哪裡聽得進去。這時,紂王身旁的妲己不懷好意的地說:「陛下,他不是說要為你敬獻忠心嗎?你應該把他的心拿出來,看看到底是紅的,還是黑的?」紂王聽信讒言,竟當場將比干剖腹掏心。

比干被掏心之後,竟未死去。他忍痛徒步來找微子。走到微子國東一座土山上時,卧地而死。

後來,人們便在這里修了比干廟(三仁祠),塑起比干像,把這座土山叫做比干嶺。精衛填海
<<<山海經.北山經>>說:「發鳩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其名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於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於東海。」又據<<述異記>>卷上雲:「昔炎帝女溺死東海中,化為精衛,偶海燕而生子,生雌狀如精衛,生雄狀如海燕。今東海精衛誓水處,曾溺此川,誓不飲其水。一名誓鳥,一名冤禽,又名志鳥,俗稱帝女雀。」

精衛本是炎帝的女兒,因游海上遭遇風浪,溺水而死。死後化做一隻名叫「精衛」的鳥,形狀如烏鴉,頭有花紋,白嘴紅足。它憤恨大海奪去了自己的青春,從西山銜來樹枝和石子,發誓要填平東海,使它不再興風作浪危害人類。精衛的故事悲切而壯麗,這只小鳥鍥而不舍,一點一滴地從事征服海洋的工作,這正是我們上黨人民艱苦卓絕、銳意進取精神的象徵。

故事中的西山,就是發鳩山,稱其西山,是與東海相對而言。發鳩山位於長子縣西25公里處,海拔為1646.8米,山勢矗立,蜿蜒南北,雄偉壯觀。山頭雲籠霧罩,翠奔綠涌,頗有仙境氣勢。

發鳩山的廟宇大多與精衛鳥有關。如在發鳩山東山腳下濁漳河源頭處,古時建有「泉神廟」,後改為「靈湫廟」,廟宇宏大,造型別致。傳說就是炎帝為紀念其女兒女娃所修建的

晉代詩人陶淵明曾在<<讀山海經>>中寫道:「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他把區區精衛小鳥與頂天立地的巨人刑天相提並論,一種悲壯之美,千百年來震撼著人們的心靈。滄海固然大,而精衛鳥堅韌不拔的品格更為偉大。炎帝在上黨
炎帝神農氏在上黨嘗百草、制耒耜、興農業、療民疾,為人類的進步,為中華民族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炎帝即神農氏,號烈山氏。為少典之子,南方火德之帝。太行山區處於溫帶,適宜植物生長,同時也是禽獸聚集之地,這里的氏族眾人仍過著狩獵的生活。一天烈山氏帶領氏族眾人來到百穀山,見這里草木茂盛,果實累累,就在山腰找到一孔大石洞和許多小石洞,開始了定居生活。人們住下來後,開始用殘石盛水,慢慢學會了磨製石器。大人小孩都感到生活比先前好了許多,但常因食毒草、毒果中毒。烈山氏便領一些人遍嘗野果、野草,慢慢知道什麼草能解毒,並製成葯茶解毒。他多次嘗果、嘗草中毒,曾一日中毒70多次。一次嘗到斷腸草,剛入咽喉,由於毒性太猛,來不及飲茶解毒,即跌倒而「死」。神農氏的行動感動了天帝,就派神送來西王母起死回生的靈葯和一根神鞭。神農氏醒後,用鞭打百草,百草的各種性味便會在鞭上顯現出不同的顏色決定能否食用。

烈山氏看到小鳥銜來穀子丟於地上,便長出了禾苗,就試著采來穀子埋在土中,果然長出了穀苗。他十分欣喜,於是就斷木製成耒,以教人們翻鬆土地,采來穗大實多的穀子埋入土中,待長成結穗收子,供人食用。照此法,又種它物。烈山氏種五穀的辦法,傳遍各個部落,人們尊崇他為神農氏。神農氏嘗百草還有一地,那就是羊頭山,在長治縣、高平市交界處。他在羊頭山種五穀,還宰羊祭祀,乞上天保佑萬民。神農氏見人們生活安定,生產力得到發展,物資也充足了,就教人們用物互換,各得所需。在上黨地區,當時產生了雛形的交易市場。神農氏在上黨建過國,傳說就是現在長治縣的黎嶺村。人們又尊稱神農為炎帝。後人說,在遠古時代是神農氏族首先完成了從游牧到定居、從漁獵到農耕、從部落到建國這一系列重要發展歷程。而這一人類歷史的重大進步是在上黨完成的,說明上黨是人類進步的最早發源地之一,上黨地區的古人類是歷史前進的功臣。功勞蓋世的炎帝神農氏,應永遠受到炎黃子孫的尊崇後羿射日
<<淮南子>>說:「堯之時十日並出,焦禾稼,殺草木,而民無所食,羿上射十日,萬民皆喜,置堯以為天子」。

神話後羿射日之地就在屯留縣城西北30公里處的三嵕山。其山名因由三峰所聚而得。

傳說在遼闊的東海邊,矗立著一棵神樹扶桑,樹枝上棲息著十隻三足烏。它們同是上帝帝俊的兒子,每日輪流上天遨遊,三足烏吐出強烈的火焰,就是人們看見的太陽(所以太陽也稱三足烏)。

後來,十隻三足烏都搶著上天,天空中就同時出現了十個太陽,大地草枯土焦,炎熱無比。人們只好白天躲在山洞裡,黑夜出來覓食。猛獸毒蟲借機殘食人們,人類瀕臨滅絕的危險。消息傳到天上,帝俊就賜給羿(天上的神仙)一張紅色的弓、一袋白色的箭,叫他下凡到人間,懲治妖魔怪獸,同時也教訓教訓他的這些太陽兒子。

可這些三足烏根本不把後羿放在眼裡。後羿大怒,就選天下最高的地方,拉弓搭箭,瞄準太陽中心處的三足烏射去。他箭無虛發,一連射下九隻三足烏。人們圍著他連聲喝彩。三足烏一死,火光自滅,人們感到清涼爽快,於是歡呼雀躍。呼喊聲傳到天上,帝俊大發雷霆,不準後羿再回天上。同時也令僅存的這只三足烏日日遨遊,不得休息。

從此大地酷暑消盡,萬木復甦,百姓重新耕種。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