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整改整治 » 河流治理歷史

河流治理歷史

發布時間: 2021-03-08 21:14:51

㈠ 中國古代水利發展的歷史

戰國

戰國末期,秦國國力殷實,重視水利,及至統一中國,生產力更有較大發展。四川的都江堰、關中的鄭國渠(見鄭白渠)和溝通長江與珠江水系的靈渠,被譽為秦王朝三大傑出水利工程。國家的昌盛,使秦漢時期出現了興修水利的高潮。

漢武帝瓠子堵口,東漢王景治河等都是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在甘肅的河西走廊和寧夏、內蒙古的黃河河套,也都興建了引水灌溉工程。

隋唐

隋唐北宋五百餘年間,是中國水利的鼎盛時期。社會穩定、經濟繁榮,水利建設遍及全國各地,技術水平也有提高。隋朝投入巨大人力,建成了溝通長江和黃河流域的大運河,把全國廣大地區通過水運聯系起來,對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唐代除了大力維護運河的暢通,保證糧食的北運外,還在北方和南方大興農田水利,包括關中的三白渠、浙江的它山堰等較大的工程共250多處。唐末以後,北方屢遭戰亂,人口大量南移,使南方的農田水利迅速發展。水利法規、技術規范已經出現,如唐《水部式》、宋《河防通議》等。

元明

從元明到清中期,中國水利又經歷了六百年的發展。元代建都北京,開通了京杭運河。黃河自南宋時期奪淮改道以來,河患頻繁。明代大力治黃,採用"束水攻沙",固定黃河流路,修建高家堰,形成洪澤湖水庫,"蓄清御黃"保證漕運。

這些措施對明清的社會安定和經濟發展起了很大作用,但也為淮河水系留下嚴重的後患。在長江中游,強化荊江大堤,並發展洞庭湖的圩垸,促進了兩湖地區的農業生產。珠江流域及東南沿海的水利建設也有很大發展。但從整體而論,自16世紀下半葉起,中國水利事業的發展已趨緩慢。

清朝

清末民國時期,內憂外患頻繁,國家無力興修水利,以致河防失修、灌區萎縮、京杭運河中斷,水利處於衰落時期。但是海禁漸開,西方的一些科學技術傳入中國,成立了河海工程專門學校等水利院校,培養水利技術人才。

在這一期間也修建了一些工程,如1912年在雲南建成了石龍壩水電站,20年代修建了珠江的蘆苞閘,30年代修建了永定河屈家店閘、蘇北運河船閘和陝西的關中八惠灌溉工程等。但在全國范圍內,水旱災害日益嚴重,整治江河、興修水利,已成為廣大人民的迫切要求。

(1)河流治理歷史擴展閱讀:

「治國必先治水」。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把水利建設放在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的重要地位。毛澤東主席先後號召「一定要把淮河修好」,「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一定要根治海河」,華夏大地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水利建設熱潮。

黨的十四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把水利擺到了國民經濟基礎設施的首位,標志著我國水利發展進入一個新階段,堤壩設防標准大幅提高,逐步完善的防汛抗洪減災體系,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堅實屏障。

㈡ 簡述歷史時期黃河下遊河道的變遷,並思考如何合理利用和治理黃河

就是黃河下遊河道多次改道,合理利用黃河的話就要治理好黃河才行,要處理黃河的泥沙淤積問題。

㈢ 中國治理黃河洪水歷史

治理黃河的故事,從神話就開始了,註明的大禹治水說的就是治理黃河的故事。涉及治理黃河的人物如:夏禹、鄭國、賈讓、張戎、王景、司馬孚、姜師度、劉晏、歐陽修、司馬光、王安石、宋用臣、蘇轍、都實、周用、萬恭、潘季馴、楊一魁、朱之錫、靳輔、陳潢、高斌、郭大昌、栗毓美、林則徐、吳大澄、張曜
治理黃河,興修水利,歷史悠久。中國最早的灌溉工程,首推黃河流域的滮池(在今陝西省咸陽西南),《詩經》中有「滮池北流,浸彼稻田」的記載。
到了戰國初期,黃河流域開始出現大型引水灌溉工程。公元前422年,西門豹為鄴令,在當時黃河的支流漳河上修築了引漳十二渠,灌溉農田。公元前246年,秦在陝西省興建了鄭國渠,引涇河水灌溉4萬多頃(合今280萬畝)「澤鹵之地」,「於是關中為沃野,無凶年,秦以富強,卒並諸侯」。為秦統一中國發揮了重要作用。
漢朝對農田水利更為重視,修建六輔渠和白渠,擴大了鄭國渠的灌溉面積,同時在渭河上修建了成國渠、靈軹渠等,關中地區成為全國開發最早的經濟區。
為了鞏固邊陲,從秦、漢開始實行屯墾戍邊政策,在湟水流域及沿黃河的寧蒙河套平原等地,開渠灌田,使大片荒漠變為綠洲,贏得了「塞上江南」的贊譽。
為了保證長安、洛陽、開封等京都的供應,黃河中下游的水運開發歷史也很悠久。
大禹治水的功績,也包括治理黃河,大河上下,幾乎到處都有大禹的「神工」。春秋戰國以後,治河的文獻記載逐漸增多,留存下來大量珍貴的史料。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黃河下游已普遍修築堤防。公元前651年,春秋五霸之一的齊桓公「會諸侯於葵丘」,提出「無曲防」的禁令,解決諸侯國之間修築堤防的糾紛。在此後漫長的歷史時期,伴隨著黃河頻繁的決溢改道,防禦黃河水患成為歷代王朝的大事,投入大量人力、財力,不斷堵口、修防。西漢時期,已專設有「河堤使者」、「河堤謁者」等官職,沿河郡縣長官都有防守河堤職責,專職防守河堤人員,約數千人,「瀕河十郡,治堤歲費且萬萬」,河防工程已達到相當的規模。據《漢書·溝洫志》記載,淇水口(今滑縣西南)上下,黃河已成「地上河」,堤身「高四五丈」(約合9~),堤防也很高。《史記·河渠書》中記載,公元前109年,漢武帝令「汲仁、郭昌發卒數萬人塞瓠子決」,並親率臣僚到現場參加堵口,說明黃河堵口已經是相當浩大的工程。史書記載最早的一次大規模治河工程是公元69年「王景治河」,「永平十二年,議修汴渠」,「遂發卒數十萬,遣景與王吳修渠築堤,自滎陽東至千乘海口千里」。「永平十三年夏四月,汴渠成……詔曰:『……今既築堤、理渠、絕水、立門,河、汴分流,復其舊跡』」。「景雖節省役費,然猶以百億計」。扼制了黃河南侵,恢復了汴渠的漕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北宋建都開封,當時黃河水患嚴重,宋王朝對治河很重視,設置了許可權較大的都水監,專管治河,沿河地方官員都重視河事,並在各州設河堤判官專管河事,朝廷重臣,多參與治河方略的爭議。這個時期治河問題引起很多人的探討,加深了對黃河河情、水情的認識,河工技術有很大進步,特別是王安石主持開展機械浚河、引黃、引汴發展淤灌等,在治黃技術上有不少創新。
明代以後,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黃河決溢災害加重,朝廷更為重視治河,治河機構逐漸完備。明代治河,以工部為主管,總理河道直接負責,以後總理河道又加上提督軍務職銜,可以直接指揮軍隊,沿河各省巡撫以下地方官吏也都負有治河職責,逐步加強了下遊河務的統一管理。清代河道總督許可權更大,直接受命於朝廷。明末清初,治河事業有很大發展,堤防修守及管理維護技術都有長足進步,涌現了以潘季馴、靳輔為代表的一批卓有成效的治河專家。清朝末年及民國期間,戰亂不斷,國政衰敗,治河也陷於停滯狀態。近代以李儀祉、張含英為代表的水利專家,大力倡導引進西方先進技術,研究全面治理黃河的方略,但受社會經協件制約,始終難有建樹。
縱觀治黃歷史,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前,所謂治河實際上只局限於黃河下游,而且主要是被動地防禦洪災。但是,悠久的治河歷史,留下了浩繁的文獻典籍,為世界上其他河流所罕見,是一份珍貴的遺產,值得我們進一步研究借鑒。

㈣ 歷史上永定河的治理事件有哪些

永定河 發源於山西省寧武縣管涔山,流經內蒙古、河北,經北京轉入河北,在天津匯於海河至塘沽注入渤海。永定河全長548公里,自門頭溝區三家店流入石景山區後,流經五里坨、麻峪、龐村、水屯等地,經衙門口村南流入豐台區。 永定河,古稱澡水,隋代稱桑乾河、金代稱盧溝,每年7至8月汛期。河水自燕山峽谷急泄,兩岸峭壁林立,落差為320:1,最大流量5200立方/秒左右。河水挾帶大量泥沙,河水渾濁,年含泥量3120萬噸。元、明代有渾河、小黃河等別稱。由於河遷徙無常,俗稱無定河,歷史上曾留下多條故道。其中離北京較近的大型故道有3條:第一條古故道由衙門口東流,沿八寶山北側轉向東北,經海淀,循清河向東與溫榆河相匯。第二條西漢前故道自衙門口東流,經田村、紫竹院,由德勝門附近入城內諸「 海」,轉向東南,經正陽門、鮮魚口、紅橋、龍潭湖流出城外。第三條三國至遼代故道,自盧溝橋一帶,經看丹村、南苑到馬駒橋。史載這一故道歷時900餘年,一直到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進一步疏浚河道,加固岸堤,才將史稱無定河改名為永定河。 永定河舊名無定河,海河流域七大水系之一,是河北系的最大河流。流域面積47016平方千米,其中山區面積45063平方千米,平原面積1953平方千米。永定河全長747公里,流經內蒙古、山西、河北三省、北京、天津兩個直轄市、共43個縣市。全流域面積4.7萬平方公里。永定河上游有桑乾河和洋河兩大支流,在河北省懷來縣朱官屯匯合,以下的河段稱永定河,在延慶縣匯入媯水河,經官廳水庫流入官廳山峽(官廳水庫至三家店區間)。從官廳至朱官屯河長30km,官廳山峽河長108.7千米,至門頭溝三家店流入平原。從三家店以下至天津的入海口,河道全長大約200km,在水利系統將其分為三家店至盧溝橋、盧溝橋至梁各庄、永定河泛區和永定新河四段。 水利設施有官廳水庫、珠窩水庫、落坡嶺水庫、三家店水利樞紐。

㈤ 歷史上有哪些治水名人

1.禹(約公元前21世紀),中國傳說中古代部落聯盟領袖,是中國最早治理大洪水的領袖人物。他改以前邊單純用堵的辦法為疏導的辦法,取得了成功。他治水十三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精神,至今為人所傳頌。他的治水思想至今仍值得借鑒。

2.孫叔敖(公元前770-前476年)楚國期思(今河南淮濱期期思)人,當時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水利家。公元前605年,主持興建了我國最早的大型引水灌溉工程——期思雩婁灌區。因該灌區的兩條引水河總長為100餘里,公元前598-前591領導修建了淮河流域著名古陂塘灌溉工程,以稱安豐塘,其周長120許里,灌田萬頃,迄今2500多年一直發揮著灌溉效益。

3.西門豹河北人,戰國時期魏國人,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水利家。魏文侯時曾任鄴令,主持修築引漳十二渠灌溉工程,在漳河上建無壩取水樞紐和12座低溢流堰,引出12條灌渠,既減少了河水泛濫之禍,又肥沃了土壤。引漳十二渠經人們的不斷整治,灌溉效益一直延續到唐代至德年間(756-758年),有1000多年。西門豹死後,鄴地百姓在他治水的地方興建了西門豹大夫廟,宋、明、清三朝還為他樹立了碑碣。直到現在,河北臨漳地區還有一條渠道叫西門子渠。

4.李冰,秦昭王滅周後(公元前256-前251),任蜀守,領導興修了一批水利工程,其中最主要的是都江堰工程。都江堰工程至今仍發揮著巨大的灌溉效益。為紀念李冰,早在唐代就興建了李冰祠。

5.王景(約公元20-90年)琅琊不其(今山東即墨縣西南)人,東漢水利家。自幼「廣窺眾書」,學識淵博,掌握多種技藝,尤其熱心於水利工程建設。永平十二年(69年)主持由幾十萬人參加的治理黃河、汴河。使桀驁不馴的黃河安流800年,後人對王景「河、汴分流」,固定了河道,給予很高的評價。歷史上對王景充滿了贊揚之詞:「王景治河,千載無患」。

6.范仲淹(989-1052),蘇州吳縣人,北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范仲淹出生在一個貧苦農家,兩歲喪父。他從小有志,發憤讀書。26歲中進士,開始做官。文官至參知政事(副宰相),武官至樞密副使(宋朝軍事機關樞密院的副長官),提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倡言。他在水利方面也作出了不朽業績。曾在江蘇東部海濱修築捍海大堤——范公堤,恩澤後代。在治理太湖時期,結合自已的治水實踐,提出了「浚河、修圩、置閘」三者並重的治水方針,較妥善地解決了蓄與泄、擋與排、水與田之間的矛盾,至今仍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7.王安石(1021-1086)江西撫州人,北宋政治家、改革家、文學家和思想家。他所主持的變法,在歷史上有較大影響。變法期間,他制訂了發展農業的各種新法,其中《農田水利約束》是我國第一部比較完整的農田水利法。《農田水利約束》的頒布和實施,大大調動了全國人民興修水利的積極性。形成了「四方爭言農田水利,古堰陂塘,悉務興復」的喜人景象。許多地方在新法的彭勵下,自動組織起來,大興農田水利,形成了一次水利建設高潮。

8.郭守敬(1231-1316)河北邢台人,元代傑出的科學家,對天文、歷法、水利三方面貢獻很大。中統三年(1262年)提出修治燕京附近運道、開發邢台、磁州農田水利及豫北沁河、丹河水利等六項建議,這些建議得到元始祖忽必烈的稱贊,並被任命為「提舉諸路河渠」,受命負責河流與渠道的整修、管理事務。中統四年(1263年),郭守敬因興修水利有功,升任副河渠使。1264年在西夏地方行政長官張文謙的支持下,在寧夏等地修復、新建了數十條引黃灌溉渠道,並修建了許多水閘。至今仍在發揮作用的唐徠渠、漢延渠等十幾條渠道就是當時重修的。次年郭守敬升任都水少監,協助都水掌管全國的水利事務。回到大都後,郭守敬提出重開金口河,以引渾河(今永定河)之水入大都,興漕運與灌溉之利。至1266年,全面整修了金口河,使這條舊渠道起到了既能灌溉又能漕運的作用。至元八年(1271年)郭守敬升任都水監,掌管全國水利工作。元十二年(1275年)元朝庭開始修築京杭大運河,郭守敬奉命勘察了今山東西南的泗水、汶水、御河等主要河流,設計了京杭大運河山東段的河道線路,為運河全面溝通奠定了基礎。至元十三年任工部郎中,不久又調至太史局,負責制訂新歷法。至元十七年完成了我國歷史上使用時間最長、最精確的《授時歷》。郭守敬還研製成功了近二十種觀測天象儀器,組織實施了規模宏大的「四海測」計劃。提出了以海平面為地形測量的基點的科學理論及「海拔」的概念。元二十八年復任都水監,修復通惠河工程。至元三十一年任文館大學士知太史院事。郭守敬是與張衡、祖沖之等人齊名的我國古代八大科學家之一,是十三世紀末登上世界科學高峰的傑出人物。

9.潘季馴(1521-1595),烏程(今浙江湖州)人,明工治河專家。30歲中進士,嘉靖末至萬曆中,4次任總理河道大臣,主持治理黃河、運河等,在實踐上和理論上都有重要貢獻。提出著名的「束水攻沙」理論,對以後治河有很大影響。其代表作《河防一覽》,共14卷。

10.李儀址(1882-1938),1909年畢業於京師大學堂,先後赴德國皇家工程大學和但澤工業大學學習土木工程和水利,1915年與張謇一道創辦了南京河海工程學校(現河海大學的前身),引進西水利技術。主持興建了陝西涇惠渠、渭惠渠等灌溉工程。曾任陝西省水利局局長、渭北水利工程總局總工程師范、擔任中國水利工程學會第一至第六任會長,黃河水利委員會委員長兼總工程師,導淮委員總工程師、揚子江水利委員會顧問等,為我國近代治水的先驅。

㈥ 歷史上,治理過黃河的有哪些﹖

治理黃河的故事,從神話就開始了,註明的大禹治水說的就是治理黃河的故事.涉及治理黃河的人物如:夏禹、鄭國、賈讓、張戎、王景、司馬孚、姜師度、劉晏、歐陽修、司馬光、王安石、宋用臣、蘇轍、都實、周用、萬恭、潘季馴、楊一魁、朱之錫、靳輔、陳潢、高斌、郭大昌、栗毓美、林則徐、吳大澄、張曜
治理黃河,興修水利,歷史悠久.中國最早的灌溉工程,首推黃河流域的滮池(在今陝西省咸陽西南),《詩經》中有「滮池北流,浸彼稻田」的記載.
到了戰國初期,黃河流域開始出現大型引水灌溉工程.公元前422年,西門豹為鄴令,在當時黃河的支流漳河上修築了引漳十二渠,灌溉農田.公元前246年,秦在陝西省興建了鄭國渠,引涇河水灌溉4萬多頃(合今280萬畝)「澤鹵之地」,「於是關中為沃野,無凶年,秦以富強,卒並諸侯」.為秦統一中國發揮了重要作用.
漢朝對農田水利更為重視,修建六輔渠和白渠,擴大了鄭國渠的灌溉面積,同時在渭河上修建了成國渠、靈軹渠等,關中地區成為全國開發最早的經濟區.
為了鞏固邊陲,從秦、漢開始實行屯墾戍邊政策,在湟水流域及沿黃河的寧蒙河套平原等地,開渠灌田,使大片荒漠變為綠洲,贏得了「塞上江南」的贊譽.

㈦ 什麼是河道的變遷

河道變遷是指由於河流的天然改道或改向使河道發生平面遷移的現象。河道變遷,一般有3種原因。①由於升降運動的方向和速度的差異而引起的河道變遷,使河道向相對下降的方向偏移。如永定河自西山進入北京平原後,河流由東北向西南方遷移,就是以構造因素為主的漸進式河流改道。②以水文因素為主的突發式河流改道。當河流下游段流經平原時,如含沙量過高,流速變緩時往往形成大量淤積,久而久之,河床高於兩岸地面。當發生特大洪水時,河流決口,沿平原上的低地形成新的河道,而把原下游的故道完全廢棄。中國黃河下游,歷史上曾多次發生河流改道。③因河曲的發育,河流襲奪,河道裁彎取直也是河道變遷的一個原因。河道變遷後如引起水系,流域范圍等方面的變化則稱為水系變遷。河道變遷對工礦、交通、水利、農田等方面都有影響。現以黃河河道的變遷為例說明。

黃河像一條金色的巨龍,橫卧在祖國的北部大地上。它全長5464千米,流域面積752443平方千米。黃河流域是我國文明最早的發祥地,其中下游地區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一直是我國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

黃河原名為河水。直到西漢初年,才開始有人提到黃河的字樣(《史記》「使黃河如帶」),雖然可以說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至西漢末年,已經有了「河水重濁,號為一石水而六斗泥」的記載(《漢書·溝洫志》)。到了唐代黃河的含泥沙問題更為嚴重。

我們知道,黃河流經的黃土高原,黃土疏鬆,不耐侵蝕,被侵蝕的黃土,便輾轉流入黃河。因為黃土高原緊鄰沙漠,所以黃土中多含沙粒,因侵蝕隨水流下,增加了黃河水中的含泥沙量。

其實,在遠古之時,黃河中上游植被豐富,遇到侵蝕,泥沙不多,有時最多也只是渾濁。但是,後來隨著沿岸人口的增加,土地的開發,植被遭到破壞,水土流失開始變得愈發嚴重,因而遇到雨水,泥沙俱下,形成黃河泛濫,甚至導致河流改道。

自有文獻記載以來,黃河決口泛濫,相當頻繁,其中改道也有多次,據有關方面統計,自有記載以來黃河決口泛濫約有1500餘次,較大的改道達26次,其范圍包括今河南、河北、山東、安徽、江蘇等省。在26次改道中,大徙改道有6次。其中金以前多在今黃河以北,金朝以後多在今黃河以南。宋代以後的變化最為頻繁,大約不到四五百年就已經有改道的事情發生。這自然是由於河流泥沙過多,河水容納不下的緣故。

黃河之所以決徙改道,除自然原因外,也有社會原因,而洪水量和泥沙量則是造成黃河決徙改道的主要自然因素。

黃河的6次改道為:第一次在春秋中葉,周定王五年(前602年),黃河從河南進入河北由天津入海。這條河道穩定,將近500年,到西漢文帝後開始決口,至西漢末達到不可收拾的地步,災情較為嚴重,終於在王莽始建國三年(公元11年)在河北磁縣南決口。主流東決,在今山東境內入海。而分流則漫流在今山東西部、河南東部一帶,前後經過70餘年的漫流期,到東漢初才結束了這種局面。

第二次改道在東漢明帝永平十三年(公元70年)。由著名的水利工程師王景和王吳主持,對王莽時的河決大勢加以疏導,王景領導幾十萬民工花1年時間,沿黃河修築堤壩達500餘千米。這次改道後黃河穩定長達700餘年,直到唐中葉才決口。這次安流時間長的原因除了王景治水之功外,關鍵在於中游地區植被發生變化。在此期間是魏晉南北朝時期,游牧民族佔領黃河中游地區,建立政權,用畜牧業代替農耕,從而使水土流失程度大大減輕。到唐代末年黃河又開始泛濫。

第三次改道在北宋仁宗慶歷八年(1048年)。宋初70餘年中,黃河多次潰決,但屢決屢塞,總能堵住,至景祐元年,澶州(濮陽)決口已無法用人工堵塞。慶歷八年(1048年)黃河在今河南濮陽東北決口,造成第三次改道。經山東北部入今衛河由天津入海。此後嘉祐五年(1060年)黃河又在大名東決出一段,東北循馬頰河入海,導致黃河有東北二流。此後60年中,宋金對峙,中原戰亂不定,因而黃河災情更為嚴重。

第四次改道是在金章宗明昌五年(1194年)。黃河在陽武決口(今河南原陽縣),經延津,入山東至壽張入梁山泊,然後分為2支,北支由北清河(今黃河)入海,南支由南清河(泗水)取道淮河入海。就水量而言,進入淮河者佔大多數,奪淮入海者達十之七八。

第五次改道是在明朝弘治七年(1494年)。在此之前,元代賈魯曾治理黃河,使水回歸故道。所謂故道也就是自金代以來黃河多次經流的汴泗道,由河南進入安徽北部至徐州入泗水,再循泗入淮。歷史上稱為賈魯河。

第六次改道在清咸豐五年(1855年),黃河在銅瓦廂決口(今河南蘭考北),結束了黃河趨向東南、奪淮入海的歷史。這也是黃河長期奪淮入海導致淮河流域泥沙堆積、地勢上升造成的。

1938年6月國民黨政府為了阻止侵華日軍沿著隴海鐵路西行,命令其部隊炸開在鄭州花園的黃河大堤,使黃河再次趨向東南,歷時9年,造成河南、安徽、江蘇三省受災。這是歷史上黃河由於人為決口所造成的最大災害。

黃河歷次改道,造成入海口經常發生變化,其入海口最北在今天津市附近,最南是和淮水一同入海。如果以現在河南孟津縣和現在的天津市以及淮水入海的地方為三頂點,作一三角形,這個三角形內的絕大部分土地都是在黃河改道或者泛濫區域內,甚至還有若乾地區還不是這個三角形所能包括得到的。

從整個歷史時期黃河決徙改道的情況來看,可以公元10世紀為分界線。在此以前的2000年間,大改道共有2次,其他決徙的記載也很少,黃河基本上是安穩的,平靜的。這是因為古代黃河上、中游高原地帶的森林、草原還比較完整。如山陝峽谷和涇渭北洛上游基本上是畜牧區,原始森林、草原未被破壞。唐代以前的3000多年,大部分時間的平均氣溫都比現在高2℃,也有利於植被的生長,這種良好的植被狀況,足以保持水土;中、下遊河谷平原地帶,古代人民在黃河兩側挖了無數的灌溉渠道和溝洫,其中著名的如戰國時魏引漳水溉鄴、秦開鄭國渠引涇入洛,漢武帝開白渠引涇入渭等。《史記·河渠書》說,當時的灌溉渠要「以萬億計」,這些渠道溝洫把河水夾帶的泥沙引入農田,作為肥料。此外,古代黃河下游有名的濟、汴、濮、漯等大川和密如蛛網的支津,以及散布在大河兩側眾多的湖泊,也直接或間接相通,為黃河流沙的淤積和洪水的宣洩起了分擔作用。因此,千年以前,黃河流域作為我們祖先定居生息的地方,它灌溉了億萬畝農田,它和它的支津有幾千里通航路線,那時候的黃河是利多害少。

黃河為患嚴重只是近千年來的事。公元10世紀以後,也就是從唐末五代開始,黃河的情況發生重大的變化,它已不再是一條安穩平靜的大河,而以決徙為常態,安流為變態了。而且決徙的頻率和破壞程度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日益增加。東漢至唐末的800多年中,黃河僅有40個年份有決溢的記載,唐末至近代的1000多年中,大小決溢達1500餘次,清代269年中即達600次,辛亥革命後1912~1933年的22年中,決口達92次。這主要由於人為的原因。首先,從唐代後期開始,黃河上中游的大片原始森林,遭到盲目濫伐,廣大牧場被墾為耕地,自然植被遭到破壞,引起嚴重的水土流失。唐以後的氣溫也有了明顯而持續的下降,一般平均氣溫比現在約低1℃,也影響了植物的生長,再加上五代以後,封建統治中心東移,上中游的渠道逐漸湮廢,泥沙畢集於黃河。統治階級不知治本,只知治標,硬想用堤防來解決一切,於是兩岸支津全被堵塞。與這些支津相溝通的天然湖泊也日漸淤廢。既無支津湖泊來分泄洪水,堤防盡管逐漸加高,河床填高得更快,洪水一到,終不免潰決。而每次決徙、改道,河水所挾帶的泥沙大量淤積。尤其是到了元、明以後,黃、淮兩大流域合成一處出口,更易發生壅塞潰決,這也是促使後期黃河決徙愈益嚴重的原因。

㈧ 我國歷史上有哪些治理山河的工程

1:大禹治水。
2:孫叔敖修築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座水利工程「芍陂」,借淮河古道泄洪,築陂塘灌溉農桑。
3:西門豹開鑿了十二條西門豹渠。
4: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
5:郭守敬西夏治水,大都治水。

㈨ 航道整治工程的歷史

航道整治是河道治理的一個部分。中國的航道整治有著悠久的歷史。相傳大禹治水時就遵循順水之性,因勢利導的方法。1565年,潘季馴提出了「以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整治原則。1949年後,隨著水運事業的發展,中國從東北到西南在數量眾多的河流上都進行了航道整治工程。長江上游的川江(宜昌至宜賓)通過整治改善了航道條件,結束了川江不能夜航的歷史。沿海的閩江、甬江、甌江和黃浦江等河口,通過整治均取得了明顯的效果。歐洲的萊茵河、美國的密西西比河以及蘇聯的伏爾加河也都進行了大規模的航道整治工程。

㈩ 河流的治理措施:

1、灘地的保留和利用

灘地是山溪性河道的特有產物。一般河道灘地較開闊,洪水期水流漫灘,利於行洪滯洪,應保留其功能,並充分開發利用。流經城區的河道,在維持灘地行洪功能的同時,利用灘地設置綠化地、公園、交通輔道和運動場所,開發其休閑、親水功能,成為市民娛樂、健身、遊玩的好地方。

整治中,順應河勢,因河制宜,保留河灘和彎道,恢復河道的天然形態,減少河床的坡降,降低洪水位,減少洪峰壓力,同時可降低防洪堤的高度。另外,彎曲的水流更有利於生物多樣性,為各種牛物創造了適宜的生存環境。

2、採用生物固堤,減少堤防硬化

對於鄉村田間河道,除個別沖刷嚴重河岸需築堤護坡外,應盡量維持原有的自然面貌,保持天然狀態下的岸灘、江心洲、岸線等自然形態,維持河道兩岸的行洪灘地,保留原有的濕地生態環境,減少由於工程對自然面貌和生態環境的破壞。

在堤防建設中,可採用大塊鵝卵石堆砌、干砌塊石等護岸方式,使河岸趨於自然形態。個別受沖河岸堤防內側可採用種植水杉等根系為直根的樹種或草坪護坡等植物護堤措施。

3、生物群落多樣性恢復

恢復生物群落多樣性和物種多樣性,其對象包括水生生物和陸生生物的恢復。按照河流生態系統整體恢復的理念確定生物群落恢復任務,難點在於如何選擇指示物種。具有操作性的方法是把重點恢復瀕危、珍稀和特有生物物種以及保護和恢復重要生物資源。此外,還應加強土著物種的保護,防止生物入侵。

4、河流污染治理

截污分流。截污是治理城市河流污染的重要方法之一,其原理是通過建設雨、污水管網,將原本直接排入城市河流的污水收集至城市污水處理廠或者人工濕地,經處理達標後再排放,從而削減了排入河流的污染物總量。截污分流法可以從根本上解決城市河流水污染的問題,但實施難度較大,涉及到水利、市政、道路等多個部門,因此一般需要通過行政手段輔助。

(10)河流治理歷史擴展閱讀:

河道治理的重要性:

為充分發揮水利工程設施在國民經濟持續發展中的基礎作用,減少洪災損失,促進我國農村生態環境的改善,保障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的實現,對農村河道進行整治已勢在必行。

通過河道整治使其城鎮、基礎設施等防洪標准有較大提高,區域內人民生命財產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防洪安全保障問題得到初步解決,為新農村建設、群眾安居樂業、社會繁榮穩定提供良好的基礎,促進地區的可持續發展,共建人水和諧的社會環境。

為了實現江我國水系規劃總體目標,保障地區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盡快確定河網水系整治及防洪排澇規劃,全面提升片區河網水系面貌及防洪排澇能力,創建現代化的水利設施和管理體制,從而為加快推進我國的水系建設提供有力保障,是十分必要和緊迫的。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