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整改整治 » 中國全球治理疫情

中國全球治理疫情

發布時間: 2021-03-07 00:00:34

① 如何解決中國在全球治理面臨的挑戰

中國發展強勁,國家利益和對外經濟貿易拓展到全球,全球性的大國,自然要參與版全球性權的治理,治理是緊跟國家利益的方向走的,利益拓展到哪裡,就要參與治理到哪裡,何況現在是經濟全球一體化的時代,為維護國家利益,也需要這樣做。

② 中國參與全球治理面臨的挑戰有哪些

首先,治理體系有失均衡。發達國家的經濟模式在金融危機中雖受到沖擊,但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掌握著全球治理機制,主導國際規則制定權和解釋權,壟斷著全球化進程和利益分配的主動權,因而可望通過資本鏈與貨物鏈向下游國家轉嫁危機。危機發生以來,20國集團成為全球治理的主要載體,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國家首次以平等地位在全球治理進程中嶄露頭角,但仍不足以抗衡發達國家的優勢地位。
第二,治理主體存在缺失。全球范圍逐漸形成了數以百計的政府間組織,這些組織從不同領域、不同層次推進國際治理。但是,現行由主權國家組成的國際組織缺乏主權國家享有的排他性公共權力,因而無法有效行使話語權。
第三,治理機制缺乏彈性。此次國際金融危機表明,聯合國、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國際治理機制均有待於適應全球治理新形勢。20國集團雖已成為全球經濟治理的主要平台,但仍停留在「臨時性政治俱樂部」階段,尚待建立和完善全球化監管機制、政策執行機制、治理主體結構,等等。
第四,治理客體存在爭議。後金融危機時期,世界各國面臨各種不同的問題,因而需要通過國際制度或非制度安排,就需要治理的領域和具體問題達成一致。然而,世界各國對各類問題的關切度不同,因而圍繞全球治理的議題設定展開激烈的博弈,圍繞治理規則展開較量。
第五,治理效果有待彰顯。缺乏監管機制的經濟全球化不具有可持續性,同樣,缺乏「同舟共濟」精神的全球治理也不具有可持續性。長期以來,發達國家受國內政治或本國利益驅使,紛紛利用其政治和經濟優勢,利用全球治理推銷西式政治體制和價值觀,維護本國既得利益,而置他國利益於不顧。
第六,治理理論存在爭議。回顧歷史,全球化主要由跨國公司推動。然而,迄今為止,全球經濟治理的理論主要停留在國家層面。進而言之,現行全球治理理論由發達國家學術界率先提出,因而有悖於廣大發展中國家的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實際狀況。
第七,需要適應國際法規。全球治理需要各主權行為體依法讓渡一定的主權,並容納更多的非主權行為體成為全球治理的夥伴。顯然,上述行為直接與聯合國憲章關於主權獨立的原則相違背。如何處理好國際法和全球治理之間的關系,已構成各利益攸關方必須解決的重大問題。
第八,國際社會亟待培植集體行動意識。從全球范圍看,受政治周期和經濟周期影響,各主要大國在全球治理領域各行其是傾向愈益明顯。未來,南北國家之間在國際政治和經濟體系中地位失衡的狀態均難有改觀,任何新的治理機制和規則的創立,只要無法得到美國和主要發達國家的認可和支持,只得「繞道走」。

③ 如何看待全球治理中國理念和方案

中國作為二十國集團創始成員,始終在為推動該機製成熟完善和有效發揮作用而不懈努力,作出了有目共睹的突出貢獻。
在拉動全球經濟增長方面,中國是名副其實的「火車頭」。據統計,2008至2013年,中國經濟維持7.7%以上的高增長,對全球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總量的貢獻率高達37.6%。中方在歷次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上宣布的一系列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的政策措施切實得到落實,對外開放步伐不斷加大。中國積極推動「一帶一路」、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金磚開發銀行、絲路基金等重大倡議和機制建設,致力於在亞太地區構建發展創新、增長聯動、利益融合的開放性經濟格局,讓地區和世界分享中國發展的紅利。這將為二十國集團實現未來5年整體經濟增長額外提高2.1%的全面增長戰略提供更多信心保證。
在促進全球經濟治理方面,中國積極參與議題討論,不遺餘力貢獻智慧和力量。在二十國集團成員提出的近千項改革建議中,中國貢獻了約15%。在二十國集團歷次領導人峰會上,中國倡導國際金融機構改革,推動貨幣體系多元化,努力營造有利於世界經濟健康發展的制度環境。中國積極響應加強國際金融機構救助能力的倡議,以實際行動支持歐洲擺脫歐債危機,幫助發展中國家抵禦金融風險。作為全球貿易體系的重要成員,中國堅決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卷土重來。中國更在各種場合堅定維護發展中國家利益,致力於提高發展中國家的代表性和發言權,是推動全球經濟架構更加公正合理的建設性力量。
當前,世界經濟呈現弱復甦態勢,主要經濟體表現有好有壞,宏觀經濟政策的協調難度進一步加大。二十國集團自身也處在從危機應對機制向長效治理機制轉型的關鍵階段,亟須在制度和能力建設方面取得突破。中國在布里斯班峰會上不負眾望,再次為推進全球經濟治理指明道路,帶來希望。推動會議在改革國際金融體系、加強稅收和反腐合作、支持基礎設施建設、應對埃博拉疫情和氣候變化等方面發出積極聲音,以實際行動展現了一個新興市場大國的責任與擔當,樹立了在全球經濟治理和國際事務中的領軍形象。

④ 中國為全球治理做出了哪些貢獻

近日有媒體稱,中國外交戰略在過去五年出現重大變化,從韜光養晦到有所作為,再到積極進取,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為全球治理做出了實在的貢獻。

近兩年來,中國成立基金協助聯合國實現可持續發展和應對氣候變化的目標,成為貢獻最多維和部隊人員的國家,人民幣也被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納入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在國際影響力增長的同時,中國一再強調不會破壞現有的國際秩序,而是要讓國際秩序更全面、均衡地反映各國的利益。

希望中國在國際的影響力可以日益加大!

⑤ 如何理解疫情加速全球治理體系變革

逆全球化浪潮不利於疫情防控的國際合作

全球化是近四十年來國際社會最重要的發展趨勢,米曉米f少零少惠曉電曉受曉受曉曉曉多曉電曉米曉受曉聯曉受曉零曉電曉受曉米曉多曉曉曉受曉曉曉聯曉曉米多曉聯曉受全球化已經讓世界絕大部分國家和地區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依存關系。與此同時,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推進,也帶來了不少全球問題,例如環保問題、核污染、貧富差距、傳染性疾病等,伴隨著全球化的推進也出現了反全球化現象。電零零少年底爆發的美國次貸危機在電零零量年演變成全球金融危機,對西方大國造成了沉重打擊,經濟復甦乏力、陷入長期停滯狀況,本世紀以來的全球化浪潮在這個節點遇到了強大阻力。逆全球化思潮以新的表現形式出現,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更夾嚴重。

當前西方國家反全球化本質上並不是不要全球化,而是從維護其自身利益出發,選擇對它們有利的全球化。例如:電零受少年受月電零日,特朗普正式成為美國總統以來,美國先後退出TPP、《巴黎氣候協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伊朗核協議》、聯合國人權理事國等,甚至還威脅說要退出世界貿易組織和聯合國。特朗普的這些行為,從表面上看是反全球化的舉動,但其本質上是要阻撓新興大國的發展,以保持其曾經在全球化進程中所獲取的豐厚利潤不縮水,同時維護其世界霸權地位。特朗普聲稱的這些政策,都是為了保護美國國家利益以及實現「讓美國人再次強大」的目的。在電零受量年惠月電多日聯合國大會上,特朗普再次表達了「拒絕全球主義」和「美國優先」的外交政策理念。

西方大國的逆全球化突破了經濟行為,而發展成為政黨行為、國家和政府行為,逆全球化思潮已經從貿易蔓延到了政治、科技、軍事、宗教、意識形態和衛生等各個領域,對世界政治的發展產生了強烈的沖擊。由於特朗普治下的美國把自己塑造成全球化的最大受害者,處處以狹隘的民族主義,作為推行「美國優先」的擋箭牌,極大損害了各國之間的合作精神。值得注意的是,由於這一輪全球化,中國扮演了引擎角色,直接威脅到美國的霸權利益,在此情勢下,面對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國成為眾矢之的。但是,抹黑中國的各種說法,除了製造恐慌、謠言、偏見,損害全球共同抗擊疫情的努力外,別無它用。疫情首先出現在中國,但不一定發源在中國。當前,全世界傳染病防控領域的科學家都在努力對病毒進行溯源,病毒源自何處尚無定論,用「中國病毒」的標簽讓中國背鍋純屬欲夾之罪。美國疾控中心負責人公開表態,「『中國病毒』的說法是錯誤的」,從這個角度看,這位負責人比那些政客負責任多了。

其實傳染性疾病是全球化背景下全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隨著全球化深入發展,中國既是全球化的受益者,同時也必須承受全球化帶來的副作用。隨著人員和貨物的快速流動,傳染性疾病也日益走向全球化,一些傳染性疾病很快在短時間內迅速擴散至其他國家,演變成全球公共衛生事件。如果說前段時間,世界更多承受著來自中國疫情擴散的壓力,那麼現在中國更多承受來自世界其他地區疫情輸入的風險。可見,在疫情和病毒面前,沒有超然的旁觀者,只有國際合作的躬行者。而反全球化浪潮不利於全球傳染性疾病的快速消除。各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新發傳染病的蔓延嚴重威脅著人們的生命健康,影響社會經濟的有序發展和危及國家安全,因此迫切要求世界各國、國際組織、全球公民和社會組織共同行動起來,本著合作的精神採取共同的行動夾以應對。

⑥ 什麼是"全球治理"中國參與全球治理的角色發生了那些重要變化

全球治理屬於多邊外交范疇,現代全球治理起始於1945年以聯合國及其專門機構和附屬職能部門為中心的雅爾塔體系。這個體制形態包括聯合國和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的世界銀行集團、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等。
20世紀70年代以後,7國集團成為主要由發達國家協調世界經濟與政治的「大國俱樂部」。
20世紀90年代以來,以中國、印度、巴西為代表的部分發展中新興國家群體性崛起,新興經濟體與發達國家的力量差距明顯縮小。自2003年後,7國集團根據不同議題邀請新興發展中國家代表進行對話,逐步形成G7+5等對話機制。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證明,現有的國際體系和全球治理機制已經無法適應全球化新形勢,也無法破解全球化快速發展引發的新挑戰和新問題。

在參與全球治理與制度建設的過程中,中國經歷了從參與者到建設者,再到引領者的三重身份轉換。從1971年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開始,中國真正地參與到了國際制度建設之中;而改革開放使得中國成為全球發展的利益相關者和制度建設者;2000年以後,中國努力成為國際制度建設的引領者。G20峰會在杭州的圓滿召開,體現了中國聲音、中國責任、中國擔當和中國主張,證明中國在二十國集團這樣的國際制度框架內參與全球治理的作用明顯增加。
中國的角色轉變建立在國際制度不斷發展演進的大背景下。陳岳將國際制度分為傳統型、改良型和創新型三種。傳統型是指二戰以後,在國際政治經濟舊秩序的基礎之上建立的國際制度,例如聯合國體制、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改良型國際制度指20世紀90年代冷戰結束後新出現的國際合作制度,以及那些對傳統型制度進行過適當改革與調整的制度,例如亞太經合組織、東盟與中日韓的「10+3」機制以及世界貿易組織等;而目前的創新型國際制度則是由中國和其他新興發展中國家倡導建立的。創新型的國際制度與原有國際制度的最大區別在於,它是按照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來推動新國際制度的誕生,而中國在其中應當發揮引領、主導的作用。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袁正清認為,現在的全球治理模式主要由西方國家主導,具有很強的排他性,但隨著新興國家的群體性崛起,原有的治理模式已不適應國際形勢的變化,合法性明顯不足。當前的國際社會需要一種著眼於當前和長遠的治理挑戰,更包容、更平衡的全球治理方案。中國在全球治理方面應發揮更大作用,積極參與治理規則的制定工作,為全球治理提供創造性的中國方案,增強中國在全球治理活動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