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整改整治 » 國家治理書評

國家治理書評

發布時間: 2021-03-09 19:48:09

Ⅰ 能否提供幾篇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的書評

歷史的另一種書寫
--讀《萬曆十五年》
明代的歷史,因其撲朔迷離、跌宕起伏而被歷史學家所關注。有關明代的史著可謂洋洋大觀,如黎東方的《細說明朝》、孟森的《明代史》、當然還有吳晗的《朱元璋傳》與《海瑞罷官》都對明代這段長達267年的紛雜歷史作了細盡的載錄。美籍華裔學者、歷史學家黃仁宇先生所著的《萬曆十五年》也是一部明史研究著作,該書從計劃撰寫到定稿,歷時七年,1974年由英國劍橋大學出版,八年之後在中國大陸發行,是一部獨到、嚴謹的史著。
在具體評述這本書之前有必要對書名作一交代。萬曆十五年是明代第十四個皇帝明神宗朱翊鈞當政的第十五個年頭,既公元1587年。這一年是極為平淡的一年(《萬曆十五年》一書英文名為"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中文直譯為《無關緊要的1587年》),除了一些難以避免的災患之外,在這塊古老的土地之上沒有發生任何一件足以影響歷史進程的大事。但是作者卻獨獨選擇這一年作為其切入點,以全新的視角,新穎的形式,深刻的思想為我們揭示了明代歷史進程中的一頁,昭示了東方這個古老的帝國衰敗的必然。
全書以人物為主線,分為七個章節,每一個章節都有一個主角,而這些主角的選擇又涉及到社會不同的階層,構成了明代中晚期社會結構的一個縮影。在這些人物中既有當時的最高統治者萬曆皇帝,又有權傾一時的重臣張居正;既寫了當權的保守派官僚海瑞,又寫了身為布衣的自由派知識分子李贄。而這些人物之間又暗藏著各種矛盾:有萬曆皇帝同群臣之間的矛盾,有各級官僚之間的矛盾,有保守派與自由派的矛盾等等。但是所有的矛盾都集中於一個矛盾即個人與體制的矛盾,這個主要矛盾的存在導致了所有這些人物都具有一個共同點--最終的命運都具有悲劇色彩。如萬曆皇帝雖然貴為一國之君,但在立儲這個問題上卻一直不能如願,在與群臣爭鬥了數十年之後最終屈服,這種屈服表面上是向群臣屈服,實際上是在向體制屈服;又如戚繼光為了建立新軍和保衛國家,不得不在理想與現實之間游離,這種游離迫使他投機取巧,巴結權貴,最終仍逃脫不了政治中的現實,在貧病交加中死去。在書中,所有的人物,無論地位,無論善惡,統統都不能在事業上取得有意義的發展,他們或身敗,或名裂,還有的身敗兼名裂,沒有一個功德圓滿者。他們的個人理想、價值在一個大黑暗時代里被社會現實擊得粉碎,而他們的人生軌跡也隨之湮滅了。這不僅是個人的悲劇,也是整個民族的悲劇,這個悲劇一直延續到1840年而發揮成了極致。
明代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具有特殊意義的朝代。西歐近代史的起點與明代的建立都在十四世紀,在此之前,中國的經濟、軍事、科技都還處於世界先進水平。但是到了明代滅亡的十七世紀中葉,古老的中國就明顯落後了。這種衰亡是否已經為兩百多年後鴉片戰爭的失敗和近代史的屈辱埋下了伏筆?這是幾乎每個涉及明史的人都會思考的問題。作者對此也進行了思考,他在《後序》中提到:"萬曆十五年公元為1587年,去鴉片戰爭尚有二百五十三年,但是中央集權,技術不能展開,財政無法核實,軍備只能以效能最低的因素作標准,則前後相同。"那麼造成這種局面的症結在哪裡呢?作者又進一步一針見血地指出"中國兩千年來,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極,這就是一切問題的症結"。這正是《萬曆十五年》不同於別家史著的關鍵所在。有了如此的思想定位,那些深刻、一語中的地論述不斷地從書中流瀉而出。如作者在談及海瑞時就提出"法律的解釋和執行離不開傳統的倫理,組織上也沒有對付復雜的因素和多元關系的能力"這個當時的弊端;又如在談及官僚階層時,又尖銳地提出"官員們在道德的掩蓋下爭權奪利,導致文官集團的渙散,進而導致整個帝國無法治理"。諸如此類的論述很多,似乎這又是一本以暴露中國傳統弱點為主的著作,但是這種"暴露"的目的是什麼?作者自己這樣評價:"《萬曆十五年》指出道德並非萬能,不能代替技術,尤不可代替法律,但是從沒有說道德可以全部不要,只是道德的觀點應當遠大。"由此可見作者這種"暴露"並不是為了嘩眾取寵,而是檢討過去的錯誤,以作為現在乃至將來的借鑒,同時也告訴每一位讀者應該如何保全中國傳統中有價值的東西。
黃仁宇先生以深厚的史學素養和遠見卓識,用大膽、平時的筆觸評說明史,進而評述中國的歷史。他在這本史著中賦予了歷史真實鮮活的面容,不僅使人們可以清晰地體驗到光明與黑暗、進步與倒退的較量,更重要的是給人們以遐想的空間和回味的餘地。細心的人們不僅可以從中品味個人人生的酸楚,而且還會發現隱藏於表面背後的歷史積淀。用這種方式撰寫歷史,不僅能喚起人們對往昔的客觀歷史的記憶,更重要的是讓人們從深厚的歷史迷霧中走出,進而思索。讀《萬曆十五年》給人現實意義上的啟迪遠在其史料價值之上。

Ⅱ 數據之巔的書評

★塗子沛先生開啟了一道大門,我相信,後面會有更多的發展,讓大家進入這一個重要的現代文化園地。
——許倬雲 著名歷史學家、美國匹茲堡大學歷史系榮譽講座教授
★在《數據之巔》這本書中,塗先生跳到了哲學思考的層面,以統計學的社會應用為切入點,解構數據文化在美國政治、經濟乃至軍事發展上起到的關鍵作用,一環扣一環,構思精巧,故事生動,邏輯清晰,讀起來實在「解渴」。感謝塗先生的智慧,為時代貢獻了一部傑作!
——郭為 神州數碼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塗子沛先生的《數據之巔》通過追溯梳理美國的數據歷史、展望人類的數據未來,給中國社會提出了一個數據時代的新命題——如何構建數據文化?本書引人入勝、發人深思,是不可不讀的好書。——馬蔚華 招商銀行前行長
★數據本無大小,但運用數據的立場卻分出大小,是謂大數據。數據表示的是過去,但表達的是未來,所以觀察數據需要有歷史觀。塗子沛先生的這本新作《數據之巔》以大歷史、大數據、大社會、大進步的格局,通過數據將遙遠拉近,將悠久縮短,將巨大歸聚,將過程簡直。無論你從事何業或研究何題,都值得認真閱讀這部巔峰之作。
——朱小黃 中信銀行行長、中信集團監事長
★大數據是互聯網金融的基礎支柱。互聯網金融是雲計算、大數據、社交網路這個移動互聯大時代里的小時代。時代潮流,浩浩盪盪!塗子沛先生的大數據系列著作,帶您觀時代大潮!——肖風 通聯數據董事長、萬向信託董事長
★塗子沛先生《數據之巔》一書的歷史高度和現實意義,超出了他的《大數據》。如果說他上部書開啟了中國人對大數據的認識,此書則從歷史的角度來說明,對數據的理解和掌握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標志。中國人在「初數時代」是被動的、落後的,黃仁宇在他的名著《萬曆十五年》中也將中國明朝未能走向資本主義歸結為中國人不能在「數目字上管理國家」。在新世紀的大數據時代,我們能否成為參與者甚至領導者?子沛這本書中有諸多可貴的思考和啟示,我向讀者推薦。
——田溯寧 中國寬頻資本董事長
★塗先生深思熟慮,用語殷殷,穿行在中美兩國的歷史中,努力發掘各個大數據改變觀念,改造社會,改革制度的故事,無論人與事件,都是栩栩如生,發人深省。這本書讓我們有目標有信心,也給我們創新的無限空間。
——王巍 中國金融博物館理事長
★大數據的江湖有兩派,國家治理派和產業升級派。塗子沛先生無疑是國家治理派的宗師,這本書在美國200多年的政界商海、刀光劍影中勾勒出雄渾的數據思維、文化、價值觀和方法論。臨到尾處,我的期待愈來愈強。他的第一本書《大數據》在通篇的歷史視角、西方視角後,煞費苦心附上一篇「挑戰中國」的尾聲,把人拉回當下、令人掩卷憂思;這次果不其然,子沛以整整一章的濃墨重彩,挑戰了「智慧城市」這一兼具進行時和未來時的話題,而當涉及中國元素時,子沛的行文中出現了暖色調,那種欣賞和希冀讓人寬慰之極、意猶未盡!期待《數據之巔》之後,山不窮,峰更高。——吳甘沙 英特爾中國研究院院長
★塗子沛先生已經成為中國大數據和數據分析領域最前沿的思想者和專家,如果您想了解大數據的歷史、現實和未來,這本書將是您的必讀書目。
——托馬斯·H·達文波特 巴布森學院教授,麻省理工學院數字商務中心研究員

Ⅲ 有沒有一個專門做評論的網站主要是對國家政策、時事之類的評論。

如果樓主在這方面比較專業,可以去中國選舉與治理網:http://www.chinaelections.org/
這個網站是目前中國最自由的合法網站,很多主流媒體上不敢報的東西上面都有。

另外,還有一些影響較大的時政評論網站,如搜狐的時政評論:http://star.news.sohu.com/xinshizheng.shtml

和訊評論:http://opinion.hexun.com/shizhengpinglun/

新浪博客的時政評論圈:http://q.blog.sina.com.cn/sspl/

Ⅳ 書評怎麼寫開頭

怎樣寫書評

列夫·托爾斯泰說:「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而要使理想的書籍成為打開人們智慧的鑰匙,往往要藉助於書評,供更多的人了解它,熱愛它,和它交朋友。我國著名教育家、作家葉聖陶先生在《給少年兒童更多的課外讀物》一文中對書評的作用作了形象的概括,他說:「一篇精要精當的評介文章登出來,好的讀物就象長了翅膀,飛到廣大讀者心靈的窗戶前,等候開窗歡迎。報刊有義務使好的讀物長翅膀。」

什麼叫「書評」?讀過一本書或一篇文章,把自己的感受、見解寫成文章,這就是「書評」。那麼,怎樣才能寫好「書評」呢?

首先,要認真讀一本書的「序」和「跋」。序、跋是一本書的重要組成部分,讀了序和跋,可以大致知道書的內容。有些書的「序」是作者自己寫的,主要談寫書的宗旨和經過,有些書的「序」是作者請別人(多半是某方面的專家)寫的,主要是介紹或評比本書的內容和特色。有的書的前言,實際上也是序的性質,有些書的後記,實際上與跋的性質類似。序一般是放在書的正文之前,有個別的放在正文之後,如漢代史學家司馬遷為自己的巨著《史記》寫的自序,就放在《史記》的末尾。序、跋是讀書指徑人門的向導,寫書評,不可不讀。

其次,要學會寫內容提要。唐代散文作家韓愈說:「記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鉤其玄。」意思是說:對於記載事情的書必定掌握住它的要領,對於闡述道理的書必定探索出它的主旨。」我們讀書要學會在深刻領會原著的基本思想和精神實質以後,用自己的話對書中的主要內容和大意簡明扼要地概述出來。寫書評,不可能把原著的內容從頭到尾復述一遍,學會寫內容提要,就比較能把握住作品的主題,主題抓得准,書評也就「有的放矢」,不至於文不對題。所以,練習寫內容提要,對於鍛煉提高自己的綜合、概括能力很有裨益。

再次,要聯系實際。讀了一本書,感想、收獲也許很多,這就要抓住書中使你最受感動的地方,結合自己所想到的、所經歷的事情,寫出自己的真實感受和受到的啟迪。比如江西師院附中高一學生吳嵐寫的《我愛〈紅岩〉》一文,獲山西《語文教學通訊》全國中學生書評徵文一等獎。文章從「我」和《紅岩》的聯系中,緊扣著一個「愛」字來寫。先寫《紅岩》是「自己最愛看的一本書」,然後詳細敘述愛的原因——「還是這本書給了我前進的力量、生活的勇氣」,作者訴說了自己童年的不幸,分析了《紅岩》一書中的許雲峰、華子良、江姐、小蘿卜頭等幾個主要英雄人物形象在自己心中引起的震動,回憶了媽媽的囑咐,最後概括了《紅岩》一書如何幫助她從厭惡生活到熱愛生活,書評寫得情理交織,娓娓動人。

最後,要有獨立的見解。古人雲:「非學無以質疑,非問無以廣積。」宋代學者朱熹說:「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里方是長進。」讀書要多思考,善於問,在正確理解原著的本義的基礎上,將自己的觀點和書中的觀點進行分析、比較,然後提出質疑,發表自己的新見解。比如高中語文課本有一篇郭沫若同志寫的《甲申三百年祭》,這是一篇立意新穎、文情並茂的散文。內蒙古烏蘭浩特一中丁少華同學讀後寫了一篇書評,文章就郭老提到的李自成殺李岩的舉動,進行了深入而具體的分析,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認為李自成殺李岩犯了雙重錯誤。作者為了論證這一中心論點,作出了種種「設想」,然後逐一加以論證,指出李自成既輕信了牛金星的讒言,又輕率殺了一個不該殺的人,「這就尤其使自成的錯誤又蒙上了一層悲劇色彩」,最後得出李自成殺李岩實屬「失策之舉,鼠目寸光」這一結論。丁少華同學的這篇書評立論求新、求異,論據不貪多求全,論證過程擺事實、講道理,緊緊圍繞論題進行推理,作出判斷,力求以理服人。雖然文章的個別觀點還有待商榷,對李自成聽信讒言的思想基礎以及殺李岩的階級界線還缺乏必要的分析,但作者敢於提出自己不同見解的膽識和論辯能力,實在值得稱道。

寫書評,貴在有獨立見解,最忌踏陳習故、人雲亦雲。

Ⅳ 萬曆十五年的書評

歷史的另一種書寫
--讀《萬曆十五年》

明代的歷史,因其撲朔迷離、跌宕起伏而被歷史學家所關注。有關明代的史著可謂洋洋大觀,如黎東方的《細說明朝》、孟森的《明代史》、當然還有吳晗的《朱元璋傳》與《海瑞罷官》都對明代這段長達267年的紛雜歷史作了細盡的載錄。美籍華裔學者、歷史學家黃仁宇先生所著的《萬曆十五年》也是一部明史研究著作,該書從計劃撰寫到定稿,歷時七年,1974年由英國劍橋大學出版,八年之後在中國大陸發行,是一部獨到、嚴謹的史著。
在具體評述這本書之前有必要對書名作一交代。萬曆十五年是明代第十四個皇帝明神宗朱翊鈞當政的第十五個年頭,既公元1587年。這一年是極為平淡的一年(《萬曆十五年》一書英文名為"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中文直譯為《無關緊要的1587年》),除了一些難以避免的災患之外,在這塊古老的土地之上沒有發生任何一件足以影響歷史進程的大事。但是作者卻獨獨選擇這一年作為其切入點,以全新的視角,新穎的形式,深刻的思想為我們揭示了明代歷史進程中的一頁,昭示了東方這個古老的帝國衰敗的必然。
全書以人物為主線,分為七個章節,每一個章節都有一個主角,而這些主角的選擇又涉及到社會不同的階層,構成了明代中晚期社會結構的一個縮影。在這些人物中既有當時的最高統治者萬曆皇帝,又有權傾一時的重臣張居正;既寫了當權的保守派官僚海瑞,又寫了身為布衣的自由派知識分子李贄。而這些人物之間又暗藏著各種矛盾:有萬曆皇帝同群臣之間的矛盾,有各級官僚之間的矛盾,有保守派與自由派的矛盾等等。但是所有的矛盾都集中於一個矛盾即個人與體制的矛盾,這個主要矛盾的存在導致了所有這些人物都具有一個共同點--最終的命運都具有悲劇色彩。如萬曆皇帝雖然貴為一國之君,但在立儲這個問題上卻一直不能如願,在與群臣爭鬥了數十年之後最終屈服,這種屈服表面上是向群臣屈服,實際上是在向體制屈服;又如戚繼光為了建立新軍和保衛國家,不得不在理想與現實之間游離,這種游離迫使他投機取巧,巴結權貴,最終仍逃脫不了政治中的現實,在貧病交加中死去。在書中,所有的人物,無論地位,無論善惡,統統都不能在事業上取得有意義的發展,他們或身敗,或名裂,還有的身敗兼名裂,沒有一個功德圓滿者。他們的個人理想、價值在一個大黑暗時代里被社會現實擊得粉碎,而他們的人生軌跡也隨之湮滅了。這不僅是個人的悲劇,也是整個民族的悲劇,這個悲劇一直延續到1840年而發揮成了極致。
明代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具有特殊意義的朝代。西歐近代史的起點與明代的建立都在十四世紀,在此之前,中國的經濟、軍事、科技都還處於世界先進水平。但是到了明代滅亡的十七世紀中葉,古老的中國就明顯落後了。這種衰亡是否已經為兩百多年後鴉片戰爭的失敗和近代史的屈辱埋下了伏筆?這是幾乎每個涉及明史的人都會思考的問題。作者對此也進行了思考,他在《後序》中提到:"萬曆十五年公元為1587年,去鴉片戰爭尚有二百五十三年,但是中央集權,技術不能展開,財政無法核實,軍備只能以效能最低的因素作標准,則前後相同。"那麼造成這種局面的症結在哪裡呢?作者又進一步一針見血地指出"中國兩千年來,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極,這就是一切問題的症結"。這正是《萬曆十五年》不同於別家史著的關鍵所在。有了如此的思想定位,那些深刻、一語中的地論述不斷地從書中流瀉而出。如作者在談及海瑞時就提出"法律的解釋和執行離不開傳統的倫理,組織上也沒有對付復雜的因素和多元關系的能力"這個當時的弊端;又如在談及官僚階層時,又尖銳地提出"官員們在道德的掩蓋下爭權奪利,導致文官集團的渙散,進而導致整個帝國無法治理"。諸如此類的論述很多,似乎這又是一本以暴露中國傳統弱點為主的著作,但是這種"暴露"的目的是什麼?作者自己這樣評價:"《萬曆十五年》指出道德並非萬能,不能代替技術,尤不可代替法律,但是從沒有說道德可以全部不要,只是道德的觀點應當遠大。"由此可見作者這種"暴露"並不是為了嘩眾取寵,而是檢討過去的錯誤,以作為現在乃至將來的借鑒,同時也告訴每一位讀者應該如何保全中國傳統中有價值的東西。
黃仁宇先生以深厚的史學素養和遠見卓識,用大膽、平時的筆觸評說明史,進而評述中國的歷史。他在這本史著中賦予了歷史真實鮮活的面容,不僅使人們可以清晰地體驗到光明與黑暗、進步與倒退的較量,更重要的是給人們以遐想的空間和回味的餘地。細心的人們不僅可以從中品味個人人生的酸楚,而且還會發現隱藏於表面背後的歷史積淀。用這種方式撰寫歷史,不僅能喚起人們對往昔的客觀歷史的記憶,更重要的是讓人們從深厚的歷史迷霧中走出,進而思索。讀《萬曆十五年》給人現實意義上的啟迪遠在其史料價值之上。

Ⅵ 1000字左右的書評!!!

品味《莊子》 珍藏的書籍中,有一本是《莊子》。 莊子畢生過著隱士式的生活,但他的思想和著述幾千年來一直為人們所傳頌。我本人對莊子的思想也是很有感覺。為何?因為我感覺在當今社會,莊子的思想很值得學習和借鑒。 首先,莊子對於快樂的看法是「沒有絕對的快樂,只有相對的快樂」,他認為,為達到快樂,第一步便是要充分發展人的本性,為此人要能自由發揮天賦的才能。數千年後的今天,全世界都在提倡「個性」,何謂個性?也即是每個人所不同於別人的地方。人的天賦才能也就是每個人的「德」。也就是說,莊子認為「德」是人的本質。當人們能夠充分並自由地發揮他的天賦才能時,他就感到快樂。事實上,現代社會是個發展快速的社會,人與人之間必然存在著差異,但是,人的本性是相通的,每個人都在尋找著自己的快樂。因此,我們每個人在尋找快樂的同時,必須要尊重別人的「天賦」,否則便是無「德」。人要想強求一致,或者把自己的東西強加給別人,是徒勞無益的。由此想到了現在的世界,美國是唯一的超級大國,他本該維護和平,但是他卻到處進行戰爭,妄求把自己的價值觀念強加給別的國家,我覺得這是行不通的,至少是不對的行為。 其次,在政治和社會問題上,莊子強烈反對政府運用其機構來實行統治,他認為,最好的治理辦法就是無為而治。然而他的無為而治又不同於老子的無為而治。莊子強調天然和人為的不同,統治者越是靠人為的手段來統治,悲慘和不幸就越多。正如美國在伊拉克的處境一樣,美國想依靠軍隊來統治伊拉克,結果恐怖襲擊越來越多,死傷越來越多,最後還是得建立伊拉克的政府,就是為了做到最自然的統治。 在感情方面,最值得一提的莫過於莊子對待死亡的看法了。莊子認為,在人出生的時候,就註定了死亡,這是順從自然的必由之路。然而,莊子的思想在當時來說還是不為大多數人所接受的,古人把看透生死的人看作「神人」正是體現了這點。 然而,天道如此。今天的聖人又有多少?很多人都想如莊子一般,超脫塵世,飄然物外,但是,命運總是要我們承擔這樣那樣的責任,總有著一些人要把自己的意志強加別人。時代進步了,可能大家的思想也更復雜了吧。我們只能在月光之下,品著香茗,捧起《莊子》,再來回味或祭

採納哦

Ⅶ 對「資治通鑒」的書評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資治通鑒》是一部非常重要的著作,在我們幾萬冊的史學典籍中,如果你要挑幾部最具代表性的,那必有《資治通鑒》。但一般讀者想把握其中的精義,其實是非常困難的事情。它篇幅巨大,從戰國三家分晉開始,到宋代建立之前的陳橋兵變,有1300多年歷史,共294卷篇幅。歷史學家在敘述歷史的過程中,往往有很多自己的思考。同一件事不同的歷史學家會有不同的表述,這就體現了他們的思想差異。對於《資治通鑒》這樣一部經典著作,如果只關注它的表面文字,不探究文字背後的深層涵義,哪怕讀得滾瓜爛熟,也不見得會了解這部書。

對於《資治通鑒》,以往大概有這么三種讀法。

第一種,訓蒙童的讀法。周一良先生小時候,他父親給他制定過一份日課,其中就有點讀《資治通鑒》的內容。這樣的情況,也可能出現在一些私塾中。這樣讀《資治通鑒》,除了了解基本歷史,主要是通曉句讀。以前的書籍,一般沒有句讀,小孩兒閱讀的過程中,需要自己點斷。今天復旦有些單位訓練研究生,也還在用這種方法練習古文閱讀能力。這當然是《資治通鑒》最簡單的讀法。

第二種讀法,也是大部分普通讀者的讀法,就是通讀《資治通鑒》,藉以了解宋朝以前的歷史。我在學校和社會上講過很多次《資治通鑒》,每次都會激起一些聽眾的興趣。很多聽眾就會去買一套《資治通鑒》,但是一般讀一段時間就會找到我說,太難了,有沒有什麼方法能讓我繼續讀下去。讀古文的過程本身就很困難,一般讀者讀《資治通鑒》就是一頁頁往下翻,再一看中華書局點校本《資治通鑒》有二十冊,就著急,恨不得一下看掉半本。大家算一下,這樣讀,即便能堅持一天讀一卷,讀完294卷至少也得294天。但這樣閱讀的效果不會太好,人腦的記憶功能有限,吸收新知識過快就容易忘掉舊的,看掉第二本就忘了第一本。除非真有非常充裕的時間,把《資治通鑒》翻來覆去讀,否則很難通過這條途徑掌握中國古代歷史。而對於大多數讀者來說,反反復復地閱讀《資治通鑒》中某一段內容,顯然不太現實。所以我經常對學生講,如果想了解中國通史,讀《資治通鑒》並不合適,還是選擇錢穆的《國史大綱》比較好。讀《國史大綱》當然也不容易,但只要有點毅力,一個學期看完應沒問題。另外,程度高點的同學可以去看清代學者趙翼的《廿二史札記》。

而第三種讀法,就是通過讀《資治通鑒》來做研究。這是專家們的事情,和多數普通讀者沒太大關系。

我今天主要想談另一種《資治通鑒》的讀法,也是我給復旦非歷史專業本科生開設通識課程「《資治通鑒》導讀」的主題內容,是用一種思想史的方法來解構、理解《資治通鑒》。

什麼叫思想史的讀法,思想史讀法的基本立足點在哪裡?《資治通鑒》的作者司馬光,我們今天給他一個歷史學家的頭銜,其實大家不要忘了,回到司馬光生活的那個時代,回到當時的場景中去,他最重要的身份不是歷史學家,而是政治家。司馬光可以說是宋代歷史上最重要的政治家之一,那個時代的重大歷史事件幾乎他都參與。如王安石變法,王安石既是文學家也是政治家,而反對王安石變法的領袖就是司馬光。司馬光並不是為了反對而反對,在王安石變法之前,司馬光就寫過很多文章,揭示、研究了北宋的社會危機,所以他本身也有改革主張。司馬光所反對的,不是改革本身,而是王安石變法的策略與具體內容,他認為王安石的方法行不通。反對失敗後,司馬光離開北宋首都開封,來到洛陽,一住就是十五年,而這十五年就是《資治通鑒》完成的重要時期。

從《資治通鑒》的編修受官方資助開始,到編修完成,前後十九年,大部分內容是司馬光洛陽定居時完成的。大家想想,一位關切時事、對時事有著深切觀察和思考的政治家,他在編修歷史的時候,難道就像一位普通歷史學教師這樣,僅僅是在講述歷史?這是一個值得注意的地方。對《資治通鑒》研究越深,對司馬光了解越深刻,我們就能得出一個結論,這個結論雖然語言有些誇張,但基本立意是成立的,那就是,《資治通鑒》沒有一個字在講宋代,但每一個字都在講宋代。它對於歷史的解讀,對興衰成敗的總結,都是指向宋代的現實問題。司馬光在講自己編修《資治通鑒》的目的的時候,說「稽古以至治」,這句話的邏輯是,先去總結歷史經驗,然後找出治理國家的經驗和規律。我們知道,在編修之前,他已經是一個成熟的思想家,所以當我們對《資治通鑒》進行認真的解讀,會發現,《資治通鑒》體現出來的東西,跟他講的這句話恰恰相反。為什麼是相反的?司馬光在編修前,頭腦中已經有一套治理國家的觀念。在這套觀念的引導下,司馬光再通過《資治通鑒》「稽古」。所以是他的政治觀念,決定了他如何稽古、如何敘述歷史,而不是通過稽古,另行總結一套政治觀念。

先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比如《資治通鑒》在劉備出場時,對這個歷史人物的描述。當《資治通鑒》講到某位重要歷史人物出場或退場時,都會用一些篇幅來描述這位人物的特點。《資治通鑒》說劉備的性格「有大志,少語言,喜怒不形於色。」這些表述劉備深沉有大志的正面語言,顯然沿襲了《三國志》的文字。但《三國志》同時說劉備「不甚樂讀書,喜狗馬、音樂、美衣服。」這些描寫劉備生性奢侈,甚至帶有些流氓性的語言,卻被《資治通鑒》刪除了。我們可以說,《資治通鑒》展現的劉備是不完整的,甚至是歪曲的,不如《三國志》交代得全面。但《資治通鑒》為什麼要這么做?我們必須理解司馬光,以及那個時代儒者的基本思想。宋代的儒學思潮,逐漸形成了以道德涵養為一切基礎的價值觀,司馬光是代表人物之一。對於這些儒學家來說,甚至於皇權最重要的合法性基礎也在於道德。那麼一個嗜酒好色之徒都能成大業,何以規勸以後的皇帝恪守道德律呢?司馬光的《資治通鑒》是寫給皇帝看的教科書,對這個問題就有所考慮,因此刪去了劉備喜好聲色犬馬的文字,僅保留關於他有大志向的描寫。這就是典型的先有觀念,後有歷史。
而更復雜的一些政治話題,如改革問題、君臣關系問題、女人在政治中的作用問題等等,《資治通鑒》都有涉及,而這些話題的討論,看上去是在總結歷史,其實是有很深刻的現實指向。這就是我講的通過思想史的方法來讀《資治通鑒》,那這部書就是了解宋代思想狀況的一部史料,雖然它沒有講宋代。這才是它最本質的東西。

再舉個復雜些的例子。比如董仲舒的《天人三策》,漢書里有全文,而《資治通鑒》中的就短了很多,那問題就來了,司馬光刪減的標准和依據是什麼?一旦我們重視這個問題,發現這些問題和宋代思想背景有著極為緊密的關聯。我們知道,漢代儒學的基礎在於天人感應,皇帝的權力原則上是絕對的權力,所以能制約皇帝權力的途徑極少,效果也有限,所以也就更強調天人感應。皇帝是天子,這句話有兩層含義,一方面皇帝有天命,另一方面,皇帝的行為要符合上天的旨意。也就是說,皇帝不能亂來,一旦亂來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自然災害,災字的本義就是指天火,上天用災來警告皇帝的失德,如果皇帝不反省,那就是該革命的時候了。

我們今天講革命,是想到農民伯伯去攻打縣衙之類的,而古文中革命是說上天不再對皇帝有所眷顧了,認為你不是一個合格的代表他來行使權力的人。所以,革的是天命,要換一個代理者。這是漢代思想家的想法,《春秋》里對每次日食都有詳細記載,因為那是最嚴重的天譴,太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古人認為太陽不見了是非常可怕的事情,每次日食皇帝都要嚴肅對待、反省。一旦日食,大臣們就會紛紛給皇帝寫奏章,指責皇帝,理由五花八門,或說日食是因為皇帝造了某宮殿,或說因為皇帝輕信小人,不能說的話借這種機會全說出,皇帝是不能處罰任何人的,而是要努力反省改正。但到了宋代,這套不管用了。因為宋代科學知識積累了很多,歷法也很先進了,對天文現象有了很深的認識,有點知識的人都已經知道日食是有規律可循的自然現象。漢代的天人感應也不再是宋代政治哲學的基礎,這也是歷史學在宋代特別發達的原因,因為要找到另外一套途徑來說服皇帝不能胡作非為,光靠天譴是不行的,所以通過總結歷史經驗來告誡。後來人總結宋代的文化史,一般都非常重視理學。為什麼理學會成為宋代的文化標簽?用今天的話講(可能不太准確但仍然接近本質),宋代學者的理性思維要比前人們強得多,對於人性的認識,對於道德修養的要求,在宋代理學的系統中是擺在一個非常突出的位置上的。比如四書《大學》中講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人要正,先修身,就能成為他人的榜樣,達到齊家的目的,這項完成後才有可能治國平天下。

這套觀念成為宋代政治哲學的基礎,關鍵在於宋代人對自然界的認識有了巨大的變化,和漢代人的觀念產生了巨大差別。天人感應在宋代也還講,宋代的皇帝挺不錯,非常配合學者們的這種講法。但儒家學者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政治哲學的基礎必須要有一個徹底的更新,也就是從天人的認識轉換到對人自身的認識,除了哲學之外,歷史學就是一個重要的途徑。所以對宋明理學的興起,我不太同意一種看法,就是強調其興起和佛學有很大的關系:因為佛學的邏輯系統嚴密,思想很深刻,哲學上的認識又是儒學比不上的,所以儒學家很有危機感,儒學中也借用了很多佛學的概念等等。我認為宋明理學更多是政治變化、人們認識變化的一個結果,而不僅僅是佛學的影響。

了解了這樣的思想背景,再來看《資治通鑒》如何處理漢儒董仲舒的《天人三策》。《漢書》里的《天人三策》,開篇就講天人感應,非常能代表漢代儒學的特點,而司馬光偏偏將這段給刪掉了,《資治通鑒》中的《天人三策》,開篇立意已經和董仲舒的相去甚遠。但妙就妙在《資治通鑒》中《天人三策》的開篇文字,也是《漢書》中《天人三策》原文就有的,司馬光刪掉了「天人」,留下並突出了「仁義」和「教化」,重點完全不一樣。仔細對比《漢書》和《資治通鑒》中的兩份《天人三策》,很容易發現,主題由原先的「天人關系」轉變成為禮樂教化。而教化是道德養成最重要的路徑之一。從中也可以看出,《資治通鑒》對於漢代文獻的刪減、保存,和宋代的思想背景有很緊密的聯系。司馬光按照自己的理念來編輯傳統文獻,決定什麼樣的文字能夠進入《資治通鑒》,什麼樣的文字不能進入。所謂「稽古以至治」,其實是司馬光以自己的觀念來剪裁歷史。

在《資治通鑒》的第291卷裡面,講到五代時候大名鼎鼎的馮道。在馮道去世的這則消息下面,司馬光引用了歐陽修對馮道的批評。司馬光和歐陽修之間有齟齬,所以《資治通鑒》很少引用歐陽修的文字,但在這里卻全文引用了歐陽修在《新五代史》里對馮道的評論,說明馮道這個人很值得說。五代時期政權更迭頻繁,五十四年換了五個朝代,十四位皇帝,一朝天子一朝臣,而馮道卻是個例外,做過多任皇帝的宰相。他一生所事四朝(唐、晉、漢、周)十帝(唐庄宗、明宗、閔帝、末帝,晉高祖、出帝,漢高祖、隱帝,周太祖、世宗),從唐明宗到周世宗九位皇帝都用他做宰相。在當時紛亂的政治背景下,無疑是個成功的人物,甚至有人送他「政壇不倒翁」的雅號。不僅五代至宋初對他的評價很高,馮道對自己這一生也顯然比較滿意。但到北宋中葉,對馮道的評價完全顛覆了。以歐陽修和司馬光為代表,對馮道歷仕各姓君主,毫無「節操」的行為,給予大張撻伐。

馮道到底是怎樣一個人?如何理解馮道現象?先講幾則馮道的故事。契丹滅晉時,遼太宗耶律德光進入開封,馮道應召到達,耶律德光問他:「天下百姓如何救得?」馮道說:「現在就是佛出世也救不了,只有你皇帝救得。」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契丹的殘暴舉措,保全了百姓。再就是馮道死時沒有存款,他的錢都用到那裡去了?馮道是河北河間人,他的家鄉是漢族和契丹沖突最劇烈的地方,經常有百姓被擄走當奴隸。他的錢大部分用來贖人和安置。關於馮道有很多種不同的說法,他自稱「忠於國,孝於家」,這在五代時是沒有人反對的,但到了宋朝,很多人開始反對他,認為他沒有臉自稱「忠」,所以五代和宋朝對他的看法可以說是截然相反。為什麼呢?很重要的原因是五代和宋朝對「國」的看法不同。五代時,戰亂頻繁,真正掌握政治核心的都是軍閥,而像馮道這樣的文人是游離於政治核心之外的,他所認為的「國」主要是指這個國家的老百姓,只要對得起老百姓,在軍閥的「虎狼叢中可立身」,皇帝的輪換他不想左右,也沒有能力左右。到了宋朝情況變了,當然宋儒也很看重老百姓,但是,宋代的政治結構和五代不同,為了解決政權更迭頻繁,為了國家長治久安,宋代皇帝採取了一系列舉措,非常著名的,就是「杯酒釋兵權」。當然不可能僅靠一杯酒就釋兵權,背後還有一系列的努力。宋代能夠長久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文人政治、官僚政治代替了軍閥政治,使得政治結構趨於穩定。而歐陽修和司馬光這樣的文人和皇帝的關系,和馮道與皇帝的關系就不一樣了,馮道和皇帝不是共生體,不屬於同一個利益集團,雖然很多皇帝要藉助於馮道的聲望,但馮道並沒有處於那個利益核心圈裡面。歐陽修說五代時殉節的都是武將,以此貶低馮道,也說明歐陽修對於那個時代的認識比較膚淺。因為在軍閥政治系統里,皇帝都是靠武夫上位,失敗的一方即使不殉節,也活不了。但文人是游離於政權交替核心之外的,所以,殉節的沒有文人。但宋代是文人統治的社會,皇帝通過文人和官僚管理國家,文人處於政治核心,在司馬光和歐陽修們看來,忠於國和忠於君是一體的,在這種思想背景下才會反對馮道。

《資治通鑒》的史料價值,分布在顯性和隱性兩個層面。顯性層面,就是文字本身。思想史的讀法,就是要鉤沉它隱性層面的史料價值。這部書不直接講宋朝,但卻經常指涉宋朝現實。比如,在第211卷有如下記載:突厥領袖默啜自武則天時就經常騷擾邊境,但後來被部下所殺,那位部下拿著默啜的首級找到唐朝軍官郝靈荃來換賞錢。郝靈荃將首級交給朝廷後天天盼著朝廷的嘉獎,但當時宰相宋璟認為,如果郝靈荃得了豐厚的獎賞,就會導致很多邊將為了自己的功名富貴,故意挑起邊境戰事,以殺死少數民族領袖的方式來邀功。類似的案例在歷史上並不少見。於是拖了一年之久,才給了郝靈荃非常有限的獎賞。郝靈荃失望慟哭而死。

這段文字後來有很多學者研究,比如胡三省。胡三省在注《資治通鑒》方面是做得最好的,他認為司馬光的敘述錯了。胡三省說郝靈荃本來就沒有什麼功,只不過因人成事,撿了個便宜,所以拖延、壓低對他的獎賞,並不意味著宋璟有那麼長遠和深刻的邊境問題考慮,宋璟的決定只不過是因為郝靈荃功太小,沒什麼太復雜的想法。其實至於郝靈荃如何獲得默啜的首級,司馬光有詳細的記述,他完全知道郝靈荃沒啥功勞,胡三省的批駁沒啥道理,因為他是用司馬光顯然知道的事實來反駁司馬光。但司馬光為什麼還要這么敘述宋璟的想法?這是因為當時宋朝正在積極准備開拓邊境,司馬光認為發動戰爭機器是非常危險的事情。事實上,北宋也的確因此蒙受了很大的損失。司馬光這么說宋璟顯然是為了反對新政,勸說宋神宗。

因此,《資治通鑒》裡面很多看似講不通的地方,其實有它的深意。如果我們拋開思想史的眼光,就會一頭霧水,即使讀得很熟,也會發現很多漏洞和不能明白的地方。後人還有專門修訂《資治通鑒》的錯誤的。但是,如果你用今天我所講的這種方法來讀它,就會發現,很多表象上的「錯誤」其實背後有它的思想背景,是經過司馬光深思熟慮的。我們以為司馬光錯了,錯的其實是我們。要讀懂《資治通鑒》,思想史的方法是必須的。一定要先知道司馬光是一個思想非常深刻的政治家,然後再來考慮他的作品,而不能僅僅將《資治通鑒》當成一部簡單的歷史著作來閱讀。

最後談談我為什麼要開這樣一門通識課程。很多人可能會覺得,這樣一門課對於非歷史專業的本科生來說,是不是太難了。在課堂上,把復雜的問題通俗化,講得大家都能聽懂,需要一些技巧,不在這里討論。我想說的是,在通識教育中開設經典導讀課的目的和意義,究竟在哪裡?是傳授具體的知識嗎?是要讓學生記住你所講的嗎?多數學生在進入工作領域後,根本沒有機會再接觸這些具體的知識點,記住了也沒太大用處。真正能讓他們受益終身的,是教會他們讀書的方法,培養他們思考的習慣,這將在無形中提高他們發現、解決問題的能力。用思想史的方法解讀《資治通鑒》,說白了,就是要告訴他們看問題不能停留在表面,要學會透析文字背後的內容。這看起來是老生常談的問題,真正做起來並不容易。解剖《資治通鑒》,是一個示範過程。學生上這門課,是接受一次這樣的訓練。最終的目的,是希望他們能學會用這種方法解決更多、更現實的問題。

Ⅷ 集思廣益:大家有誰知道書評是什麼,格式及怎麼寫謝啦!

書評,即評論或介紹書籍的文章,是以「書」為對象,實事求是的、有識見的分析書籍的形式和內容,探求創作的思想性、學術性、知識性和藝術性,從而在作者、讀者和出版商之間構建信息交流的渠道。書評是應用寫作的一種重要文體。思想型書評。書評既然作為一種創作,書評人文筆風騷掩映下迸射而出的獨到而銳利的思想的光芒,應該成為一篇書評立足的根本。這種造詣,得自於書評人的個人修為,得自於對被評作品的深刻理解,得自於「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妙想。
情感型書評。這一類中,書評人與原創作者情感上的強烈共鳴或激烈對質成為貫穿書評全文的唯一或主要線索。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如果從仁和山、智和水的關系論斷,講的該是思想型書評;如果以「樂」本身來說,道的卻是情感型書評,它結構於書評人對被評書籍的直接情感體驗。
描述型書評。書評,起源是因書而評,發展成為評而評。如果書評人不能通過對被評書籍風骨和神髓的整體把握,不能比普通大眾看的更深、更遠、更精,從而不能實現由書而評的飛躍、不能引導大眾站的更高、發現更多的美,那麼,直如有草船卻無借箭、有畫龍卻無點睛,僅是筆墨潑散而已。
應該講,幾類書評,該當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關系,彼此不能割裂、也不好驕傲或妄自菲薄。書評評什麼?
凡與作品、作家有關的都可以評。一般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發表意見:可以對作品的思想意義、藝術特色、社會價值進行分析評價;可以對作家的創作經驗、人品學識進行總結評述;可以對讀者的閱讀進行指導;可以對作品的本身的得失從各個角度進行議論;可以結合作品的評論,探討各種美學問題等等。 評什麼確定之後,接下來就是怎樣評。初學寫書評的人最好寫簡評,所以我主要介紹簡評的寫法。寫簡評一般可以有這樣三個步驟:介紹——評價——推薦。
(一)介紹
「介紹」是指對所評的書的內容作言簡意賅的概括敘述,讓讀者對該書的內容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如書評《難忘<南京情調>》是這樣介紹的:「《南京情調》收入64篇文章,20世紀上半葉社會各界名流筆底的南京昔日景觀,風土人情,大多風流倜儻見性情;80幀照片,讓50年前的古都舊影清晰再現,金陵舊時影像,幅幅滄海桑田顯趣味。」
(二)評價
「評價」可以是總括全書作鳥瞰式的評述,如書評《展現「另一個」愛因斯坦》是這樣評價《愛因斯坦晚年文集》的:「每篇文章都體現了作者的睿知和科學預見性。全書蘊涵著科學家與知識分子的良知,浸透著他對整個20世紀全人類的極大的人文關懷。」也可以聚焦於作品的細部作畫龍點睛式的點評。如金聖嘆評《魯提轄拳打鎮關西》一節中魯達打店小二一段描寫:「一路魯達文中,皆用『只一掌』、『只一拳』、 『只一腳』,寫魯達闊綽,打人亦打得闊綽。」 三言二語就點出了《水滸》對魯達的動作描寫是充分個性化的。 「評價」是書評中最重要、最關鍵的部分,也是最見功力的部分,從這里可以見出一個人的思想水平、藝術素養、鑒賞能力、語言功夫等等。評價作品要注意以下幾點:①要注意評價的科學性。要以科學的文學理論為指導,實事求是地進行評論,不要以個人的直覺和偏見任意地拔高或貶低。②要注意見解的獨創性。要反復閱讀、分析、研究、揣摩、品味,深入了解准確把握評論對象,挖掘出作品的思想意義和藝術特色,從而提出自己新穎、深刻、精闢的見解;而不是浮光掠影地泛泛而讀,分析不得要領,只是發表一些陳舊、膚淺、庸俗的見解。《世說新語》中有這樣一篇小說:「阮光祿在剡,曾有好車,借者無不皆給。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阮後聞之,嘆曰:『吾有車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車為?』遂焚之。」宗白華先生是這樣評析的:「這是何等嚴肅的責己精神!然而不是出於畏人言,畏於禮法的責備,而是由於對自己人格美的重視和偉大同情心的流露。」宗先生的評析見解獨到,深刻精闢,所謂「析義理於精微之蘊,辨字句於毫發之間。」
(《古文觀止·序》)③要注意語言的生動性。評論語言與議論文的語言有相同的地方,如要求語言表達准確、嚴密;又有不同的地方,需要講求適當的文采,增強表達的形象性與生動性。
(三)推薦
這是書評的結尾,有好書與讀者共享的意思。如《難忘<南京情調>》是這樣寫的:「南京文化源遠流長,底蘊深厚,值得特別關注。鍾情於南京文化的人,即便不到南京,也能從《南京情調》中體味一番南京情調。」
格式
俗話說文無定法,寫書評當然也無一定的格式,可以因人而異,因書而異。比如偏於談感受的書評就可以直接從述感開頭:「何建明的長篇報告文學《中國高考報告》是一部具有強烈震撼力的作品。不讀則罷,越讀越使人感到,高考的分量實在太重太重,它重得使許多中國人的腰背都壓彎,連中華民族的脊樑也被壓得出現了嚴重的畸型。高考啊!何時才能走出怪圈?」(《走出高考的怪圈》)想要帶點文學色彩又要給讀者一點懸念的也可以抒情開頭:「若你走進普魯斯特的世界,我想你不會不驚嘆於那美妙的符號所產生的神奇魅力,不會不沉醉於瑪德萊娜小點心的綿長回味,不會不震悸於人類內心的隱秘世界的強烈曝光。作為《追憶似水年華》的譯者之一,我也不可能不更真切地感受到普魯斯特開啟的感覺世界對我的靈魂與感官的誘惑、沖擊、洗滌、豐富、與凈化。」(《全新而永恆的感覺世界》)當然書評的結尾也不一定都要推薦式的。可以表達某種願望,如「願借葦岸的親切誠實的語言,生動盎然的詩意和寧靜柔韌的美感鋪就的小徑,引領我們走向詩意棲居之地。」(《讀<太陽升起以後>》)表達願望之中有推薦作品的誠意。也可以批評某種現象或做法,如「他們認為如果兒童畫能與範例完全相同,那麼這種訓練就是成功的。然而他們不明白,兒童有他們自己的世界,兒童有他們自己的藝術,他們與成人不一樣!種種人為的限制對兒童藝術潛能都可能是一種扼殺。」(《生動有趣的圖畫書》)批評的目的仍然是為了推薦。
讀後感
廣義的書評包括讀後感。讀後感偏重寫自己的主觀感受。讀後感要注意三點:第一,寫讀後感必須有一個明確的中心論點(或中心思想),不能雜亂無章,文意散漫。第二,這個中心論點(或中心思想)必須是從所讀的材料中提煉、概括出來的,與所讀的材料有著必然的、內在的聯系。第三,寫讀後感必須是寫自己的所讀、所思、所感、所悟。可以寫一點,也可以寫幾點,不求面面俱到,但一定要寫自己獨特的認識和理解。從文體上看,讀後感或立論,或駁論,或闡述議論,都與議論文相似,通常把它歸入議論文的范疇,作為議論文的一種。寫讀後感要避免以下幾種情況:①「感」少「述」多。名為讀後感,卻很少有「感想」、「感慨」、「感悟」,大量的甚至通篇都是復述、引述所讀的內容。②「感」得不新。文中雖有所感,卻只是老調重彈,或人雲亦雲,寫不出自己真切的獨特的感受來。③「感」得不深。雖也能寫出一點自己的感受來,但猶如蜻蜓點水,泛泛而談,淺嘗輒止。④「感」得走調。雖然寫了很多的感想,但不知「感」從何來,與所讀材料無絲毫關聯;或者雖也是「感」從「讀」來,但曲解原作的意思,「感」得走了樣。
寫書評無論偏重評還是偏重感,都要下工夫反復研讀作品本身,然後方能評便能切中肯綮,悟便有獨到之見。
編輯本段
怎樣學寫書評

做筆記和閱讀書評
首先,邊閱讀,邊就情節和內容做筆記,記下日後可能闡發的評論。你會驚奇地發現,閱讀時手邊有一隻鉛筆,會使理解更為深入。
閱讀報刊雜志上的書評也會使你受益良多。許多國家和地區出版物都辟有書評專欄或專頁,一般在接近封底處。
不妨花些時間到圖書館瀏覽最新幾期的《書籍分類目錄》和《當代文藝評論與批評》,這里發表有大多數著名作家早期作品的書評摘要,由此可獲得有價值的參考文獻。在此你還可讀到那些你沒有時間去看的書的簡略的情節摘要,這為你寫書評提供了很好的背景知識。
書評要點
你很快會發現,一篇好的書評應包括以下方面:
1.一個生動的開場白:用一兩個簡短的段落揭示作者的姓名、書名,以及有關作者的簡要信息,如過去的作品、曾獲得的榮譽。
2.如果是小說,對情節做簡要勾勒,如果作品不是小說,寫明寫作目的和主題。
3.書評作者對此書優缺點的評論。
4.用一個總結性的語句式段落使讀者對此書有一個總體印象。
開篇
寫好開篇段落對書評來說非常有挑戰性,其目的是抓住讀者的注意力,使他們產生讀這篇文章的熱切願望。
開篇之前,先做一下筆記,問自己一些問題:
·貫穿此書的主題是什麼?
·與同類書相比,這本書的特色是什麼?
·這本書對我產生了什麼影響?通過回答上述問題,你可能就知道該如何入手了。
一般來說,作者姓名和書名應該在第一段中出現,但有時你可能會從書中最重要的觀點說起,猶如書評專門評論該書的主題。
下面是我為一篇有關大學生活的諷刺小說所寫的書評的開場白,它發表在《紐約時報》上:「一段時間以來,大學校園處於喧囂混亂之中。不,不是學生調皮搗蛋,而是教授們在學院的走廊里留下斑斑血跡,他們都以自以為正確的政治觀點(poiticalcctness)向對方進行猛烈攻擊。」
之後,又隔了幾句話,我才寫出作者的名字依賽瑪利·瑞德和書名《日本的崛起》。在第一段中,我稱它為一部「趣味橫生,聳人聽聞的小說」。一般說來,文章開頭用簡短的語言表明作者對本書的總體印象是個不錯的辦法,一兩個形容詞就夠了,過後你可在此基礎上擴展。
為非小說書籍作書評時,最好先對此書主題的背景作簡短介紹,尤其是當一些讀者對主題不太熟悉時。例如,我發表在《聖·佛朗西斯科編年史》的一篇書評就是這樣開頭的:「最近來自南非的新聞既令人興奮,又讓人驚恐。這個國家即將獲得自由,但它的人民卻搞起了內部騷亂。」
下一句才指出書的名稱、作者及與他相關的信。
摘要
人們是為了判斷是否想讀這本書才去看書評的,因此你應讓他們對書的內容有所了解。小說的評論可對主要人物作些介紹,但只需簡要點出部分情節即可。沒有比評論者泄露了小說結局更讓作者和准讀者更惱火的事了!通常我簡介小說的前三分之一或前半部分情節,忽略副情節。在沖突即將解決時,某個人物要做出決定時,或一個主要的活動場景即將開始時,戛然而止。
非小說的書評則應提供所有重要信息的概覽,其中包括重大的日期,人物地點,觀點及作者如何得出結論的闡述。
適當地引用書中原文可使讀者產生真實的感受。要尋找那些機智、動人或有力的話語,並對它們產生的背景作一番描述。除非編輯准許你篇幅拉長,一般情況下,一定要將引言限制在一兩句之內。不要忘記在每句引文後面註上頁碼出處,這樣編輯可以核實。
對不喜歡的書怎麼辦?
有的作者不介意為缺乏價值的書做書評,甚至表現出很喜歡的樣子。我不是這樣,如果在一本書的前20或30頁未發現任何讓我喜歡的東西,我會將它寄回,這樣別的評論者可獲得機會。既然有那麼多的好書值得注意,為什麼要將時間浪費在那些我認為沒有價值的書上呢?我寫過各種各樣的評論,盡管這些書也有缺點,但我會誠實地告訴讀者,在這本書里我發現了什麼值得一讀的東西。
如何形成觀點?
為了形成對一本書的觀點,你可問自己這樣一些問題:
·這位著者想做什麼?
·他或她獲得了多大的成功?
·在某些方面,此書是否打動了我?
·關於這本書,我喜歡的是什麼?
·我不喜歡的是什麼?
將你的評價分為兩大類會很有幫助:
·內容:作者所表述的。
·文體:他或她是怎樣表述的。
在考慮一本小說的內容時,不妨問自己:
·人物有趣或有說服力嗎?
·情節是否能始終吸引我的注意力?
就文體來說,要對作者的語言作出評論:
·是簡潔的,呆板的還是詩意的?
·非特指的,正規的,有感染力的?
·陳辭濫調還是富有創意。

給你一篇我的範文吧……
歷史的另一種書寫
--讀《萬曆十五年》
明代的歷史,因其撲朔迷離、跌宕起伏而被歷史學家所關注。有關明代的史著可謂洋洋大觀,如黎東方的《細說明朝》、孟森的《明代史》、當然還有吳晗的《朱元璋傳》與《海瑞罷官》都對明代這段長達267年的紛雜歷史作了細盡的載錄。美籍華裔學者、歷史學家黃仁宇先生所著的《萬曆十五年》也是一部明史研究著作,該書從計劃撰寫到定稿,歷時七年,1974年由英國劍橋大學出版,八年之後在中國大陸發行,是一部獨到、嚴謹的史著。
在具體評述這本書之前有必要對書名作一交代。萬曆十五年是明代第十四個皇帝明神宗朱翊鈞當政的第十五個年頭,既公元1587年。這一年是極為平淡的一年(《萬曆十五年》一書英文名為"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中文直譯為《無關緊要的1587年》),除了一些難以避免的災患之外,在這塊古老的土地之上沒有發生任何一件足以影響歷史進程的大事。但是作者卻獨獨選擇這一年作為其切入點,以全新的視角,新穎的形式,深刻的思想為我們揭示了明代歷史進程中的一頁,昭示了東方這個古老的帝國衰敗的必然。
全書以人物為主線,分為七個章節,每一個章節都有一個主角,而這些主角的選擇又涉及到社會不同的階層,構成了明代中晚期社會結構的一個縮影。在這些人物中既有當時的最高統治者萬曆皇帝,又有權傾一時的重臣張居正;既寫了當權的保守派官僚海瑞,又寫了身為布衣的自由派知識分子李贄。而這些人物之間又暗藏著各種矛盾:有萬曆皇帝同群臣之間的矛盾,有各級官僚之間的矛盾,有保守派與自由派的矛盾等等。但是所有的矛盾都集中於一個矛盾即個人與體制的矛盾,這個主要矛盾的存在導致了所有這些人物都具有一個共同點--最終的命運都具有悲劇色彩。如萬曆皇帝雖然貴為一國之君,但在立儲這個問題上卻一直不能如願,在與群臣爭鬥了數十年之後最終屈服,這種屈服表面上是向群臣屈服,實際上是在向體制屈服;又如戚繼光為了建立新軍和保衛國家,不得不在理想與現實之間游離,這種游離迫使他投機取巧,巴結權貴,最終仍逃脫不了政治中的現實,在貧病交加中死去。在書中,所有的人物,無論地位,無論善惡,統統都不能在事業上取得有意義的發展,他們或身敗,或名裂,還有的身敗兼名裂,沒有一個功德圓滿者。他們的個人理想、價值在一個大黑暗時代里被社會現實擊得粉碎,而他們的人生軌跡也隨之湮滅了。這不僅是個人的悲劇,也是整個民族的悲劇,這個悲劇一直延續到1840年而發揮成了極致。
明代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具有特殊意義的朝代。西歐近代史的起點與明代的建立都在十四世紀,在此之前,中國的經濟、軍事、科技都還處於世界先進水平。但是到了明代滅亡的十七世紀中葉,古老的中國就明顯落後了。這種衰亡是否已經為兩百多年後鴉片戰爭的失敗和近代史的屈辱埋下了伏筆?這是幾乎每個涉及明史的人都會思考的問題。作者對此也進行了思考,他在《後序》中提到:"萬曆十五年公元為1587年,去鴉片戰爭尚有二百五十三年,但是中央集權,技術不能展開,財政無法核實,軍備只能以效能最低的因素作標准,則前後相同。"那麼造成這種局面的症結在哪裡呢?作者又進一步一針見血地指出"中國兩千年來,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極,這就是一切問題的症結"。這正是《萬曆十五年》不同於別家史著的關鍵所在。有了如此的思想定位,那些深刻、一語中的地論述不斷地從書中流瀉而出。如作者在談及海瑞時就提出"法律的解釋和執行離不開傳統的倫理,組織上也沒有對付復雜的因素和多元關系的能力"這個當時的弊端;又如在談及官僚階層時,又尖銳地提出"官員們在道德的掩蓋下爭權奪利,導致文官集團的渙散,進而導致整個帝國無法治理"。諸如此類的論述很多,似乎這又是一本以暴露中國傳統弱點為主的著作,但是這種"暴露"的目的是什麼?作者自己這樣評價:"《萬曆十五年》指出道德並非萬能,不能代替技術,尤不可代替法律,但是從沒有說道德可以全部不要,只是道德的觀點應當遠大。"由此可見作者這種"暴露"並不是為了嘩眾取寵,而是檢討過去的錯誤,以作為現在乃至將來的借鑒,同時也告訴每一位讀者應該如何保全中國傳統中有價值的東西。
黃仁宇先生以深厚的史學素養和遠見卓識,用大膽、平時的筆觸評說明史,進而評述中國的歷史。他在這本史著中賦予了歷史真實鮮活的面容,不僅使人們可以清晰地體驗到光明與黑暗、進步與倒退的較量,更重要的是給人們以遐想的空間和回味的餘地。細心的人們不僅可以從中品味個人人生的酸楚,而且還會發現隱藏於表面背後的歷史積淀。用這種方式撰寫歷史,不僅能喚起人們對往昔的客觀歷史的記憶,更重要的是讓人們從深厚的歷史迷霧中走出,進而思索。讀《萬曆十五年》給人現實意義上的啟迪遠在其史料價值之上。

紅樓夢
紅樓夢》以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之間的戀愛婚姻悲劇為主線,描寫了以賈家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興衰,揭示了封建大家庭的各種錯綜復雜的矛盾,表現了封建的婚姻、道德、文化、教育的腐朽、墮落,塑造了一系列貴族、平民以及奴隸出身的女子的悲劇形象,展示了極其廣闊的封建社會的典型生活環境,曲折地反映了那個社會必然崩潰、沒落的歷史趨勢。作品還歌頌了貴族的叛逆者和違背封建禮教的愛情,體現出追求個性自由的初步的民主主義思想,並深刻而全面地揭示了賈、林、薛之間愛情婚姻悲劇的社會根源。但由於歷史的局限,作者在寫出封建大家族沒落的同時,也流露出惋惜和感傷的情緒,蒙有一層宿命論和虛無主義的色彩。

賈寶玉是小說的中心人物。作為榮國府嫡派子孫,他聰明靈秀,是賈氏家族寄予重望的繼承人。但他的思想性格卻促使他背叛了家庭。其性格的核心是平等待人,尊重個性,主張各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生活。在他心裡,人只有真假、善惡、美醜的劃分。他憎惡和蔑視世俗男性,親近和尊重處於被壓迫地位的女性。與此相連,他憎惡自己出身的家庭,愛慕和親近那些與他品性、情趣相投而出身、地位寒微的人物。賈寶玉對個性自由的追求,集中表現在愛情婚姻方面。封建的婚姻要聽從父母之命,取決於家族的利益。可是賈寶玉一心追求真摯的思想情誼,毫不顧及家族的利益。他和林黛玉相愛,是以含有深刻社會內容和深厚的思想感情為基礎的。這種愛情與封建主義的矛盾,又推動他步步克服自身的劣點和弱點,日益發展他進步的、叛逆的思想性格。但他的思想並未達到否定君權、族權亦即封建主義統治權的高度。他所深惡痛絕的,正是他所仰賴的。他無法與封建主義統治徹底決裂,又不可能放棄自己的民主主義思想要求。因而他的出路在現實中是不存在的,最後只能到虛無縹緲的超現實世界中去。

林黛玉是一個比賈寶玉更多一些悲劇色彩的藝術典型。她出身在一個已經衰微的封建家庭。

封建禮教和世俗功利對她的影響有限得很,她保持著純真的天性,敢愛敢恨,我行我素,很少顧及後果得失。因父母相繼去世,她不得不寄居在聲勢顯赫的榮國府里。環境的勢利與惡劣,使她自矜自重,警惕戒備;用直率與鋒芒保衛自我的純潔,免受輕賤和玷辱。在這個冷漠的環境中,寶玉是她唯一的精神寄託,她執著而強烈地向寶玉要求彼此知心、忠於自我的嚴肅專一的愛情。但兩人的戀愛註定是一個悲劇。因為它違背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婚姻制度,戀愛的叛逆思想內核又與整個封建主義相沖突,觸及封建家庭的根本利益,毫無調和餘地。終於,林黛玉懷抱純潔的愛和對環境的怨憤永遠地離開了塵世,實現了她的誓言:「質本潔來還潔去」。

薛寶釵出身在一個豪富的皇商家庭,性格本質與林黛玉截然不同。她們都同樣博覽詩書,才思敏捷,但林黛玉一心追求美好豐富的精神生活,而薛寶釵卻牢牢把握著現實的利益,孜孜以求的是富貴榮華。薛家母子3人在賈家長期住下的用意是要實現薛寶釵與賈寶玉的金玉良姻。薛寶釵雖然得不到賈寶玉的愛情,但卻握有實現婚姻的優勢。她以自己的人品和才幹,逐漸在封建家長的心目中造成了「寶二奶奶」非她莫屬的牢固地位;再加上薛家擁有賈家所急缺的財富,她所追求的婚姻勢在必成。然而「金玉良姻」只是徒具形式的婚姻,這種婚姻的成功意味著薛寶釵悲劇的開始。

《紅樓夢》在藝術上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它的敘述和描寫就像生活本身那樣豐富、深厚、逼真、自然。《紅樓夢》在藝術表現上普遍地運用了對比的手法。作者安排了鮮明對照的兩個世界:一是以女性為中心的大觀園,這是被統治者的世界;一是以男性為中心的社會,這是統治者的世界。作者還常常拿一個人對兩件事的不同態度對比,拿兩個人對同一件事的態度對比,在對比中揭示人物靈魂深處的隱秘,表達作者的愛憎傾向。《紅樓夢》善於處理虛實關系,它實寫而不淺露,虛寫而不晦暗,創造出一個含蓄深沉的藝術境界。作者善於運用春秋筆法,也就是文筆曲折而意含褒貶。比如將王夫人對林黛玉的憎惡寫得十分含蓄。《紅樓夢》是一部網路全書式的長篇小說。它以一個貴族家庭為中心展開了一幅廣闊的社會歷史圖景,社會的各階級和階層都得到了生動的描畫。《紅樓夢》的博大精深在世界文學史上是罕見的。

《紅樓夢》早期流傳的抄本帶有「脂硯齋」等人批語,題名《脂硯齋重評石頭記》。這種「脂評本」僅80回,現存版本完整的很少。另有《乾隆抄本百二十回紅樓夢稿》,則為120回,前80回主要據「脂評本」抄集校改。乾隆五十六年(1791)由程偉元、高鶚活字排印《紅樓夢》,題《新鐫全部綉像紅樓夢》,120回。乾隆五十六年排印本稱程甲本,第二年程偉元和高鶚對程甲本修訂後的排印本稱程乙本,合稱程高本。

小說在當時已廣為流傳,封建朝廷屢禁不絕。其傑出的現實主義創作成就,給後人提供了豐富的藝術經驗,歷來以《紅樓夢 》題材創作的詩詞 、戲曲 、小說 、電影不勝枚舉。對《紅樓夢》的評論和研究也日見繁盛,人稱紅學。知名的學派有評點派、索隱派、新紅學派。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